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南充市阆中东风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川省南充市阆中东风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12-18 15:19: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
东风中学校高2022级高三12月月考
地理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地貌学中这样定义河流:在地表呈线性分布并经常性或周期性的流水所占据的凹槽。定义中的“地表”通常被理解为岩石、土壤甚至沙漠,但实际上冰川表面也有河流,我们称之为冰川融水径流,简称冰川河。世界上最壮观的冰川位于喀喇昆仑山脉南侧的锡亚琴冰川上,图1为锡亚琴冰川河的一段。图2为巴基斯坦境内的冰川河。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某户外爱好者小组欲前往锡亚琴冰川欣赏冰川河,他们应选择何时去才能感受到冰川河的雄浑磅礴之美()
A. 4月1日 B. 7月1日 C. 10月1日 D. 1月1日
2. 锡亚琴冰川发育世界上最长最宽的冰川河,推测其主要直接原因是()
A. 海拔高,气温低 B. 冰川数量多,面积广,河床冰川裂隙缝隙少
C. 地势起伏大,坡度陡 D. 降水多,河流径流补给量大
3. 图1所示的锡亚琴冰川河的一段,该段河流河曲众多,其成因可能为()
A河流径流量大 B. 地势起伏大,河流下蚀作用强
C. 河流流速缓慢,侧蚀作用显著 D. 冰川坚硬,不易被河水侵蚀
4. 图2是位于巴基斯坦境内的冰川河,河岸及河床有大量砾石堆积,其特征是()
A. 粒径大,分选性好 B. 粒径小,分选性差
C. 粒径大小杂乱无章,分选性差 D. 磨圆度良好,光滑圆润
底辟构造是一种地质现象,主要由地下较深处的高塑性岩石(如盐岩、石膏、黏土等)在地应力的作用下向上拱起,刺穿上覆岩层而形成。奥奇克盐底辟构造分布在新疆温宿县,当地存在多个深度达数百米、底部与地下河连通的竖直方向洞穴。据完成下面小题。
5. 奥奇克盐岩属于()
A. 沉积岩 B. 喷出岩 C. 侵入岩 D. 变质岩
6. 奥奇克盐底辟构造演化过程是()
①盐岩沉积②盐岩背斜构造发育③底辟构造发展④底辟刺穿扩张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②④ C. ③④①② D. ②①④③
7. 当地竖直方向洞穴的成因最可能是()
A. 岩浆侵入 B. 流水溶蚀 C. 岩层断裂 D. 人工开凿
我国某地曾因地震触发了滑坡,大量泥沙、石块等进入河道堆积成堰塞体,最终形成了一个古堰塞湖。下图为古堰塞湖及其附近地形图,据完成下面小题。
8. 形成图中堰塞湖的堰塞体大致位置和来源分别是()
A. ①处,河流左岸 B. ①处,河流右岸
C. ②处,河流左岸 D. ②处,河流右岸
9. 该湖泊与图中最高处的落差最大可能是()
A. 1100m B. 1350m C. 1580m D. 1730m
2024年四川省阆中东风中学校于10月23日-10月24日在操场举行,高二年级运动员李某甲成功晋级男子100米决赛,我校团委宣传组现场拍摄了李某甲9时决赛的场景,如下图所示,据完成下面小题。
10. 假如今天天气晴朗照片中李某甲的影子朝向()
A. 东北方 B. 西南方 C. 东南方 D. 西北方
112024年东风中学运动会期间()
A. 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变慢 B. 晨昏圈与纬线圈的夹角变大
C. 悉尼的正午太阳高度变小 D. 阆中昼夜长短差值逐渐变大
12. 对于成都市民而言,与10月23日昼夜时长最相似的日期是()
A. 10月1日 B. 9月20日 C. 2月22日 D. 3月21日
冬虫夏草是适宜生长在雪线附近的草甸高山区,主要分布在我国青藏高原,它是虫草菌和蝙蝠蛾科幼虫的复合体。每年五月中下旬,冬雪融化,草蝙蝠蛾的幼虫破土而出。在腐殖质中爬行,等头向上爬到虫体直立时,寄生在虫头顶的菌孢开始生长并把死亡的虫体当做养料,生长迅速,形成虫菌一体的“冬虫夏草”。下图为冬虫夏草的成长图,据完成下面小题。
13. 目前,冬虫夏草的生长区具有偏暖湿化气候变化的趋势,下列关于适宜冬虫夏草生长范围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生长范围缩小,上限抬升 B. 生长范围缩小,下限抬升
C. 生长范围扩大,上限下降 D. 生长范围扩大,下限下降
14. 冬虫夏草是一种名贵的中药材,从采挖的效率和效益来看,最适合从事采挖的工作的是()
A. 老人 B. 青壮年 C. 少年 D. 小孩
马鬃状冷杉林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东南部的然乌湖地区,与一般的林线呈水平分布不同,冷杉林在山脊处呈马鬃状。读“然乌湖地区马鬃状林线”图完成下面小题。
15. 冷杉林在山脊处呈马鬃状纵向分布的可能原因()
①地势起伏较大②土层较厚③光照充足④水分条件较好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16. 该地区沟谷内土层特点及原因正确的是()
A. 深厚肥沃地势起伏较小 B. 深厚肥沃含沙量大
C. 浅薄贫瘠冻融作用强烈 D. 浅薄贫瘠风力侵蚀强烈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三个小题,共52分
17.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 在东非大裂谷的边缘,肯尼亚和坦桑尼亚两国的交界处,有一座神秘的盐湖,它们紧挨着火山,这座海拔2962米的高山是东非最著名的活火山,也是全球唯一一座喷发碳酸物质的活火山,这些世界上流动速度最快的熔岩和挥发而出的气体对周边的盐湖造成了很大影响,湖水中含有特殊的火山熔岩成分,使得湖面呈现出斑斓的色彩。盐湖周边高度盐碱化的土壤以及湖面上挥发的有毒气体,使得这里的环境并不适合大多数生物存活,却成为小火烈鸟的“天堂”。
材料2 纳特龙湖的颜色主要是由湖底的藻类繁衍产生的,旱季的高蒸发率,使得湖水的含盐度升高,嗜盐微生物开始大量繁殖,其中就包括蓝藻。蓝藻中虾青素中的红色辅助光合作用,产生了湖水的深红色和湖水浅部的橙色。湖中表面的碱性盐结皮常常被那些喜爱盐的微生物染成红色或粉红色。
(1)根据材料1分析火山灰熔岩成分是如何进入到纳特龙湖中的?
