八上第2章 天气与气候(2.4-2.7)期末备考秘籍(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八上第2章 天气与气候(2.4-2.7)期末备考秘籍(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12-16 19:38:26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八上第二章 期末备考
(复习范围:2.4-2.7)
考点一、风的形成
考点精要:风是空气的水平运动。风从高压区流向低压区。风的两个基本要素:风向、风速。风向——风吹来的方向,常用的风向有八种。气象观测中常用风向标观测风向。风速——单位时间内空气流动的距离,单位:米/秒、千米/时。风速常用风级表示,有0~12级,气象观测中常用风速仪观测风速。
典例1:(2023八下·奉化期末)风对人们生活和生产关系十分密切。下列对风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风是指空气的水平运动 B.风对大气中水分输送有着重大作用
C.从北向南吹的风称为南风 D.风主要是由两地气压不同而形成
【答案】C
【解析】风是空气的水平运动。同一水平高度,风从高气压区流向低气压区。风有两个要素:风向和风速,风向是风吹来的方向。
【解答】A、风是空气的水平运动,A正确;
B、风是空气的水平运动,空气中有水蒸气,所以能输送水分,B正确;
C、风向是风吹来的方向,从北向南吹的风称为北风,C错误;
D、风由高气压区流向低气压区,D正确;
考点二、降水
考点精要:降水的形成条件:
降水:包括雨、雪、冰雹等,最常见的降水是降雨。
降雨量:表示一定时间内地面积水的深度,度量单位——毫米;测量仪器——雨量筒。
典例2:下列有关降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降水就是降雨 B.降水量一般用毫米来计量
C.只要空气中有水汽就一定能降水 D.只要有云就一定能降水
【答案】B
【解析】A、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故A错误。
B、降水量一般用毫米来计量,故B正确。
CD、降水形成有两个基本条件:空气中含有足够的水汽和凝结核,并且空气温度下降到水汽能够凝结出来,才能形成降水,故CD错误。故选B。
考点三、天气系统
考点精要:常见的天气系统:高压系统、低压系统、冷锋系统、暖锋系统。
天气图上几种常见的表示方法。等压线:天气图上的曲线,表示气压相等的地方的连线。作用:根据等压线的分布特点可以分析出常见的天气系统。一些封闭的曲线,中间的数值比周围大,说明这是一个高气压控制中心。
常见的天气系统与天气的关系:①高压系统:天气晴好;②低压系统:阴雨天气;③冷、暖锋面系统:锋面上天气变化比较复杂。锋是影响天气的重要的天气系统,冷暖空气的交界面叫锋面。
冷锋:冷空气向暖空气一侧移动的锋,常带来降雨,大风、降温天气;
暖锋:暖空气向冷空气一侧移动的锋,常带来降雨,升温天气。
典例3:(2023八上·南浔期末)如图是浙江省某时的天气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地正受   (选填“高”或“低”)气压控制。
(2)丙地在该锋面过境时,会出现   天气。
【答案】(1)低(2)降雨、大风、降温
【解析】(1)甲地气压为1000pa,向外气压增大,故甲地受低气压控制。
(2)丙地为冷锋过境,过境时会出现降雨、大风、降温的天气现象。
①天气图上的曲线叫做等压线,它是气压相等的地方的连线。根据等压线的分布特点可以分析出常见的天气系统,如高压、冷锋等。
②向暖空气一侧移动的锋叫冷锋(用三角形表示),常带来降雨、大风和降温天气;向冷空气一侧移动的锋叫暖锋(用半圆形表示),常带来降雨、气温升高。
考点四、影响气候的因素
考点精要:影响气候的因素:(1)纬度位置对气候的影响;纬度位置不同的地区,接受太阳辐射的量不同,在地球上所处的温度带位置也不同。
(2)海洋和陆地的性质对气温和降水的影响;
原因:海洋和陆地的性质不同。
降水:沿海降水较多,降水的季节分配比较均匀,内陆降水少,降水集中在夏季。
原因:距离海洋远近不同
(3)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①气温随着地势的升高而降低。一般海拔增高1000米,气温会下降约6℃。
②山地的迎风坡——多雨,背风坡——少雨。
(4)季风对气候的影响。
典例4:(2022八上·黄岩期中)下列气候现象与其主要影响因素,正确的组合是(  )
A.赤道地区终年高温多雨,两极地区终年严寒一纬度因素
B.海南岛终年如夏,黑龙江省北部冬季漫长一海陆因素
C.青藏高纬度较低,但是气候寒冷一季风因素
D.新疆塔里木盆地气候干燥,而同纬度的北京气候相对湿润一地形因素
【答案】A
