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右边:“我不愿你在我近前尽孝;只愿你在民族分上尽忠。”
左边:“国难当头,日寇狰狞。国家兴亡,匹夫有分。本欲服役,奈过年龄。幸吾有子,自觉请缨。赐旗一面,时刻随身。伤时拭血,死后裹身。勇往直前,勿忘本分!”
▲ 川军战士王建堂在出川抗战前由其父亲王者成赠送的“死”字旗
全民族浴血奋战
与抗日战争的胜利
第八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
课标要求:了解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抗战,认识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认识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理解14年抗战胜利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历史意义。
指出黄色、红色部分表示的区域。
防御阶段
相持阶段
反攻阶段
1937.7-1938.10
1938.10-1943.12
1944.1-1945.8
黄色:
国民党统治区
正面战场
阵地战
片面抗战路线(依靠政府和军队)
红色:
中共敌后抗日根据地
敌后战场
游击战
全面抗战路线(依靠人民群众)
全面抗战的三个阶段
正面战场发挥了重要作用
敌后战场成为抗战主战场
两个战场,两条战线相互配合
(一)大型会战
时间 事件 结果和影响
1937.8月13日-11月中旬
1937.9-11月初
1938年1—5月
淞沪会战
1937.11
上海沦陷
淞沪会战
粉碎了日军“三个月亡华”企图
太原会战
平型关大捷是抗战首捷,国共合作的典范
太原会战
1937.11
太原沦陷
台儿庄大捷是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胜利
徐州会战
1938.5
各路大军撤离
徐州会战
正面战场的抗战
平型关大捷
忻口战役
时间 事件 结果和影响
1938年6月中旬-10月下旬
1941年12月
淞沪会战
1937.11
上海沦陷
太原会战
1937.11
太原沦陷
徐州会战
1938.5
各路大军撤离
武汉会战
武汉会战
1938.6
以空间换取时间
相持阶段
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武汉、广州陷落,抗战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第三次长沙会战
正面战场的抗战
(一)大型会战
自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盟军的第一次重大军事胜利。在国内外产生积极影响。
(2020.浙江高考)抗战家书是一个民族泣血的记忆。有学者收藏到一封80多年前的家书,其中写道:“沪战两月,敌军死亡依情报所载,其数达五万以上。现在沪作战敌军海陆空军总数在廿万以上,现尚源源增援中,以现势观察,沪战纵有些微变化,决无碍整个计划”。经“沪战”一役( )
A.日军被迫三易主帅
B.抗战自此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C.打破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
D.中国军队取得正面战场最大胜利
C
(2021·北京高考)八路军总参谋长叶剑英在接受记者专访时,介绍了正在紧张进行的中日会战情况:“晋省得失,不仅关系华北之存亡,实对中日整个战局有相当之影响。”并强调了八路军近期的军事胜利对提振全国抗战信心的重大作用。结合所学,判断这一胜利是指( )
A.淞沪会战
B.平型关大捷
C.台儿庄战役
D.百团大战
B
国宝迁移路线
1933.2:国宝南迁
1938.4:西南联大
1937.8:工厂内迁
(二)战时内迁(工业、高校)
正面战场的抗战
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决心,为抗战胜利奠定了物质和精神基础。
原因:
方向:
意义:
日军侵略不断加深; 保存抗战力量
华北、东部沿海 → 西南西北大后方
正面战场大会战 结果 意义
淞沪会战 上海失守
太原会战 太原失守 取得首次大捷,粉碎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徐州会战 徐州失守 取得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
武汉会战 武汉沦陷 将日军拖入持久战
第三次长沙会战 中国取胜 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产生积极影响
粉碎日军“三个月亡华”的狂妄企图
·请结合正面战场五大会战的结果和意义,对正面战场的作战作出评价
①承担了抗战初期的主要任务,对相持阶段的到来起了决定性作用。
②打击日军的侵略气焰,鼓舞中国军民的抗敌意志。
③为敌后战场开辟,沿海工业教育内迁创造了有利时机。
④扩大了中国影响,争取了国际同情与支持。
⑤单纯依靠政府和军队的片面抗战路线,致使战场节节失利。
正面战场的抗战
敌后战场的抗战
主要内容:敌强我弱,中国不能迅速战胜日本。但是,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战争是退步的、野蛮的、失道寡助;中国的反侵略战争是进步、正义,得道多助。日本是小国,经不起长期战争,中国是大国,能够支持长期战争。因此,中国既不能速胜,也不会亡国。战争的伟力之深厚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实行人民战争的路线,最后的胜利一定属于中国。
“日本是个小国,中国是个大国,我们只要依靠美英的力量,一定能够迅速战胜日本。”(速胜论)
“打败仗要和,打胜仗也要和,到底总是要和。我们能打胜仗是意外的,而打败仗是必然的事”(亡国论)
