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t 1 Teachers’ Day Lesson 2 She was young then. Lesson 3 They were active in class.
教学设计
一、学情分析:
授课对象是五年级学生,他们有一定的英语学习基础。且从语言知识的储备方面来讲,三年级学习了“She/He is ...”句式介绍别人;四年级学习了tall, short, beautiful, big, small 等词。他们有强烈的好奇心,对教师节有一定的了解,但是缺乏生活经验,缺少用英语来表达对老师感谢的能力;且初次接触过去时态,因此在描述时有一定难度,因此设计多种语言实践活动,采用图片、视频等辅助手段,帮助学生掌握重点知识。通过本单元学习,并设计相应的语言学习内容和语用任务,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内化重难点,建构知
识框架,最终实现有效输出。
二、教材分析:
本单元属于“人与社会”范畴,涉及“如何描述人物的外貌和性格特征,以及如何描述某人现在和过去的样子”。本单元内容围绕 A Great Teacher--Teachers’ Day 这一主题展开,涉及三个语篇,包括两组对话,一篇配图短文。语篇一是学生日常生活对话。Jenny 和 Danny 在谈论 Danny 最喜欢的老师,并通过描述猜测,知道了是 Miss Zhang。通过描述,学生学会了如何用一般现在时描述一个人的外貌和性格特征。语篇二将原课文的语篇 2 和语篇 3 巧妙串联在一起,用一般过去时描述老师和他的学生们过去的外貌和性格特征。也是日常生活对话。Danny 和 Jenny 将教师节贺卡赠送给 Miss Zhang 时,发现 Miss Zhang 也在制作贺卡,要送给自己的老师 Mr Wang。Miss Zhang 通过照片告诉两位学生她的老师从前的样子,也不禁回忆起那时的自己。通过介绍,学生学会用一般过去时描述一个人的外貌和性格特征。然后,呈现了教师节当天,Mr Wang 的学生回校看望他,学生今非昔比,变化很大。他们一起祝愿 Mr Wang 教师节快乐。该语篇激发同学们对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并培养了学生尊师重教的良好品质。语篇三是配图短文 A Great Teacher。讲的是世界著名作家 Helen Keller和她的老师--Anne Sullivan 之间的故事。讲述了 Anne Sullivan 克服种种困难,事无巨细的照顾 Helen Keller,教会她做好多事情,并把她培养成了伟大的作家。可以说,没有 Anne Sullivan,就不会有伟大的作家 Helen Keller。该语篇激发同学们对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本单元的三个语篇从不同视角谈论 Teacher’ Day,单元内各语篇与单元主题之间、各语篇之间相互关联,构成三个子主题,即“学生为老师做教师节贺卡并描述老师的外貌和性格特征,且表达对老师的喜爱之情。”“老师为以前的老师做贺卡并描述老师过去的外貌和性格特征。”“教师节同学们回到母校祝老师节日快乐,并回忆过去,表达对老师的尊敬、感激之情。”“教师节这一天学校里来的新老师发生的有趣故事”各课时围绕单元主题和子主题展开,课时之间既相对独立,又紧密关联。学习活动按照学习理解、应用实践和迁移创新三个层次逐步展开,循序新进,螺旋上升。语言学习渗透在对语篇主题意义的探究中,学习活动由浅入深,理解性技能与表达性技能协同发展,有效帮助学生形成基于主题的结构化知识。
三、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时学习,学生能够:
1.通过以旧引新,由回顾 Miss Zhang 现在的样子过渡到描述 Mr Wang 过去
的样子以及 Miss Zhang 过去的样子,进而描述 Mr Wang 的学生们过去的样子。
(学习理解)
2.通过对本单元文本的复习,口头表达对老师的尊敬、爱戴和感恩之情;(应
用实践)
3.通过描述自己过去的样子,引导学生描述自己以前的样子,并拓展到描述
自己上一年级时老师和同学们的样子。(迁移创新)
完成课时目标所需的核心语言如下:
【核心单词】
young,old,tall,short,beautiful,kind,strict,thin,active,naughty,smart,his, ago, little, then,
【核心句型】
She/He was ... then.
