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高三教考衔接(关联教材篇目《登岳阳楼》)复习专练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届高三教考衔接(关联教材篇目《登岳阳楼》)复习专练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9.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2-17 12:33: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5届高三教考衔接(关联教材篇目《登岳阳楼》)复习专练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顿挫”主要指诗歌作品中言辞表现的曲折变化和音律声调的跌宕起伏。在最早的文学理论专著《文赋》中,陆机分论各种文体,有“铭博约而温润,箴顿挫而清壮”之说,自此“顿挫”成为文学评论的术语。钟嵘《诗品》评谢朓诗说:“脁极与余论诗,感激顿挫过其文。”虽是在讲诗人谈诗时的言行风貌,实际上也是通过对比讲诗中表情达意的语言风格。后来唐人卢藏用以“感激顿挫”来评价陈子昂的诗文。
如果说“沉郁”的诗风主要体现了杜甫内在情志、学识修养的自然流露,那么“顿挫”的语言风格则更多地见于他在创作中的自觉追求,体现了诗人崇尚奇峭和壮美的美学思想。随着杜诗影响的增大,“顿挫”也逐渐成为杜甫乃至其他诗人的语言风格的专用语。今天的文学著作,也大都沿袭了释“顿挫”为表达的转折和音律的抑扬的说法。
作为文学的一种表现方式,是否仅把“顿挫”理解为创作形式上的要求就可以了?综观古代文学理论对“顿挫”这一范畴的阐释和运用,表现了不同层次的认识:仅视为诗中音律变化的外在特点;不仅在音律,也在于文采、章法的变化,是一种诗文之“法”;不仅是外在的形式法则,更是内容的要求;更进一步,“顿挫”是“沉郁”的个性、情感必然的言辞音律的表现。
如此种种,虽有认识上的差异,但追求作品的委婉含蓄、变化生新,以求得更强的表现力、感染力,却是“顿挫”说成“沉郁顿挫”说的立论者和运用者的共同目的。不论单称“顿挫”“沉郁”或是并言“沉郁顿挫”,“沉郁”的情志总是或隐或显地处于主导的地位。
(摘编自王南《“沉郁顿挫”论》)
材料二:
学界对“顿挫”的解释,是仅从表现形式上着眼的。或曰“表达方式的回旋纡折”,或 曰“表现手法的沉着蕴藉”,或曰“形式上波澜老成”,或曰“声调、词句有停顿、转折”, 这些说法均有道理,却都显得不够具体。
先来看“顿挫”一词的本义。唐人张铣注《文赋》云:“箴所以刺前事之失者,故须 抑折前人之心,使文清理壮也。顿挫,犹抑折也。”张铣从“箴”这种文体的功能角度来解释“顿挫”一词的含义。既然“箴”是告诫性、劝谏性的文字,当然要“刺前事之失”,而要“刺失”,就须“抑折前人之心”,就是说要对犯错误的人进行思想批判,借以警示时 人。因此,这种批判性的文字,自然要思想清纯、有理有据,也就使“箴”这种文体具有“文清理壮”的特征。张铣等注《昭明文选》(收录了《文赋》)又是开元间完成的,杜甫自应读过此书,他应该知道张铣所诠释的“顿挫”一词的意义。由此看来,他把自己的诗文概括为“沉郁顿挫”,首先是指作品的内容而言的:既指思想感情的沉郁,又能讽刺规谏。
其次,还可以从“沉郁顿挫”一词的语境中寻绎答案。杜甫在《进<雕赋>表》中说:“臣之述作,虽不能鼓吹六经,先鸣数子,至于沉郁顿挫,随时敏捷,扬雄、枚皋之徒,庶可跂及也。”文中提到扬雄、枚皋,说自己的诗文能够达到他们的水平。仔细品味,会发现“沉郁顿挫”与“随时敏捷”是分别针对扬雄和枚皋讲的。枚皋性格诙谐,才思敏捷,下笔成章,但他并不以讽谏为创作的宗旨。由此可知,“随时敏捷”是指枚皋。扬雄为人口吃,不能剧谈,作文也不能一挥而就,自然说不上“随时敏捷”;那么,留给他的只能是“沉郁顿挫”了。事实上,在汉代的赋家中,也是扬雄的作品最具讽谏和批判精神。那么,杜甫在使用“沉郁顿挫”的概念来评价扬雄的时候,他的心里是装着张铣对“顿挫”一词的解释的。他所说的“沉郁顿挫”,就是指作品具有批判现实的内容,具有对君主和朝政的讽谏功能。杜甫说的这段话,是向玄宗自荐之辞,说自己写作诗文既具有扬雄的思想深度,又具有枚皋的行文速度;既有质量,又有数量,这样的人才,皇帝是应该使用的。杜甫的措辞很严谨,很有说服力。
“顿挫”一词的本义是“抑折”,后来又派生出新的意义。南朝宋人范晔在《后汉书·孔融传赞》中说:“北海天逸,音情顿挫。”李贤注“顿挫,犹抑扬也。”此后, “顿挫”一词就常被人用来指诗文、绘画、书法、舞蹈的跌宕起伏、回旋转折,意义由本来的内容范畴进入到形式范畴。
就杜诗而言,每于一句或两句之中,意思发生逆转,前后形成针锋相对之势,是造成“顿挫”的重要原因之一。且以《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为例,此诗开头写道:“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转拙。” 一般说来人的年纪变大,阅历增多,就会变得聪明、世故起来,可是老杜却恰恰相反,他说自己是越老越拙笨了。其次,杜诗的“顿挫”风格还来自他独特的取景抒情方式。杜甫言愁,较少取用哀景,更多的是取用丽景。他惯以丽景伴愁心,心越愁而景越丽,从而构成情与景的巨大冲突,在冲突中,感情表达获得了超常的力度。假如作者一味地引入哀景,使情感在与景物和谐的状态中抒发,那么也许能够造成“沉郁”,却难以造 成“顿挫”。
