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8张PPT)
约翰·拉贝
约翰·拉贝,1882年生于德国汉堡,1908年到中国,先后在北京、天津、南京等地工作生活了30年。1937年日军占领南京前夕,他被推选为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主席。南京沦陷后,他不顾危险,在自己的住宅收容了600多名中国难民,他和十多位国际友人在不足4平方千米的安全区内拯救了25万中国平民的生命。他所著的《拉贝日记》以第三方视角记录了日军在中国特别是南京的暴行,成为证明南京大屠杀的最有力证据之一。
人物扫描
新课导入
国礼瓷
一、忆国难:七七事变烽火起
1937年夏季在北平郊区卢沟桥发生所谓的“中日摩擦”时……后来天津也遭厄运,去北方的铁路因此而中断,造成了不便。 ——《拉贝日记》
时间
地点
经过
影响
1937年7月7日
卢沟桥
日本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被拒,随后炮轰我军防地。
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一、忆国难——七七事变烽火起
问题1:“中日摩擦”指什么事件?
材料一:1937年6月,东京军政界消息灵通人士中之间,就盛传:“华北将重演柳条沟一样的事件。”
——日·《今井武夫回忆录》
材料二:“当时接到报告,失踪的士兵(志村)已经回来了,没有异状。“
——东京《朝日新闻》
蓄谋已久的阴谋
七七事变后,日本民众为日军出发侵华而欢呼
问题2:为什么说日军是“借故”?
一、忆国难——七七事变烽火起
平绥铁路
平汉铁路
平津铁路
2.抗争
一、忆国难——七七事变烽火起
问题3:为什么日军选择在卢沟桥挑起事端?
战略位置重要
卢沟桥事变示意图
读图方法:
1看标题
2看图例
3带着问题仔细观察图片内容
驻宛平的中国第二十九军,奔赴卢沟桥应战。
29军在卢沟桥奋起抗击日军的进攻
一、忆国难——七七事变烽火起
材料三 抗日救国乃军人天职,养兵千日,报国一时,只有不怕牺牲,才能为国争光!
——第132师师长赵登禹
材料二 战死者光荣,偷生者耻辱,荣辱系于一身者轻,系于国家者重。国家多难,军人应当马革裹尸,以死报国。 ——第29军副军长佟麟阁
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一、忆国难——七七事变烽火起
材料一 为维护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寸土都不许退……国家存亡,在此一举。假若冲突,卢沟桥即是你们的坟墓!
——卢沟桥战地总指挥、第37师师长冯治安
问题5:七七事变后,面对日军的进攻,中国军队表现出什么态度和精神?
《卢沟桥歌》
卢沟桥、卢沟桥,男儿坟墓在此桥!
最后关头已临到,牺牲到底不屈挠……
日军列队通过北京正阳门箭楼
战后的北平 战后的天津
战后的天津
问题6:七七事变的结果?
一、忆国难——七七事变烽火起
二、凝国魂:全民抗战御外侮
问题7:七七事变后,国共两党是何态度?
全中国的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
——中共中央《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1937年7月8日)
共产党方面
国民党方面
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
——蒋介石1937年7月17日庐山谈话
共赴国难
二、凝国魂——全民抗战御外侮
表明抗战立场,加快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2023年·江苏苏州)下图是创作于1937年的漫画《现在,我们一致对外吧》。对该画作解读最为准确的是( )
A.抒发对消极抗战的不满 B.表达对团结抗战的支持
C.体现对日寇侵华的谴责 D.蕴含对重庆谈判的期待
B
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
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
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实行民权政治,以期全国政权之统一。
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之统辖,并待命出动,担任抗日前线之职责。 ——《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共产党方面
二、凝国魂——全民抗战御外侮
问题8:结合材料和课本P94梳理国共第二次合作的进程
请结合材料以及课本P94,回答:
(1)该宣言反映了共产党怎样的精神?
(2)改编后的军队名称是什么
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全大局。
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和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
中共努力促进两党合作的措施——改编军队
改编
改编
总 指 挥:朱 德
副总指挥:彭德怀
军 长 :叶 挺
副军长 :项 英
国民革命军
第八路军
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
南方八省
游击队
国民革命军
南昌起义
秋收起义
工农革命军
井冈山会师
中国工农红军
抗日战争
八路军 新四军
二、凝国魂——全民抗战御外侮
《国共合作宣言》原稿
《国共合作宣言》发行版
国民党方面
1937年9月,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开发表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
标志着第二次国共合作正式开始,
以国共合作为主体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二、凝国魂——全民抗战御外侮
问题8:结合材料和课本P94梳理国共第二次合作的进程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十年内战
基本结束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七七事变
国共合作宣言发表
国共两党
表明抗战立场
加快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步伐
第二次
国共合作建立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1936.12.12
1937.7.7
1937.9
二、凝国魂——全民抗战御外侮
问题9:结合时间轴和所学知识,梳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过程。
八路军开赴抗日前线
国民党军奔赴前线
1937年10月12日新四军召开抗日誓师大会
二、凝国魂——全民抗战御外侮
假如你是《全民抗战》报的记者,请你根据老师提供的史料来报道全民族抗战期间大陆各阶层百姓、港澳台及海外侨胞为抗战做了什么?