I was ...then.
They were ... then.
四、设计思想
What:本课语篇对原语篇 Lesson2 和 Lesson3 进行了整合,内容围绕教师节展开。首先在情境中巧妙地将 Lesson1 的内容进行整合,由描述 Danny 最喜欢的老师 Miss Zhang 现在的外貌和性格特征引入;然后又介绍了 Miss Zhang 最喜欢的老师 Mr Wang 过去的外貌和性格特征。进而描述 Mr Wang 的学生们过去的样子。
(学习理解)
然后通过描述自己过去的样子,引导学生描述自己以前的样子,并拓展到描述自己上一年级时老师和同学们的样子。
Why:通过复习描述 Miss Zhang 和 Mr Wang 过去的外貌及性格特征,使学生学会描述一个人的过去的外貌和性格特征,并激发起学生对老师的尊敬、爱戴和感恩之情。通过描述老师们的变化,让同学们知道教师的伟大之处,培养了学生尊师重教的良好品质。
How:本单元话题生活气息浓厚,内容围绕 Teachers’ Day 这一主题展开,涉及两个语篇,其中涉及描述外貌及性格特征的词汇 , 如 :
young,old,tall,short,beautiful,kind,strict,thin,active,naughty,smart.描述时使用的核心语言,如:“She/He was... then. I was ... then. They were ...then”。Miss Zhang 都介绍了自己喜欢的老师和自己过去的外貌及性格特征,情节比较简单,易于理解,具有现实意义和一定的教育意义。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会用一般过去时描述他人的外貌特征。
教学难点:激发起学生对老师的尊敬、爱戴和感恩之情。
六、教学流程
教学目标 学习活动 效果评价
1. 通 过 复习整合,在看、听、说的活动中,学会描述一个人过去的外貌和性格特征, (学习理解) 学生唱一首关于“teacher”的歌曲,唱完后,通过 Free-talk 中 “What’s the song about ” “When is Teachers’ Day ” “What's Danny doing for his favorite teacher ? ” “ Who is his favorite teacher?” “What’s Miss Zhang like ” 等问题的引领,复习学过的内容,为接下 来的描述做铺垫。 从 Danny 最喜欢的老师 Miss Zhang 开始描述,描述了她现在样子。再通过询 问 Miss Zhang 最喜欢的老师是谁,学习 如何描述 Mr Wang 过去的样子。 然后借助语言框架,对自己熟悉的人 的外貌及性格特征进行描述,如 He/She was... 并将现在和过去进行对比,了解 一般过去时和一般现在时使用的不同语境 教师观察学生能否 积极参与互动和交流, 调动头脑中已学知识, 主动分享对教师提出问 题的理解。并根据需要 调整提问方式,进行追 问和鼓励。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堂反应,调整提问方式,不断启发引导,适时追问,并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反馈。 教师观察学生完成 描述的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提供帮助。根据学 生的表现给予指导和反 馈。
设计意图:本阶段学习活动,旨在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描述他人以前的外貌和性格特征词汇的表达。帮助学生在语境中理解对话内容,学习对话中的词汇和核心语言。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观察图片,梳理知识点,培养学生准确获取关键信息的能力。学生积累并拓展词汇,扩大知识面,并内化语言,为语言输出奠定基础。
2. 通过阅读原 语篇 3,概括总结 如何描述多人过去样子。 通过老师描述自己的样子,引导学生描述自己以前的样子 。 (应用实践) 在教师问题的引领下,学生通过阅读 原语篇中的 Lesson3,,回答“What were the boys like then?”“What were the girls like then?”并用核心句型“They were ...”作答。在学习核心句型的同时 学习新词“active”“naughty”“smart” 等,并借助图片、视频等形式了解其含义。 老师介绍自己过去的样子为学生提 供的范例,学生借助老师提供的语言支架 描述自己以前的样子。 观察学生使用语言 是否正确,能否借助板 书呈现的语言支架表达 对老师的感激之情,把 握学生内化所学内容和 语言的情况。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梳理和归纳关键句型与重点语言,学习核心句式,促进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的内化,从学习理解到应用实践,为进一步在真实情境中运用所学做好铺垫。通过表达对老师的爱,引导学生在自觉对照和主动筛选的过程中深化理解与感知,发展思维品质。
3. 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回顾 自己刚上小学时自己老师们和学生们的样子,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讨论,并落实到书面表达。(迁移创新) 教师给学生提供一些刚入学时的师 生合照,触发学生的回忆,创设情境,为 描述自己过去的老师和同学们做准备。 通过小组讨论,用核心句型对目标人 物进行描述,并通过书面表达的形式在课 堂中练习及展示,巩固所学知识。过学习, 情感共鸣 , 感受到老师的selfless 和 great,我们都应该尊师重教。 教师鼓励学生勇敢进行表达,学生通通过一系列问题的设置,引导学生梳理文本脉络,培养学生思维能力,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教师观察学生在语 境中运用核心语言进行问答和交流的情况,根 据学生的表现给予指导 和反馈。