◎毛泽东在延安撰写《论持久战》
影响:从思想上武装了全党全军和人民群众,坚定了中国人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是指导全国抗战的理论纲领。
科学论证了持久战是赢得对日作战胜利的战略
敌后战场的抗战
(一)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
1、背景:
2、军队:
八路军、新四军
游击战——地道战、地雷战、夜袭战、麻雀战等
3、战法:
4、意义:
战略上配合了正面战场作战,牵制了在华一半以上的日军兵力
(二)中国共产党在沦陷区的斗争
1、领导沦陷区的工人怠工、罢工
破坏日军“以战养战”的部署
2、利用日伪矛盾发动群众斗争
打击日本的殖民统治秩序
上海、太原失守后,大片国土沦陷
敌后战场的抗战
1938年,武汉、广州失陷,进入相持阶段,日军战线过长、兵力不足、国内资源紧张
改变策略
对占领区:加强对占领区的军事统治和经济掠夺
对国民党:政治诱降,辅之军事打击
对中共:加紧进攻敌后抗日根据地“囚笼政策”
a、目标:
b、时间:
c、概况:
d、评价:
(三)百团大战
破袭日军华北交通线
1940年8-次年1月,彭德怀指挥
八路军发动了105个团,约20余万人,称为“百团大战”,投入战斗,取得重大胜利。
打破了日军的“囚笼”,敌后战场逐渐成为全国抗战主战场。
敌后战场的抗战
(四)打退国民党的反共高潮
国民党的消极抗战和积极反共倾向
汪精卫公开叛国投敌,于1940年在南京建立伪国民政府
皖南事变:1941年,国民党在皖南伏击新四军
共产党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
一方面:打退国民党的反共浪潮
另一方面:巩固和扩大抗日民主根据地
(2021·湖南卷)图1、图2是中国抗战时期两次战役形势图。这两幅图反映( )
A.局部抗战向全民族抗战的转变
B.抗战的主战场发生了明显变化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逐步建立
D.抗战由战略防御转向战略反攻
B
(2016·全国Ⅰ卷)1943年8月,国民党颁布《抗战期间宣传名词正误表》,把“亲日派”“长征时代”“争取民主”“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等归为“谬误名词”,禁止刊载。这反映了国民党( )
A.努力缓和与其他党派的矛盾
B.竭力塑造战时政府的形象
C.与中共争夺抗战的领导权
D.力图维护一党专政
D
敌后战场的抗战
(五)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巩固
中心
政治
经济
思想
根据地进行民主投票
大生产运动
延安整风运动
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抗日政权)
实行精兵简政,以“三三制”为原则,开始实行民主选举
实行减租减息(双交双减)的土地政策,开展大生产运动。
开展思想整风运动,对全党范围的开展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运动。
有利于调动抗日积极性,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奠定了争取抗战胜利的思想和物质基础。
思考:为什么说中共是“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
敌后战场的抗战
中国共产党提出并促成了抗日民主统一战线的建立
制定持久抗战的方针,坚持敌后抗战
皖南事变后,坚持团结抗战,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实行减租减息,“三三制”等,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
(2023·全国甲卷)1943年,中共中央指出,“提高妇女的政治地位、文化水平、改善生活,以达到解放的道路,亦须从经济丰裕与经济独立入手”。这一决定的实施( )
A. 促进妇女彻底摆脱封建束缚
B. 有利于抗日根据地政权巩固
C. 扩大了陕甘宁边区阶级基础
D. 适应党的工作重心转移需要
B
(2022·湖南卷)中国共产党在陕甘宁边区进行扫盲,提高了群众的政治觉悟,不少积极分子加入了共产党。1941年,农民出身的党员占边区党员总数的96.17%,各级党组织广泛建立,乡村士绅不再是社会权威。这一状况( )
A.有利于进一步巩固工农苏维埃政权
B.有利于中国共产党政策的贯彻落实
C.改变了陕甘宁边区旧有的生产关系
D.不利于统一战线的继续巩固和发展
B
抗战期间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区别与联系
国民党正面战场 共产党敌后战场
领导阶级
阶级利益
战场范围
作战路线
作战方式
战略地位
联系 蒋介石集团为代表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
中国共产党为代表的无产阶级
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
代表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国民党统治区
敌后抗日根据地
片面抗战路线
全面抗战路线
以阵地防御战为主的正规战
独立自主的游击战
在战略防御阶段起主导作用,
是抗战主战场
抗战初期配合正面战场,
抗战后期成为抗战的主战场
相互依存、互相协同、互相配合的关系,都是全民族抗战重要组成部分,都为中华民族抗战作出重要贡献,不该割裂与对立起来。
东方主战场
1931
九一八事变
1941.6
苏德战争
太平洋战争
1941.12
1942
《联合国家宣言》
远征军
赴缅作战
1943
《开罗宣言》
不平等条约
废除
日 本 投 降
1945
