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比热容》-人教版物理九(上)“生活-物理-社会”实践探究

文档属性

名称 《认识比热容》-人教版物理九(上)“生活-物理-社会”实践探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12-17 20:19:46

文档简介

《认识比热容》-人教版物理九(上)“生活-物理-社会”实践探究
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以主题为线索 以科学探究和社会实践为任务,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
第Ⅰ卷的注释
阅卷人 一、实践选择题
得分
1. 学习了比热容的知识后,某物理课外兴趣小组绘制了如图所示的海陆风成因及流动情况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2.(2020九上·北京月考)在课外小组活动中,小刚和同学们在实验室中做了如下实验:用两个完全相同的电加热器加热质量相等、初温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然后根据数据,正确描绘出两种液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根据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升温快,比热容大 B.甲升温慢,比热容小
C.乙升温快,比热容小 D.乙升温慢,比热容大
3.(2020九上·武昌月考)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比较不同物质的比热容.用铁夹将温度传感器及分别盛有水和食用油的两个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温度传感器的探头部分与试管内的水和食用油良好接触,两只温度传感器通过数据采集线与计算机相连接.在计算机上打开与此仪器配套的专用软件,点击“开始记录”,同时打开红外加热器开关,对盛有水和食用油的试管进行加热,在计算机上可以得到相应的实验图线,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两个试管中必须盛有质量相同的水和食用油
B.同时打开红外加热器开关的目的是使水和食用油升高相同的温度
C.图线b表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D.食用油的比热容为2.1×103 J/(kg·℃)
阅卷人 二、实践填空题
得分
4.(2024九下·梁子湖期中)在寒假劳动实践中,小李在水壶中装入质量 2kg、温度15℃的水后,放在燃气灶上加热,直至将水加热到65℃,这个过程水吸收的热量为    J, 如果燃气灶加热效率是62.5%,则此次加热需要消耗燃气    m3 (c=4.2×103J(kg.C),q=9.2×107J/m3)
5.(2024九上·蒙城期末)2023年1月9日,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七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实践二十三号卫星发射升空。运载火箭一般使用液态氢作为燃料,完全燃烧3kg液态氢放出的热量全部被水吸收能将   kg、初温为20℃的水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加热至沸腾。[c水=4.2×103J/(kg ℃),q液态氢=1.4×108J/kg]
6.(2017九上·市北区期中)综合问答﹣﹣生活中的物理:
同学们到学农基地实践时的几个场景如下,请你从中挑选一个,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进行解释:
①野炊的时候,刚烤熟的地瓜,香气四溢.
②用水壶烧水时,水开了,壶盖不断跳动.
③学生宿舍,暖气片里用水作热源.
解释场景   :   ,所以会有这个现象.
第Ⅱ卷 主观题
第Ⅱ卷的注释
阅卷人 三、实验探究题
得分
7.(2020九上·成都期中)我们在学习了物质的比热容知识后,为了比较豆浆和牛奶的吸热能力,物理实践小组成员设计进行了如下的实验:如图甲所示,在两个相同的塑料瓶中分别装入初温都是室温的豆浆和牛奶,两瓶中各装有一支相同的温度计,然后将两个塑料瓶同时浸入热水中。
(1)实验中,应选取   相同的豆浆和牛奶(选填“质量”或“体积”),吸热的多少是通过   来反映的。(选填“温度计示数”或“加热时间”)
(2)小李利用实验数据大致描绘出豆浆和牛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乙所示图线。观察现象发现:加热相同的时间,豆浆的温度升高较多。则要使牛奶和豆浆升高同的温度。应对   加热时间长些。
(3)由此可得出结论:   的吸热能力更强。
8.(2019九上·昌图期末)某课外活动小组做了以下实验:两个完全相同的试管分别盛相同质量的水和某种液体,放在装水的大烧杯中,用酒精灯给他们加热(不计热损失),如图所示,每隔1min记录一次它们的温度,并将它们升高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用图象表示出来,请你根据图象回答:
(1)如果使水和某种液体A都升高10℃,可以发现   加热的时间长。
(2)从实验发现,质量相等的不同种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时,吸收的热量一般是   的。
(3)冬季集中供热用水做热循环物质,这是因为水的   大,在降低相同温度时,放出热量   。
(4)利用图象求出液体A的比热容是   。
9.(2024九上·阿克苏期末)小宁从课外资料中了解到,利用温度传感器连接计算机,能很快得出物体温度变化的图像。于是,他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比较两种不同液体的吸热能力。
(1)实验前,要在A、B两试管内分别装入初温及    相同的两种不同液体,并将两试管放入同一个红外加热器内,其目的是为了让这两种不同液体在相同的时间内吸收的热量    。
(2)图乙是实验后计算机上得到的实验图像,分析图像可知,如果要让这两种液体升高相同的温度,需对    试管内的液体加热时间更长,该试管内的液体吸热能力更    ;进一步分析可得出,这两种不同液体的比热容之比为cA:cB=   。
阅卷人 四、实践计算题
得分
10.(2024九上·龙岗月考)主题四:物理与社会实践
物理在社会实践广阔的舞台上绽放别样光彩,它像一座桥梁,连接着物理知识与美好生活。
(1)周末,小明组装了如图所示的装置测量物质的吸热和比热容,他用相同加热器给初温均为20℃的甲、乙液体加热,其中甲液体是水,乙杯中的液体质量为0.4kg,两种液体每秒吸收的热量相同。这两种液体的温度和加热时间的图线如图丙所示,已知水的比热容为c水=4.2×103J/(kg·℃)。
(1)若水从20℃加热到40℃过程中,吸收热量11.68×104J,则水的质量为多少?
(2)乙液体的比热容是多少?
(3)标准大气压下,将初温20℃的水加热120s,水的末温是多少?
(2)小明从新闻报道中得知:有不法分子将气化灰与标准煤混合后销售给客户。某市相关部门对某生产商生产的煤进行检测:将2kg的煤放入高效煤炉中,给200kg水加热,煤完全燃烧后水温从20℃升高到70℃,煤炉的效率为70%,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 ℃),标准煤的热值为3.4×107J/kg,气化灰的热值为2×106J/kg,请帮助小明计算出:
(1)水吸收的热量。
(2)煤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3)通过计算,判断本次被检测的煤有无掺混气化灰。
