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楚王问鼎
“鼎之大小轻重”
—《左传·宣公三年》
楚庄王意欲移鼎于楚,
表示对周王室的藐视
已有替代周王号令天
下的野心。
楚王问鼎说明了什么?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公元前2070年
公元前1600年
公元前1046年
公元前770年
公元前476年
公元前256年
公元前221年
禹建立夏朝
夏朝灭亡,商朝建立
商朝灭亡。周武王建立周朝,以镐京为都城,史称西周
周平王东迁洛邑,东迁后的周王朝被称为东周
秦统一全国
东周时期
春秋时期
战国时期
秦完全吞并东周
时空观念
一、变之时局——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
1.背景:春秋时期,周王室衰微,周天子丧失“天下共主”的地位,诸侯
纷争,分封制逐步瓦解。
2.春秋五霸:春秋时期,齐国、晋国、楚国、吴国、越国等五国国君先后建立了霸权,史称为“春秋五霸”,分别为齐桓公、晋文 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注意先后顺序】
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春秋五霸
春秋初期
仔细观察春秋初期与春秋后期的两幅地图,找出二者有何不同(变化、原因与趋势)?
春秋后期
趋势:局部统一形成,国家日益趋向统一。
变化:诸侯国数量不断减少,形成区域强国
一、变之时局——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
战 国 时 期
3.战国形成重要事件—
三家分晋与田氏代齐:
春秋后期到战国前期,
晋国的韩、赵、魏三家大夫
将晋国瓜分,齐国大夫田氏
也取代了原来的姜姓国君。
4.战国七雄:
战国时期,形成了齐、楚、燕、韩、赵、魏、秦七个大国。
5.东周灭亡:周王室在公元前256年被秦国吞并。
一、变之时局——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
春秋列国形势图
战国形势图
结合教材内容,对比“春秋列国形势图”和“战国形势图”的变化,反映了什么?
统一趋势更加明显;权力下移;民族交融,华夏认同加强;兼并战争
一、变之时局——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
6.民族关系:华夏认同观念的产生
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
——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 定公十年》
“华夏”的特征是什么?
文明的先进和优越
①春秋时期,中原各国因社会发展比周边民族先进,自称为“华夏”。在频繁往来和密切联系中,周边民族产生了华夏认同观念。
②战国时期,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华夏族更加稳定,分布更为广泛。(各国纷争打破各民族间的原有界限,为民族交融创造条件)。
各族同源共祖
一、变之时局——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
二、关键之变——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
(一)经济发展
(商)青铜锄
(战国)铁锄、铁犁
1.农业:(1)耕作方式:春秋后期,铁制农具和牛耕出现。
春秋牛尊
(2)水利灌溉工程:a.都江堰(战国后期,秦国蜀郡郡守李冰 主持,在成都附近岷江上修建);
b.郑国渠(陕西关中,战国,秦国);
c.芍陂(quèbēi,春秋,楚国)。
都江堰
二、关键之变——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
战国时期各国使用的货币
2.手工业:①春秋时期,出现冶铁技术,手工业规模不断扩大;
②战国时期,手工业分工更加细密。
3.商业:①货币流通广泛;②各地涌现出一批繁华的商业中心城市。
临淄之途,车毂gǔ击,人肩摩,连衽rèn成帷,举袂mèi成幕,挥汗成雨,家殷人足,志高气扬。
——《史记·苏秦列传》
临淄(今山东淄博)这个地方,路上车毂相撞,街上人们擦肩而行,众人把衣袖举起来就像帐幕,每人挥一把汗,简直像下雨一样,百姓家境富足,志气高昂而自得。
二、关键之变——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
生产力
推动社会转型:
奴隶社会
向封建社会过渡
经济基础
上层建筑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唯物史观)
铁犁牛耕
井田制瓦解
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步确立
私田开拓
公田抛荒
“夺权”
奴隶主贵族没落
封建地主阶级崛起
(二)变法运动
二、关键之变——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
燕昭王
乐毅改革
赵武灵王
胡服骑射
齐威王
邹忌改革
楚悼王
吴起变法
韩昭侯
申不害改革
魏文侯
李悝变法
秦孝公
商鞅变法
列国变法示意图
变法到底是要改变什么?
