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全集与补集
教 师 年 级 高一 授课时间
科 目 数学 班 级 高一(六)班
课 题 全集与补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参与并深刻体会全集的必要性,理解集合的子集、补集的含义,会求补集。(2)能够应用Venn图和数轴表述集合间的关系,体会直观图示对理解抽象概念的作用。(3)通过对全集补集概念、性质、规律的探究,不断提高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培养数形结合能力,掌握归纳类比的方法。
教学重点 补集概念的理解及初步应用。
教学难点 全集的理解,补集应用中方法规律的探究。
教学方法 启发式与探究式相结合.
教学手段 多媒体投影、导学案、集合计算器.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新知探究知识探究1:全集〈1〉旧知新问提问:在初中数学中,有没有一个概念和“补”有关?预案:答:补角问题:30°的补角是多少度? 答:150°问题:为什么不是70°或者120°等等?答:在180°范围内研究的。问题:为什么?部分学生会答:课本上规定的。〈2〉算一算 1:方程 在有理数范围内的解是_______ 在实数范围内的解是_______; 2:不等式 在实数范围内的解集是_______ 在整数范围内的解集是_______ 。〈3〉说一说 预案1:我们在研究一个问题之前必须清楚研究范围。2:在研究某些集合时,这些集合往往是某个给定集合的子集,这个给定的集合叫全集,常用符号U表示。3:学生讨论后会有不同的答案。知识探究2:补集〈1〉补集理解1、设U是全集,A是U的一个子集,则由U中所有不属于A的元素组成的集合,叫做U中子集A的补集(或余集),记做2、 3、 〈2〉性质归纳1、观察图形2、联系生活 : 设U为我国56个民族,A=3、借助实例:归纳性质知识应用:例1:变式1.设全集U= ,A={1,2,3,4},B={3,4,5,6,7},求 , .变式2:设全集U=,=,,,求集合A,B变式3:某学校先后举办了多个学科的实践活动,高一(3)班有50名同学,其中30名同学参加了数学活动,26名同学参加了物理活动,15名同学同时参加了数学物理两个学科的活动,这两个班有多少同学既没有参加数学活动,又没有参加物理活动?反思:在这几道题目中,我们用了什么方法?【阶段小结】 两道例题均用到数形结合思想解题,但具体解题方法的不同体现了Venn图和数轴法各自独特的优点。 知识拓展 学生实验ⅰ:一点想法 (例1,例2引出)ⅱ:动手操作 (集合计算器)ⅲ:形成猜想ⅳ:验证猜想 (Venn图应用)数学之精深来源于:八方联系、大胆猜想,细心求证,深刻反思。三、归纳总结,颗粒归仓1、知识:理解全集补集的内涵;2、方法:掌握归纳类比的方法;3、能力:提升抽象概括、数形结合、自主探索的能力。四、作业布置,适当拓展(1)(A级)设U={x|x是三角形},A={x|x是锐角三角形}, B={x|x是钝角三角形},则 ( A ∪B) =___________.(2)(A级)全集U={x|0预设问题:
1、说说上述问题中你的发现。
2、能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全集吗?
3、能在自己的学习、生活经历中找到全集吗?
CuA
A
U
CuA
A
U
U
A
B
自然语言
符号语言
图示语言
PAGE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