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专项复习卷】考点25:古诗文阅读理解2——统编版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专项复习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期末专项复习卷】考点25:古诗文阅读理解2——统编版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专项复习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25.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2-17 06:36: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语文学科
【期末专项复习卷】六年级上册语文
考点25:古诗文阅读理解2
一、古诗阅读。(10分)
登高(节选)
[唐]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1、“渚清沙白鸟飞回”一句中既有“渚清沙白”这样的 描写,也有“鸟飞回”这样的 描写。(2分)
2、“萧萧”写出了 的情景,“滚滚”写出了
的气势。(2分)
3、下列对诗句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首句中的“风”“天”“猿啸”分别与下句的“渚”“沙”“鸟飞”对仗,读起来富有节奏感。
B.“无边”“不尽”二词使“萧萧”“滚滚”更加形象化,抒发了诗人志向远大、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
C.诗的前两句从秋风、高天写到江水、沙洲,视野高远阔大;猿猴哀啸,飞鸟回旋,秋水清湛,沙洲灰白,声色并茂,气韵生动,六种景物构成一幅苍茫寥廓的秋江图。
D.全诗描写了苍茫辽远、萧瑟肃杀的深秋景象,烘托了常年漂泊、老病孤苦的诗人忧国伤时的情怀。
4、借助图片,展开想象,把后两句诗描绘的情景具体写出来。(2分)
5、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对中国古典诗歌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你还积累了他的哪些古诗 请默写一首。(2分)
二、古诗对比阅读。(7分)
江南春 惠崇春江晚景
千里莺啼绿映红, 竹外桃花三两枝,
水村山郭酒旗风。 春江水暖鸭先知。
南朝四百八十寺, 蒌蒿满地芦芽短,
多少楼台烟雨中。 正是河豚欲上时。
1、《江南春》作者是 ,《惠崇春江晚景》的作者是 ,这两首诗都描写了春天的美丽景色。(2分)
2、《江南春》的前两句中,诗人抓住莺啼、 、 、水村、山郭、 等独具江南特色的景物进行描写,表现出江南春景的 。《惠崇春江晚景》前两句中,诗人借竹子、 、 、 等景物写出了早春的特有风光。(3分)
3、下面对古诗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江南春》的后两句写出了江南楼台掩映、春雨迷蒙的特点。
B.《惠崇春江晚景》的后两句,诗人借满地的蒌蒿、短短的芦芽,以及河豚只在春江水暖时才往上游的特征,进一步突出了“春”字,给整个画面注入了春天的气息和生命的活力。
C.“南朝四百八十寺”和“竹外桃花三两枝”中的数字都是具体真实的,前者突出了寺庙之多,后者突出了桃花之少。
D.这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美丽景色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三、古诗词阅读。(6分)
江亭夜月送别二首(其二)
[唐] 王 勃
乱烟笼碧砌①,飞月向南端。
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
【注释】①碧砌:青石台阶。
本诗围绕送别来写,情景交融,下列对关键字词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2
分)
A.“乱”,既形容烟雾凌乱的样子,也表达了诗人因分别而感到心烦意乱。
B.“寂寞”,既是写外界的景象,也是写内心的情怀。
C.“掩”,既形容夜色掩盖了离亭,也写出夜色掩盖住了诗人内心的悲伤。
D.“寒”,不仅写出因夜深感觉到的肌肤寒冷,也写出送别后的孤独之情。
2、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二句诗的画面。(2分)
3、新思维思辨表达 这首诗和《宿建德江》都写了月夜的景色,两诗中月亮
带给诗人的感受有何不同呢 (2分)
四、阅读小古文,完成练习。(18分)
书戴嵩画牛(8分)
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斗牛,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
1、牧童“拊掌大笑”是因为 ,由此可以看出牧童 的性格特点。(2分)
2、画线句写出了牧童对斗牛的 、 。(2分)
3、“处士笑而然之”的意思是 ,可见杜处士是一个
的人。(2分)
4、“耕当问奴,织当问婢。”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 (2分)
