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方程教学设计
课题 相遇问题 单元 8 学科 数学 年级 五年级上册
学习 目标 学习目标描述:结合具体事例,经历自主尝试找等量关系,列方程解答稍复杂的相遇问题的过程。 学习内容分析:能找出相遇问题中的等量关系,能列出方程并解答,能有条理地表达思考问题的过程。 学科核心素养分析:能探索用方程解答相遇问题的有效方法,了解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获得自主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重点 画线段图示表示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难点 找出相遇问题中的等量关系,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新知导入 一辆快车和一辆慢车同时从两地出发,相向而行,快车的速度是105千米/时,慢车车的速度是85千米/时,经过3小时两车相遇,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生:用两车的速度和×相遇时间:(105+85)×3 生:把两车相遇时各自走的路程加起来:105×3+85×3 师:相遇问题有哪些等量关系 生:甲速×相遇时间+乙速×相遇时间=路程 生:(甲速+乙速)×相遇时间=路程 生:速度和×相遇时间=路程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就来学习列方程解相遇问题的应用题。 复习导入,从已有知识过渡到新知识的学习,使学生主动构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讲授新课 新知探索 任务一:列方程解决相遇问题。 课件展示: 师:题中有哪些数学信息? 师:7小时相遇是什么意思?两车相遇时,一共行的路程和北京到上海的路程有什么关系?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演一演。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小结: 7小时相遇就是(7小时两车走完了全程。)(还可以说两车从出发到相遇用的时间分别是7小时;还可以说两车从出发到相遇用的时间相等。) 一共行的路程就是北京到上海的路程。 师:你能根据线段图和刚才的理解找出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吗?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小结: 甲车7小时行的路程+乙车7小时行的路程=1463千米 甲乙的速度和×相遇时间=1463千米 师:你能根据等量关系设未知数列方程解决问题吗?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组内交流讨论。 教师根据学生汇报小结: 课件出示: 小组合作要求: 1.题中有哪些条件? 2.求什么? 3.根据题意画出线段图。 4.根据线段图写出等量关系。 5.根据等量关系列方程。 6.解方程后,还要检验结果是否正确。 学生组内交流讨论后汇报。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课件展示: 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合作探究这一学习过程理解知识,学会思考,懂得交流,从中获得情感体验,实现了以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主动地建构知识,获得数学思想方法的过程。
课堂练习 三、实践应用,巩固提升 1. 每袋大米重50千克,每袋面粉重25千克。这辆车上已装了48袋大米,还能装多少袋面粉 2. 张村和李村合修一条道路,他们各从本村一端开始同时施工,16天完成。完工时,张村比李村多修了80米。张村平均每天修75米,李村平均每天修多少米? 3. 解方程。 17+2x=29 13×7+4x=127 2x-2=2.5 3x-0.9=0.6×4 4.甲、乙两艘轮船沿同一航线同时从上海开往青岛。经过18小时后,甲船在乙船后面,距乙船57.6千米。甲船平均每小时行32.5千米,乙船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习题设计有针对性和层次性,不仅能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还能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你有何收获?
板书 相遇问题 甲车7小时行的路程+乙车7小时行的路程=1463千米 (甲车的速度+乙车的速度)×7=总路程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6张PPT)
第六课时
相遇问题
(冀教版)五年级
上
01
学习目标
内容总览
02
新知导入
03
探究新知
04
课堂练习
05
课堂总结
06
分层作业
核心素养目标
结合具体事例, 经历自主尝试找等量关系,列方程解答稍复杂的相遇问题的过程。
01
02
能找出相遇问题中的等量关系,能列出方程并解答,能有条理地表达思考问题的过程。
03
能探索用方程解答相遇问题的有效方法,了解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获得自主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新知导入
1.一辆快车和一辆慢车同时从两地出发,相向而行,快车的速度
是105千米/时,慢车车的速度是85千米/时,经过3小时两车相遇,
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105+85)×3
=190×3
=570(千米)
答:两地相距540千米。
速度和×相遇时间=总路程
学习任务一
列方程解决相遇问题
探究新知
甲、乙两列火车分别从北京和上海同时开出,相向而行,经过7小时相遇。甲车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你能从图中找出题中的等量关系吗?与同学交流。
探究新知
甲车7小时行的路程
乙车7小时行的路程
甲车7小时行的路程+乙车7小时行的路程=1463千米
(甲车的速度+乙车的速度)×7=总路程
探究新知
解:设甲车平均每小时行 x 千米。
7x+87×7=1463
7x+609=1463
7x=1463-609
7x=854
x=854÷7
x=122
答:甲车平均每小时行122千米。
甲车7小时行的路程+乙车7小时行的路程=1463千米
甲车速度×7
87×7
探究新知
(甲车的速度+乙车的速度)×7=总路程
87 千米/时
1463 千米
解:设甲车平均每小时行 x 千米。
(x+87)×7=1463
x+87=1463÷7
x+87=209
x=209-87
x=122
答:甲车平均每小时行122千米。
把 x+87 看作一个数
探究新知
甲、乙两个工程队同时从两端开凿一条隧道,计划32天完成。甲队计划每天完成7米,乙队每天需要完成多少米?