应该说,杜诗的“顿挫”风格,既包含张铣所说的内容层面的意思,也包含着李贤说的艺术层面的意思,不能仅从表现形式的层面去理解。
(摘编自韩成武《“沉郁顿挫”新解》)
如欲从“顿挫”的角度为杜甫的《登岳阳楼》写一篇评论,根据材料的观点,结合诗句列出评论要点。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何谓“风骨”?它在不同的时期拥有不同的含义。在古代,“风”与“骨”二字最初本是分开使用的,“风”最早出现于《毛诗序》中,含有教化教育之义;“骨”则来源于王充的《论衡·骨相篇》,“骨”乃就一个人的形貌而言。“风骨”连用始于魏晋时期,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谈及顾恺之用“风骨”品评人物画,“风骨”在此话语体系中主要指道德修养中所透露出的气质。后来,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将“风骨”纳入文学批评范畴,在刘勰的阐释中,“风骨”主要指作品中所具有的“气”和“力”,即作品中蕴含的精神气质和文辞气韵。此后,“风骨”既含有道德修养、人格气质方面的内涵,亦成为诗歌辞章的一种审美标准。在历史的变迁衍化中,“风骨”早已融入中华传统文化,凝结为一种延续下来的“传统”,构成中华传统精神的基座和主脉,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人。然而,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新时代诗歌患上了比较严重的软骨症”。因此,新诗急需反躬自省,重新建构“风骨”,延续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与诗歌气韵。
(摘编自罗小凤《新时代诗歌需要中国风骨》)
材料二:
怎样才能使作品有“风骨”呢?刘勰指出:“是以缀虑裁篇,务盈守气,刚健既实,辉光乃新”“故练于骨者,析辞必精;深乎风者,述情必显。”“述情必显”即“意气骏爽”,也就是《明诗篇》论建安文学的“磊落以使才”“唯取昭晰之能”。“析辞必精”也就是要求作品体裁劲健,文辞简洁,音韵铿锵。在这两方面的要求中,“述情必显”是作品有“风骨”的先决条件,因为作家只有将深沉强烈、激昂慷慨的思想情感充分抒写和完美表现出来,作品才能有“风骨”,才能在震撼人心的同时,对作品形式辞采本身有强劲的统摄力。而“析辞必精”则是作品有“风骨”的必备条件,因为在作品思想情感对辞采形式起着统摄、聚合作用的同时,作品的辞采形式既对情思内容有积极的表达作用,又对情思所具的感染力和聚合力有能动的消长作用,即文辞的繁简、质艳也影响着作品情思感染力、聚合力的强弱。由于缺乏深邃的思想、动人的情感,致使作品缺乏“风骨”的现象并不鲜见;而由于作品辞藻过于繁艳,以致淹没和消解了作品情思对读者的感染力和对作品形式辞采的聚合力,这在文学史上亦不乏其例。
(摘编自孙敏强《从“建安风骨”到“盛唐气象”——论“风骨”说的美学内涵和历史意义》)
材料三:
西方的“崇高”与中国“风骨”有相似之处,崇高与风骨产生地不同,受到的历史影响不同,但二者都是针对浮夸、淫靡、没有生命力的文风,在西方和中国分别提出了“崇高”和“风骨”这两个具有阳刚之美的思想。“崇高”这一美学术语也是在“西学东渐”时传入中国的,在我国的美学著作中,崇高还被称为“刚性美”或者是“刚美”。
风骨与崇高都是美学的范畴,风骨与崇高诞生的历史背景相似,崇高是在古罗马帝国社会阶级矛盾尖锐、社会动荡不安,罗马走向衰落的时期诞生的。针对古罗马的创作文风,朗吉努斯才写了《论崇高》。刘勰所处的时代也是社会动荡不安,文风浮夸,这些使他强调作品的风骨。“风骨”与“崇高”不仅是作家们的文章风格,还是审美的范畴,二者都是人们社会生活中审美实践活动的产物。如自然界中的景物,只从物的角度看,它们没有思想和情感,也就无所谓风骨与崇高了。自从有了审美实践活动,山河就由自然景物的存在物变成了审美的存在,也就是自然性与人性在人生实践活动特别是审美实践活动中产生了紧密的关系。
“风骨”和“崇高”在美感上都可以唤起人们精神上的审美愉悦。像是人读到一篇好的文章,就会从心中油然而生一种欣赏和佩服。竹子在中国人的心中是高雅、君子的代名词,欣赏郑板桥画的竹子,给人们产生的审美感受是愉悦的。崇高与风骨都普遍的存在于自然界中,就像是高山、大海给人崇高的感觉,冬天里绽放的梅花,笔直翠绿的竹子等体现了风骨。
“风骨”和“崇高”虽然都强调情感,但是侧重点却不一样的,崇高主要是从人的主观方面来解释的,例如朗吉努斯认为,“崇高就是伟大心灵的回声”。而风骨主要是从文章或是作品的客观方面来看的,文章的风格和骨气都是作者后天培养和发展的,来自现实生活之感发。在审美心理上,“崇高”可以让人产生痛感、恐惧、压抑、紧张感,在后面就会慢慢地转变成一种敬佩感和愉悦感。“风骨”给人刚强、舒爽之感,令人心旷神怡。
