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散步 课件(共2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6 散步 课件(共2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2.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2-19 20:01: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散 步
学习目标
1.整体感悟课文内容,赏析课文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2.揣摩字里行间蕴涵的浓浓亲情,学习本文通过细节描写展示人物思想感情的写法。
3. 学习课文巧妙的构思以及以小见大的写法。
4.感受亲情,理解中年人的责任感以及生命传承的意义,加强对生活的高度使命感。
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一直都沐浴着亲情,它体现于生活中的点滴,或是全家人一起吃饭,或是大家一起看电视剧,或是简单地唠唠家常,都能让我们感受到家的温馨。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学习莫怀戚的《散步》,看看他是如何展现浓厚亲情的。
1.字音字形。
熬(áo)  散(sàn) 步   咕(gū)咕   分歧(qí)
拆散(chāi sàn) 嫩(nèn)芽 霎(shà) 时 水波粼(lín)粼
2.根据释义明确词语。
忍受(疼痛或艰苦的生活等):熬
(思想、意见、记载等)不一致,有差别:分歧
形容水、石等明净:粼粼
相信并佩服:信服
很短的时间:霎时
每一个人或事物都得到合适的安顿:各得其所
3.文学常识。
莫怀戚(1951—2014),重庆人,作家。笔名周平安、章大明。1982年毕业于四川大学中文系。曾任教于重庆师范学院中文系。创作的小说《诗礼人家》曾获“四川文学奖”。代表作有小说《大律师现实录》《经典关系》《透支时代》等。
4.写作背景。
此文选自1985年8月2日《中国青年报》。略有改动。作者写此文前,确实有一次全家三辈四口人散步的亲身经历,但作者当时并没有产生创作动机。1985年,作者从他的好友——美国汉学家柯尔特先生那里得知,在美国人眼里,中国人尊老爱幼、赡养父母是全世界做得最好的,而在美国这是不可想象的。作者听后感慨不已:我们的传统美德被外国人如此看重。于是,作者开始重新审视这份看起来很普通的浓浓亲情体现出的价值,写作的念头由此产生。
1.自由朗读课文,想一想:你的生活中有与课文相似的场景吗 如有,请与同学们分享
2.课文写的是平常的生活小事,读起来却能让人感受到其中动人的温情。再次朗读课文,写下阅读感受。
本文通过一家四口散步事件,引发了作者的一种对生命的感慨,抒发了一种交织在母子、父子、祖孙三代之间浓浓的亲情,流露出作者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读出故事的趣味。
(1)[复述故事]课文用第一人称“我”叙述了一家人散步的经历,请以“我”的母亲、妻子或儿子的口吻复述这个故事,请你的同学听一听。
我们一家在南方初春的田野上散步,后来有了分歧,我想走大路,孙子的想走小路,最后我还是和儿子说一起走小路。于是儿子背着我走,儿媳妇背起孙子,我们一起走小路。
(2)[梳理探究]文章围绕散步中的两次分歧,把散步这生活中再平常不过的小事写得生动有趣,再读课文,完成梳理;比较两次分歧的解决过程,写一写你的探究结果。
课文梳理
分歧 矛盾双方 分歧原因 解决方式
第一次 “我”和母亲 ① ②
第二次 ③ ④ ⑤
“我”想带母亲去散步,母亲不愿出来
母亲信服地点头同意
母亲和儿子
亲想走大路,儿子想走小路
亲迁就儿子走小路,“我”和妻子分别背起了母亲和儿子
(2)[梳理探究]文章围绕散步中的两次分歧,把散步这生活中再平常不过的小事写得生动有趣,再读课文,完成梳理;比较两次分歧的解决过程,写一写你的探究结果。
在产生分歧到解决分歧的过程中,一家人彼此信任、彼此尊重、彼此关爱,是掉“爱”帮他们作出了决定,解决了分歧,体现了尊老爱幼的美好品德。
读出场景的情味
(1)[推荐场景]请推荐课文中最打动你的场景,仿照示例,撰写推荐语。
【示例】
推荐场景: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睛顺小路望过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
我的推荐语:母亲虽然年纪大了,走在小路上并不方便,但她却“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我能够感受到她对孙子的疼爱,这样的祖孙情让人感动。而且母亲望到的小路的风景都充满了生命力,也能让我体会到自然的活力。
推荐场读出场景的情味
(1)[推荐场景]请推荐课文中最打动你的场景,仿照示例,撰写推荐语。
推荐场景1:
我的推荐语:
这南方的初春的田野!大块儿小块儿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枝上的嫩芽儿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儿……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这段话通过对初春田野之景的描绘,如“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让人感受到春天到来时那不受拘束的蓬勃生命力,冬水“咕咕地起着水泡儿”,也仿佛让人听到了生命的声音。
推荐场景2:
我的推荐语:
推荐场读出场景的情味
(1)[推荐场景]请推荐课文中最打动你的场景,仿照示例,撰写推荐语。
她的眼睛顺小路望过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
这些美景表明,春天在召唤,生命在召唤,流露出作者对生命的珍爱
(2)[朗读设计]结合你对课文的理解,从重音、停连、语速等角度对推荐的场景进行朗读设计。