【解析】 气候是指一个区域大气的多年平均状况,气候具有稳定性,反应的是长期的大气状况,气候包括气温、降水、光照等要素。 气候的影响因素有:纬度,海陆位置,季风,地形,海拔以及人类活动等;
【解答】A.赤道地区终年高温多雨,两极地区终年严寒一纬度因素 ,A正确;
B.海南岛终年如夏,黑龙江省北部冬季漫长一纬度因素,B错误;
C.青藏高原纬度较低,但是气候寒冷一海拔因素,C错误;
D.新疆塔里木盆地气候干燥,而同纬度的北京气候相对湿润一海陆因素,D错误;
考点五、季风对气候的影响
考点精要:季风产生的根本原因:海洋和陆地的性质不同。风向:夏季——吹夏季风,风从海洋吹向大陆(夏季陆地气温高,气压低,海洋气温低,气压高,风从高气压区吹向低气压区)冬季——吹冬季风,风从大陆吹向海洋(冬季陆地气温低,气压高,海洋气温高,气压低,风从高气压区吹向低气压区)。
典例5:我省地处东南沿海,夏季海陆风盛行,晚上由于陆地砂石比热比海水比热 ,降温快,陆地表面空气密度比海面空气密度大,形成 (填“海上吹向陆地的海风”或“陆地吹向海上的陆风”);阳春三月,杭州已经春暖花开,而地处北方的哈尔滨却天寒地冻,造成两地这种气候差异的基本因素是 ;在每年的八九月份对杭州影响最大的灾害性天气是
【答案】小;陆地吹向海上的陆风;纬度位置;台风
【解析】 台风是极猛烈的热带气旋。在中国登陆的台风平均每年有6~8次,主要影响中国东南沿海的海南、广东、广西、台湾、福建、浙江等沿海省区。袭击中国的台风常发生在5~10月,尤以7~8月为多。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洋流因素、地形因素、地球的运动、人类活动等。受纬度位置影响,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逐渐降低;受海陆位置影响,陆地冬冷夏热,海洋冬暖夏凉;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受地形影响,同纬度地区,海拔高处气温低;受洋流影响,暖流经过的地区气温高,降水多;寒流经过的地区气温低,降水少。
【解答】浙江省地处东南沿海,夏季海陆风盛行,晚上由于陆地砂石比热比海水比热小,降温快,陆地表面空气密度比海面空气密度大,形成陆地吹向海上的陆风;阳春三月,杭州由于纬度低,气温高,已经春暖花开;而地处北方的哈尔滨由于纬度高,气温低,却天寒地冻,即造成两地这种气候差异的基本因素是纬度位置;在每年的八九月份对杭州影响最大的灾害性天气是台风。
1.天气图上表示气压相等的曲线叫(  )
A.等温线 B.等压线 C.等降水量线 D.等深线
【答案】B
【解析】此小题考查的等压线的定义,属于基础知识。等压线是指把在一定时间内气压相等的地点在平面图上连接起来所成的封闭线。可以显示空间气压的高低分布状况。
【解答】A:等温线:表示的是温度相等的连线。故A错误。
B:等压线:等压线是指把在一定时间内气压相等的地点在平面图上连接起来所成封闭线。故B正确。
C:等降水量线:降水量相等的各点的连线,故C错误。
D:等深线:为深度相等的各点的连线。故D错误。
2.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是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综合作用于脆弱的生态环境的结果。那么,我国西北地区以干旱为主的自然景观的根本成因是(  )
A.地处东南季风的背风坡 B.深居内陆,地形阻隔
C.植被稀少,河流短小 D.常年受亚洲高压控制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自然环境。西北地区由于地处内陆,且周围山脉阻挡,故降水少,气候干旱。
【解答】我国西北地区距海较远,并且被山脉重重阻隔,湿润气流难以到达,因此,这里降水较少,气候干旱,干旱是西北地区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
3.(2022八上·临海期末)下列诗句中主要反映纬度位置对气候影响的是(  )
A.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B.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C.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D.才从塞北踏冰雪,又向江南看杏花
【答案】D
【解析】影响气候的因素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地势因素、洋流、人类活动等。
【解答】A.描述的气候现象都是受地形因素的影响,故A不符合题意;
B.描述的气候现象都是受地形因素的影响,故B不符合题意;
C.描述的气候现象都是受海陆因素的影响,故C不符合题意;
D.描述的气候现象都是受纬度因素的影响,故D符合题意;
4.(2022八上·黄岩期中)“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描写的是(  )