(摘编自刘红《论风骨与崇高》)
杜甫的诗歌《登岳阳楼》是如何体现“风骨”的?请结合材料谈谈。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周易·文言传》:“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忠信,是增进美德的方法;“修辞”出于诚信,是修行功业的方法。“修辞立其诚”被历代文人学者阐释与发挥,对中国古代文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南朝文学评论家刘勰第一次从文学创作者的角度阐发了“修辞立其诚”,他要求创作者从自身出发挖掘自己的创作才能和创作潜力,创作出独具文心的文学作品。其著作《文心雕龙》的宗旨就在“用心”二字,按今天的话来说就是“走心”,从其书名“文心雕龙”就可以看出来。刘勰又说“立诚在肃,修辞必甘”,意思是说作者在创作文学作品的过程中态度是诚心诚意、端正严肃的,创作出来的文学作品也一定是“甘美”的。这又是从文学批评的角度来阐发“修辞立其诚”了。
一篇文章或一部文学作品的好坏,是否是作者的用心之作,读者是可以透过其中的“修辞”看出来并欣赏到的。滋味甘与不甘,全在修辞者诚与不诚。如果一个人怀有天下至诚之心,则可以尽天地万物之性,学究天人,与天地共参。但是从一个创作者的角度来说,只要一个人诚心诚意,未必一定是至诚——也能创作出尽人尽物尽心尽力之作。毕竟各人资质不一,才气不同,心性各异,不能强求,能否达于至诚是个人的造化使然。既然大家都是中人,只要付出一点诚心,无论是中人、中人以上者,还是中人以下者都能感同身受。相反,如果是无情无义不诚之作,必然不能表明自己的真实想法,反而会暴露出创作者的不用心。言不由衷,华而不实,读者也可以透过文本读出来。
东汉学者王充把文比作是一棵树,叶之荣华、壳之虚实与根之实诚是紧密联系的,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纵然树上花枝招展,果实累累,如果没有根之实诚,也是摇摇欲坠、壳内空空的。所以王充指出“实诚在胸臆,文墨著竹帛”,这样才能“外内表里,自相副称”,若不然就会“有文无实”。由王充的观点,之后延伸出“修辞立其诚”、文如其人的观点。
文如其人,是人们在长期的文学批评和鉴赏中得出的一致观点。从中可以看出,我们的先贤重视创作者的个人品德修养,也担心后学因作者的个人品德问题而受到不良影响。由此进一步挖掘出“修辞立其诚”的文论内涵。
“修辞立其诚”首先强调创作者要拥有高尚的品德。“修辞立其诚”本义是叫我们“谨言”,究其本质是要我们“修身”。欧阳修在《送徐无党南归序》中有这样一句话:“其所以为圣贤者,修之于身,施之于事,见之于言,是三者所以能不朽而存也。”意思是说,一个人之所以为圣贤而不朽,是可以从其言行举止看出来的。反之,一个人不贤,也可以从其言行举止看出来。此处之“言”扩展为文章也是一理,文章就像一面镜子,照见作者的内心,读者观之,一目了然。因此一个人的为人,读者通过其文章是可以看出来的,所以人们才特别重视创作者的个人品德。
“修辞立其诚”还强调创作者要有忠实的创作态度。忠实的创作态度,就是强调创作者在文艺创作的过程中主体感情的真诚,也就是投入真实的感情,这样才能达到孔子所说的“辞达而已矣”的境界,也只有这样创作出来的作品才能打动读者。
中国古代文论家往往以是否言之有物来评判作品的好坏。写文章要言之有物,不要有文无质,不知所云。此“物”不仅仅是指文章内容,也是指文章的情感。这是第二个内涵的扩展延伸。
(摘编自雷光高《论“修辞立其诚”》)
材料二:
所谓“修辞立其诚”,诚者,实也,真也,“立其诚”即是坚持真实性。文章由这句话展开论述,提出发言著论写文章都应坚持“立其诚”的原则,告诫人们要“说真话、讲实话”,做真人。时至今日,张岱年先生的观点仍然显得熠熠生辉。
一方面,“立其诚”应从“修辞”始。发言著论都须注重诚伪问题,讲究真实性,坚持名与实,即言辞与客观实际相一致的属性,我们也应注意自己的言论是否符合事实。这不仅是对自己的负责,是作为一名堂堂正正的人“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的要求,更是当代自媒体高度发达,网络联系日益紧密的社会实际的客观需求。现实社会,科技发展迅猛,各个媒体平台层出不穷。然而,有人却为了博眼球、获关注、赚流量而在网络上发布或随意臆造不实言论,造成不良社会影响。还有一些外国媒体,被利益集团所绑架,受政客的操纵,在报道中罔顾基本事实,随意篡改真相,遭到国际社会的一致谴责与鄙视。“假作真时真亦假”,当一个社会被各种假言谬论所充斥,形成社会风气时,其真实表述也不会为人们所相信了。如此现象,无疑需要我们引起对言论相符的重视,更呼唤我们尊重客观事实、真诚表达。
更进一步,我们做人做事、立身处世也应该坚持“立其诚”原则,向“真”靠拢。人们应当注重言行、心口的一致性。孔子教导我们,“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一个人如果不讲真诚,则将失去立身之基,寸步难行。现实社会中,一次次不讲诚伪的“翻车现场”不断证明:抱有侥幸心理的弄虚作假行不通,必将遭到社会公众的抵制与唾弃,唯有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学做真人方是正道。
