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论语十二章》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2课《论语十二章》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2-17 13:09: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7张PPT)
《论语》十二章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目 录
清康熙帝到山东曲阜孔庙时,御赐了一块匾额—— “万世师
表”,意思是说孔子是万世千秋的老师和表率。后来全国各地的孔庙 都悬挂了这块牌匾。北宋著名政治家赵普说“半部《论语》治天下”, 可见《论语》对中国社会影响巨大。那么,《论语》是一部怎样的书 呢 书中又记录了孔子怎样的言行呢 今天我们就通过学习《<论语 >十二章》,来掀开这部古代典籍神秘的一角。
导 入
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语感。
2.掌握本课文言词语,能用现代汉 语翻译课文。
3. 了解各则语录的内容,学以致用。
学习目标
1.能流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孔子(前551一前479),名丘,字仲
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春 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学
派的创始人,与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人物
孟子并称“孔孟”,被后世尊为“圣人 ”。
相传孔子有弟子三千,其中贤者七十二人。孔子知识渊
博,是私人讲学之风的开创者,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 了重大贡献,被誉为“万世师表”,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教
育家,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人物。
《论语》共20篇,是由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编写,以 语录体和对话体为主,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儒 家经典著作。宋代将《论语》与《孟子》《大学》《中庸》
并称“四书”。 时



泰而不
不示说平
有教无类
其 言 观
语录体常用于门人弟子记录导师的言行,有时
也用于佛门的传教记录。偏重于只言片语的记录, 不重文采,不讲究篇章结构,不讲究篇与篇之间
甚至段与段之间时间及内容上的必然联系。
语录体
1.字正腔圆。即字音准确,发音饱满。
2.抑扬顿挫,读准节奏。
一 、朗读并疏通文意,整体把握
要 求 :
殆 ( dài )
一箪食( dān ) 笃志( dǔ)
论语( lún)
不愠 ( yùn ) 逾矩( yú jǔ )
罔 ( wǎng ) 曲肱( gōng )
字音 字形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
chuán
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
(《学而》)(音义结合:字的读音要根据字的意思来判断。字的意
思要根据语境来推测。音随义转,义由音生。)
音( 。 。。 时候 : “ ”。 )yuè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 朋/
的音
即用
本字
借代

用、





相同或相近的字代替本
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
或字形
通假字
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准节奏。
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
君子乎 "(《学而》 x ǐng
yùn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vú jǚ 《为政》)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 dài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 为 政 》 ) wǎng
(通假字。读的时候读“本字”的音。 yòu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 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
乐之者。" (《雍也》) gōng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 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 一瓢饮,在陋
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雍也》)
hào
子曰: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
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fú ( 《 述 而 》 )
子在川上曰: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罕》)
子曰: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
也。”(《子罕》) dǔ
子夏曰: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 在其中矣。”(《子张》)
二、抓关键词,精读研析各章含义
1. 圈画第一章的关键字词,结合课下注释, 用现代汉语解释句子的意思,重点理解“君 子”的含义。
的 人 。
孔子说:“学习之后,时常地去复习,不也是愉快的吗 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不也是高兴的吗 别人不了解我, 我却不生气,不也是有道德修养的人吗 ”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
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vùn), 不
学习方法,学习 乐 趣 和 为 人 态 度 。
第一章
先生,指孔子。中国古代对
于有地位、有学问的男子的
尊称,有时也泛称男子。
《论语》书中“子曰”的子, 都是指孔子而言。
通“悦”,
音yuè,愉
快.
