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三第三单元第12课 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课件(共3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三第三单元第12课 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课件(共32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4-06 22:14: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2张PPT。第12课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一、战争胜利的进程1、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1)背景1943年,反法西斯力量在各个战场
取得胜利 加速战争的进程,
早日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德黑兰会议决定在西欧开辟第二战场形势:目的:决策: 1944年6月6日,诺曼底登陆成功,
标志欧洲第二战场开辟。(2)开辟美军为在诺曼底登陆而准备的
战斗机和轰炸机群 1944年6月,美英盟军在法国北部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使德军陷入苏军和美英盟军的东西夹击之中,加速了德国法西斯的灭亡。 诺曼底登陆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大的一次登陆战役。在这次历时43天的战役中,德军伤亡11.7万人,盟军伤亡12.2万人。这场战役的主要特点是:第一,战前进行了长达半年的准备,兵力和物质准备充足,对登陆地区的天气、地形等作了详细调查;第二,登陆是在掌握了绝对的制空、制海权的条件下实施的,在登陆前和登陆过程中以强大的航空兵进行猛烈轰炸,摧毁德军海岸防御,掩护步兵登陆;第三,有大规模空降相配合;第四,采取了严密的伪装措施,在登陆前,对加来地区进行了猛烈轰炸,使德军错误地作出判断,将大量兵力配置在加来地区,从而使诺曼底地区成了防御的薄弱环节,使盟军登陆得以成功。(3)意义
①使希特勒陷入两面作战的困境,极大地加快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进程。
②它对欧洲被占领国家是极大的鼓舞,促进了欧洲人民反法西斯运动的进一步发展。2、欧亚各国的抗战和抵抗(1)概况欧洲各国的抵抗①法国: “自由法国”运动②南斯拉夫和阿尔巴尼亚的抵抗亚洲各国的抵抗①菲律宾配合美军开展对日作战②中国战场的贡献日军向八路军缴械投降 地位: 中国战场最早进行反法西斯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贡献:
①中国始终抗击和牵制着日军陆军主力和相当一部分日本空军和海军力量,有力地支援了其他遭受法西斯侵略的国家,使苏联避免德日夹击的两线作战,推迟了太平洋战争的爆发;
②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消耗和牵制日军,支援了盟军在欧洲和太平洋地区的作战
③中国人民在反法西斯战争中付出了重大民族牺牲。[问题探究]在世界反法西斯战场中,中国战场处于何种地位?有何贡献(2)意义:形成了打击法西斯的另一条战线,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1940年6月18日戴高乐发起自由法国运动 3、法西斯的覆灭(1)意大利投降:(2)德国投降:背景欧洲战场形势发展
雅尔塔会议的召开
柏林战役投降:
1945、5、8,德国签订无条件投降书。影响:
欧洲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结束诺曼底柏林1945年5月8日德国投降1943年9月意大利投降,轴心国开始瓦解 1945年4月,意大利法西斯首领墨索里尼让人们见到了他最后一面。几天后,他被意大利共产党捕获并处死,他与他的情妇(右图)连同一位法西斯官员的尸体被倒挂在米兰广场上。苏联红军开始了最后的攻克柏林的战斗1945年4月30日苏军占领德国国会大厦苏军战士将苏联红旗插上了德国议会大厦顶端1945年5月7日,德国签署无条件投降文件。(3)日本投降背景盟军对日打击
波茨坦会议召开
德、意投降,欧洲战事结束
美苏中对日打击投降:
1945、8、15宣布投降
1945、9、 2正式签订投降书影响:
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式结束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小男孩”原子弹长崎爆炸 1945年9月2日,在停泊于东京湾的美国军舰”密苏里“号上举行日本投降签字仪式日本无条件投降签字仪式三国协同对日作战加速日投降开辟第二战场三国协同对德作战加速德投降欧洲战场形势的发展变化商谈对德处理政策和安排战后世界事宜初步确立战后秩序:雅尔塔体系反法西斯战争全面胜利前夕讨论战后安排问题,三国发表公告加速日本投降巩固对德胜利归纳:二战期间重要会议具体原因:思考:二战胜利的原因?根本原因:是世界反法西斯国家的团结战斗
和世界人民的支持①战争性质的正义性,得到人民的支持
②从统一战线看,同盟国建立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③战略指导上正确通过一系列国际会议决定
④调动了强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对战争胜利发挥了巨大作用二、战争胜利的意义1、性质:是一次世界反法西斯战争3、影响:(1)给世界造成前所未有的破坏和灾难(2)人类理性进一步张扬,民主、人权与和平思想深入人心,促进联合国诞生(3)极大改变了世界格局(4)促进社会主义和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5)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战争。2、地位:①德意日惨败,英法削弱,美苏地位凸显②社会主义超出一国范围③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彻底瓦解④世界重心由欧洲转移到太平洋地区4、经验教训(补充人教版)(1)法西斯主义就是战争,警惕法西斯主义死灰复燃(2)绥靖政策对世界大战爆发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3)落后就要挨打(4)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重要保证。5、二战给人类留下的历史启迪提示:历史的启迪,即历史留给我们的思考,怎样才能避免历史悲剧的重现,具体表现如下:(1)和平来之不易,世界大战的悲剧不能重演。
(2)人民终究是命运的主人,是社会前进的推动者。
(3)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的国家在平等的基础上能够联合起来,共同对付人类生存与发展面临的挑战。
(4)所有国家都应当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和平共处。
(5)人类的命运休戚相关,只有加强国际合作,才能求得共同发展。
(6)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任何形式的侵略扩张 思考:比较两次世界大战的异同点。
相同点:
①根本原因都是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
②战争结果:给世界人民带来严重灾难;都打击了帝国主义势力;都推动了社会主义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客观上促进了科学技术的进步、发展。
③国际关系:战后都确立了新的国际体系与格局,建立了具有普遍性的国际组织。 不同点:
①背景不同:一战前只有一个资本主义体系;二战前除资本主义体系外,还有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②目的不同:一战是瓜分殖民地,争夺市场、原料产地;二战是打败法西斯,争取人类安全、社会进步;
③性质不同:“一战”是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二战”是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
④影响不同:
“一战”给人类带来的主要是灾难和心灵上的创伤,战后新秩序仍然体现大国压迫小国、强国控制弱国的帝国主义原则;
“二战”不仅打败了法西斯主义,更教育了世界人民,使和平进步的思想深入人心;所建立的战后新秩序较多地倡导和平、民主、独立的原则,对战后世界的发展有极大的影响。归纳综合 蒋介石 罗斯福 丘吉尔
在开罗会议合影 斯大林 罗斯福 丘吉尔
在德黑兰会议合影开罗会议(1943年,中、英、美)德黑兰会议(1943年,美、英、苏) 发表《开罗宣言》,规定日本侵占的中国领土必须归还,保证朝鲜的自由独立,坚持日本无条件投降。为战后处理日本问题提供了依据。确定了对德作战中一致行动和战后合作,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雅尔塔会议期间三国首脑合影时间:1945年2月参加国:苏、美、英内容:决定彻底打败德国,惩办战犯,战后德国民主化。
战后成立联合国,
欧战结束三个月后苏联对日作战。时间:参加国:内容:1945.7苏、美、英波茨坦会议:斯大林艾德礼杜鲁门斯大林杜鲁门丘吉尔①着重讨论战后世界安排问题。
②中美英发表《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