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厦门市双十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1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4小题,1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什克洛夫斯基十分关注小说家如何通过叙事视角的选择来达到陌生化的效果。他在阐述“陌生化”理论时,以托尔斯泰在小说《耻辱》中对鞭笞的陌生化描写为例,指出:“托尔斯泰通过避免直接指称人们习以为常的事物的办法,使事物变得新奇陌生。他的描写使人觉得是初次见到事物,或者感觉到某事为初次发生的那样。”什克洛夫斯基这里所强调的“初次”,就是事物的新鲜感,也就是“陌生化”的新奇效果。此外,什克洛夫斯基还提到托尔斯泰在《霍尔斯托密尔》中以一匹马为叙事者,通过这匹马的叙事视角,使得故事的内容和场景显得陌生,以动物的无是无非的眼光无声地披露了人类社会的自私和贪婪。
视角问题是小说叙事中一个相当重要的问题。美国小说理论家路伯克曾指出:“小说技巧中整个错综复杂的方法问题,我认为都要受到角度问题——叙述者所站的位置对故事的关系问题的调节。”20世纪以来,出现了各种有关视角问题的分类。传统小说大多采用上帝般超然的全知叙事视角,全知叙事者的目光无所不在、无所不及,叙事者对发生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事件了若指掌,对人物的内心活动亦能明察秋毫。与此相对应的是人物有限视角,叙事者转用故事中或故事外某个人物的眼光来观察事物,对事件的发展知之甚少,对人物的认识具有局限性,作品因而充满了悬念。英国新批评的代表人物I·A·理查兹曾将语言分为指称性的实用语言和非指称性的诗歌语言,诗歌语言是对实用语言的陌生化,人物有限视角则是对全知叙事视角的陌生化。
全知叙事视角将事件、人物的过往和将来娓娓道来,将人物的内心活动和盘托出,其结果往往是纷至沓来的信息使读者流于无意识的、被动的阅读。在这样的作品里,事件得到了强调,而读者对事件的感受则被自动化、机械化。采用人物有限视角叙事的作品则相反,事件往往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人物对事件的感受。正如什克洛夫斯基所说的“艺术的目的是要人感受到事物,而不是仅仅知道事物”。有限视角再现了人们在生活中感受新事物、认识新事物的渐进过程,读者在渐进的阅读过程中充分领略、欣赏事物,沉醉于对它的感觉和体验之中,这既延长了读者感受的时间,又产生了意想不到的审美情趣。
福楼拜堪称自觉在创作中采用人物有限叙事视角的第一位作家。例如,在《包法利夫人》“马车里的沦落”一节中,包法利夫人和她的情人赖昂在奔驰的马车上纵情寻欢,然而叙事者并不是采用全知叙事视角对马车内的场面作细致入微的描写,而是让读者置身于车夫和市民的有限视角,展示马车外发生的画面,这些画面都是运用非指称性的语言来描写的,即人们似乎第一次看见这样一系列画面。有限叙事视角在这里的运用,使人们熟悉的对象陌生化了,延长了读者的审美体验并激发了读者进行有效阅读、填充文本空白的积极性,
(摘编自邓建英《“陌生化”与小说叙事视角》)
材料二:
“陌生化”理论是20世纪初俄国形式主义学派代表之一什克洛夫斯基在《艺术作为手法》一文中提出的:“那种被称为艺术的东西的存在,正是为了唤回人对生活的感受,使人感受到事物,使石头更成其为石头。艺术的目的是使你对事物的感受如同你所见的那样,而不是如同你所认识的那样;艺术的手法是事物的‘反常化’手法,是复杂化形式的手法,它增加了感受的难度和时延;艺术是一种体验事物之创造的方式,而被创造物在艺术中已无足轻重。”