报道示范:
阶层(群体):文艺工作者
事件(如何支援抗战):文艺工作者在抗战中编排抗战剧目,宣传抗日,鼓舞人心。
学生活动:抗战小记者
二、凝国魂——全民抗战御外侮
巩固统一战线
民众积极进取、团结御侮
抗战中的大学生
火柴盒上的抗战
乞丐捐一顿饭钱
海外华侨筹款支援
中国妇女慰劳会菲律宾分会主持下的赶制救伤袋运动
二、凝国魂——全民抗战御外侮
学生
妇女
儿童
爱国将士
乞丐
各族人民
海外华侨
港澳台同胞
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
各阶层、各民族、各党派、各种形式
全民族抗战
二、凝国魂——全民抗战御外侮
◎上海
欲置中国于死地,以控制上海和南京最为重要!
——日本第三舰队司令
1937年7月
平津失陷
三、扬国勇:淞沪会战斗志昂
1937年8月,日军一名军官带兵强行闯过上海虹桥机场警戒线,被中国守军击毙。日本以“虹桥机场事件”为借口,在上海挑起事端。13日,中国军队奋起反击,淞沪会战爆发。
八一三事变
三、扬国勇——淞沪会战斗志昂
问题10:淞沪会战的概况、结果、意义?
虽说是向上海派了由德国军事顾问训练的南京最好的部队,可是如果得不到足够的装备,即使是最好的部队又能有什么办法 在装备方面实在差得太远了!
——《拉贝日记》
中国士兵体质
日本士兵体质
叁 淞沪会战
30多艘
舰艇
(其中4艘航母)
70多万
兵力
约30万
兵力
250多架飞机
500多架
飞机
40多艘
舰艇
300多架
坦克
三、扬国勇——淞沪会战斗志昂
淞沪之战,简直是以我们的血肉之躯来填入敌人的火海。每小时的死伤动辄以千计,牺性的壮烈,在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历史上,鲜有前例。 ——李宗仁口述,唐德刚撰写:《李宗仁回忆录》
问题10:淞沪会战的概况、结果、意义?
新征召来的士兵队伍让人触目惊心:所有的人都穿着有些破烂的平民衣服,背着行李卷儿,臂上挎着一支生锈的枪。
——《拉贝日记》
姚子青
1937年8月31日至9月7日,姚子青奉命坚守宝山城。日军动用陆海空力量,付出惨痛代价方才占领。姚子青和全营500多名官兵壮烈殉国,其壮举让人肃然起敬。
(1)宝山保卫战
姚子青
(2)四行仓库保卫战
谢晋元
1937年10月26日,谢晋元领导的“八百壮士”死守苏州河北岸四行仓库阵地,抗击日寇数万,激战四昼夜,完成了掩护大军撤退的任务。
谢晋元
三、扬国勇——淞沪会战斗志昂
“在一个仓库里抗击日本人“指的是什么战役?
问题10:淞沪会战的概况、结果、意义?
所有外国人,当然还有全体中国居民,交口称赞800名中国人,他们在被切断联系的情况下,仍然在一个仓库里英勇地抗击日本人,表现得视死如归。
——《拉贝日记》
三、扬国勇——淞沪会战斗志昂
我军以劣势之陆军装备,抵抗敌军海陆空联合作战之优势,所凭藉的全是爱国精神。自8月13日至11月9日将近三个月,我军伤亡虽重,但敌人损失也不少,打破日本三个月征服中国之迷梦。
——白崇禧《回忆八一三淞沪抗战》
就我在中国将近十年的观察,我从未见过中国人像今天这样团结,为共同的事业奋斗。 ——美国总统罗斯福的特使 埃文思·卡尔逊
1937年11月12日
上海沦陷
问题10:淞沪会战的概况、结果、意义?
据材料,结合课本P95,分析淞沪会战的意义。
意义: ①打破了日本3个月内灭亡中国的迷梦;
②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上海
南京
◎
四、悼国殇——紫金山下悲歌啼
1937年7月
平津失陷
1937年11月
上海失陷
?
