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26课5分钟知识巩固:
1.为筹备新中国成立,召开了什么会议及会议内容是什么?《共同纲领》的地位是什么?
2.新中国成立初面临哪四个方面问题?分别各采取了哪些措施?有何意义?
3.建国以来外交总方针是什么?新中国初期外交活动有哪些(53.54.55)?哪一个突破了意识形态束缚,标志外交成熟
4.新中国初期经济建设总路线是什么?一五计划和三大改造各自的意义是什么?
5.新中国初期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体系包含哪三个内容?
专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阶段性道路
一、过渡时期(1949-1956)
1949-1952:国民经济恢复
1953-1956:三大改造
1953-1957:一五计划
二、十年探索时期(1956-1966)
三、文革时期(1966-1976)
四、拨乱反正(1976-1978)
五、改革开放新时期(1978-至今)
成功探索:中共八大(1956)
失败探索: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1958-1961)
国民经济调整(1962-1965))
对内:经济体制改革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对外:开放
文化大革命
第26课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第九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
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自主阅读:1.1956年中共八大的主要内容?评价?这一年还有哪些探索?
2.1957年毛泽东提出了什么重要思想?全国开始了什么运动?
3.1958年总路线的内容?开始了什么运动?局限性?
4.1959-1961年出现了什么?1960年提出了什么方针?1962-1965年经济成果?
5.1964年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主要内容?
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一)充满希望的1956年
1956年以基本完成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开始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而被载入史册。社会主义工业化已取得重大进展,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已经建立起来。
如何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
1956年,中共八大召开。明确了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这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
1956年“双百方针”提出;
1956年《论十大关系》发表。
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一)多事之秋的1956年
国际:苏共二十大上赫鲁晓夫所做的秘密报告,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造成了极大的思想混乱。同年6月和10月,波兰和匈牙利相继发生了严重的动乱。从此以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就进入了大动荡的时期。
——萧冬连等《求索中国:文革十年史》
国内:从1956年9月到1957年3月间,全国发生了20起共约一万多工人罢工、请愿事件。有几十个城市发生30起一万多大、中学校学生罢课、请愿事件。在农村也发生了闹退社的风潮。如浙江省农村发生请愿、哄闹等事件多起,广东省农村先后退社的有十多万户。
——何沁《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多事之秋、矛盾重重
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二)十字路口的1957年
1957年春,毛泽东提出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重要思想,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这个论述为认识中国基本国情奠定了理论基础;
全党整风运动;
全国反右派斗争开展起来,但反右派斗争被严重扩大化了。
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二)十字路口的1957年
1957年11月2日至21日毛泽东第二次访问苏联
毛泽东讲话:“中国从政治上、人口上说是个大国,从经济上说现在还是个小国。……赫鲁晓夫统治告诉我们,15年后,苏联可以超过美国。我也可以讲,15年后我们可能赶上或超过英国。”
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三)走向疯狂的1958年
材料一 “又是大国又是穷国,不跃进行吗?落后二百年,不跃进行吗!”
——毛泽东
材料二 新中国的领导人和各级干部,过去对经济建设没有多少经验,他们中大多数人在长期革命战争年代中习惯于用大搞群众运动的方法来解决面对的各种困难,而且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便以为完全可以搬用过去的成功经验来指导今天的建设工作。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三面红旗:
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大跃进运动;
人民公社运动。
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三)走向疯狂的1958年
1958年8月,中央政治局召开北戴河会议,确定一批工农业生产的高指标,决定1958年生产钢1070万吨,即比1957年的钢产量翻一番,作为1958年实现“大跃进”的重要步骤。当时全国只生产400多万吨钢,要在后4个月完成700万吨钢,是极其艰巨的任务。
1958年,全国共生产钢1108万吨,其中合格的钢只有800万吨。
局限性:片面追求经济建设高速度,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加上对社会主义建设经验不足,以及当时的自然灾害等因素,1959至1961年,我国经济发生了严重困难。
①“大跃进”属于生产力范畴,根源在于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忽视了中国经济落后的国情,盲目地扩大生产规模,追求经济建设的高速度。
②人民公社化运动属于生产关系的范畴,根源在于生产关系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的主要不同
二者反映了中国共产党脱离国家实际,片面地要求发展生产,变革生产关系的“左倾”错误。
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三)走向疯狂的1958年
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四)全面调整的1962-1965年
1960年开始“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
政治、文化、教育等方面的调整
七千人大会(1962年)
提出“四个现代化”(1964年)
毛泽东:“中国人口多,底子薄,经济落后,要使生产力很大地发展起来,要赶上和超过世界上最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没有100多年的时间,我看是不行的。”
二、文化大革命
自主阅读:文化大革命的背景?过程?影响?
