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新高考语文全国各省市联考卷12月精选卷二(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届新高考语文全国各省市联考卷12月精选卷二(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8.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2-19 10:59:36

文档简介

2025届新高考语文全国各省市联考卷12月精选卷二
(解析版)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
材料一:
一切种类的文学艺术的源泉究竟是从何而来的呢?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革命的文艺,则是人民生活在革命作家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人民生活中本来存在着文学艺术原料的矿藏,这是自然形态的东西,是粗糙的东西,但也是最生动、最丰富、最基本的东西;在这点上说,它们使一切文学艺术相形见绌,它们是一切文学艺术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的源泉。这是唯一的源泉,因为只能有这样的源泉,此外不能有第二个源泉。
有人说,书本上的文艺作品,古代的和外国的文艺作品,不也是源泉吗?实际上,过去的文艺作品不是源而是流,是古人和外国人根据他们彼时彼地所得到的人民生活中的文学艺术原料创造出来的东西。我们必须继承一切优秀的文学艺术遗产,批判地吸收其中一切有益的东西,作为我们从此时此地的人民生活中的文学艺术原料创造作品时候的借鉴。有这个借鉴和没有这个借鉴是不同的,这里有文野之分,粗细之分,高低之分,快慢之分。所以我们决不可拒绝继承和借鉴古人和外国人,哪怕是封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东西。但是继承和借鉴决不可以变成替代自己的创造,这是决不能替代的。文学艺术中对于古人和外国人的毫无批判的硬搬和模仿,乃是最没有出息的最害人的文学教条主义和艺术教条主义。中国的革命的文学家艺术家,有出息的文学家艺术家,必须到群众中去,必须长期地无条件地全心全意地到工农兵群众中去,到火热的斗争中去,到唯一的最广大最丰富的源泉中去,观察、体验、研究、分析一切人,一切阶级,一切群众,一切生动的生活形式和斗争形式,一切文学和艺术的原始材料,然后才有可能进入创作过程。否则你的劳动就没有对象,你就只能做鲁迅在他的遗嘱里所谆谆嘱咐他的儿子万不可做的那种空头文学家,或空头艺术家。
人类的社会生活虽是文学艺术的唯一源泉,虽是较之后者有不可比拟的生动丰富的内容,但是人民还是不满足于前者而要求后者。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虽然两者都是美,但是文艺作品中反映出来的生活却可以而且应该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因此就更带普遍性。革命的文艺,应当根据实际生活创造出各种各样的人物来,帮助群众推动历史的前进。例如一方面是人们受饿、受冻、受压迫,一方面是人剥削人、人压迫人,这个事实到处存在着,人们也看得很平淡;文艺就把这种日常的现象集中起来,把其中的矛盾和斗争典型化,造成文学作品或艺术作品,就能使人民群众惊醒起来,感奋起来,推动人民群众走向团结和斗争,实行改造自己的环境。如果没有这样的文艺,那么这个任务就不能完成,或者不能有力地迅速地完成。
(选自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1942年5月,毛泽东主持召开延安文艺座谈会,并发表了著名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 称《讲话》)。《讲话》阐述了党的文艺主张和文艺思想,其核心是一个“为群众”和“如何为群众”的问题,《讲话》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直到今天依然闪烁着耀眼的思想光芒。正是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之后,延安文艺创作的大趋势开始走向人民大众,走向民间。
1943年春节,延安掀起了新秧歌运动,从秧歌剧《兄妹开荒》《夫妻识字》到《白毛女》这个集合全院力量创作的新歌剧,都是毛泽东提倡的雪中送炭的艺术。农民看了《白毛女》,投身到批斗恶霸的土改热潮中;战士看了《白毛女》,高喊着“为喜儿报仇”,杀敌立功。鲁艺文工团演员、黄世仁的扮演者陈强说《白毛女》的创作和演出,支援了战争、支援了土改。延安文艺座谈会后解放区文艺走向了新的道路,以鲁艺为代表的艺术家们秉持实事求是的态度,改错纠偏,造就了延安的文艺繁荣。正是因为以人民生活为创作源泉,以工农大众为创作的主体对象,鲁艺的文艺作品才会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和欢迎,这对当下我们的艺术教育和艺术创作有深刻的启迪和指导作用。
《讲话》鲜明地指出我们的文艺是为了人民大众的文艺,鲜明地指出文艺的人民性这一基本立场,只有坚持文艺的人民性,创作出的文艺作品才是真正的人民文艺。《讲话》中关于解决文艺工作者的态度问题也体现了人民性这一深刻内涵。文艺工作者对人民的态度怎么样,同时也决定着人民是否接受他们创作的作品。只有人民接受了,文艺作品才能更好地普及;只有倾听了人民的呼声,人民接受了、深入人民了、打动民心了,文艺作品才能不断地提高。
“我们的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的。”毛泽东同志在《讲话》中如是说。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在讲话中同样将“人民性”提高到了非常重要的位置。他指出:“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人民的文艺,就是以人民为本位的文艺,要让人民成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文艺工作者的天职。
(摘编自中央戏剧学院院长郝戎《“延安文艺”带给我们的启示》)
1.依据材料一,下列关于文学“源”“流”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民的生活最生动也最丰富,面对这个唯一的源泉,一切文学艺术都处于天然的劣势地位。
B.古代的和外国的文艺作品都是“流”而不是“源”,研究者可以为其找出各自的源头。
C.古往今来,文学艺术的“流”皆具有不可或缺的借鉴意义,但借鉴不应替代创作者的创造。
D.每个文艺家都应拥有属于自己的文学艺术之“源”,否则就有成为空头文艺家的危险。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民生活是文学艺术自然形态的原料矿藏,对其进行发掘、提炼、再创造,文艺家大有可为。
B.彼时彼地写出的作品,可作为另一种情境下创作的借鉴,说明文艺创作中存在很强的主观随意性。
C.写作有“文野”“粗细”“高低”“快慢”之分,可见作家的素养和视野必然会影响其创作质量。
D.凸现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社会现实,使人民惊醒感奋、团结斗争,歌剧《白毛女》是一个范例。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种是批判地吸收,一种是毫无批判地照搬与模仿,我们对待文化遗产的态度应是前者而 不是后者。
B.文艺作品反映的生活应该比普通实际生活更强烈、更典型、更理想,也就是要“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C.时代孕育出自己的文学经典,经典又成为时代的标识:经典与时代相互成就,是文学发展的一个规律。
