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7张PPT)
第18课 东晋南朝政治和江南地区开发
栏目导航
栏目导航
预习案·自主学习
训练案·效果评价
预习案·自主学习
一、东晋的兴亡
1.东晋建立:317年,镇守长江下游的皇族 重建晋王朝,以
为都城,史称东晋。
2.统治:政治上依靠王导,军事上依靠王敦。时人称之为“ .
”。东晋曾多次北伐,未能恢复中原,也曾与北方政权多次交战,抵御了来自北方的军事威胁;统治局面相对稳定,社会经济有所发展。
3.灭亡:东晋末年,政权落入武将手中。420年,东晋灭亡。
司马睿
建康
王与马,
共天下
二、南朝的政治
1.概况:420—589年,南方政权更迭频繁,相继出现 、 、
、 四个朝代,都在 定都,历史上统称为“南朝”。
2.繁荣:宋是南朝疆域最广的朝代。宋武帝、宋文帝在位时,轻徭薄
赋,江南民殷国富,社会比较安定。
3.败落:南齐梁武帝萧衍统治后期,政治败坏,叛乱不止。从此,在南北实力对比中,南朝处于明显劣势。
宋
齐
梁
陈
建康
三、江南地区的开发
1.原因
(1)北方人南迁,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劳动力,也带去了中原先进的生产工具和 。
(2)江南地区的自然条件优越。
(3)江南地区社会比较安定。
(4)南下移民和当地民众的共同努力。
(5)统治者制定适当的政策。
生产技术
2.表现
农业 开垦大量荒地,增加耕地面积,兴修水利工程,改进农业生产技术,实行农业多种经营
手工业 在缫丝、织布、制瓷、冶铸、造船、造纸、制盐等方面都有显著发展
商业 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业的交流和城市的繁荣, 是当时商业最为活跃的大都市
3.影响:为日后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础。
建康
训练案·效果评价
1.东晋建武年间,晋元帝率中原汉族臣民从京师洛阳南渡,史称“衣冠南渡”,以建康为都城,建立晋王朝。建立东晋王朝的晋元帝即( )
A.司马炎 B.司马昭
C.司马睿 D.司马懿
C
2.东晋时期,琅琊王氏势力强盛,王导把持政治,王敦致力于军事。司马睿举行登基大典时,还邀请王导共坐御床,时人称之为“王与马,共天下”。这说明( )
A.王导、王敦兄弟才能杰出
B.司马睿善于用人
C.世家大族影响朝政
D.东晋政权稳定
C
3.“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该诗是唐朝诗人韦庄对“六朝”(吴、东晋、宋、齐、梁、陈)古都的感慨。该古都是今天的( )
A.北京 B.西安 C.洛阳 D.南京
4.5世纪初至6世纪末,中国南方政权更迭频繁。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 )
A.政权更迭先后为宋、梁、齐、陈四个朝代
B.这些政权都定都北京,史称“南朝”
C.宋是南朝疆域最广的朝代,宋武帝、宋文帝在位时社会比较安定
D.江南地区社会安定,实力超过北方
D
C
5.东晋诗人谢灵运在《山居赋》中说,原来种植在北方的粟、豆等农作物和梨、枣等果树,这时也在南方种植了。出现此变化的原因是
( )
A.原始农业在南方地区的兴起和发展
B.北民南迁,带去了新的农作物品种
C.魏晋以来,北方内迁民族学习农业技艺
D.东晋时期,南方手工业获得较大的发展
B
6.列表格是同学们学习历史常用的方法之一。下表内容所反映的是东晋南朝时( )
B
农业 耕地面积增加,兴修水利工程
手工业 丝织业技术进步
青瓷烧制技术高超
城市 建康人口众多
A.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
B.江南经济发展的表现
C.北方人口南迁的原因
D.八王之乱爆发的背景
7.东晋南朝时期,除了大小城市中列肆贩卖、摆摊设点的正规“市”之外,还有农民临时集市的“草市”,军队设的“军市”,与周边民族进行贸易的“互市”等,星罗棋布,遍布各地。这反映当时
( )
A.商业贸易活动的频繁
B.长期分裂局面的结束
C.市突破了时间的限制
D.重农抑商政策的废除
A
8.史明智同学在历史探究学习中,围绕某主题收集了一些史料,现摘录部分内容如下。他探究的主题应该是( )
C
内容 出处
楚越之地,地广人希(稀) 《史记》
幽、冀、青、并、兖五州及徐州之淮北(均位于我国北方)流人相帅(率)过江淮 《晋书》
江南之为国盛矣……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 《宋书》
A.政权建设与社会进步 B.技术发明与经济发展
C.人口迁徙与区域开发 D.商业繁盛与文化交流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 铁制农具 图二 带鼻环的牛尊
材料二 汉文帝令地方官吏务必促使人民回归农业生产,各郡国要劝民进行农桑生产,对劝农成绩差者给予处罚;借贷种子、口粮给贫民……遇到了自然灾害则开仓放粮以赈济灾民。
——晁福林《中国古代史(上册)》
材料三 东晋政府建立了许多侨郡县,给予南迁人民免除徭役的权利,江南经济文化因此迅速发展。到南朝梁时期,江南许多地区已是“良畴美柘,畦畎相望,连宇高甍,阡陌如绣”,一派田美土肥之象。
——万绳楠《江东侨郡县的
建立与经济的开发》
(1)材料一中图片反映出当时我国农业生产领域出现了什么新现象 由此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依据材料二,概括汉文帝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汉文帝及其后继者的治国措施起到了怎样的效果。
答案:新现象: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与使用。影响: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
