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 东晋南朝政治和江南地区开发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8课 东晋南朝政治和江南地区开发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9.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2-18 11:50: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5张PPT)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18课东晋南朝政治和江南地区开发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教学目标
1.通过线索梳理等方式,了解这一时期的历史发展脉络,包括东晋的兴亡、南朝的政治。(时空观念、史料实证)
2.通过对江南地区开发史实的分析,认识到不同地区之间的交流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以及劳人民对于社会发展的重大贡献。(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唯物史观)
3.通过拓展延伸,认识到江南地区经济的发展对今天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借鉴意义。(家国情怀)
一、东晋的兴亡
1.东晋的建立
西晋
东晋
十六国
晋元帝司马睿
时间:
建立者:
都城:
317年
建康(今南京)
司马睿(ruì)
2、东晋的政治特点:
特点:门阀政治
(皇族和士家大族共治天下)
一、东晋的兴亡
政治上依靠王导
军事上依靠王敦
“王与马共天下”
3.北伐:
一、东晋的兴亡
政权落入武将手中,420年,东晋灭亡。
北伐
祖逖闻鸡起舞
(1)代表人物:
(2)结果:
祖逖
未能恢复中原
勤奋努力
恢复中原的壮志、报效国家
(3)影响:
抵御了来自北方的威胁,统治局面相对稳定的局势,社会经济有所发展、
4.灭亡:
二、南朝的政治
1.概况
420年 479年 502年 557年 589年
疆域最大
六朝古都——南京
朝代 称帝前曾任官职 建立者 时间 都城
宋 平北将军 刘裕 420—479年 建康
齐 骠骑大将军 萧道成 479—502年 建康
梁 大司马、总领中外军事 萧衍 502—557年 建康
陈 车骑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 陈霸先 557—589年 建康
二、南朝的政治
2.政权特点
①武将篡权
②时间短,政权更迭频繁
③定都建康,偏安南方
侯景之乱:南朝梁将领侯景发动的武装叛乱事件
侯景原本是东魏叛将,被梁武帝萧衍收留。548年,他以清君侧的名义在寿阳(今安徽寿县)起兵叛乱,549年攻占梁朝都城建康(今江苏南京),将梁武帝活活饿死,控制梁朝军政大权。侯景起兵后,先后拥立并废墟了萧正德、萧纲(简文帝)和萧栋三位傀儡皇帝,最后于551年自立为帝,国号汉。清除其他宗族势力后,梁湘东王晓毅派徐文生和王僧辩论攻打侯景,战局逐渐扭转;驻扎在岭南的陈霸先北上与王僧辩论,552年恢复健康。侯景乘船出逃,被部下杀害,叛乱终于平息。
三、江南地区的开发
材料一:江南正如《禹贡》所记古扬州之地: “厥草惟夭,厥木维乔,厥土惟涂泥。(植被茂盛,树木高大,潮湿的泥土适合植物生长)” 具备了农业发展的良好条件
——罗宗真《六朝时期的江南农业经济》
材料二:《齐民要术》记载,中原大量农业生产工具随着北方人民的大量南徙携带而来,不断推广和改进适合南方水田生产的犁、耙等之类的工具日臻完备和系统其他的…… ——许辉、蒋福亚主编《六朝经济史》
材料三:(南方)百许年中,无风尘(战乱)之警 —《宋书》
1.原因
①自然条件优越
②北方人的南迁,给江南地区带来大量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
③南方战乱少,社会相对安定
④南北方劳动人民的共同努力
⑤ 统治者的重视
三、江南地区的开发
2.表现
农业
手工业
商业
表现
①耕地面积不断增加;兴修水利工程;
②农业生产技术改进;
③实行农业多种经营等。
在缫丝、织布、制瓷、冶铸、造船、造纸、制盐等方面都有显著的发展。
①建康是当时商业最为活跃的大都市。
②江南地区的开发,也促进了海外贸易。
青瓷莲花尊
东晋黑釉鸡首瓷壶
三、江南地区的开发


△秦汉时期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唐朝中期


△南宋
3.意义
促进江南地区经济发展,使南北经济发展趋向平衡,为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奠定了基础。
课堂小结
南方政权更替
建立:
东晋南朝政治和江南地区开发
江南地区开发
政权特点:
北伐将领:
农业、手工业、商业(建康)
江南地区经济迅速发展。南北经济发展趋向平衡,为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奠定了基础。
东晋
原因
南朝
政权:
发展:
表现
影响
北方多战乱,南方社会比较安定;
北人南迁,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劳动力,也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主要原因)
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政府重视农业发展。
317年,司马睿定都建康
(王与马,共天下)门阀政治
祖逖
宋→齐→梁→陈
宋疆域最大
1.(2024·黑龙江牡丹江·中考真题)东晋诗人谢灵运在其作品《山居赋》中提到了麻、粟、豆等农作物,以及梨、枣、杏树等果树。这些原来都是种植在北方的,而这时也在南方种植了。这表明( )
A.人口迁徙促进物种交流 B.南方适合种植所有作物
C.生产工具提高劳动效率 D.先进技术推动农业发展
A
课堂练习
2.(2024·湖北武汉·中考真题)下图是小历同学根据课堂学习内容绘制的思维导图。依此判断,他学习的是( )
A.江南地区的开发 B.北方各族的内迁
C.黄河流域的统一 D.中外文化的交流
A
课堂练习
3.(2024·江苏苏州·中考真题)下列示意图揭示出这一历史时期的阶段特征是( )
A.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B.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C.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D.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
B
课堂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