D.有些短视频有很高的播放量,却也有人批评其格调不高,这说明一个作品不可能获得所有人的肯定。
4.细读材料一第二段的画线语句,简要说明其修辞手法和论证效果。(4分)
毛泽东、习近平总书记都十分重视文艺的人民性。请依据两则材料,简要概括文艺工作“人民性”的具体内涵。(6分)
A 2.B 3.D
4.①画线句使用了反复和排比的修辞手法:
②语句多层次多侧面地揭示了文艺家深入群众生活的重大意义,增强了论断的气势和力量。 5.①以为人民服务为天职,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推动人民群众走向团结和斗争为文艺工作的目标;
②深入人民(工农兵)群众的实际生活,以获取文艺创作的源泉(获得最原始 的创作材料);
③倾听群众呼声,虚心向群众学习,让人民充当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
【整体分析】这两则材料探讨了文学艺术的源泉和人民性的核心理念。材料一强调文学艺术源于人民生活,创作应深入群众,反映社会现实,推动历史前进。材料二则通过延安文艺座谈会的历史实例,阐述了文艺为人民服务的重要性,强调文艺创作应以人民为本位,体现人民性。两则材料共同指出,文艺的生命力在于其与人民生活的紧密联系,只有扎根于人民,文艺作品才能真正具有影响力和持久性。
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含义的能力。
A.“一切文学艺术都处于天然的劣势地位”错,原文是说“人民生活中本来存在着文学艺术原料的矿藏,这是自然形态的东西,是粗糙的东西,但也是最生动、最丰富、最基本的东西;在这点上说,它们使一切文学艺术相形见绌,它们是一切文学艺术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的源泉”,可见,生活与文学之间不宜进行这样的优劣比较,生活是一切文学艺术的源泉。
故选A。
2.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B.“说明文艺创作中存在很强的主观随意性”错,不同情境下创作的作品能够相互借鉴,证明文艺创作有共通的规律;但据此得出 文艺创作可以“主观随意”的结论则不妥当。
故选B。
3.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判断和推理的能力。
D.“这说明一个作品不可能获得所有人的肯定”错,对照材料二,准确地说,“有些短视频有很高的播放量”,说明的是“只有人民接受了,文艺作品才能更好地普及”,也“才能不断地提高”。
故选D。
4.本题考查学生材料中相关语句的修辞手法和论证效果的能力。
“必须长期地无条件地全心全意地到工农兵群众中去,到火热的斗争中去,到唯一的最广大最丰富的源泉中去,观察、体验、研究、分析一切人,一切阶级,一切群众,一切生动的生活形式和斗争形式,一切文学和艺术的原始材料”句中,使用了三个“到……去”和五个“一切……”,构成排比修辞手法,增强了论断的气势和力量;“中国的革命的文学家艺术家,有出息的文学家艺术家,必须到群众中去,必须长期地无条件地全心全意地到工农兵群众中去”使用了反复修辞手法,强调中国革命的、有出息的文学家艺术家必须到群众中去。这两种的修辞手法共同使用,多层次多侧面地揭示了文艺家深入群众生活的重大意义。
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概括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
由“以人民为本位的文艺,要让人民成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文艺工作者的天职”“使人民群众惊醒起来,感奋起来,推动人民群众走向团结和斗争”概括:文艺工作“人民性”的具体内涵是以为人民服务为天职,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推动人民群众走向团结和斗争为文艺工作的目标;
由“以人民生活为创作源泉,以工农大众为创作的主体对象,鲁艺的文艺作品才会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和欢迎”“我们的文艺是为了人民大众的文艺,鲜明地指出文艺的人民性这一基本立场,只有坚持文艺的人民性,创作出的文艺作品才是真正的人民文艺”概括:深入人民(工农兵)群众的实际生活,以获取文艺创作的源泉(获得最原始的创作材料);
由“只有倾听了人民的呼声,人民接受了、深入人民了、打动民心了,文艺作品才能不断地提高”“中国的革命的文学家艺术家,有出息的文学家艺术家,必须到群众中去,必须长期地无条件地全心全意地到工农兵群众中去,到火热的斗争中去,到唯一的最广大最丰富的源泉中去,观察、体验、研究、分析一切人,一切阶级,一切群众,一切生动的生活形式和斗争形式,一切文学和艺术的原始材料,然后才有可能进入创作过程”概括:倾听群众呼声,虚心向群众学习,让人民充当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燕食记(节选) 葛 亮
二十世纪的七十年代,西饼开始占领香港市场,机制的西饼,由于花色多、产量大、馅料改革便于保存,不再受制于季节。渐渐为更多的香港人所欢迎。而且,西饼卖家所推出的饼券制度,改变了香港婚嫁喜饼[注]的习俗规则,间接给唐饼的营销带来巨大冲击。
五举山伯,向我展示过一张“西饼皇后”李曾超群在一九七二年发行的永久通用饼卡。然而,所谓“永久”的不渝承诺,因为一场忽然而至的风暴,随风而逝。一九九八年,超群饼市关闭。这张饼卡也由此作废。
我问五举,为什么留着这张饼卡。他说,知己知彼。
的确,这时候同钦楼的饼部生意,已大不如前。业内都知道,“同钦”的饼之所以屹立不倒,全赖有一老一小。每年中秋,吃荣师傅的莲蓉月饼,是香港人不可割舍的情结,像是为了满足一年中的某个念想。曾经“莲蓉家家有,同钦占鳌头”的茶楼胜景已不再。随着茶楼饼部的次第消失,机制逐渐代替手工。“家家有”已作新解。甚至于西饼满目琳琅的新品,以莲蓉为馅,亦不显尊贵。
荣师傅制莲蓉的秘方,精义所在,是在一个“滑”字。但这个时候的饼店市场,因为开始批量生产,厂家已惯在莲蓉中加入膏粉、番薯粉鱼目混珠,增加滑度。但滑则滑矣,莲蓉的香味,早已欠奉。一回,五举买市面上最受欢迎的西点“莲蓉班戟”,让师父试味。①荣师傅尝了一口,即刻吐掉。他叹一口气,对五举说,如今,人的舌头,已经钝成这样了吗
其实,五举何尝不知师父的心事。和师父相处的十年,他慢慢清楚,师傅的倔强,是这同钦楼的底里。在他的眼中,同钦楼要活,便须有别人所没有的东西,是独一份的。无论时移势易,物以稀为贵。只要是别人所没有的东西,“同钦”便可稳稳地站住! 荣师傅的莲蓉,曾让“同钦”站了几十年。如今,②莲蓉老了,师父也老了。
五举也知道,师父埋头在小厨房里,是为了做一种新的月饼。这种月饼,叫“鸳鸯”。
难在制馅,一半莲蓉黑芝麻,一半奶黄流心。犹如阴阳,既要包容相照,又要壁垒分明。
但是,师父试了几年,只要进了漏炉,馅心受热融化。两种馅料,便一体难辨。
五举见师父小厨的灯亮了通宵。有时,小厨里传出“欢欲见莲时,移湖安屋里。芙蓉绕床生,眼卧抱莲子”的歌谣。早晨出来,鸟青脸色,形容憔悴。见他笑一笑,嘴唇咬得紧紧的。
这时候的香港,和以往不同。餐饮要建立口碑,扩大影响,没有茶楼歌台棋坛,便有了新时代的法子。其中之一,便是上电视节目。“丽的”电视因势推出了一个教烹饪的节目,叫“家家煮”。每次呢,请本港著名食肆的厨师,在电视上各展其能,教观众做一两道自己店里的拿手菜。当节目找到同钦楼,段经理自然与荣师傅合计。段经理说,这可是个好机会,如今的人啊,相信眼睛多过嘴巴。荣师傅去小露一下,就够我这边给咱店里打上一年的广告了。
荣师傅摆摆手,说,你看我皮松肉挂的,上电视的事情,谁爱看个麻甩佬(臭男人)讲古! 让举去,咱们“同钦”,就这一个靓仔头。
段经理想一想,说,③也好。如今年轻人的天下。五举,多吸引妹妹仔来买饼。
电视台是五举从未来过的地方,其实是有些拘束。因为要来录这个节目,同钦楼上下是当了大事。段经理带他到渣华道定做了套西装,又将自己的领带皮鞋借给他。“三只耳”带他到“侨华”理发厅,找相熟的上海师傅给他剪了个精神的发型。待他华服革履地出现在荣师傅面前,他师父鼻腔里哼一声,说,臭小子,人模狗样的。段经理,你可别给我带成第二个醒仔!
