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1 活泼的金属单质——钠
1.下列关于金属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各种金属都能与盐酸发生置换反应
B.根据金属与酸反应置换氢的难易可比较金属的活泼性
C.金属都是银白色
D.金属都具有较高的熔点
2.(2024·北京第四中学期中)下列有关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钠的还原性很强,可以用来冶炼金属钛、锆、铌等
B.钠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钠元素只能以化合态存在于自然界
C.钠是一种灰黑色的固体
D.钠的质地软,可用小刀切割
3.某学生将一小块钠投入滴有酚酞的水中,此实验能证明钠下面四点性质中的( )
①钠的密度比水的小 ②钠的熔点较低
③钠与水反应时放出热量 ④钠与水反应后溶液呈碱性
A.①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4.取一小块金属钠,放在燃烧匙里加热,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①金属钠先熔化
②在空气中燃烧,放出黄色火花
③燃烧后得到白色固体
④燃烧时火焰为黄色
⑤燃烧后生成淡黄色固体物质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④⑤ D.④⑤
5.将一小块金属钠投入CuSO4溶液中,不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
A.溶液中有蓝色沉淀生成 B.有气体生成
C.有红色物质析出 D.钠熔化成小球浮在液面上
6.(2024·陕西西咸新区期中)下列行为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
A.熄灭少量燃着的金属钠,用干燥沙土覆盖
B.做实验剩余的金属钠,丢弃在废液缸中
C.大量氯气泄漏时,迅速离开现场并尽量往高处去
D.闻气体时用手轻轻扇动,使少量气体飘进鼻孔
7.将一小块钠投入盛有5 mL饱和石灰水的试管中,不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
A.钠熔化成闪亮的小球 B.钠在液面上四处游动
C.溶液底部有银白色物质生成 D.溶液变浑浊
【答案】C
【解析】钠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使钠熔成小球,A正确;钠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故一定小于饱和石灰水的密度,所以会浮在液面上,钠与水反应生成的氢气使小球在液面上四处游动,B正确;钙的活动性强于钠,且钠、钙都易与水反应生成碱,所以钠不可能置换出钙,C错误;因为反应消耗了水,且反应放热,所以饱和溶液中会有部分溶质析出而导致溶液变浑浊,D正确。
8.(2024·广东深圳南山为明学校期中)下列关于金属钠的性质实验,现象描述符合客观事实的是( )
A.金属钠在氯气中燃烧产生黄色火焰,生成淡黄色物质
B.金属钠放入MgCl2溶液中,有H2放出,有白色沉淀析出
C.金属钠放入稀CuSO4溶液中,有H2放出,有紫红色固体析出
D.金属钠放入滴有紫色石蕊的水中,有H2放出,溶液变红
9.向一小烧杯中分别加入等体积的水和煤油,片刻后再向该烧杯中轻缓地加入一绿豆大小的金属钠,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
10.(2023·北京第十四中学期中)为研究Na的性质,进行如下实验。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装置 实验
液体a 现象
蒸馏水 Ⅰ.Na浮在液面上,剧烈反应,产生少量白雾
0.1 mol·L-1盐酸 Ⅱ.Na浮在液面上,反应比Ⅰ中剧烈,产生白雾
浓盐酸 Ⅲ.Na浮在液面上,反应比Ⅰ中缓慢,产生大量白雾,烧杯底部有白色固体
A.Ⅰ中现象说明Na与水反应放热
B.Ⅰ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Na+2H2O===2Na++2OH-+H2↑
C.Ⅲ中白雾比Ⅱ中多,说明Ⅲ中反应放热比Ⅱ中更多
D.推测Ⅲ中反应缓慢可能与c(Cl-)以及生成的白色固体有关
11.(1)如图Ⅰ所示,在平底烧瓶的底部有一块钠,平底烧瓶内是干燥的空气。过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班同学用如图Ⅱ所示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先用弹簧夹夹住橡胶管。点燃钠,伸入瓶中并塞上瓶塞。待钠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广口瓶内水面变化情况。
①上述实验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完毕,甲同学的广口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小于瓶内空气体积的1/5,乙同学的广口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大于瓶内空气体积的1/5。下列对这两种现象解释合理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
a.甲同学可能使用钠的量不足,瓶内氧气没有消耗完
b.甲同学可能未塞紧瓶塞,钠熄灭冷却时外界空气进入瓶内
c.乙同学可能没夹紧弹簧夹,钠燃烧时瓶内部分空气受热从导管逸出
d.乙同学可能插入燃烧匙太慢,塞紧瓶塞之前,瓶内部分空气受热逸出
12.金属钠是在1807年通过电解氢氧化钠制得的,这个原理应用于工业生产,约在1891年才获得成功。1921年实现了电解氯化钠制钠的工业方法,其反应原理是2NaCl(熔融)2Na+Cl2↑。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各项中属于保存金属钠的正确方法是____________(填字母)。
A.放在棕色瓶中 B.放在细沙中
C.放在水中 D.放在煤油中
(2)将钠投入水中后,钠熔化成一个小球,根据这一现象你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一小块钠放在水平放置的试管中部,用酒精灯加热充分反应(如图Ⅰ所示),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成物的颜色为__________色。将该试管冷却后慢慢竖立,滴加几滴水(如图Ⅱ所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检验该反应产生的气体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
1、【答案】B
2、【答案】C
3、【答案】D
4、【答案】C
5、【答案】C
6、【答案】B
【解析】钠能与水反应,故钠着火时不能用水灭火,应用干燥沙土盖灭,A正确;钠性质活泼,能与氧气和水发生反应,且产生的氢氧化钠具有强的腐蚀性,故做实验剩余的金属钠,不能丢弃在废液缸中,而应放回原试剂瓶中,B错误;氯气的密度比空气大,氯气往下沉,故氯气泄漏时,应往高处去,C正确;闻气体时,为避免大量气体吸入后对人体产生危害,应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只使少量气体进入鼻孔即可,D正确。
7、【答案】C
【解析】钠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使钠熔成小球,A正确;钠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故一定小于饱和石灰水的密度,所以会浮在液面上,钠与水反应生成的氢气使小球在液面上四处游动,B正确;钙的活动性强于钠,且钠、钙都易与水反应生成碱,所以钠不可能置换出钙,C错误;因为反应消耗了水,且反应放热,所以饱和溶液中会有部分溶质析出而导致溶液变浑浊,D正确。
8、【答案】B
9、【答案】A
10、【答案】C
11、【答案】(1)钠表面变暗,气球膨胀 4Na+O2===2Na2O
(2)①2Na+O2Na2O2 ②abcd
【解析】(1)钠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Na2O,使钠表面变暗,同时烧瓶内压强降低,气球会膨胀。(2)②若钠的量不足,则氧气消耗不完,造成进水量小于瓶内空气体积的1/5,造成结果偏低,a合理;若瓶塞未塞紧,钠熄灭冷却,瓶内气体收缩,外面的空气会进入瓶内,使气体得到补充,造成结果偏低,b合理;若弹簧夹未夹紧,钠燃烧时,瓶内气体膨胀,使部分气体从导管口逸出,造成结果偏高,c合理;若插入燃烧匙太慢,钠燃烧时,瓶内气体膨胀,在塞紧瓶塞前,瓶内部分气体从瓶口逸出,造成结果偏高,d合理。
12、【答案】(1)D
(2)Na与水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金属钠的熔点低
(3)2Na+O2Na2O2 淡黄 2Na2O2+2H2O===4NaOH+O2↑ 将带火星木条放在试管口,看是否复燃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