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1张PPT)
《书愤》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必修中
导入新课
1
课堂导入
“半夜卧榻惊坐起,满腔赤诚寄家国”。古往今来,无论是踱步江畔的屈原还是心怀寒士的杜甫,他们都怀揣着对祖国最深沉的爱。有这样一个人,他心中所想是“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梦中所做是“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甚至在弥留之际依然惦念于“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冷雨浇不熄梦里的烽火,寒风吹不倒心里的山河”这个人就是陆游。在那个颠沛流离的时代,陆游经历了什么?让我们一起走进《书愤》。
书满腔愤而不颓 怀报国志终不改
——从《书愤》看陆游诗中的家国情怀
学习目标
深入探究“愤”的内涵和根源。(重点)
02.
理解诗人年华空老、有心报国无路请缨的悲愤情怀。
04.
知人论世,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
01.
鉴赏诗歌的写作手法。(难点)
03.
新知探究
2
南宋时,金兵入侵,中原沦陷在即。那时南宋当局却偏安江南,不思北伐。陆游主张抗金,触犯了投降派的利益,一再遭受打击排斥,多次被罢官。这首诗作于宋孝宗十三年(1186年),此时陆游已61岁,然而诗人被黜,只能赋闲在乡。少年时“扫胡尘”“靖国难”的志向眼看就要化为泡影,想那山河破碎,中原未收而“报国欲死无战场”,感于世事多艰,小人误国,于是,诗人郁愤之情便喷薄而出。
写作背景
读懂诗歌,赏析手法
【问题导学】
诵读诗歌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书愤】陆游
全诗以“愤”为情感基调,不是一怒了之,而是富于变化:
前四句回顾过去,重在激愤;后四句结合现实,偏于悲愤。激愤愈烈,悲愤愈深。
问题导学
1、所“书”何事?
2、所抒何“愤”?
3、如何抒“愤”?
早岁那知世事艰,
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
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
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
千载谁堪伯仲间。
问题导学
“书”早年恢复中原之志。
“书”两次抗金胜利之役。
“书” 年事已高、壮志未酬之情。
“书”敬仰诸葛、渴望建功立业之愿。
1、所“书”何事?
“愤”报国无门
“愤”壮志难酬
“愤”年华空老
“愤”收复无望
根源:在于南宋朝廷“主和派”,他们是阻挠收复失地的绊脚石。
问题导学
2、所抒何“愤”?
所“愤”之一:世事艰
所“愤”之二:空自许
所“愤”之三:鬓先斑
所“愤”之四:谁堪伯仲间
诵读诗歌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书愤】
陆游
对比
①诗人自身的对比,昔日的豪气壮举和今日的年迈衰颓的对比,感慨岁月无情、壮志难酬。
②理想与现实的对比,理想“塞上长城”与现实“镜中衰鬓”对比。
问题导学
3、如何抒“愤”?
③诸葛亮的矢志北伐、积极进取和南宋朝廷苟且偷安的对比,表现了诗人怀古伤今的悲愤和无奈。
虚实相生
赏析诗歌
3、如何抒“愤”?
虚写
①首联“中原北望气如山”以虚写实,用有形的“山”形容无形的“气”,突出“气”的坚毅、豪迈、轩昂。
②颈联“塞上长城”写理想,气势雄伟,意境高远,从大处远处落笔,是虚写。
实写
①首联上句写实,写年轻时的雄心壮志。
②颈联下句“镜中衰鬓”写现实,感情沉郁,格调凝重,从细处着墨,是实写。
“塞上长城空自许”——借用刘宋名将檀道济自比为“万里长城”的典故。表明诗人年少时以捍卫国家、扬威边疆的雄心壮志。但一个“空”字又表现了他徒负才华、大志落空的无奈和怅惘。
用典
赏析诗歌
3、如何抒“愤”?
“出师一表真名世”——借用《出师表》的典故,用典明志,诗人以诸葛亮自况,诸葛亮曾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话,诗人以此自勉,表明他至死也不会放弃恢复中原之志。
用典
赏析诗歌
3、如何抒“愤”?
问题导学
3、如何抒“愤”?
“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特殊的修辞手法,以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组成(没有动词或形容词),经过选择组合,巧妙地排列在一起,构成生动可感的图景,用以烘托气氛、创造意境、表达情感。
由九个名词组合而成,画出一幅深秋僻静的村野图景,表现诗人悲凉孤寂的心境。
诗人把杨柳岸、晓风、残月艺术地排列在一起,表面上是写景,实际寓情其中,用美好的自然景物,反衬诗人的空虚寂寞之感。
列锦举例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3、如何抒“愤”?
问题导学
3、如何抒“愤”?
不用动词,不用虚词,纯意象的组合。
简洁明快,使节奏更加紧凑,情感表达更有力。
(楼船、铁马)紧张的战争氛围。
(夜雪、秋风)酷烈的战争环境。
(瓜州渡、大散关)险要的军事据点。
组成了两幅气势宏大,辽阔宏伟的战争场面。
列锦
“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对比阅读
[唐]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蜀相】
[宋] 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书愤】
对比阅读
联系社会背景及作者身世,比较两首诗的异同点
《蜀相》以乐景写哀情:“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融情于景,抒发感慨,凭吊古人与感慨自身相结合,感情真挚,格调沉雄。
《书愤》最突出的手法是用典、对比。先回忆过去,然后写现在,最后以诸葛亮自况,全诗着重写“愤”,大气磅礴,笔力雄健。
不同点
对比阅读
联系社会背景及作者身世,比较两首诗的异同点
(1)背景经历:动乱年代;晚年之作,壮志难酬
(2)都借用诸葛亮事迹表达情感
(3)都体现了深沉的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感
相同点
一位老人,壮志未酬,难凉热血,夜里风雨呼啸,屋内滴答作响,点着炉火蜷缩着,那火似乎随时会熄灭,而这个老人,尽管鬓发斑白,残年余力,身体佝偻着,但他注视着炉火的眼睛,却有光,就算天地变色又怎样,只要我心中热望不灭,铁马冰河依旧踏梦而来。在历经苦难的中华民族历史上,正是因为有许多“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的人物,才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安定生活。
展示提升
假如央视《家国情》“特别推荐”栏目邀请你给观众介绍一位你最欣赏的人物,你会介绍哪一位人物呢?请试着写一段推荐词,表达你的敬仰和赞美。 可参照以下句式:在( )面前,他本可以( ),却为了( ),选择了( )。
鲁迅说:“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可悲的民族,一个有了英雄却不懂得敬重和爱戴的民族是不可救药的民族。”在南宋天子眼中,“位卑未敢忘忧国”的“亘古男儿”陆游,其实不过是吟风弄月浅吟低唱的一介文人。他在诗中大声疾呼,愤自己“塞上长城空自许”,满腔热血付东流。直至生命走向终点,他深沉的爱国热情都不曾改变:“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诗人的身影已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但他的赤子之心、家国情怀会永存,也依然会感动一代又一代的人。
课堂练习
3
拓展延伸
4
展示提升
“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这少年到底代表着什么?陆游的故事告诉我,他是勇敢,是坚韧,是心有赤诚,身怀信念,肝胆冰雪,誓不妥协。愿我的同学们也可以在疾风驶来之时,迎难而上,暴风骤雨时,坚忍不拔。
陆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