知识卡片
语速取决于朗读的内容和情感。快语速主要表现欢快、兴奋紧张的心情,慢语速适合庄重、悲伤的内容等
【示例】
推荐场景: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
朗读设计:“但是”和“还是”重读,体现母亲虽然因为腿脚不方便想
大路,但是在听到孙子的想法后,还是迁就孙子的想法,整语速稍快,体现母亲的不假思索和对孙子的关发。
(2)[朗读设计]结合你对课文的理解,从重音、停连、语速等角度对推荐的场景进行朗读设计。
知识卡片
语速取决于朗读的内容和情感。快语速主要表现欢快、兴奋紧张的心情,慢语速适合庄重、悲伤的内容等
推荐场景;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我的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我们的儿子。
朗读设计;重读“也”,更能凸显“我”和妻子的默契;“蹲下来”和“背起了”语速慢,停顿时间长一些,突出“我”和妻子的小心翼翼,对家人的重视和关爱,让人感受到一家人之间的温暖和谐。
(3)[分享交流]有感情地朗读你推荐的场景,请你的同学听一听、评一评
导学三:读出语言的意味。
(1)找出下面三个句子中反复出现的字词,思考其作用,再写下你的发现,
和同学们交流讨论。
①我们在田野上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②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③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
我”反复出现,是因为“我”是家庭中的顶梁柱,是家庭重担的承担者,在“我”的身上凝聚着作为男子汉的担当意识和强烈的家庭责任感。
(2)文中有许多反常的表述,同样意味深长。请从下面两个句子中任选一句,结合加点词语,体会其中的深层意蕴
①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就像领袖人物在严重关头时那样
“领袖人物一词是大词小用,增加了文章的幽默感和生活情趣,也体现出“我”当时内心的矛盾,一种中年人特有的心境和责任感。
(2)文中有许多反常的表述,同样意味深长。请从下面两个句子中任选一句,结合加点词语,体会其中的深层意蕴
②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整个世界”运用夸张的手法,富含深意,耐人寻味。父母代表着过去的世界,孩子代表着未来的世界。背着这个世界的“我”和妻子——一代中年人,承担着孝敬老人、爱护儿子的双重责任,这种责任已经不仅是家庭的责任,更是对社会的使命感。其中包含了对于亲情、生命与责任的思考。
(3)课文中多处运用对称的句式。选择其中的一处,反复朗读,仿照示例,写下你的感悟。
知识卡片
对称句:就是两两对举出现,形成对比、并列、回环等关系字数不要求完全相等或对称,不要求句子完全工整
①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②我的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③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示例】
对称句:我蹲下来,背起了我的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我们的儿子。
我的感悟:“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前面是一对母子,后面也是一对母子,这两句话形成了一种回环关系。母亲曾经也像妻子背儿子一样背起了“我”,而长大后的儿子也会像今天的“我”一样,背起他的妈妈。这大概就是爱的传承吧。
我选择第 句。我的感悟:
(3)课文中多处运用对称的句式。选择其中的一处,反复朗读,仿照示例,写下你的感悟。
知识卡片
对称句:就是两两对举出现,形成对比、并列、回环等关系字数不要求完全相等或对称,不要求句子完全工整
①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前后两个分句是并列、对称的,非常整齐、相映成趣,有突出、强调、放大的意味和作用。课文正是用这种句式突出了这一家三代四个人,强调了一种特殊的排列组合以及这种排列组合下所隐藏的浓浓的亲情和责任感。在这种句式中,亲子关系被放大了,亲情的延续也被放大了,这就叫做以小见大、举轻若重。)
(3)课文中多处运用对称的句式。选择其中的一处,反复朗读,仿照示例,写下你的感悟。
知识卡片
对称句:就是两两对举出现,形成对比、并列、回环等关系字数不要求完全相等或对称,不要求句子完全工整
②我的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运用对称,使句子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语义表达上看,增加了思想内涵的张力引人注意,耐人寻味;从语音美感上看,句式整齐,节奏感强,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情趣。体现了老年人的体弱,也体现了儿童的童趣心理。为下文,难以选择作铺垫。
(3)课文中多处运用对称的句式。选择其中的一处,反复朗读,仿照示例,写下你的感悟。
知识卡片
对称句:就是两两对举出现,形成对比、并列、回环等关系字数不要求完全相等或对称,不要求句子完全工整
③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小时候“我”听母亲的话,而长大后母亲听“我”的话,这体现出小时候父母是孩子的依赖,而长大后孩子也是父母的依靠。对称的句式让人既能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也能体会到代代相传的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