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第23课:女娲造人
作者:袁珂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3课 统编版(2024)
学习目标
1、快速阅读课文,复述主要情节,体会联想和想象 手法在神话创作中的运用。
2、初步了解神话的特点,体会神话的魅力,感知人 物形象 。
新课导入
同学们,在远古时代,天地初开,宇宙一片混沌。那时没
有人类,世界寂静而荒凉,但后来,大地上却出现了人类的踪 迹,开启了丰富多彩的文明画卷。你们有没有好奇过,人类究 竟从何而来 是进化的奇迹,还是神的创造 今天,就让我们 穿越时空,回到那个神秘的远古时期,走进课文《女娲造人》 , 探寻这个充满奇幻色彩的人类起源故事,看看在古代先民们的 想象中,我们的祖先是如何诞生的。
作者简介
袁珂(1916—2001),四川新都人。神话学家。袁珂先生著 述颇丰。1950年,第一部神话专著《中国古代神话》出版,这 是我国第一部较系统的汉民族古代神话专著,由此奠定了袁珂先 生的学术声望。之后,袁珂先生先后撰写了《中国神话传说》
《古神话选释》《中国民族神话词典》、 《中国神话传说词典》 《神话故事新编》《山海经校注》《巴蜀神话》(合著)等20多部 著作以及800余万字的论文。
创作背景
本文是根据《风俗通》中有关“女娲造人”的记载改编的。本文 是一篇神话故事,根据古代神话的记载,并在此基础上加入了作者合 理的想象,就形成了富于人性化的演绎和扩充。 “女娲造人”的神话 是在科学水平不发达的远古时代产生的,那时的人们无法对人类的起 源做出科学的解释。
文体常识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它的特点是通过丰富的想象甚 至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现实生活,潜移默化地对儿童进行 思想启蒙教育。语言通俗易懂,情节曲折离奇,往往采用拟 人的手法。举凡虫鱼鸟兽、花草树木、整个大自然以及家具、 玩具,都可赋予生命、注入思想感情,使它们人格化。
澄澈 ( chéng )
掺和 ( chān ) 幽光 ( yōu )
揉团 ( róu ) 绵延(yán ) 女娲( wā )
字词读音
词语解释
灵机 一 动:形容临时想出办法来。
杞人忧天:为不必要忧虑的事情而忧虑。
兴高采烈: 兴致高,情绪热烈。
庇 护 :袒护,保护。
疲倦不堪: 形容非常疲乏,不能忍受。
整体感知
1、细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 么
天地开辟以后,女娲感到很孤独,于是用黄泥揉出了人, 从此世界上有了人类。
整体感知
2、细读课文,把课文分为三部分并概括每部分的内容分别是什么
第一部分(1—4):写女娲决定在天地间创造一种像自己的生物。
第二部分(5—16):女娲造人的过程方法
第三部分(17—18):女娲想出了使人类长久绵延的办法。
整体感知
3、女娲为什么要创造人类
女娲感到孤独寂寞,天地间没有像她一样的生物,于是决定创造人 类来陪伴她,让世间充满生机。
4、女娲是怎样创造人类的
女娲先是用黄泥掺和水,捏了了一个个小泥人,这些泥人一放到地 上就有了生命;后来她觉得效率太低,便用一根藤条沾满泥浆,向四处 挥洒,泥点溅落的地方也变成了人。
整体感知
5、女娲造人的过程体现了她怎样的形象特点
体现了女娲勤劳、智慧、慈爱、伟大的形象特点。她不辞辛劳地创造人类,
想出不同的方法提高造人效率,并且赋予人类生命和智慧,像母亲一样关爱着自己 创造的生灵。
6、文中提到的"人"诞生后有什么特点
他们落地就会说话、走路、具有和神一样的智慧,且充满活力和创造力, 他们叫女娲“妈妈”,对女娲充满敬爱之情,彼此之间互相配合,共同生活, 还会繁衍生息。
整体感知
7、这篇神话故事反映了远古时期人们怎样的生活状态和愿望
反映了远古时期人们对人类起源的好奇和探索,以及对自身力 量渺小的认知,同时表达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希望有一 位强大、慈爱、智慧的神来创造并保护他们,还渴望人类能够不断繁 衍、发展,过上幸福和谐的生活。
整体感知
8、与其他关于人类起源的神话相比,《女娲造人》有 什么独特之处
独特之处在于女娲不仅创造了人类,还关心人类的生存 与发展,亲自为人类安排了婚姻和生育方式,使人类得以世 代延续,更加强化了女娲作为人类母亲的伟大形象,体现了 中国古代神话中对人类自身价值和生存意义的独特思考,富 有浓厚人文关怀色彩。
人物品析
(一)
"走呀走的,她走得有些疲倦了,偶然在一个池子旁边蹲下来。 澄澈的池水照见了她的面容和身影:她笑,池水里的影子也向着她笑; 她假装生气,池水里的影子也向着她生气”。