这里的“反常化”即是“陌生化”。在日常生活中,一切言谈、动作、行为等,一旦成为一种习惯性的东西,便变得带有机械性,沉入人的无意识中而无法引起人的注意。“事物摆在我们面前,我们知道它,却对它视而不见。”而文学的功能则在于使人摆脱这种麻木、迟钝的状态,唤起人对生活的新鲜、强烈的感受。为达到这一目的,就需要“陌生化”。也就是说,“文学中所表现的事物应超越人们习以为常的认识,以一套新鲜的语词突出出来”。从研究角度看,陌生化不仅表现于叙事文本结构中有限叙事视角,更主要集中于诗歌语言分析。诗歌语言分析方面,研究者认为诗歌语言的“陌生化”表现在三个层面上:一是语音层面,近体诗相对于古体诗,词相对于诗,白话诗相对于古典诗词等都在音节、押韵等方面构成了“陌生化°;二是语法层面,主要是语法上的不合规则构成“陌生化”效果;三是语义层面,主要是词语所指的改变。有不少学者从作品研究的角度,提出一些有意思的观点,如辛弃疾词中大量典故,折射出词人的主体品性之美,组织结构方式也十分巧妙,正是对于前人词作的“陌生化”;又如盛唐诗歌在“入神”“天然”的诗美方面,后人再难企及,因此,宋诗的尚“逸”求“奇”就是对唐诗的“陌生化”。
(摘编自陈静《近十年“陌生化”理论研究评述》)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运用人物有限视角或非指称性诗歌语言进行表述,是取得陌生化效果的有效途径。
B. 全知叙事视角往往会减少文学作品独具魅力的空白与悬念,影响读者的审美体验。
C. 有限视角贴合人们生活中感知新事物的渐进过程,更易于准确表现作品思想主题。
D. 文学的“陌生化”可以激发人们因为生活的机械重复而变得麻木迟钝的初始感受。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什克洛夫斯基认为,《霍尔斯托密尔》以马为叙事者取得“陌生化”效果,方能披露人类社会的自私贪婪。
B. 非指称性诗歌语言不以准确指示目标对象为目的,其意在引发人们对事物的新鲜感,追求艺术效果的创设。
C. “陌生化”文本能增强感受难度,延长感受时间,使读者在充分体验事物的新颖别致中获得新的审美体验。
D. 作家们在追求“陌生化”的过程中,也在不断地突破前人形成的模式,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文学的创新发展。
3. 下列选项中,不能用来支撑论证“陌生化”理论观点的一项是( )
A. 《城南旧事》以英子的口吻讲述故事,呈现出儿童固有的直觉性和非理性特征,赋予小说浓厚的儿童色彩,带给人以独特的审美体验。
B. 《红楼梦》以一块通灵石头讲述其幻形入世、历尽离合悲欢与世态炎凉的故事开篇,将读者带入一个神奇神秘的茫茫宇宙、渺渺乾坤。
C. 《三国演义》内容驳杂,人物众多,情节曲折,在千头万绪中,作者刻意突出对军事斗争的描绘,给后世留下了宝贵的军事战略思想。
D. 王安石《泊船瓜洲》“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的“绿”字,将形容词活用作动词,打破寻常语法规则,达到令人耳目一新的艺术效果。
4. 材料二第一自然段中,什克洛夫斯基提出了怎样的观点?他是从哪些方面阐释这一观点的?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十字勋章①
【法】亨利·巴比塞
由于一次非常成功的偷袭,我们进入了加拉各村。村子里只剩下一些妇孺老弱。真凑巧,这天晚上,所有罗洛贝族的武士都出去打猎了。
大家隐蔽在矮茅屋后面,子弹上膛,步枪平托,一切就绪,只待我们开火消灭所有这些人影儿。他们仍然一无所知,三三两两地坐在石头和地上。
在我前面,有两个黑人坐在一条长凳上,背靠着墙,默默无声,一动也不动地紧偎着。我瞄准了右边那一个,暗自思忖道:他们两人没完没了地在谈些什么呢?
