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语文11《核舟记》复习课件(共3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下册语文11《核舟记》复习课件(共3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77.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2-17 18:45: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8张PPT)
《核舟记》复习
魏学洢
作者简介
魏学洢(1596~1625),字子敬,明朝浙江嘉善人,著有《茅檐集》。《核舟记》选自清朝人张潮编辑的《虞初新志》。
读准字音
罔( ) 贻( )
有奇( ) 黍( )
糁( ) 髯( )
褶( ) 膝( )
楫( ) 篆( )
狭( )
wǎng


shǔ
sǎn
rán
zhě


zhuàn
xiá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
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
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
盖大苏泛赤壁云。
以: 为:
罔不: 因:
象: 尝:
贻: 盖:

雕刻
无不、全都
顺着
雕刻
曾经
赠送
原来是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
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
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有: 奇: 可:
许: 轩: 箬篷:
覆之: 而: 闭之:
糁: 之:
通“又”
零数
大约
上下
高起
用箬叶做的船篷
船舱
表承接

涂抹
代指字迹,刻字的凹处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
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
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
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
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峨冠: 多髯:
居: 执:
抚: 现:
其: 比:
(戴着)高高的帽子
浓密的胡须
位于,处于

轻拍
露出
他们的
靠近
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
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
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绝: 类:
属: 诎:
支: 倚之:
历历:
极,很。
相似,像
类似
支撑
通“屈”,弯曲
指竖起的左膝
分明可数的样子
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文曰
“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
刻”,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
墨。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
其色丹。
其: 夷:
题: 甫:
了了:
墨: 丹:
那,指核舟。
平。
写,这里指“刻”。
通“父”,男子美称
清楚明白
黑色
朱红色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
八;为箬篷,为楫,为炉,
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
一;对联、题名并篆文,
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
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
狭者为之。嘻,技艺灵怪
矣哉!
而:
盈: 盖:
简:
表转折,可是

原来
通“拣”,挑选
1、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2、能以径寸之木 径寸
3、为宫室、器皿、人物
4、罔不因势象形
5、尝贻余核舟一
6、盖大苏泛赤壁云
7、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8、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
9、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10、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11、其两膝相比者
特殊的技艺
直径一寸
做,这里指雕刻
没有 根据,依据 模拟
赠送
乘船浮行
jī零数
大约
缓缓地 起
指胡须
靠近
释义
12、佛印绝类弥勒
13、舟尾横卧一楫
14、其人视端容寂
15、其船背稍夷
16、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17、钩画了了
18、其色墨
19、其色丹
20、为人五;为窗八
21、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22、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清清楚楚

朱红色

尚,还 满
长而窄
极 像
船桨


古代男子的美称
释义
诎右臂之船:
手倚一衡木:
右手攀右趾: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通“屈”,弯曲
通“横”,横着
通“又”,用在整数和
零数之间计算数目
通“扳”,bān,往里拉
通“拣”,挑选。
通假字
二.一字多义
奇: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有: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为: 为宫室、器皿、人物
中轩敞者为舱
为人五
可: 高可二黍许
   珠可历历数也
零数,余数
(技艺)奇妙,奇特
表存在的动词,与“无”相对
通“又” 用在整数和零数之间。

刻有
大约
可以
做,这里是雕刻的意思
端:1.东坡右手执卷端
  2.其人视端容寂
木:1.能以径寸之木
2.以至鸟兽、木石
曰:1.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2.文曰:天启壬戌秋日
扇:1.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
2.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
二.一字多义
名词,画卷的一端(右端)
形容词,“端正、正”
木块、木头
树木
叫作

扇,量词
扇子
二.一字多义
绝:1.佛印绝类弥勒
  2.夜久语声绝
  
语:1.如有所语
  2.此中人语云
  
盖:1.盖大苏泛赤壁云
  2.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比:1、其两膝相比者
2、天涯若比邻
极,特别
停止
说话
告诉
表示推测的句首语气词,可译为“大概”
原来是
靠近

三、虚词
者:1.中轩敞者为舱
2.居右者椎髻仰面
以:1.能以径寸之木
  2.以至鸟兽、木石
......的人
......的部分

甚至
之:
⑴能以径寸之木。
⑵箬篷覆之。
⑶闭之。
⑷石青糁之。
⑸左臂挂念珠倚之。
(助词:的)
(代词:它,指船舱)
(代词:它,指窗门)
(代词:它,指字的凹处)
(代词:指左膝)
而:
⑴启窗而观。
⑵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
⑶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⑷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顺接关系,相当于“来”)
(顺接关系,相当于“又”)
(转折关系,可是,但是)
(并列关系,并且)
其:
⑴其两膝相比者。
⑵而竖其左膝
⑶其人视端容寂
⑷其船背稍夷
(代词,他们的,指苏轼和鲁直)
(代词,他的,指佛印)
(代词,指左边的舟子)
(代词,那只,指核舟)
四.古今异义
 1、卧右膝: 卧,古义: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平放。
   今义:躺下,躺着的样子
 2、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髯:胡子。
峨冠,古义:(戴着)高高的帽子。
今义:峨眉山之顶
 
 3、其两膝相比者:比,古义:靠近。
   今义:两个事物进行比较。
 
4、高可二黍许: 可,古义:大约。 许:左右。
今义:可以。
  
5、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简,古义:通“拣”,挑拣。
   今义:简单,容易。
五.词类活用
(1)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
  
