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高三教考衔接(关联教材篇目《雷雨》)复习专练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届高三教考衔接(关联教材篇目《雷雨》)复习专练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2-17 12:34: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5届高三教考衔接(关联教材篇目《雷雨》)复习专练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红楼梦》是一部伟大的小说,在叙事上采用了曲折复义的表达方式,明确说小说故事是假语存(贾雨村)、真事隐(甄士隐),在真假、有无、虚实之间,《红楼梦》中有大量的艺术空白点,也就是“不写之写”。
“不写之写”应该主要从美学修辞学上来理解,而不是从索隐或随意联想的角度来理解。遗憾的是,“不写之写”大多数情况被属于历史学范畴的考证派或非文学立场的索隐派所笼罩。一部艺术作品,所能写到的东西相对于无始无终、波澜壮阔的生活来讲总是有限的。也就是说,“不写之写”在“写”和“不写”之间有一个辩证关系。对于作家来说,“写”什么是值得反复思量和推敲的,“写”是主要的,是呈现给广大读者和观众的,是他们能够直接感知和认知的,是直接诉诸读者直觉经验的。至于“不写”,则属于并不完全由作家掌控的部分,由“写”唤起人们对“不写”感知、认知,这对作家来说不是一个轻而易举的技能,对阅读来说不是轻易能获得的效果。
那么作家和作品中的“不写之写”究竟该怎么理解?作家的“不写之写”,应该是服务于其艺术目的的或者一定的艺术目的的。作家通过作品写出来的东西,虽然是局部的,但可以意识到它的整体,这才是“不写之写”。换言之,是有限与无限的统一,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而并不是所有的空白、笔触不到的都叫“不写之写”,不是在阅读过程中随意生发、随意联想到的内容都是“不写之写”。
从《红楼梦》的文本举例,如第三十五回宝玉与薛宝钗丫鬟莺儿的对话。莺儿笑道:“你还不知道,我们姑娘有几样世上的人没有的好处呢,模样儿还在次。”宝玉见莺儿娇憨婉转,语笑如痴,早不胜其情了,那更提起宝钗来!便问道:“好处在哪里?好姐姐,细细告诉我听。”莺儿笑道:“我告诉你,你可不许又告诉她去。”宝玉笑道:“这个自然的。”正说着,只听外头说道:“怎么这样静悄悄的!”二人回头看时,不是别人,正是宝钗来了。既然这个秘密是莺儿不能告诉宝钗的,此时在莺儿和宝玉对话时当事人宝钗闯了进来,莺儿当然不能当着宝钗的面给宝玉说了,况且是秘密呢。薛宝钗究竟有什么别人都没有的好处,读者也就无法知道了。这个“不写之写”,是永无直接答案的。不是宝玉以后没有机会再向莺儿求证求解,而是作者“不写”了。
“不写”使文本具有了开放性,使我们可以凭借自己的经验来丰富和确认,在阅读理解中让薛宝钗的性格丰富起来。而《红楼梦》的叙述又是具有文本的自足性、自洽性的,作家“写”了很多,“写”又限定了我们的理解和联想。薛宝钗有世上人少有的好处,作家为了让你关注、揣摩他的艺术描写,从设置悬念和激发阅读动力与兴趣来说,也是不会轻易直接告诉你的。急于求解问题的答案有,也没有,莺儿接下来要说的成为了文本的“空白点”,这就是“不写之写”的妙处。
这样的“不写之写”,构成了文本理解的不确定性,但具有理解的合理性。因为这些不写之写,是读者可以根据上下文,根据对人物一贯的性格、行为逻辑、情感取向推测到的,但又不能完全说明白,不能完全“意于言表”,从而使艺术具有含蓄隽永、味之无穷的韵致和品格。
(摘编自孙伟科《〈红楼梦〉中的“不写之写”》)
材料二:
空白是中国画构图中处理黑白关系的主要手段。在《红楼梦》的画家笔法中,空白是被经常运用的一种。曹雪芹曾通过薛宝钗之口表达了他对绘画创作的见解。但作为一个精通绘画的作家,曹雪芹“自觉引进绘画技法”来进行《红楼梦》的创作,从而使其“不仅绘景、状物在妙合画理,而且写人、叙事也往往默运画学神髓,融入丹青技法”。他在作品中就特别注意这种空白手法的运用,不时在《红楼梦》中留有空白。
《红楼梦》中制造空白的手法,除了语言、情节的省略及“不写之写”等以外,还利用“矛盾”制造空白,创造出朦胧、模糊的艺术意境,从而增强了小说的空灵之美。例如:宝玉酒醉后要撵李奶妈,但被袭人劝住了,并没有撵,而李奶妈却说宝玉撵了茜雪。这看起来相矛盾,但实际是另起了头绪,是将茜雪“出去”的一段情节通过“矛盾”制造了空白,使读者可任意驰骋自己的想象去推想这其中的缘由。张爱玲就认为茜雪是“负气走的”,对此,倒是脂砚斋颇能理解作者的原意,他说:“照应前文,又用一‘撵’字,屈杀宝玉。然在李媪心中口中毕肖。”可见,作者笔法真是高妙,既塑造了茜雪形象,又刻画了李奶妈形象,可谓“一石二鸟”。
这正是空白的妙处。因为像这样的情节若实写了,不但容易使笔墨轻重不均,冲淡主调色彩,而且还使情节受到了限制,显得死板不活。而这里运用以虚写实、计白当黑的空白艺术手法,则使有限的画面中生出无限烟波,创造了烟云模糊的意境,增强了小说的空灵之美。若通部中万万件细微之事俱备,《石头记》真亦太觉死板矣。
(摘编自曹金钟《“矛盾”与<红楼梦>中意境的创造手法》)
不仅是小说有留白,戏剧语言也有大量的留白之美。《雷雨》中有这样的一段对话:
周朴园 梅家的一个年轻小姐,很贤惠,也很规矩。有一天夜里,忽然地投水死了。后来,后来,——你知道吗?
