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第二节 城镇与乡村 课件(共11张PPT)人教版(2024)地理七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五章第二节 城镇与乡村 课件(共11张PPT)人教版(2024)地理七年级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3.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12-16 20:45: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1张PPT)
第五章 第二节
城镇与乡村
城镇
乡村
人类的聚居地
聚落
一、不同聚落的差异——生产方式差异
农村
种植业
渔业
林业
城镇
服务业
工业
畜牧业
一、不同聚落的差异——环境差异
聚落 房屋高矮和多少 道路多少和宽窄 商店/学校/医院等生活设施 人口密度大小 自然景观改变多少情况
乡村 矮且少 少而窄 少 小 改变少
城市 高而多 多而宽 多 大 改变大
城市是由乡村不断发展而来
古希腊罗马
尼罗河流域
印度河流域
两河流域
黄河流域
世界上最早出现城市的地方
二、聚落形成的条件
①都位于河流中下游平原
②都位于温带
③都位于河口、沿海地区
共同点
聚落的形成与环境密切相关
二、聚落形成的条件
水源充足
土壤肥沃
气候适宜
交通便利
自然资源丰富
地形平坦
政治宗教
历史文化
在平原聚集呈团块状
三、聚落形成的形态
沿山麓、河流、谷地等呈条带状
随着城镇人口规模的扩大,城区边界向外扩张,甚至“吞并”周边的乡村,有的城市在老城之外发展了现代化的新城。
同时,有些偏远的乡村,劳动力外迁,人口减少,甚至村落消失。
四、保护特色城乡景观——旧城改造与新农村建设
原来的牛舍被拆了,改造成活动广场
建设了自来水管网,家家用上了自来水。
对河道进行清淤绿化,修建了观景拱桥和亲水平台
随着经济发展、技术进步,在农业生产中,电力、水力逐渐替代人力、畜力,乡村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不断改善,人们的生活方式与城镇更加接近。
城镇在发展过程中,建筑层数趋于增多,配套的服务设施更加完善,交通道路网更加密集。
四、保护特色城乡景观——《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挽救这些人类的无价之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72年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
意大利威尼斯水城
法国巴黎塞纳河沿岸
马来西亚乔治城
我国安徽西递
我国云南丽江古城
我国澳门历史城区
1.该景观呈条带状分布,依据图示可知影响其形态的主要因素是(   )
A.交通  B.地形 C.河流  D.气候
五、课堂巩固
图5.2.3是某区域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图。读图,完成4~5题。
2.图示信息反映的主题内容是(   )
A.村庄的衰落  B.城镇的兴起  C.交通的发展  D.耕地的减少
3.下列关于乡村与城市之间演变的一般过程,正确的是 (   )
A.村庄—城镇—集镇—城市  B.城市—城镇—集镇—村庄
C.城镇—城市—村庄—集镇  D.村庄—集镇—城镇—城市
4.近几年来,去到古村落旅游的游客越来越多,针对古村落的开发与保护,我们应该( )
①传承好古村落的历史文化 ②保护好古村落的原始风貌及古建筑 ③在古村落大力修建酒店,发展旅游 ④向古村落迁入大量的人口,扩大规模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A
B
D
A
(1)瑶寨及周边的主要地形类型是   ,可以观赏到图中错落有致的瑶寨风光的  村(选填“甲”或“乙”)。附近河流的流向是  ,瑶寨旁的道路线路与等高线大致平行的主要原因是  (选填“坡度大”或“坡度小”),建设难度小。
.
(2)从地形、交通、农业、资源等角度,简述南岗千年瑶寨成为该区域最大村落的有利条件。
山地

自西南流向东北
坡度小
①地形相对平坦; ②交通便利; ③靠近河流,水源充足; ④矿产资源丰富。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