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诗经》二首
1.下列加点字词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好逑(qiú) 荇菜(xìng) 雎鸠(jū jiū) 窈窕(yáo tiǎo)
B.悠哉(zāi) 辗转(zhǎn) 寤寐(wù mèi) 蒹葭(jiān jiā)
C.未晞(xī) 芼之(mào) 溯洄(shù huí) 水之湄(méi)
D.且跻(qí) 水中坻(chí) 琴瑟(qín sè) 水中沚(zhǐ)
2.下列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关关雎鸠(拟声词) 窈窕淑女(文静美好的样子)
B.君子好逑(配偶) 寤寐思服(醒时)
C.蒹葭苍苍(茂盛的样子) 所谓伊人(那人,指所爱的人)
D.宛在水中坻(水中高地) 宛在水中沚(水中的小块陆地)
3.下列句中“之”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在河之洲 B.求之不得
C.左右采之 D.钟鼓乐之
4.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关雎》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采用的是“比”的手法。
B.“所谓伊人”中的“伊人”与“君子好逑”中的“君子”指的是同样的人。
C.《关雎》是《诗经》的第一首,选自《诗经·秦风》,全诗着重于抒情,不着一个“愁”字,读者却可以体会到诗中人物那种深深的企慕和求而不得的惆怅。
D.“关关”形容鸟叫,“窈窕”表现淑女的美丽,“参差”描绘水草的状态,“辗转”刻画出因相思而不能入眠的情状,既有和谐的声音,又有生动的形象。
5.名句默写。
(1)《关雎》中君子产生追求淑女的愿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关雎》中“悠哉悠哉,____________”写对意中人朝思暮想、寝食难安的情形。
(3)《蒹葭》中描写露浓霜重的秋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蒹葭》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常被我们引用来形容所爱恋的人在远方。
(2024石家庄期中)
(一)关雎
关 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①。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②。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③。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④。 批注: ①本诗开头为什么要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写起? ②诗中加点的“流”“采”“芼”三个词,写出了女子_________________的姿态。 ③是思念情人的心理活动描写,极其生动形象。 ④全诗采用了________的手法,回环咏唱,使热恋之情步步推向高潮。
6.请你根据自己对这首诗的理解,解开小文批注①的疑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请补全小文批注②④中的缺漏之处。
8.(2024河南南阳期中)下面对这首诗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关雎》是一首热情的恋歌,叙事线索明晰,画面形象可见,感情坦率朴素、健康明朗、热烈浓郁。
B.“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写出了男子对意中人的思念、追求和因求之不得而朝思暮想、寝食难安的情形。
C.诗歌反复吟咏,逐步表现了男子追求女子,最终和女子结为永好,成为夫妻,过上和谐美满的幸福生活的过程。
D.诗歌善于刻画人物形象,尤其善于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把青年男子的爱慕之情和相思之苦以及对美好爱情的大胆热烈的追求表现得淋漓尽致。
9.诵读“悠哉悠哉,辗转反侧”两句时,甲生认为“悠”字需重读,乙生认为“辗转”需重读。你赞同哪种观点?请结合诗歌内容和情感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保定期中)
(二)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10.请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任选其一,简要分析“重章叠句”的形式在本诗中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2024邢台月考)请写出“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蒹葭萋萋,白露未晞”“蒹葭采采,白露未已”在本诗中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诗中反复吟咏“道阻且长”“道阻且跻”“道阻且右”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唐山期中)
关 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蒹 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1.下面有关两首诗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关雎》和《蒹葭》都是当时的民歌,都选自《诗经》,都使用了重章叠句的艺术形式。
B.两首诗在语言形式上大多四言一句,二二拍,一般隔句用韵,但并不拘泥,富于变化。
C.《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它汇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又叫“国风”,是各地的民歌。
D.《关雎》意境含蓄,场景朦胧,抒发主人公的企慕之情和追寻而不得的惆怅;而《蒹葭》叙事线索明晰,画面形象可见。
2.你和小语对比梳理了两首诗歌后,展开了一番讨论。请补全下面对话。
小语:学完《关雎》《蒹葭》,我了解到它们都运用了________手法。
你:不错,这种方法在陕北民歌“信天游”中仍有保留,比如《回延安》中的“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小米饭养活我长大”。
小语:为什么要用这种手法呢?你能说说吗?
你:好的。以《关雎》为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语:嗯,你说得真好。谢谢你!