A.春天来了,花儿争奇斗艳
B.暖锋过境,带来降雪、大风和降温
C.暖锋过境,带来降雪、气温将升高
D.冷锋过境,带来降雪、大风和降温
【答案】D
【解析】 冷锋过境时,常常出现阴天、刮风、降雨(雪)、降温等天气现象。 冷锋过境以后,冷气团占据原来暖气团的位置,气温下降,湿度下降,气压升高,天气转晴。 而暖锋过境时,云层加厚,遮满天空,常常形成连续性降水(即持续较长时间的不间断降水)。 暖锋过境后,天气在暖气团控制下,气温升高,湿度加大,气压降低,天气转晴。
【解答】“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里的梨花是指霜或者是冰花,说明大风来时,天气的气温降低,所以D合适,应该是冷锋过境,带来降雪、大风和降温;
故答案为:D.
5.(2022八上·黄岩期中)夏日晴朗的白天,在太阳光照射下,某海边城市陆地与海面之间空气流动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空气流动方向)合理的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 海陆分布对气压和风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季风主要是由于大陆及邻近海洋之间存在的温度差异而形成的。 气压分布随气温分布而变化,夏季,大陆是热源,海洋为冷源,因此陆地 气压低 ,海上气压高,导致风从海洋吹向大陆;冬季,海洋是热源,大陆为冷源,海上气压低,陆地气压高,于是风从陆上吹向海洋。 随着风向的转变,地球上的气候也会跟着发生变化。
【解答】 夏日晴朗的白天,在太阳光照射下,陆地的比热容小,升温快,气体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压区;海洋的比热容大,升温慢,所以温度低,空气下沉,近地面形成高压区,风从高压区吹向低压区,所以近地面,风从海洋吹向陆地,高空中风从陆地吹向海洋;A正确;
6.(2022八上·杭州期中)下列所述关于气候与其影响因素相对应的是(  )
A.青藏高原纬度较低,但是气候寒冷——纬度因素
B.海南岛终年如夏,降水较多;黑龙江北部冬季漫长,多冰雪——地形因素
C.新疆塔里木盆地气候干燥,同纬度的北京气候比较湿润——纬度因素
D.郑州夏天比青岛热——海陆因素
【答案】D
【解析】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海陆位置季风,地形等。
【解答】 A.青藏高原纬度较低,但是气候寒冷——地形因素,A错误;
B.海南岛终年如夏,降水较多;黑龙江北部冬季漫长,多冰雪——纬度因素,B错误;
C.新疆塔里木盆地气候干燥,同纬度的北京气候比较湿润——海陆因素,C错误;
D.郑州夏天比青岛热---海陆因素,D正确。
7.(2022八上·杭州期中)唐朝诗人王之涣有诗云:“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而自西域归来的李白却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试从科学角度分析这两种风分别是(  )
A.夏季风、冬季风 B.西北风、东北风
C.冬季风、夏季风 D.秋季风、春季风
【答案】A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季风的风向,由题可知玉门关这个地方在内陆,其受夏季风的影响较小,受冬季风的影响较大。
【解答】 唐朝诗人王之涣有诗云:“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说明是来自海洋的夏季风,到不了内陆的玉门关;自西域归来的李白却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说明此时是来自内陆的西北风向的冬季风。
8.(2022八上·黄岩期中) 2022年10月1日是国庆节,当天台州天气预报:晴到多云,东南风6级,全天气温18℃-27℃,当前相对湿度45%。对这段天气预报理解正确的是(  )
A.当日平均气温是22.5℃ B.东南风是指西北吹向东南的风
C.相对湿度越大降水概率越高 D.最高气温为27℃,出现在正午
【答案】C
【解析】 天气:指某个地方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具体状况(如:晴、雨、气温高低、风力大小等),其特点是多变(同一时刻,不同地方的天气差别很大)。
【解答】A.当日最高气温27℃,最低气温18℃,并没有告知平均气温 ,A错误;
B.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所以东南风是指东南吹向西北的风,B错误;
C.相对湿度越大降水概率越高,C正确;
D.最高气温为27℃,出现在午后2点,D错误;故答案为:C.