鲁侍萍 不敢说。
周朴园 哦。
鲁侍萍 我倒认识一个年轻的姑娘姓梅的。
周朴园 哦? 你说说看。
鲁侍萍 可是她不是小姐,她也不贤惠,并且听说是不大规矩的。
周朴园 也许,也许你弄错了,不过你不妨说说看。
鲁侍萍 这个梅姑娘倒是有一天晚上跳的河,可是不是一个,她手里抱着一个刚生下三天的男孩。听人说她生前是不规矩的。
周朴园(苦痛)哦!
请结合以上材料,对周朴园对白中的三处“哦”,任选一处合理想象周朴园的内心活动。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多年来,曹禺的经典作品不断以各种艺术形式被搬上舞台,人们对于曹禺的关注和研究也从未停止。面对新时代的观众,对于这些经典作品,我们应该怎样传承?
“曹禺的戏剧作品在中国现代戏剧史上具有十分突出的地位,对中国现代戏剧的创立和发展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影响。因为有了曹禺和他的作品,中国现代戏剧有了巨大的创造和发展,曹禺作品的影响力和生命力超越了时代,是一个了不起的存在。”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院长任鸣说。
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所长宋宝珍在《纪念曹禺诞辰110周年》的文章中谈到,从现实存在出发,曹禺对人类的弱点和宿命感到无奈、悲哀,但是他又不自觉地运用辩证的思维方法,看到人的存在和人性内涵的丰富、复杂,对不幸的人们流露出深深的悲悯。因此,他笔下的一系列人物,形成了那个时代、那个社会的鲜明群像,他们不仅有生命的质感、人性的内涵,更有时代的烙印、哲思的韵味。“曹禺戏剧的剧中人与今天的观众依然能产生某种精神连接、情感共鸣。优秀的创作者,是时代生活作用于心灵并在艺术的熔炉里锻造而成的。”宋宝珍说。
经典的魅力可以跨越时空。就如《雷雨》,有人痴迷于它的戏剧结构,也有人爱它对于人性的描写。它的主题在不同时代得到不同的诠释,从最初的社会问题剧,到后来的反封建、反家长制,再到今天法国导演埃里克·拉卡斯卡德剖析出五层内涵——有关于欲望、爱、灵魂伴侣的寻找、绝望、死亡;有女性在父权体制家庭下,想要自由生活的愿景;还有父子之间的抗争等。
对于经典的改编,专家学者一致认为,应坚持守正创新,守住曹禺作品中对于人生存困境的关注,对于人多样性和复杂性的揭示,对于悲悯人文关怀、深邃哲理深度的表现,对于现实主义精神的开掘。在此基础上,以新的技术、新的手段,激发创意灵感、丰富文化内涵、表达思想情感,使创作呈现更有内涵、更有潜力的新境界,这才是符合时代精神的改编。
(摘编自《面对新时代的观众“再见曹禺”:经典作品该怎样传承?》中国文化报2022年1月13日第5版)
材料二:
伴随春天的脚步,戏剧演出的大幕徐徐拉开。《正红旗下》刚刚落幕,北京人艺的看家大戏《茶馆》《雷雨》等开启新一轮的演出;《千里江山图》等一批新排剧目将在上海话剧艺术中心与观众见面……新作、新人、新探索竞相涌现,话剧艺术创作与演出市场洋溢生机。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话剧作品赢得包括年轻观众在内的更广泛观众群体的认可。不少作品注重当代的民族化表达,以贴近生活的细腻视角,塑造更具个性、更加真实的话剧艺术形象。英模人物在话剧作品中展现出愈加鲜明的个人特质。话剧《桂梅老师》开篇即通过桂梅老师之口明确了“人”的主题,剧中所塑造的“时代楷模”张桂梅,性格坚毅,言行之间流露出为孩子们深思熟虑的关爱。编剧王宝社谈到,创作要充分考虑当下观众的审美需求,因为要吸引年轻人的注意力,就需要创造出有血有肉、更具有戏剧张力的角色。
在引进国外经典话剧作品时,基于本土文化语境的转译是连接观众与作品的重要桥梁。具有汉语言文化色彩的表达,不仅让中国观众拥有亲切的观剧体验,也发挥了话剧作为文化交流媒介的作用。在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过程中,借助世界经典作品进行本土化艺术创作,既彰显我们的文化自信,亦有助于艺术家从全球视野对自身进行更加深刻的认知。
