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专项复习卷】考点15: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1——统编版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专项复习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期末专项复习卷】考点15: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1——统编版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专项复习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01.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2-17 06:25: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语文学科
【期末专项复习卷】六年级上册语文
考点15: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1
一、选择题。(42分)
1、“待到重阳日”中的“重阳日”指( )。(2分)
A.中秋节 B.重阳节 C.春节 D.元宵节
2、下列人物属于“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是( )。(2分)
A.刘禹锡 B.杜牧 C.辛弃疾 D.王安石
3、“一问三不知“出自《左传》,说的是哪“三不知”?( )(2分)
A.天文、地理、文学 B.事情的开始、经过、结果
C.孔子、孟子、老子 D自己的姓名、籍贯、生辰八字
4、《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中的“西江月”是( )。(2分)
A.曲牌名 B.词牌名 C.诗题
5、上联:心平浪静,秋月芙蕖湘水碧;下联: 。你认为最合适的下
联是( )。(2分)
A.志远天高,春风杨柳麓山青 B.情深海阔,夏日荷花潇江红
C.身正才卓,冬雪松竹衡岳高 D.气壮山威,鲲鹏展翼楚云飞
6、古人常借月亮表达思乡之情。下列诗句中不是表达思乡之情的是( )。(2分)
A.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B.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C.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D.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7、《过故人庄》《宿建德江》《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四首古诗词描写的季节对应正确的是( )。(2分)
A.秋、冬、春、夏 B.秋、夏、春、夏
C.春、冬、春、夏 D.秋、秋、夏、夏
8、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不是有关交友之道的内容?( )(2分)
A.管鲍之交 B.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C.天伦之乐 D.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9、古人常借月表达心情,下列带月的名句中表达了作者孤寂心情的是哪一项
( )(2分)
A.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B.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C.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D.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10、对下面这段话的主要内容概括最准确的是哪一项 ( )(2分)
人们常说“传道解惑”,这里的“道”,不仅指学说、知识,还指研究的方法、好问的方法、分析问题的方法。找到了方法才能获得通往成功大门的钥匙。胡适先生说,他最恨的就是“鸳鸯绣了从教看,莫把金针度与人”,意思是鸳鸯绣好给你看,但不告诉你这鸳鸯是怎么绣出来的。这一比喻形象生动地说明了教学不仅要授人知识,还要教人获取知识的方法。
A.“传道”重要的是教绣鸳鸯的方法。 B. “传道”与“解惑”的区别。
C.“传道”既要传授知识,也要教人方法。D.“道”的含义是很丰富的。
11、选择合适的选项填入句中的括号里。(4分)
A.行头 B.亮相 C.唱白脸 D.打圆场 E.跑龙套 F.科班出身
①我最喜欢的演员终于结束了多年( )生涯,和自己的偶像演起了对手戏。
②每次我犯了错,家里就变成了戏台,一个( ),一个唱红脸,而( )的总是奶奶。
③她像演员一样,走到台前,来了一个漂亮的( ),获得了满堂的掌声。
④这个演员不愧是( ),能把每个角色都演绎得丝丝入扣。
12、下列对句子中加点的字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方鼓琴而志在太山。(标志)
B.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一会儿,不久)
C.今乃掉尾而斗。(于是,就)
D.蜀中有杜处士。(指有德才且愿意去做官的人)
13、下列句子中,说法正确的是哪一项 ( )(2分)
A. 阅读文章的目的可以各不相同,但阅读方法都是相同的,务必逐字逐句读仔细。
B.《故宫博物院》是一组说明文,既有文字介绍,又有图片提示,形式多样。
C.《竹节人》中关于老师玩竹节人入迷的部分,有损老师形象,应删去。
D.《宇宙生命之谜》采用“一是……二是……三是……”的句式阐述了生命存在的必要条件。
14、下面这段话表达的观点是什么 ( )(2分)
艺术与历史息息相关,透过艺术品,我们可以看到那时、那事、那景:北京故宫博物院见证了明清两代的历史;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记录下兰亭山水美景,与友人雅聚之乐;小小一根马鞭见证了京剧表演艺术的发展史……
A.不同艺术品各具特色。 B.艺术见证历史发展。
C.书法艺术独树一帜。 D. 京剧艺术别具一格。
15、下列关于所学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伯牙鼓琴》中,“哉”是语气词,表示赞美或惊叹。
B.《书戴嵩画牛》中,牧童“拊掌大笑”的原因是戴嵩画的《斗牛图》有错误。
C.“压轴”指一场折子戏演出的倒数第一个剧目。
D.王羲之被称为“书圣”,他的代表作品是《兰亭集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16、与“高山流水琴三弄”最匹配的下联是( )。(2分)
A.白发颜狂梦断尘 B.伯牙绝弦已无声
C.青毡冷落客心存 D.明月清风酒一樽
17、选一选。下图是毛泽东的书法作品《七律·长征》,如果用两个成语来赞美这幅书法作品,它们是( )、( )。(2分)
A.笔走龙蛇 B.妙笔生花 C.点睛之笔 D.行云流水
18、2024 年是甲辰龙年,书法社团发起了“龙年写‘龙’”书法作品征集活动,下图为获奖的优秀作品,下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甲是隶书,字形方正,笔画规整平直。
B.乙是小篆,字形结构稳定,线条圆转。
C.丙是金文,字体线条粗壮,象形意味明显。
D.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最有可能是以图乙字体书写的。
19、鲁迅先生去世后,有人撰写了对联来纪念他。对联的下联语句已被打乱,根据上联可知,最合适的下联是( )。(2分)
上联:先生竞去矣,何堪千万青年,彷徨呐喊!