伯牙鼓琴(10分)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2分)
①鼓: 。
②汤汤: 。
2、你从文段中哪里读出“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的?用“ ”画出相关的语句。(2分)
3、伯牙破琴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3分)
①用“/”给句子标出朗读停顿。
②解释句子: 。
这句话表现了 。
4、这篇文言文告诉我们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叫“ ”,后人常用“
”比喻知音难觅或者乐曲高妙。你还知道的关于知音的诗句或名言:
。(3分)
五、小古文阅读。(7分)
韩娥善歌
昔韩娥东①之齐,匮②粮,过雍门③,鬻歌④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欐⑤,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⑥。
过逆旅⑦,逆旅人辱之,韩娥故曼声哀哭,一里老幼,悲愁垂涕相对,三日不食。遽⑧而追之。娥还,复为曼声⑨长歌,一里老幼,善悦抃⑩舞,弗能自禁,忘向之悲也⑾。乃厚赂发之,故雍门之人至今善歌哭,仿娥之遣声。
【注释】①东:方位名词作动词,向东行。②匮:缺乏。③雍门:齐国的一座城门。④鬻(yù)歌:卖唱。⑤欐(?):中梁。⑥左右以其人弗去:周围的人都以为她并没有离开。⑦逆旅:客栈。⑧遽(jù):立刻,匆忙。⑨曼声:拖长声调。⑩抃(biàn):拍掌,两手相击。⑾忘向之悲也:将以往悲苦都忘了。
1、下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是( )。(1分)
A.既:已经。 B.去:离开。 C.向:方向。
2、“韩娥善歌”的“善”意思是 ,后来,这个词成了成语,用来比喻 。(2分)
3、解释“一里老幼,善悦抃舞,弗能自禁”这句话的意思。(2分)
你还知道哪些和音乐有关的成语?请写下来吧。(2分)

古诗拓展,完成练习。(8分)
凉州词
(唐) 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①凉州词:当时有《凉州曲》,这首诗是为“曲”配的“词”。
②夜光杯:这里指很精致的酒杯。
③催:催促欢饮的意思。
④沙场:指战场。
1、古时描写战争的著名诗句很多,如( )朝( )写过:壮士饥餐胡虏肉,笑谈
渴饮匈奴血。( )(2分)
A.宋、岳飞
B.元、戚继光
2、这首写战争的诗,不写( )而写( ),表现了边塞战士在边地荒寒艰苦的环
境下,过着紧张动荡的征戍生活。( )(2分)
A.激烈的战争场景、将士们开怀痛饮
B.悠扬的民族音乐、优美的大漠风景
3、这首诗写的事情是什么?( )(2分)
A.边疆的将士奋勇杀敌,伤亡惨重
B.边疆的将士在开怀痛饮,尽情酣醉
4、假如你当时就在即将出征前的现场,你会有什么感慨?(2分)
七、古诗拓展,完成练习。(11分)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1、这片诗把西湖比作 ,描绘了它 时候和 时候各具特色的美丽景色,由衷地抒发了作者 的感情。后来,人们把西湖称为 就是从这首诗中来的。(2分)
2、诗句中与“淡妆”相对应的是 ,与“浓抹”相对应的是 。(2分)
3、苏轼的作品我们读过很多,如《 》《 》等。(2分)
4、你还知道的宋朝的诗人和作品: 的《 》《 》等。(3分)
5、我积累的描写西湖的诗句: , 。(2分)
八、小古文阅读。(8分)
草书大王
张丞相好书而不工。当时流辈①皆讥笑之。丞相自若②也,一日得句③,索笔疾书,
满纸龙蛇飞动。使侄录之。当波险处④,侄罔然而止。执所书问曰:“此何字也?”丞相熟视久之,亦不自识。诟⑤其侄曰:“汝⑥胡⑦不早问,致余⑧忘之。”
【注释】①流辈:人们。②自若:像自己原来的样子,不变常态。③得句:得到佳句。④波险处:书法中笔画怪诞的地方。⑤诟:贵骂。⑥汝:你。⑦胡:为什么。⑧余:我。
1、联系上下文,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2分)
(1)张丞相好书而不工。( )
A.优点多的。 B.常容易(发生某事)。 C.喜爱。 D.表示赞许。
(2)执所书问日。( )
A.固执。 B.拿着。 C.捉住。 D.凭证,单据。
2、用自己的话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汝胡不早问,致余忘之。
3、“当时流辈皆讥笑之”的原因是 。(用文中的句子回答)(2分)
4、读了这则故事,你有什么启发?(2分)
九、小古文阅读。(4分)
南辕北辙
有人于太行之北面而持其驾①,告臣曰:“我欲之②楚。”臣曰:“君之楚,奚为
北面 ”曰:“吾马良。”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③多。”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④善。”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此所谓南其辕而北其辙也。
注释:①持其驾:拿着缰绳,驾着他的车子。②之:动词,往,到。③用:资用,即路费。④御者:驾车的仆夫。
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两个句子。(2分)
(1)君之楚,奚为北面?
