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 学年第一学期 6.七年级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们正在制作“一带一路”宣传小报,搜集到《汉代海上
丝绸之路》。下面是四位同学据此写出的路线,其中最恰当的是
七年级 历史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请把正确的选项填写在题号对应处)
1.“从民之欲,而不扰乱”,尽力减少行政干预,“顺民之情”。材料体现了汉初统治者
的治国理念是
A. 兼爱非攻 B.以法治国 C.民贵君轻 D.休养生息
2.汉文帝时,大臣贾谊上书建议“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大臣晁错提出“务民于
农桑,薄赋敛”。这反映了他们主张
A.以农为本 B.戒奢从简 C.兴修水利 D.重农抑商
3.某历史剧组要拍摄东汉王朝走向衰亡的一组镜头,以此体现东汉中后期朝政腐败、时
局动荡、社会混乱的景象。你认为符合剧中素材的是 A.东南沿海港口--黄海--朝鲜半岛--日本
A.光武帝多次下令释放奴婢 B.王莽改革引发动荡 B.山东沿岸--中南半岛--马来半岛--孟加拉湾
C.黄巾起义推翻了东汉统治 D.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C.山东沿岸--中南半岛--马六甲海峡--印度半岛南端
4.运用时间轴梳理历史时序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技能之一。下面时间轴上与“东汉”对 D.东南沿海港口一马六甲海峡--孟加拉湾--印度半岛南端
应的时间段是 7.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疆考察时指出,“要充分挖掘和有效运用新疆各民族交往的历史事
实、考古实物、文化遗存,讲清楚新疆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下列
历史事实能证明“新疆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是
A.王昭君远嫁呼韩邪单于 B.设置西域都护
C.大月氏与西汉王朝和好 D.甘英出使大秦
8.东汉梁太后之兄梁冀独揽朝政20余年。梁冀一门“前后七封侯,三皇后,六贵人,
二大将军……其余卿、将、校五十七人。”这说明
5. 晋华中学七年级历史学习小组的同学们收集了以下文物图片,它们 A.宦官把持朝政 B.官僚机构庞大 C.农民起义不断 D.外戚势力专权
9.《九章算术》运用最小公倍数计算田亩面积,运用正反比例分配解决赋役的合理负担
问题,解决筑城、开渠等问题则运用了体积计算的方法。由此可见,《九章算术》
A.追求艺术性 B.理论性强 C.突出实用性 D.领先时代
10.右边是晓丽同学复习秦汉知识时整理的课时目录。据此,为其选一个恰当的单元标
题
第 9 课 秦统一中国
“汉并天下”瓦当 金缕玉衣 陶院落 彩陶说唱俑 第 10 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A.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第 11 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A. 见证了汉字的造字方法和特点 B.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第 12 课 大一统王朝的巩固
B. 为研究汉代历史提供重要史料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 13 课 东汉的兴衰
C. 凸显东汉手工业技术水平领先 第 14 课 丝绸之路的开通与经营西域D.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D. 体现西汉人民朴素的审美观念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密 封 线
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30分) 12.经济是国之基础,民生之本。阅读下面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6 分)
11.古代科技、文化的发展从不同领域折射出先民们对真善美的追求。根据下面图文信 材料一 经“文景之治”,武帝时国力上升。在调整、限制、打击王国势力的过程中,
息,回答相关问题。(14 分) 郡县制逐步成为汉国家结构的主体。也正是在这个基础上,汉武帝从政治、经济、文化
(1)【史家绝唱】简述司马迁的史学成就,并解释右侧匾额中“史笔昭世”的内涵。(4 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使汉帝国走向强盛。
分) ----摘编自卜宪群《秦汉之际国家结构的演变》
(1)根据材料一,结合经济方面的措施,说明汉武帝如何使汉帝国走向强盛。(4分)
材料二 下面是李华同学整理的部分生产工具知识卡:
图一陕西韩城司马迁 ·耧车是西汉时发明的播种工具。一般由牲畜牵引,后面有人扶
祠
(2)【医者仁心】分别写出下面两位医学家的主要贡献,并归纳他们共同的精神品质。 着,同时完成开沟和下种两项工作。据东汉崔蹇《政论》的记载,