四、悼国殇:紫金山下悲歌啼
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陷南京。
国民政府迁往重庆,把重庆作为陪都。
1937年12月12日下午6时30分,紫金山上的火炮在不停地轰击着,整座山骤然间置身火海……这是一个古老的有关南京陷落的象征。有句名谚说:“紫金山焚,则金陵灭。”
——《拉贝日记》
1937年日军从中华门进入南京城
四、悼国殇——紫金山下悲歌啼
南京
东京
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陷南京后,日本街头在狂欢庆祝。
1937年12月13日,南京遭屠城后的南门前尸横遍野。
日军在南京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多达30万人以上。
日军活埋南京和平居民
日军把南京青年当作刀靶练习刺杀
我开车到下关去勘查电厂,中山北路上都是尸首……城门前面,尸首堆得像小山一样……到处都在杀人,有些就在国防部面前的军营里进行。机枪声响个不停。
——《拉贝日记》
杀死孕妇赌性别
烹杀婴儿
四、悼国殇——紫金山下悲歌啼
各版本日本教科书对侵略行径的描述
四、悼国殇——紫金山下悲歌啼
参观纪念馆或遗址;上网搜集相关资料;查找图书馆资料;采访幸存者……
引自日本审定“合格”的各版本初中历史教科书:
(1)把“侵华战争”称作“日中战争”;把“南京大屠杀”称作“南京事件”;关于南京大屠杀的实际情况,称“有很多疑点,存在各种见解,目前仍在争论。”
(2)日本右翼分子:“南京大屠杀是捏造的,是20世纪最大的谎言”。
问题11:你能从哪些途径找到南京大屠杀的证据?
①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夏淑琴讲述
②南京档案馆保存档案
③日方“杀人比赛”报纸报道
④【德】《拉贝日记》
⑤南京考古“万人坑”遗址
⑥日军记者拍摄“不许可”照片
⑦日本士兵东史郎忏悔与讲述
⑧【美】约翰冒死拍下视频
四、悼国殇——紫金山下悲歌啼
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判决书:
日方所占领的是无抵抗的都市……日本军人进行着大批屠杀、杀害个人、奸掠及放火。尽管日本籍的证人否认曾大规模进行残虐行为,但是各国籍的、无可置疑的、可以凭信的中立证人的证言是压倒有力的!
⑨国际法庭结论(国际共识)
⑨国际法庭审判结论
①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夏淑琴讲述
②南京档案馆保存档案
③日方“杀人比赛”报纸报道
④【德】《拉贝日记》
⑤南京考古“万人坑”遗址
⑥日军记者拍摄“不许可”照片
⑦日本士兵东史郎忏悔与讲述
⑧【美】约翰冒死拍下视频
中方:
日方:
第三方:
文献史料
口述史料
图像史料
实物史料
②
③
④
①
⑦
⑥
⑧
⑤
史料来源
史料类别
多方、多元史料,会增强历史证据的全面性、可信度
四、悼国殇——紫金山下悲歌啼
问题12:你能否将这些证据进行归类?(提示:按照来源、类别)
①②⑤
③⑥⑦
④⑧⑨
四、悼国殇——紫金山下悲歌啼
忘记大屠杀,就等于第二次屠杀。——张纯如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四、悼国殇——紫金山下悲歌啼
1937—2024
学生活动: 穿越时空的对话
对不明真相的日本平民,我想说……
对执迷不悟的日本右翼势力,我想说……
对战火中牺牲的同胞,我想说……
对生活在和平年代的同龄人,我想说……
对……,我想说……
请你任意选择一个对象,写出你最想告诉他们的话……
四、悼国殇——紫金山下悲歌啼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
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
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
抗战精神
问题13:结合本课所学内容,思考中华民族能取得抗战胜利的原因是什么?
靖国神社,是位于日本东京都千代田区九段北的神社,供奉着自明治维新时代以来为日本战死的军人及军属,大多数是在日本侵华战争(1931-1945)及太平洋战争(1941-1945)中阵亡的日军官兵。
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
参拜靖国神社
日本前首相小泉纯一郞
参拜靖国神社
日本不正视侵华史
参拜靖国神社
我们应该如何正确看待中日关系?
课后探究
“我不是复仇主义者,我无意于把日本军国主义欠下我们的血债写在日本人民的账上。但是,我相信,忘记过去的苦难可能招致未来的灾祸。”
——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中国首席审判官 梅汝璈
我们应该如何正确看待中日关系?
牢记历史,珍爱和平;
面向未来,吾辈自强;
警惕日本军国主义复活
课后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