(2)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
2、成语“南辕北辙”比喻 。(2分)
十、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练习。(6分)
讳①输棋
有自负棋高者,与人角,连负三局。次日,人问之曰:“昨日较棋几局?”
答曰:“三局。”又问:“胜负何如?”曰:“第一局我不曾赢,第二局他不曾输,第三局我本等要和②,他不肯罢了。”
【注释】①讳:忌讳。②和:和棋,平局。
1、联系上下文,写出带点词句的意思。(2分)
(1)次日( ) (2)胜负何如( )
2、这个故事的题目是“讳输棋”,文中哪一句话的内容最能体现题意?请用横线画出来。(2分)
3、文中这个“讳输棋”的人,是个怎样的人呢?请简要评价一下吧。(2分)
十一、文言文阅读。(9分)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免不可
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1、解释加点字的含义。(4分)
(1)田中有株( ) (2)兔走触株( )
(3)因释起耒而守株( ) (4)冀复得兔( )
2、翻译句子。(2分)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译文:
3、出自这个故事的成语是: ,从短文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从某一角度简
要谈谈。(3分)
十二、小古文阅读。(8分)
对牛弹琴
公明仪①为牛弹清角之操②,伏食如故。非牛不闻,不合其耳也。转为蚊虻③之声,孤犊④之鸣,即掉尾奋耳,蹀躞⑤而听。
【注释】①公明仪:人名。②清角之操:高雅的曲子。③虻:吸血的苍蝇。④孤犊:离开母牛的小牛。③蹀躞(dié xiè):迈小步来回走动。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2分)
(1)伏食如故: 。 (2)掉尾奋耳: 。
2、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非牛不闻,不合其耳也。
3、公明仪用什么方法吸引了牛的注意?用“ ”在文中画出来。(2分)
4、现在常用“对牛弹琴”比喻( )。(2分)
A.对不懂事理的人讲道理,白费口舌。
B.身怀绝技,却无人赏识。
C.方法不对,就不能达到目的。
D.如果一开始方向就错了,那再努力也只会离自己要达到的目标更远。
十三、小古文阅读。(8分)
熟读精思(节选)
[南宋] 朱熹
凡读书,须整顿几案,令洁净端正,将书册齐整顿放,正身体,对书册,详缓①看字,子②细分明读之。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③。只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古人云:“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
【注释】①详缓:仔细从容。②子:通“仔”,仔细。③牵强暗记:勉强硬记,指文章没有读熟,就一句一句地在心里硬记。
1、文中画线句子停顿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
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
C.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
D.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
2、“不可牵强暗记”中的“强”字的读音应为( )。(2分)
A.qiǎng B.qiáng C.jiàng D.jiāng
3、“自晓其义也”中“晓”字最恰当的解释是( )。(2分)
A.破晓 B.晓得 C.报晓 D.揭晓
4、“读书千遍,其义自见。”对这句话的解释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读书的遍数多了,自然就会明白书中的道理
