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一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三次学情分析
七年级历史
贴条形码区
细
注意事项:本试卷不准拍照转发,不准发至小红书、抖
音等各大网络平台,给其他学校造成跑题,后果自负!
题号
二
总分
分数
得分
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已经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并可能知道人工取火的远古人类是
A.元谋人
B.蓝田人
C.北京人
D.山顶洞人
2.“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据考古发现,使用磨制石器、最早种植粟的是
A.北京人
B.元谋人
C.河姆渡居民
D.半坡居民
布3.024甲辰年新郑拜祖大典云集了数万海内外华人,被华夏后人崇敬的“人文初相”是(
A.炎帝和黄帝
B.伏羲和神农
C.颛项和少吴
D.黄帝和尧舜
4.西周时为巩固对周边的统治,实行了“授民授疆土”的制度是
(
A.财产继承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宗法制
戡
5.春秋时期,鲁国国君朝觐周王仅3次,而朝齐、晋、楚、三国竞达33次之多,对此合理的解
释是
A.鲁国到王都路途遥远
B.周王不是鲁国的宗亲
C.周王室地位已经衰落
D.鲁国国君是春秋霸主
6.“水旱从人,不知饥懂,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天府”的由来直接得益于(
A.铁犁牛耕的推广
B.商鞅变法的实施C.都江堰的修建
D.秦朝统一的完成
7.春秋后期,某学派提出“仁者爱人”,主张以德治国,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体察民意。该学
蜜
派是
相
A.法家
B.道家
C.儒家
D.墨家
8.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
A.夏朝开始
B.商朝开始
C.西周开始
D.东周开始
9,秦朝规定的全国通用文字是
A.小篆
B.行书
C.隶书
D.楷书
10.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是
器
A.阪泉之战
B.长平之战
C,陈胜、吴广起义
D.羽、刘邦起义
11.西汉之初,到处是残破荒凉的景象。百姓流离失所,人口锐减,大片田地荒芜。针对这种
状况,汉初的统治者采取的政策是
(
A.严刑峻法
B.盐铁官营
C.重文轻武
D.休养生息
七年级历史
第1页(共4页)
12.汉文帝和他之后的继任者实行轻徭薄赋、发展生产、“以德化民”的政策,封建社会的第一
个治世局面应运而生,史称
A.文景之治
B.大一一统的巩固
C.光武中兴
D.七国之乱
13.统一货币是加强中央集权的重要措施。汉武帝时,为加强朝廷对社会经济的控制,统一
铸造了
(
A.圆形方孔半两钱B.五铢钱
C.开元通宝
D.交子
14.汉武帝时成为封建正统思想的是
A.墨家思想
B.儒家思想
C.道家思想
D.法家思想
15.东汉光武帝在位时期,社会呈现安定繁荣的景象,史称
A.贞观之治
B.光武中兴
C.王莽夺权
D.开元盛世
16.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局面发生在
A.西汉前期
B.东汉后期
C.西晋前期
D.东晋中后期
17.张塞通西域后,不少西域的物种传到中原,丰富了中原人民的生活。下列物种属于从西
域传入的是
A.小麦
B.水稻
C.核桃
D.粟
18.西汉时,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了通往西域的道路的人是
A.蒙恬
B.班超
C.张塞
D.甘英
19.“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人们能够用到便宜且好用的
纸得益于
A.仓颉
B.甘英
C.班超
D.蔡伦
20.被称为“医圣”,任长沙太守期间,坐堂行医,著有《伤寒杂病论》的医学家是
)
A.华佗
B.李时珍
C.孙思邈
D.张仲景
得分
二、非选择题。(30分】
21.(9分)改革创新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民族精神,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
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一《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
役;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建立县制,由国君直
接派官吏治理。”
材料三:(右图)
(1)材料一中“卫鞅”指的是谁?(1分)
(2)材料二中哪些措施有利于促进农业生产?(1分)
七年级历史第2页(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