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导学案+习题课件 2024-2025学年度七年级上册部编版历史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0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导学案+习题课件 2024-2025学年度七年级上册部编版历史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6.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2-17 14:48:20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0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学案(后附答案)
【学习目标】
唯物史观: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重要科技与文化:贾思勰和《齐民要术》;祖冲之和圆周率;书法、绘画、雕塑及文学。
史料实证: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学成就承上启下,在我国科技史上放射异彩,是中华民族贡献给人类的一份宝贵财富。
家国情怀:通过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文化的学习,初步认识我国古代的书法艺术和石窟艺术,培养艺术修养和文物鉴赏能力,批判地继承古代优秀文化遗产的能力。
【重点难点】
1.重点:祖冲之与圆周率,《齐民要术》,“书圣”王羲之。
2.难点:圆周率及推算涉及复杂的数学概念和方法,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科技文化发展的特点。
【自主学习】
一、教材核心练
1.贾思勰和《齐民要术》
(1)地位:我国现存 的一部完整的 。
(2)主要内容:主张农业生产要遵循 ,种植农作物要 ,不误农时;提倡改进生产技术和工具;提出了多种经营和商品生产等重要思想。
(3)历史评价:凸显了我国古代科学家以 为本的务实精神,反映出当时农业生产技术已经达到很高水平。
2.科学家祖冲之
(1)数学成就:把 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与其子合著数学名著《 》。
(2)历法成就:祖冲之创制当时最先进的历法《 》。
(3)机械成就:祖冲之制造出 、水碓磨、千里船等。
3.灿烂的文化
(1)书法
朝代 代表 主要成就
曹魏 锺繇和 ____ 都擅长行、草、隶书,锺繇尤擅_____
西晋 — 设置 ,教学生学习锺、胡书体
东晋 _____ 被后人誉为“书圣”,代表作《 》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北魏 — 碑刻书体苍劲厚重,粗犷雄浑
(2)绘画:东晋 是最著名的画家,代表作品有《 》和《洛神赋图》。
(3)雕塑:最著名的是山西大同的 和河南洛阳的 。
(4)文学: 父子的诗刚健雄劲, 的田园诗清新自然,朴实恬淡。
二、基础达标练
1.某同学想要探究魏晋南北朝时期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生产技术发展情况,他可以查阅的相关著作是 ( )
A.《黄帝内经》B.《九章算术》C.《缀术》D.《齐民要术》
2.(史料实证)“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材料中贾思勰强调农业生产要 ( )
A.精耕细作 B.顺应天时C.多施肥料 D.开垦荒地
3.他将书法艺术提高到一个新阶段。人们称他的行书笔势“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其代表作《兰亭集序》达到收放自如、浑然天成的境界。“他”指的是 ( )
A.锺繇 B.胡昭C.王羲之 D.顾恺之
4.观察下面的《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你会发现顾恺之在画中突出表现的是 ( )
A.人物特征 B.山水风景C.历史事件 D.飞禽走兽
5.某学者提出:自公元383年亦即淝水之战后,中国文化便进入了“鞑靼佛教”的阶段。下列选项能支撑上述观点的是 ( )
A.甘英出使大秦沟通西亚B.东汉张陵创立五斗米道
C.顾恺之创作《女史箴图》D.云冈、龙门石窟的开凿
三、素养提升练
6.(历史解释)龙门石窟现存有北魏至唐朝时期外国人、外族人造像,在石窟雕刻中也有反映西方文化的装饰纹样。这主要反映了当时 ( )
A.石窟艺术源远流长B.文化开放兼收并蓄C.雕刻艺术宏伟精巧D.社会秩序动荡不安
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祖冲之是南朝宋齐之间的杰出科学家。他治学严谨,从不盲从。三国时期数学家刘徽最早提出具有“极限”思维的“割圆术”。祖冲之运用割圆术,从圆内接正六边形算起,求出圆内接正12288边形的边长和24576边形的面积。为了保证精确度,每次都是9位数运算,这对用算筹计算的古代数学家而言难度很大,只有掌握纯熟的理论和技巧,具备一丝不苟的研究精神,才能取得如此的杰出成就。祖冲之还创制了当时最先进的历法《大明历》,设计制造出了指南车、水碓磨和千里船。