设计意图:本部分学习活动旨在让学生根据情境,和问题链的引领,整合运用相关语言表达,创造性地运用所学语言。学以致用,培养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运用所学语言和文化知识的能力,加深对主题意义的理解,推动迁移创新。
(必做 ) 1.Read the text fluently. (必做 ) 2.Talk about your parents' old pictures with your classmates. (选做 ) 3.Find out your old pictures and new ones. Describe the changes to your family. (找出自己的老照片和新照片,跟家人描述自己的变化。)
教学反思 一、教学目标达成情况 1.学生基本掌握了一般过去时的结构以及用于描述人物外貌特征的关键句型,如“He/She was...(描述外貌).”“They were...”大部分学生能够正确运用一般过去时来描述人物过去的外貌。在课堂练习和作业中可以看出,学生对于表示外貌特征的词汇如“tall” “short”“thin”“long hair”“short hair”“smart”“naughty”“young”等的运用较为准确。 通过图片展示、情景对话、小组活动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积极交流,合作学习,锻炼了口语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引导学生观察、对比人物现在和过去的外貌,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 思维能力。让学生了解到人的外貌会随着时间而改变,培养了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和 对变化的认知。课堂活动中,学生积极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增强了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方法的有效性 1. 直观教学法 利用图片展示人物不同时期的外貌,形象直观,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一般过 去时的用法和外貌特征的描述。学生对图片的反应积极,能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 2. 情景教学法 设置真实的情景,如回忆过去的同学、家人等,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运用 一般过去时描述人物外貌。这种方法使学生感受到英语的实用性,提高了学习的 积极性。 3. 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活动中,学生互相交流、互相帮助,共同完成任务。不仅提高了学习效 率,还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但在小组活动中,也发现部分学生参 与度不够高,需要进一步加强引导。 三、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1. 问题 部分学生对一般过去时的掌握还不够牢固,容易与一般现在时混淆。在描述 人物外貌时,会出现时态错误。学生在运用词汇描述外貌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词汇量不够丰富。课堂时间有限,无法让每个学生都有充分的机会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2. 改进措施 加强对一般过去时的复习和巩固,可以通过更多的练习和对比分析,帮助学生区分一般过去时和一般现在时的用法。拓展学生的词汇量,在教学中引入更多的描述外貌特征的词汇,并通过图片、例句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设计多样化的作业形式,让学生在课后有更多的机会练习和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可以利用小组展示、英语日记等方式,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锻炼。 四、对今后教学的启示 1. 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特别是语法和词汇的学习。要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为语言的运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2. 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和运用语言。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增强语言的实用性。 3. 加强小组合作学习的指导,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合作能力。要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帮助和鼓励。 4.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和需求,设计不同层次的教学内容和作业,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 总之,通过这两课的教学,我对一般过去时描述人物外貌特征的教学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反思。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