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星球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精品中考复习学案:第七章 南方地区 第二节 长江中下游平原

文档属性

名称 商务星球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精品中考复习学案:第七章 南方地区 第二节 长江中下游平原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商务星球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6-04-06 15:32: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七章 南方地区
第二节 长江中下游平原
◆基础知识·细解读◆
知识点一 区位条件优越
知识详解
1.位置和范围
(1)地理位置:长江中下游平原位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南,东南丘陵以北,巫山以东,东临黄海和东海。
(2)范围:长江中下游平原沿江分布,包括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苏皖沿江平原和长江三角洲。
2. 地形和河湖
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低平,河汊纵横交错,湖荡星罗棋布。该地区地河湖包括长江及其支流汉江、湘江和赣江,以及鄱阳湖、洞庭湖和太湖等许多湖泊。
3.交通和资源
长江中下游平原航运发达,水资源、渔业资源十分丰富,为区域经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4.区际联系
长江中下游平原东临黄海和东海,有“黄金水道”之称的长江贯通东西,江河湖海连为一体,拥有濒海、沿江双重区位优势,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对本区乃至全国的经浪展具有强劲的带动作用。
【思考】(判一判)
1.长江中下游平原包括江汉平原、三江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苏皖沿江平原和长江三角洲。 ( )
2.长江中下游航运发达,水资源、渔业资源十分丰富。 ( )
3.长江中下游平原东临东海和南海。 ( )
拓展归纳
我国的“弓箭型开发”
有人把我国经济发展形象地比喻成“弓箭型开发”:弓背是东部沿海地区,京津唐工业基地和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分别位于弓背的两端,京广线是弓弦,那么长江就是一只箭,箭头是长江三角洲,箭尾是重庆市,箭身就是长江中下游平原。箭头通江达海,借助弓弦的力量,带动箭身和箭尾走向国际市场。
(公司14版八下人教版教材解读P83)
图表解读
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形
学考链接:结合此图考查长江中下游平原的位置、组成、所跨的省级行政区域、河流和湖泊等内容。
读图指导:
(1)读图,观察长江中下游平原的位置,长江中下游平原位于巫山以东,东南丘陵以北,北与华北平原连在一起,并没有清晰的界线。
(2)从图上找出长江中下游平原的组成。长 ( http: / / www.21cnjy.com )江中下游平原是由一系列串珠状平原组成,包括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苏皖沿江平原和长江三角洲。平原上交错分布着低缓的丘陵。
(3)在图上找出长江中下游平原所跨的省级行政区,长江中下游平原跨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安徽省、江苏省和上海市。
(4)找出长江中下游平原上的主要河流、湖泊 ( http: / / www.21cnjy.com )。长江干流横贯东西,平原上还有长江的支流汉江、湘江、赣江等,主要湖泊有洞庭湖、鄱阳湖和太湖。长江中下游平原濒临黄海和东海。
知识点二 鱼米之乡
知识详解
1.农业发展的优势
(1)气候:长江中下游平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条件优越。
从图上可以看出,以武汉为例,长江中下游平原冬季气温高于0℃,温和湿润,夏季高温多雨,水热资源丰富。
(2)地形和河流:
长江中下游平原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2. 主要农产品
长江中下游平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产区,水稻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首位。此外,这里还盛产棉花、油菜、茶、柑橘和蚕丝等。
3. 渔业发展
长江中下游平原众多的河流和湖泊,为淡水养殖提供了有利条件,使其成为我国淡水渔业最发达的地区。
4. 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发展方向
(1)面临的问题
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加,工矿企业的增多和城市面积的扩大,长江中下游平原农业用地不断减少。
(2)发展方向:
为了实现本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不仅要严格限 ( http: / / www.21cnjy.com )制占用耕地,还要积极开展多种经营,大力发展出口创汇农业,促使农业生产向高产、高效、高附加值的方向发展。
【思考】(想一想)
4.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刺绣自古有名,如“苏绣”、“湘绣”。刺绣发达的原因是什么?
5.长江中下游平原曾经长期是粮食的调出地区,有“湖广熟,天下足”的说法,近年来,长江中下游平原粮食生产在全国的地位下降,其原因是什么?