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形成
假如中国被日本打垮了,你想有多少师团的日本兵,可以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
“如果日本进军西印度洋,必然会导致我方在中东的全部阵地崩溃,有防止上述局势出现的只有中国。”
只有当日本侵略者的手脚被捆住的时候,我们才能在德国侵略者一旦进攻我国的时候避免两线作战。
牵制大量日军、提供情报资源、参与谋划指挥、时间最长
抗日战争的胜利
(一)中共七大
目的
概况
内容
意义
系统地总结中国革命的基本经验,为彻底打败日本侵略者、建设新中国做准备。
1945年4—6月;延安。
①毛泽东在会上作《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
②提出了党的政治路线。
③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④选举产生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委员会
全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达到了空前的团结。
1945年5月
德国无条件投降
1945年8月6日、9日
美国在日本广岛、长崎投下原子弹
1945年8月8日
苏联对日宣战
日本投降签字仪式
1945年8月15日
1945年9月2日
日本无条件投降
1945年10月25日
台湾光复
抗日战争的胜利
(二)胜利进程
日本俘虏在听投降广播
日本裕仁天皇宣布正式投降
中国战区日本投降签字仪式
1945年重庆一次酒会,席间一位记者说:“我出个谜语给大家猜。谜面是‘日本投降的原因’,谜底是‘我国古代一人名’。”
结果出现了几个谜底:“屈原”、“苏武”、“蒋干”、“毛遂” 。
你认为日本投降的原因是什么?
抗日战争的胜利
(三)胜利原因
抗日战争的胜利
从战争性质
中国抗战是正义的反侵略战争
从战略战术
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旗帜的全民族抗战
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相互配合
从战争领导
中国共产党发挥中流砥柱的作用
从战争同盟
反法西斯同盟的有利配合和世界各国人民的支持
特点:①民族性;②双重性;③两个战场并存;④中共起中流砥柱作用;⑤以弱胜强;⑥持久性
思考: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抗日战争有何特点?
(四)胜利意义
抗日战争的胜利
◎中英《南京条约》签字仪式
◎中日《马关条约》签字仪式
◎中国战区日本投降签字仪式
①近代首胜:是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侵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②大国重立: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重新确立了中国的大国地位;
③民族复兴: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开启了古老中国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新征程。
(一对矛盾、一条战线、两条路线、三个阶段、三个战场、三个政权)
一对矛盾:
中日矛盾
两条路线:
国民党——片面抗战路线
中 共 ——全面抗战路线
三个战场:
中 共:敌后战场
国民党:正面战场
战略防御阶段(1937.7——1938.10)
战略相持阶段(1938.10——1943.12)
战略反攻阶段(1944.1——1945.8.15)
国民党政府
日扶植的傀儡政权
中共陕甘宁边区政府
伪满洲国
汪伪政权
三个阶段:
三个政权:
一条战线: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国外战场:中国缅甸远征军
课堂小结
课堂练习
1.1937年11月28日,《泰晤士报》社论对某一会战进行高度评价:“中方伤亡固极惨重,但十周之英勇抵抗,已足造成中国堪称军事国家之荣誉……一隅之抵抗,对于整个中国均有极大之影响。”这一战役( )
A.取得了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 B.是华北地区规模最大的一次对日作战
C.粉碎了日本速战速决的计划 D.标志着抗日战争相持阶段的到来
2.百团大战期间,国民党的第三十八军以及许多民间抗日武装加入了作战行动。这体现了( )
A.敌后抗日根据地不断扩大
B.全民族团结抗战局面已经形成
C.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D.中国战场由防御转为进攻
课堂练习
3.英国著名的学者拉纳·米特说:“倘若没有中国的勇敢抵抗所构筑的屏障,日本控制全亚洲的野心有可能成真,美、英能否取得胜利也将成为未知。”这充分说明中国的抗日战争( )
A.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B.作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
C.彻底粉碎了日本称霸世界的迷梦
D.促成了中、美、英结为同盟日战争的胜利
4.中国抗击日本侵略作战情况的统计:中国的敌后战场和正面战场共进行重大战役 200余次 ,大小战斗近20万次 ,歼灭日军154万余人 ,约占日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死伤人数的70% 。上面的统计情况反映出( )
A.中国的抗战艰难困苦 B.国共两党通力合作抗战
C.两个政府和两个战场抗战 D.中国实行全面抗战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