“同钦”上下就都说,这才看出我们五举靓仔。要的,要的。那帮电视佬势利,先数罗衣后敬人(先看重外貌、衣着,再去尊敬他人)。
可到了电视台,走进了录制棚。导演立刻给五举换上了一身厨师服,又戴上了厨师帽,给捂了个严实。
导演打量五举,说,啊,难得我们的节目,这次上了一对俊男靓女。收视一定要上去。有运行! 远远看见一张椅子上,坐着个年轻女孩。
……………………
接下来,五举看着女孩,举着自己的刀,将豆腐片细细地切成了丝。手法娴熟,快如细雨。主持人将一根豆腐丝高高举起来,用夸张的声调说,真的比头发丝还细啊。
女孩面无表情,没有任何呼应。她开始置锅,开火,吊高汤。将切好的豆腐丝与鸡丝,尽数放入高汤。摄影机给了一个特写。那豆腐丝在汤中,柔软,饱涨。
就在这时,五举的眼睛慢慢地睁大了。他忽然站起身来,对导演说,失陪了。急事在身。
五举甚至顾不上敲门,就推开了小厨房的门。
荣师傅看着自己的徒弟,跑得上气不接下气。他问,举仔,跑什么,欠了电视佬的钱
五举一边笑,一边用手背擦拭着额头上的汗。他解下领带,松开了衬衫的扣子,狠狠地舒了一口气。他说,师,师父,那个鸳鸯……有了,用,用豆腐。
同钦楼的“鸳鸯”月饼,在这个中秋,再次创造了香港一饼难求的奇迹。
荣师傅难以想象,④一片薄薄的豆腐片,真的可以分隔阴阳,让莲蓉与奶黄,完美地在一块月饼里各安其是,相得益彰。
他并没有十分享受同钦楼重新成为香港饮食界的焦点。他心中的快意,来自一个守业者在落潮时的有惊无险。面对媒体,他不再讳言自己的徒弟是个天才。他甚至将“鸳鸯”月饼最初的构思,归功于他们师徒二人的心照。
(有删改)
[注]喜饼,即嫁女饼,又称五色饼、绫酥,不同颜色的绫酥各有寓意,其中红绫馅料为莲蓉,寓意喜庆、红运当头。后面的唐饼指传统的饼业,和“西饼”相对。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二十世纪的七十年代”“一九七二年”“一九九八年”,通过鲜明的时间变化表明了时间的推移流逝,将小说发生的故事置于宏大的时代背景之下。
B.“笑”“擦拭”“解”“松开”“舒”“说”,小说用了一系列的动词写出五举从女孩切豆腐这件事中得到启悟后,急于告知荣师傅时的不可抑制的激动。
C.小说表达历史感的任务由作家引入的叙述人“我”来承担,“我”的形象也即作者本人的形象,虚构与非虚构巧妙融合,这使小说更具有真实感。
D.小说中的人物语言利落、短促,较少晦涩、冗长的内心独白或人物对话,如文中段经理与荣师傅之间的对话,三言两语一笔带过。
7.下列对小说中画横线句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①处,对待偷奸耍滑、只重经济效益的不良行为,荣师傅嗤之以鼻,他的身上延续着中国古典儒家的重义轻利的血脉。
B.②处,表面上说,荣师傅年龄大了,他做莲蓉的时间久了,实则是说荣师傅做的莲蓉口味欠佳,已被市场淘汰。
C.③处,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也逐渐转换思维,开发并接受着新鲜事物,如上电视录节目为自己的产品做宣传。
D.④处,照应了上文“只要进了焗炉,馅心受热融化。两种馅料,便一体难辨”,突出了荣师傅内心的激动。
8.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小说的语言特色。(4分)
葛亮谈及《燕食记》的创作时曾说道:“食物既可以定格历史也可以定义我们的人生,它是一个可以被复刻的重要的文化密码,这个文化密码根植在中国人的文化基因里,是‘常’,而这个基因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新生文化元素的出现,也会产生一系列的‘变’。”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小说中的“常”与“变”。 (6分)
6. C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鉴赏小说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我’的形象也即作者本人的形象”错,“我”的形象十分贴近作者本人的形象,但不一定是作者本人的形象。
7. B【解析】本题考查分析鉴赏小说画线句子的能力。“实则是说荣师博做的莲蓉口味欠佳”错,荣师傅做的莲蓉只是多年口味不变,缺乏创新,也并没有被市场淘汰。
8.①简洁干净、平淡克制的含蓄风格。小说句式简短,段落简洁,多用白描来呈现画面,语词较少过度的情绪渲染或强烈的价值判断。②文白兼备,雅俗通融。小说通俗易懂,但插入富有古典气息的文字。比如写创作“鸳鸯”月饼时,作者加入“欢欲见莲时,移湖安屋里。芙蓉绕床生,眠卧抱莲子”的歌谣,在视觉与听觉上都达成错落有致之感,突出了古今对比的历史纵横感。③在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叙事中加入了粤语方言,增添了小说的语言韵味,呈现出众声喧哗的混杂性。如“麻甩佬”“妹妹仔”“靓仔头”等词语的运用。(每点2分,答对两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小说语言特色的能力。首先,本篇小说语言具有简洁干净、平淡克制的含蓄风格。具体而言,小说语句在形式上大多较为短小。不仅句子较为简短,段落的构成同样简洁,常常一两句话即为一段。同时,小说多使用白描来呈现画面,语词较少过度的情绪渲染或强烈的价值判断,虽然有抒情气息,却是走含蓄一脉。其次,小说以通俗为主,但插入了富有古典气息的文字,使小说又别有一种典雅从容的古典味。再次,方言的融入呈现出众声喧哗的混杂性。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叙事中加入地域方言,通过不同语言的对照与杂糅以形成多样,生动且极富表现力的语言风格,使人物的身份背景和性格气质更加鲜明。
9.常:①作为正统粤点师傅,荣师傅坚守着一方传统唐饼的天地,用传统工艺制作点心,展示出港粤地区的一种传统生活方式。(2分)②同钦楼平稳度过了由于西饼盛行所带来的行业冲击,最终屹立不倒,彰显传统文化亘古不变、历久弥新的特点。(2分)变:西饼给唐饼带来的销售冲击也促使了唐饼的改革,为了应对时代的冲击,师徒二人创制出颇具革新意义的“鸳鸯”月饼。 (2分)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特点、筛选概括文章信息的能力。首先要理解“常与变”的内涵,然后结合文中主人公荣师傅的表现以及经历来说明这“常与变”。所谓“常与变”指的是“固定和变化”。先看“常”,从文中来看,荣师傅是广式点心传统手艺人的代表,坚守着一方传统唐饼的天地,荣师傅制作点心的传统技艺及给食客带来的享受是不变的;同时,“‘同钦’的饼之所以屹立不倒,全赖有一老一小”,这些都是“常”。再看“变”,主要体现在颇具革新意义的“鸳鸯”月饼在荣师傅和陈五举的共同努力下得以诞生。徒弟陈五举是“变”的化身,他想出用一片薄薄的豆腐片来分隔阴阳,让莲蓉与奶黄完美地在一块月饼里相得益彰,让同钦楼平稳度过了由于西饼盛行所带来的行业冲击。
二、古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赵王问蔺相如曰:“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相如曰:“秦强而赵弱,不可不许。”王曰:“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相如曰:“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赵予璧而秦不予赵城,曲在秦。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臣愿奉璧往使。城入赵而壁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璧有瑕请指示王。”王授璧。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谓秦王曰:“大王欲得璧,使人发书至赵王,赵王悉召群臣议,皆曰:‘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偿城恐不可得。’议不欲予秦璧。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何者?严大国之戚以修敬也。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臣。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故臣复取璧。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壁俱碎于柱矣!”相如持其壁睨柱,欲以击柱。秦王恐其破壁,乃辞谢,固请,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实不可得,乃谓秦王曰:“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赵王恐,不敢不献。赵王送璧时斋戒五日。今大王亦宜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秦王度之,终不可强夺,遂许斋五日,舍相如广成传。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归璧于赵。
(节选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有删改)
材料二
蔺相如之完璧,人皆称之,予未敢以为信也。……夫秦王既按图以予城,又设九宾,斋而受璧,其势不得不予城。璧入而城弗予,相如则前请曰:“臣固知大王之弗予城也。夫璧非赵璧乎?而十五城秦宝也。今使大王以璧故而亡其十五城,十五城之子弟,皆厚怨大王以弃我如草芥也。大王弗予城而绐赵璧,以一璧故而失信于天下,臣请就死于国,以明大王之失信。”秦王未必不返璧也。今奈何使舍人怀而逃之,而归直于秦?