是指志同道 合的人。
(古今异义
词,今义为 朋友)
亦君子乎 ”
指有才德
副词,也。 别人不了
解自己。
句型:不
亦......乎 译成:不也 是......吗
《学而》) 却,但是。
连词,表转折。 恼怒
名词做 状语, 按时
连词,
表顺接。
代所学 知识
"学问"不仅指学习书本上的知识,更指提升个人的道德修养。他强调,知识
的学习、道德的修炼都需要不断实践,这个过程蛉人愉快的。志同道合的人从 远方而来,相互切磋、交流求学的心得,探索为人的道理,这是值得高兴的事。 一个有修养的人并不会因为他人不理解自己而恼怒,这种消解名利的自在境界, 只有君子才能做到。因此,这一章的关键词就是“乐”字。

2、讲一讲本章的道理。这一章的关键词是什么
孔子提倡的学习,不仅是纯知识的学习,更是"为人"的学习,因而做
(wèi) 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
(chuán) 不习乎 ”《学 而 》 ) 真诚、诚实
此处指对人应当尽心竭力。
曾子的自我修养方法是:加强自我反省。
多次反省。三, 泛指多次。 多次
第二章: 进行自我检查反省。
曾参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尽力呢 跟朋友交往是不是守信呢 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过了呢
强调治学的人必须重视品德修养。
曾子曰:“ 吾 (wú) 日 三省(xǐng)吾(wú)身:为

老师传授的 知识
3.第二章“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三
个问句能否调换位置 为什么
不能。因为三个句子所针对的对象是先"他人",继而"朋
友”,最后是“自己”,体现了一种由疏到亲、由人及己的关系,体 现了曾子先人后己、以天下为己任的高尚情操。三者调换后就破 坏了这种顺序,也不能很好地体现曾子这种高尚的品格。
逾,超过;矩,规矩。
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学习,三十岁时有所成就,四十岁时掌
握了知识而不致迷惑,五十岁了解并顺应了自然规律,六十岁听别人说 话能明辨别真假,七十岁可能随心所欲,又不超过规矩。
孔子自述他学习和修养的过程。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
迷惑,疑惑。
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
指十五岁,“有”同“又”,古人在两 位数的整数和零数之间常常加“有”字。
心所欲,不逾矩。
上天的意旨。古人认为 天是世间万物的主宰。
随自己心意想 怎样就怎样。
第三章 :
能听进不 同意见。
三个阶段:
十五到四十岁是学习领会阶段;
五十到六十岁是安心立命阶段;
七十岁是主观意识和做人的规则融合为一的阶段。
4、孔子的进德修业可以分为哪几个阶段
旧的,原来的。
此处指已学过
的知识.
子曰: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连词,表示顺
承关系,就。
孔子说:“复习学过的知识,从中获得新的 见解与体会,凭借这点就可以当老师了。 ”
学习方法,强调温故知新。
形容词作名词,
新的理解与体会。
第四章 :
语气词,表肯定。
温 习 , 复 习 。
领 悟 , 获 得 。
成 为 , 做。
可 以 。 凭 借 。
孔子认为一定要将知识融会贯通,能在温习过去的知
识中有所发现,因此“温故”是“知新”的基础,"知新” 是“温故”的延伸和升华,关键是“知新”。
在知识与实践的关系上,孔子认为要"学而时习之 " 。
学了知识要按时去复习,把所学的东西运用到行动上,在 实践中加深对知识的掌握。
5.第四章中“温故”和“知新”的关系是怎样的
在知识与实践的关系上,孔子是怎么看的
连词,表
第五章: 示转折。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wǎng): 通“惘”,意思
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
只是思考而不读书,就会对思想有害。”
学习方法,阐述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强调学思结合。
连词,相当于 “就”、“便”。
(dài):
疑惑。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表明了学习
与思考相结合的学习方法,二者互相补充、相辅 相成。学习是思考的基础,思考是对所学的深入 理解,不能忽视任何一个方面。
6.你是怎样理解第五章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
不学则殆”这种学习方法的
齐读并背诵这几章
第二课时
2.掌握本课文言词语,能用现代汉
语翻译课文。
3. 了解各则语录的内容,学以致用。
学习目标 1.能流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语感。
一,抓关键词,读译余下几章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
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雍也》
能忍受
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箪饭, 一 瓢水,住房在简陋的小屋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 颜回却不改变他好学的乐趣,颜回的品质真高尚啊!”