答案:观点:以农为本。效果: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口增长,人民生活安定,出现“文景之治”的局面。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出现“田美土肥”现象的原因。
(4)综上所述,你认为推动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有哪些
答案:北方战乱,南方社会相对安定;北民南迁给南方带去充足的劳动力与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政府采取优待南迁移民的政策;南下移民和当地民众的辛勤劳动;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
答案: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的革新;统治者制定适当的政策;先进的生产经验;人口增长;安定的社会环境;等等。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8课 东晋南朝政治和江南地区开发 学案(后附答案)
【学习目标】
时空观念:了解东晋的兴亡、南朝更迭的历史发展脉络,了解对江南地区开发的史实。
史料实证、唯物史观:通过史料分析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学会概括江南地区开发的表现及影响;认识到不同地区之间的交流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家国情怀:认识人民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认识到和平、安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认识到维护和平的重要。
【重点难点】
1.重点:东晋的兴亡,南朝的政治,江南地区的开发。
2.难点:江南地区开发的主要原因。
【自主学习】
一、教材核心练
1.东晋的兴亡
(1)建立:317年, 重建晋王朝,以 为都城,史称东晋。
(2)统治特点:政治上依靠 ,军事上依靠 。
(3)北伐:在 等人的努力下,曾收复黄河以南部分地区,但最终未能恢复中原。
(4)灭亡: 年,东晋灭亡。
2.南朝的政治
(1)政权更迭
(2)政治表现
①繁盛: 是南朝疆域最广的朝代。宋武帝、宋文帝在位时,社会比较 。
②衰落:梁武帝萧衍统治后期,在南北实力对比中, 处于明显劣势。
3.江南地区的开发
(1)初步开发:孙吴建国后。
(2)迅速发展: 后期。
①原因:北方人大规模南迁,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 ,带来了先进的 和生产技术。
②表现
农业 耕地面积不断增加,兴修很多 工程;农业生产技术有很大改进;实行农业多种经营
手工业 快速发展,缫丝、织布、 、冶铸、造船、造纸、制盐等方面有显著发展
商业 南朝时的建康,是当时商业最为活跃的大都市
二、基础达标练
1.316年,内迁的匈奴人灭掉西晋。镇守长江下游的皇族司马睿于317年重建晋王朝,定都(B)
A.开封 B.建康 C.洛阳 D.长安
2.东晋初年,帝(司马睿)初镇江东,威名未著(显著),(王)敦与从弟(王)导等同心翼戴,以隆中兴,时人为之语曰:“王与马,共天下。”这段材料说明的最主要问题是 ( )
A.王敦王导有谋反之心B.东晋偏安导致江南政体混乱
C.东晋皇权被相权左右D.东晋政权得到了贵族的支持
3.“东晋初期,多次进行北伐,曾收复了黄河以南的部分地区。由于东晋朝廷对北伐将领心存疑虑,多方牵制,北伐缺少后援,最终未能恢复中原。”由此可见,中原未能恢复的主要因素是( )
A.不利的外部环境 B.北伐将领的懈怠C.东晋朝廷的决策 D.百姓的意愿不强
4.南朝(420—589年)上承东晋,下启隋朝,先后出现了宋、齐、梁、陈四个朝代,其中最长的不过59年,最短的仅有23年。由此可知南朝时期 ( )
A.政权更迭频繁 B.疆域面积扩大 C.政权并立形成 D.商品经济发达
5.(史料实证)《宋书》记载:“三十年间……而民有所系,吏无苟得。家给人足……凡百户之乡,有市之邑,歌谣舞蹈,触处成群,盖宋世之极盛也。”这体现了南朝宋代 ( )
A.经济繁荣 B.政治腐败C.文化落后 D.社会动荡
6.绘制表格是学习历史的常用方法。观察下面表格内容,其反映的是东晋南朝时 ( )
农业 麦稻兼作,兴修水利
手工业 丝织业技术进步
青瓷烧制技术高超
城市 建康城人口众多
A.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B.江南经济发展的表现
C.南方商业发展的表现D.南方手工业发展的表现
三、素养提升练
7.我国人民的主食一般呈现出“北麦南稻”的格局,但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人民的餐桌上除了稻米之外,还有各类北方面食。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
A.北方人口南迁和民族交融的影响B.面食的营养价值高
C.南方商品经济的发展D.南方人口增多
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楚越之地,地广人希(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史记》
(1)材料一反映了南方怎样的经济状况
材料二 江南……民户繁育……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
(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反映的南方经济发展体现在哪些方面
材料三 魏晋以来,中原百姓不堪忍受战乱离苦和灾荒,纷纷从黄河流域向南逃往长江流域。……他们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技艺和工具……许多水利工程被修建,大片的荒地被开垦为良田,南方的农业生产迅速发展。