(节选自王世贞《蔺相如完璧归赵论》,有删改)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不给分。(3分)
相如视A秦王无意B偿赵城C乃前曰D壁有E瑕F请指G示王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不,同“否”,与《陈太丘与友期行》“尊君在不”的“不”意思相同。
B.负,使……承担,使动用法,与《种树郭橐驼传》“以致其性焉尔”的“致”用法不同。
C.“传之美人,以戏弄臣”与《兰亭集序》“犹不能不以之兴怀”的“以”用法不同。
D.固,本来,与《石钟山记》“余固笑而不信也”的“固”意思相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秦王求璧,赵国面临“取吾璧,不予我城”的难题;蔺相如审时度势,在权衡得失利弊之后认为,如果不答应给秦国璧,会让赵国处于理亏的境地。
B.蔺相如慧眼识破了秦王之意:章台不是正式接见外臣的处所,美人不是礼待外臣的人员,左右狂呼万岁也不是尊重外臣的态度。
C.蔺相如与秦王的正面斗争可谓一波三折:相如献璧,秦王得璧是一折;相如复取璧,秦王诈许城,为二折;相如提出献璧礼仪,秦王许斋五日,为三折。
D.对于秦王召唤负责的官吏查看地图的举动,蔺相如估计秦王只不过用欺诈的手段假装把城划给赵国;但王世贞认为,既然秦王都已经这么做了,就是会给出城池的。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4分)
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4分)
材料二中,王世贞为蔺相如拟设了一段对秦王的说辞,其中包含了一处二难推理,请简要分析其推理过程及拟设结果。(3分)
10.CDF(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璧有瑕,请指示王。”)
11.B(B.“以致其性焉尔”的“致”,使达到,用法相同。C.“以戏弄臣”的“以”为连词,表目的;“犹不能不以之兴怀”的“以”为介词,因为。)
12.D(王世贞认为秦王“不得不予城”的观点是建立在“按图”“设九宾”和“斋而受璧”三个前提之下的,主要是因为事情发展的形势,而非查看地图这一举动。)
13.(1)秦昭王听说了这件事,就派人送给赵王一封信,表示愿意用十五座城池请求换取和氏璧。(之,代词,这件事。遗,送。书,信。易,换取,交换。每译对一处给1分,大意译错另扣1~2分)
(2)相如估计秦王虽然答应斋戒,(但)必定背弃约定不抵偿城池,于是派他的随从穿上粗布衣服,怀揣着那块璧,从小路逃跑。(度,估计。决,必定。负约,背弃/违背约定。衣褐,穿着粗布衣服。每译对一处给1分,大意译错另扣1~2分)
14.①如果秦王用城池换璧,那么城里的百姓会深怨秦王;②如果秦王不给赵国城池且欺骗赵国的玉璧,就会失信于天下。③所以,只要秦王拿着玉璧就会陷入两难;④因此,秦王应该会返还玉璧。(第①②④点,每答出一点给1分,第③点2分)
【参考译文】
材料一
赵惠文王时,赵国得到楚国的和氏璧。秦昭王听说这件事,派人送给赵王一封信,表示愿意用十五座城池请求换取和氏璧。赵王问蔺相如说:“秦王打算用十五座城池请求换我的璧,可不可以给他?”蔺相如说:“秦国强大,赵国弱小,不能不答应他的要求。”赵王说:“拿走我的璧,不给我城,怎么办?”蔺相如说:“秦王请求用城池换取玉璧,如果赵国不答应,理亏的是赵国。赵国给秦国玉璧,如果秦国不给赵国城池,理亏的是秦国。比较这两种对策,宁可答应秦国的请求而让它担负理亏的责任。我愿意捧着和氏璧出使秦国。城池给了赵国就把壁留在秦国;城池没有给赵国,我将完整无缺地把和氏璧带回赵国。”赵王就派蔺相如捧着和氏璧向西进入秦国。
秦王坐在章台宫接见蔺相如。蔺相如捧着和氏璧呈献给秦王。秦王非常高兴,把和氏璧传给妃嫔及侍从人员看,群臣都欢呼“万岁”。蔺相如看出秦王没有把城池抵偿给赵国的意思,就上前说:“璧玉上有点毛病,请让我指点给大王看。”秦王把和氏璧交给蔺相如。蔺相如于是捧着璧后退几步站住,背靠着柱子,愤怒得头发向上竖直,像要把帽子顶起来,对秦王说:“大王想要得到和氏璧,派人送信给赵王,赵王召集所有大臣商议,都说:‘秦国贪婪,依仗它强大,想用空话来求和氏璧,补偿给赵国的城池恐怕得不到。’打算不给秦国和氏璧。但是我认为平民百姓之间的交往,尚且不相互欺骗,何况是大国之间的交往呢?而且因为一块璧玉的缘故惹得强大的秦国不高兴,不应该那样做。于是赵王斋戒了五天,派我捧着和氏璧,在朝廷将国书交给我。这是为什么?为的是尊重大国的威望以整饰礼仪表示敬意。现在我来到泰国,大王却在一般的宫殿里接见我,礼节显得十分傲慢,得到璧玉后又将它传给妃嫔们看,以此来戏弄我。我看大王无意补偿给赵国十五座城池,所以又把它取回来。大王一定要逼迫我,我的头现在就与和氏璧一起撞碎在柱子上!”蔺相如拿着那和氏璧,斜视着柱子,就要撞在柱子上。秦王怕他撞碎和氏璧,就婉言道歉,坚决请求他不要把和氏璧撞碎,并召唤负责的官吏察看地图,指点着从这里而往东十五座城池划归赵国。蔺相如估计秦王只不过用欺诈的手段假装把城划给赵国,实际不能得到,就对秦王说:“和氏璧是天下公认的宝物。赵王敬畏大王,不敢不献出来。赵王送出璧的时候,斋戒了五天。现在大王也应斋戒五天,在朝堂上安设“九宾”的最高礼节,我才敢献上和氏璧。”秦王估计这种情况,终究不能强行取得,就答应斋戒五天,把蔺相如安置在广成宾馆里。蔺相如估计秦王虽然答应斋戒,(但)必定背弃约定不抵偿城池,于是派他的随从穿上粗布衣服,怀揣着那块璧,从小路逃跑,将和氏璧带回赵国。
材料二