(6分) 耧车由三只耧脚组成,即三脚耧。
·东汉时期,人们通常使用二牛一人一犁的耕作方法。耕作时,
张仲景生活在东汉末年,当时疫疾广泛 华佗生活在东汉末年,军阀混乱,水旱成灾,
两牛相距约七八尺,中间横抬一杠,脚踏辕犁,控制犁铧入土深
流行,据载十年内有三分之二的人死于 疫病流行,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华佗十
浅。
传染病,其中伤寒病占百分之七十。张 分同情深受苦难的劳动人民,他走访了许多
仲景刻苦学医,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写 医生,收集了一些有麻醉作用的药物,经过 (2)根据材料二,指出耧车的功能,并概括耧车和二牛一人一犁的共同作用。(4分)
出了传世医学巨著,确立了辨证论治的 多次不同配方的炮制,终于把麻醉药试制成
中医临床基本原则,做长沙太守时为方 功,为人民解脱疾苦,被后世尊之为“外科
便百姓看病初一、十五开堂坐诊。 鼻祖”。
----改编自七年级上册《中国历史》 ----改编自七年级上册《中国历史》 材料三 “不是张骞通异域,安能佳种自西来 ”踏着串串悠长的铃声,一支支驼队驼
着中原丝织品、服饰、铜镜、瓷器、茶叶、桃、梨、杏去了,驼着造纸术、冶铁术、灌
溉术去了。穿过大漠茫茫的风沙,一支支驼队驼着皮毛、琥珀、苜蓿、蚕豆、石榴、黄
瓜来了,驼着佛经、乐器、杂技艺术来了。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通的这条丝绸之路,穿
过岁月的风尘,永远镌刻在人类文明的史册。
----《二十五史详解》
(3)【科技创新】科学发明凝聚智慧。简述图二邮票发行理由。(4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这一时期东西方交往的特点,并简述张骞通西域的作用。(6 分)
(4)综上所述,归纳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2 分)
图二 蔡伦纪念邮票
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答案
选择题:1-5 DADCB
6-10 DBDCC
11(1)司马迁,中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他用十多年时间写出了不朽的历史巨著《史记》。
《史记》记述了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约3000年的史事,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答出上述人物的事迹得2分)
内涵:倡导秉笔直书,与当朝统治者不懈抗争;为许多下层人物写了传记,公正记事,爱憎
分明,对中国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答出史学价值得2分)
(2)张仲景:著有《伤寒杂病论》,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提出辩证分析病情对
症治疗,以及“治未病”理论,倡导预防疾病等。(答出上述人物的事迹得2分)华佗:擅长
针灸、汤药为人治病,发明“麻沸散”,实施外科手术;倡导人应当适度锻炼身体,才能避
免疾病;编制“五禽戏”,帮助人们强身健体。(答出上述人物的事迹得2分)
精神品质:都有仁爱济世的精神;都勤奋钻研,谦虚好学;都不怕困难,意志坚定;都医术
精湛;都致力于人们的身体健康做贡献;都促进了预防胜于治疗的思想等。(答出以上一点
得2分)
(3)蔡伦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改进了造纸工艺;用树皮、麻头、破布、旧渔网等植
物纤维为原料造纸,使纸的质量大大提高;这种纸原料易找,价格便宜,易于推广,逐渐取
代简帛,成为人们广泛使用的书写材料,也便利了典籍的流传;世界各国的造纸术大都是从
中国辗转流传过去的,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答出上述人物的事迹和影响各
得4分)
12(1)措施:汉武帝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盐铁官营、专卖;在全国范围内
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对商人征收车船税。作用:使国家的财政状况有了很大的改善,
为许多政策的推行奠定了经济基础。(答出符合上述意思的措施和影响各2分,共4分。)
(2)功能:耕种工具(2分)。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业生产发展(2分)。
(3)作用:张骞开辟通往西域的道路后,汉朝和西域的使者开始相互往来,东西方的经济文
化交流日趋频繁,促进了汉朝与西域各国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往来。(2分)
特点:东西方双向交流;汉朝输出的多为技术类,西方输入的多是物品类;路线既有陆地丝绸
之路,也有海上丝绸之路,贸易的范围比较广泛等。(答出符合上述意思的任意一点得2分,
共4分)
(4)生产工具的改进;生产技术的提高;政府政策的支持;自然条件的改善;劳动人民的
智慧。(答出符合上述意思的任意一点得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