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现代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6课 现代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8.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2-19 08:47: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新课导入
【学习目标】
认识人工智能技术等对人类劳作方式及生活方式的影响;
2.理解劳动人民对历史的推动作用,以及生产方式的变革给人类社会带来的革命性意义
本课线索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第 部分

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一)背景
思考: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分析现代科技发展的原因?
二战期间,美国研制了原子弹并用于实战。1946年,美国投入使用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最初是用来计算炮弹弹道的。德国设计师1939年最早发明喷气式飞机,在空战中取得突出战绩。
凡是私人垄断资本不愿投资、也无力投资的项目和产业,国家通过巨额财政拨款来完成。那些高风险、高投资的高新技术产业几乎都是由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来兴建的。这种做法部分地克服了社会化大生产与私人垄断资本占有之间的矛盾,有力地推动了科学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升级换代。
——贵玉君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理论基础 20世纪科学理论的重大突破(相对论、量子理论等),为科技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人才基础 科学家的研究创新
国际形势 二战后美苏冷战和军备竞赛的要求
物质基础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政府政策 出于发展经济的需要,各国政府对高科技的大力支持
(二)概况
世界:
中国: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国家在计算机与人工智能技术的引领下,航天、海洋、原子能、生物、新材料等方面的技术迅速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尖端科技领域也取得巨大成就。
地位:尖端科技的发展,成为衡量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三)成就
(1)计算机
目的:
标志:
趋势:
为满足弹道计算的需求
1946年,美国军方研制的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埃尼阿克”在宾夕法尼亚大学问世。
①存储量更大,运行速度更快;②体积更小,更轻便实用;③应用领域从军事向民用拓展。
【知识扩展】
认识:我国计算机研制技术起步较晚,发展迅速,目前已经居于世界前列
银河-1号巨型计算机的研制成功,向全世界宣布:中国成了继美、日等国之后,能够独立设计和制造巨型机的国家。
2016年:神威·太湖之光
12.54京次/秒
2009年:“天河一号”千万亿次/秒,性能全球第五、亚洲第一
2002年:"龙芯一号",我国首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通用高性能微处理芯片
1992年:银河-Ⅱ号10亿次/秒
1983年:银河-Ι号1亿次/秒
(2)网络
产生:
发展:
影响:
1969年,美国国防部把几台计算机连接起来,建立起军用网络。
计算机网络不断发展,演化为互联网,并于20世纪90年代实现商业化,成为世界上信息资源最丰富的计算机公共网络,遍布全球。
从科学计算、事务管理等方面逐步扩展,进入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并走入家庭。
(3)人工智能
含义:
出现:
内容:
影响:
是计算机技术的一个分支,通过计算机模拟人的思维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技术
20世纪50年代机器模拟智能被美国科学家提上日程。
涵盖机器人制造、语言及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
广泛地应用到各个领域,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
(4)航天技术
概况:
①1957年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斯普特尼克1号的发射,震撼了整个西方,同时激起美苏两国之后持续20多年的太空竞赛。
②俄罗斯、美国、法国、中国等国家已研发出多种类型的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大量航天器,在太空中建立了严密的地球测控网。
1961年,苏联发射“东方一号”载人宇宙飞船
1969年,美国“阿波罗11号”登月
美国航天飞机“哥伦比亚”号等
1957年,苏联发射人类历史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知识补充】中国航天技术发展
(5)海洋技术
世界:
中国:
美国是世界上最先进行深海研究的国家。20世纪60年代,美国深潜器曾在水下数千米处发现了海洋生物群落,并且首次潜入世界大洋中最深的马里亚纳海沟。
①1997年,中国自主研发的无缆水下深潜机器人成功潜入水下6000米处进行科学试验,标志着中国海洋技术已跻身世界先进行列。
②2012年,中国“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成功突破7000米试潜深度,这是世界同类型载人潜水器最大下潜深度