运用了动作、神态这些描写突出了女娲是个活泼可爱、富有思想、 充满活力的女神。
人物品析
(二)
"她工作着,工作着,一直工作到晚霞布满天空,星星和月亮射 出幽光"。
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强调了女娲不辞辛劳、夜以 继日地劳动, 一位勤劳母亲的形象跃然纸上。
人物品析
(三)
“她从崖壁上拉下一条枯藤,伸入一个泥潭里,搅混了浑黄的泥 浆,向地面上这么一挥洒,泥点儿溅落的地方,就出现了许多小小的 叫着跳着的人儿,和先前用黄泥捏成的小人儿一般无二”。
运用动作描写。 “拉”"伸""搅""挥洒”等 一 系列动
词,活现了女娲挥藤洒泥造人的具体过程,体现了女娲的智慧。
深入探究
1、女娲造人过程中,从用手捏泥人到用藤条挥洒泥浆造人,这一 转变暗示了什么
暗示了人类从最初的精雕细琢式的创造逐渐走向规模化、高效率 的繁衍过程,反映了生命诞生的多样化和发展性,也可能象征着随着 时间推移,人类社会从个体手工劳作向群体批量生产模式发展的萌芽, 体现了远古人类对自身繁衍方式变化的一种朴素认知和想象。
深入探究
2、文中多次提到女娲的“孤独”,这对故事的发展有什么作用
女娲的“孤独”推动了她创造人类这一行为的发生,是整个故 事的起源。正因为孤独,她才有了创造陪伴者的想法,从而引发了 造人的情节,也为女娲对人类的慈爱和关怀奠定了情感基础,让读 者更能理解她为何如此精心地创造并呵护人类,使故事的发展更具 逻辑性和情感张力。
深入探究
3、故事中赋予人类语言和智慧,这反映了古代先民对自身的怎样 的认识
反映了古代先民对自身独特性的认识,他们意识到人类与其他生 物的区别在于拥有语言和智慧,能够交流、思考和创造,这是他们对 人类自身价值的一种肯定和骄傲。先民们通过神话将这种认知具象化, 表达了对人类智慧能力的赞美,也显示出他们渴望用智慧去认识世界、 改造世界,展现了人类在早期对自身精神力量的探索和推崇。
深入探究
4、从女娲造人的神话中,能看出当时社会可能处于怎样的发展阶 段
从女娲亲手创造人类以及对人类生活的安排可以推测,当时可能处 于母系氏族社会阶段。女性在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如同女娲作为人 类的创造者和守护者,拥有主导地位,负责生育、抚养后代以及组织社 会生活,反映出当时人们对女性在人口繁衍和社会发展中关键作用的尊 崇,也体现了当时社会以血缘关系的纽带、以女性为中心的社会组织形 式和生活状态。
深入探究
5、神话中女娲的形象与现实生活中的母亲形象有哪些相似之处
女娲创造人类、赋予人类生命并关爱呵护人类成长,这与现实生活中 的母亲形象相似。母亲孕育孩子,给予他们生命的起点,在孩子成长过程 中操心衣食住行、教育培养等,如同女娲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操心,如安 排婚姻使人类得以繁衍。女娲面对人类时的慈爱、温柔以及为人类解决问 题的担当,都能在现实母亲形象中找到影子,二者都体现了无私奉献、关 爱呵护的伟大母性精神。
课堂小结
《女娲造人》是一则充满奇幻色彩的神话故事,文中讲述了女娲
因感到孤独,便用黄泥创造人类,并使人类得以繁衍后代的过程。通 过丰富的想象与生动的描写,塑造了女娲勤劳、智慧、慈爱且伟大的 形象,这个故事不仅反映了远古先民对人类起源的探索与想象,还体 现了他们对生命诞生及延续的朴素认知,同时也让我们感受到神话传 说所蕴含的独特文化魅力与古人丰富的精神世界,激发我们对人类自 身和传统文化的深入思考。
当堂检测
1、女娲造人是因为( B )
A.她觉得无聊,想找点事做。
B.她感到世间荒凉寂寞,想创造一种生灵来陪伴自己。
C.她要显示自己的神通广大。
D.她受到其他神灵的指使。
当堂检测
2、女娲最初是有( A ) 创造人类的
A. 黄泥。
B. 石头。
C. 藤 条 。
D.树木。
当堂检测
3、女娲用藤条挥洒泥浆造人是因为( B )
A.她觉得这样造人更好玩。
B.她觉得用手捏人太累,效率太低。
C.她想尝试不同的造人方法。
D.她受到了其他动物的启发。
当堂检测
4、从 《女娲造人》这篇课文中,我们可以看出女娲
是一个( C ) 的神
A.凶狠残暴。
B.自私自利。
C. 勤劳智慧、慈爱善良。
D.冷酷无情。
课后作业
以《假如我是女娲创造的第一个人》为题写一篇 字数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作文要求:发挥想象,描述你作为女娲创造的第 一个人,从诞生之初的所见、所感、所思,到与周围 世界的接触,以及你眼中女娲的形象和你对未来生活 的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