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一第一学期12月月考
物 理 试 题
试卷分数:100分 考试时间:75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时,不能把地球视为质点
B. 物体的平均速率等于位移与时间的比值
C. 在单向直线运动中,物体通过的路程大于位移的大小
D. 物体平均速度的方向一定与其位移方向一致
2. 自然界中某量D的变化可记为 D,发生这个变化所用的时间间隔可以记为 t,两者之比例就是这个对时间的变化率,简称变化率。则对于此定义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变化率是描述相关量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B. 某量D越大,则其变化率也越大
C. 由 可知,位移变化△x越大,则速度v越大
D. 由 可知,加速度即为速度变化率,故加速度越大,速度变化越大
3. 甲乙两车在相邻的平行车道同向行驶,做直线运动,v-t图象如图所示,二者最终停在同一斑马线处,则
A. 前3s内甲车始终在乙车后边
B. t=0时乙车在甲车前方8.4m处
C. t=3s时甲车在乙车前方0.8m处
D. t=3s时甲、乙两车间距最小
4. 如图,长度为5m的铁链,上端悬挂在O点。若从O点放开铁链,让其自由下落,求铁链通过O点下方25m的A点所用的时间约等于
A. 0.2s B. 0.4s
C. 1s D. 2s
5. 如图,两楔形物体M,N叠放在一起保持静止,M的上端与一竖直细线连接,细线的另一端固定在天花板的O点,N放在水平地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M一定受四个力的作用
B. N可能受两个力的作用
C. M受到的摩擦力可能沿 M、N接触面斜向下
D. 地面对N的支持力一定小于M和N的总重力
6. 如图,一辆装满石块的货车在平直道路上以加速度a向右加速运动。货箱中石块B的质量为m,则关于石块B的受力说法正确的是
A. 石块B受到周围其他石块的作用力方向水平向右,大于等于 ma
B 石块B受到周围其他石块的作用力方向斜向右上,大小大于 ma
C. 当加速度足够大,石块B受到的合力可能为零
D. 当加速度足够小,石块B受到周围其他石块的作用力可能为零
试卷第1页,共4页
7. 如图,用两根长均为L的细线把A、B两小球悬挂在天花板上的同一点O,A、B间用长为L的轻杆相连,A、B的质量均为m,重力加速度为g,一外力作用在小球A上(图上未画出),使两根细线均处于伸直状态,且OB细线沿竖直方向,两小球均处于静止状态。则外力的最小值为
A. mg B. mg
D. mg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8. 以下对于自由落体运动的认识中,正确的是(取重力加速度
A 第4s初的速度比第3s末的速度大9.8m/s
B 在连续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位移之差相等
C 从开始下落开始计时,在第1s内、第2s内、第3s内通过的位移之比为1:3:5
D. 从开始下落开始计时,前1s内、前2s内、前3s内通过的位移之比为1:3:5
9. 如图所示,直角三角形斜面体(∠A=30°) 固定在地面上,斜面体的AC、BC面光滑,物块1、2用轻绳相连后与悬挂在天花板O点的轻绳在 O点拴接,两物块静止时OO'竖直,与物块相连的轻绳分别平行于斜面。已知物块1的质量为m,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与物块1相连的绳子拉力大小为
B. 与物块2 相连的绳子拉力大小为
C. 物块2的质量为m
D. 绳子OO'的拉力大小为 mg
10. 轻质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水平地面的O'点,另一端跨过大小不计、固定在O点的光滑定轮后系一可视为质点的物体,开始时物体静止在粗糙水平面上的A点,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已知 的距离刚好等于橡皮筋的原长,橡皮筋的弹力遵从胡克定律。用一水平外力F拉着物体暖慢向右移动到B点的过程中,橡皮筋始终在弹性限度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对地面的压力保持不变
B. 物体对地面的压力逐渐减小
C. 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f逐渐变小
n. 外力 F与橡皮筋对物体的弹力的合力保持不变
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6分。)
11. 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装置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试卷第2页,共4页
(1)实验时,先用两个弹簧测力计把橡皮条AO拉长,记下结点的位置O和 及两细绳套的方向,然后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条,将橡皮条的结点拉到O点,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和细绳套的方向。
(2)实验中,某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该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大小为 N。
(3)通过作图对实验结果处理; 表示两个测力计互成角度的拉力,F表示平行四边形作出的 与 的合力; F'表示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条时的力,则下图中符合实验事实的是 。
(4)某次实验时,用两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条,使结点拉到O点时,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相同,两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夹角小于 ,现保持其中一个弹簧测力计拉力方向不变,转动另一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方向,使两拉力的夹角减小,保持结点始终在O点位置,则转动的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会 。
A. 变大 B. 变小 C. 可能先变大后变小 D. 可能先变小后变大
12. 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物体的加速度a与所受合力F的关系。
(1)他用小木块将长木板无滑轮的一端垫高,目的是平衡摩擦力。具体操作是:把木板垫高后,小车放在木板上,在不挂小桶且打点计时器打点的情况下,轻推一下小车,若小车拖着纸带做匀速运动,表明已经消除了摩擦内和其他阻力的影响。正确平衡摩擦力后,改变小车的质量再次实验,是否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 (选填选项前的字母)。A. 需要 B 不需要
(2)实验时保持小桶及砝码的总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其目的是 (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 小车所受的拉力近似等于小桶及砝码的总重力 B. 保证小车运动的加速度不超过当地重力加速度
(3)某同学通过实验得到如图所示的a-F图像,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是 。
(4)某同学得到如图所示的纸带。已知打点计时器电源频率为50Hz。A、B、C、D、E、F、G是纸带上7个连续的点, 由此可算出小车的加速度a= m/s (此空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5)“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在探究加速度a和小车质量M的关系时,由于没有能够始终满足M 》m(m为沙桶和沙的总质量) 的条件,结果得到的 图像应该是下图中的 。
试卷第3页,共4页
四、解答题(本题共3小题,共38分。答题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3.如图甲所示,轻绳AD跨过固定的水平横梁BC右端的定滑轮挂住一个质量为m 的物体, 图乙中轻杆 HG一端用铰链固定在竖直墙上,另一端G通过细绳EG拉住,EG与水平方向也成 轻杆的G点用细绳 GF拉住一个质量为m 的物体,求:
(1)轻绳AC段的张力FAC与细绳EG的张力FEO之比;
(2)轻杆BC对C端的支持力;
(3)轻杆HG对G端的支持力。
14. 如图,质量分别为 的物体A、B通过劲度系数 的轻弹簧连接,在施加于B 的恒定拉力的作用下一起水平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A在水平地面上,B在空中),该拉力的大小F =20N,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α=53°。取重力加速度大小 求:
(1)A 对地面的压力N;
(2)A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3)弹簧的伸长量x。
15. 两同学用安装有蓝牙设备的玩具小车A、B在足够大的水平广场中进行实验。如图所示, A、B两车分别在相距的d=9m两个平行车道上O 、O 两点,O 、O 两点沿车道方向的距离为x =9m。A车从O 点由静止开始以加速度 向右做匀加速运动,B车从O 点以初速度 加速度 向右做匀加速运动,两车同时开始运动。已知当两车间距超过 So=15m,时,两车无法实现通信,忽略信号传递的时间,已知两小车可视为质点,求:
(1)A、B经过多长时间两车速度相等;
(2)A、B两车在并排行驶前的最大距离 Sm;
(3)A、B两车能保持通信的时间。
试卷第4页,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