A.野草朝花,中国其醒乎,谁怜半壁山河!
B.谁怜半壁山河,野草朝花,中国其醒乎!
C.谁怜半壁山河,中国其醒乎,野草朝花!
D.中国其醒乎,谁怜半壁山河,野草朝花!
20、《少年闰土》选自鲁迅先生创作的小说 ,散文诗集 也是鲁迅先生的代表作。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2分)
A.《彷徨》 《野草》 B.《故乡》 《朝花夕拾》
C.《故乡》 《野草》 D.《呐喊》 《狂人日记》
二、先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把合适的词语填入句中。(填序号)(8分)
①高山流( ) ②( )籁之音 ③余音绕( ) ④黄钟大( )
⑤轻歌曼( ) ⑥( )云流水 ⑦巧夺天( ) ⑧惟妙惟( )
⑨画龙点( ) ⑩( )走龙蛇 妙笔生( ) 栩栩如( )
1、他的歌声太美了,犹如( ),使我久久不能忘怀!
2、你很难想象这样一个外表粗犷豪迈的男人,泡起茶来却是( ),润物无声,讲起茶来更是不紧不慢,徐徐道来。
3、一个普通的荷塘在朱自清的笔下却充满了诗情画意,这可真是( )啊!
4、这朵荷花,好似妩媚的女子,在暖风中( )。
三、根据所学知识填空。(42分)
1、“五行”指 、木、 、 ,“五彩”指黄、 、 、白、 。
2、妈妈常说我唱歌五音不全,“五音”指的是 、 、 、徽、 ;爷爷是个老农民,五谷丰登是他的心愿,我知道“五谷”指的是 、 、黍、菽、稷。
3、诗中有雅趣。它是湖阴先生洁净幽雅的庭院: ,
。它是杜牧笔下有声有色的春日江南: ,
。它是刘禹锡笔下巧用典故的浪漫想象: ,

4、《江南春》的作者是 ,他的诗歌成就很高,与 齐名,并称“小李杜”。并称“大李杜”的是 和 。
5、王安石和 、 等人合称为“唐宋八大家”。
6、写倡议书要按照格式写,首先 要鲜明,其次是要依据倡议的对象写 ,正文要写清楚倡议的内容,最后要 和写上 。
7、俗语、谚语积累。
(1)六月六, 。
(2)不热不长, 。
(3)处暑不出头, 。
8、读课文收获真多!《伯牙鼓琴》表现了音乐艺术的魅力和朋友间的
。《书戴嵩画牛》揭示了绘画要 的道理。《月光曲》告诉我们美好乐曲的产生不仅来自丰富的 ,更来自 的情感。《京剧趣谈》介绍了
等戏剧知识,表达了作者对京剧的 和对传统文化的自豪。
9、艺术充满了想象力。《伯牙鼓琴》中锺子期称赞伯牙琴技高超的句子是“善哉乎鼓琴, ”“善哉乎鼓琴, ”。根据这个传说,人们把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叫作“ ”,用“ ”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我国古诗中常提及伯牙、锺子期的传说,如诗句“ ,
”。
四、非连续性文本阅读。(4分)
【材料一】传统文化渗透在日常生活中。“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朗朗上口的二十四节气歌至今仍在广泛传颂,其中蕴藏很多生活的智慧。
【材料二】(1)顺时而食,在节气饮食文化中的重要表现是“尝新”。“尝新”,即产即食,不仅食材新鲜营养,还能避免食物贮存等造成的资源浪费。
(2)谷雨除竭、禁竭;入梅日将器具置于高阁,以防霉坏;入伏日“洗百病”等。
(3)中国节气文化反对“竭泽而渔”“杀鸡取卵”式的自然资源取用模式,很多地区都流传着“清明前后,挖坑种树”的农谚,鼓励人们植树造林,守护绿水青山。
1、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一的中心意思,不超过16个字。(2分)
2、请根据材料二在横线上续写句子,与给出的句子形成排比句,突出二十四节气歌中的生活智慧。(2分)
顺时而食,体现时间的智慧;除蝎防霉,体现保健的智慧;
, 。
五、阅读短文,完成练习。(14分)
京剧脸谱(节选)
京剧舞台上,几千出戏,数不清的花脸角色,而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一套
画法,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脸谱。脸谱看来五颜六色,五花八门,其实自有一套章法,也就是说各有各的谱。如果从线条和布局来看,大致可分为整脸、三块瓦脸、十字门脸、碎脸、歪脸、白粉脸、太监脸以及小花脸,等等。每一种脸谱虽画法各异,但都是从人的五官部位、性格特征出发,以夸张、美化、变形、象征等手法来寓褒贬、分善恶,从而使人一目了然。
以三块瓦脸的基本画法而论,即由眉子、眼窝、嘴窝这“三块”组成,其他画法大多从这三块瓦脸演变而来。如十字门脸,即从脑门至鼻梁有一条黑道,俗称“通天纹”,与两只眼、眉连接起来像一个黑“十”字。又如花三块瓦脸,即在夸张的眉眼中加一些颜色和装饰图案。如关羽“面如重枣”,自然画红脸;包拯“铁面无私”则黑脸非他莫属;曹操“面带奸诈”便是一副奸白脸。