9.哇,寒潮来袭,下列关于我国南方地区天气、气候叙述正确( )
A.全部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B.灾害性的天气有台风、寒潮和春旱
C.同时受来自印度洋和太平洋季风的影响
D.浙江地区气候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其主要影响因素是纬度位置
【答案】C
【解析】我国北方地区主要为温带季风气候,以旱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为小麦;主要经济作物是棉花、花生、甜菜、苹果、大豆等;南方地区主要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以水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为水稻,主要经济作物是棉花、油菜、甘蔗、柑橘等。寒潮是指冬半年影响我国的强冷空气活动,主要来源于蒙古、西伯利亚一带。寒潮袭击时会造成气温急剧下降,并伴有大风和雨雪天气,对工农业生产、群众生活和人体健康等都有较为严重的影响。台风是极猛烈的热带气旋。在中国登陆的台风平均每年有6~8次,主要影响中国东南沿海的海南、广东、广西、台湾、福建、浙江等沿海省区。我国位于亚欧大陆东部,东临太平洋,海陆差异显著,形成了典型的季风气候。冬季盛行来自蒙古和西伯利亚地区的偏北风,寒冷干燥;冬季盛行来自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偏南风,高温多雨。
A. 南方地区属于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A不符合题意;
B. 南方地区灾害性的天气有台风、梅雨和伏旱,B不符合题意;
C.南方地区同时受来自印度洋和太平洋季风的影响,C符合题意;
D. 浙江地区气候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D不符合题意;
10.(2021八上·杭州期中)分析下列气候现象,并指出影响这种现象的主要因素。
(1)冬季哈尔滨冰天雪地,海南岛温暖如春 。
(2)浙江省的年平均降水量明显多于塔里木盆地的年平均降水量 。
【答案】(1)纬度位置 (2)海陆分布
【解析】由于纬度的差异,哈尔滨处于中温带、半湿润地区,海南岛处于热带、岛屿季风性气候区,冬季哈尔滨冰天雪地,海南岛所在的热带没有冬天。
由于地理位置上的不同,浙江省为领海省份,受海陆间循环的影响较大,年平均降水量多,而塔里木盆地处于内陆,降水只有陆上内循环,所以降水量少。
【解答】(1)纬度位置影响地区气候分布,所以造成哈尔滨和海南岛气候差异主要原因是纬度位置;
(2)海陆间循环是补充陆上降水的主要途径,所以海陆分布会影响到地区的年平均降水量。
11.(2022·浙江台州·八年级期末)天台县位于浙江省中东部,四季分明,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1)导致天台县这种气候现象的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___(选填“纬度位置”或“季风”)。
(2)元旦当天,学校旗杆上的国旗朝向东南飘扬,此时风向为___________。
【答案】季风 西北风
【解析】(1)浙江地区位于我国南方地区,主要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其主要影响因素是季风,我国东部地区季风气候显著。
(2)学校旗杆上的国旗朝向东南飘扬,说明此时风由西北吹向东南,风向表示风吹来的方向,故此时的风向是西北风。
12.(2022八上·黄岩期中)如图为反映某地近地面气温高低状况的“等压线图”。请根据图示气压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甲地正受   (选填“高”或“低”)气压控制,天气   (选填“阴雨”或“晴燥”,下同),而乙地天气则以   天气为主。
(2)在代表风向的A、B、C、D四个箭头中,正确的是   。
【答案】(1)高;晴朗干燥;阴雨(2)B