二、文化大革命
文革发动
打倒一切
周恩来主持工作
批判极左思潮
66年春夏
69年4月
71年9月
72年
75年
76年9月
76年10月
67年初
一月风暴
全面夺权
中共
九大
林彪反革命集
团武装政变
毛泽东
逝世
邓小平整顿工作
经济形势好转
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
毛泽东认为党和国家面临着资本主义复辟的现实危险,因此强调以阶级斗争为纲,想要发动文化大革命来防止资本主义复辟。
二、文化大革命
在“文革”中知识分子用各种方式如上吊、服毒、割腕跳湖、跳河自杀,惨烈之状尤以风暴中心北京大学为甚。这段疯狂岁月所酿成的人性丧失和人类悲剧,正如邓小平女儿毛毛所作的描述:“北京大学,这所中国最著名的学府,竟然变成了法西斯的集中营,变成了血腥暴徒们施虐的场所。在这里,不知有多少人被冤、被屈、被整、被迫害,不知有多少人在武斗、批斗、刑讯中致死、致残。一位教师不堪受侮辱被虐待,自觉生不如死,竟然一次不成二次,二次不成三次,三次不成四次,跳楼、服药、割腕、卧轨、触电,什么方法都用过了,反复自杀。一位反对聂元梓的学生,被用钉子钉穿膝盖骨,用竹签刺进十指指甲缝、用钳子钳断手的指骨,还把人装进麻袋中从楼梯上往下踢,被毒刑拷打得奄奄一息。……‘文革’期间,在北大,武斗中打死三人,教职员工和学生被迫害致死六十余人,其中包括著名历史学家翦伯赞、著名物理学家饶毓泰等诸多享有盛誉的一级教授。”
——《南渡北归》
二、文化大革命
材料一 “文化大革命”动乱十年,在经济上,只是国民收入就损失人民币5000亿元。这个数字相当于建国30年全部基本投资的80%,超过了建国30年全部固定资产的总和。
——李先念
民主法治遭受破坏;
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基本人权遭到践踏;
文艺事业遭到摧残;
社会秩序陷于混乱
三、伟大的建设成就
自主阅读:梳理教材,完成表格。
基础工业
科技国防
农业与教育医疗
劳模与时代精神
外交事业
三、伟大的建设成就
(一)基础工业建设
从“一五”时期起到“四五”时期,我国逐步建成了一批门类比较齐全的基础工业项目,涉及冶金、汽车、机械、煤炭、石油、电力、通信、化工、国防等诸多领域,为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大规模的三线建设不仅增强了国防力量,而且改善了工业布局。
三、伟大的建设成就
(二)国防科技
我国成功地爆炸了原子弹、氢弹,试制并成功发射了中远程弹道导弹和人造卫星。
三、伟大的建设成就
(三)农业、教育医疗卫生
同时,通过兴修水利、开展农田基本建设、培育推广良种、提倡科学种田,我国较大幅度地提高了粮食生产水平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人民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水平得到逐步提高。
教育事业取得长足进步,医疗卫生事业也得到蓬勃发展。
三、伟大的建设成就
(四)时代精神
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广大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涌现出无数先进典型和英雄模范人物,形成了具有特定内涵的时代精神。这一时期形成的崇尚劳动、敬业守信、精益求精、敢于创新的劳模精神不断激励着人们。
“铁人”王进喜
三、伟大的建设成就
①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当家做了主人,改变国家落后状况的愿望强烈;②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激发了人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
③中国共产党提倡公而忘私、艰苦奋斗的建设精神,形成了时代风气。
(四)时代精神
三、伟大的建设成就
(五)外交新局面
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打开新局面,迎来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与世界各国建交的又一次高潮。
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1972年,中美两国结束了长期敌对状态,开始走向关系正常化;中日正式建交。
时 间 事 件 意 义
1971.4
1971.7
1972.2
1978.12
1979.1
中美关系正常化的主要过程
中美正式建交
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
美国乒乓球队访华
打开中美两国交往的大门
基辛格秘密访华
为尼克松访华做准备
尼克松总统访华
《中美联合公报》
结束长期敌对状态,
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
承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中美发表建交公报
为建交提供法律基础
1956—1976年二十年间的社会主义建设曲折探索
三、伟大的建设成就
思考:20世纪50—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有哪些成功与失误?经验教训?