一声号令!我们的步枪从四面八方同时发射,有如晴天霹雳。时间并不长,两分钟而已。这些漆黑的人影儿,全都呜呼哀哉,被打发回老家去了。他们好像钻进了地底下,又好像烟雾似的,风吹云散了。
说实话,我承认,对逃过我们密集的排射,跟田鼠一般钻进矮茅屋去的那些男男女女的幸存者,我们后来打发得有些过火。为了胜利的欢乐,这一场杀戮是可以谅解的,而且在战场上这也是极其自然、极为人道的。至于我个人,必须交代一下,当时发生的事情,在我脑海里只留下一片极端混乱的印象。但是有一件事,我却记得很清楚:两个黑人,在我前面,我举起步枪,瞄准了其中一个。这两人后来我又见到了:因为我几乎绊倒在他们身上。就在前不一会儿,他俩还不言不语,现在却变成了尸体,倒在长凳下。这是两个小黑人,一男一女,身子蜷缩,相互紧抱着,酷似两只紧握住的手……是一对恋人!这件事总是不以我的意志为转移,萦绕在我的脑际。
后来,我的脑子完全糊涂了:狂食暴饮,呼嚎吼叫,手舞足蹈,挤鼻子弄眼儿,乱蹦乱跳。突然,脑壳上一阵剧痛……我跌倒了……不省人事。
六个星期以后,在圣路易医院我才恢复了神智:一天早晨,我睁开了两眼,四周呈现出一片白色,散发着一股碘酒气味。此后旁人陆陆续续地告诉我所发生的惨剧:我们的连队过于疏忽,滞留在那被征服的村子里,而且倒地酣睡。因而,回家来的罗洛贝族的武士杀尽了我们全部的人,全部,一个也没剩。“那么我呢?”我问。他们告诉我,说运气救了我,一所茅屋倒塌了,断墙土块把我压倒在下面,但是却把我遮盖住了。第二天,远征军的主力重新占领了村子,洗劫了全村,终于把罗洛贝族人杀得一干二净,还从掩盖着我的坍塌的碎块堆里,把我拖了出来……不过更妙的事还在后头:总督来到我的床前,亲手颁发给我五等荣誉勋章。我所有的同伴全都送了命,而我却得到了勋章!这一天我是在一种无法描述的激情和一种至上的幸福中入睡的。
七月的一个清晨,我抵达维勒福城。我穿上了我原来的那件军大衣,挂上了我的新勋章,昂着头,迈着方步。天啊!多么了不起的欢迎会!车站,乐声响连天,列着队的少女,年幼的和年轻的,全都穿上了节日的盛装,摇着旗子,挥着花束。人们把我拥到市政厅去进午餐。席前,席后,没完没了的演说,所谈全是关于我一个人的事。大家称我:“加拉各光荣的幸存者,塞内加尔的英雄”。
将近黄昏,午餐才告结束。人们平静下来,一位新闻记者走到我的座位旁,请我为他的报纸亲自跟他谈谈我的光荣事迹。“嗯,好,”我说,“就是这样……我……我……做了……”然而我找不到任何词句来继续这个开场白,只好哑口无言,呆望着他。我的手臂莫名其妙地乱挥了一阵,落了下来。“我记不清楚了!”我无可奈何地这样说。
“回答得真妙!”这个自作多情的花花公子尖着嗓门喊叫着,“这位英雄连他自己立下的丰功伟绩都不屑回顾!”
我微微笑了笑,大家散了席。我沿着教堂旁边的小石子路走回家。夜色已降临,我不时眨着眼睛,两眼冒金星,两脚异常沉重,脑海里昏昏沉沉,我总觉得有件心事放不下。
不错,那位报贩子提的那个荒谬的问题,像一根钉子插进了我这可怜的脑袋,“你做了些什么了不起的事?”对呀!是什么,到底是什么呢?很明显,我做了些绝非寻常的事,十字勋章就是证明,但是,究竟是什么呢?……我突然立定在昏暗的小路当中,我站在那儿,有如埋进地里的一块界石。我寻思着,很遗憾,百思不得其解;我忽然忘记了自己的功勋,就像我全然不曾有过什么功勋似的。
我心中异常不安,继续向前迈着步子,和从前一样往家里走去。这时,在一个拐角上,我透过昏暗的月色,发现有两个人,互相紧偎着坐在庄园里的一条长凳上,他们像是手拉着手,谁也不说话;不过,他们似乎沉湎在一种共同的寂静之中。朦胧的夜雾中,一点也看不清他们的模样,只能分辨出他们的形体和察觉出他们胜似语言的那种内心的交往。
“哎呀!”我叫了一声,又站住了。
两眼直望着村镇深处的这个拐角,骤然间我恍如看见了另外一个村庄,现在它已被消灭殆尽,这个村子和全体居民,最要紧的是那两个小黑人,都已从这地球上消逝了。他俩曾经活生生地出现在我眼前,虽然只看到他们的形体,只察觉到他们那种心灵相通的默契……这对小黑人,由于夜色的简化作用,就和这里的两个人影一模一样。
这两个影子,那两个黑人……我会发现他们之间有一种联系,这实在是太傻了,因为这种可笑的联想,本来应该使我发笑的,却使我哭了。我的手伸向十字勋章,把它从胸前摘了下来,很快地塞进口袋深处,好似一件偷来的东西。
【注】①小说以19世纪法国发动的一场侵略非洲的战争为背景。
5.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在偷袭进入加拉各村后,将步枪瞄准了两个紧偎着的黑人,等待射击的号令,场面静默又紧张。
B. 连队的士兵被杀,“我”成为唯一的生还者,清醒后各色人物轮番登场,共同勾勒出当时社会的面貌。
C. 被掩埋在坍塌的碎块堆里的经历使得“我”在欢迎会结束后回家的路上,仍感觉脑海昏昏沉沉。
D. 小说聚焦于个人的生存与命运,反映了极为深刻的社会问题,以小见大,引领读者领悟其中意蕴。
6.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开头简短,信息量却丰富。“成功的偷袭”“武士都出去打猎了”,其中暗含因果关系,又为下文埋下伏笔。
B. 短句“一声号令”“两分钟而已”“全都呜呼哀哉”“风吹云散了”写出了屠杀过程之快,屠杀者心理的畅快。
C. 小说心理描写传神,“为了胜利的欢乐,这一场杀戮是可以谅解的”写出了“我”荒诞、真实又具有代表性的心理感受。
D. 小说以两个小黑人为明线,以“我”参与战争并生还为暗线,明暗线交织突出了人物形象,丰富了小说主题。
7. 小说中写新闻记者采访“我”的情节有什么作用?