6.长江中下游平原发展出口创汇农业有哪些有利的条件?
图表解读
长江中下游平原主要农产品分布
( http: / / www.21cnjy.com )
学考链接:结合本图考查长江中下游主要农作物、农作物分布及影响因素、耕地类型、耕作制度、气候类型及气候特征等内容。
读图指导:
(1)观察武汉气温年变化曲 ( http: / / www.21cnjy.com )线与各月降水量柱状图,归纳气候特征,判断气候类型。从图上可以看出,6、7、8月气温均超过25℃,4到8月的降水量均超过100毫米,5、6、7月超过150毫米,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气温高于0℃,除1月外降水超过50毫米,冬季温暖湿润,气候类型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这种气候水热资源丰富,对农作物生长有利。
(2)观察长江中下游平原主要农产品分布 ( http: / / www.21cnjy.com )图,这里种植的主要农作物有水稻、油菜、棉花、茶叶和柑橘等。对照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形图,柑橘主要分布在低山、丘陵,小麦主要分布在淮河以北,平原主要种植水稻、油菜和棉花等作物。
(3)联系气候知识,长江中下游平原属于亚热带,耕作制度一年两熟到三熟;属于湿润区,耕地类型以水田为主。
(4)结合地形图观察图上的河湖,长 ( http: / / www.21cnjy.com )江中下游平原河湖众多,水流缓慢,所以有利于淡水鱼生产。此外,稻田可以养鱼、养蟹,与水稻生产相互促进,成为有名的鱼米之乡。
知识点三 沿江分布的城市
知识详解
1. 长江中下游平原城市形成与发展的主导因素
长江中下游平原上的许多城市往往是沿江发展起来的,水运条件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
2. 城市和作用
武汉、南京、上海、杭州等特大城市,是本区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强劲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3. 主要城市及职能
(1)长江中游:
武汉地处长江、汉江和京广铁路交会处 ( http: / / www.21cnjy.com ),历来是“九省通衢”之地,是长江中游地区最大城市和第一大港,目前已经成为我国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点。
(2)长江三角洲
长江三角洲是我国城市最密集的地区,著名的城市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上海、南京、杭州、苏州、无锡等。上海是我国最大的城市和最大港口,也是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是长江三角洲乃至整个长江经济地带的龙头。
【思考】(判一判)
7.长江中下游平原上的众多城市是铁路运输兴起后发展起来的。 ( )
8.武汉地处长江、汉江和京沪铁路交会处,历来是“九省通衢”之地。 ( )
9.长江三角洲是我国城市最密集的地区。( )
10.上海是我国最大的城市 ( http: / / www.21cnjy.com )和最大的港口,也是国际政治、经济、金融、文化、贸易和航运中心,是长江三角洲乃至整个长江经济地带的龙头。( )
图表解读
长江中下游平原城市人口规模
学考链接:结合本图考查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城市分布特点、城市发展因素。
读图指导:
(1)读长江中下游平原城 ( http: / / www.21cnjy.com )市人口规模图,找出重要的城市上海、南京、武汉、杭州、苏州、无锡、长沙、南昌。这些城市中,人口规模最大的是上海,反映了上海不仅是长江三角洲,也是整个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核心城市。
(2)观察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城市分布特点 ( http: / / www.21cnjy.com )。上海位于江海交汇之处,其他人口规模较大的城市大多位于沿江地区,说明河流对城市的产生和发展有重大影响。