孔子赞扬颜回坚持学习而贫贱不移的精神。
(dān) 古代盛饭 的圆形竹器。
感叹语气,多用 于句子末尾。
第六章
颜回的住处
表现了孔子“安贫乐道”的思想。在孔子看来,有思
想有道德的君子不会为奢靡的物质生活而奔波忙碌,粗茶 淡饭也可以使他们乐在其中,孔子强调了一个人精神世界富
1.请具体说出"贤哉,回也!一箪食, 一瓢饮,在陋巷,
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和“饭疏食,饮水,曲 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表现了孔子的什么思想。
足的重要性。
学问和事业
代词,......的人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 (hào) 喜欢,爱好
孔子说:“知道学习的人不如喜欢学习 的人,喜欢学习的人不如以学习为乐趣的人。”
阐述读书求学问的态度,以求学为乐。
(lè)以......为 乐趣
第七章:
子曰:“饭疏食饮水 ,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
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
介词,对,对于。
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曲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
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
上的浮云一样。”
这里是吃饭的意
第 八 章 : 思,名作动。
古代汉语中, “水”指冷水; “汤”指热水。
道德修养,不义之财不能取,提倡“安贫乐道”。
肱 (gōng), 胳 膊,弯着胳膊。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
比作浮云,表现了孔子淡泊富贵的高尚品格。在物质利益面 前,孔子保持了超然、独立、高尚的人格和旷达的胸襟,表 明了自己的人生追求。
2.第八章孔子所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运用了 什么修辞手法 表现了孔子怎样的人生追求
学习态度,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虚心
学习别人的长处,克服自己的短处。
于此,意思 好的方面,
第 九 章 : 多人 是“在其中” 优点,长处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就
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行走,其中必定有可 作为我的老师的人,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对于 他们的缺点和短处,(如果自己也有)就要改正。
指流逝的时光。
逝,流逝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代词,这,
指河水
孔子在河边感叹道:“时光像流水一样流逝,日夜不停。”
教育弟子要珍惜时间。
语气词, “啊”
第十章 :
河,河流
舍弃。
3.第十章“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用了什么
修辞手法 有什么表达效果
比喻。用流水日夜不停、 一去不返, 比喻时间飞逝,指出时间宝贵。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罕》)
孔子说这话的目的是告诉学生, 一个人应该坚定信念,矢志不渝。
孔子说:“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普通人的志向却不可改变。”
指军队
第十 一 章:
指平民中的男子,这 里泛指平民百姓。
改变
子夏说:“博览群书广泛学习,并且有坚定的志向,
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啊。”
子夏求“仁”的途径是“博学”“笃志”“切问”“近
思”,就是广泛学习,坚定志向提出疑惑,联系实际思考自我。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 ,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恳切地提问,多
考虑当前的事。 仁 德 。
(dǔ): 忠实,
坚 守 。
学习方法,“博学而笃志”。
第十二章:
①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②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③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个人修养
二、再读归纳:思考文章讲了哪几个方
面的内容,请分别找出相应的句子。
学习态度
②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③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④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学习方法
①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②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 乎 传不习乎
③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 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④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⑤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⑥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个人修养