8. 小说题为“十字勋章”,意蕴丰富。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二、古代诗文阅读(42分)
(一)古代诗文阅读Ⅰ(本题共5题,2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昭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
魏安釐王二十年,秦昭王已破赵长平军,又进兵围邯郸。公子姊为赵忠文王弟平原君夫人,数遗魏王及公子书,请救于魏。魏王使将军晋鄙将十万众救赵。秦王使使者告魏王曰:“吾攻赵,旦暮且下,而诸侯敢救赵者,已拔赵,必移兵先击之。”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于魏让魏公子曰胜所以自附为婚姻者以公子之高义,为能急人之困。今邯郸旦暮降秦而魏救不至,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且公子纵轻胜,弃之降奏,独不怜公子姊邪?”公子患之,数请魏王,及宾客辨士说王万端。魏王畏秦,终不听公子。
公子自度终不能得之于王,计不独生而令赵亡,乃请宾客,约车骑百余乘,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行过夷门,见侯生,具告所以欲死秦军状。辞决而行,侯生曰:“公子勉之矣!老臣不能从。”公子行数里,心不快,曰:“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天下莫不闻,今吾且死,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我岂有所失哉?”复引车还,问侯生。侯生笑曰:“臣固知公子之还也。”公子再拜,因问。侯生乃屏人间语曰:“嬴闻晋鄙之兵符常在王卧内,而如姬最幸,出入王卧内,力能窃之。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如姬资之三年,自王以下,欲求报其父仇,莫能得。如姬为公子泣,公子使客斩其仇头,敬进如姬。如姬之欲为公子死,无所辞,顾未有路耳。公子诚一开口请如姬,如姬必许诺,则得虎符夺晋鄙军,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公子从其计,请如姬。如姬果盗兵符与公子。
魏王怒公子之盗其兵符,矫杀晋鄙,公子亦自知也。已却秦存赵,使将将其军归魏,而公子独与客留赵。
(选自《史记·魏公子列传》)
材料二:
大臣、父兄,有能进言于君,用则可,不用则去,谓之谏;有能进言于君,用则可,不用则死,谓之争;有能比知同力,率群臣百吏而相与强君矫君,君虽不安,不能不听,遂以解国之大患,除国之大害,成于尊君安国,谓之辅;有能抗君之命,窃君之重,除君之辱,功伐足以成国之大利,谓之拂①。伊尹、箕子可谓谏矣;比干、子胥可谓争矣;平原君之于赵,可谓辅矣;信陵君之于魏,可谓拂矣。传曰:“从道不从君。”此之谓也。
(选自《荀子·臣道》)
[注]①拂:匡正。
9. 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平原君使者A冠盖B相属于魏C让魏D公子曰E胜所以自附F为婚姻者G以公子之高义
10.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急”意为“以……为急”,与《兼爱》“故亏父而自利”中的“亏”用法不同。
B. “约”指备办,与《鸿门宴》“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中“约”词义相同。
C. 文中“具告所以欲死秦军状”“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两句“所以”的词义不同。
D. “得”指得到、成功、完成,与《大学之道》“虑而后能得”中“得”词义不同。
11.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魏公子劝谏魏王没有成功,决定自己带着宾客们出发援赵,与赵国共生死。
B. 魏公子曾经替如姬报杀父之仇,侯生认为她一定会答应帮助魏公子盗取兵符。
C. 魏王因公子盗取兵符而发怒,下诏击杀晋鄙。公子和宾客留在了赵国。
D. 荀子认为,大臣、父兄中有人能向君主进言,被采用就好,不被采用就离去,就是劝谏。
12.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且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独不怜公子姊邪?