科学技术蓬勃发展为话剧艺术创新带来契机。如今,科技越来越多地融入话剧艺术,成为其机体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与之相融共生。这种融合体现在诸多方面。当科学技术成为创作者表达人物内心的手段时,话剧舞台上的艺术形象释放出更加震撼、感人的能量。科学技术为话剧艺术提供了多彩的表现手段,更在不断发展中,催生更多新的演剧可能。它一方面体现在科技对作品传播与传承功能的开发,另一方面展现了科技与艺术创作结合的潜力。创作者对科技带来的丰富性与便捷性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更加有机地对其进行运用,强调“精而巧”。
与科技相融的戏剧艺术开创出多样的创作方法与演出形态。当人们尝试运用屏端设备实现“虚拟在场”,具有实验性质的数字戏剧作品纷呈涌现。创作者开发了不同的演艺空间,通过各类先进的科技手段,营造沉浸式的观演新趣味。包含动态追踪、实时捕捉等功能的XR技术,让演员所处空间可以被实时渲染,即刻呈现相宜的舞台效果。
守正创新,植根我们自己的文化传统和社会现实;紧随时代,在创新探索中满足广大观众的精神追求、审美需求。中国话剧正在蓄力新的生长,这就是话剧艺术创新力的来源。
(摘编自《话剧艺术的创新力从何而来》人民日报2024年02月29日20版)
学校即将举办戏剧节,某班选择《雷雨》作为参演剧目。请你综合上述材料,为他们的排演提供建议。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作为一种外来的文学观念,悲剧真正进入中国,前后不过百年时间。百年间,中国现代悲剧观念便将西方源远流长的悲剧传统接受、演练了一遍。虽然其间颇多曲折与起伏,但终自成一格,形成了一个既区别于西方悲剧的“中国”文学观念,同时,又区别于中国传统悲情戏曲的“现代”文学观念。以一种动态开放的视野,审视分析悲剧在中国的接受、成长状况,不难发现中国现代悲剧观念的发生、发展,虽然在不同阶段呈现出不同的风格特点,但其内里却是在持续推进,且隐然有迹可循。如果说中国现代悲剧观念发展的阶段性与理论认知、创作实践、社会状况、时代语境等密切相关,那么其内在路向的发生则源自悲剧意识的觉醒。而且,路向与阶段,事实上是一里一表,二者互为生发。
作为一种文学观念的研究,“悲剧是什么”“悲剧应当如何”是中国现代悲剧观念研究首先要思考的问题。对于这样一个言人人殊的论题,此处不打算展开论析,只想重申悲剧观念最核心的两个方面,因为这也正是中国现代悲剧观念内在的发展路向所在。
朱光潜曾说,尼采的《悲剧的诞生》是“出自哲学家笔下论悲剧的最好一部著作”。原因之一就在于尼采的悲剧观念既不是悲观主义的,也不是乐观主义的,而是二者矛盾的组合,将“酒神原始的苦难融入日神灿烂的光辉之中”。在朱光潜看来,这是尼采的一大功绩。理由是,悲剧给我们展现出来的,就是这样具有两面性的自然。因为悲剧是有感于生活的阴暗、命运的不公等不如意而产生的;与此同时,悲剧又总是有对苦难的反抗,对于悲剧人物而言,最不可原谅的就是怯懦和屈从。从观念的角度看,朱光潜的这一评论或者说尼采那看似矛盾的组合,正道出了悲剧的两个最基本层面:直击人类生存困境的悲剧意识与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悲剧精神。
悲剧意识如同悲剧的内核,体现着悲剧的哲思性;悲剧精神则犹如这内核中的灵魂,展示出悲剧的人性深度。表现在具体的悲剧作品中,如果说悲剧冲突的必然性和不可解决性喻示着悲剧意识的反思深度与力度。那么悲剧人物对人性理想的合理要求,他们的执着追求、行动乃至毁灭,则彰显着悲剧的精神高度和人性魅力。从这个意义上说,每一部经典的悲剧作品,都是一首哲学化的诗,深邃的思考和悲壮的情调是其基本风貌——从对人的生存的终极关怀出发,在形而上的思考与崇高的人性精神结合处绽放。所以,仅仅表现出深刻的悲剧意识还不足以称之为悲剧作品,是否体现出一种执着的悲剧精神同样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但二者之中,悲剧意识的觉醒显然是最基本的前提。
