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赤壁赋》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6.1《赤壁赋》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8.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2-17 17:09: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赤壁赋》苏轼 教学设计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
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一、教学目标
1.在朗读中疏通文意,掌握重点实词、虚词及特殊句式等。
2.了解“赋”这一文体的相关知识,了解作品“以文为赋”,骈散结合的形式特点;了解作者运用的主课问答这一赋体的传统手法。
3.欣赏作者描绘的赤壁夜景,品析作者的情感变化,领会作者的人生感悟。
4.学习作者借景抒情的写作方法。
二、教学重点
欣赏作者描绘的赤壁夜景,品析作者的情感变化,领会作者的人生感悟,学习作者借景抒情的写作方法。
三、教学难点
准确理解作者的情感是怎样由喜而悲、由悲向豁达转变的。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有道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仍然是山,看水仍然是水。”对此你怎么理解?
上述话语是唐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提出的参禅的三重境界: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禅中彻悟,看山仍然是山,看水仍然是水。其实,这三句话也可以很好地概括人生的三重境界:一个人的人生之初纯洁无瑕,初识世界,一切都是新鲜的,眼睛看见什么就是什么,人家告诉他这是山,他就认识了山,告诉他这是水,他就认识了水。
  随着年龄渐长,经历的世事渐多,就发现这个世界的问题了。这个世界问题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经常是黑白颠倒,是非混淆,无理走遍天下,有理寸步难行,好人无好报,恶人活千年。
  进入这个阶段,人是激愤的,不平的,忧虑的,疑问的,警惕的,复杂的。人不愿意再轻易地相信什么。人这个时候看山也感慨,看水也叹息,借古讽今,指桑骂槐。山自然不再是单纯的山,水自然不再是单纯的水。一切的一切都是人的主观意志的载体,所谓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一个人倘若停留在人生的这一分阶段,那就苦了这条性命了。人就会这山望了那山高,不停地攀登,争强好胜,与人比较,怎么做人,如何处世,绞尽脑汁,机关算尽,永无满足的一天。因为这个世界原本就是一个圆的,人外还有人,天外还有天,循环往复,绿水长流。而人的生命是短暂的有限的,哪里能够去与永恒和无限计较呢?
  许多人到了人生的第二重境界就到了人生的终点。追求一生,劳碌一生,心高气傲一生,最后发现自己并没有达到自己的理想,于是抱恨终生。但是有一些人通过自己的修炼,终于把自己提升到了第三重人生境界。茅塞顿开,回归自然。
  人这个时候便会专心致志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不与旁人有任何计较。任你红尘滚滚,我自清风朗月。面对芜杂世俗之事,一笑了之,了了有何不了。这个时候的人看山又是山,看水又是水了。正是:人本是人,不必刻意去做人;世本是世,无须精心去处世;便也就是真正的做人与处世了。
这节课,我们开始学习苏轼的《赤壁赋》。看看在东坡居士笔下赤壁的山水是山是水,还是非山非水。
(二)诵读,整体感知
1.师范读,注意生字读音。
2.生自由诵读,熟悉课文。
(三)疏通文意
(四)文本分析
1.梳理本文情感变化脉络
明确:乐——悲——喜
2.为何而乐?
美景(清风明月) 乐事(吟诗 饮酒 唱歌)
(1)赏赤壁美景
问:苏轼眼中的赤壁夜景有什么特点?
明确:“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清风徐来”而非“清风吹来”。一个“徐”字写出了清风给人的闲适、柔和的感觉。“徘徊”一词写月,写出了明月慢慢升起,在云雾中穿行的视觉效果。“横”是笼罩的意思,写出江面水雾很大,把整个江面都罩住了。几个关键字词写出了水雾缥缈,月色朦胧的特征。苏轼眼中的赤壁夜景纯净淡雅,亦真亦幻,具有一种朦胧美。
学生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想象感受朦胧夜景。
问:苏轼面对眼前美景产生怎样的感觉?
明确:“纵一苇之所如,凌万倾之茫然。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一苇”为什么不是“一舟”呢?“一苇”有窄小、轻飘之意,苇草漂在水面自由自在。这是苏轼沉浸于眼前美景中获得的自在自由感觉。
此时,苏轼坐在小船上像神仙在天空中驾风遨游一样,有一种遗弃尘世,得道成仙的感觉,逍遥自在,无所牵挂,内心澄明。苏轼眼前的夜景使他获得暂时的超脱。眼前的美景和沉浸其中的感觉让他快乐极了,逍遥极了。
(2)乐事
“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苏轼乐到极点,就不再诵诗,而是唱起了歌。歌词是:“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3.因何而悲?
过渡:那么,如此快乐的苏轼是如何突然转悲的呢?因为客人的箫声,“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使得苏子“愀然”。
我们不禁要问:主人如此高兴,客人却箫声悲凉,岂不扫兴?但仔细一想,非也。相反,客乃主之知音也。因为客是“倚歌而和之”,一个“和”字,分明告诉我们歌声中已暗含了悲凉。歌声何以含悲凉?联系上文及歌词可知:“美人”即是症结所在,包含着苏轼潜在的情怀。
(1)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这两句诗是互文关系 ,专指吟诵《诗经·陈风》中的《月出》篇: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 舒窈纠兮,劳心悄兮!月出皓兮,佼人懰兮。 舒忧受兮,劳心慅兮!月出照兮,佼人燎兮。 舒夭绍兮,劳心惨兮!