11.(2024九下·肇东模拟)寒假某物理实践小组的同学到养老院看望老人时,了解到由于气温低老人坐在马桶上时感觉不太舒适,实践小组的同学返回后在学校和家长的支持下便利用所学的知识设计了一款适宜老人使用的简易马桶圈加热器,计划通过“众筹”项目向厂家定制生产,其电路如图所示,定值电阻R1和R2表示电热丝,R2的阻值为3300Ω,有高温档和低温档两种加热功能,低温档功率为11W,当它接入电压为220V的家庭电路正常工作时:
(1)S1接a、b哪个端点时为低温档?低温档加热时的电流?
(2)求R1的阻值及加热器高温档时的功率;
(3)高温档工作10min,最多可使马桶圈温度升高多少℃?[设电热丝放出热量70%被马桶圈吸收,马桶圈的质量为1kg,马桶圈材料的比热容为0.44×103J/(kg·℃)]
12.(2023九上·孝南期中)同学们到研学基地开展实践活动。小明垒好柴火灶为大家煮饭,为了测试柴火灶的效率,他用1kg的干木柴给5kg的水加热,烧完木柴时,水温从20℃升高到60℃。(干木柴的热值q干木柴=1.2×107J/kg,水的比热容c水=4.2×103J/(kg ℃)
(1)1kg的干木柴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多少J?
(2)水吸收的热量为多少J?
(3)该柴火灶的效率为多少?
13.(2024九下·高邮模拟)在物理实践活动中,小华同学了解到电饭锅加热时电热转化效率的行业标准是不低于80%,他想测量自己家里的电饭锅是否达到行业标准,他家里电饭锅的说明书如下表。他往电饭锅中加入0.5kg水,通电后调节为加热状态,水温从20℃升高到60℃用时120s。已知电热丝电阻不随温度变化,水的比热容c=4.2×103J/(kg·℃),请解答:
工作状态 开关情况 额定功率 工作电阻
加热 S1、S2均闭合 1000W R
保温 只闭合S1 48.4W R、R0
(1)加热过程中水吸收的热量;
(2)计算说明该电饭锅的电热转化效率是否达到行业标准;
(3)根据表中内容将虚线框内将电饭锅内部的电路补充完整。
14.(2022九上·荆门期中)认识自然,亲近自然.初春学校组织学生到桂东北的猫儿山山脚下一农庄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小明携带一个质量为1kg的合金锅、一台如图甲所示的便携式丁烷气炉(内置一瓶新的燃气,参数如表格所示),爱探究的小明通过手机上网查到便携式燃气炉的热效率为30%,丁烷气体的燃烧效率为90%,野炊地水的沸点为96℃,测出当地水的温度为26℃,[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 ℃),锅的比热容为0.8×103J/(kg ℃)]
品名 便携式丁烷气炉 质量 1.88kg(不含气瓶)
型号 WZL.168.A 尺寸 343×284×113mm
用途 野外用 点火方式 电子点火
使用燃气 液化丁烷气 燃气消耗量 150g/h(最大火力时)
气瓶规格(尺寸/容量)
品名 总质量 净质量 主要成分 热值
神州 354g 250g 丁烷 9×107J/kg
(1)完全燃烧0.1kg的丁烷气体可以放出多少焦耳的热量?
(2)需多少焦耳的热量,才能使合金锅内2kg的水温度升高50℃?
(3)如果燃气炉以最大火力工作,一瓶燃气最多能持续燃烧1.4h,这样能够把质量为多少千克的水烧开?(最后结果保留1位小数).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比热容
【解析】【解答】水的比热容较大,陆地比热容小,太阳照晒时,水和陆地吸收热量相等,陆地比热容小,温度高,空气受热膨胀,地面附近空气密度小,海面的空气流向陆地,形成海陆风,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水和陆地的比热容不同,水的比热容较大,吸收或放出热量时,温度变化较小。
2.【答案】D
【知识点】比热容
【解析】【解答】由图示可以看出,当加热时间相同时,即吸收的热量相同时,甲的末温较高;由于甲、乙两种液体的初温相同,故甲温度的变化量大于乙温度的变化量;由 可知,比热容大,温度变化小,因此甲的比热容小,乙的比热容大。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相同质量的物体吸收相同的热量,比热容大的物体温度升高的慢,相同质量的物体释放相同的热量,比热容大的物体温度降低的慢。
3.【答案】B
【知识点】比热容
【解析】【解答】A.为了便于比较水和食用油吸热能力的强弱,实验除让两个试管内的水和食用油初温相同外,实验前还必须控制水和食用油的质量和初温相同,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同时打开红外加热器开关的目的是使水和食用油吸收的热量相同,而不是升高相同的温度,B错误,符合题意;
C.水的比热容比食用油的大,根据 ,在加热时间和质量都相同时,温度升的低的比热容大,据此判断b表示水的温度时间图像,C正确,不符合题意;
D.由图乙知,水和食用油均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收的热量是食用油吸收热量的2倍,则 ,可得 ,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探究不同物质的吸放热能力,需要控制他们的质量、初始温度相同;选用两个相同的加热器进行加热,可以保证相同时间内液体吸收相同的热量,可以通过加热时间来衡量物体吸热的多少;相同质量的物体吸收或释放相同的热量,比热容大的物体温度变化小。
4.【答案】4.2×105;0.016
【知识点】比热容;热量的计算
【解析】【解答】质量2kg、温度15℃的水后,放在燃气灶上加热,直至将水加热到65℃,这个过程水吸收的热量为
Q=cmΔt=4.2×103J/(kg·℃)×2kg×(65℃-15℃)=4.2×105J
根据可知,燃气放出的热量是
此次加热需要消耗燃气的体积为
【分析】温度不同的物体间利用热传递改变内能,根据物体的比热容、质量和温度差的乘积,计算热量。通过效率计算燃气放出热量,再结合燃烧值计算消耗燃气的体积。
5.【答案】1.25×103
【知识点】比热容;热量的计算;燃料的热值
【解析】【解答】若完全燃烧3kg液态氢会放出的热量 Q放=mq= 3kg×1.4x108J/kg= 4.2x108J,完全燃烧3kg液态氢放出的热量全部被水吸收,所以水吸收的热量Q吸= Q放=4.2 x108J,水的质量。
【分析】根据Q放= mq得出完全燃烧3kg液态氢会放出的热量;全部被水吸收,根据Q吸=Q放得出水吸收的热量,根据Q吸= cm(t-t0)得出水的质量。
6.【答案】烤熟的地瓜,香气四溢;烤熟的地瓜香气四溢是因为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
【知识点】比热容;能量的转化或转移;分子热运动
【解析】【解答】①烤熟的地瓜香气四溢是因为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②水开了壶盖跳动,是水蒸气对壶盖做功,内能转化为机械能;③因为水的比热容比较大,在相同条件下,降低相同的温度,水放出的热量更多.
故答案为:(1)烤熟的地瓜,香气四溢;(2)烤熟的地瓜香气四溢是因为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
【分析】香气四溢说明分子在运动,壶盖不断跳动说明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暖气中用水在介质,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
7.【答案】(1)质量;加热时间
(2)牛奶
(3)牛奶
【知识点】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实验