河 广
《诗经·卫风》
谁谓河广?一苇杭①之。
谁谓宋远?跂②予③望之。
谁谓河广?曾不容刀④。
谁谓宋远?曾不崇朝⑤。
注:①杭:同“航”。②跂:同“企”,踮起脚跟。③予:而。一说“我”。④刀:同“舠”,指小船。⑤崇朝:终朝,一个早上。
3.诗中的夸张手法的运用极有特色。请结合具体诗句加以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在语言形式上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化自信)学完《〈诗经〉二首》后,八年级(1)班开展了以“读《诗经》”为主题的专题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读诗句,说成语】据不完全统计,我们日常运用的成语,有一百多个出自《诗经》。请根据下列诗句提取成语并解释。
①兢兢业业,如霆如雷。
(《诗经·大雅·云汉》)
成语:________ 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羔裘豹饰,孔武有力。
(《诗经·郑风·羔裘》)
成语:________ 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诗经·大雅·抑》)
成语:________ 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名句,说启示】《诗经》中的许多诗句已经演化成为名言警句。下面是习近平总书记引用过的诗句及其出处和释义,你从中得到了哪些启示?
诗句: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典出:《诗经·大雅·荡》
释义:做事没有人不肯善始,但很少有人能做到善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诗经,说影响】通过这次阅读《诗经》的活动,你感受到这部诗集对中国的文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详解答案】
课堂达标
1.B 解析:A项,“窈”应读“yǎo”;C项,“溯”应读“sù”;D项,“跻”应读“jī”。
2.B 解析:B项,“寐”:睡时。
3.A 解析:A项,“在河之洲”中的“之”是助词,可译为“的”;其他三项中的“之”都是代词。
4.D 解析:A项,“关关雎鸠,在河之洲”采用的是“兴”的手法;B项,“伊人”应与“窈窕淑女”中的“淑女”指的是同样的人;C项,《关雎》选自《诗经·周南》。
5.(1)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 (2)辗转反侧
(3)蒹葭苍苍 白露为霜 (4)所谓伊人
在水一方
6.此诗在艺术上巧妙地采用了“兴”的表现手法。开头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写起,以关雎鸟相向合鸣、相依相恋兴起淑女配君子的联想,贴切自然,意蕴丰富。
7.②采摘荇菜时勤劳 ④重章叠句
8.C 解析:C项,根据“窈窕淑女,琴瑟友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可知,男子追求女子,对未来充满美好的想象,并未与女子结为夫妻。
9.示例一:我同意甲生的看法。“悠”指忧思的样子,“悠”字反复使用,加重了感彩,淋漓尽致地表现出男子的相思之苦,所以应该重读。
示例二:我同意乙生的看法。“辗转”以双声叠韵词进行细节描写,形象生动地表现了男子因相思而夜不能寐的极其不平静的内心,所以应该重读。
10.时间角度示例:从“白露为霜”到“白露未晞”再到“白露未已”的变化,暗示了时光的流逝,表现出主人公的深情执着,使诗歌有一唱三叹、回环往复的美感,深化了诗歌意境。
空间角度示例:从“在水一方”到“在水之湄”再到“在水之涘”,从“宛在水中央”到“宛在水中坻”再到“宛在水中沚”,这些地点的转换象征着伊人的踪迹缥缈难寻,写出了主人公不畏艰难险阻的深情执着,使诗歌有一唱三叹、回环往复的美感,深化了诗歌意境。
11.①点明季节和时间(为人物活动提供特定背景)。②渲染冷清、萧瑟的氛围。③烘托所思不见的怅惘心情。
12.①反复吟咏,渲染道路的遥远、艰险与曲折;②侧面烘托对意中人执着不变的追寻,以及欲见而不可得的惆怅之情。
课后提升
1.D 解析:D项,表述错误,根据《关雎》“君子好逑”“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辗转反侧”“琴瑟友之”“钟鼓乐之”可知,叙事线索明晰,画面形象可见,而非“意境含蓄,场景朦胧”。根据《蒹葭》“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宛在水中央”“所谓伊人,在水之湄。……宛在水中坻”“所谓伊人,在水之涘。……宛在水中沚”可知,意境含蓄,场景朦胧,而非“叙事线索明晰,画面形象可见”。
2.比兴 开篇即运用比兴手法,以关雎和鸣引出男女相思之情,切合诗意,自然流畅,呈现了婉曲动人的艺术魅力(意思对即可)
3.黄河本来很宽阔,诗人却说用一条苇筏即可渡过,连一只小船都容不下;卫、宋两国距离遥远,诗人却说踮起脚跟就能望见,不用一个早晨就能到达。夸张手法的运用,形象刻画出一位滞留异国、思念家乡的游子形象,生动地揭示出他渴望归乡而又欲归不得的迫切而无奈的心情。
4.这首诗采用了重章叠句的形式,只更换个别的字眼。增强了诗歌的音乐性和节奏感,更能充分抒发情怀。
5.表达了诗人强烈的无可抑制的思乡归国之情和无法归去的哀怨之情。
6.(1)①兢兢业业 小心谨慎,认真负责。
②孔武有力 非常威武有力。
③投桃报李 泛指相互赠答,友好往来。
(2)做任何事情都要善始善终,这样才会得到最好的结果。
(3)它不仅丰富了中国的语言,影响了中国的文学,而且影响了中国人的思想,成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