由此反观中国现代悲剧观念的百年进程,虽然真正堪称悲剧的戏剧作品不太多,但不可否认的是,其现代悲剧意识却呈现出一种持续的、正向的发展态势,由外而内、由下而上、由社会到个体、由现实到精神,不断拓展、深入。至于其间的悲剧精神则因作者的诉求不同和作品的艺术表现不同,而展现出不同的质感和情调。所以,在这两者之中,作为根基的现代悲剧意识的不断觉醒与发展,便成为中国现代悲剧观念百年发展进程的最佳见证和似断实连的内在路向,贯穿于中国现代悲剧观念发生、发展的每一个阶段中。
(摘编自章池《中国现代悲剧观念百年流变》)
材料二:
我曾在一篇文章的结尾这样谈论汪曾祺:“我不再期待从他笔下读到直面人生的悲剧,我把他本身读作一个悲剧。”后来集中读过他1992年以来的小说,觉得此论未免片面。这些作品所表现的痛苦、挣扎与悲凉,正是我所期望的“直面人生的悲剧”。只有将这惨淡的辉光凸突出来并赋以相应的美学价值,一个完整而又真实的汪曾祺才能得以呈现。
汪曾祺小说中的悲剧意识表现为末世的败落景象。两个世纪以来中国处于急剧的变化和动荡之中,无论是社会政治现象还是文化精神现象都在这动荡中瞬息万变。旧的东西无力自持不断走向凋零衰败,新的东西无法自立迅速走向天亡。这样的历史背景和现实经历给这个民族染上了焦虑、绝望、悲怆、无奈的心理色彩。有的人一面挣扎,一面出自本能地发出沉重的悲叹;有的人则以其文化优势和精神优势,对这特定的历史背景和心理色彩持有充分的清醒与自觉。这些清醒者自觉者如果怀有丰富的情感,必会产生深切而又浩大、灼痛而又寒凉的悲剧体验。近世以来许多人以各种各样的方式担当这一败落的世界,表现自己的悲剧体验。这样一场漫长而又剧烈的历史动荡中,最受颠簸、最受震撼的当然是士大夫阶层。
(摘编自摩罗《悲剧意识的压抑与觉醒——汪曾祺小说论》)
请根据你对“悲剧精神”的理解,结合《雷雨》内容,简析鲁侍萍“悲剧精神”的具体表现。
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悲剧作为戏剧文学的一种,主要的表演场所是舞台,是真实人物运用肢体动作、语言、表情等来展示情节内容。且情节来源于生活,易与观众互动,容易唤起观众的情绪,从而唤起隐藏在人内心深处的道德感。悲剧主人公的身份和悲剧内容,一方面需要和现实人物有某种契合点,取材于生活、来源于现实。另一方面,悲剧的内容必须与现实有一定的距离,一般取材于距现今时代比较悠远的故事,这样可以引发人们的想象,令人更容易带着一种崇敬感和神秘感去看待困境中仍然保持着尊严和正义行为的主人公,让人们在敬畏和惊奇之后得到一种灵魂的洗礼,精神焕然一新。这种堪称震撼人心的美,如黄河之水奔腾不息,气势磅礴,同时又让人难以忘怀,值得细细品味。
悲剧的美是悲剧给人的一种特殊的审美情感。然而中西方文化在源头上对悲剧的美有着不同的认识。
中国文化中注重的是道德教化、君子风范,即孔子所谓“温柔敦厚,诗教也”。它要求培养人温顺、柔和、忠厚、礼让的君子品德。与老子“柔弱胜刚强”美学特质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刚不至刚、柔不至柔的传统美学观念。 “悲剧”在中国出现后,就带有了明显的民族特色,常把悲剧主人公的艰辛奋斗与最后的理想实现结合起来,鲜见西方悲剧那种杀戮、血腥和颠沛流离的窘境。相对于农耕社会的中国,西方社会是商业性的,需要冒险和竞争,这样西方人勇敢的性格和力量崇拜、英雄崇拜的观念就有了基础。因此,从古希腊开始就崇尚个性和自由,以及富于冒险和开拓的精神。西方文学从开始就推崇悲剧,倾向于欣赏悲剧的强烈性、真实性和彻底性。
作为莎士比亚著名悲剧《哈姆莱特》中的丹麦王子哈姆莱特为手刃凶手、替父报仇,杀死了自己的叔父,又被自己的叔父暗算,付出了生命,既没有实现重振乾坤的理想,也牺牲了自己的爱情。哈姆莱特复仇战斗中表现出来的精神力量,以及精神上的痛苦和斗争的残酷无情都令人心惊。然而正是他与社会的极端冲突,个人理想与现实社会的矛盾无法调和,引发人们思考自身与现实的关系,折射出人们面对矛盾冲突时精神的痛苦。相对于西方悲剧,中国杂剧的代表——关汉卿的《窦娥冤》,塑造了窦娥这个悲剧女性形象。从窦娥的三桩誓愿来看,这部戏剧无疑蒙上了浓重的“悲”的氛围,我们从这里能品味出“美”吗? 当然可以。窦娥善良、孝顺、贞烈正派的优良品质和不畏强权、勇于反抗的斗争精神,正是这部悲剧震撼人心之处,其中不可阻挡的“美”也就显现出来了。