【解析】【解答】(1)由比较吸热能力的方法,要控制不同物质质量相同,故实验应选取质量相同豆浆和牛奶。将牛奶和豆浆同时浸入同一热水中,热水在相同的时间内放出的热量就是相等的,豆浆和牛奶吸收的热量也就是相等的,豆浆和牛奶吸热的多少是通过加热时间来反映的。(2)观察现象发现:加热相同的时间,豆浆的温度升高较多,据此推理,则要使牛奶和豆浆升高同的温度,应对牛奶加热时间长些。(3)因质量相等豆浆和牛奶加热相同的时间,豆浆的温度升高较多,牛奶的温度升高较小,由此可得出结论:牛奶的吸热能力更强。
【分析】(1)探究不同物质的吸放热能力,需要控制他们的质量、初始温度相同,
(2)(3)升高相同的温度,加热时间越长吸收的热量越多;相同质量的物体上升或下降相同的温度,比热容大的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多。
8.【答案】(1)水
(2)不同
(3)比热容;多
(4)2.52×103J/(kg ℃)
【知识点】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实验
【解析】【解答】解:(1)由图象知,水和液体升高的温度与加热时间的变化关系为过原点的倾斜直线,即升高的温度与加热时间成正比,且某种液体温度升高10℃的加热时间为4min;
水升高6℃加热4min,故水升高10℃的加热时间为 ×4min= min≈6.7min;
所以,使水和某种液体A都升高10℃,水加热的时间长;(2)根据转换法,从实验发现,质量相等的不同种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时,因加热时间不同,故吸收的热量一般是不同的。(3)冬季集中供热用水做热循环物质,这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在降低相同温度时,由Q=cm△t可知,水放出的热量多。(4)由图象知,加热时间为4min,水升高的温度为6℃,液体A升高的温度为10℃,
加热时间相同时,水和液体A吸收的热量相同,即c水m水△t水=cAmA△tA,且m水=mA,
cA= c水= ×4.2×103J/(kg ℃)=2.52×103J/(kg ℃)。
故答案为:(1)水;(2)不同;(3)比热容; 多; (4)2.52×103J/(kg ℃)
【分析】由图象知,某种液体温度升高10℃的加热时间为4min,水升高6℃加热4min,故水升高10℃的加热时间长,质量相等的不同种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时,因加热时间不同,故吸收的热量一般是不同的,因为水的比热容大,在降低相同温度时,由Q=cm△t可知,水放出的热量多,所以冬季集中供热用水做热循环物质;根据c水m水△t水=cAmA△tA,且m水=mA,可得液体A的比热容.
9.【答案】(1)质量;相同
(2)B;强;1:2
【知识点】热量的计算
【解析】【解答】1)比较不同液体吸热能力,要保持液体的初始温度和质量相同,且需要保证相同的加热时间,保证吸收热量相同;
综上第1空为质量;第2空为相同
2)由图可知,B加热时间长一点才能使得两种液体温度升高相同,表明B液体吸热能力强,根据Q=cmΔt可知,相同加热时间下,cA:cB=1:2
综上第1空为B;第2空为强;第3空为1:2
【分析】根据热量的计算填空
热量的计算:原理为Q=cmΔt ,比较不同液体吸热能力,要保持液体的初始温度和质量相同,且需要保证相同的加热时间,保证吸收热量相同;根据加热时间代表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加热时间越长表明吸收热量越大),当加热时间相同时,温度变化少,物质的比热容大;加热时间过长,表明吸收热量较大,所以水的质量较多或者初温较低。
10.【答案】(1)(1)水的质量
(2)两种液体每秒吸收的热量相同,水从20℃加热到40℃过程中,加热时间是20s,吸收热量是11.68×104J,乙液体加热20s,吸收热量也是11.68×104J,乙的比热容
(3)将初温20℃的水加热120s,水吸收的热量Q水1=6Q水=6×11.68×104J=7.008×105J
水升高的温度
水的末温20℃+120℃=140℃>100℃
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末温为100℃。
故答案为:(1)1.39kg;(2)14.6×103J/(kg·℃);(3)100℃
(2)(1) 检测过程中,水吸收的热量:
Q吸=c水m水(t-t0)=4.2×103J/(kg ℃)×200kg×(70℃-20℃)=4.2×107J;
(2)由可知,煤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3)由Q放=mq可知,煤的热值:,
由于2×107J/kg<3×107J/kg<3.4×107J/kg,所以本次被检测的煤掺混气化灰。
答:(1)水吸收的热量是4.2×107J;
(2)煤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6×107J;
(3)本次被检测的煤掺混气化灰。
【知识点】比热容;燃料的热值
【解析】【解答】 解:(1)水的质量
(2)两种液体每秒吸收的热量相同,水从20℃加热到40℃过程中,加热时间是20s,吸收热量是11.68×104J,乙液体加热20s,吸收热量也是11.68×104J,乙的比热容
(3)将初温20℃的水加热120s,水吸收的热量Q水1=6Q水=6×11.68×104J=7.008×105J
水升高的温度
水的末温20℃+120℃=140℃>100℃
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末温为100℃。
故答案为:(1)1.39kg;(2)14.6×103J/(kg·℃);(3)100℃
(2)(1) 检测过程中,水吸收的热量:
Q吸=c水m水(t-t0)=4.2×103J/(kg ℃)×200kg×(70℃-20℃)=4.2×107J;
(2)由可知,煤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3)由Q放=mq可知,煤的热值:,
由于2×107J/kg<3×107J/kg<3.4×107J/kg,所以本次被检测的煤掺混气化灰。
答:(1)水吸收的热量是4.2×107J;
(2)煤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6×107J;
(3)本次被检测的煤掺混气化灰。
【分析】(1) 根据Q=cmΔt可以求得水的质量;乙液体的比热容;水的末温。
(2)知道水的质量、比热容、初温和末温,利用Q吸=cm(t-t0)求出水吸收的热量;
根据效率公式求出煤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根据Q放=mq求出煤的热值,与标准煤的热值比较可知是否掺混气化灰。
(1)(1)水的质量
(2)两种液体每秒吸收的热量相同,水从20℃加热到40℃过程中,加热时间是20s,吸收热量是11.68×104J,乙液体加热20s,吸收热量也是11.68×104J,乙的比热容
(3)将初温20℃的水加热120s,水吸收的热量
Q水1=6Q水=6×11.68×104J=7.008×105J
水升高的温度
水的末温
20℃+120℃=140℃>100℃
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末温为100℃。
(2)(1)水吸收的热量
Q吸=c水mΔt=4.2×103J/(kg·℃)×200kg×(70℃-20℃)=4.2×107J
(2)煤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3)煤的热值
由于
2×106J/kg<3×107J/kg<3.4×107J/kg
所以本次被检测的煤掺混气化灰。
11.【答案】解:(1)根据公式P=UI可知,电压220V不变时,电路中电流越小功率越小,因此当S1接a,R1和R2串联时,电路中电阻较大,电流较小,加热器处于低温档;由题意可知,低温档的电功率为11W,则低温档时电路中的电流
(2)当S1接a时,电热器处于低温档,此时R1和R2串联,根据可得:

当S闭合,S1接b时,电路中只接入R1,电路处于高温档,此时的功率
(3)高温档工作10min电热丝产生的热量
W=P高t=44W×10×60s=2.64×104J
电热丝放出热量的70%被马桶圈吸收,故有

最多可使马桶圈升高的温度

答:(1)S1接a端点时为低温档,低温档加热时的电流是0.05A;
(2)R1的阻值是1100Ω,加热器高温档的功率是44W;
(3)高温档工作10min,最多可使马桶圈温度升高42℃。
【知识点】比热容;电功率的计算
【解析】【分析】(1)根据,计算电流大小;
(2)根据,计算电阻,利用,计算电功率;
(3)根据W=Pt,计算消耗电能的多少;根据,计算温度差。
12.【答案】(1)解:1kg的干木柴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Q放=m干木柴q干木柴=1kg×1.2×107 J/kg=1.2×107J ;
答:1kg的干木柴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1.2×107J;
(2)解: 水吸收的热量是:Q吸=c水m(t-t0)=4.2×103J/(kg ℃)×5kg×(60℃-20℃)=8.4×105J;
答:水吸收的热量为8.4×105J;
(3)解: 该柴火灶的效率:。
答:该柴火灶的效率为7%。
【知识点】比热容;热量的计算;燃料的热值;热机的效率
【解析】【分析】(1)燃料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利用公式可以计算出来。注意单位换算,在公式中,质量的单位使用的是kg。
(2)水吸收的热量,利用公式,代入相应的物理量即可计算出来,水吸收的热量是:Q吸=c水m(t-t0)=4.2×103J/(kg ℃)×5kg×(60℃-20℃)=8.4×105J。
(3)要计算该柴火灶的效率,需要知道总的能量和转化为有用的部分,燃烧木柴加入水,所以木柴释放的热量就是总的能量,水吸收的热量就是有效利用的。根据第一、二问的计算结果,代入公式计算出效率。
13.【答案】解:(1)水吸收的热量
Q吸=cmΔt=4.2×103J/(kg·℃)×0.5kg×(60℃-20℃)=8.4×104J
(2)用时120s消耗的电能
W=P加热t=1000W×120s=1.2×105J
该电饭锅的热效率
故该电饭锅的热效率没有达到标准。
(3)从表格可知,S1、S2均闭合时,电路为R的简单电路,只闭合S1时,R、R0同时工作,电饭锅处于保温状态,根据可知,两电阻应串联,开关S2与电阻R0并联,故电路补充如下图所示:
答:(1)加热过程中水吸收的热量为8.4×104J;
(2)该电饭锅的热效率没有达到标准;
(3)见解析。
【知识点】比热容;电功率的计算
【解析】【分析】(1)根据Q=cmΔt,计算吸收的热量;
(2)根据W=Pt,计算消耗的电能;利用,计算热效率;
(3)开关和用电器并联,闭合后,用电器短路,总电阻越小,电功率越大。
14.【答案】解:(1)完全燃烧0.1kg的丁烷气体可以放出的热量:

(2)使合金锅内2kg的水温度升高50℃吸收的热量:

(3)燃气炉以最大火力工作时,燃气消耗的质量为

由题知,丁烷气体的燃烧效率为90%,则燃气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
又知道便携式燃气炉将其燃气燃烧所放出能量的30%供给水加热,则水吸收的热量:

由 得能烧开水的质量:
答:9×106J; 4.2×105J;17.4kg。
【知识点】比热容;燃料的热值;热机的效率
【解析】【分析】(1)根据Q=mq,计算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
(2)根据Q=cmΔt,计算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
(3)根据热效率,计算吸收的热量,利用,计算水的质量。
1 / 1《认识比热容》-人教版物理九(上)“生活-物理-社会”实践探究
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以主题为线索 以科学探究和社会实践为任务,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
第Ⅰ卷的注释
阅卷人 一、实践选择题
得分
1. 学习了比热容的知识后,某物理课外兴趣小组绘制了如图所示的海陆风成因及流动情况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比热容
【解析】【解答】水的比热容较大,陆地比热容小,太阳照晒时,水和陆地吸收热量相等,陆地比热容小,温度高,空气受热膨胀,地面附近空气密度小,海面的空气流向陆地,形成海陆风,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水和陆地的比热容不同,水的比热容较大,吸收或放出热量时,温度变化较小。
2.(2020九上·北京月考)在课外小组活动中,小刚和同学们在实验室中做了如下实验:用两个完全相同的电加热器加热质量相等、初温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然后根据数据,正确描绘出两种液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根据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升温快,比热容大 B.甲升温慢,比热容小
C.乙升温快,比热容小 D.乙升温慢,比热容大
【答案】D
【知识点】比热容
【解析】【解答】由图示可以看出,当加热时间相同时,即吸收的热量相同时,甲的末温较高;由于甲、乙两种液体的初温相同,故甲温度的变化量大于乙温度的变化量;由 可知,比热容大,温度变化小,因此甲的比热容小,乙的比热容大。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相同质量的物体吸收相同的热量,比热容大的物体温度升高的慢,相同质量的物体释放相同的热量,比热容大的物体温度降低的慢。
3.(2020九上·武昌月考)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比较不同物质的比热容.用铁夹将温度传感器及分别盛有水和食用油的两个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温度传感器的探头部分与试管内的水和食用油良好接触,两只温度传感器通过数据采集线与计算机相连接.在计算机上打开与此仪器配套的专用软件,点击“开始记录”,同时打开红外加热器开关,对盛有水和食用油的试管进行加热,在计算机上可以得到相应的实验图线,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两个试管中必须盛有质量相同的水和食用油
B.同时打开红外加热器开关的目的是使水和食用油升高相同的温度
C.图线b表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D.食用油的比热容为2.1×103 J/(kg·℃)
【答案】B
【知识点】比热容
【解析】【解答】A.为了便于比较水和食用油吸热能力的强弱,实验除让两个试管内的水和食用油初温相同外,实验前还必须控制水和食用油的质量和初温相同,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同时打开红外加热器开关的目的是使水和食用油吸收的热量相同,而不是升高相同的温度,B错误,符合题意;
C.水的比热容比食用油的大,根据 ,在加热时间和质量都相同时,温度升的低的比热容大,据此判断b表示水的温度时间图像,C正确,不符合题意;
D.由图乙知,水和食用油均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收的热量是食用油吸收热量的2倍,则 ,可得 ,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探究不同物质的吸放热能力,需要控制他们的质量、初始温度相同;选用两个相同的加热器进行加热,可以保证相同时间内液体吸收相同的热量,可以通过加热时间来衡量物体吸热的多少;相同质量的物体吸收或释放相同的热量,比热容大的物体温度变化小。
阅卷人 二、实践填空题
得分
4.(2024九下·梁子湖期中)在寒假劳动实践中,小李在水壶中装入质量 2kg、温度15℃的水后,放在燃气灶上加热,直至将水加热到65℃,这个过程水吸收的热量为    J, 如果燃气灶加热效率是62.5%,则此次加热需要消耗燃气    m3 (c=4.2×103J(kg.C),q=9.2×107J/m3)
【答案】4.2×105;0.016
【知识点】比热容;热量的计算
【解析】【解答】质量2kg、温度15℃的水后,放在燃气灶上加热,直至将水加热到65℃,这个过程水吸收的热量为
Q=cmΔt=4.2×103J/(kg·℃)×2kg×(65℃-15℃)=4.2×105J
根据可知,燃气放出的热量是
此次加热需要消耗燃气的体积为
【分析】温度不同的物体间利用热传递改变内能,根据物体的比热容、质量和温度差的乘积,计算热量。通过效率计算燃气放出热量,再结合燃烧值计算消耗燃气的体积。
5.(2024九上·蒙城期末)2023年1月9日,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七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实践二十三号卫星发射升空。运载火箭一般使用液态氢作为燃料,完全燃烧3kg液态氢放出的热量全部被水吸收能将   kg、初温为20℃的水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加热至沸腾。[c水=4.2×103J/(kg ℃),q液态氢=1.4×108J/kg]
【答案】1.25×103
【知识点】比热容;热量的计算;燃料的热值
【解析】【解答】若完全燃烧3kg液态氢会放出的热量 Q放=mq= 3kg×1.4x108J/kg= 4.2x108J,完全燃烧3kg液态氢放出的热量全部被水吸收,所以水吸收的热量Q吸= Q放=4.2 x108J,水的质量。
【分析】根据Q放= mq得出完全燃烧3kg液态氢会放出的热量;全部被水吸收,根据Q吸=Q放得出水吸收的热量,根据Q吸= cm(t-t0)得出水的质量。
6.(2017九上·市北区期中)综合问答﹣﹣生活中的物理:
同学们到学农基地实践时的几个场景如下,请你从中挑选一个,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进行解释:
①野炊的时候,刚烤熟的地瓜,香气四溢.
②用水壶烧水时,水开了,壶盖不断跳动.
③学生宿舍,暖气片里用水作热源.
解释场景   :   ,所以会有这个现象.
【答案】烤熟的地瓜,香气四溢;烤熟的地瓜香气四溢是因为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
【知识点】比热容;能量的转化或转移;分子热运动
【解析】【解答】①烤熟的地瓜香气四溢是因为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②水开了壶盖跳动,是水蒸气对壶盖做功,内能转化为机械能;③因为水的比热容比较大,在相同条件下,降低相同的温度,水放出的热量更多.
故答案为:(1)烤熟的地瓜,香气四溢;(2)烤熟的地瓜香气四溢是因为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
【分析】香气四溢说明分子在运动,壶盖不断跳动说明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暖气中用水在介质,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
第Ⅱ卷 主观题
第Ⅱ卷的注释
阅卷人 三、实验探究题
得分
7.(2020九上·成都期中)我们在学习了物质的比热容知识后,为了比较豆浆和牛奶的吸热能力,物理实践小组成员设计进行了如下的实验:如图甲所示,在两个相同的塑料瓶中分别装入初温都是室温的豆浆和牛奶,两瓶中各装有一支相同的温度计,然后将两个塑料瓶同时浸入热水中。
(1)实验中,应选取   相同的豆浆和牛奶(选填“质量”或“体积”),吸热的多少是通过   来反映的。(选填“温度计示数”或“加热时间”)
(2)小李利用实验数据大致描绘出豆浆和牛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乙所示图线。观察现象发现:加热相同的时间,豆浆的温度升高较多。则要使牛奶和豆浆升高同的温度。应对   加热时间长些。
(3)由此可得出结论:   的吸热能力更强。
【答案】(1)质量;加热时间
(2)牛奶
(3)牛奶
【知识点】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实验
【解析】【解答】(1)由比较吸热能力的方法,要控制不同物质质量相同,故实验应选取质量相同豆浆和牛奶。将牛奶和豆浆同时浸入同一热水中,热水在相同的时间内放出的热量就是相等的,豆浆和牛奶吸收的热量也就是相等的,豆浆和牛奶吸热的多少是通过加热时间来反映的。(2)观察现象发现:加热相同的时间,豆浆的温度升高较多,据此推理,则要使牛奶和豆浆升高同的温度,应对牛奶加热时间长些。(3)因质量相等豆浆和牛奶加热相同的时间,豆浆的温度升高较多,牛奶的温度升高较小,由此可得出结论:牛奶的吸热能力更强。
【分析】(1)探究不同物质的吸放热能力,需要控制他们的质量、初始温度相同,
(2)(3)升高相同的温度,加热时间越长吸收的热量越多;相同质量的物体上升或下降相同的温度,比热容大的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多。
8.(2019九上·昌图期末)某课外活动小组做了以下实验:两个完全相同的试管分别盛相同质量的水和某种液体,放在装水的大烧杯中,用酒精灯给他们加热(不计热损失),如图所示,每隔1min记录一次它们的温度,并将它们升高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用图象表示出来,请你根据图象回答:
(1)如果使水和某种液体A都升高10℃,可以发现   加热的时间长。
(2)从实验发现,质量相等的不同种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时,吸收的热量一般是   的。
(3)冬季集中供热用水做热循环物质,这是因为水的   大,在降低相同温度时,放出热量   。
(4)利用图象求出液体A的比热容是   。
【答案】(1)水
(2)不同
(3)比热容;多
(4)2.52×103J/(kg ℃)
【知识点】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实验
【解析】【解答】解:(1)由图象知,水和液体升高的温度与加热时间的变化关系为过原点的倾斜直线,即升高的温度与加热时间成正比,且某种液体温度升高10℃的加热时间为4min;
水升高6℃加热4min,故水升高10℃的加热时间为 ×4min= min≈6.7min;
所以,使水和某种液体A都升高10℃,水加热的时间长;(2)根据转换法,从实验发现,质量相等的不同种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时,因加热时间不同,故吸收的热量一般是不同的。(3)冬季集中供热用水做热循环物质,这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在降低相同温度时,由Q=cm△t可知,水放出的热量多。(4)由图象知,加热时间为4min,水升高的温度为6℃,液体A升高的温度为10℃,
加热时间相同时,水和液体A吸收的热量相同,即c水m水△t水=cAmA△tA,且m水=mA,
cA= c水= ×4.2×103J/(kg ℃)=2.52×103J/(kg ℃)。
故答案为:(1)水;(2)不同;(3)比热容; 多; (4)2.52×103J/(kg ℃)
【分析】由图象知,某种液体温度升高10℃的加热时间为4min,水升高6℃加热4min,故水升高10℃的加热时间长,质量相等的不同种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时,因加热时间不同,故吸收的热量一般是不同的,因为水的比热容大,在降低相同温度时,由Q=cm△t可知,水放出的热量多,所以冬季集中供热用水做热循环物质;根据c水m水△t水=cAmA△tA,且m水=mA,可得液体A的比热容.
9.(2024九上·阿克苏期末)小宁从课外资料中了解到,利用温度传感器连接计算机,能很快得出物体温度变化的图像。于是,他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比较两种不同液体的吸热能力。
(1)实验前,要在A、B两试管内分别装入初温及    相同的两种不同液体,并将两试管放入同一个红外加热器内,其目的是为了让这两种不同液体在相同的时间内吸收的热量    。
(2)图乙是实验后计算机上得到的实验图像,分析图像可知,如果要让这两种液体升高相同的温度,需对    试管内的液体加热时间更长,该试管内的液体吸热能力更    ;进一步分析可得出,这两种不同液体的比热容之比为cA:cB=   。
【答案】(1)质量;相同
(2)B;强;1:2
【知识点】热量的计算
【解析】【解答】1)比较不同液体吸热能力,要保持液体的初始温度和质量相同,且需要保证相同的加热时间,保证吸收热量相同;
综上第1空为质量;第2空为相同
2)由图可知,B加热时间长一点才能使得两种液体温度升高相同,表明B液体吸热能力强,根据Q=cmΔt可知,相同加热时间下,cA:cB=1:2