(3)结合中国铁路运输网图,可以看出,武汉、长沙位于京广线上,南京、上海位于京沪线上。
(4)长江三角洲是城市最密集的地区,人口规模特别大的城市很多。
知识点四 沿江工业走廊
知识详解
1. 主要工业基地
(1)有利条件
长江干支流便利的航运及沿岸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
(2)地位:
长江中下游平原是我国最发达的综合性工业地带。
(3)主要工业基地及其特征。
工业基地 主要特征 主要工业城市
以沪宁杭为中心的工业基地 综合性工业基地 上海、南京、杭州、苏州、无锡
以武汉为中心的工业基地 钢铁、汽车、轻纺工业基地 武汉、黄石
以长株潭为中心的工业基地 电子信息、机械工业基地 长沙、株洲、湘潭
2. 主要工业走廊
(1)工业走廊的形成。
长江中下游平原工业城市沿江分布东西绵延,形成了多条“工业走廊”。
(2)主要“工业走廊”:
①“钢铁工业走廊”由上海宝山、安徽马鞍山、湖北武汉等钢铁工业基地构成。
②“汽车工业走廊”由上海、南京、武汉等汽车工业基地构成。
【思考】(连一连)
11.将工业基地与其地位连线
A以武汉为主心 ①电子信息、机械工业
B以长株潭为中心 ②综合性工业基地
C以沪宁杭为中心 ③钢铁、汽车、轻纺等
拓展归纳
长株潭城市群的差异发展
长沙、株洲、湘潭位于湖南省东部,彼此相距仅约30千米。三市自然条件很相似,发展特点却各不相同。
长沙科技、文化发达,株洲是重要铁路枢纽,湘潭制造业和旅游业有优势。所以,三个城市各有侧重,避免雷同,同时取长补短,加强协作。以机械工业为例,长沙侧重工程机械,株洲侧重铁路机械,湘潭侧重电工机械。再如,株洲发展有色冶金,湘潭发展钢铁,长沙则限制冶金业发展。
长江中下游平原矿产资源并不丰富
长江中下游平原矿产资源并不是非常丰富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经过多年开采,铁矿大多剩余可采储量不大,有色金属矿产贫矿多。特别是长江三角洲,煤和石油等能源矿产非常缺乏,能源缺乏成为制约长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图表解读
沿江工业走廊
( http: / / www.21cnjy.com )
学考链接:结合本图考查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工业基地、主要工业城市、工业基地特征、工业发展的条件等内容。
读图指导:
(1)在图上找出三大工业基地及其主 ( http: / / www.21cnjy.com )要城市:沪宁杭工业基地,主要城市有上海、南京、杭州、苏州、无锡、南通等;以武汉为中心的工业基地,主要城市有武汉和黄石;长株潭工业基地,主要城市有长沙、株洲、湘潭。
(2)利用图上的注记掌握三大工业基地的地 ( http: / / www.21cnjy.com )位和工业部门:沪宁杭工业基地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以武汉为中心的工业基地主要发展钢铁、汽车、轻纺等工业,长株潭工业基地主要发展电子信息、机械工业。
(3)分析长江中下游平原发展工业的条 ( http: / / www.21cnjy.com )件:一是资源条件,长江中下游平原有铁矿等矿产资源,但矿产资源总体并不十分丰富;“黄金水道”长江东西横贯长江中下游平原,长江三角洲地处江海交汇处,航运便利。
知识点五 保护“母亲河”
知识详解
1. 长江中下游平原是我国人口、城市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随着工农业生产迅速发展及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水污染、大气污染日趋严重。
2. 长江中下游平原生态环境保护的措施
本区必须坚持环境保护、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同步,让天更蓝、山更绿、水更碧。
3. 长江中下游平原洪涝灾害严重的原因
(1)降水量大且集中,多暴雨,支流众多,干流汛期长,水量大。
(2)地势低平,流速缓慢,河道弯曲,泥沙淤积严重,泄洪不畅。
(3)乱垦滥伐,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加剧。
(4)围湖造田,导致湖泊萎缩,调蓄洪峰能力下降。
【思考】(想一想)
12.除了水污染和大气污染,你还了解长江中下游平原哪种污染?
13.长江中下游平原洪涝灾害与上游的人类活动有什么关系?