蔺相如完璧归赵,人人都称道他,但是我却不敢苟同。……秦王既然查看了地图来划给城池,又设置了九宾这种最好礼节,斋戒之后才来接受璧,那种形势是不得不给城池的。如果秦王接受了璧而不给城池,蔺相如就可以上前质问他:“我本来就知道大王是不会给城池的。这块壁不是赵国的吗?而十五座城池也是秦国的宝物。现在假使大王因为一块璧的缘故而抛弃了十五座城池,十五座城中的百姓都会深恨大王,说把我们像小草一样抛弃了。大王不给城池而且欺骗赵国的璧,因为一块璧的缘故在天下人面前失去信用,我请求死在这里,来表明大王的失信。”这样,秦王未必不归还璧。但是当时为什么要派手下人怀揣着璧逃走而让秦国处在理直的一方呢?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题。
江城子·九日与季登高
李纲
客中重九共登高。逼烟霄,见秋毫。云涌群山,山外海翻涛。回首中原何处是,天似幕,碧周遭。
茱萸蕊绽菊方苞。左倾醪③,右持螯①。莫把闲愁,空使寸心劳。会取八荒皆我室,随节物,且游遨。
【注】①诸季:诸弟。②李纲:南宋初主战派大臣。此词作于贬谪琼州(今属海南)途中。③醪(láo):浊酒。④螯:螃蟹。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上阕开篇扣题,点明重九登高。因在贬谪途中,故词人自称为“客”。
B.画横线句描写高处所见之景,运用了夸张手法,所写景物层次分明。
C.下阕首句白描,写到了茱萸与菊花,与古人“重九”佩茱萸、赏菊的习俗有关。
D.词人饮酒品蟹,闲愁顿消,是因为身处异乡可以尽情“游邀”,欣赏佳节美景。
16.这首词是如何表现词人起伏变化的心情的?请简要分析。(6分)
15.D(“闲愁顿消,是因为身处乡可以尽情‘游遨’”错误,“随节物,且游遨”是虚写,结合“会取八荒皆我室”可知,此处是词人对收复失地后四处游用的想象。)
16.①开篇通过重九登高所见壮阔之景,表现豪迈之情。②回首中原,想到壮丽河山沦陷而生发感慨,情感由此下沉。③下片回到眼前,写自己与诸弟饮酒品蟹,劝自己要忘却闲愁,继而表达对收复失地、漫游天下的信心与期待。(每点2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陶渊明曾叹“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也有类似的情感抒发:“ , ”。
(2)古时行军打仗,常常通过敲击金属器具来传递信息,高适的《燕歌行并序》对此即
有体现:出征路上,士兵们“ ”;深陷重围后,晚上所闻却是“ ”。
(3)船作为水上交通工具,它不仅载人远游,也承载着丰富的情感,古诗词中常用它
来营造意境,且喜用借代手法,如:“ , ”。
17.(1)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2)拟金伐鼓下榆关寒声一夜传刁斗
(3)(示例一)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
(示例二)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示例三)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每空1分,共6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19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古人说:“一生一死,乃见交情。”这话不错,患难之交最珍贵。可凡事都有悖论:瓷器越华贵, ① ;交情越深厚,越经不起伤害。楚汉之际,张耳与陈余结为刎颈之交,后来只因一次误会,竞( A ),刀戈相见。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尽管人的乘性不同,关系不大,还能互补;但是价值观不一样, ② 。许多人觉得薛宝钗最配贾宝玉,宝玉偏不喜欢。无它,话不投机半句多而已。江湖好汉对待朋友时“义”字当头,豪气冲天。但这种江湖义气到底有几分真实,还值得考究。《水浒传》里的江湖好汉,大概只有鲁智深为朋友不计利害,( B )。武松、石秀、李逵不过争风逞能,雷横、戴宗施恩图谋的是一己之利。张横唱道:“老子生长在江边,不爱交情只爱钱。”比表面仗义疏财实际看人下菜碟的柴进大官人坦率多了。
有一首诗写得好,说朋友是“雪夜的火炉、雨中的红伞、无言的牵挂、彼此的忧欢,一个灵魂孕育在两个人的胸膛……”可是,我们无须背诵华丽的辞藻,不必探寻“朋友”的哲理内涵。人之交友出于天性,“嘤其鸣矣,求其友声”,为的是人生路上能有几位同行的伙伴,走得不寂寞。
18.请在文中括号处填入恰当的成语。(2分)
19.下列各句中的“到底”,与文中加点的“到底”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冬天到底是冬天,连阳光都是无力的。
B.受灾群众们到底把救援队给盼来了。
C.他坚定地表示一定要将调查任务执行到底。
D.这些说辞到底是否属实?
20.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4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这棵名叫“龙爪”的大榕树,已有八百多年的寿数,其高、其宽、其粗、其壮、其绵绵瓜瓞之状……简直不再是一棵树,而已变作一座城堡。此时此刻,大群大群的镇民被搂抱在它的浓荫里,龙爪榕对他们而言,也已不是一棵树,而是乡村,是家园,是父母双亲,是丈夫妻子,是儿子闰女,是厨房的灶火,是锅里的食物,是阳光雨露,是水和空气,是远祖的气息……①全镇内外的古树还有不少,②然而,在煌煌赫赫的龙爪榕面前,哪一棵都只能望其项背。③龙爪榕的多个“大爪”站立在稳稳属于它们的家族祖庙里;④更多的“中爪”如霹雳连发,⑤威威猛猛地伸向四面八方;⑥难以计数的“小爪”则像滚滚而过的流云,⑦从半空、高天和低处向你压过来。⑧它的“爪”大约已繁衍出十万多个了吧?俯身向地下看,龙爪榕的根系布局也如一个合纵连横的大战场。数个大根凸起,在地面上盘起让人不解其意的各种图形。更多的中根、小根乃至小小根,则一直延伸过来,生长到深不可测、宽不可测、远不可测的未知——也许整个古镇的地下,都是它的根系在维系和支撑着吧?