悲剧的内容是令人伤心的,但是它彰显了可贵的人性,爆发出强有力的生命力,符合人们的情感需求。而且悲剧的艺术性压倒了悲剧内容,令审美主体可以在美的享受中用审美的心态去处理悲剧,这恰恰是给悲剧戴上了一道炫目的光环。
悲剧主人公与命运的抗争、与时代的抗争,在种种人物关系中坠入黑暗之渊,这是种归于死亡的命运,将悲剧的美推向更高的层次,使我们体会到正义的能量,体会到理想世界实现过程中的坎坷,领略到维护尊严和人格的巨大力量。这是一种不可抗拒的美,它彰显着正义、透露着真理。通过欣赏此类悲剧,可以拉紧审美主体的生命意识,令现实自我的平淡生活焕然一新。
悲剧的美对促进社会文明,尤其对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悲剧美感的形成过程增强了人们明辨是非的能力,这种能力对于公民在精神文明建设中提高觉悟、体现较高的积极性、坚定正确的信念等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可以说悲剧不仅是人类文化进程中产生的优秀成果,而且悲剧的美直接对现代人类也存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摘编自张军强《中西古典悲剧之美探微》)
材料二:
不论是何种形态的悲剧,都被作家的悲剧思维阐述成为充满恐怖、痛苦与苦难、灭亡,以带给审美主体痛感与压迫感,亦或是崇高的审美体验。然而,《雷雨》却未囿于传统意义上的悲剧理论范畴,极具创新性地糅合了社会悲剧、命运悲剧以及性格悲剧等多种悲剧元素,突破了传统悲剧中“大喜大悲”的绝对悲剧理论,又超越了这些固有的模式,将悲剧性根源转向了人类生存本身,曹禺的悲剧创作思维来源于最真实的现实生活,将含蓄、真实而又绝望的悲剧美一点一滴渗透到每一幕中,融入到每一次的戏剧冲突中,并非“大江东去浪淘尽”的悲壮,而是“于无声处闻惊雷”的“几乎无事的悲剧”,更多是为了使观众感受到真实生活的悲与喜。
曹禺将自己的美学理想构建在整部作品之中,体现在每个人物的身上。他塑造了特定时代背景下具有独立人格意识的繁漪,塑造了敢于挑战礼教,碰撞伦理道德的周冲,这些角色无不显示了曹禺对于新社会,新秩序的希冀。正如黑格尔所言,“真正的悲剧人物性格就要有这种优良品质,他们完全是按照原则所应该做到的而且能做到的那样的人物。”越是苦难压抑的环境,越能体现悲剧人物与其抗争的美学价值。
(摘编自柳靖《曹禺<雷雨>悲剧意蕴的多维解读》)
结合两则材料和《雷雨》相关内容,简要分析周冲这一悲剧人物的美学价值。
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用描写语言写成的文学作品,它所呈现的是一个想象的虚拟世界,其意在表现与抒发个人的性情,以求表达其“善”,表现其“美”。因而,文学语言的表层意义和深层意蕴往往有很大差距,需要读者利用自己已有的先在经验,在作者创造的艺术空间里去想象和生发,以突出理解和体验的个性色彩。
接受理论研究指出:文本的意义充满了未定性。文本的意义只有在阅读过程中才能产生;它是作品和读者相互作用的产物,而不是隐藏在作品中的微言大义。那么,文本意义的未定性是怎样形成的呢?一方面,因为文本自身存在着创作中的空白;另一方面因为读者与文本的对话是一种不对称的交流。读者在阅读时,与作者没有共享的现实语境,作者不能当面回答读者的询问和质疑,交流不能构成反馈,读者无法检验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和阐释是否恰当正确。这种不对称的交流就决定了文本结构的开放性特征,也造成了文本意义的未定性。因此,有研究者指出,在文学意义的生成中,意义空白与意义未定性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它是艺术抵达意味世界的重要范畴,深刻地反映了文学从创作到接受的审美活动全过程的内在规律,具有多层次多维面的蕴涵。一方面它是艺术形式自身历史发展的必然成果,是一种含蓄的笔法,隐喻的技巧,是无法之法的暗示,是无表达的表达;另一方面它又是人类审美感觉历史生成的中介机制和重大成果,具有心理学的充分依据,在审美知觉的活动中展示了立体的召唤与调节功能。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意识到,与“文本—作者”进行有效的对话,需要从两个切口入手:一是文本的创作空白,一是读者生成意义的中介——对话策略。