拓展归纳
我国的三大酸雨区
我国三大酸雨区分别是华东酸雨区、华中酸雨区和西南酸雨区。
以长沙、赣州、南昌等为代表的华中酸雨区是我国酸雨污染最严重的地区,其次是以重庆、贵阳为代表的西南酸雨区。
◆高频考点·巧突破◆
考点一 区位条件与农业生产
例1. “鱼米之乡”是指(  )
A.东北平原 B.成都平原
C.长江中下游平原 D.珠江三角洲
解析:解答本题应掌握的关键点是:
①长江中下游平原是我国著名的稻米和淡水鱼产地,所以被称为“鱼米之乡”。
②东北平原是有名的“北大仓”,成都平原被称为“天府之国”,后来也指整个四川盆地。
答案:C
例2. 长江中下游地区农业生产一年两熟到三熟的主要原因是(  )
A.热量充足 B.光照强烈
C.水能丰富 D土壤肥沃
解析:解答本题应掌握的关键点是:
①决定耕作制度的是热量条件,长江中下游平原水热条件优势,耕作制度可以达到一年两熟到三熟。
②长江流经长江中下游平原时水流平稳,水能不丰富,光照也不是优势条件,土壤对耕作制度影响小。
答案:A
例3.(2013·福建泉州)阅读有关地图,回答下列问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
图1 图2
( http: / / www.21cnjy.com )
图3
(1)读图1,造成我国东部油菜开花日期由南向北时间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_____________ __ __ __ __ _____________。
(2)读图2,图中A是 ____省,安徽省的简称是_____。读图2,武汉的气候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其气候特征是:夏季______________________,冬季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图3,归纳我国油菜集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产区主要分布特点 __ __ _。该地区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是________,该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自然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2方面)
解析:解答本题应掌握的关键点是:
①读图能力判断能力。从图上可以看出,油菜开花日期自南向北延迟,反映了纬度位置的影响。
②运用气候资料描述气候特征。武汉冬季气温高于0℃,月降水量50毫米左右,冬季温暖湿润;夏季气温接近30℃,降水多,高温多雨。
③利用省级行政区域判断地形区的分布、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析发展农业条件。油菜集中产区为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等省级行政区域,属于长江中下游平原。而长江中下游平原发展农业的条件是水热条件优越、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答案:(1)纬度位置 (2)湖北省 皖 高温多雨 温暖湿润(3)集中在长江中下游平原 水稻
水热条件优越;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方法技巧 地理区域定位法
在解题过程中,常常需要把某个地区定位,然后 ( http: / / www.21cnjy.com )才能确定地理特征。常见的定位方法是地形区和河流。利用地形区定位,要特别注意山脉,包括山脉在四大地理区域哪个区域或是哪两个区域分界线,两侧地形区的地理特征等。河流定位需要根据河流轮廓判断河流,以及附近的地理特征。
考点二 沿江分布的城市和工业
例4.(2013·辽宁葫芦岛)长江沿岸大城市从上游到下游的排序正确的是(  )
A.武汉、南京、上海 B.南京、武汉、上海
C.武汉、上海、南京 D.南京、上海、武汉
解析:解答本题应掌握的关键点是:
①长江中下游平原的主要城市的位置,从上游到下游依次出现武汉、南京和上海。
答案:A
例5.(2013·吉林)构成长江沿江地带汽车工业走廊的中心城市是(  )
A.上海、南京、武汉 B.长春、武汉、西安
C.上海、南京、西安 D.郑州、武汉、南京
解析:解答本题应掌握的关键点是:
①长江中下游平原上的主要城市,上海、南京、马鞍山和武汉等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西安、郑州不在长江中下游平原。
②构成“汽车工业走廊”的城市是上海、南京和武汉。
答案:A
例5.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形成了“弓箭型”的经济发展空间格局。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1)“弓箭型”经济格局
①弦:设计图例,并在图一中画出京广铁路线。
②箭头:分析长江三角洲地区发展成为中国经济最发达地区的位置优势。
③箭:箭是指 ,它目前面临哪些环境问题。
(2)武汉是沿江城市群的中心城市,该地如何因地制宜规划工业部门,并简述理由。
(3)比较、归纳是地理学习的常用方法。请结合表中信息,按要求填写表中的内容。
比较异同的自然地理要素 相同点 不同点 举例说明该要素对粮食作物的影响
A地区 都是季风气候 小麦
B地区 亚热带季风气候
解析:解答本题应掌握的关键点是:
①设计图例并画图。材料中说,京广线为弦,沿图中的弦画一条线,并设计图例即可。