(2)如姬之欲为公子死,无所辞,顾未有路耳。
13. 结合材料一,分析荀子为什么认为“信陵君之于魏可谓拂矣”。
(二)古代诗文阅读Ⅱ(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贺新郎·多景楼落成①
[宋]李演
笛叫东风起。弄尊前、杨花小扇,燕毛初紫。万点淮峰②孤角外,惊下斜阳似绮。又婉娩③、一番春意。歌舞相缪愁自猛,卷长波、一洗空人世。闲热我,醉时耳。
绿芜冷叶瓜州市。最怜予、洞箫声尽,阑干独倚。落落东南墙一角,谁护山河万里!问人在、玉关归未?老矣青山灯火客,抚佳期、漫洒新亭泪④。歌哽咽,事如水。
【注】①多景楼位于今江苏镇江北固山上,为天下名楼。南宋淳祐年间重建此楼,落成后知府设宴庆贺。②淮峰:淮水边的山峰,位于宋金边界。③婉娩:天气和暖。④新亭泪:晋室南渡,士大夫每于景物佳美日游宴新亭(位于今南京),名士周颜感叹“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人皆相视流泪。
14.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句“叫”字用得很响亮,笛声唤起东风,巧妙引出春天到来的情景。
B. “初紫”一词色彩运用恰当,形象地写出乳燕毛色刚刚变紫的状态。
C. “老矣”二字写出了词人年老体衰的现状,情感深沉而复杂。
D. 面对美景,词人和友人聚在新亭一醉方休,独倚阑干,感慨万分。
15. 词人是如何抒发情感的?请结合整首词简要分析。
(三)古代诗文阅读Ⅲ(本题共1小题,8分)
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报任安书》(节选)中“_________”交代了《史记》的素材来源,“__________”体现了司马迁为完成《史记》而甘愿受刑的坚忍精神。
(2)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一词中“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鸟鸣为主要描写对象,抒写了诗人暮色中沉郁苦闷的心情。
(3)《贺新郎(国脉微如缕)》中连用西汉张良和唐将李筌的典故,论证即使没有高人传授也可保家卫国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帘”本是生活中寻常的物品,在唐宋诗词中,“帘”这一意象却承载着诗人绵长的情思,比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17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羽毛球的毛片有鹅毛和鸭毛两种,奥运会、世锦赛、超级系列赛这样的顶级赛事所使用的全部是鹅毛球。
鹅的成熟周期较长,因此它们的羽毛具有更高的含钙量,这使得鹅毛的羽梗不仅更为粗壮,而且在硬度上也A,这种特性赋予了鹅毛球更强的耐冲击性和耐用性,在多拍击打后也不容易蓬松,对球速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同时,结实的羽梗还能更有效地传递击球时的力量,从而提升球的响应速度,为专业选手带来更敏锐的手感。鹅毛球的重量通常略高于鸭毛球,这使得其重心转换更为迅速,尤其在短距离内接球时,能够展现出更高的灵活性,这一特性使得鹅毛球非常适合用于专业比赛。此外,鹅毛球在寒冷且干燥的气候条件下,仍能保持其性能,不容易出现打着打着就断了的情况,这也是它相比鸭毛球的一个显著优势。
挑选鹅毛制球时,也有许多讲究:在鸟类的翅膀结构中,( 甲 ),不同的功能又导致羽毛有不同的形状,制成的鹅毛球档次也B——从鹅翅膀自外向内数,第1~3根为半边毛,面积较大,但形状不太对称,用于制作低档球;第4~10根为刀翎毛,用于制作中高档球;第11~16根为窝翎毛,较小,且羽梗弧度较大,也只能用于制作低档球。而且一只球只能用同一侧翅膀的毛。这是因为禽类的翅膀左右对开,毛片的生长方向也呈镜像的原因,一个羽毛球上的16个毛片如果掺杂了不同生长方向的羽毛,球就无法在空中旋转。也就是说,做一只球要从无数只鹅里挑选羽毛。
原毛在成为一个成品球之前,( 乙 )。毛片在分级之前,需要先清洗、漂白和消毒,以防止滋生细菌和霉菌。在将毛片通过植毛机插入球头后,还需要注底胶,走线,用风洞测完转速和稳定性,称重等,累计30多道工序。
17. 请在文中画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18.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19. 请用一个因果关系的句子概括第一、第二自然段的主要内容,不超过60个字。
20. 请在文中括号内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21. 文中加点的“打着打着”这一叠词能否改为“打着”?为什么?