【解析】甲是高压天气系统,控制晴朗天;乙是低压天气系统,控制阴雨天;
【解答】(1)甲中越往里面,气压越高,属于高气压控制,高压系统中空气下沉,不易形成降水,所以高压控制晴朗天,乙中越往里气压越小,所以是低压区;低压控制阴雨天;
(2)风从高压区吹向低压区,所以在代表风向的A、B、C、D四个箭头中,正确的是B;
13.(2023八上·长兴期末)2022年11月30日,寒潮来袭,我市气温为0~7℃、阴转小到中雪。降温幅度明显,气象部门提醒大家要做好保暖工作。
(1)“气温为0~7℃、阴”等是对   的描述(填“天气”或“气候”)。
(2)一天中的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   左右, 降温是由于    (选填 “冷锋”或“暖锋”)过境引起的。
【答案】(1)天气(2)14 时(下午 2 时);冷锋
【解析】天气是短时间内近地面的气温、湿度、气压等要素的综合状况。气候是某一地区长时间内的天气特征。对流层的直接热源是地面,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将热量传导给空气。
【解答】(1) 气温为0~7℃指的是2022年11月30日这一天的气温状况,是短时间的,描述的是天气。
(2)地面吸收热量传导到空气中需要时间,且午后2小时太阳高度仍然较高,这段时间地面还会吸收较多热量,所以一天中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14时(下午2时)。
冷锋过境时会气压升高、大风、短时间强降水、降温。暖锋过境时气压下降、连续性降水、升温。
14.(2022八上·临海期中)如图所示为北半球某地区的天气图:
(1)图中甲地在   气压控制下,天气状况以   为主要特征。
(2)在丙地附近活动的锋面是   锋。
【答案】(1)低;阴雨(2)冷
【解析】越往里气压越大则为高压区;越往里气压越小为低压区;高压控制晴朗天气;低压控制阴雨天气;三角号是冷锋的标志;半圆是暖锋的标志。冷锋带来降温、大风和降雨的天气;暖锋带来升温和阴雨天气。
【解答】(1)图中甲地在 低气压控制下,天气状况以阴雨为主;
(2) 在丙地附近活动的锋面是冷锋;
15.(2022八上·杭州期中)如图所示:A地海拔200米,B、C两地海拔2200米。则:
(1)若某时刻,B地的气温为-5℃,则理论上A地的温度为   ℃。
(2)B和C两地相比较,降水较多的是   地。(箭头指示为气流运动方向)
(3)影响A、B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答案】(1)7
(2)B
(3)地形因素
【解析】海拔和相对高度是地面高度的计算常用方法。某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是海拔;某点高出另一点的垂直距离是相对高度。
相对高度是指两地海拔之差,A地与B地的相对高度即为B地的海拔减去A地的海拔。海拔每升高1000米,气温约下降6℃。
从气流运动的方向来看A,B两地位于迎风坡,C地位于背风坡,B地与C地相比,降水丰富,气温无差异。
【解答】(1)若某时刻,B地的气温为-5℃,则理论上A地的温度为-5℃+(2200-200)×6℃=7℃。
(2)B地位于迎风坡,C地位于背风坡,B地与C地相比,B地降水丰富。
(3)影响A、B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地形因素。
16.(2022八上·临海期中)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工作组”最新完成的一份报告草案宣称,人为造成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增加,很有可能是近50年来全球气温升高的重要原因。
材料二:漫画“啊!地球出汗了!”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季风和人类活动,分析下列气候现象的影响因素。
(1)冬季哈尔滨冰天雪地,海南岛温暖如春     ;
(2)材料一、二告诉我们,气候还受   的影响.
