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养测评】统编版六年级(上)语文期末考试试卷(提优卷)【A3横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素养测评】统编版六年级(上)语文期末考试试卷(提优卷)【A3横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19.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2-18 15:59: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六年级期末考试试题
语 文(提优卷)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共三道大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学校填写在本试题密封线内相应的位置。
3.全部答案请在试题对应题目上作答,不要在密封线内答题。
4.请用黑笔在试题上作答。字迹要清晰,卷面要整洁。
第一部分:基础·积累·运用(35分)
一、基础积累与运用。(共35分)
1.读拼音,写词语。(8分)
(1)对这道数学题,他冥思苦想后仍yì chóu mò zhǎn( )。他眉头拧成了疙瘩,jǔ sànɡ( )地蹲在地上。后来,经爸爸点拨,他才豁然开朗。
(2)他wēi fēnɡ lǐn lǐn( )地挥舞着mù ɡùn( )走了过来。小hé shanɡ( )因为没有武器fánɡ yù( ),急得直跺脚。
2.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蜷缩(juǎn) 收敛(liǎn) 糟糕(zāo) 跌跌撞撞(diē)
B.搀扶(chān) 瞻仰(shàn) 呻吟(yín) 自作自受(zuò)
C.勉强(qiáng) 严厉(lì) 抽噎(yē) 寒风呼啸(xiào)
D.放肆(sì) 威胁(xié) 抱怨(yuàn) 汹涌澎湃(pài)
3.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沙哑 拥戴 渔网 跌跌撞撞
B.废话 收敛 惊荒 狂奔而来
C.风暴 阴冷 顷听 昏迷不醒
D.轰呜 狞笑 魁梧 势不可当
4.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①繁华 ②流畅 ③淡雅 ④婉转
直线是 的美,曲线是 的美;喧闹的城市是 的美,宁静的村庄是 的美。生活中处处都有美,只要你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有一颗感悟美的心灵。
A.②③①④ B.②④①③ C.④②①③ D.③②①④
5.下列各组成语全用两对反义词构成的一组是( )(3分)
A.阳奉阴违 大同小异 天长地久 东张西望
B.去粗取精 无独有偶 出生入死 前俯后仰
C.有气无力 天南地北 外强中干 左思右想
D.避重就轻 里应外合 弃暗投明 前思后想
6. 对下列句子运用的描写方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环境描写)
B.老汉冷冷地说:“可以退党,到我这儿报名。”(语言描写)
C.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心理描写)
D.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外貌描写)
7.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小梁的肩头被沉重的货物压得喘不过气来。
B.看了《我和我的祖国》这部电影,大家都深受感动。
C.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要发扬并继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D.冬天,寒风呼啸着拂面而来,吹得人瑟瑟发抖。
8.来到艺术苑,奇奇发现艺术苑的文学栏中书写的宣传语有残缺,下列选项中填入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3分)
俗语中的“一”字具有特殊的韵味。“_________________”,是生活的哲理;“_________________”,告诫人们做比说好;“_________________”,形象地说明了团结的力量;而“_________________”,则语重心长地告诫我们:无论物质文明发展到如何繁荣的地步,勤劳、节俭永远都是我们要保持和发扬的优良传统。