四、写作(60分)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材料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清华大学校训
材料二:我们要有脆弱性……你可能会认为脆弱就是软弱,很难赢得他人的信任。但实际上,在每一段关系中,每一次谈判中,为了取得任何有意义的进步,总有人会先放下防御,然后其他人也会跟着放下。让那个人成为你。
——Maria Ressa《哈佛大学毕业演讲》
清华大学摘取《易经》名句作为校训,强调“自强不息”,哈佛大学Maria Ressa在今年的毕业演讲中,却强调我们要有“脆弱性”。这引起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及简析
一、现代文阅读(31 分)
(一)现代文阅读 Ⅰ(13 分)
1C(“更易于准确表现作品思想主题” 错误,材料一只是说有限视角能让读者充分领略、欣赏事物,沉醉于感受和体验之中,产生审美情趣,未提及更易于准确表现思想主题)
2A(“以马为叙事者取得‘陌生化’效果,方能披露人类社会的自私贪婪” 错误,表述过于绝对,以马为叙事者能使故事内容和场景陌生化,从而有助于披露人类社会的自私贪婪,但不是唯一条件)
3C(《三国演义》突出军事斗争描绘未体现 “陌生化” 理论,A 项以儿童视角叙事,B 项以通灵石头叙事,D 项诗歌中字词的活用,均体现了 “陌生化”)
4观点:艺术的目的是唤回人对生活的感受,通过 “陌生化” 手法增加感受难度和时延,体验事物的创造过程,被创造物本身不重要。
阐释方面:从日常生活人们对事物的麻木状态出发,指出文学需用 “陌生化” 摆脱这种状态;从研究角度说明 “陌生化” 在叙事文本结构(有限叙事视角)和诗歌语言分析(语音、语法、语义层面)的表现;从作品研究角度列举辛弃疾词、宋诗对前人作品的 “陌生化” 例子。
(二)现代文阅读 Ⅱ(18 分)
5. C(“被掩埋在坍塌的碎块堆里的经历使得‘我’在欢迎会结束后回家的路上,仍感觉脑海昏昏沉沉” 错误,“我” 脑海昏沉主要是因为内心对自己所获勋章的疑惑与不安,以及对战争经历的反思)
6. D(小说以 “我” 的经历为明线,以两个小黑人为暗线)
7. ①情节上,推动故事发展,引发 “我” 对自己 “功勋” 的思考,使 “我” 从荣誉的云端陷入对自身行为的反思;②人物塑造上,通过 “我” 面对采访时的哑口无言,表现出 “我” 内心的迷茫与困惑,丰富了 “我” 的人物形象;③主题上,揭示了战争的荒诞与无意义,讽刺了社会对战争 “英雄” 的盲目追捧,深化了小说主题。
8. ①“十字勋章” 是 “我” 在战争中的 “荣誉” 象征,代表着 “我” 在战场上的经历与 “功绩”;②它也是 “我” 内心痛苦与愧疚的根源,见证了 “我” 参与的残酷屠杀,引发 “我” 对战争正义性的怀疑和对自身行为的反思;③“十字勋章” 揭示了战争的本质与社会对战争的错误认知,反映出战争背后的荒诞、人性的扭曲以及社会价值观的虚伪。
二、古代诗文阅读(42 分)
(一)古代诗文阅读 Ⅰ(25 分)
9. ACD(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于魏,让魏公子曰:“胜所以自附为婚姻者,以公子之高义”)
10. B(“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中 “约” 是 “约定” 之意,与文中 “约” 词义不同)
11. C(“魏王因公子盗取兵符而发怒,下诏击杀晋鄙” 错误,是公子矫杀晋鄙)
12. (1)况且公子即使轻视我赵胜,抛弃我让我投降秦国,难道就不可怜公子的姐姐吗?
