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多校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
八年级学情调研
物理
说明:1.范围:第一章~第三章。
2.满分:80分;时间:85分钟。
3.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空1分,共16分)
1.光年是 (选填“时间”或“长度”)的单位;小磊对一物体的长度进行了三次测量,记录数据如下:25.1 mm、25.2 mm、25.2 mm,进行多次测量的目的是减小 。
2.神舟十八号航天员出舱巡检时随机械臂一起移动,以机械臂为参照物,他是 的;航天员 (选填“可以”或“不可以”)通过超声波与地面进行通信。
3.某款AI智能音箱可以根据用户的语音指令来完成指定操作,这说明声音可以传递 (选填“信息”或“能量”);关闭窗户是在 减弱噪声。
4.“双减”之后,学校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后社团活动。如图所示,物理社团成员用吸管做成的简易笛子可以吹出声音,吹吸管时发出的声音是由 (选填“空气柱”或“吸管”)振动产生的;随着吸管被剪短,吹出的声音音调会变 (选填“高”或“低”)。
5.用体温计测得甲的体温是38.7℃,没有甩就去测量乙的体温,已知乙的实际体温是36.5℃,那么测量乙的体温时体温计的示数为 ℃;若用酒精灯对体温计的玻璃泡擦拭消毒,它的示数将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6.如图所示,闷热的夏天开着空调的甲房间和寒冷的冬天开着暖气的乙房间,玻璃窗上面都会出现“水雾”。甲房间的“水雾”出现在玻璃的 (选填“内”或“外”)侧,“水雾”形成的过程要 (选填“吸热”或“放热”)。
7.已知碘的熔点为114℃、沸点为184℃,水的沸点为100℃,酒精火焰温度约为500℃。在“观察碘的物态变化”实验中,应使用图中 (选填“甲”或“乙”)种加热方式,使用该种加热方式的主要目的 (选填“是”或“不是”)使碘锤受热均匀。
甲 乙
8.如图是甲、乙两辆车的图像,由图像可知,两车的速度关系: (选填“>”“<”或“=”);若两车都向东行驶,则以乙为参照物时,甲向 行驶。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第9~12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第13、14小题为多项选择,每小题至少有两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全部选择正确得3分,选择正确但不全得1分,不选、多选或错选得0分,共14分)
9.关于教室中的情景,下列对相关物理量的认知符合事实的是( )
A.眼保健操时间约5 min B.课间跑操时的广播声音约30 dB
C.教室的温度约50℃ D.课桌的高度约为1.5 m
10.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蛙声”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
B.“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三两声”是由弦的振动产生的
C.“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蝴蝶飞时无声,因为是次声波
D.“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诗人是通过音调来分辨“蝉噪”和“鸟鸣”的
11.下列一些关于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及其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A.用冰袋给高热病人降温,原因是冰熔化要放热
B.冬天,在冰雪覆盖的路面上撒盐便于除雪,是因为盐可以提高冰雪的熔点
C.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了,原因是樟脑丸发生了升华现象
D.被100℃的水蒸气烫伤比100℃的水烫伤更严重,是因为水蒸气的温度高
12.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所做出的图像也可以清楚地反映物理规律,下列对图像的描述错误的是( )
甲 乙 丙 丁
A.图甲是水的凝固图像,由图像可知,BC段为固液共存状态
B.图乙是某物质的熔化图像,由图像可知该物质是非晶体,熔化时吸热,温度持续上升
C.图丙是A、B两车运动的图像,经过6s,A、B两车相距2 m
D.图丁是某声波的波形图,此声波的音调、响度和音色都保持不变
13.八年级(6)班开展了“探究厨房中的物态变化问题”的跨学科实践活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从冰箱中拿出的冻肉上有白霜,属于凝华现象
B.高压锅煮食物熟得快,是因为锅内气压高,沸点低
C.从冰箱冷藏室中拿出的西红柿表面变湿是汽化现象
D.锅中的水烧开时冒出大量“白气”,“白气”的形成属于液化现象
14.表格中列出了几种晶体的熔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名称 固态水银 金 冰 钢 固态酒精
熔点/℃ 1064 0 1515
A.在0℃的环境中,将一瓶0℃的水放在0℃的碎冰中,水不会凝固
B.℃的酒精是液态的
C.纯金的戒指掉到钢水中,戒指会熔化
D.冬季的漠河气温低至℃,可以用水银温度计测量气温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15、16小题各7分,第17小题8分,共22分)
15.如图是小明某次步行后手机运动健康APP记录的数据。如果小明此次步行的时间是50 min,步长是0.5 m,求:
运动详情
名次 步数
8 6000
查看10月1日步行榜
(1)这段时间内小明步行的路程;
(2)小明步行的时间是多少秒?