①一千个嘴把式,顶不上一个手把式 ②一个巴掌拍不响
③一根红线两枝花,勤劳节俭不分家 ④一根稻草抛不过墙,一根木头竖不起梁
A.④①②③
B.②①④③
C.③②①④
D.①②④③
9.下列对应内容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五谷丰登(五谷:稻、麦、黍、菽、稷)
B.五彩缤纷(五彩:橙、红、黄、绿、青)
C.五音不全(五音:宫、商、角、徵、羽)
D.五行缺土(五行:金、木、水、火、土)
10.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段话的中心意思,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成语是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是汉语词汇系统中的精华。我们应该善待这份遗产。从较高层
次的要求说,要积极研究它,挖掘它的深刻内涵,探讨如何在新的时代将它发扬光大。从较低层次的
要求说,要正确地理解它,使用它。然而,我们许多人连这起码的要求也做不到,生活中误用成语的
现象十分普遍。
A.我们要正确地理解和使用成语。 B.我们应该善待成语这份文化遗产。
C.生活中误用成语的现象十分普遍。 D.成语是文化遗产,是汉语词汇系统中的精华。
第二部分:阅读·知识·赏析(30分)
二、阅读理解与提升。(共30分)
11.晓枫带领同学们来到了“古琴馆”,眼前出现了一面立体浮雕。(3分)
(1)“古琴馆”里出现了一副对联:锺期久已没,世上无    。请根据文言文《伯牙鼓琴》,选择合适的答案。
A.妙音
B.乡音
C.琴音
D.知音
(2)“古琴馆”里琴声悠扬婉转,悦耳动听。你能想到哪些跟音乐艺术有关的四字词语:_________、_________。
12.按要求填空。(4分)
(1)“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_____________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___________的西瓜。”这是课文_____________中的语句,本文选自鲁迅的_______________。
(2)南朝四百八十寺,_______________。
(3)捐躯赴国难,______________。
(4)《七律·长征》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
13.根据下面公交站牌上的信息,完成下面各题。(3分)
(1)小明同时看到763路和65路站牌,那他所在的站点不可能是( )。
A.温泉镇 B.宋家洼 C.凯旋路 D. 青龙湾
(2)家住温泉镇的小明,周五早8:00前到凯旋路的凯旋小学,可以乘坐( )公交车;他周六下午去青龙湾的外婆家,乘坐( )公交车用时比较短。
A.763路 B.65路
14.课内阅读。(8分)
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 )的地方升起来。( )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欲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 )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月光照耀下的( )的大海。
(1)按原文填空。(2分)
(2)文段中省略号的作用是( ),破折号的作用是( )。(2分)
(3)用“ ”在文中画出实写部分,用“ ”画出联想的内容。(2分)
(4)文段体现了音乐的旋律变化之美,那么该旋律的变化顺序是( )(2分)
①高昂激越 ②气势逐渐增强 ③悠扬舒缓
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③②①
15.阅读。(12分)
挥手之间(节选)
①一辆延安人都熟悉的带篷子的中型汽车正转过山嘴,朝飞机场驶来。立刻,人群像平静的水面上卷过一阵风,成一个整体地朝前涌去,接着,又停下来。正当汽车站住,车门打开的时候,机场上响起了一阵雷鸣般的掌声。
②毛主席走下车来。和平日不同,穿一套半新的蓝布制服、皮鞋,头戴深灰色的盔式帽。整个装束,完全是像出门做客一样。这立刻引起了人们一种深切的不安,和离别的情绪;眼泪不由得涌了出来。
③一霎时,人们心里,像海上波涛般起伏汹涌。千百双眼睛,热切地投向主席身边。主席在汽车边站定,目光平视,望着全体送行的人,经过每一个人的脸;好像所有在场的人,他都看到了。这时,他眼睛里露出一种亲切的、坚定的微笑,向人们点了点头。