京剧脸谱根据某种性格或某种特殊类型的人物来以色定调。红色表示忠诚耿直、热情吉祥;黑脸表示豪爽粗暴、刚正不阿;紫色表示老实忠厚;黄色表示凶狠勇猛;蓝色表示桀骜不驯、刚强爽快;白色表示奸诈多疑;绿色表示骁勇鲁莽;粉红色表示年迈血衰;金银色表示庄严,多用于神仙圣人。
1、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2分)
(1)形容公正严明,不怕权势,不讲情面。( )
(2)比喻变化多端或花样繁多。( )
2、每一种脸谱都是从人的 、 出发,以 、 、 、 等手法来寓褒贬、分善恶,从而使人一目了然。(3分)
3、用“ ”画出第三自然段的中心句。(1分)
4、将脸谱的颜色及其性格和人物连在一起。(5分)
金银色 刚正不阿 程咬金
红色 忠诚耿直 关羽
白色 表示庄严 包拯
黑色 骁勇鲁莽 曹操
绿色 奸诈多疑 二郎神
5、京剧脸谱如果从线条和布局来看,大致可分为哪几种?(3分)
六、小古文阅读。(7分)
余音绕梁
昔韩娥东之齐,蜃粮,过雍门,鬻歌①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檝②,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雍门之人至今善歌哭,仿娥之遗声。
(选自《列子·汤问》)
【注】①鬻(yù)歌:卖唱。②欄(lì)(房屋的)中梁。
1、解释下列加点字。(2分)
①过雍门 过:
②雍门之人至今善歌哭 善: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2分)
既去,而余音绕梁棍,三日不绝。
3、文中有一个用来形容歌声或音乐优美、耐人回味的成语是 。你还知道哪些形容音乐的成语 请列举三个。(3分)
七、语言实践。(4分)
在一场以“民间艺术该不该保留”为主题的辩论赛中,你作为“民间艺术该保留”这一观点的正方,请结合以上材料和生活实际写出自己的理由。要求:观点明确,理由至少两点,分条叙述。
八、综合性学习。(4分)
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文化创新,中央电视台推出了许多文化创新类节目,如《经典咏流传》《国家宝藏》《典籍里的中国》《让文物活起来》等。这些节目中你最喜欢哪一个 请说出你的理由。
我最喜欢的是: 。
理由:
参考答案
一、1、B 2、D 3、B 4、B 5、A 6、B 7、D
8、C 9、B 10、C 11、E CD B F
12、B 13、D 14、B 15、C 16、D 17、A 18、B 19、D 20、C
二、①水 ②天③梁④吕⑤舞6行⑦工⑧肖 ⑨晴 ⑩笔 花 生
1、② 2、⑥ 3、 4、⑤
三、1、金 水 火 土 青 赤 黑
2、宫 商 角 羽 稻 麦
3、茅檐长扫净无苔 花木成畦手自栽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如今直上银河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
4、杜牧 李商隐 李白 杜甫
5、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等
6、标题 称呼 署名 日期
7、看谷秀 不热不大 割谷喂老牛
8、真挚情谊 尊重事实 想象力 高尚而真挚 马鞭、亮相 喜爱
9、巍巍乎若太山 汤汤乎若流水 知音 高山流水
锺期久已没 世上无知音
四、1、二十四节气歌蕴藏着很多生活的智慧。
2、植树造林,体现守护的智慧。
五、1、铁面无私 五花八门
2、五官部位 性格特征 夸张 美化 变形 象征
3、京剧脸谱根据某种性格或某种特殊类型的人物来以色定调。
4、金银色——表示庄严——二郎神
红色——忠诚耿直——关羽
白色——奸诈多疑——曹操
黑色——刚正不阿——包拯
绿色——骁勇鲁莽——程咬金
5、整脸、三块瓦脸、十字门脸、碎脸、歪脸、白粉脸、太监脸以及小花脸,
等等。
六、1、经过擅长,善于
2、(韩娥)已经离开,歌声的余音在(房屋的)中梁缭绕,经过多日未断绝。
3、余音绕梁 天籁之音、高山流水、余音袅袅。
七、我国的戏曲该保留。因为中国戏曲远远流长,是中华民族文化历史长河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戏曲促进了中外文化艺术的交流,使两国礼尚往来,关系更加融洽。所以,我要说传统戏曲应该保留下来,让它在创新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
八、《国家宝藏》我对博物馆中的文物很感兴趣,而这档节目通过探索文物的前世今生,让我对文物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