(3)小明步行的速度。
16.小明有一支自制温度计,虽然温度计玻璃管的内径和刻度都是均匀的,但示数并不准确。已知它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中的读数是6℃,在标准大气压下沸水中的读数是86℃,问:
(1)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和纯水沸腾的实际温度各是多少?
(2)当它指示温度是42℃时,实际温度是多少?
(3)摄氏温度与热力学温度的数量关系为,则20℃的热力学温度是多少?
17.如图所示,一辆汽车正以20 m/s的速度匀速驶向正前方的山崖,鸣笛3s后驾驶员听到回声,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 m/s。
问:(1)鸣笛声从发出到传回驾驶员耳中,通过的路程是多少?
(2)汽车从鸣笛到驾驶员听到回声这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是多少?
(3)汽车鸣笛时距离山崖多远?
四、实验与探究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18.亲爱的同学,请你应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答下列问题。
甲 乙 丙 丁
(1)如图甲所示,用刻度尺测量一张纸的平均厚度。书的总厚度为 cm,这本书总共有240页,则一张纸的平均厚度为 cm。
(2)单摆摆动一个来回所用的时间我们称之为周期。图乙为小红用电子秒表测量某个单摆摆动5个周期的总时间,则该单摆的周期为 s。
(3)如图丙所示的钟表,其分度值为 ,显示的时刻为15h 9 min s。
(4)图丁是一种新型温度计,该温度计的分度值是 ℃;由图可知,人体感觉比较舒适的温度范围是 。
19.以下是小明同学做“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时的实验报告(摘要)。请你将其报告中的问题补充完整。
【实验目的】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
【实验原理】 。
【实验器材】小车、 、秒表、长木板、金属挡板、长方体木块。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测量的物理量 AB段 BC段 AC段
路程s/cm 45 56 101
时间t/s 3.0 2.8 5.8
平均速度v/(cm·s-1) 15 20 17.4
【实验分析】
(1)小车全程是做 (选填“匀速”或“变速”)运动。
(2)实验中应该控制斜面的坡度较 (选填“大”或“小”)些,其便于测量 。
【实验拓展】
(1)如图所示的四个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像,能反映出小车沿斜面运动的规律是 。
A. B. C. D.
(2)小明实验时,又选用了形状相同、轻重不同的小车,在同一个斜面上做了多次实验,记录数据如下表,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小车的平均速度与小车的轻重 (选填“有”或“无”)关。
序号 小车的轻重 运动距离/cm 运动时间/s
1 较轻 80.0 2.5
2 较重 80.0 2.5
3 更重 80.0 2.5
20.课外活动中小明用纸锅烧水,为什么水能烧开而纸锅不会燃烧呢?带着这个问题,小明和实验小组的同学们一起在实验室探究了水在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
甲 乙 丙
【证据】
(1)在安装如图甲所示实验装置时,应按照 (选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的顺序进行。
(2)当水温达到90℃时开始计时,每隔1 min读数一次,记录的数据如表所示,请根据表 中数据在图乙中画出水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图像。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温度/℃ 90 92 94 96 98 100 100 100 100
【解释】
(1)实验小组观察到水沸腾前后水中气泡的情况如图丙所示,图中 (选填“A”或“B”)是水在沸腾后的情况。
(2)图丙B烧杯中的气泡越往上越小,小明认为是发生了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
(3)小明明白了用纸锅烧水,水能烧开而纸锅不会燃烧的原因是:水沸腾后吸热,温度 ,使纸杯的温度低于着火点。
【交流】
(1)实验中为了减少从开始加热到沸腾所用的时间,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写一种即可)。
(2)小明观察到撤去酒精灯后,水能继续沸腾一小段时间,其原因是陶土网的温度 (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水的沸点。
21.如图是小明同学用玻璃小药瓶、透明吸管、红墨水等器材自制的温度计,其中A、B、C三个小药瓶中装满红墨水,A、C中吸管粗细相同,D中小药瓶是空的,液柱也是红墨水。
A B C D E
(1)在A、B、C、D四支温度计中,属于气体温度计的是 ,其工作原理是气体的 。D温度计中,若外界温度升高,则吸管中的液柱将向 移动。
(2)A、B、C三支温度计中, 的精确度最高。
(3)E温度计是伽利略制作的世界上第一支温度计,若在E温度计上标示刻度,则表示 高温度的刻度应刻在玻璃管的 (选填“上”或“下”)端。要提高该温度计的精确度,请你提出一种解决方法: 。
(4)在设计E温度计时,伽利略用到的一种重要的物理研究方法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