经验教训:(1)依据国情,实事求是;
(2)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3)遵循客观经济规律,不能急于求成;
(4)生产关系的调整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实际水平;
(5)国民经济必须按比例协调发展,搞好综合平衡。
三、伟大的建设成就
人世间没有一帆风顺的事业。综观世界历史,任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都会跌宕起伏甚至充满曲折。“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多难兴邦,殷忧启圣。”
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应该放在其所处时代和社会的历史条件下去分析,不能离开对历史条件、历史过程的全面认识和对历史规律的科学把握,不能忽略历史必然性和历史偶然性的关系。不能把历史顺境中的成功简单归功于个人,也不能把历史逆境中的挫折简单归咎于个人。不能用今天的时代条件、发展水平、认识水平去衡量和要求前人,不能苛求前人干出只有后人才能干出的业绩来。
——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2013年12月26日)
高层
基层
对毛泽东来说,全国解放是早已料到的,早有准备的,而农业合作化的胜利来得这样快,这样顺利,却出乎他的意料。他一向认为,改造五亿人口的个体农民是最艰难的事业,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和做许多细致的工作才能完成。谁知道,这么困难的问题,经过二三次会议,作一篇报告,就如此顺利地解决了,那么,还有什么比这个更困难的问题不能解决呢
——逄先知《毛泽东和他的秘书田家英》
1958年上旬,毛泽东听到徐水县委书记汇报说秋季收粮可达11亿斤时说,应该考虑到生产了这么多粮食怎么办的问题。他同时提出搞人民公社的问题。
有人问:“共产主义是啥?”
车桂薪批评说:“你还是干部哩,连共产主义都不知道?丢人!共产主义就是吃白馍,喝羊肉汤,穿绫罗绸缎,住高楼大厦。”
众人纷纷表示:“咱入,坚决入,车书记,你说咋个入法吧。”
车桂薪想想说:“就是合并大社,把咱们乡和其他几个乡一家伙合并起来,成立个大社,这大社几万人,干啥活一呼隆就干完了,几天的活一天干完,几年的活一个月就干完了,快得很哩,共产主义说到就到,只要大家抱成团,想啥有啥,干啥成啥。”
——康健《辉煌的幻灭——人民公社启示录》
高层
基层
社会主义阵营内的赶超热潮,也推动我国领导人对“大跃进”的发动.....此前不久,苏联把人类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上太空。这既给全世界社会主义者以巨大鼓舞,也一度引起西方国家的震惊和危机感。莫斯科会议对国际形势作出了“社会主义在向上发展,而帝国主义却在衰退”的过于乐观的估计,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在肯定和接受赶超发展战略的同时,相继提出各自的赶超目标。苏联提出要在15年赶上和超过美国,毛泽东提出中国在15年钢产量赶上或者超过英国。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陈世俊问:“高产‘卫星’亩产
多少算高呢?”
钟清德说:“至少3000斤的亩产。”
大伙苦苦地思索了半天,就是想不出来高产“卫星”的放法,陈世俊最后说:“要想放恁大个‘卫星’,除非把那10亩地的麦子弄到一齐打。”
钟清德一拍掌,说:“对呀,弄到一齐打不就中了吗?”
妇女队长说:“那不是唬人吗?”
钟清德看了妇女队长一眼,说:“玉娥,你这思想跟不上趟呀,没看如今啥形势?跑步进入共产主义哩,你还慢慢腾腾地走路。再说,这是为党争光,为人民公社争光的事,吹点有啥?要考虑政治影响。”
他这一说,大伙没人说话了。
——康健《辉煌的幻灭——人民公社启示录》
BBCBD AADBC BAB
(1)原因:①成立国营电影厂,公私合营推动推动电影事业发展;
②广泛吸纳电影人才,电影工作者的努力;
③中央高度重视;
所学:经济:④新中国成立后,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精神文化:⑤满足人们精神和文化的需要;
⑥双百方针的影响。(每点2分,满分不超过6分)
(2)特点:①模式的多元化;
②融入全球化;
③注重产业化;
④增强了娱乐性;
⑤主旋律电影主体趋势加强。(每点2分,满分不超过4分)
意义:经济:①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精神文化:②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
③弘扬了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加强与世界的交流。(每点2分,满分不超过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