③2020年,中国的“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坐底,创造了10909米的中国载人深潜新纪录,标志着中国在大深度载人深潜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6)原子能技术
积极:原子能可以服务于人类的和平事业,应用于生产生活。可以为新的交通工具提供动力;可以服务于很多生产领域,为他们提供新能源;可以应用于医学研究与诊断治疗,造福人类健康。
消极:原子能的滥用给人类带来危害甚至灾难。核武器扩散、核泄漏对人类造成巨大威胁。
(7)新材料技术
新材料技术的应用范围广泛,受到各国的普遍重视,新材料具有不断更新,表现出传统材料不具备的特点。
(8)生物技术
①20世纪初,人们已经初步掌握多种为医疗服务的生物技术,包括某些疫苗和血清等。
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科学家发现了DNA双螺旋结构,揭示了遗传信息的构成和传递的途径。
③之后的半个多世纪中,微生物学、基因遗传学、生物化学和细胞学等生物学的分支突飞猛进,一个个“生命之谜”被科学家从分子水平予以解释。
概况:
材料一:科学技术成果从诞生到投入市场的周期:19世纪为50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为30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缩短为7年,20世纪70年代后只需3-5年。
材料二:月球探测是促进科学技术进步和发展的重要载体。实施月球探测工程将会促进宇宙学、比较行星学、月球科学、地球与行星科学、太阳系演化学、空间天文学、空间物理学、空间材料科学等的创新与发展,这些科学的进展又将带动更多的基础学科交叉、渗透与共同发展。月球探测工程是一项多学科高技术集成的系统工程,实施这样的战略工程将推动航天工程系统集成、深空测控通信、新型大推力运载火箭和航天发射等航天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带动信息技术、微机电技术、光电子技术、机器人、人工智能、遥感科学、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遥科学等其他高技术的发展,促进科技进步,具有重要的作用。
材料三:某发达国家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时间 1929—1947年 1948—1973年 1974年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
贡献率/% 31 33 40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概括20世纪以来科技革命的主要特点。
①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加快;
②学科间的综合性加强,大量新兴学科兴起;
③科技革命规模更大范围更广;
④科技研究的社会化趋势明显。
第 部分

现代科技进步的革命性意义
A.经济增长模式:由粗放型转化为集约型,社会生产从劳动力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利润增长依赖技术革新。
B.企业管理方式:以市场为导向、重视创新意识和发挥技术优势、有效调动员工积极性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逐步发展。
C.产业结构:第三产业比重大幅提升并逐渐占据主导,物流运输、互联网等迅速发展。
1、经济层面:
带来了生产力的巨大飞跃。
生产力:
生产关系
2、社会层次:
(1)物质生活:衣、食、住、行、用等取得长足进步,生活质量水平提升。
(2)精神生活:
①计算机网络、移动通信等技术迅猛发展,使人们可以了解社会动态,与外界沟通更加方便。
②各种应用程序的开发,促进了人们的通信交流,丰富了大众的文化生活,推动了电子商务的发展。
③全媒体不断发展,为人们认识世界提供了不同的视角。
A.交通和通信技术的进步使地球成为“地球村”;
B.网络的普及促进了信息交流,大大丰富了人类的知识,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3.人类视野产生新的变化
4. 负面影响
(1)核泄漏、核武器的毁灭性威胁时刻存在;
(2)计算机网络方面的网络犯罪、青少年沉迷网络等;
(3)太空垃圾,生态环境的恶化,深海污染、资源掠夺等;
(4)生物工程方面的伦理问题;
(5)带来社会问题,如个人信息泄露、失业人数增多等。
课堂总结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1、生产力:巨大飞跃,由粗放型转为集约型;越来越依靠技术革新
2、经济:以市场为导向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
3、社会生活:人类视野产生新的变化;人类文化生活出现新模式
现代科学技术的影响
现代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
(一)发展的原因
(二)发展的表现
4、负面影响:信息泄露、核威胁、核污染、网络犯罪……
课堂检测
1、(2023·浙江·统考高考真题)历史上的技术变革层出不穷,人类社会生活也因此变得越来越丰富多彩。下列项中,关于技术进步与人类社会生活变化的对应关系,最为密切的是( )
A.铁犁耕作技术——从迁徙过渡到定居
B.钢筋混凝土技术——创造了城市新的夜生活方式
C.杂交育种新技术——一年四季都能买到生鲜食品
D.移动通信技术——与外界沟通更加便捷
D
2、(2023·北京·统考高考真题)1998年,“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启动。此后,“村村通”在公路、电力、饮用水、电话网、有线电视网、互联网等领域陆续展开,成为一个系统工程。这一工程( )
A.成为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重大举措 B.标志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取得突破
C.为开展三线建设做好了充分准备 D.为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奠定了基础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