新时代下,愿我们每个人都能身处社会的洪流中而不被左右,处于时代的漩涡中而不会迷失,始终保持本真,发扬“修辞立其诚”精神,说真话,做真人。
(摘编自黄俊尧《新时代应继续发扬“修辞立其诚”精神》)
根据材料一,分析杜甫《登岳阳楼》所体现的“修辞立其诚”的文论内涵。
登岳阳楼
唐·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无论是盛世时的豪放、激昂、雄壮与飘逸,还是乱世时的低沉、苍凉、孤独与悲怆,都充分表现出浓郁深厚的家国情怀。文以载道,在对天地万物的行吟中寄托家国情怀,是古典文学里中华美学精神的突出表现。
传递经世治国的思想,始终贯穿着中国文学的发展历程。《诗经》的编纂目的,是试图在“礼崩乐坏”的时代“洞明治理”,重建社会道德伦理秩序,进而形成了诗教的传统。曹丕《典论·论文》“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将“文章”视为“经国”大业,倡导文学摆脱经学的羁绊,赋予文学以独立而崇高的地位。荀子、扬雄、刘勰一脉相承的“明道、征圣、宗经”的文学观,成为文章需要遵循的三要素。韩愈和柳宗元发起古文运动,主张“文道合一”“以文明道”,对后世文学产生了重要影响。韩愈在因反对佞佛而被贬的路上,仍不忘表明“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的报国心迹;柳宗元被重新任用后准备返京大展宏图时,激荡着“为报春风汨罗道,莫将波浪枉明时”的昂扬斗志;王安石在主持变法时,满怀“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的美好期待。宋明理学更是在“文以载道”的基础上完成了“文”与“道”的体系建构。
文学书写时代,也反映了时代的精神。《诗经》的“兴观群怨”即是反映社会变化、抒写个人情怀、采撷民风民情、怨刺上政世道。《乐府》的“采风”,采集的也是政风、时风和民风,为当政者反躬自省。“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雄健深沉,“魏晋风度”的率直任诞、清俊通脱,“盛唐气象”的笔力雄壮、气象浑厚,反映的都是不同历史时期的时代精神。“元白诗体”对现实的关怀和对社会的“美刺”,都体现了“文以载道”的美学精神。李煜的“亡国之音”跳出了“花间词”的香软秾艳,被王国维认为“眼界始大,感慨遂深”,以哀婉之音,发亡国之悲。苏轼突破“词为艳科”的藩篱,从“烟雨迷离”的婉约闺怨转向“铁马金戈”的恢宏雄放。即便柳永“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的俗词,也有“关河冷落,残照当楼”展现出漂泊江湖、仕途失意的悲慨愁思,犹见词人内心挥之不去的家国情怀。范仲淹的“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心系百姓疾苦和国家安危,成为家国情怀的集中体现。
(摘编自周根红《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古典文学里的中华美学精神》)
材料二:
孔子叮嘱弟子,认为读《诗经》,可以培养出情感的感染力(“兴”),可以了解世道人心(“观”),可以获得与人交往的亲和力(“群”),可以让人不满的情绪得到宣泄(“怨”)。如果以“兴观群怨”这四方面来说,古代经典作品中就记录了举不胜举的例子。
先以诗歌对人情感的感发、感染力即“兴”而论,比如《史记》“刺客列传”中写“荆轲刺秦王”,荆轲面对死亡的坦然,不惧秦王的勇敢,为太子丹的赤忱,固然让人动容,但最具感染力的,还是其在易水边与太子丹诀别时,吟唱起“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歌词,一种悲壮的情绪被渲染到高潮,让千载以后的今人,也能被这种情绪感染。阅读或者听诵诗歌所具有的“兴”的力量,既是情绪的感染,也是审美意识的唤醒。《红楼梦》写香菱跟林黛玉学诗,香菱从“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的诗句中,联想到自己此前沿河上京时,船停泊在河湾里,看到远处人家做晚饭点起的碧青炊烟连云直上的景象,那种留在尘封中的美好记忆,就被突然唤醒了,让她对过往苦难中的美好瞬间,投去了温煦的一瞥。
再说了解世道人心的“观”。我们习惯于从古代流传的民歌、从“乐府诗”中,来观察社会,体会世道人心。但唐代诗人集大成者,杜甫无疑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他大半辈子的颠沛流离,他对各种境遇的切肤体察,他对百姓疾苦的感同身受,一一书写在诗歌中,让他获得了“诗史”的美誉。这种诗史式的记录,不仅仅让我们后人了解到唐朝由盛而衰的具体过程,更重要的,作为诗的特殊文体的记录,是把这过程中一个敏感者的心灵状态,完整地呈现了出来,有着极大的艺术感染力,从这一意义上说,读他的诗是“观”,也是“兴”。