什么是创作空白?在创作中,作家和艺术家按照事物运动及思维的规律,经过周密的构思,经常给读者和观赏者留下广阔的艺术想象空间。因此,空白就是一切艺术创作中,艺术家有意无意地造成的隐蔽、残缺、中断、休止、无言、无声、无形的部分,即“笔所未到,意有所忽”之处,也是留给欣赏者通过“有形”部分而进入想象的艺术空间。因而,发现创作空白,就成为读者与文本对话的第一步。文本的意义空白是连接创作意识和接受意识的桥梁,是作者的创作意识向读者的接受意识转换的不可缺少的条件。意义的空白召唤着读者的期待,诱发了读者的想象。文本所描写的实体形象又会触发读者已有的经验世界,使他们产生丰富的联想。联想的内容又使想象得到进一步加工,逐渐填补了空白,生成了新的意义。因此,了解空白如何触发联想等动态机制,将有助于我们与文本进行畅通的对话。
(摘编自韩雪屏《从创作空白处与文本对话》)
材料二:
当代阅读学非常强调读者的主体性,流行的阅读方法强调对话,但是,效果仍然不彰,原因是此等对话只限于读者与现成的、固定的文本对话。拘于读者身份,只能顺着文本的程序驯服地追随,阅读必然陷于被动,而被动则自卑,对文本仰视(甚至“跪着”阅读)。救助之道乃是改仰视为平视,站起来和作者对话,必要时甚至俯视,不但要看到作品这么写了,而且看到作品为什么避免那么写,才能化被动为主动。这个原则,是鲁迅在《不应该那么写》中提出来的:
凡是已有定评的大作家,他的作品,全部就说明着“应该怎样写”。只是读者很不容易看出,也就不能领悟。因为在学习者一方面,是必须知道了“不应该那么写”,这才会明白原来“应该这么写”的。这“不应该那么写”,如何知道呢?奥列塞耶夫的《果戈里研究》第六章里,答复着这问题——“应该这么写,必须从大作家们的完成了的作品去领会。那么,不应该那么写这一面,恐怕最好是从那同一作品的未定稿本去学习了。在这里,简直好像艺术家在对我们用实物教授。恰如他指着每一行,直接对我们这样说:‘你看——哪,这是应该删去的。这要缩短,这要改作,因为不自然了。在这里,还得加些渲染,使形象更加显豁些。’”
经典文本的修改实例,在中国古典诗话词话以及小说和戏曲评点中比比皆是。“推敲”已经进入口语,春风又“过”改为又“绿”江南岸的故事脍炙人口。范仲淹写《严先生祠堂记》,最后歌曰:“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德,山高水长。”泰伯读之者三,建议把“先生之德”改为“先生之风”。钱穆先生认为:范仲淹以“德”指其人之操守与人格,但此只属于私人。“风”则是可感的,还能引起“风貌”“风神”的联想。一字之易,比出了不应该那样写,读者就有可能和作者一起从被动接受上升到主动创造的境界。朱光潜先生说:“读诗就是再作诗。”和作者一起想象写作过程中的提炼和升华,才有可能洞察文本意蕴生成的奥秘。作者的意图是隐秘的,一般只把应该这样写显示出来,读者自发的欣赏,往往囿于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只有洞察了不应该那样写的提炼过程,才可能知其所以然,共享作者的匠心,向作者的水准攀登。
(摘编自孙绍振《以作者身份与文本对话》)
综合材料二,以下面《雷雨》第二幕选段为例,就如何与文本有效对话提出阅读建议。
【原稿】
鲁侍萍(大哭)这真是一群强盗!(走至周萍面前)你是萍……凭——凭什么打我的儿子?
周萍:你是谁?
鲁大海:妈,别理这东西,小心吃了他们的亏。
【定稿】
鲁侍萍:(大哭)这真是一群强盗!(走至周萍面前)你是萍……凭——凭什么打我的儿子?
周萍:你是谁?