(2)石青糁之
  
(3)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4)卧右膝,诎右臂支船
箬篷:名词作状语,用箬篷
石青:名词作状语,用石青。糁:名词用做动词,涂染
峨冠:名词用作动词,戴着高高的帽子
卧: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平放。
(5)椎髻仰面
椎髻:名词用作动词,(梳着)椎形发髻
数量词的用法。
①古代省略量词应补出。
②数词用在名词之后,翻译时应调整到名词的前面。
一( )手卷 一( )人
一( )桌 一( )椅
一( )扇 一( )抚尺
篆章一( ) 一( )舟
为人五( ) 为窗八( )










说明顺序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
船头坐三人
中轩敞者
舟尾横卧一楫
其船背稍夷
整体
局部
中间
两边
船背
逻辑顺序
空间顺序
主——次
概述王叔远精湛的雕刻技艺,点明
雕刻品“核舟”的主题及其来历.
核舟记

详写核舟的大小、结构、舟上的人物和题名。


小结总计全核舟的人、物、文字的数目,赞叹核舟的雕刻技艺。
(1段)
(2—5段)
用事实说明雕刻者技艺精湛
(6段)
请你细读课文、掌握结构
读第一段:
能概括全文,总括王叔远技艺高超的词是:
找出表现核舟主题的句子。
找出原料小而表现题材广的句子。
说明构思巧妙、技艺精湛的句子。
盖大苏泛赤壁云。
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
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奇巧
描述“舟子”神情动作渲染了一种什么氛围?
一舟子“若啸呼状”,显得悠然自得;另一舟子“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显得从容自若。
两舟子共同营造了一种愉悦、轻松、自由自在的气氛。加上舟尾横卧的舟楫,更加暗示了一种放任自流的悠闲境界。
探究
写正面用了三段文字,写船背面为什么只用一小段文字呢?
这是为了突出“核舟”的主题,同时也表现作者主次分明的技巧。
研读末段,作者为什么要统计“核舟”上的物品、文字的数目?
使读者得出核舟容量大、所刻景物甚多的结论。再用“而计其长曾不盈寸”与之对比,使人们更强烈地感到这个玲珑剔透、精美绝伦的艺术品有巧夺天工之妙。以此突出雕刻精湛的技艺,自然引出下句的赞叹语句。与第一自然段相照应,突出中心。
1、《赤壁赋》、《后赤壁赋》的作者是宋代大作家____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是__________中的句子;“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是___________中的句子。
2、点明核舟主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
3、苏、黄二人的友好关系可以通过_____________一个动作和__________________的神态看出来。
5、第三段中作者以对人物姿态、神情的生动细腻的描述,具体说明雕刻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第一段中找)的精湛技艺。
苏轼
《后赤壁赋》
《赤壁赋》
盖大苏泛赤壁云
“左手抚鲁直背”
“右手指卷,如有所语”
4、从对佛印的神情描写中,可以看出佛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性格特点。
豁达开朗、洒脱不羁
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填空:
6、从第四段对右边舟子的描述中可以看出他 _______ 的神态,而左边舟子的神态则显得 _________。
7、文中最后一段运用了 _______________ 的说明方法,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点明全文中心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
轻松悠闲
专注平静
列数字, 作比较
突出雕刻者技艺的高超
嘻,技亦灵怪矣哉
9、最能体现王叔远构思巧妙、技艺精湛的语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1. 哪句话点出了核舟所刻的主要内容
2.第四段暗示船在停泊中的最典型的语句是
3. 文中哪句话赞叹雕刻者技术的精湛高超
4. 第一段中突出雕刻者技术精湛,手艺卓越,印证“奇巧”二字的语句是
5. 说明苏轼主人地位的语句是
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尾横卧一楫
嘻!技亦灵怪矣哉
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
弥补题。(给前四轮分数最差的一组,当然他也可以选择不要)
1.该工艺品艺术的精湛主要表现在哪些地方?
①用料体积小
②所刻事物繁多
③刻物情态毕备
抢答题。(双倍分数)
2、作者在说明船的正面的时候,为什么不是从船头说到船舱,从船舱说到船尾,而是先说船舱,再说船头和船尾呢?
因为中间船舱的位置和对联的颜色非常醒目,而且窗上的对联也暗示了核舟的背景和主题。先写船舱,不仅可以增强浓厚的艺术情趣,而且也极其自然的引出下文中船头三人的情态的描述
3、你能说出其他的民间传统技艺吗?(核舟除外,不少于三种,多说一个得一分)
变脸、捏泥人、口技、
剪纸、年画、彩绣、皮影、布袋戏、绣花鞋、吹糖人、扎染、空竹……
4.窗上对联为什么要刻这十六个字,而不刻别的字?
这十六个字是前、后《赤壁赋》中的名句,与上段“大苏泛赤壁”相照应,切题,而且可以启发读者联想舟外赤壁景色。
3、文章第二段写“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的目的是什么?
以核舟体积之小衬托核舟景物之多,说明雕刻技术的精湛。
5、文中第三段介绍苏东坡、佛印、鲁直于船头的位置,为什么先从中间的苏东坡介绍起
.因为这样写符合核舟的主题,苏东坡是“泛舟”的主角。
6、写三个人的神情主要是为了说明什么?文中哪句话赞叹了雕刻技艺的高超?
雕刻者技艺的高超
“嘻,技亦灵怪矣哉”
7、第四段主要写了舟子的哪几个方面?舟子各有什么特点?
右边的性格粗犷,悠闲
左边的神态专注、平静
8、第四段中“听”字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突出舟子专心致志烧茶的平静神态和心理活动。
动作、神态
9文中最后一段运用 的说明方法,
这样说明的作用是 。
点明全文中心的句子是 。
列数字 作比较
突出雕刻者技艺的高超
嘻,技亦灵怪矣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