变法本质上改变的是生产关系
旧制度的瓦解 新制度的确立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1.背景:(1)根本原因:战国时期,铁制工具和牛耕的使用进一步推广,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新兴地主阶级的势力增强。
(2)发展需要:战国时期兼并战争日益剧烈,各国为了富国强兵 (目的),纷纷变法改革。
(3)受法家变革思想影响。
经济发展的需要
兼并战争的需要
富国
强兵
2.成果:各国通过变法,推动了社会转型(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
逐步建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政治体制。
(二)变法运动
类别 措施 作用
经济 ①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②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确立土地私有制(“废井田,开阡陌”); ③统一度量衡(长度、容量、重量)。
农业发展
增强国力
政治 ①普遍推行县制,县的主要官员由君主任免; ②废除世卿世禄制,剥夺和限制贵族特权; ③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 巩固政权
提高军队战斗力
社会治理上 ①强制大家庭拆散为个体小家庭。 ②在民间实行什伍连坐,互相纠察告发; 增加国家税收与兵力
管理基层百姓
3.商鞅变法:(1)时间:开始于公元前356年。
(2)目的:富国强兵。
(3)主要内容:
(4)影响:
①特点:是战国时期持续时间最长、涉及面最广、改革最为彻底的一次变法;
②变法使秦国国富兵强,增强了秦国的国力,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三、变之影响——孔子、老子、百家争鸣
(一)孔子和老子
1.孔子
(1)地位: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春秋后期鲁国人。
(2)思想主张:
A.政治:①“仁”:意为关爱他人,提出“仁者爱人”。(核心思想)
②“德”:主张以德治国,统治者应顺应民心,爱惜民力,“为政以德”,通过道德感化来治理国家。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③“礼”:提出“克己复礼”,主张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但也承认政治改良。 (代表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B.教育:他以“有教无类”的思想开办私学,
打破了过去贵族阶层垄断文化教育
的局面,推动了私学的发展;
C.相关著作:
①相传孔子晚年对《诗》《书》《礼》《易》《春秋》等文献进行整理。
②主要思想和言论记载在由弟子及再传弟子整理成的《论语》当中。
2.老子(1)地位: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春秋后期楚国人。
(代表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2)思想主张:思想观点见于《老子》(《道德经》)一书。
①朴素的唯物论:
将天地万物本原
归结为抽象的
“道”,指出道
法自然,追求天
人合一。
②朴素的辩证法:
揭示出事物
存在着相互依存、
相互转化、对立
统一的矛盾;
认为物极必
反,柔能克刚。
③政治:主张顺其自然,无为而治,退回到小国寡民的时代。
不是不作为,而是不妄为
三、变之影响——孔子、老子、百家争鸣
(二)百家争鸣
1.背景:社会大变革、大转型,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根本原因)
(1)政治:周王室衰微,诸侯势力强大,宗法分封制遭破坏;
诸侯争霸、兼并战争频繁,为求富国强兵,各国纷纷变法;
(2)经济:铁器、牛耕的使用提高了生产力,井田制逐步瓦解,土地私
有制和小农经济出现并发展,重农抑商政策开始出现;
(3)阶级:奴隶主贵族衰落,新兴地主阶级壮大,“士”阶层崛起,游
学讲学;
(4)文化:私学兴起,文化下移,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的潮流;
(5)民族:民族交融,华夏认同观念扩展至周边民族,华夏族发展壮大。
2.表现
众多学说、学派各自提出对政治、社会乃至宇宙万物的看法,彼此论战辩驳,形成百家争鸣的思想文化繁荣局面。
3.主张:
(1)儒家:①孟子:a.认为人性善,提倡“仁政”;
b.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民贵君轻”)的思想;
②荀子:认为人性恶,主张隆礼重法;
孟子
(3)阴阳家:邹衍认为五行间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提出“相生相胜”
理论,代表了中国古代对自然界朴素的科学认识。
(2)道家:庄子:崇尚清静无为、逍遥自由;
(4)墨家:墨子主张节俭、“兼爱”“非攻”“尚贤”。
代表下层平民利益。
(5)法家:韩非子:
①主张以法治国,树立君主的权威,
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②主张变法革新。
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
韩非
墨子(约公元前468—前376年)
君主要以法、术、势治国;
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
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韩非(约公元前280—前233年)
法家代表人物及其思想
百家争鸣的历史意义
结合教材,归纳“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有何历史意义?
百家争鸣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发展、阶级关系变化在思想领域的反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为新兴的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成为后世中华思想文化的源头活水。
物质
意识
物质
决定
反作用
西周
春秋战国
(争霸)
秦朝
(统一)
奴隶社会:
贵族政治
封建社会:
官僚政治
中国古代第一次社会大转型时期
君主专制的战国
小结:经济发展与社会变革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
各家学说的中心及其最后归宿,都是为了求治国平天下之道和理想的人生道路,先秦诸子的思想共同构建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有何区别?
从生产资料上来看:奴隶社会的奴隶没有任何生产资料;封建社会的农民有部分生产资料,农民与地主之间有一定的人身依附关系,但已经不是地主的私人财产了。
从经济基础上来看:奴隶社会是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奴隶是奴隶主的私有财产,可以买卖;在封建社会,地主占有土地,但不占有农民,其关系是雇佣关系和租用关系。
从生产方式的差异来看:奴隶社会时期,奴隶干活基本是白干,和牛马干活差不多;封建社会的地主和农民是一种租赁关系,农民只需要定期缴纳赋税就可以自由耕种土地,并且享有劳动成果,有的农民甚至直接拥有少量个人的土地。
从人身自由上来看:奴隶社会时期的奴隶是没有人身自由的,他是奴隶主的私有财产,奴隶主有权对奴隶做任何处理,如杀掉、卖掉,或者送人;封建社会时期的农民虽然必须依附地主生活,但是拥有一定的人身自由。
从土地权利的归属来看:奴隶制社会土地是归国家所有的;而到了封建社会的时候,土地归地主所有。奴隶制,是指奴隶主拥有奴隶的制度,劳力活动以奴隶为主,且无人身自由。奴隶般来源于战俘、被占领地区原住民近古和近代的奴隶多从非洲等地方拐卖到欧洲的殖民地。封建制是一种政治制度,由共主或中央王朝给宗室成员、王族和功臣分封领地,其基本形式是封建等级制和庄园制。农民耕种土地,所有者的土地绝大部分产品缴纳给封建主,上层建筑主要是以等级制为特点的封建制国家,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是以维护封建制度和封建等级制、宣扬传统道德为主要内容。
作业:
1、完成配套练习
2、如果你是当时的士,你会用心钻研哪一学派的学问,然后去投靠什么人?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