B.读书一千多遍,就能明白它蕴涵的深刻道理
C.读书很多遍,想不理解其中隐藏的道理都难
D.读书的遍数多了,就可以懂得非常多的道理
十四、阅读小古文,完成练习。(7分)
一轴鼠画
东安①一士人善画,作鼠一轴^②,献之邑令^⑧。令初不知爱,漫^④悬于壁。旦⑥
而过之,轴必坠地,屡悬屡坠。令怪之,黎明物色^⑥,轴在地而猫蹲其旁。逮①举轴,则踉跄8逐之。以试群猫,莫不然者,于是始知其画为逼真。
【注释】:①东安:地名。②一轴:画用轴装,一轴就是一幅的意思。3邑令:县令。④漫:漫不经心,随意。⑤旦:早晨。⑥物色:察看。⑦逮:等到,及。⑧踉跄:形容猫跳跃捕鼠的样子。
1、县令因为什么感到奇怪?在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回答,画上“ ”。(2分)
2、画一次次坠地的原因是: 。(2分)
3、“令初不知爱,漫悬于壁。”这句话的意思是:
。(2分)
4、文中作者写东安士人画技高超运用了 的手法。(A.正面描写B.侧面烘托) (1
分)
参考答案
一、1、静态 动态
2、落叶飘落江水奔腾而来
3、B
4、无边无际的树木,落叶萧萧飘下;无穷无尽的长江滚滚而来。
5、示例: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
叶红于二月花
二、1、杜牧 苏轼
2、绿树 红花 酒旗 明朗绚丽 桃花 江水 鸭子
3、C
三、1、C
2、乱糟糟的烟雾笼罩着青石台阶,高高的月亮照耀着江亭的南门。
3、《宿建德江》写的是诗人漂泊在外时,内心涌起思乡之情,只有水中月
亮的倒影可以亲近,似乎给诗人一些安慰;本诗写的是诗人送别好友后,内心充满了不舍,高高在上的月亮让诗人倍感孤独寂寞。
四、1、《斗牛图》中画的牛的状态不符合常理 直爽、童真
2、了解、熟悉
3、杜处士笑着,认为牧童说得对 谦虚、实事求是
4、办事应该向内行人请教
知己难寻、知音难觅。
2、弹奏。 水流大而急的样子。
3、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
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五、1、C
2、善于,擅长 真正的艺术家,应当扎根于人民大众之中,与大众共悲
欢,成为他们忠实的代言人
3、韩娥的热情演唱,又引得十里之内的老人和小孩个个欢呼雀跃,鼓掌助
兴,大家忘情地沉浸在欢乐之中,将以往的许多人生悲苦都一扫而光。
4、示例:弦外之音、高山流水、余音绕梁、一唱三叹、余音袅袅等。
六、1、A
2、A
3、B
4、我会感慨战争的无情与残酷。
七、1、西子 天晴的 下雨的 对西湖美景喜爱 西子
2、山色空蒙 水光潋滟
3、题西林壁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4、王安石 泊船瓜洲 元日
5、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八、(一)1、(1)C (2)B
你为什么不早问(我),导致我忘记写的是什么了。
张丞相好书而不工
示例:无论做什么事,都要以一丝不苟的态度去完成;遇到问题应从自
身找原因,不要随便把错误归结在别人头上。
九、(一)1、你要去楚国,为何却向北走?
这几样东西越好,离楚国也就越远
2、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
十、(一)1、(1)第二天 (2)胜负怎么样
2、第一局我不曾赢,第二局他不曾输,第三局我本等要和,他不肯罢了。
3、他是个死要面子的人。
十一、(一)1、树桩。 跑。 放下。 希望。
2、兔子不会再得到了,而自己却成了被宋国人笑话的对象。
3.、因为他期望着不劳而获,兔子撞树是个偶然事件,而宋人把偶然当作
了必然,违反了客观规律。
十二、(一)1、(1)原来,从前 (2)摆动,摇
2、不是牛没听见,而是(这曲调)不适合它听罢了。
3、转为蚊虻之声,孤犊之鸣
4、A
十三、(一)(1)A;(2)A;(3)B;(4)A;
十四、1、旦而过之,轴必坠地,屡悬屡坠。
2、画上的老鼠太逼真,惹得猫一次次去抓,所以画一次次坠地
3、县令刚开始不知道爱惜它,很随意地把这幅画挂在墙壁上
4、B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