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00000
4.鱼宰杀后鱼肉中的腺苷三磷酸降解生成肌苷酸,能极大地提升鱼肉鲜味。肌苷酸在酸性磷
2025届高三第三次校际联考
酸酶(ACP)作用下降解又导致鱼肉鲜味下降。在探究鱼类鲜味下降外因的系列实验中,实
验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生物学试题
地024
出0.20
注意事项:
0.20
0.16
安0.16
0.12
县市区
1.本试题共8页,满分100分,时间75分钟。
012
2.答卷前,务必将答题卡上密封线内的各项目填写清楚。
0.08
0.08
30.04
0.04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
0.0
3.03.43.84.24.65.05.45.86.26.6p
0.00
0455055
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
图1pH对ACP活性的影响
图2温度对ACP活性的影响温/
35
卷上无效。
学
校
A.本实验的自变量为pH和温度,因变量是酸性磷酸酶(ACP)的相对活性
4.考试结束后,监考员将答题卡按顺序收回,装袋整理:试题不回收。
B.不同鱼的ACP的最适温度和pH有差异,直接原因在于不同鱼体内的ACP基因不同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C.由图可知,放置相同的时间,草鱼在pH约5.0、温度60℃条件下,鱼肉鲜味下降最快
杯
D.pH低于4.2、温度超过55℃,对鳝鱼肌肉酸性磷酸酶(ACP)活性影响的机理不同
、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计48分,每小题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5.某基因型为MmNn的精原细胞减数分裂I时,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可以交换相应
姓
名
1.大豆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其内含有多种营养物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的片段(如图甲):某些情况下,减数分裂Ⅱ时,姐妹染色单体可分别将自身两端粘在一起
A.叶肉细胞中的微量元素镁可参与叶绿索的合成
着丝粒分开后,两个环状染色体互锁在一起,两环之间可通过交换部分片段(交换的部分不
B.大豆油因含有饱和脂肪酸,其熔点较低,故室温时呈液态
定相等)实现分离,如图乙所示。不考虑其他基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淀粉和纤维素都是由葡萄糖聚合形成的多糖,两者结构不同
班
级
D.可用H标记亮氨酸羧基上的H追踪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与分泌过程
2.溶酶体膜上存在两种H转运蛋白,H转运蛋白1能够将细胞质基质中的H逆浓度梯度转
运至溶酶体,H*转运蛋白2是一种通道蛋白,能够将溶酶体内过多的H转移至细胞质基质,
图甲
图乙
从而维持溶酶体pH值的稳定。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图甲和图乙所示交换染色体片段所引起的变异都属于染色体易位
A.H通过转运蛋白1进人溶酶体需要消耗能量
B.该精原细胞发生图甲变化后,正常完成减数第二次分裂将产生4种精细胞
试
场
B.抑制细胞呼吸,溶酶体的pH值可能会降低
C.正常精原细胞中,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发生在次级精母细胞中
C.H通过H*转运蛋白2进入细胞质基质属于协助扩散
D.只考虑N、基因,该精原细胞发生图乙变化后产生的精细胞基因型有3种可能
D.H转运蛋白2发生功能障碍可能导致细胞内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增多
6.下列关于肺炎链球菌的体内转化实验(实验1)、体外转化实验(实验2)以及2噬菌体侵染
3.运动员在剧烈运动时,肌肉细胞有氧呼吸产生NADH的速度超过其再形成NAD的速度,这
细菌的实验(实验3)的叙述,错误的是
号
时肌肉中形成的丙酮酸由乳酸脱氢酶催化转变为乳酸,使NAD+再生,保证葡萄糖到丙酮酸
A.实验1不能得出R型细菌含有转化因子的结论
能够继续进行产生ATP。肌肉中的乳酸扩散到血液并随着血液进人肝细胞,在肝细胞内转
B.实验2中任意一组实验的培养基上都长出了R型细菌
变为葡萄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实验3中的S标记的噬菌体组,若搅拌不充分不会影响放射性的分布
A.剧烈运动过程中,肌细胞产生的C0,与消耗的0,的比值始终等于1
D.用2P标记的噬菌体去侵染5S标记的细菌,释放的每一个子代噬菌体均含S
B.肌细胞有氧呼吸过程中,葡萄糖中的能量大多数转化为ATP中的化学能
7.天使综合征(AS)是一种罕见的儿童精神系统疾病,是由患儿脑细胞中的UBE3A蛋白缺乏
C.有氧呼吸过程中,NADH在细胞质基质中产生,在线粒体基质和内膜处被消耗
导致的。UBE3A蛋白由15号染色体上的UBE3A基因控制合成,该基因在正常婴儿脑细胞
D.丙酮酸被还原为乳酸的过程中会生成NAD+和少量的ATP,供给肌细胞使用
中的表达方式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2025届高三生物学第三次校际联考试题-1-(共8页)
2025届高三生物学第三次校际联考试题-2-(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