(3)“地球出汗了”是指全球气候变暖现象,又称温室效应,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含量增加产生的。为减少大气中过多的二氧化碳,写出一种我们能做到的方法  。
【答案】(1)纬度位置
(2)人类活动
(3)减少燃料的使用,开发新能源,绿色出行,植树造林等等,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季风和人类活动 ;
【解答】 (1)冬季哈尔滨冰天雪地,海南岛温暖如春,原因是纬度位置;
(2)材料一、二告诉我们,气候还受人类活动的影响;
(3)“地球出汗了”是指全球气候变暖现象,又称温室效应,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含量增加产生的。为减少大气中过多的二氧化碳,写出一种我们能做到的方法:减少燃料的使用,开发新能源,绿色出行,植树造林等等,言之有理即可。
典例分析
典例分析
典例分析
典例分析
典例分析
精选精练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八上第二章 期末备考
(复习范围:2.4-2.7)
考点一、风的形成
考点精要:风是空气的水平运动。风从高压区流向低压区。风的两个基本要素:风向、风速。风向——风吹来的方向,常用的风向有八种。气象观测中常用风向标观测风向。风速——单位时间内空气流动的距离,单位:米/秒、千米/时。风速常用风级表示,有0~12级,气象观测中常用风速仪观测风速。
典例1:(2023八下·奉化期末)风对人们生活和生产关系十分密切。下列对风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风是指空气的水平运动 B.风对大气中水分输送有着重大作用
C.从北向南吹的风称为南风 D.风主要是由两地气压不同而形成
考点二、降水
考点精要:降水的形成条件:
降水:包括雨、雪、冰雹等,最常见的降水是降雨。
降雨量:表示一定时间内地面积水的深度,度量单位——毫米;测量仪器——雨量筒。
典例2:下列有关降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降水就是降雨 B.降水量一般用毫米来计量
C.只要空气中有水汽就一定能降水 D.只要有云就一定能降水
考点三、天气系统
考点精要:常见的天气系统:高压系统、低压系统、冷锋系统、暖锋系统。
天气图上几种常见的表示方法。等压线:天气图上的曲线,表示气压相等的地方的连线。作用:根据等压线的分布特点可以分析出常见的天气系统。一些封闭的曲线,中间的数值比周围大,说明这是一个高气压控制中心。
常见的天气系统与天气的关系:①高压系统:天气晴好;②低压系统:阴雨天气;③冷、暖锋面系统:锋面上天气变化比较复杂。锋是影响天气的重要的天气系统,冷暖空气的交界面叫锋面。
冷锋:冷空气向暖空气一侧移动的锋,常带来降雨,大风、降温天气;
暖锋:暖空气向冷空气一侧移动的锋,常带来降雨,升温天气。
典例3:(2023八上·南浔期末)如图是浙江省某时的天气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地正受   (选填“高”或“低”)气压控制。
(2)丙地在该锋面过境时,会出现   天气。
考点四、影响气候的因素
考点精要:影响气候的因素:(1)纬度位置对气候的影响;纬度位置不同的地区,接受太阳辐射的量不同,在地球上所处的温度带位置也不同。
(2)海洋和陆地的性质对气温和降水的影响;
原因:海洋和陆地的性质不同。
降水:沿海降水较多,降水的季节分配比较均匀,内陆降水少,降水集中在夏季。
原因:距离海洋远近不同
(3)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①气温随着地势的升高而降低。一般海拔增高1000米,气温会下降约6℃。
②山地的迎风坡——多雨,背风坡——少雨。
(4)季风对气候的影响。
典例4:(2022八上·黄岩期中)下列气候现象与其主要影响因素,正确的组合是(  )
A.赤道地区终年高温多雨,两极地区终年严寒一纬度因素
B.海南岛终年如夏,黑龙江省北部冬季漫长一海陆因素
C.青藏高纬度较低,但是气候寒冷一季风因素
D.新疆塔里木盆地气候干燥,而同纬度的北京气候相对湿润一地形因素
考点五、季风对气候的影响
考点精要:季风产生的根本原因:海洋和陆地的性质不同。风向:夏季——吹夏季风,风从海洋吹向大陆(夏季陆地气温高,气压低,海洋气温低,气压高,风从高气压区吹向低气压区)冬季——吹冬季风,风从大陆吹向海洋(冬季陆地气温低,气压高,海洋气温高,气压低,风从高气压区吹向低气压区)。
典例5:我省地处东南沿海,夏季海陆风盛行,晚上由于陆地砂石比热比海水比热 ,降温快,陆地表面空气密度比海面空气密度大,形成 (填“海上吹向陆地的海风”或“陆地吹向海上的陆风”);阳春三月,杭州已经春暖花开,而地处北方的哈尔滨却天寒地冻,造成两地这种气候差异的基本因素是 ;在每年的八九月份对杭州影响最大的灾害性天气是
1.天气图上表示气压相等的曲线叫(  )
A.等温线 B.等压线 C.等降水量线 D.等深线
2.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是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综合作用于脆弱的生态环境的结果。那么,我国西北地区以干旱为主的自然景观的根本成因是(  )
A.地处东南季风的背风坡 B.深居内陆,地形阻隔
C.植被稀少,河流短小 D.常年受亚洲高压控制
3.(2022八上·临海期末)下列诗句中主要反映纬度位置对气候影响的是(  )
A.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B.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C.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D.才从塞北踏冰雪,又向江南看杏花
4.(2022八上·黄岩期中)“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描写的是(  )
A.春天来了,花儿争奇斗艳
B.暖锋过境,带来降雪、大风和降温
C.暖锋过境,带来降雪、气温将升高
D.冷锋过境,带来降雪、大风和降温
5.(2022八上·黄岩期中)夏日晴朗的白天,在太阳光照射下,某海边城市陆地与海面之间空气流动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空气流动方向)合理的是(  )