(2)利用水循环的相关知识说明纳特龙湖湖水盐度极高的原因?
(3)分析纳特龙湖为何能成为小火烈鸟的天堂?
1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西江是珠江的最大支流,自古以来就是岭南地区的水运交通要道,其中羚羊峡河段水流湍急,且流经松软的砂岩分布区。西江中心有广东省最大的江心岛——砚洲岛(如下图所示),该岛形成以来,一直向北移动,羚羊峡两岸江面附近岩石上,有众多船篙插入岩石形成的扎孔,孔口朝向上游方向。
(1)简述砚洲岛形成的地质过程。
(2)结合砚洲岛岸线形状,分析该岛向北移动的原因。
(3)解释羚羊峡两岸江面附近岩石上多船篙扎孔的原因。
19.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以山地为主的新西兰南岛,许多山峰超过3000米,山地顶部多积雪、冰川,现代冰川面积较大,峡湾地貌发育,如米尔福德峡湾。在峡湾峭壁上,大小瀑布分布众多,在这个峡湾内荡舟,看到的是群山合围,峭壁万仞,飞瀑流泉,冰川滢滢,给人以无限美感。景色美轮美奂,不禁令人惊叹大自然鬼斧神工!这也不怪乎英国作家吉普林称其为世界第八大奇观。
(1)北岛地形以丘陵为主,相对于北岛,新西兰南岛冰川地貌广布的原因。
(2)米尔福德峡湾是世界最壮美的峡湾之一,请简要分析该峡湾的形成过程。
(3)请说出甲地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并从地质作用的角度分析甲沿海地区土壤肥沃的原因。
东风中学校高2022级高三12月月考
地理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答案】1. B 2. B 3. C 4. C
【答案】5. A 6. A 7. B
【答案】8. C 9. C
【答案】10. D 11. D 12. C
【答案】13. B 14. B
【答案】15. B 16. C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三个小题,共52分
17.
【答案】(1)火山熔岩物质挥发性气体与大气相融,通过降水进入湖泊;熔岩成分经过风化崩解,通过入湖河流的侵蚀搬运进入湖泊;湖泊位于东非大裂谷,裂隙发育,熔岩成分经由地表水下渗溶解,通过地下水进入湖泊。
(2)湖河流和地下径流含有大量的碳酸盐,盐分补给量大;湖泊所在地区气候干旱,降水少而蒸发旺盛;无地表径流流出,湖水盐分得不到排泄。
(3)高盐度湖水有利于蓝藻繁殖,食物充足;湖泊生态环境恶劣,不利于其他动物生存,天敌少;湖泊生产条件差,人类活动少,受人类影响小。
18.
【答案】(1)河流上游落差大水流急,加之羚羊峡河段砂岩松软,河流的侵蚀搬运能力较强,带来了大量的泥沙;出羚羊峡后流速减慢,河流的堆积作用变强,大量的泥沙在砚洲岛一带堆积,形成江心洲。
(2)砚洲岛把西江分为北支水道和南支水道,砚洲岛北岸位于北支河流的凸岸,属于堆积岸,泥沙大量堆积,导致岛屿向北侧扩展;岛屿南岸位于南支水道的凹岸,属于侵蚀岸,受流水的侵蚀作用影响,岛屿南岸向北退缩。
(3)古代西江为水运要道,过往船只多;羚羊峡流速快,向上游航行需要依靠人力撑船;两岸岩性较为松软,船篙插入岩石易形成孔洞。
19.
【答案】(1)南岛纬度较高,气温低;海拔高的山地地形比重大,多雪峰;西风控制时间长,降雪大,冰川面积大,冰川作用强烈。
(2)该峡湾位于板块消亡边界附近,板块碰撞挤压,地形破碎,冰川运动侵蚀地表,形成“U”形谷地;随着气候变暖,冰川消退;“U”形谷地被海水入侵,形成峡湾。
(3)位于板块交界处,火山活动活跃,产生大量火山灰在此沉积,土壤中矿物养分充足;地势低平,河流带来的营养物质在此沉积。
PAGE
第1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