②从图上可以看出,箭头长江三角洲,箭身就是长江。长江的主要环境问题是环境污染严重。
③发展工业要考虑资源。一般来说,有铁矿石可以发展钢铁工业,有了钢铁可以发展机械制造。
③比较方法。寻找某一地理事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答案:(1)(略,基本沿图中的弦画,再设计图例)
江海相通,水陆联运,内外交通便利(江海连为一体,拥有濒海、沿江双重优势) 长江 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严重
(2)发展钢铁工业 因为当地多铁矿,且运输方便
(3)
比较异同的自然地理要素 相同点 不同点 举例说明该要素对粮食作物的影响
A地区 都位于第三阶梯 都是季风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小麦
B地区 亚热带季风气候 水稻
考点三 保护“母亲河”
例6. 读“长江沿江地带主要环境问题略图”,回答(1)~(2)
( http: / / www.21cnjy.com )
(1)图中森林破坏严重的地区是(  )
A.四川盆地、洞庭湖平原
B.云贵高原、鄱阳湖平原
C.横断山区、云贵高原
D.横断山区、长江三角洲
(2)造成长江河段污染严重的主要原因是(  )
A.乱采滥挖矿产资源,废弃物大量流入河道
B.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和城市规摸的不断扩大
C.在沿岸平原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农药、化肥、除草剂
D.出现酸雨现象的地区广大,被污染的流水大量汇入河道
解析:解答本题应掌握的关键点是:
①读图和区域定位的方法。首先 ( http: / / www.21cnjy.com )结合图例,在图上找出森林破坏严重的地区,然后结合地形区定位。森林破坏严重的地区在河流上游,属于横断山区和云贵高原。
②长江中下游的污染有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污染,有酸雨方面的污染,但从根本上说,是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和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
答案:(1)C (2)B
◆高效训练·速提能◆
基础训练
1. 长江中下游平原十分丰富的资源有(  )
①草场资源 ②水能资源 ③水资源 ④渔业资源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2.下列关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形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地势低平,河湖密布
B. 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C. 地势平坦,一望无垠
D. 白雪皑皑,冰川广布
3.长江中下游平原能成为“鱼米之乡”的主要原因是(  )
A. 长江水的灌溉 B. 雨热同期且地势低平
C. 纬度位置好 D. 地势平坦
4.下面的农业劳动场景常见于我国的(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
A.东北平原 B.华北平原
C.长江中下游平原 D.东南丘陵
5.下面四幅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中,符合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是(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
6.随着人口的增加,工矿企业、城市建设占用了不少耕地,长江中下游平原农业用地不断减少。今后,长江中下游平原农业发展的方向是(  )
①开展多种经营,发展出口创汇农业 ②将湖泊改造成耕地 ③利用科技促使农业向高产、高效、高附加值方向发展 ④将城市建设用地改造成水田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7.长江中游最大的城市和第一大港是(  )
A. 武汉 B. 长沙 C. 岳阳 D. 南昌
湖北、湖北、江西主要位于长江中游,用三根线连接武汉、长沙、南昌三市,恰似一个等边三角形,被称之为“中三角”。结合下图回答8~10题
8.从图中可以看出,“中三角”所在的三省矿产资源特点是(  )
①品种多 ②分布广 ③质量优 ④储量大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9.“中三角” 所在的三省应大力利用的能源是(  )
A.煤 B.石油 C.天然气 D.水能
10.以下做法有利于三省可持续发展的是(  )
A.发展相似产业,展开恶性竞争
B.发挥各自优势,加强分工与协作
C.加快开采矿产资源,出售矿产品
D.大量排放污水和污染气体,降低生产成本
11. 读“我国南方部分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1)A省区的简称是 ,这个省形成了以 为中心的电子信息、机械工业基地。
(2)长江中游地区易发生水灾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A.流域内支流众多,降水量达,且降水时间集中
B.联系长江南北的众多跨江大桥影响泄洪
C.围湖造田导致湖泊调洪能力下降
D.滥伐上游森林,水土流失加剧,淤塞中游河道