这是一首非常典型的对月兴怀、静夜思人之作。主人公仰首遥望夜空中皎洁如玉的明月,细细回味所爱之人的翩翩风姿,不禁为此时双方不能共度良宵而忧从中来 ,劳心伤怀。
(2)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 。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两处诵歌中的“美人(佼人)”只能被视作一个隐喻,而这样的隐喻传统可以一直追溯到由屈原开创的“香草美人”的意象系统。在屈原的艺术世界里,美人即喻君王,对美人的追求即象征对贤明君主的渴求。“美人”,也可象征理想追求、政治抱负(例:《雨巷》《蒹葭》)。这歌词内容连同歌词形式一起表达了苏轼的情怀:欣羡 “美人”,渴望与追求政治理想。由此看来,苏子在《赤壁赋》开首两段高歌 “美人曲 ”,一定程度上破坏了清风明月悠扬和谐的自然图景,暴露出苏轼精神结构中“身在江湖”与“心存魏阙”的深刻矛盾。
由此来看,如果单用一个“乐”字来概括《赤壁赋》开篇的情感特征,难免显得粗疏而又肤浅。苏轼在月白风清的自然世界 里求取某种超然的欢欣,其实是一种装饰或手段,是为了派遣心中的郁结。“乐”的底色是“悲”。
3.悲
接下来,作者借客之口层层书写“悲”。
(1)一悲我与曹公不可同日而语。曹操“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自己却“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尊以相属”。怀古而伤今,自己也是满腹经纶, 胸怀济世之才, 却在江边捕鱼砍柴……,与英雄相比,真是可叹可悲。
二悲“人生苦短,宇宙无穷”。曹操虽然具有雄才大略、丰功伟绩,为“一世之雄”,但“而今安在哉”?“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三悲“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这个愿望“不可乎骤得”。
4.如何而喜?
思考:想到短暂、渺小、痛苦、无常的人生,真是悲不自胜。然而,作者是如何解开愁结、转悲为喜的呢?
在这里,作者通过水和月对人生的参悟包含了三个层次:物我无尽、物各有主、共适风月。
(1)通过水月不变之理,明白“物我无尽”:水的变化是“逝者如斯”, 月的变化是“盈虚者如彼”; 水的不变是“而未尝往也”,月的不变是“而卒莫消长也”。所以,“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从变的角度看,万物与“我”都在变化,石头也会风化,地球也在变化,人每分每秒都在进行新陈代谢,人的生、老、病、死都证明了人时刻在变化。 从不变的角度看呢,又都是“物我无尽”,即“我”是不变的,这是说客观存在的事实是改变不了的,比如说“我”于1082年7月15日夜游赤壁这一客观事实是不会变的;再者,绵延不绝的人类历史是无穷尽的,张若虚的“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道出了人类的无穷、宇宙的永恒,那么“我”是人类的一分子,参与过人类的活动,自然也是“无尽”的。
(2)物各有主:取该取的,自然获得,不强求。对苏轼来说这个“物”就是指身外之物,说具体一点就是指功名。 “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的意思是说: 功名非我强求可得。 那怎么办呢? 暂时淡泊功名,徜徉山水吧!
(3)共适风月:功业有主, 而清风明月无主, 可以尽情享受。 要像陶渊明那样“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像李白那样“相看两不厌,惟有敬亭山”。要主动去亲近自然,去享受自然,自然就会给予你美的回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总之,“我”与万物一样是变化的,但“我”生存过,又和万物一样是不变的。“我”是自然的一部分,所以应该顺应自然,顺从天道。至于功名,不可取则莫强求。闲时就去游山玩水,享受清风明月。 想到这一层,作者就转悲为喜,喜中之喜是参悟了人生之理。
思考:苏轼内心悲愁层层郁结,但他并没有消沉下去,而是勇敢地走了出来,是什么给了他人生启迪?
明确:自然。自然无语,那是于无心人;自然有语,那是于有心人。大自然一方面让人生发哀怨,一方面又引导人走出困境,走出自我。苏轼,赏水月,迷离自我;观水月,又走出自我。如果换一个角度看问题,可能柳暗花明。
5.主课问答结构
主客对答是赋这种文体的特点。文中的“客”与 “苏子”看似两人,实为一人。二者的问与答是作者彼时彼地内心复杂情感的真实流露,是一种虚拟的对话形式。这种虚设人物问对的行文结构并不是苏轼的独创,而是源起《庄子》,承由骚、赋的传统文体形式,同时也是人的二重组合心理结构的真实映现。
从现存文献来看,主客问对的文体形式早在《庄子》中就已普遍应用了。如《逍遥游》中蜩、学鸠和大鹏的对话: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此二虫又何知!
再如屈原《渔父》: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gǔ)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歠(chuò)其醨?何故深思高举(高出世俗的行为),自令放为?”
  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mén)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
  渔父莞尔而笑,鼓枻(yì)而去,乃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复与言。
“苏子”与“客”的一番对话实际上正是苏轼泛游赤壁时内心情感冲突的真实映现:一方面,面对眼前水天一色、浩浩渺渺、柔丽静谧的月夜秋江美景,作者深深地感染并陶醉着。刹那间,心中久积的人生烦恼,尤其是因“乌台诗案”所遭受的折磨、冤屈、愤懑烟消云散,化为乌有,一种心与物游、飘飘欲仙的审美体验油然而生;但是另一方面,乐极生悲,刚刚获得的忘情、超越的审美体验忽然又被一种人生如梦的虚无、无奈与悲哀所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