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盐类的水解》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3.3《盐类的水解》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6.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4-12-16 20:25: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
课题 《盐类的水解》新授课
课型 新授课 复习课□ 试卷讲评课□ 其它课□
教学内容分析 对于盐类的水解,本节强调追本溯源,从水解产生的一种后果——盐溶液不都为中性这一表观现象入手引出问题,追溯至盐类水解的本质,形成盐类水解的实质认识。主要通过实验验证盐溶液的酸碱性,并从实验现象出发,引导学生根据溶液酸碱性与溶液中氢离子、氢氧根离子浓度的关系这一核心思路,综合应用本章前两节知识,分析溶液中各种离子间的相互作用,探究盐类水解的原理,这样既能巩固所学知识,又能有效地扩展知识,使学生发生认识上的飞跃。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具备了一定的理论知识,在此基础上,学习盐类水解,认识盐类水解的实质是弱电解质电离平衡逆过程,即弱电解质的离子结合生成弱电解质的过程,这两类平衡本质上是相通的,电离平衡为水解平衡的学习打下了基础。学生也会书写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方程式,为本节水解方程式书写提供引导。
学习目标 通过实验探究,归纳盐溶液的酸碱性与其类型之间的关系,分析盐溶液呈现不同酸碱性的原因,总结规律,并熟练书写盐类水解的离子方程式。
学习目标 通过实验探究,归纳盐溶液的酸碱性与其类型之间的关系,分析盐溶液呈现不同酸碱性的原因,总结规律,并熟练书写盐类水解的离子方程式。
重难点 通过导学案中自我检测和达标检测学习目标。
教学评活动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一:盐溶液的酸碱性教师活动 知识回顾,引导回答。 指导用pH试纸测定pH值的实验中实验操作与记录,学生实验过程中巡视与观察。 提问一个小组读出实验记录结果。学生活动 回答知识回顾中的问题。 根据判断生成盐的酸和碱的强弱,确定导学案表格中所给6种盐的类型。 学生进行分组实验探究:用pH试纸测定所给6种盐溶液的pH,规范操作,对照标准比色卡读出pH值,判断酸碱性。 完善导学案上表格。 根据提问学生的回答核对表格答案,完成表格总结填空。设计意图 利用实验,由宏观结论运用化学知识,从微观角度解释问题,从旧知走入新知,使课堂气氛轻松愉快。采用小组探究实验的形式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表述能力和自我评价能力。环节二:盐类水解的原理教师活动 根据学生回答情况,板书CH3COONa溶液中电离、水解过程。 根据学生小组展示情况,板书NH4Cl溶液中电离、水解过程。 总结盐类水解的定义、特点。 根据学生分析盐类水解的实质,板书总结。学生活动 1、阅读课本111-112页内容,填写导学案自主学习填空。 2、提问一名学生回答CH3COONa溶液分析填空,其他学生评价并核对答案。 3、小组讨论NH4Cl溶液显碱性原因,小组展示。 4、阅读课本112页,找出盐类水解的定义、特点总结在导学案上。 5、根据示例分析、理解盐类水解的实质,记笔记。 6、从盐类水解的实质判断NaCl是否水解。设计意图通过对CH3COONa溶液、NH4Cl溶液中电离、水解过程的分析,利用板书,明确盐类水解的原因是盐电离产生的弱酸酸根离子或弱碱阳离子与水电离产生的H+或OH- 结合生成弱电解质,进一步总结实质,盐类水解促进了水的电离,导致溶液中的C(H+)和C (OH-)不相等,使溶液呈现出一定的酸性或碱性。从而形成正确认识,会判断盐是否水解以及水解情况,从而理解盐类呈酸碱性的原因。环节三:盐类水解离子方程式书写教师活动 板书CH3COONa的水解离子方程式。 提问两名学生板书NH4Cl的水解离子方程式。 强调书写要点。学生活动 观察板书中CH3COONa溶液的过程,试用一个式子描述其水解过程。 观察示例水解离子方程式,试书写NH4Cl的水解离子方程式。 总结书写方法和书写要点。设计意图通过书写CH3COONa、NH4Cl的水解离子方程式,总结盐类水解离子方程式书写方法,强调书写要点规范书写。通过盐类水解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检测学生对盐类水解的特点和实质的认识,要求学生规范正确书写,也为后续盐类水解的影响因素分析打下基础。
板书设计 一、盐溶液的酸碱性: 盐类水解的原理 定义 实质 特点 三、盐类水解离子方程式书写 盐 + 水 酸 + 碱 盐的弱离子+水 弱酸(或弱碱)+OH-(或H+)
7.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 作业:达标检测、NaClO、(NH4)2SO4、Na2CO3、AlCl3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书写。 拓展学习:研究生活中蒸馒头原理、泡沫灭火器的原理。
特色学习资源分析、技术手段应用说明 采用导学案教学、课件 使用巩义中学希沃白板教学,视频展台展示学生实验结果及记录、导学案书写情况
教学反思与改进 根据上课情况来看,前面内容盐的分类及PH值测定实验用时较长,学生对新分类方法不熟悉,PH测定操作也较生疏,但实验结果基本一致且与事实相符,学生积极性也比较高。另外,CH3COONa、NH4Cl溶液中所有发生过程的分析耗时稍长,对于弱离子与水中H+或O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这一过程认识不太深刻,通过板书以盐类水解实质的分析总结,帮助学生理情认识,形成正确的模型认知。关于水解方程式书写,部分学生不会利用一个式子书写,写成三个式子的分析过程,这仍是实质不明确的表现。通过再次强调,理清其水解是酸碱中和的逆过程,书写与规范需要课下课后练习再次巩固熟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