(3)武汉附近的江汉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农 ( http: / / www.21cnjy.com )业区,请你从气候方面简要分析当地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长江沿岸的钢铁厂较多,形成“钢铁工业走廊”,其中②处是___________,此外还有湖北武汉和安徽_______________。
12.2014年9月,安徽、湖北、浙江 ( http: / / www.21cnjy.com )、江西、湖南等省部分地区出现暴雨洪涝灾害。10月27—31日,江汉平原南部和湖南北部出现大暴雨。两次洪涝灾害均使当地重要的粮食作物遭受涝灾害。
(1)受灾地区主要位于秦岭——①________河一线以南地区,当地受灾的农作物有___________和玉米。
(2)此次受洪灾较严重的省区,其中B是_________省,C是_______省。
(3)受灾省份大都位于__________平原,该平原成为“鱼米之乡”主要是受惠于___________气候(气候类型)的影响。读图,该气候的主要特征是夏季___________、冬季__________。
(4)洪涝灾害给当地人民带来巨大灾难,试结合洪涝灾害原因,填出相应的对策:
原因 防洪对策
降水量大且集中,多暴雨 ① ;
河道弯曲,泥沙淤积严重,泄洪不畅 ② ;
乱垦滥伐,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加剧 ③ ;
围湖造田使天然湖泊面积减少,调蓄洪峰能力降低 ④ 。
能力提升
2014年4月28日,国务院在重庆召开座谈会,就建设长江经济带做出了重要部署。结合下图,回答13~14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13.构建沿海与中西部相互支撑、良性互动的长江经济带最有利的地理条件是( )
A.长江巨大的内河航运
B.长江丰富廉价的水能
C.长江流域丰富的水资源和土地资源
D.长江流域丰富的矿产资源
14.生态安全关系长江经济带的可持续发展.目前长江上、中、下游各河段需要解决的生态和环境问题主要有( )
①水土流失 ②洪涝灾害 ③凌汛 ④水污染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5.(2014·山东青岛)读我国某区域图及洞庭湖面积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
(1)该区域夏初持续时间一长的特殊天气是 。
(2)长江三角洲地区城郊农业蓬勃发展,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填字母)
A.市场需求 B.水热条件
C.交通发展 D.劳动力变化
(3)描述洞庭湖面积变化的特征并分析其主要原因 。
(4)洞庭湖平原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分析其发展的有利自然条件 。
【答案专区】
教材答案
P45读图
1. 在地图上找出相关地理事物即可。
2. 在地图上找出相关地理事物即可。地形特点:地势低平,河湖密布。
P46活动
1. 6、7、8月份气温高,降水多,夏季高温多雨;12、1、2月份气温在0℃以上,与夏季相比降水较少,冬季温暖湿润。
2. 长江中下游平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 ( http: / / www.21cnjy.com )条件优势,地势低平,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产区,水稻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首位。河流和湖泊为淡水养殖提供了有利条件,使其成为我国淡水渔业最发达的地区。
P47读图
1.本区城市多沿江或沿海分布。
2.长江为本区城市和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水源和便利的航运条件。
P48读图
以沪宁杭为中心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包括上海、南京、杭州、苏州、无锡和南通。
以武汉为中心的钢铁、汽车、轻纺工业基地,包括武汉、黄石。
以长株潭为中心的电子信息、机械工业基地,包括长沙、湘潭、株洲。
P50活动
自上而下依次为修建水库、裁弯取直、植树造林、退田还湖。
本书答案
【思考】
1. × 解析:三江平原是东北平原一部分,不是长江中下游平原一部分。
2. √
3. × 解析:长江中下游平原濒临黄海和东海。
4.长江中下游平原水热条件优越,历史上盛产丝绸的原料桑蚕,所以刺绣发达。
5.一是工矿业发展和城市建设占用耕地,使耕地面积减少;二是调整农业结构,减少了粮食种植。
6.长江航运发达,交通便利,科技发达,可以江海联运,直达国际市场。
7.× 解析: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许多城市往往是沿工发展起来的,水运是重要因素。
8.× 解析:武汉地处长江、汉江和京广铁路交会处。
9.√
10.× 解析:上海不是政治中心,北京是政治中心。
11.A——③,B——①,C——②
12.土壤污染。
13.滥伐森林,破坏植被,导致水土流失严重,河流含沙量增大。
【训练】
1.B.解析:长江中下游平原土地利用类型以耕地为主,没有大面积草场;由于地势低平,水流缓慢,水能蕴藏量少。
2.A.解析:B项是黄土高原景观,C项是内蒙古高原景观,D项上青藏高原景观。
3.B.解析:长江中下游平原成为“鱼米之乡”,既有地形原因,也有气候原因。
