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罗丹得到的启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A、积累文学常识:罗丹及其相关作品。
B、通过对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等描写的分析感受人物魅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默读、速读、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通过质疑、讨论、交流等合作探究式学习环节,引导学生感悟、体会、欣赏文中优美的语言,领会作品的思想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罗丹全神贯注于艺术创作的精神,产生走近名人、学习名人优秀品质的愿望。
二、教学重点:通过人物描写的分析、品味,
三、教学难点:分析、体会描写人物句子的艺术表现力,培养学生初步鉴赏语言的能力。
四、课时安排:一课时
五、课前准备:让学生通过上网、看书查资料的方式,查找有关罗丹的资料,准备在上课时交流。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刘翔、居里夫人、成龙、贝多芬、比尔·盖茨五位名人的图片)你最喜欢里面的哪个人?为什么?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对名人优秀品质的关注意识,引出罗丹的故事
2、了解罗丹
这几位名人虽然来自古今中外不同领域,但他们身上都有不同的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今天我们要认识一位来自于艺术领域的名人——罗丹。
课前老师让大家收集了材料,下面请同学来说说你对罗丹有哪些了解?????
老师出示罗丹照片,代表作《思想者》《沉思》《青铜时代》
罗丹的成功秘诀何在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设计意图:(1)作为常识掌握,丰富学生视野
??????????(2)出示作品使学生对大师精湛技艺有深刻体会,引起走近他的强烈愿望
二、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一起看题目,“从罗丹得到的启示”。作者从罗丹身上得到了什么启示?从哪件事里得到的启示?快速浏览课文,回答这些问题。(幻灯片出示问题)
启示——“专心,完成或大或小的事业的全力集中,把易于弥散的意志贯注在一件事情上的本领。”(同学个别回答后,齐读句子)
事件——作者观看罗丹专心地修改作品
设计意图:训练学生快速把握文章情节、主旨的能力
三、重点研读
文章集中描写这一件事的段落是7-16小节。教师朗读,学生圈划,批注,交流。老师小结:现在知道了,原来,大师成功的秘诀就是专心致志。而生活中的许多人,都缺乏对一件事情务实专注的精神,所以难有成就。希望同学们无论是现在学习还是将来工作,都能够静下心来去钻研,争取有所收获,有所成功。
设计意图:(1)这是文章写得是精彩、最感人的一部分,最能体现大师的精神
??(2)学生在写作方面对细致、生动描写的技巧掌握欠佳,借此学习
???3)充分实现课堂中的学生主体性,培养他们分析、感悟文本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4)交流讨论在活跃九年级相对沉闷的课堂气氛的同时,也能使良萎不齐的全班同学都积极地思考起来,激发新的思想火花。?
?四、主题延伸
而实际上,真正的艺术大师,他带给人的启示也绝不仅仅是单方面的。罗丹的为人有更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默读全文,找出相应句子,概括罗丹的这些优秀品质。
设计意图:全面认识人物,避免认为罗丹只有专注这一个优点,培养学生全面看待事物的正确视角
五、布置作业:(两选一)
?1、收集课外成功名人的故事一个。
2、仔细观察身边某个人,写一段描写他做某件事的片段。?
课件10张PPT。刘翔居里夫人成龙贝多芬比尔·盖茨罗丹身材魁梧
阔肩
白髯 作品塑造了一个为人类一切烦恼陷入深沉思考的男子形象。 思想者 那忧郁而凝视的目光,紧闭的双唇,表露了她复杂的内心世界。 沉思青铜时代 他左手握拳,右手扶头,面孔昂起作思索状。充满了青春活力,意味着人类即将进入智慧的创造期。 从罗丹得到的启示斯蒂芬·茨威格 作者从罗丹身上得到了什么启示?
从哪件事里得到的启示?·整体感知··重点研读· 在7-16小节的描写中,圈划出你最欣赏的句子,并说说理由。 ·理性思辨· 作者是如何把罗丹的形象塑造得这么生动的呢?谈谈你的看法。 · 作 业 · 1、收集课外成功名人的故事一个。
2、仔细观察身边某个人,写一段描写他做某件事的片段。(综合运用人物描写方法,3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