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道难》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写作背景,疏通文意,熟读成诵。
2.整体感知本诗的感情基调,把握行文脉络。
3.鉴赏本诗的艺术特色。体会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
一、知识铺垫
1、知人论世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有“诗仙”之美誉。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出生于安西都护府的碎叶城。他自青年时就漫游全国各地,天宝初年进驻长安,供奉翰林,但不久即遭谗去职。晚年漂泊东南一带,六十二岁病死在当涂县令李阳冰家。李白的思想受到儒、道等的影响,比较复杂。他性格豪迈,渴望建功立业,但对当时的黑暗现实极为不满,他热爱祖国山川,同情下层人民,蔑视权贵,但也有一些饮酒求仙、放纵享乐的思想。诗风雄奇豪迈,感情奔放,幻想丰富,形象鲜明,是我国诗歌史上继屈原后又一伟大的诗人,与杜甫并称“李杜”。有《李太白集》,代表作有《蜀道难》《将进酒》《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早发白帝城》等。
2、蜀道介绍
蜀道北起陕西汉中宁强县,南到四川成都,全长450公里,入川经广元、剑阁、梓潼、绵阳、德阳等地。沿线地势险要,山峦叠翠,风光峻丽,关隘众多,唐代李白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形容。
3、乐府诗:
乐府,本是汉武帝时掌管音乐的官署名称,后来成为诗体的名称。汉、魏、南北朝乐府官署采集和创作的乐歌,简称乐府。魏晋和唐代及其以后诗人拟乐府写的诗歌虽不入乐,也称为乐府或拟乐府。
4、写作背景
唐朝时,蜀中商业经济极为发达,入蜀的人们乐不思返,而没有意识到这一地区形势险要,自古为封建割据之地,随时有发生变乱的可能。
这首诗大约是开元十九年(731)李白初入长安之作,《蜀道难》是乐府古题,古辞都以蜀道险阻为内容,寓有功业难成之意。正是这一点,触动了李白初入长安追求功名未成的心事。当友人入蜀时,他便用这一古题写诗送别友人。
二、朗诵涵咏,文意疏通
1、词语注音:
噫吁嚱 鱼凫 石栈 猿猱 扪参
抚膺 秦塞 巉岩 飞湍 喧豗
砯崖 崔嵬 吮血 咨嗟
2、句读感知
噫吁嚱,危乎/高哉!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其险也/如此, 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剑阁/峥嵘/而崔嵬,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3、词句解释
(1)危( )乎高哉!
(2)蜀道之难,难于( )上青天。句式:
(3)开国何( )茫然
(4)西当( )太白有鸟道,可以( )横绝( )峨眉颠
(5)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
(6)上有六龙回日之( )高标
(7)黄鹤之飞尚( )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活用: )攀援。
(8)但( )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 )绕林间。句式:
(9)使人听此凋(活用: )朱颜
(10)连峰去( )天不盈( )尺
(11)砯(活用: )崖转(活用: )石万壑雷
(12)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句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剑阁峥嵘( )而崔嵬( ),一夫( )当( )关,万夫莫开。
(14)所守或( )匪( )亲
(15)朝( )避猛虎,夕( )避长蛇。本句使用修辞:
文本研习,鉴赏诗歌美
1、这首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全诗以哪一句话为主线贯穿始终
3、全文的写作思路是怎样的?诗人从那些角度表现蜀道之难?
4、末段文字写了哪些内容?联系时代背景说说诗人这样写的意图。
提示:
词句鉴赏,总结特色
1、“噫吁 戏,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2、“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3、“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4、“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总结艺术特色:
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大胆的夸张——写 之景;
2、奇特的想象——创 之境;
3、充沛的情感——抒 之情;
4、变幻的语言——成 之姿。
课后检测
一、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狂 夫
杜 甫
万里桥西一草堂, 百花潭水即沧浪。
风含翠蓧娟娟净, 雨浥红蕖冉冉香。
厚禄故人书断绝, 恒饥稚子色凄凉。
欲填沟壑唯疏放, 自笑狂夫老更狂。
古人评诗时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简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二联两句中“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____
二、理解性默写
1《蜀道难》中,作者着重突出蜀道最显著的特点,这个主旨句是 , !
2.《蜀道难》中,作者运用神话传说表现蜀山形成过程的句子 是 , 。
3、《蜀道难》中运用神话、夸张、衬托的手法来写蜀地山之高险的句子是 , 。 , 。4、李白在《蜀道难》一文中通过夸张手法和描写行人动作突出蜀地山高的两句是 , 。
5.《蜀道难》中通过描写水石激荡、山谷轰鸣的场景侧面烘托蜀道险峻的句子
, 。
6.李白在《蜀道难》中化用西晋张载《剑阁铭》“形胜之地,匪亲勿居”的句子是 , 。
学案答案:
1、提示:乐府《相和歌辞瑟调曲》旧题,由秦入蜀道路上奇丽险峻的山川景色。既写了蜀道的艰难,表现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之情,又写了人生旅程的艰难,并寄予了对国事的忧虑和担心。
2、提示:“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出现了三次,贯穿始终。
3、提示:(1)从历史的角度极言蜀道之难。——①诗的开头分几层叙述蜀道的来历?②引用五丁开山的传说有什么作用?
(2)从山势高危的角度写蜀道之难。从诗中找出相应诗句。
(3)从行人的角度写蜀道之难。从诗中找出相应诗句。
(4)从环境的角度烘托蜀道之难。——诗人给这个“畏途”营造怎样的气氛?
(5)从风光奇险的角度写蜀道之难。试引用诗句加以阐述。
(6)从现实的角度写蜀道之难,找出相应诗句。
4、提示:突出剑阁的险要,易守难攻,历史上在此割据称王不乏其人。从而引出对政治形势的描写,化用张载的语句,劝人引以为戒,警惕战乱发生。揭露蜀中豺狼的“磨牙吮血,杀人如麻”,既写猛兽,又影射当时政治环境凶煞,一语双关。
唐宝初年,太平景象的背后正潜伏着危机,作者这样写是要提醒人们注意世事时局,表明对国事的忧虑与关切。
艺术特色 1、雄伟奇险之景;2、神游八方之境;3、惊异澎湃之情;4、华丽崛崎之势。
课后检测答案:
一、
“含”和“浥”是颔联的诗眼。“含”字赋予无生命的事物以生命,生动地写出了风的轻微,给人以小心爱护之感;“浥”比洗、洒一类字更为轻柔,生动形象地写了雨之细小)。
默写
1.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2.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3.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4.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5.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6.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