文段有四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序号并作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4分)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为“其高度和宽度、其粗壮、其绵绵瓜瓞之状……简直不再是一棵树,而已变作一座城堡”。与原文相比,哪一句的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6分)
18.示例:A.水火不容/反目成仇 B.赴汤蹈火/挺身而出/义无反顾/两肋插刀(每处1分)
19.D(D项和原文中的“到底”都表示深究。A.意为毕竟,也可表强调语气。B.表示经过种种变化或曲折最后出现某种结果。C.意为到尽头;到终点。)
20.示例:①越经不得碰摔/受不住磕碰(答出“经不得”“经不起”“磕碰”之类的词即可)②就很难真正交心/很难投契(语意词答出“难以交心”“难以相处得好”“很难投缘”等即可)(每处2分)
21.(1)② 将“只能”改为“不能”或“难以”。
(2)③ 将“稳稳”挪到“站立”前。
(3)⑦ 将“高天”和“半空”调换位置。
(4)⑧ 删去“多”或“大约”。
(②句“望其项背”表示“赶不上”“不能相比”时多用于否定形式。③句“稳稳”应当作为状语修饰“站立”。⑦句不符合由高到低的空间顺序。⑧句成分赘余,保留其一即可。每找出一处并作正确修改计1分,上限为4分。)
22.原文的表达效果更好。(2分)原因:①原文将“高、宽、粗、壮”独立出来,使大榕树外形的与众不同凸显出来;(2分)②原文“其高、其宽、其粗、其壮”在句式上更为整齐,音韵和谐。(2分)
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孔子周游列国,以宣扬其仁政主张,历经多年未能成功。他说:“道之不行,已知之矣。”尽管如此,他却并不放弃,被人称为“知其不可而为之”。身处当今纷繁复杂的世界,我们面对所有问题,都需要知其不可而为之吗?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
孔子说的“道之不行,已知之矣”,表明他确实“知其不可”,但他依然“为之”,这体现的是孔子为实现仁政思想而不知疲倦、终生奋斗的精神。如果把这个作为写作的出发点,就应该对孔子进行赞美,以弘扬其奋斗精神为主旨。不过,“知其不可”就是明明知道这样做没有什么结果,那么,为了不浪费时间和精力,明智一些,停下无用的脚步,确实也是一种较好的选择。如果把这个作为写作的出发点,就应该对“知其不可而为之”进行批评,指出其不良后果。当然,如果对“知其不可”的“其”进行分类,指出有些事知其不可也要做,有些事知其不可则不做,同样也是可以的。注意题干中的“当今”“我们”,写作时需结合实际来谈。
【参考立意】
①只要所做正确,即使明知不可,也当努力为之;
②既然不能实现,就不必浪费时间,而要及时止损;
③现在“知其不可而为之”,将来其却未必不可;
④有些事应“知其不可而为之”,有些事则应“知其不可而不为”。2025届新高考语文全国各省市联考卷12月精选卷二
(原卷版)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
材料一:
一切种类的文学艺术的源泉究竟是从何而来的呢?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革命的文艺,则是人民生活在革命作家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人民生活中本来存在着文学艺术原料的矿藏,这是自然形态的东西,是粗糙的东西,但也是最生动、最丰富、最基本的东西;在这点上说,它们使一切文学艺术相形见绌,它们是一切文学艺术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的源泉。这是唯一的源泉,因为只能有这样的源泉,此外不能有第二个源泉。
有人说,书本上的文艺作品,古代的和外国的文艺作品,不也是源泉吗?实际上,过去的文艺作品不是源而是流,是古人和外国人根据他们彼时彼地所得到的人民生活中的文学艺术原料创造出来的东西。我们必须继承一切优秀的文学艺术遗产,批判地吸收其中一切有益的东西,作为我们从此时此地的人民生活中的文学艺术原料创造作品时候的借鉴。有这个借鉴和没有这个借鉴是不同的,这里有文野之分,粗细之分,高低之分,快慢之分。所以我们决不可拒绝继承和借鉴古人和外国人,哪怕是封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东西。但是继承和借鉴决不可以变成替代自己的创造,这是决不能替代的。文学艺术中对于古人和外国人的毫无批判的硬搬和模仿,乃是最没有出息的最害人的文学教条主义和艺术教条主义。中国的革命的文学家艺术家,有出息的文学家艺术家,必须到群众中去,必须长期地无条件地全心全意地到工农兵群众中去,到火热的斗争中去,到唯一的最广大最丰富的源泉中去,观察、体验、研究、分析一切人,一切阶级,一切群众,一切生动的生活形式和斗争形式,一切文学和艺术的原始材料,然后才有可能进入创作过程。否则你的劳动就没有对象,你就只能做鲁迅在他的遗嘱里所谆谆嘱咐他的儿子万不可做的那种空头文学家,或空头艺术家。
人类的社会生活虽是文学艺术的唯一源泉,虽是较之后者有不可比拟的生动丰富的内容,但是人民还是不满足于前者而要求后者。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虽然两者都是美,但是文艺作品中反映出来的生活却可以而且应该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因此就更带普遍性。革命的文艺,应当根据实际生活创造出各种各样的人物来,帮助群众推动历史的前进。例如一方面是人们受饿、受冻、受压迫,一方面是人剥削人、人压迫人,这个事实到处存在着,人们也看得很平淡;文艺就把这种日常的现象集中起来,把其中的矛盾和斗争典型化,造成文学作品或艺术作品,就能使人民群众惊醒起来,感奋起来,推动人民群众走向团结和斗争,实行改造自己的环境。如果没有这样的文艺,那么这个任务就不能完成,或者不能有力地迅速地完成。
(选自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1942年5月,毛泽东主持召开延安文艺座谈会,并发表了著名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 称《讲话》)。《讲话》阐述了党的文艺主张和文艺思想,其核心是一个“为群众”和“如何为群众”的问题,《讲话》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直到今天依然闪烁着耀眼的思想光芒。正是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之后,延安文艺创作的大趋势开始走向人民大众,走向民间。