(2)如姬愿意为公子去死,没有什么可推辞的,只是没有机会罢了。
13. ①信陵君为救赵国,在无法说服魏王的情况下,采用侯生之计,盗取兵符,夺晋鄙军权;②他成功击退秦军,保全赵国,虽违背魏王命令,却成就了尊君安国的大事,符合 “拂” 的定义,即抗君之命,窃君之重,除君之辱,功伐足以成国之大利。
(二)古代诗文阅读 Ⅱ(9 分)
14. D(“词人和友人聚在新亭一醉方休” 错误,新亭是典故,并非实指地点)
15. ①借景抒情,如 “笛叫东风起。弄尊前、杨花小扇,燕毛初紫。万点淮峰孤角外,惊下斜阳似绮” 描绘春天景色,以乐景衬哀情,抒发对国事的忧愁;②直抒胸臆,“落落东南墙一角,谁护山河万里!问人在、玉关归未?” 直接表达对山河破碎、无人守护的悲愤;③用典抒情,“老矣青山灯火客,抚佳期、漫洒新亭泪” 运用新亭对泣的典故,抒发对南宋偏安的痛心与无奈。
(三)古代诗文阅读 Ⅲ(8 分)
16. (1)网罗天下放失旧闻;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
(2)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3)岂有谷城公付授,也不干曾遇骊山母
(4)示例: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或:烟柳画桥,风帘翠幕)
三、语言文字运用(17 分)
17. A. 更胜一筹;B. 参差不齐
18. 这是因为禽类的翅膀左右对开,毛片的生长方向也呈镜像,一个羽毛球上的 16 个毛片如果掺杂了不同生长方向的羽毛,球就无法在空中旋转。(“原因” 与 “是因为” 句式杂糅,删去 “的原因”)
19. 因为鹅毛球具有含钙量高、羽梗粗壮坚硬、重量略高、在寒冷干燥气候下性能稳定等优势,所以适合用于专业比赛且挑选制作讲究。
20. 甲:不同位置的羽毛有不同功能;乙:要经过多道精细工序
21. 不能。“打着打着” 使用叠词,强调了鹅毛球在使用过程中持续的状态,突出其在长时间击打过程中不易断的特点,而 “打着” 没有这种强调持续状态和耐用性的表达效果。
四、写作(60 分)
【立意参考】
可以从两者辩证统一的角度立意,如 “自强与示弱并存,成就和谐人生”,论述在个人成长中,既要有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又要懂得在适当时候展现脆弱性,以促进人际关系、实现自我成长;也可分别阐述两者内涵及意义,如 “自强不息,铸就坚韧品格”“勇于示弱,彰显人性智慧” 等,分析在不同情境下,自强与示弱各自发挥的作用;还可从时代、社会等宏观角度探讨,如 “时代浪潮中的自强与示弱”,思考在社会发展、文化交流等方面,如何把握自强与示弱的平衡。
【作文示例】
《刚柔并济,书写精彩人生》
《易经》有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清华大学摘取其中 “自强不息” 作为校训,激励着学子们不断奋发图强,砥砺前行。而哈佛大学 Maria Ressa 在毕业演讲中强调的 “脆弱性”,初看似乎与 “自强” 相悖,实则蕴含着深刻的人生智慧。在我看来,刚柔并济,方能书写精彩人生。
自强不息,是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力量,是在面对困难与挫折时的不屈不挠,是向着目标奋勇拼搏的决心与毅力。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用他们的行动诠释着自强不息的内涵。司马迁遭受宫刑,却忍辱负重,发愤著书,终成《史记》这一史学巨著,“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他以顽强的意志克服了身体与心灵的双重磨难,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贝多芬双耳失聪,却依然凭借着对音乐的热爱与执着,“扼住命运的咽喉”,创作出众多震撼人心的乐章。他在无声的世界里,用音符奏响了生命的最强音。他们在困境中坚守自我,凭借着自强不息的精神,跨越重重障碍,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这种精神,是个人成长的基石,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源泉。