A. B. C. D.
6.(2022八上·杭州期中)下列所述关于气候与其影响因素相对应的是(  )
A.青藏高原纬度较低,但是气候寒冷——纬度因素
B.海南岛终年如夏,降水较多;黑龙江北部冬季漫长,多冰雪——地形因素
C.新疆塔里木盆地气候干燥,同纬度的北京气候比较湿润——纬度因素
D.郑州夏天比青岛热——海陆因素
7.(2022八上·杭州期中)唐朝诗人王之涣有诗云:“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而自西域归来的李白却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试从科学角度分析这两种风分别是(  )
A.夏季风、冬季风 B.西北风、东北风
C.冬季风、夏季风 D.秋季风、春季风
8.(2022八上·黄岩期中) 2022年10月1日是国庆节,当天台州天气预报:晴到多云,东南风6级,全天气温18℃-27℃,当前相对湿度45%。对这段天气预报理解正确的是(  )
A.当日平均气温是22.5℃ B.东南风是指西北吹向东南的风
C.相对湿度越大降水概率越高 D.最高气温为27℃,出现在正午
9.哇,寒潮来袭,下列关于我国南方地区天气、气候叙述正确( )
A.全部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B.灾害性的天气有台风、寒潮和春旱
C.同时受来自印度洋和太平洋季风的影响
D.浙江地区气候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其主要影响因素是纬度位置
10.(2021八上·杭州期中)分析下列气候现象,并指出影响这种现象的主要因素。
(1)冬季哈尔滨冰天雪地,海南岛温暖如春 。
(2)浙江省的年平均降水量明显多于塔里木盆地的年平均降水量 。
11.(2022·浙江台州·八年级期末)天台县位于浙江省中东部,四季分明,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1)导致天台县这种气候现象的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___(选填“纬度位置”或“季风”)。
(2)元旦当天,学校旗杆上的国旗朝向东南飘扬,此时风向为___________。
12.(2022八上·黄岩期中)如图为反映某地近地面气温高低状况的“等压线图”。请根据图示气压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甲地正受   (选填“高”或“低”)气压控制,天气   (选填“阴雨”或“晴燥”,下同),而乙地天气则以   天气为主。
(2)在代表风向的A、B、C、D四个箭头中,正确的是   。
13.(2023八上·长兴期末)2022年11月30日,寒潮来袭,我市气温为0~7℃、阴转小到中雪。降温幅度明显,气象部门提醒大家要做好保暖工作。
(1)“气温为0~7℃、阴”等是对   的描述(填“天气”或“气候”)。
(2)一天中的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   左右, 降温是由于    (选填 “冷锋”或“暖锋”)过境引起的。
14.(2022八上·临海期中)如图所示为北半球某地区的天气图:
(1)图中甲地在   气压控制下,天气状况以   为主要特征。
(2)在丙地附近活动的锋面是   锋。
15.(2022八上·杭州期中)如图所示:A地海拔200米,B、C两地海拔2200米。则:
(1)若某时刻,B地的气温为-5℃,则理论上A地的温度为   ℃。
(2)B和C两地相比较,降水较多的是   地。(箭头指示为气流运动方向)
(3)影响A、B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16.(2022八上·临海期中)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工作组”最新完成的一份报告草案宣称,人为造成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增加,很有可能是近50年来全球气温升高的重要原因。
材料二:漫画“啊!地球出汗了!”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季风和人类活动,分析下列气候现象的影响因素。
(1)冬季哈尔滨冰天雪地,海南岛温暖如春     ;
(2)材料一、二告诉我们,气候还受   的影响.
(3)“地球出汗了”是指全球气候变暖现象,又称温室效应,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含量增加产生的。为减少大气中过多的二氧化碳,写出一种我们能做到的方法  。
典例分析
典例分析
典例分析
典例分析
典例分析
精选精练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