4.C.解析:图片上既有水稻种植,也有渔业生产,长江中下游平原是稻米和淡水鱼产区。
5.D.解析:长江中下游平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A项是地中海气候,B项是温带海洋性气候,C项是温带季风气候。
6.C.解析:将湖泊改造成耕地能加剧洪涝灾害;。城市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不可能把已有的城市建设用地还原成水田。
7.A.解析:武汉是长江中游最大的城市和第一大港。
8.A. 9.B. 10.B.解析:第8题主要考查读图能力,从图上可以看出有多种矿产资源,种类多;分布的面积也较广。但从图上不能看出矿产资源的品质和储量。第9题考查读图能力,图上显示了“中三角”所在的三省有多个水电站,但煤、石油、天然气少,所以可以大力利用的是水能。第10题,发展相似产业来恶性竞争会浪费资源,降低经济效益;矿产资源是非可再生资源,加快开采不利于经济持续发展;大量排放污染和污染气体能破坏环境。
11.(1)湘 长株潭(2)A
(3)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季,水热条件好(亚热带季风气候,水分热量充足)
(4)上海宝山 马鞍山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长江中下游平原。 ( http: / / www.21cnjy.com )第(1)题,A省是湖南省,湖南省内的有以长株潭为中心的工业基地。第(2)题,A项是自然原因,其他是人为原因。第(3)题,江汉平原是长江中下游平原的一部分,可回答长江中下游平原发展农业的气候条件,即水热资源丰富,雨热同季。第(4)题,“钢铁工业走廊”包括上海宝山、湖北武汉和安徽马鞍山。
12. (1)淮 水稻(2)湖南 ( http: / / www.21cnjy.com ) 江西(3)长江中下游 亚热带季风 高温多雨 温暖湿润(4)修建水库 裁弯取直 植树造林 退田还湖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了长江中下游平原自然环 ( http: / / www.21cnjy.com )境。第(1)题,受灾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南,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第(2)题,A到D依次是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安徽省。第(3)题,这几个省都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从图上可以看出,这里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第(4)题,降水量大且集中,应当修建水库,调节径流;河道弯曲,应当裁弯取直;植被破坏导致了水土流失严重,应当植树造林,恢复植被;围湖造田使天然湖泊面积减少,应当退田还湖。
13.A.解析:长江巨大的水运能沟通东西,是东西合作的纽带。水能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和矿产资源不能起到沟通和联系的合作纽带作用。
14.C.解析:长江没有结冰期,没有凌汛。
15. (1)梅雨 (2)A (3 ( http: / / www.21cnjy.com ))先减少后增加 以前围湖造田造成湖泊面积减少 后来退田还湖造成湖泊面积增加 (4)水稻 属亚热带季风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水热条件好,以平原地形为主,河湖众多,土壤肥沃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长江中下游平原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地理特征。第(1)题,长江中下游平原夏初有梅雨季节。第(2)题,城郊农业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市场需求。第(3)题,考查的是读图能力,可以看出1998年洞庭湖面积最小,此后增加,所以是先减少后增加。减少的原因是围湖造田,增加的原因是退田还湖。第(4)题,洞庭湖平原是长江中下游平原的一部分,回答洞庭湖平原粮食作物和发展农业的条件,可以参考整个长江中下游平原,即粮食作物是水稻,发展农业的条件考虑气候条件、地形条件和土壤条件。
学习目标
1.运用地图说出长江中下游平原的组成,评价其优越的位置。
2.运用相关资料分析长江中下游平原农业发展的条件及发展方向。
3.结合地图归纳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城市分布特点,理解长江在城市发展中起到的作用。
4.运用地图说出长江中下游平原主要工业基地和工业部门,分析长江为本区工业提供了哪些有利条件。
5.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分析长江中下游平原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及治理措施。
巧记 借助河湖记长江中下游平原组成
长江中下游平原的组成可以联系河湖记忆:
江汉平原是长江和汉江冲积而成,洞庭湖平原位于洞庭湖附近,鄱阳湖平原位于鄱阳湖附近。
项目
区域
名称
项目
区域
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