鲁侍萍:我是你的——你打的这个人的妈。
鲁大海:妈,别理这东西,小心吃了他们的亏。
参考答案:
1.第一处“哦”:这个下人好像知道点内情,她说“不敢说”,不是“不知道”。她究竟是谁,她对当年的事了解多少。
第二处“哦”:事情有点不对,她居然认识梅侍萍,她们之间是什么关系,她所知道的会不会损害我的名誉。
第三处“哦”:这件事是我内心的疮疤,我只是要让侍萍安静离开,没想到结果会这么惨烈。我的心里也不好受啊!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
题干要求从周朴园对白中的三处“哦”任选一处合理想象周朴园的内心活动,考生需要结合具体的情境想象人物的内心活动。
第一处“哦”,是在周朴园询问梅家小姐的情况时,鲁侍萍回答“不敢说”的情况下出现的,此时,周朴园的内心活动应与鲁侍萍“不敢说”这一答语有关。“不敢说”意味着这个下人知道一点内情,至于知道多少则不得而知,那么既然这个下人能知道当时的情况,自然就会引发对她身份的质疑。所以此时周朴园可能在想:这个下人好像知道点内情,她说“不敢说”,不是“不知道”。她究竟是谁,她对当年的事了解多少。
第二处“哦”,是鲁侍萍说“我倒认识一个年轻的姑娘姓梅的”的时候出现的,此时周朴园有些紧张,因为他没有想到这个下人竟然会认识梅侍萍,那么这二人之间会是什么关系呢,这个下人所知道的事情会不会影响自己当下的名誉呢。所以此时他可能在想:事情有点不对劲,她居然认识梅侍萍,她们之间是什么关系,她所知道的会不会损害我的名誉。
第三处“哦”,是在鲁侍萍回答“这个梅姑娘倒是有一天晚上跳的河,可是不是一个,她手里抱着一个刚生下三天的男孩。听人说她生前是不规矩的”时出现的。鲁侍萍的回答还原了当时的悲惨情形,这也是周朴园不想提及的,所以这时候周朴园可能在想:这件事是我内心的疮疤,我只是要让侍萍安静离开,没想到结果会这么惨烈。我的心里也不好受啊!
2、①要“守正”,守住曹禺作品中对于人生存困境的关注,对于人多样性和复杂性的揭示,对于悲悯人文关怀、深邃哲理深度的表现,对于现实主义精神的开掘。
②要“创新”,以新的技术、新的手段,激发创意灵感、丰富文化内涵、表达思想情感,使排演呈现更有内涵、更有潜力的新境界,符合时代精神。
③要将科技融入戏剧,让科学技术为话剧艺术提供多彩的表现手段。
④要与科学技术相融合,开发不同的演艺空间,通过各类先进的科技手段,营造沉浸式的观演新趣味。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本信息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
①由材料一最后一段可知,排演《雷雨》,要“守正”,要守住曹禺作品中对于人生存困境的关注,对于人多样性和复杂性的揭示,对于悲悯人文关怀、深邃哲理深度的表现,对于现实主义精神的开掘。
②由材料一最后一段可知,排演《雷雨》要在“守正”基础上有所创新,以新的技术、新的手段,激发创意灵感、丰富文化内涵、表达思想情感,使创作呈现更有内涵、更有潜力的新境界,符合时代精神。
③由材料二“科学技术蓬勃发展为话剧艺术创新带来契机。如今,科技越来越多地融入话剧艺术,成为其机体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与之相融共生”“科学技术为话剧艺术提供了多彩的表现手段,更在不断发展中,催生更多新的演剧可能”可知,排演《雷雨》要将科技融入戏剧,让科学技术为话剧艺术提供多彩的表现手段。
④由“与科技相融的戏剧艺术开创出多样的创作方法与演出形态”“创作者开发了不同的演艺空间,通过各类先进的科技手段,营造沉浸式的观演新趣味。包含动态追踪、实时捕捉等功能的XR技术,让演员所处空间可以被实时渲染,即刻呈现相宜的舞台效果”可知,排演《雷雨》要与科学技术相融合,开发不同的演艺空间,通过各类先进的科技手段,营造沉浸式的观演新趣味。
3.①“悲剧精神”是悲剧的灵魂,是悲剧人物对人性理想的执着追求,对现实困境的超越与反抗:②《雷雨》中的“鲁侍萍”是一个悲剧角色,她曾对自己与周朴园之间的感情抱有幻想,为他生子后惨遭抛弃:偶然存活下来的侍萍保持坚毅、顽强,始终不放弃“生”的希望。面对苦难,她始终保持清醒,不向命运低头。在周公馆时,一切真相被揭露后,她认清周朴园虚伪丑陋的面目,勇敢控诉他的罪行,撕碎所谓用来弥补的支票,维护自己的尊严。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运用文中信息的能力。