也许孔老夫子的“不学诗,无以言”这句话,也就是让读诗者成为对话者,其暗示的是诗歌强大的“群”的功能,就像古人曾经说的,“文字缘深于骨肉情”。这倒不是说“血浓于水”还抵不上用诗歌形式进行的文字交流,而是诗歌对文字的精雕细琢,让文字成为思想和情感、感觉和想象的敏锐触角,有能力伸展到他人神经最敏感的部分、心灵最柔弱的一块、头脑最隐晦的角落,这样,人与人之间从未被触及的那部分,因为诗歌的阅读和写作的交流,向彼此打开了。
那么“怨”呢?“物不得其平而鸣”“国家不幸诗家幸”“愤怒出诗人”,诸如此类的说法,让我们最容易联想到生活中,人们借诗歌而发出的种种哀怨,就像《红楼梦》在第七十回结的柳絮诗社,除开薛宝钗一首《临江仙》故意要写翻案文章,其他所有人咏叹的基调都是哀怨的、愁苦的,是通过发泄内心的愁苦,来求平衡。
(摘编自詹丹《“不学诗,无以言”——谈诗歌对于古人生活的意义》)
请结合两则材料内容,谈谈你对《登岳阳楼》的看法。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古人言及的“筋骨”,大都指向支撑艺术形式的核心价值或是内在精神,即我们常说的精神凝聚力、思维立足点抑或更为简明的“文眼”等概念。从表达方式上看,文化先贤在总括一个时代的文学筋骨时,多选用言简意赅的词汇勾勒其整体面貌。诸如唐诗主情、宋诗主理之类,概括的既是情感之韵味,也是思理之意趣。可见,人们往往把“筋骨”理解成某种思想的代名词,进而从时代精神、人文关怀、道德立场等向度展开言说。当我们讨论“新时代文学的筋骨”这一话题时,不妨就从新世纪诗歌入手,窥探它的筋骨究竟为何,作一番谈“骨”论“筋”的尝试。
无论是人的筋骨还是文的筋骨,都由“骨”与“筋”组构而成,两者承担的功能亦有所区别。对一部诗歌作品来说,“骨”就是维持一首诗、使它看起来成为诗歌的要素,可以理解为诗的形式。如果要支撑起诗歌的肉身(内容),“骨”就需要具备相当的质量和密度,彰显出属于诗的形态,诸如分行等核心特征,均缺一不可。同时,诗歌的“筋”或者说“筋脉”可以使固定在形式中的文字运动起来,接续行与行之间的意义,使之贯穿为一个气韵流畅的整体,从而打造出诗歌的思想性。当“筋”与“骨”整合为“筋骨”时,它理应指涉那种能够撑起文本所有精神性意义的力量。尽管这个话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太可能形成统一的结论,但笔者还是认为,诗歌的筋骨便是活跃于字里行间的精神主体形象,是灌注了诗人所有思想观念的那位抒情者。借助内在的抒情者或者精神主体形象,作家可以从容地组织视觉材料、抒发情感、展开哲思,也能够经由这一形象深入他所身居的时代,与之产生角度殊异的对话。考量诗歌的筋骨,正可观测诗人如何各具匠心地设置和安排主体形象,使之充当时代与心灵之间的中介。
(节选自卢桢《文学之筋骨与诗歌的力量》)
材料二 真正有筋骨的作品,重要的还在于是什么让作品立起来,它是一种语言的质地,一种思想的力量,一种精神的超越感。而在情感上,我们往往觉得能打动我们的作品,即为有筋骨的作品,这只是针对个体而言的标准,就文学的公共性而言,其经验必须共情于普遍的人生,那是让写作得以获得共鸣感的砝码。也许戏剧的筋骨在于恰如其分的矛盾冲突与内在的对话性,散文的筋骨则在于作者的真情实感与独特文学性的融合,而长篇小说的筋骨更强调史诗般的恢宏格调和历史纵深感。在短篇小说这一文体中,我们很难判断其筋骨的立足点之所在,因为短篇小说更接近诗,它并非要在固定篇幅内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而是呈现人生的一个横截面。在这个横截面上可以打开文学生产的方式,那里面有筋骨所依赖的毛细血管和骨架格局,这同样关涉到作家确立自身叙事空间的技艺和方式,它是筋骨之一种。
胡适早在《论短篇小说》中说:“横面截开一段,若截在要紧的所在,便可把这个‘横截面’代表这个人,或这一国,或这一个社会。”胡适对短篇小说的认知是有其道理的。如果说短篇小说就是人生的横切面,从哪里截取是最能考验作家的,它不仅指涉一个作家的视野和眼光,同样也决定了他如何将个人经验对接时代之变,这才有胡适的论述中从一个人到一个国家或一个社会的精神关联性。这种从小角度切入个体经验内部的方式,正契合了短篇小说所要求的精巧与微妙叙事。我们所熟悉的欧·亨利、莫泊桑等外国短篇小说家,他们的作品可能更注重技巧,像《麦琪的礼物》和《项链》中对故事开头和结尾的经营,都是有道可循的。而契诃夫的短篇小说之所以能吸引人、打动人,可能还在于他不是那么匠气,他会在人生的横截面上讲一个好故事,像《变色龙》《装在套子里的人》《脖子上的安娜》等,都无不在人物形象上强调典型性,这种人物形象更像一种精神装置,能召唤出我们对人世理解的艰辛与困苦。而像墨西哥作家胡安·鲁尔福的《我们分到了土地》,以简洁的语言和镜头般的场景见证了农民分到贫瘠土地后的无奈,这可能无关题材和主旨,更在于作家本人反映时代所依循的审美维度。作家选择什么样的方式切入人生的横截面,看似靠感觉,实际上还是在于价值观和独特的美学立场。独特的美学就是让作品得以立起来的筋骨,它不仅包括内敛的语言和生动的细节,更重要的是一种叙事的节奏和气息,作家要以此写出生活中诸多的可能性。