——整理自许莼舫《中国伟大的科学家
——祖冲之》
材料二 古代中国是农业大国,基本上是“靠天吃饭”,因此人们迫切希望制定精确的历法,以把握季节轮替、气候变化的规律,指导农业生产,合理安排农事。而精确历法的关键之一是精算圆周率。这是因为太阳、月亮等天体是沿着椭圆轨道周而复始地运行的,圆周率的准确计算对把握这些天体的运行规律有决定性作用。祖冲之既是伟大的数学家,又是伟大的天文学家。观象制历是中国古代天文学发展的主要动力。精确历法的需要驱动祖冲之在继承已有成就的基础上,孜孜不倦地追求圆周率的精确度,为自己制定《大明历》奠定基础。精确的历法为农业的丰产增收提供了可能,为南北朝后的隋唐富强奠定了基础。
——选自方美玲《历史知识分类与历史教学的
本质——从“祖冲之和圆周率”的教学谈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陈述是否正确。(正确打“√”,错误打“×”)
甲:祖冲之是具有“极限”思维的“割圆术”的创立者
乙:祖冲之运用算筹进行运算,体现了一丝不苟的研究精神
丙:祖冲之在天文历法和机械制造上也有杰出的成就
(2)根据材料二,说一说古代中国农业生产和天文历法、天文历法和圆周率计算之间的关系。
(3)综上所述,指出祖冲之为什么能够取得突出的科学成就。
答案:
第20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学案(教师版,答案版)
【学习目标】
1.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重要科技与文化:贾思勰和《齐民要术》;祖冲之和圆周率;书法、绘画、雕塑及文学。
2.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学成就承上启下,在我国科技史上放射异彩,是中华民族贡献给人类的一份宝贵财富。
3.通过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文化的学习,初步认识我国古代的书法艺术和石窟艺术,培养艺术修养和文物鉴赏能力,批判地继承古代优秀文化遗产的能力。
【重点难点】
1.重点:祖冲之与圆周率,《齐民要术》,“书圣”王羲之。
2.难点:圆周率及推算涉及复杂的数学概念和方法,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科技文化发展的特点。
【自主学习】
一、教材核心练
1.贾思勰和《齐民要术》
(1)地位: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
(2)主要内容:主张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种植农作物要因地制宜,不误农时;提倡改进生产技术和工具;提出了多种经营和商品生产等重要思想。
(3)历史评价:凸显了我国古代科学家以民生为本的务实精神,反映出当时农业生产技术已经达到很高水平。
2.科学家祖冲之
(1)数学成就: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与其子合著数学名著《缀术》。
(2)历法成就:祖冲之创制当时最先进的历法《大明历》。
(3)机械成就:祖冲之制造出指南车、水碓磨、千里船等。
3.灿烂的文化
(1)书法
朝代 代表 主要成就
曹魏 锺繇和胡昭 都擅长行、草、隶书,锺繇尤擅楷书
西晋 — 设置书博士,教学生学习锺、胡书体
东晋 王羲之 被后人誉为“书圣”,代表作《兰亭集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北魏 — 碑刻书体苍劲厚重,粗犷雄浑
(2)绘画:东晋顾恺之是最著名的画家,代表作品有《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
(3)雕塑:最著名的是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
(4)文学:曹操父子的诗刚健雄劲,陶渊明的田园诗清新自然,朴实恬淡。
二、基础达标练
1.某同学想要探究魏晋南北朝时期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生产技术发展情况,他可以查阅的相关著作是 (D)
A.《黄帝内经》
B.《九章算术》
C.《缀术》
D.《齐民要术》
2.(史料实证)“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材料中贾思勰强调农业生产要 (B)
A.精耕细作 B.顺应天时
C.多施肥料 D.开垦荒地
3.他将书法艺术提高到一个新阶段。人们称他的行书笔势“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其代表作《兰亭集序》达到收放自如、浑然天成的境界。“他”指的是 (C)
A.锺繇 B.胡昭
C.王羲之 D.顾恺之
4.观察下面的《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你会发现顾恺之在画中突出表现的是 (A)
A.人物特征 B.山水风景
C.历史事件 D.飞禽走兽