——改编自《闽西历史》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南方地区经济发展的原因。
(4)综上所述,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发展变化对今天社会主义建设有何借鉴意义
答案:
第18课 东晋南朝政治和江南地区开发 学案(教师版,答案版)
【学习目标】
1.了解东晋、南朝政权的更替历史。
2.知道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表现及影响。
3.通过学习,认识到江南经济的发展是南北方劳动人民共同辛勤开发的结果,劳动人民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动力。
【重点难点】
1.重点:东晋的兴亡,南朝的政治,江南地区的开发。
2.难点:江南地区开发的主要原因。
【自主学习】
一、教材核心练
1.东晋的兴亡
(1)建立:317年,司马睿重建晋王朝,以建康为都城,史称东晋。
(2)统治特点:政治上依靠王导,军事上依靠王敦。
(3)北伐:在祖逖等人的努力下,曾收复黄河以南部分地区,但最终未能恢复中原。
(4)灭亡:420年,东晋灭亡。
2.南朝的政治
(1)政权更迭
(2)政治表现
①繁盛:宋是南朝疆域最广的朝代。宋武帝、宋文帝在位时,社会比较安定。
②衰落:梁武帝萧衍统治后期,在南北实力对比中,南朝处于明显劣势。
3.江南地区的开发
(1)初步开发:孙吴建国后。
(2)迅速发展:东晋后期。
①原因:北方人大规模南迁,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劳动力,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
②表现
农业 耕地面积不断增加,兴修很多水利工程;农业生产技术有很大改进;实行农业多种经营
手工业 快速发展,缫丝、织布、制瓷、冶铸、造船、造纸、制盐等方面有显著发展
商业 南朝时的建康,是当时商业最为活跃的大都市
二、基础达标练
1.316年,内迁的匈奴人灭掉西晋。镇守长江下游的皇族司马睿于317年重建晋王朝,定都 (B)
A.开封 B.建康 C.洛阳 D.长安
2.东晋初年,帝(司马睿)初镇江东,威名未著(显著),(王)敦与从弟(王)导等同心翼戴,以隆中兴,时人为之语曰:“王与马,共天下。”这段材料说明的最主要问题是 (D)
A.王敦王导有谋反之心
B.东晋偏安导致江南政体混乱
C.东晋皇权被相权左右
D.东晋政权得到了贵族的支持
3.“东晋初期,多次进行北伐,曾收复了黄河以南的部分地区。由于东晋朝廷对北伐将领心存疑虑,多方牵制,北伐缺少后援,最终未能恢复中原。”由此可见,中原未能恢复的主要因素是(C)
A.不利的外部环境 B.北伐将领的懈怠
C.东晋朝廷的决策 D.百姓的意愿不强
4.南朝(420—589年)上承东晋,下启隋朝,先后出现了宋、齐、梁、陈四个朝代,其中最长的不过59年,最短的仅有23年。由此可知南朝时期 (A)
A.政权更迭频繁 B.疆域面积扩大
C.政权并立形成 D.商品经济发达
5.(史料实证)《宋书》记载:“三十年间……而民有所系,吏无苟得。家给人足……凡百户之乡,有市之邑,歌谣舞蹈,触处成群,盖宋世之极盛也。”这体现了南朝宋代 (A)
A.经济繁荣 B.政治腐败
C.文化落后 D.社会动荡
6.绘制表格是学习历史的常用方法。观察下面表格内容,其反映的是东晋南朝时 (B)
农业 麦稻兼作,兴修水利
手工业 丝织业技术进步
青瓷烧制技术高超
城市 建康城人口众多
A.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
B.江南经济发展的表现
C.南方商业发展的表现
D.南方手工业发展的表现
三、素养提升练
7.我国人民的主食一般呈现出“北麦南稻”的格局,但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人民的餐桌上除了稻米之外,还有各类北方面食。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A.北方人口南迁和民族交融的影响
B.面食的营养价值高
C.南方商品经济的发展
D.南方人口增多
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楚越之地,地广人希(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史记》
(1)材料一反映了南方怎样的经济状况
答:地广人稀,耕作方式落后;经济不发达。
材料二 江南……民户繁育……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
(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反映的南方经济发展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农业和丝织业发展水平很高。
材料三 魏晋以来,中原百姓不堪忍受战乱离苦和灾荒,纷纷从黄河流域向南逃往长江流域。……他们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技艺和工具……许多水利工程被修建,大片的荒地被开垦为良田,南方的农业生产迅速发展。——改编自《闽西历史》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南方地区经济发展的原因。
答:北方人大规模南迁,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劳动力,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
(4)综上所述,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发展变化对今天社会主义建设有何借鉴意义
答:维持社会稳定;坚持人才强国战略;加强区域间经济合作与交流,推动社会经济的进步;坚持以民为本,改善民生。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