1943年春节,延安掀起了新秧歌运动,从秧歌剧《兄妹开荒》《夫妻识字》到《白毛女》这个集合全院力量创作的新歌剧,都是毛泽东提倡的雪中送炭的艺术。农民看了《白毛女》,投身到批斗恶霸的土改热潮中;战士看了《白毛女》,高喊着“为喜儿报仇”,杀敌立功。鲁艺文工团演员、黄世仁的扮演者陈强说《白毛女》的创作和演出,支援了战争、支援了土改。延安文艺座谈会后解放区文艺走向了新的道路,以鲁艺为代表的艺术家们秉持实事求是的态度,改错纠偏,造就了延安的文艺繁荣。正是因为以人民生活为创作源泉,以工农大众为创作的主体对象,鲁艺的文艺作品才会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和欢迎,这对当下我们的艺术教育和艺术创作有深刻的启迪和指导作用。
《讲话》鲜明地指出我们的文艺是为了人民大众的文艺,鲜明地指出文艺的人民性这一基本立场,只有坚持文艺的人民性,创作出的文艺作品才是真正的人民文艺。《讲话》中关于解决文艺工作者的态度问题也体现了人民性这一深刻内涵。文艺工作者对人民的态度怎么样,同时也决定着人民是否接受他们创作的作品。只有人民接受了,文艺作品才能更好地普及;只有倾听了人民的呼声,人民接受了、深入人民了、打动民心了,文艺作品才能不断地提高。
“我们的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的。”毛泽东同志在《讲话》中如是说。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在讲话中同样将“人民性”提高到了非常重要的位置。他指出:“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人民的文艺,就是以人民为本位的文艺,要让人民成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文艺工作者的天职。
(摘编自中央戏剧学院院长郝戎《“延安文艺”带给我们的启示》)
1.依据材料一,下列关于文学“源”“流”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民的生活最生动也最丰富,面对这个唯一的源泉,一切文学艺术都处于天然的劣势地位。
B.古代的和外国的文艺作品都是“流”而不是“源”,研究者可以为其找出各自的源头。
C.古往今来,文学艺术的“流”皆具有不可或缺的借鉴意义,但借鉴不应替代创作者的创造。
D.每个文艺家都应拥有属于自己的文学艺术之“源”,否则就有成为空头文艺家的危险。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民生活是文学艺术自然形态的原料矿藏,对其进行发掘、提炼、再创造,文艺家大有可为。
B.彼时彼地写出的作品,可作为另一种情境下创作的借鉴,说明文艺创作中存在很强的主观随意性。
C.写作有“文野”“粗细”“高低”“快慢”之分,可见作家的素养和视野必然会影响其创作质量。
D.凸现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社会现实,使人民惊醒感奋、团结斗争,歌剧《白毛女》是一个范例。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种是批判地吸收,一种是毫无批判地照搬与模仿,我们对待文化遗产的态度应是前者而 不是后者。
B.文艺作品反映的生活应该比普通实际生活更强烈、更典型、更理想,也就是要“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C.时代孕育出自己的文学经典,经典又成为时代的标识:经典与时代相互成就,是文学发展的一个规律。
D.有些短视频有很高的播放量,却也有人批评其格调不高,这说明一个作品不可能获得所有人的肯定。
4.细读材料一第二段的画线语句,简要说明其修辞手法和论证效果。(4分)
毛泽东、习近平总书记都十分重视文艺的人民性。请依据两则材料,简要概括文艺工作“人民性”的具体内涵。(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燕食记(节选) 葛 亮
二十世纪的七十年代,西饼开始占领香港市场,机制的西饼,由于花色多、产量大、馅料改革便于保存,不再受制于季节。渐渐为更多的香港人所欢迎。而且,西饼卖家所推出的饼券制度,改变了香港婚嫁喜饼[注]的习俗规则,间接给唐饼的营销带来巨大冲击。
五举山伯,向我展示过一张“西饼皇后”李曾超群在一九七二年发行的永久通用饼卡。然而,所谓“永久”的不渝承诺,因为一场忽然而至的风暴,随风而逝。一九九八年,超群饼市关闭。这张饼卡也由此作废。
我问五举,为什么留着这张饼卡。他说,知己知彼。
的确,这时候同钦楼的饼部生意,已大不如前。业内都知道,“同钦”的饼之所以屹立不倒,全赖有一老一小。每年中秋,吃荣师傅的莲蓉月饼,是香港人不可割舍的情结,像是为了满足一年中的某个念想。曾经“莲蓉家家有,同钦占鳌头”的茶楼胜景已不再。随着茶楼饼部的次第消失,机制逐渐代替手工。“家家有”已作新解。甚至于西饼满目琳琅的新品,以莲蓉为馅,亦不显尊贵。
荣师傅制莲蓉的秘方,精义所在,是在一个“滑”字。但这个时候的饼店市场,因为开始批量生产,厂家已惯在莲蓉中加入膏粉、番薯粉鱼目混珠,增加滑度。但滑则滑矣,莲蓉的香味,早已欠奉。一回,五举买市面上最受欢迎的西点“莲蓉班戟”,让师父试味。①荣师傅尝了一口,即刻吐掉。他叹一口气,对五举说,如今,人的舌头,已经钝成这样了吗
其实,五举何尝不知师父的心事。和师父相处的十年,他慢慢清楚,师傅的倔强,是这同钦楼的底里。在他的眼中,同钦楼要活,便须有别人所没有的东西,是独一份的。无论时移势易,物以稀为贵。只要是别人所没有的东西,“同钦”便可稳稳地站住! 荣师傅的莲蓉,曾让“同钦”站了几十年。如今,②莲蓉老了,师父也老了。
五举也知道,师父埋头在小厨房里,是为了做一种新的月饼。这种月饼,叫“鸳鸯”。
难在制馅,一半莲蓉黑芝麻,一半奶黄流心。犹如阴阳,既要包容相照,又要壁垒分明。
但是,师父试了几年,只要进了漏炉,馅心受热融化。两种馅料,便一体难辨。
五举见师父小厨的灯亮了通宵。有时,小厨里传出“欢欲见莲时,移湖安屋里。芙蓉绕床生,眼卧抱莲子”的歌谣。早晨出来,鸟青脸色,形容憔悴。见他笑一笑,嘴唇咬得紧紧的。
这时候的香港,和以往不同。餐饮要建立口碑,扩大影响,没有茶楼歌台棋坛,便有了新时代的法子。其中之一,便是上电视节目。“丽的”电视因势推出了一个教烹饪的节目,叫“家家煮”。每次呢,请本港著名食肆的厨师,在电视上各展其能,教观众做一两道自己店里的拿手菜。当节目找到同钦楼,段经理自然与荣师傅合计。段经理说,这可是个好机会,如今的人啊,相信眼睛多过嘴巴。荣师傅去小露一下,就够我这边给咱店里打上一年的广告了。
荣师傅摆摆手,说,你看我皮松肉挂的,上电视的事情,谁爱看个麻甩佬(臭男人)讲古! 让举去,咱们“同钦”,就这一个靓仔头。
段经理想一想,说,③也好。如今年轻人的天下。五举,多吸引妹妹仔来买饼。
电视台是五举从未来过的地方,其实是有些拘束。因为要来录这个节目,同钦楼上下是当了大事。段经理带他到渣华道定做了套西装,又将自己的领带皮鞋借给他。“三只耳”带他到“侨华”理发厅,找相熟的上海师傅给他剪了个精神的发型。待他华服革履地出现在荣师傅面前,他师父鼻腔里哼一声,说,臭小子,人模狗样的。段经理,你可别给我带成第二个醒仔!