(节选自刘波《在人生的横截面中显现的文学筋骨》)
杜甫的《登岳阳楼》既体现沉郁顿挫的风格,又有诗史的特点,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
1.①崇尚奇峭和壮美的美学思想,颔联时空并驭,体现奇绝壮美的审美,展现洞庭的磅礴气势;
②前后逆转,形成针锋相对之势。首联现回忆听闻,暗含遗憾;再写当下亲临,得偿所愿。
③独特的取景抒情方式。颔联奇绝壮美,展现洞庭的磅礴气势,为颈联的时局和身世感受蓄势。
④颈联承讽刺规谏之本,感叹个人身世,展现生活坎坷、晚年漂泊的孤危心境。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
①材料一第二段“如果说‘沉郁’的诗风主要体现了杜甫内在情志、学识修养的自然流露,那么‘顿挫’的语言风格则更多地见于他在创作中的自觉追求,体现了诗人崇尚奇峭和壮美的美学思想”,杜诗颔联“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写出洞庭的浩瀚无边,洞庭湖坼吴楚、浮日夜,波浪掀天,浩茫无际。据此分析出,崇尚奇峭和壮美的美学思想,颔联时空并驭,体现奇绝壮美的审美,展现洞庭的磅礴气势;
②材料二第五段“就杜诗而言,每于一句或两句之中,意思发生逆转,前后形成针锋相对之势,是造成‘顿挫’的重要原因之一”,杜诗首联“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虚实交错,今昔对照,从而扩大了时空领域。写早闻洞庭盛名,然而到暮年才实现目睹名湖的愿望。据此分析出,前后逆转,形成针锋相对之势。首联现回忆听闻,暗含遗憾;再写当下亲临,得偿所愿。
③材料二第五段“杜诗的‘顿挫’风格还来自他独特的取景抒情方式。杜甫言愁,较少取用哀景,更多的是取用丽景。他惯以丽景伴愁心,心越愁而景越丽,从而构成情与景的巨大冲突,在冲突中,感情表达获得了超常的力度”,杜诗颔联“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写浩瀚的湖水把吴楚两地撕裂,似乎日月星辰都漂浮在水中。据此分析出,独特的取景抒情方式,颔联奇绝壮美,展现洞庭的磅礴气势,为颈联的时局和身世感受蓄势。
④材料二第二段“他把自己的诗文概括为‘沉郁顿挫’,首先是指作品的内容而言的:既指思想感情的沉郁,又能讽刺规谏”,杜诗颈联“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怀才不遇的心情。据此分析出,颈联承讽刺规谏之本,感叹个人身世,展现生活坎坷、晚年漂泊的孤危心境。
2.①诗歌既鲜明地表达了对自身遭遇的慨叹(或“又表达了对战争未息、民不聊生的家国的担忧”),将深沉强烈、激昂慷慨的思想感情充分抒写和完美表现出来了,体现了“风骨”的其中一个条件“述情必显”。②以颈联“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为例,此联对仗工整,音韵和谐,文辞简洁,整首诗读来抑扬顿挫,体现了“风骨”的另一个条件“析辞必精”。③材料三又指出“风骨普遍存在于自然界中,像是高山、大海给人崇高的感觉”,而杜甫的《登岳阳楼》,颔联写景十分壮阔。诗人站在岳阳楼上,向东南方向极目眺望,这两句都是写洞庭水,境界宏阔,增添了这首诗的风骨内涵。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运用材料内容的能力。
材料二指出了使作品有“风骨”的两个条件,一是“述情必显”。文章指出,“述情必显”是作品有“风骨”的先决条件,因为作家只有将深沉强烈、激昂慷慨的思想情感充分抒写和完美表现出来,作品才能有“风骨”,才能在震撼人心的同时,对作品形式辞采本身有强劲的统摄力。
再看杜甫的《登岳阳楼》中抒发的感情。颈联“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这两句是写诗人自己的处境。“亲朋无一字”写出了诗人的孤苦,“孤舟”是指诗人全家挤在一条小船上漂泊度日,消息断绝,年老多病,孤舟漂泊,其精神上、生活上的惨苦可以想见。尾联“戎马关山北”,具体指的是当时吐蕃入侵,威胁长安,战争不息,国家不得安宁。“凭轩涕泗流”是说杜甫倚靠岳阳楼的窗户,向北眺望,虽然隔着道道关山,他看不到长安,也看不到战火,但在他心中却呈现出吐蕃入侵,长安危急,人民遭难的情景,于是他就禁不住伤心的老泪纵横了。长安与岳阳楼相距千里,但在诗人心中却没有这个距离。这真是身在洞庭,心在长安。孤舟虽小却装着整个天下。衰老多病的躯体中,仍然跳动着一颗忧国忧民的志诚之心。由此,这首诗表达了深沉慷慨、忧国忧民的情感。诗歌既鲜明地表达了对自身遭遇的慨叹,又表达了对战争未息、民不聊生的家国的担忧。
材料二指出使作品有“风骨”的第二个条件,即“析辞必精”。文章指出,作品的辞采形式既对情思内容有积极的表达作用,又对情思所具的感染力和聚合力有能动的消长作用,即文辞的繁简、质艳也影响着作品情思感染力、聚合力的强弱。