5.某学者提出:自公元383年亦即淝水之战后,中国文化便进入了“鞑靼佛教”的阶段。下列选项能支撑上述观点的是 (D)
A.甘英出使大秦沟通西亚
B.东汉张陵创立五斗米道
C.顾恺之创作《女史箴图》
D.云冈、龙门石窟的开凿
三、素养提升练
6.(历史解释)龙门石窟现存有北魏至唐朝时期外国人、外族人造像,在石窟雕刻中也有反映西方文化的装饰纹样。这主要反映了当时 (B)
A.石窟艺术源远流长
B.文化开放兼收并蓄
C.雕刻艺术宏伟精巧
D.社会秩序动荡不安
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祖冲之是南朝宋齐之间的杰出科学家。他治学严谨,从不盲从。三国时期数学家刘徽最早提出具有“极限”思维的“割圆术”。祖冲之运用割圆术,从圆内接正六边形算起,求出圆内接正12288边形的边长和24576边形的面积。为了保证精确度,每次都是9位数运算,这对用算筹计算的古代数学家而言难度很大,只有掌握纯熟的理论和技巧,具备一丝不苟的研究精神,才能取得如此的杰出成就。祖冲之还创制了当时最先进的历法《大明历》,设计制造出了指南车、水碓磨和千里船。
——整理自许莼舫《中国伟大的科学家
——祖冲之》
材料二 古代中国是农业大国,基本上是“靠天吃饭”,因此人们迫切希望制定精确的历法,以把握季节轮替、气候变化的规律,指导农业生产,合理安排农事。而精确历法的关键之一是精算圆周率。这是因为太阳、月亮等天体是沿着椭圆轨道周而复始地运行的,圆周率的准确计算对把握这些天体的运行规律有决定性作用。祖冲之既是伟大的数学家,又是伟大的天文学家。观象制历是中国古代天文学发展的主要动力。精确历法的需要驱动祖冲之在继承已有成就的基础上,孜孜不倦地追求圆周率的精确度,为自己制定《大明历》奠定基础。精确的历法为农业的丰产增收提供了可能,为南北朝后的隋唐富强奠定了基础。
——选自方美玲《历史知识分类与历史教学的
本质——从“祖冲之和圆周率”的教学谈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陈述是否正确。(正确打“√”,错误打“×”)
甲:祖冲之是具有“极限”思维的“割圆术”的创立者 ×
乙:祖冲之运用算筹进行运算,体现了一丝不苟的研究精神 √
丙:祖冲之在天文历法和机械制造上也有杰出的成就 √
(2)根据材料二,说一说古代中国农业生产和天文历法、天文历法和圆周率计算之间的关系。
答:关系:圆周率的准确计算有助于制定精确的历法,精确的历法可以帮助人们把握季节轮替、气候变化的规律,指导农业生产,合理安排农事。
(3)综上所述,指出祖冲之为什么能够取得突出的科学成就。
答:原因:祖冲之的个人努力,继承前人的成果,社会发展的推动,文化发展的需要等。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19张PPT)
第20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
文化
栏目导航
栏目导航
预习案·自主学习
训练案·效果评价
预习案·自主学习
一、贾思勰和《齐民要术》
1.作者:北朝的   。
2.地位: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   。
3.内容:总结了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生产技术;主张农业生产要遵循   ,种植农作物要   ,不误农时;提倡改进生产技术和工具;还提出了多种经营和商品生产等重要思想。
4.思想:突显了我国古代科学家   的务实精神。
5.影响:对后世农学的发展有深远影响,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贾思勰
农书
自然规律
因地制宜
以民生为本
二、科学家祖冲之
1.生活时代:南北朝时期。
2.成就
(1)数学:把   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   位数字,领先世界近千年。在数学方面的主要研究成果,收集在他与其子合著的数学名著《缀术》一书中。
(2)天文历法:创制当时最先进的历法《   》。
(3)机械制造:制造出指南车、水碓磨、千里船等。
圆周率

大明历
三、灿烂的文化
1.书法
(1)背景:汉朝   的发明,使书写的载体发生了革命性变化,也为书法艺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
(2)代表
①曹魏时期:锺繇和胡昭擅长行、草、隶书。
②西晋设置   ,教学生学习锺、胡书体。
③东晋:王羲之被后人誉为“   ”,他的代表作《   》,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④北魏统治者重视书法艺术,流传下来的   苍劲厚重,粗犷雄浑。
造纸术
书博士
书圣
兰亭集序
碑刻书体
2.绘画
(1)概况: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绘画艺术取得很高的成就。随着山水诗的增多,   开始兴起。
(2)代表:东晋   代表作品有《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
3.雕塑
(1)背景:南北朝时期,统治阶级大力宣扬佛教,开凿了许多石窟。
(2)代表:山西大同的   和河南洛阳的   。