小组合作要求:
1.题中有哪些条件?
2.求什么?
3.根据题意画出线段图。
4.根据线段图写出等量关系。
5.根据等量关系列方程。
6.解方程后,还要检验结果是否正确。
探究新知
?米/天
7米/天
乙
甲
48千米
甲32天的工作总量
甲、乙两个工程队同时从两端开凿一条隧道,计划32天完成。甲队计划每天完成7米,乙队每天需要完成多少米?
乙32天的工作总量
探究新知
?米/天
7米/天
乙
甲
48千米
甲32天的工作总量
甲、乙两个工程队同时从两端开凿一条隧道,计划32天完成。甲队计划每天完成7米,乙队每天需要完成多少米?
乙32天的工作总量
甲队32天开凿的长度+乙队32天开凿的长度=480米
乙队32天开凿的长度=480米-甲队32天开凿的长度
列出等量关系式:
探究新知
甲队32天开凿的长度+乙队32天开凿的长度=480米
乙队32天开凿的长度=480米-甲队32天开凿的长度
列出等量关系式:
?米/天
7米/天
乙
甲
48千米
甲32天的工作总量
乙32天的工作总量
探究新知
甲队32天开凿的长度+乙队32天开凿的长度=480米
32×7
32×乙队的效率
解:设乙队每天需要完成 x 米。
32×7+32x=480
224+32x=480
32x=840-224
32x=256
x=256÷32
答:乙队每天需要完成8米。
x=8
探究新知
(x+7)×32=480
x+7=480÷32
x+7=15
x =15-7
x =8
答:乙队每天需完成8米。
解:设乙队每天需完成x米。
(甲队的速度+乙队的速度)×32天=隧道的长度
课堂练习
1. 每袋大米重50千克,每袋面粉重25千克。这辆车上已装了48袋大米,还能装多少袋面粉
能装载的最大质量
3吨=3000千克
大米的总质量+面粉的总质量=3000千克
解:设还能装 x 袋面粉。
50×48+25x=3000
25x=600
答:还能装24袋大米。
x=24
课堂练习
2. 张村和李村合修一条道路,他们各从本村一端开始同时施工,16天完成。完工时,张村比李村多修了80米。张村平均每天修75米,李村平均每天修多少米?
解:设李村平均每天修x米。
75×16-16x=80
1200-16x=80
16x=1120
x=70
答:李村平均每天修70米。
课堂练习
3. 解方程。
17+2x=29 13×7+4x=127
2x-2=2.5 3x-0.9=0.6×4
解: 2x =29-17
2 x =12
x =6
解: 4x =127-91
4 x =36
x =9
解: 2x =2.5-2
2 x =0.5
x =0.25
解: 3x =2.4+0.9
3x =3.3
x =1.1
课堂练习
4.甲、乙两艘轮船沿同一航线同时从上海开往青岛。经过18小时后,甲船在乙船后面,距乙船57.6千米。甲船平均每小时行32.5千米,乙船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解:设乙船平均每小时行x千米。
18x-32.5×18=57.6
18x-585=57.6
18x=642.6
x=35.7
答:乙船平均每小时行35.7千米。
课堂总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分层作业
【知识技能类作业】
1.甲、乙两车从相距750 km的两地同时开出,相向而行,5小时后相遇,甲车每小时行80 km,乙车每小时行x km。
(1)根关系式列出方程:
速度和×相遇时间=总路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车行的路程+乙车行的路程=总路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速度和=总路程÷相遇时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x+80)×5=750
80+x=750÷5
80×5+5x=750
分层作业
解 0.5x = 1
x = 2
1.5x -x = 1
解:4x -40 = 20
4x = 60
4x -8×5 = 20
x = 15
解:0.4+0.2x = 5
0.2×2+0.2x = 5
x = 23
2. 解方程。
0.2x = 4.6
分层作业
3. 小张和小李用25分钟合打了一篇6000字的稿件。小张平均每分钟大约打130个字,小李平均每分钟大约打多少个字?
25x +3250 = 6000
25x = 2750
25x +130×25 = 6000
解:设小李平均每分钟大约打x个字。
答:小李平均每分钟大约打110个字。
x = 110
x +130 = 6000÷25
x +130 = 240
(x +130)×25 = 6000
x = 110
分层作业
7x+5x=72
12x=72
12x÷12=72÷12
x=6
4.甲每小时行7千米,乙每小时行5千米,两人相背而行,几小时后两人相隔72千米?