综上第1空为B;第2空为强;第3空为1:2
【分析】根据热量的计算填空
热量的计算:原理为Q=cmΔt ,比较不同液体吸热能力,要保持液体的初始温度和质量相同,且需要保证相同的加热时间,保证吸收热量相同;根据加热时间代表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加热时间越长表明吸收热量越大),当加热时间相同时,温度变化少,物质的比热容大;加热时间过长,表明吸收热量较大,所以水的质量较多或者初温较低。
阅卷人 四、实践计算题
得分
10.(2024九上·龙岗月考)主题四:物理与社会实践
物理在社会实践广阔的舞台上绽放别样光彩,它像一座桥梁,连接着物理知识与美好生活。
(1)周末,小明组装了如图所示的装置测量物质的吸热和比热容,他用相同加热器给初温均为20℃的甲、乙液体加热,其中甲液体是水,乙杯中的液体质量为0.4kg,两种液体每秒吸收的热量相同。这两种液体的温度和加热时间的图线如图丙所示,已知水的比热容为c水=4.2×103J/(kg·℃)。
(1)若水从20℃加热到40℃过程中,吸收热量11.68×104J,则水的质量为多少?
(2)乙液体的比热容是多少?
(3)标准大气压下,将初温20℃的水加热120s,水的末温是多少?
(2)小明从新闻报道中得知:有不法分子将气化灰与标准煤混合后销售给客户。某市相关部门对某生产商生产的煤进行检测:将2kg的煤放入高效煤炉中,给200kg水加热,煤完全燃烧后水温从20℃升高到70℃,煤炉的效率为70%,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 ℃),标准煤的热值为3.4×107J/kg,气化灰的热值为2×106J/kg,请帮助小明计算出:
(1)水吸收的热量。
(2)煤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3)通过计算,判断本次被检测的煤有无掺混气化灰。
【答案】(1)(1)水的质量
(2)两种液体每秒吸收的热量相同,水从20℃加热到40℃过程中,加热时间是20s,吸收热量是11.68×104J,乙液体加热20s,吸收热量也是11.68×104J,乙的比热容
(3)将初温20℃的水加热120s,水吸收的热量Q水1=6Q水=6×11.68×104J=7.008×105J
水升高的温度
水的末温20℃+120℃=140℃>100℃
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末温为100℃。
故答案为:(1)1.39kg;(2)14.6×103J/(kg·℃);(3)100℃
(2)(1) 检测过程中,水吸收的热量:
Q吸=c水m水(t-t0)=4.2×103J/(kg ℃)×200kg×(70℃-20℃)=4.2×107J;
(2)由可知,煤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3)由Q放=mq可知,煤的热值:,
由于2×107J/kg<3×107J/kg<3.4×107J/kg,所以本次被检测的煤掺混气化灰。
答:(1)水吸收的热量是4.2×107J;
(2)煤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6×107J;
(3)本次被检测的煤掺混气化灰。
【知识点】比热容;燃料的热值
【解析】【解答】 解:(1)水的质量
(2)两种液体每秒吸收的热量相同,水从20℃加热到40℃过程中,加热时间是20s,吸收热量是11.68×104J,乙液体加热20s,吸收热量也是11.68×104J,乙的比热容
(3)将初温20℃的水加热120s,水吸收的热量Q水1=6Q水=6×11.68×104J=7.008×105J
水升高的温度
水的末温20℃+120℃=140℃>100℃
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末温为100℃。
故答案为:(1)1.39kg;(2)14.6×103J/(kg·℃);(3)100℃
(2)(1) 检测过程中,水吸收的热量:
Q吸=c水m水(t-t0)=4.2×103J/(kg ℃)×200kg×(70℃-20℃)=4.2×107J;
(2)由可知,煤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3)由Q放=mq可知,煤的热值:,
由于2×107J/kg<3×107J/kg<3.4×107J/kg,所以本次被检测的煤掺混气化灰。
答:(1)水吸收的热量是4.2×107J;
(2)煤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6×107J;
(3)本次被检测的煤掺混气化灰。
【分析】(1) 根据Q=cmΔt可以求得水的质量;乙液体的比热容;水的末温。
(2)知道水的质量、比热容、初温和末温,利用Q吸=cm(t-t0)求出水吸收的热量;
根据效率公式求出煤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根据Q放=mq求出煤的热值,与标准煤的热值比较可知是否掺混气化灰。
(1)(1)水的质量
(2)两种液体每秒吸收的热量相同,水从20℃加热到40℃过程中,加热时间是20s,吸收热量是11.68×104J,乙液体加热20s,吸收热量也是11.68×104J,乙的比热容
(3)将初温20℃的水加热120s,水吸收的热量
Q水1=6Q水=6×11.68×104J=7.008×105J
水升高的温度
水的末温
20℃+120℃=140℃>100℃
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末温为100℃。
(2)(1)水吸收的热量
Q吸=c水mΔt=4.2×103J/(kg·℃)×200kg×(70℃-20℃)=4.2×107J
(2)煤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3)煤的热值
由于
2×106J/kg<3×107J/kg<3.4×107J/kg
所以本次被检测的煤掺混气化灰。
11.(2024九下·肇东模拟)寒假某物理实践小组的同学到养老院看望老人时,了解到由于气温低老人坐在马桶上时感觉不太舒适,实践小组的同学返回后在学校和家长的支持下便利用所学的知识设计了一款适宜老人使用的简易马桶圈加热器,计划通过“众筹”项目向厂家定制生产,其电路如图所示,定值电阻R1和R2表示电热丝,R2的阻值为3300Ω,有高温档和低温档两种加热功能,低温档功率为11W,当它接入电压为220V的家庭电路正常工作时:
(1)S1接a、b哪个端点时为低温档?低温档加热时的电流?
(2)求R1的阻值及加热器高温档时的功率;
(3)高温档工作10min,最多可使马桶圈温度升高多少℃?[设电热丝放出热量70%被马桶圈吸收,马桶圈的质量为1kg,马桶圈材料的比热容为0.44×103J/(kg·℃)]
【答案】解:(1)根据公式P=UI可知,电压220V不变时,电路中电流越小功率越小,因此当S1接a,R1和R2串联时,电路中电阻较大,电流较小,加热器处于低温档;由题意可知,低温档的电功率为11W,则低温档时电路中的电流
(2)当S1接a时,电热器处于低温档,此时R1和R2串联,根据可得:

当S闭合,S1接b时,电路中只接入R1,电路处于高温档,此时的功率
(3)高温档工作10min电热丝产生的热量
W=P高t=44W×10×60s=2.64×104J
电热丝放出热量的70%被马桶圈吸收,故有

最多可使马桶圈升高的温度

答:(1)S1接a端点时为低温档,低温档加热时的电流是0.05A;
(2)R1的阻值是1100Ω,加热器高温档的功率是44W;
(3)高温档工作10min,最多可使马桶圈温度升高42℃。
【知识点】比热容;电功率的计算
【解析】【分析】(1)根据,计算电流大小;
(2)根据,计算电阻,利用,计算电功率;
(3)根据W=Pt,计算消耗电能的多少;根据,计算温度差。
12.(2023九上·孝南期中)同学们到研学基地开展实践活动。小明垒好柴火灶为大家煮饭,为了测试柴火灶的效率,他用1kg的干木柴给5kg的水加热,烧完木柴时,水温从20℃升高到60℃。(干木柴的热值q干木柴=1.2×107J/kg,水的比热容c水=4.2×103J/(kg ℃)
(1)1kg的干木柴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多少J?
(2)水吸收的热量为多少J?
(3)该柴火灶的效率为多少?
【答案】(1)解:1kg的干木柴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Q放=m干木柴q干木柴=1kg×1.2×107 J/kg=1.2×107J ;
答:1kg的干木柴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1.2×107J;
(2)解: 水吸收的热量是:Q吸=c水m(t-t0)=4.2×103J/(kg ℃)×5kg×(60℃-20℃)=8.4×105J;
答:水吸收的热量为8.4×105J;
(3)解: 该柴火灶的效率:。
答:该柴火灶的效率为7%。
【知识点】比热容;热量的计算;燃料的热值;热机的效率
【解析】【分析】(1)燃料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利用公式可以计算出来。注意单位换算,在公式中,质量的单位使用的是kg。
(2)水吸收的热量,利用公式,代入相应的物理量即可计算出来,水吸收的热量是:Q吸=c水m(t-t0)=4.2×103J/(kg ℃)×5kg×(60℃-20℃)=8.4×105J。
(3)要计算该柴火灶的效率,需要知道总的能量和转化为有用的部分,燃烧木柴加入水,所以木柴释放的热量就是总的能量,水吸收的热量就是有效利用的。根据第一、二问的计算结果,代入公式计算出效率。
13.(2024九下·高邮模拟)在物理实践活动中,小华同学了解到电饭锅加热时电热转化效率的行业标准是不低于80%,他想测量自己家里的电饭锅是否达到行业标准,他家里电饭锅的说明书如下表。他往电饭锅中加入0.5kg水,通电后调节为加热状态,水温从20℃升高到60℃用时120s。已知电热丝电阻不随温度变化,水的比热容c=4.2×103J/(kg·℃),请解答:
工作状态 开关情况 额定功率 工作电阻
加热 S1、S2均闭合 1000W R
保温 只闭合S1 48.4W R、R0
(1)加热过程中水吸收的热量;
(2)计算说明该电饭锅的电热转化效率是否达到行业标准;
(3)根据表中内容将虚线框内将电饭锅内部的电路补充完整。
【答案】解:(1)水吸收的热量
Q吸=cmΔt=4.2×103J/(kg·℃)×0.5kg×(60℃-20℃)=8.4×104J
(2)用时120s消耗的电能
W=P加热t=1000W×120s=1.2×105J
该电饭锅的热效率
故该电饭锅的热效率没有达到标准。
(3)从表格可知,S1、S2均闭合时,电路为R的简单电路,只闭合S1时,R、R0同时工作,电饭锅处于保温状态,根据可知,两电阻应串联,开关S2与电阻R0并联,故电路补充如下图所示:
答:(1)加热过程中水吸收的热量为8.4×104J;
(2)该电饭锅的热效率没有达到标准;
(3)见解析。
【知识点】比热容;电功率的计算
【解析】【分析】(1)根据Q=cmΔt,计算吸收的热量;
(2)根据W=Pt,计算消耗的电能;利用,计算热效率;
(3)开关和用电器并联,闭合后,用电器短路,总电阻越小,电功率越大。
14.(2022九上·荆门期中)认识自然,亲近自然.初春学校组织学生到桂东北的猫儿山山脚下一农庄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小明携带一个质量为1kg的合金锅、一台如图甲所示的便携式丁烷气炉(内置一瓶新的燃气,参数如表格所示),爱探究的小明通过手机上网查到便携式燃气炉的热效率为30%,丁烷气体的燃烧效率为90%,野炊地水的沸点为96℃,测出当地水的温度为26℃,[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 ℃),锅的比热容为0.8×103J/(kg ℃)]
品名 便携式丁烷气炉 质量 1.88kg(不含气瓶)
型号 WZL.168.A 尺寸 343×284×113mm
用途 野外用 点火方式 电子点火
使用燃气 液化丁烷气 燃气消耗量 150g/h(最大火力时)
气瓶规格(尺寸/容量)
品名 总质量 净质量 主要成分 热值
神州 354g 250g 丁烷 9×107J/kg
(1)完全燃烧0.1kg的丁烷气体可以放出多少焦耳的热量?
(2)需多少焦耳的热量,才能使合金锅内2kg的水温度升高50℃?
(3)如果燃气炉以最大火力工作,一瓶燃气最多能持续燃烧1.4h,这样能够把质量为多少千克的水烧开?(最后结果保留1位小数).
【答案】解:(1)完全燃烧0.1kg的丁烷气体可以放出的热量:

(2)使合金锅内2kg的水温度升高50℃吸收的热量:

(3)燃气炉以最大火力工作时,燃气消耗的质量为

由题知,丁烷气体的燃烧效率为90%,则燃气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
又知道便携式燃气炉将其燃气燃烧所放出能量的30%供给水加热,则水吸收的热量:

由 得能烧开水的质量:
答:9×106J; 4.2×105J;17.4kg。
【知识点】比热容;燃料的热值;热机的效率
【解析】【分析】(1)根据Q=mq,计算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
(2)根据Q=cmΔt,计算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
(3)根据热效率,计算吸收的热量,利用,计算水的质量。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