然而,Maria Ressa 所倡导的 “脆弱性”,也并非是软弱无能的代名词。在人际交往中,适当的脆弱能够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当我们放下心中的防备,展现出真实的自我时,往往能够赢得他人的信任与理解。在团队合作中,敢于承认自己的不足与困惑,能够促进成员之间的相互支持与协作。例如,在一场激烈的创业项目中,团队成员面临巨大的压力与挑战。如果每个人都强装坚强,隐藏自己的困难,那么问题只会越积越多。而当有人能够勇敢地说出自己的脆弱之处,如 “我在这个技术环节上遇到了瓶颈,需要大家的帮助”,则会激发团队成员的凝聚力与创造力,共同攻克难关。这种脆弱性,是一种智慧的示弱,是在特定情境下为了更好地达成目标而采取的策略。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既需要自强不息的精神去追求个人的梦想与事业的成功,又需要学会在适当的时候展现脆弱性,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团队的和谐发展。在国际舞台上,国家之间的交往亦是如此。一个国家在发展自身实力的同时,也要懂得在国际合作中展现出包容与合作的态度,适当示弱并非是示弱于他国,而是为了寻求共同发展的契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刚柔并济,犹如阴阳调和。自强为刚,是我们在人生道路上披荆斩棘的利剑;脆弱为柔,是我们在人际交往与团队合作中的润滑剂。只有将两者有机结合,我们才能在面对复杂多变的世界时,游刃有余,书写出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让我们在自强不息中不断成长,在适当的脆弱中收获温暖与力量,向着更加美好的未来奋勇前行。
参考译文:
材料一:
魏公子无忌,是魏昭王的小儿子,魏安釐王同父异母的弟弟。昭王死后,安釐王登上王位,封公子为信陵君。
魏安釐王二十年,秦昭王已经打败了赵国长平的驻军,又出兵攻打赵国的邯郸。公子的姐姐是赵惠王的弟弟平原君的妻子,多次送信给魏王和公子,向魏王请求救兵,魏王派将军晋鄙率领十万军队前去援救赵国。秦昭王派使臣告诉魏王说:“我进攻赵国,早晚将要攻下来;如果有敢援救赵国的诸侯,在攻克赵国后,我一定调遣军队首先攻打它!”魏王害怕了,派人叫晋鄙停止前进,把军队驻扎在邺,名义上是救赵,实际上是两面讨好,以观望局势的变化。平原君的使臣接连不断地来到魏国,斥责魏公子道:“我自愿高攀您结为姻亲的原因,是公子义气高尚,能够以他人的困境为急事。现在邯郸眼看就要投降秦国了,魏国的救兵却还没有到来,公子能关心和解救别人的困难这一点又表现在何处呢!况且公子即使看不起我,抛弃我,让我投降秦国,难道就不可怜公子的姐姐吗?”公子因为这件事情而发愁,多次请求魏王发兵救援,又让宾客辩士们千方百计地劝说魏王。魏王害怕秦国,始终不肯听从公子的话。
公子自己估计始终不能够从魏王那里得到救兵,打算不独自活着而使得赵国灭亡,于是邀请门客,准备了一百多辆车,想率领门客去和秦国的军队拼命,和赵国人死在一起。走过夷门时,见到侯生,把计划去同秦军拼命的情况和理由全告诉了侯生。告别出发时,侯生对他说:“公子努力吧!我不能跟您一起前往。”公子走了几里路,心里很不高兴,说:“我对待侯生的礼节可以说非常周到了,天下没有谁不知道;现在我即将去死,但是侯生连一言半语送我的话都没有,我难道有礼节不周到的地方吗?”于是又调转车子回来问侯生。侯生笑着说:“我本来就知道公子一定会回来的。” 公子拜了两拜,趁机询问原因。侯生屏退左右的人悄悄地说道:“我听说晋鄙的兵符常放在魏王的卧室里,如姬最受魏王的宠爱,经常出入魏王的卧室,她有办法能够偷到它。我听说如姬的父亲被人杀了,如姬悬赏请人报仇有三年了,从魏王以下,都想办法替她报杀父之仇,但没有人能够做到。如姬对公子哭诉,公子派门客斩下她仇人的头,恭敬地献给如姬。如姬愿意为公子献出生命,她也不会推辞,只是没有机会罢了。公子真的开口请求如姬去偷去兵符,如姬一定会同意,那就可以得到兵符,夺取晋鄙的军队,向北救援赵国,在西边打败秦国,这是五霸那样的功业啊。”公子听取了他的计谋,去请求如姬做此事。如姬果然偷出兵符交给公子。
魏王恼恨公子偷了兵符,假传命令杀了晋鄙,公子自己也知道这些情况。已经击退了秦军保存了赵国之后,公子派部将率领军队回归魏国,他独自和门客留在赵国。
材料二:
不论大臣、父亲、兄长,有人能够进言给国君,进言采用就最好,不采用就离去,这就叫作劝谏;有人能够进言给国君,进言采用就最好,不采用就宁愿死,这就叫作诤谏;有人能够合力用智慧,率领群臣百官一起去勉强国君、矫正国君,国君虽然感到不安,但不能不听从,因此而解除国家的大患难,去除国家的大祸害,使人民尊敬国君、国家安定,这就叫作辅助;有人能够违抗国君的命令,窃取国君的重权,除去了国君的耻辱,功绩足以成就国家的大利益,这就叫作匡正。伊尹、箕子,可以叫作进谏的人;比干、伍子胥,可以叫作诤谏的人。赵国的平原君,可以叫作辅助的人;魏国的信陵君,可以叫作匡正的人。古书说:“听从道,不听从国君。”就是这个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