(3)特点:继承了秦汉以来我国雕塑艺术的优良传统,也吸收了外来佛教造型艺术的特点,堪称宏伟精巧的雕刻艺术品。
山水画
顾恺之
云冈石窟
龙门石窟
4.诗歌:   的诗刚健雄劲;   的田园诗清新自然;北朝民歌慷慨豪迈,南方民歌细腻婉转。
曹操父子
陶渊明
训练案·效果评价
1.《齐民要术》一书综合整理了西周以来的农艺科学文献,记录了当时农艺的实践经验,涵盖了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内容。由此可知,这部书( )
A.图文并茂,艺术水平高
B.语言生动,可读性强
C.家喻户晓,传播范围广
D.内容丰富,综合性强
D
2.谚语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小满暖洋洋,锄麦种杂粮。过了小满十日种,十日不种一场空”体现了先民( )
A.强调不误农时 B.主张种植水稻
C.关注农具革新 D.重视因地制宜
3.圆周率日(3月14日)是一年一度的庆祝数学常数π的节日,这一天,很多人会怀念在圆周率计算上有过杰出贡献的( )
A.张仲景 B.祖冲之 C.贾思勰 D.郦道元
A
B
4.人们对美的不懈追求,推动了书法艺术的持久发展。东晋时王羲之将书法艺术提高到一个新高度,在他的名作中被称为“天下第一行
书”的是( )
A.《女史箴图》 B.《兰亭集序》
C.《水经注》 D.《洛神赋图》
B
5.东晋王羲之刻苦学习书法,继承各种书体的优点,所作行、楷、草书尤为精湛。其行书、楷书摆脱了以往带有隶、篆的痕迹,被当时的人称赞为古今之冠。这说明( )
A.王羲之被誉为“书圣”
B.书法艺术的继承和创新
C.行书是王羲之独创的
D.魏晋时书法创作百花齐放
B
6.北魏统治者重视书法艺术,流传下来的魏碑书体成为中国书法艺术的一种重要形式。这种书体带有汉隶笔法,融温文尔雅与粗犷彪悍于一体,结体方严,笔画沉着,变化多端,美不胜收。(如图所示)这表明魏碑艺术( )
A.是我国北方民族交融的时代结晶
B.是书法开始成为专门艺术的标志
C.被称誉“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D.其书法名家的代表为锺繇和胡昭
A
《张猛龙碑》
拓片(局部)
7.“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洛神赋》这两句传世千年的名句,为后人构造了一位可望而不可即的“丰姿秀美,含情脉脉,飘飘若仙”的洛神。谁的作品形象再现了以上情景( )
A.司马迁 B.顾恺之 C.屈原 D.王羲之
8.南北朝时期,统治阶级大力宣扬佛教,在一些地方的山崖上开凿了许多石窟。其中,最著名的是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某地的龙门石窟。“某地”是指( )
A.湖南长沙 B.广东深圳
C.河南开封 D.河南洛阳
B
D
9.古人对圆周率的推算由来已久,对下表解读正确的是( )
B
时期 科学家 圆周率数值
西汉 刘歆 3.154 7
三国 刘徽 3.141 6
南朝宋 何承天 3.142 8
南北朝 祖冲之 3.141 592 6—3.141 592 7
A.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研究圆直径与周长关系的国家
B.我国对圆周率的研究时间早、历程长、成果显著
C.祖冲之对圆周率的研究贡献是世界上最大的
D.长期的统一稳定是圆周率研究取得重大成就的前提
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
(顺应天时,裁量地利,根据规律办事,那么用力少而成功多。如果违背自然规律,就会白白劳动而没有收获。)
材料二 名片
姓名:    
生活时代:南北朝
职业:科学家
擅长领域与成就
①数学:把     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与其子合著《缀术》一书
②天文历法:创制当时最先进的历法        
③机械制造:制造出指南车、水碓磨、千里船等
材料三
《兰亭集序》(摹本·局部)
材料四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龟虽寿》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
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归园田居》(其三)
(1)材料一出自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这部农书的作者是
谁 材料一反映了这位农学家什么样的思想
答案:贾思勰。遵循自然规律,因地制宜。
(2)请将材料二的名片补充完整。
(3)材料三书法作品是哪一位书法家的代表作 由于他在书法上杰出的艺术成就,被后人誉为什么
答案:祖冲之 圆周率 《大明历》
答案:王羲之。“书圣”。
(4)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最著名的画家是谁 试举一例他的作品。
答案:顾恺之。《女史箴图》或《洛神赋图》。
(5)材料四中两首风格迥异的诗歌,作者分别是谁
答案:曹操、陶渊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