再看杜甫《登岳阳楼》的“辞采”。以颈联“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为例,此联对仗工整,音韵和谐。“无”对“有”,“无”写出与亲人音信皆无的担心、无奈,突出诗人精神上的孤独;“有”则写出诗人年迈体衰之外,又四处漂泊,无处安身,更于国事无补的深层痛苦。由此,诗歌体裁劲健,文辞简洁,音韵铿锵,文辞简洁,不饰辞藻,整首诗读来抑扬顿挫。
材料三又指出,“风骨”普遍存在于自然界中,像是高山、大海给人崇高的感觉。
再看杜甫的《登岳阳楼》,颔联写景十分壮阔。诗人站在岳阳楼上,向东南方向极目眺望,只见洞庭湖水茫茫一片,一眼望不到头,而吴地则被挤向了远远的东边,楚地则被远远地挤向了西边、南边。这景象,就好像洞庭湖水向东南伸展,把本来连在一起的吴地和楚地,一下子分裂成为两块。这两句都是写洞庭水,境界宏阔。一是极写水面的宽阔,二是极写水的力量。由此,“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描写了壮阔的洞庭湖景,给人崇高的感觉。
3、①诗人早闻洞庭盛名,暮年才能登临眺望,早年抱负至今未能实现,抒发忧国忧民、伤时伤世之情,表现出了高尚的品德。
②年老多病,孤舟漂泊,诗歌写出了诗人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怀才不遇的真实处境,情感沉郁真诚,体现了忠实的创作态度。
③诗歌写身在洞庭,心在长安,眼望国家动荡不安,自己报国无门的哀伤,悲壮苍凉,催人泪下,不空发议论,体现了言之有物。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探究问题,提出见解的能力。
材料一说:“修辞立其诚”首先强调创作者要拥有高尚的品德;还强调创作者要有忠实的创作态度;写文章要言之有物,不要有文无质。
①首联“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写早闻洞庭盛名,然而到暮年才实现目睹名湖的愿望,表面看有初登岳阳楼之喜悦,其实意在抒发早年抱负至今未能实现之情。过去听闻壮阔的洞庭水,哪想到迟暮之年才登临眺望,流露出沉郁之感。这是一声长叹,长叹的内里是一团忧国忧民、伤时伤世的感慨。可见诗人心忧社稷,心系家国,表现出了高尚的品德。
②颈联“亲朋无一字”,得不到精神和物质方面的任何援助;“老病有孤舟”,从大历三年正月自夔州携带妻儿、乘舟出峡以来,既“老”且“病”,飘流湖湘,以舟为家,前途茫茫,何处安身,面对洞庭湖的汪洋浩淼,更加重了身世的孤危感。消息断绝,年老多病,孤舟漂泊,对一个念念不忘君王,不忘国家,不忘人民的诗人来说,自然地勾起了自己不能再施展抱负的痛心。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怀才不遇的真实处境,体现创作者要有忠实的创作态度。
③尾联“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写眼望国家动荡不安,自己报国无门的哀伤。当时吐蕃入侵,威胁长安,战争不息,国家不得安宁,诗人身在洞庭,心在长安,衰老多病的躯体中,仍然跳动着一颗忧国忧民的志诚之心,显得悲壮苍凉,催人泪下,可见体现了诗歌言之有物。
4.①《登岳阳楼》是杜甫的代表作之一,它充分体现了杜甫诗歌“诗史”的特点,通过描绘登临岳阳楼所见的壮阔景象,抒发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同时也反映了诗人晚年的孤独和无奈。
②《登岳阳楼》通过诗歌表达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人民疾苦的同情,透露出诗人晚年的凄凉境遇,符合材料一“文以载道”的思想。
③杜甫的诗歌能够“观”世道人心,通过诗歌记录一个敏感者的心灵状态,符合材料二提出的“兴观群怨”思想。在《登岳阳楼》中,杜甫不仅表达了对国家战乱的忧虑,还流露出对个人命运的感慨,这种复杂的情感交织在一起,使得这首诗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④杜甫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思想,表现了诗人对国家边疆安全的关切,抒发了个人的悲怆之情,这种深沉的家国情怀正是古典文学中中华美学精神的体现。
【导语】材料一探讨了中国古典文学中的“文以载道”传统,指出其在盛世与乱世中通过不同的风格表达家国情怀,并举例说明了自《诗经》至中古时期的文学及其社会功能。材料二则引用孔子的“兴观群怨”观念,阐述诗歌在情感感染、社会观察、人与人交流以及宣泄不满情绪方面的功能,两者共同强调了文学在个人和社会层面的深远影响。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
①《登岳阳楼》是杜甫的代表作之一,它充分体现了杜甫诗歌“诗史”的特点,由“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可知,通过描绘登临岳阳楼所见的壮阔景象,抒发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由“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可知,同时也反映了诗人晚年的孤独和无奈。