材料一中提到“悲剧精神则犹如这内核中的灵魂。展示出悲剧的人性深度。表现在具体的悲剧作品中,那么悲剧人物对人性理想的合理要求,他们的执着追求、行动乃至毁灭,则彰显着悲剧的精神高度和人性魅力”,材料二中说“这些清醒者自觉者如果怀有丰富的情感,必会产生深切而又浩大、灼痛而又寒凉的悲剧体验。近世以来许多人以各种各样的方式担当这一败落的世界,表现自己的悲剧体验。这样一场漫长而又剧烈的历史动荡中,最受颠簸、最受震撼的当然是士大夫阶层”,由此可知,悲剧精神是悲剧的灵魂,是悲剧人物对人性理想的执着追求,是对现实困境的超越和反抗。
《雷雨》中的“鲁侍萍”是旧中国劳动妇女的典型形象,年轻时爱上了周朴园,生了周萍后被抛弃,她遭受了许多不公,但她始终以顽强的意志活在人间。在周公馆时控诉了周朴园的卑鄙行径,但她没有想过要报复周朴园,她撕碎了周朴园给的支票,维护了个人的尊严。面对苦难,她保持个人的独立性,不屈服于现实。为了孩子,她忍辱负重,这也体现了她对现实困境的超越与反抗。
4.①崇尚善良和正义,憎恶虚伪和暴力的周冲,彰显了可贵的人性,符合人们的情感需求。②单纯善良的周冲与黑暗压抑的封建大家庭生存困境的抗争,体现悲剧人物与命运抗争的美学价值;③敢于挑战礼教,碰撞伦理道德的周冲,提高了读者的觉悟、增强了人们明辨是非的能力,引发了我们对于新社会,新秩序的希冀。④周冲的死,是纯洁灵魂的葬送,也是美好理想的陨落,使我们体会到理想世界实现过程中的坎坷,领略到维护尊严和人格的巨大力量。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运用文中信息的能力。
①材料一“悲剧的内容是令人伤心的,但是它彰显了可贵的人性,爆发出强有力的生命力,符合人们的情感需求”,周冲同情四凤,想要帮助她,反对父亲周朴园用暴力形式镇压工人运动,他崇尚善良和正义,憎恶虚伪和暴力,彰显了可贵的人性,符合人们的情感需求。
②材料一“悲剧主人公与命运的抗争、与时代的抗争,在种种人物关系中坠入黑暗之渊,这是种归于死亡的命运,将悲剧的美推向更高的层次”,周冲抗争的是黑暗压抑的封建家庭,单纯善良的周冲与黑暗压抑的封建大家庭生存困境的抗争,体现悲剧人物与命运抗争的美学价值;
③材料一“悲剧的美对促进社会文明,尤其对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悲剧美感的形成过程增强了人们明辨是非的能力,这种能力对于公民在精神文明建设中提高觉悟、体现较高的积极性、坚定正确的信念等具有重要的作用”,敢于挑战礼教,碰撞伦理道德的周冲,提高了读者的觉悟、增强了人们明辨是非的能力,引发了我们对于新社会,新秩序的希冀。
④材料一“悲剧主人公与命运的抗争、与时代的抗争,在种种人物关系中坠入黑暗之渊,这是种归于死亡的命运,将悲剧的美推向更高的层次,使我们体会到正义的能量,体会到理想世界实现过程中的坎坷,领略到维护尊严和人格的巨大力量”,周冲的死,是纯洁灵魂的葬送,也是美好理想的陨落,使我们体会到理想世界实现过程中的坎坷,领略到维护尊严和人格的巨大力量。
5.一是将定稿与原稿对比,进行主动阅读。读者在对比中发现定稿增加了鲁侍萍台词,这更能凸显她此时渴望认子又不敢相认的痛苦内心,丰富了人物的形象特征。
二是善于发现并借助经验和想象去读懂作品的创作空白。读者能发现选段中运用的省略号、破折号等艺术技巧,借助经验和想象去体会其中欲语还休、语意转换的表达效果,读懂人物的复杂内心。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
结合材料二“当代阅读学非常强调读者的主体性”“不但要看到作品这么写了,而且看到作品为什么避免那么写,才能化被动为主动”可知,一是将定稿与原稿对比,进行主动阅读。分析原稿和定稿,二者的区别在于定稿增加了鲁侍萍台词,从这个角度分析为什么这样改,从人物形象塑造以及人物心理刻画的角度分析即可。
结合材料一“与“文本—作者”进行有效的对话,需要从两个切口入手:一是文本的创作空白”“发现创作空白,就成为读者与文本对话的第一步”“文本所描写的实体形象又会触发读者已有的经验世界,使他们产生丰富的联想”可知,要善于发现并借助经验和想象去读懂作品的创作空白。分析选段中的特殊标点如“……”“——”,体味这些标点的特殊用法以及背后蕴含的丰富语意,把握言外之意,才能准确读懂人物的复杂内心。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