1. 不 亦 乐 乎:原义是“不也是很快乐吗”,现常表示程度极深。
2.温故知新: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也指 回忆过去,认识现在。
3. 三十而立:指人在三十岁便能有所成就,能自立于社会。
4. 不 舍 昼 夜:不分白天和黑夜,夜以继日。
5. 逝者如斯:时光像河水一样流逝,日夜不停。
6 .择善而从:采纳正确的意见或选择好的方法加以实行。
7.三人行必有我师: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能做我老 师的人。形容谦虚好学。
拓展延伸
《论语》十二章中的成语:
1.结合文章内容与自身生活实际,谈谈你对颜回之“贤”的理解。
颜回虽然生活清苦,但好学不辍,具有安贫乐道的精神, 可见人总是需要一点精神的,为了自己的理想,就要不断追 求,即使生活清苦也要自得其乐。
2.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
者。”这对我们学习有何指导意义
兴趣对于学习非常重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只有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我们才能在追求学习 的过程中刻苦钻研,并以此为乐。
三、用相关章节阐述的道理探究下列问题。
为师之道:讲求从旧知中探求新知,通过独立
思考将知识融会贯通,将自己的研究成果教给别人。
从师之道:谦虚好学,从善如流,不耻下问。
3.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三人行,必有我师
焉”中可见孔子提倡怎样的为师之道和从师之道
孔子勉励弟子要珍惜时光。时光如河水一样不分昼夜
地流逝,说明了时间宝贵, 一去不复返,表达了惜时如金 的人生感悟,勉励弟子一定要加倍珍惜时间。
4.如何理解第十章"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做人一定要有志气,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
能改变自己的心志,要有坚定不移的信念,并坚持不懈 地追求,矢志不渝。
5.谈谈你对“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一句的感悟。
“博学”和"笃志”是一个人走向成功必不可少且非常关键 的两大因素,两者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 一个人要实现远 大理想就需要有渊博的知识,除了拥有渊博的知识还需要有
坚定的意志。
15.许多学校的校训为“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它体现了怎 样的校园文化和教育理念
它体现出博学多思、勤学好问、坚定理想追求的校园文 化和教育理念。
6.“博学而笃志”一句中“博学”和“笃志”有什么关系
饭疏食,饮水:饭,吃。水,文言文中称冷水为“水”。
曲肱而枕之: 胳膊。
匹夫不可夺志也: 指平民中的男子,这里泛指平民百姓。
博学而笃志 : 坚定。
切问而近思: 切,恳切。
文言知识整理:
三十而立: 四十不惑: 不逾 矩:
人不堪其忧:
立身,指能有所成就。
迷惑,疑惑。
逾,越过。矩,法度。 能忍受。
重点实词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代词,他们(的)。而,连词,表顺承,相当于
“就”“才”。之,代词,代指“善者”,即优点。
思而不学则殆 :而,连词,表转折,相当于“却”“但是”。
则,连词,表示承接关系,相当于“就”“便”“那么”。
重点虚词
文言知识整理:
文言知识整理:
2.古今异义
· 不 亦君子乎
·古: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今:泛指品德高尚的人
· 可以为师矣
·古:可以、凭借
饭疏食饮水
古:冷水
今: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
饭疏食饮水
古:粗劣
今:疏通、疏散
·今:可能、许可
· 有 朋自远方来
·古:志同道合的人 · 今:朋友
· 思而不学则殆
· 古:有害
· 今:危险,几乎
匹夫不可夺志也
古:普通人
今:无学识、无智谋的人
吾 日三省吾身
古:多次
今:数词,三
文言知识整理:
1.学而时习 之 名词用作状语,按时。
2.吾日三省吾身 名词用作状语,每天。
3.传不习乎 动词用作名词,老师传授的知识。
4.好之者不如乐之 者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快乐。
5.温故而 知新 故,形容词用作名词,学过的知识。
新,形容词用作名词,新的理解和体会。
词类活用
文言知识整理:
学而时习之
连词,表示顺承关系,文中是“ 然后”“之后”的意思
人不知而不愠
连词,表转折,却,但是
博学而笃志
连词,表并列
人不知而不愠 了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懂得
为 人 谋 而 不 忠 乎[ wèi,介词,替 可以为师矣 wéi,动词,做,当
文言知识整理:
一词多义
知 为

1.不亦说乎
“说"同“悦”,愉快。
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有”同“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
通假字
文言知识整理:
①人不知而不愠
人不知(我)而(我)不愠。动词“知”后面省略代词 “我”,“不愠”前面省略代词"我”。
②可以为师矣
可以(之)为师矣。介词"以"后面省略代词"之"。
省略句
对我们“修身”“治学”都有很大的指导
意义,课下熟读成诵,理解文意并指导实 践,定会让你有更大收获。
《论语》可以说是格言警句的荟萃,
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