②从材料一“文以载道,在对天地万物的行吟中寄托家国情怀,是古典文学里中华美学精神的突出表现”中可以看出,杜甫的诗歌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强调“文以载道”,通过诗歌表达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人民疾苦的同情。《登岳阳楼》正是这种思想的体现,诗中“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展现了壮丽的自然景观,而“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则透露出诗人晚年的凄凉境遇。
③材料二提到,“杜甫无疑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他大半辈子的颠沛流离,他对各种境遇的切肤体察,他对百姓疾苦的感同身受,一一书写在诗歌中,让他获得了‘诗史’的美誉”,杜甫的诗歌能够“观”世道人心,通过诗歌记录一个敏感者的心灵状态。在《登岳阳楼》中,由“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可知,杜甫不仅表达了对国家战乱的忧虑,还流露出对个人命运的感慨,这种复杂的情感交织在一起,使得这首诗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④此外,杜甫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思想,如“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既表现了诗人对国家边疆安全的关切,也抒发了个人的悲怆之情,这种深沉的家国情怀正是古典文学中中华美学精神的体现。
综上所述,《登岳阳楼》不仅是杜甫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其家国情怀的深刻体现,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5.①有思想(有温度),共情于普遍的人生,能反映时代精神、人文关怀、道德立场等向度。
②有技巧,基于文体特征确定筋骨立足点。
③有立场,有正确的价值观和独特的美学立场。
④统一性。“骨”“筋”兼备,艺术性与思想性相融合。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运用文中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①《登岳阳楼》既有作者个人的思想情怀表达,又有普遍人性的纬度。依据“而在情感上,我们往往觉得能打动我们的作品,即为有筋骨的作品,这只是针对个体而言的标准,就文学的公共性而言,其经验必须共情于普遍的人生,那是让写作得以获得共鸣感的砝码”“人们往往把‘筋骨’理解成某种思想的代名词,进而从时代精神、人文关怀、道德立场等向度展开言说”可知,创作有筋骨的文学作品要有思想(有温度),共情于普遍的人生,能反映时代精神、人文关怀、道德立场等向度。
②《登岳阳楼》是杜甫创作的格律成熟、严谨的代表作之一。依据“真正有筋骨的作品,重要的还在于是什么让作品立起来,它是一种语言的质地,一种思想的力量,一种精神的超越感”“在这个横截面上可以打开文学生产的方式,那里面有筋骨所依赖的毛细血管和骨架格局,这同样关涉到作家确立自身叙事空间的技艺和方式,它是筋骨之一种”“我们所熟悉的欧·亨利、莫泊桑等外国短篇小说家,他们的作品可能更注重技巧,像《麦琪的礼物》和《项链》中对故事开头和结尾的经营,都是有道可循的”可知,创作有筋骨的文学作品要有技巧,基于文体特征确定筋骨立足点。
③《登岳阳楼》通过寓情于景,表达了作者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怀才不遇的心情。依据“作家选择什么样的方式切入人生的横截面,看似靠感觉,实际上还是在于价值观和独特的美学立场”可知,创作有筋骨的文学作品要有立场,有正确的价值观和独特的美学立场。
④《登岳阳楼》即景抒情之作,前两联写登岳阳楼所见,用凝练的语言,将洞庭湖水势浩瀚无际的磅礴气势和宏伟壮丽的形象真实地描画出来,勾勒出一幅气象万千的画面。颈联表现自己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怀才不遇的心情。尾联抒写出诗人眼睁睁看着国家离散而又无可奈何,空有一腔热忱却报国无门的凄伤。依据“无论是人的筋骨还是文的筋骨,都由‘骨’与‘筋’组构而成,两者承担的功能亦有所区别。……诗歌的‘筋’或者说‘筋脉’可以使固定在形式中的文字运动起来,接续行与行之间的意义,使之贯穿为一个气韵流畅的整体,从而打造出诗歌的思想性”可知创作有筋骨的文学作品要有统一性,要“骨”“筋”兼备,艺术性与思想性相融合。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