解:设x小时后两人相隔72千米。
答:6小时后两人相隔72千米。
分层作业
【综合实践类作业】
3×85+3x=500-80
3x=420-255
3x÷3=165÷3
x=55
解:设货车的速度是每小时x千米。
答:货车的速度是每小时55千米。
5.乙两地相距500千米,客车和货车从两地相向而行,经过3小时,还相距80千米。已知客车的速度是每小时85千米,货车的速度是每小时多少千米?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让备课更有效
www.21cnjy.com
Thanks!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方程》单元整体设计
一、单元主题解读
(一)课程标准要求分析
《方程》单元是数与代数领域第三学段“数与代数”中的重要内容。《课程标准》在“内容要求”提出了:
根据具体情境理解等式的基本性质。能运用常见的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能合理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逐步形成模型意识和几何直观,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标准》在“学业要求”中指出能在具体问题中感受等式的基本性质。能解决较复杂的真实问题,形成几何直观和初步的应用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单元教材内容分析
本单元内容分为四个知识块:方程、等式的性质、解方程、列方程解决问题。
(三)学生认知情况
本单元“方程”是在学生已经会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运算定律和公式,能用代入法求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的基础上学习的。
二、单元目标拟定
1.能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了解方程的作用,了解等式的性质,能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
2.在探索等式的性质、应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检验方程的解、找等量关系等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能比较清楚地表达自己思考的过程与结果,初步体会模型思想和数形结合思想。
3.能探索和分析用方程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经历与他人交流自己解答方法的过程,能判断并说明结果的合理性、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积极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认识用方程解决问题的价值,知道许多实际问题可以用解方程的方法来解决,获得自主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增强学习方程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三、关键内容确定
(一)教学重点:
理解方程、等式的含义,初步体会等式与方程的关系;了解等式的性质,能用等式的性质解一些简单方程,初步学会列方程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难点:
会列方程解答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四、单元整合框架及说明
整合指导思想定位:
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
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
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
这是数学课程的核心素养内涵,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认识用方程解决问题的价值,知道许多实际问题可以用解方程的方法来解决,获得自主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增强学习方程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本单元教材的具体编排结构如下:
从具体编排来说,
循序渐进地安排教学内容,促进学生有效地参与数学探索活动。
借助直观情境,帮助学生理解方程的含义和等式性质。
应用等式性质解方程为主,适当启发学生依据方程特点灵活进行思考。
重视让学生经历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在过程中逐步加深对方程解法的理解,感受方程的思想及其实际应用价值。适时介绍检验方程的方法,着力培养学生自觉检验的习惯。
五、单元课时规划
单元划分依据 □课程标准 教材章节 □知识结构
课程内容模块 数与代数 □图形与几何 统计与概率 □综合与实践
单元数量 8
单元主题 单元名称 主要内容 课时
数与代数 方程 方程 1
等式的性质 1
解简单方程 1
解稍复杂的方程 1
倍数问题 1
相遇问题 1
有两个未知数的问题 1
重点渗透的数学思想方法 抽象 符号化 分类 集合 对应 演绎 归纳 类比 转化 数形结合 □极限 模型 □方程 □函数 □统计 分析 综合 比较 □假设 □其他
课时 学习目标 评价形式 评价标准
方程 目标:了解等式和方程的意义,能判断哪些是等式、哪些是方程,能用方程表示具体情境或文字叙述的等量关系。 任务一:等式和方程的意义。 1.通过小组合作探究了解等式和方程的意义,能判断哪些是等式、哪些是方程,能用方程表示具体情境或文字叙述的等量关系。
小数点位置向左移动的规律 目标:了解等式的性质,能用语言描述等式的性质,能应用等式的性质改变等式的形态。 任务一:等式的性质(一) 任务二:等式的性质二。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活动, 了解等式的性质(一),能用语言描述等式的性质(一),能应用等式的性质(一)改变等式的形态。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活动, 了解等式的性质(二),能用语言描述等式的性质(二),能应用等式的性质(二)改变等式的形态。
简单方程 目标:知道什么叫作方程的解和解方程、能应用等式的性质解一步计算的方程,会检验方程的解。 任务一:形如 x+a = b 的方程的解法 任务二:形如 ax=b 的方程的解法。 1.通过合作探究活动,会解形如 x+a = b 的方程。 2.通过合作探究活动,会解形如 ax=b 的方程
解稍复杂的方程 目标:用方程表示文字叙述的等量关系,会应用等式的性质解两步计算的方程。 任务一:形如 ax+b = c的方程的解法。 任务二:形如 ax-bx=c的方程的解法。 通过合作探究活动,会解形如 ax+b = c 的方程。 通过学习活动,会解形如 ax-bx=c 的方程。
倍数问题 目标:能利用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根据数量关系列含有两个未知数的方程,会利用等式的性质求方程的解。 任务一:用形如 ax=c 的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任务二:用形如 ax + b = c 的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1.通过合作探究活动,会用形如 ax=c 的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1.通过合作探究活动,用形如 ax + b = c 的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相遇问题 目标:结合具体事例, 经历自主尝试找等量关系,列方程解答稍复杂的相遇问题的过程。能找出相遇问题中的等量关系,能列出方程并解答,能有条理地表达思考问题的过程。 任务一:列方程解决相遇问题。 1.通过合作探究活动,能列方程解决相遇问题。
有两个未知数的问题 目标:学生通过自主探索、交流互助学会用方程解答含有两个未知数的应用题,能正确说出数量的相等关系,学会检验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 任务一:列方程解决和差问题。任务二:用形如 ax+bx=c的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 通过合作探究活动能列方程解决和差问题。 2.通过合作探究活动能用形如 ax+bx=c的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