④站在前面的中央负责同志们,迎上前去。主席伸出他那宽大的手掌,和大家一一握手道别。主席的脸色是严肃的,从容的,眼睛里充满了无限的关切和鼓舞之情。然后,又停下来,望着所有送行的人,举起右手,用力一挥,便朝停在前面的飞机一直走去。
⑤机场上人群静静地立着,千百双眼睛跟随着主席高大的身形在人群里移动,望着主席一步一步走近了飞机,一步一步踏上了飞机的梯子。
⑥这一会儿时间好长啊!人们屏住了呼吸,一动不动地望着主席的一举手,一投足,直到他在飞机舱口停住,回转身来,又向着送行的人群。
⑦人群又一次像疾风卷过水面,向着飞机涌了过去。主席站在飞机舱口,取下头上的帽子,注视着送行的人们,像是安慰,像是鼓励。人们不知道怎样表达自己的心情,只是拼命地一齐挥手,像是机场上蓦地刮来一阵狂风。千百条手臂挥舞着,从下面,从远处,伸向主席。
⑧主席也举起手来,举起他那顶深灰色的盔式帽;但是举得很慢很慢,像是在举起一件十分沉重的东西。一点一点地,一点一点地,举起来,举起来;等到举过了头顶,忽然用力一挥,便停止在空中,一动不动了。
(1)这篇短文描写了毛主席离开延安去重庆谈判时和群众相互______场面,运用了______的写法。(2分)
(2)这篇短文在描写时层次非常清晰,请认真阅读短文,厘清文章脉络。(2分)
机场气氛——( )——( )——登机挥手
(3)在选文中,下面的场面描写属于“点”的有( ),属于“面”的有( )。(多选)(2分)
A.描写主席到来前机场上的气氛 B.描写毛主席走下汽车
C.描写机场上人群的涌动 D.描写毛主席向人们点头、挥手、走向飞机
E.描写人群静立,望着主席踏上飞机 F.描写毛主席举起盔式帽用力一挥,停在空中
(4)找出主席在飞机舱口向大家挥手的这一细节描写,你从中体会到了( )。(3分)
A.领袖和群众之间深厚的友谊
B.领袖和群众之间的亲密
C.毛主席在历史转折的重大时刻从容不迫、胸有成竹的精神面貌以及他为了人民的安全而置个人安危于不顾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大无畏精神
D.毛主席既要为革命而深入虎穴同敌人斗争,又要担心延安的现状
(5)第⑦自然段中画“ ”的语句表达了人们当时怎样的心情?(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部分:写作·表达·能力(35分)
综合实践与习作。(共35分)
16.口语交际。(5分)
对于“春节到底该不该燃放烟花爆竹”这一问题,大家的意见有分歧。请照样子根据不同的角色,
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春节到底该不该燃放烟花爆竹呢?
普通市民:燃放烟花爆竹,是春节传统,可以增加节日气氛,让春节过得热闹、喜庆,因此反对禁放。
消防队员:燃放烟花爆竹容易引起火灾,造成财产损失,甚至人员伤亡。我赞成禁放。
鞭炮厂工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假如请你综合上述意见,并力求使各方达成共识,你的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习作天地。(30分)
题目:有你,真好
“有你,真好”是一句让人感到温暖的话。凝视着它,那人、那事、那场景……就会慢慢浮现在眼前。看到“有你,真好”这句话,你想到了谁?为什么觉得有他“真好”?哪件事或哪几件事让你感触比较深?当时的场景是怎样的?拿起笔,表达你真挚的情感吧!写的时候,可以假想这个“你”就在眼前,你在用文字和他对话。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不是把事情写具体了,是不是融入了自己的情感。
要求:内容具体,语句通顺,写出自己真实的感受。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六年级期末考试试题
语 文(提优卷)
参考答案:
1.一筹莫展 疙瘩 沮丧 威风凛凛 木棍 和尚 防御 跺脚2.D3.A4.B5.B6.D7.B8.B9.B10.B
11.(1)D(2)天籁之音 余音绕梁
12.金黄 一望无际的碧绿 《少年闰土》《故土》 多少楼台烟雨中
视死忽如归 毛泽东
13.BBA
14.(1)水天相接 微波粼粼 雪亮 波涛汹涌(2)内容的省略 解释说明(3)皮鞋匠静静地听着(4)C
15.(1)挥手告别 点面结合 (2)主席到场 握手送别(3)BDF ACE (4)C(5)这句话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人们对毛主席的依依不舍,表达了人们对毛主席的无限敬仰、热爱之情。
16.我是鞭炮厂的工人,我主张燃放,因为一日禁放鞭炮,我就会失业,我们一家人还要靠我的工资生活。不得随意燃放烟花爆竹,应该限制燃放鞭炮。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