“同钦”上下就都说,这才看出我们五举靓仔。要的,要的。那帮电视佬势利,先数罗衣后敬人(先看重外貌、衣着,再去尊敬他人)。
可到了电视台,走进了录制棚。导演立刻给五举换上了一身厨师服,又戴上了厨师帽,给捂了个严实。
导演打量五举,说,啊,难得我们的节目,这次上了一对俊男靓女。收视一定要上去。有运行! 远远看见一张椅子上,坐着个年轻女孩。
……………………
接下来,五举看着女孩,举着自己的刀,将豆腐片细细地切成了丝。手法娴熟,快如细雨。主持人将一根豆腐丝高高举起来,用夸张的声调说,真的比头发丝还细啊。
女孩面无表情,没有任何呼应。她开始置锅,开火,吊高汤。将切好的豆腐丝与鸡丝,尽数放入高汤。摄影机给了一个特写。那豆腐丝在汤中,柔软,饱涨。
就在这时,五举的眼睛慢慢地睁大了。他忽然站起身来,对导演说,失陪了。急事在身。
五举甚至顾不上敲门,就推开了小厨房的门。
荣师傅看着自己的徒弟,跑得上气不接下气。他问,举仔,跑什么,欠了电视佬的钱
五举一边笑,一边用手背擦拭着额头上的汗。他解下领带,松开了衬衫的扣子,狠狠地舒了一口气。他说,师,师父,那个鸳鸯……有了,用,用豆腐。
同钦楼的“鸳鸯”月饼,在这个中秋,再次创造了香港一饼难求的奇迹。
荣师傅难以想象,④一片薄薄的豆腐片,真的可以分隔阴阳,让莲蓉与奶黄,完美地在一块月饼里各安其是,相得益彰。
他并没有十分享受同钦楼重新成为香港饮食界的焦点。他心中的快意,来自一个守业者在落潮时的有惊无险。面对媒体,他不再讳言自己的徒弟是个天才。他甚至将“鸳鸯”月饼最初的构思,归功于他们师徒二人的心照。
(有删改)
[注]喜饼,即嫁女饼,又称五色饼、绫酥,不同颜色的绫酥各有寓意,其中红绫馅料为莲蓉,寓意喜庆、红运当头。后面的唐饼指传统的饼业,和“西饼”相对。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二十世纪的七十年代”“一九七二年”“一九九八年”,通过鲜明的时间变化表明了时间的推移流逝,将小说发生的故事置于宏大的时代背景之下。
B.“笑”“擦拭”“解”“松开”“舒”“说”,小说用了一系列的动词写出五举从女孩切豆腐这件事中得到启悟后,急于告知荣师傅时的不可抑制的激动。
C.小说表达历史感的任务由作家引入的叙述人“我”来承担,“我”的形象也即作者本人的形象,虚构与非虚构巧妙融合,这使小说更具有真实感。
D.小说中的人物语言利落、短促,较少晦涩、冗长的内心独白或人物对话,如文中段经理与荣师傅之间的对话,三言两语一笔带过。
7.下列对小说中画横线句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①处,对待偷奸耍滑、只重经济效益的不良行为,荣师傅嗤之以鼻,他的身上延续着中国古典儒家的重义轻利的血脉。
B.②处,表面上说,荣师傅年龄大了,他做莲蓉的时间久了,实则是说荣师傅做的莲蓉口味欠佳,已被市场淘汰。
C.③处,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也逐渐转换思维,开发并接受着新鲜事物,如上电视录节目为自己的产品做宣传。
D.④处,照应了上文“只要进了焗炉,馅心受热融化。两种馅料,便一体难辨”,突出了荣师傅内心的激动。
8.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小说的语言特色。(4分)
葛亮谈及《燕食记》的创作时曾说道:“食物既可以定格历史也可以定义我们的人生,它是一个可以被复刻的重要的文化密码,这个文化密码根植在中国人的文化基因里,是‘常’,而这个基因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新生文化元素的出现,也会产生一系列的‘变’。”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小说中的“常”与“变”。 (6分)
二、古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赵王问蔺相如曰:“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相如曰:“秦强而赵弱,不可不许。”王曰:“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相如曰:“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赵予璧而秦不予赵城,曲在秦。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臣愿奉璧往使。城入赵而壁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璧有瑕请指示王。”王授璧。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谓秦王曰:“大王欲得璧,使人发书至赵王,赵王悉召群臣议,皆曰:‘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偿城恐不可得。’议不欲予秦璧。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何者?严大国之戚以修敬也。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臣。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故臣复取璧。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壁俱碎于柱矣!”相如持其壁睨柱,欲以击柱。秦王恐其破壁,乃辞谢,固请,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实不可得,乃谓秦王曰:“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赵王恐,不敢不献。赵王送璧时斋戒五日。今大王亦宜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秦王度之,终不可强夺,遂许斋五日,舍相如广成传。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归璧于赵。
(节选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有删改)
材料二
蔺相如之完璧,人皆称之,予未敢以为信也。……夫秦王既按图以予城,又设九宾,斋而受璧,其势不得不予城。璧入而城弗予,相如则前请曰:“臣固知大王之弗予城也。夫璧非赵璧乎?而十五城秦宝也。今使大王以璧故而亡其十五城,十五城之子弟,皆厚怨大王以弃我如草芥也。大王弗予城而绐赵璧,以一璧故而失信于天下,臣请就死于国,以明大王之失信。”秦王未必不返璧也。今奈何使舍人怀而逃之,而归直于秦?
(节选自王世贞《蔺相如完璧归赵论》,有删改)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不给分。(3分)
相如视A秦王无意B偿赵城C乃前曰D壁有E瑕F请指G示王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不,同“否”,与《陈太丘与友期行》“尊君在不”的“不”意思相同。
B.负,使……承担,使动用法,与《种树郭橐驼传》“以致其性焉尔”的“致”用法不同。
C.“传之美人,以戏弄臣”与《兰亭集序》“犹不能不以之兴怀”的“以”用法不同。
D.固,本来,与《石钟山记》“余固笑而不信也”的“固”意思相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秦王求璧,赵国面临“取吾璧,不予我城”的难题;蔺相如审时度势,在权衡得失利弊之后认为,如果不答应给秦国璧,会让赵国处于理亏的境地。
B.蔺相如慧眼识破了秦王之意:章台不是正式接见外臣的处所,美人不是礼待外臣的人员,左右狂呼万岁也不是尊重外臣的态度。
C.蔺相如与秦王的正面斗争可谓一波三折:相如献璧,秦王得璧是一折;相如复取璧,秦王诈许城,为二折;相如提出献璧礼仪,秦王许斋五日,为三折。
D.对于秦王召唤负责的官吏查看地图的举动,蔺相如估计秦王只不过用欺诈的手段假装把城划给赵国;但王世贞认为,既然秦王都已经这么做了,就是会给出城池的。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4分)
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4分)
材料二中,王世贞为蔺相如拟设了一段对秦王的说辞,其中包含了一处二难推理,请简要分析其推理过程及拟设结果。(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题。
江城子·九日与季登高
李纲
客中重九共登高。逼烟霄,见秋毫。云涌群山,山外海翻涛。回首中原何处是,天似幕,碧周遭。
茱萸蕊绽菊方苞。左倾醪③,右持螯①。莫把闲愁,空使寸心劳。会取八荒皆我室,随节物,且游遨。
【注】①诸季:诸弟。②李纲:南宋初主战派大臣。此词作于贬谪琼州(今属海南)途中。③醪(láo):浊酒。④螯:螃蟹。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上阕开篇扣题,点明重九登高。因在贬谪途中,故词人自称为“客”。
B.画横线句描写高处所见之景,运用了夸张手法,所写景物层次分明。
C.下阕首句白描,写到了茱萸与菊花,与古人“重九”佩茱萸、赏菊的习俗有关。
D.词人饮酒品蟹,闲愁顿消,是因为身处异乡可以尽情“游邀”,欣赏佳节美景。
16.这首词是如何表现词人起伏变化的心情的?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陶渊明曾叹“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也有类似的情感抒发:“ , ”。
(2)古时行军打仗,常常通过敲击金属器具来传递信息,高适的《燕歌行并序》对此即
有体现:出征路上,士兵们“ ”;深陷重围后,晚上所闻却是“ ”。
(3)船作为水上交通工具,它不仅载人远游,也承载着丰富的情感,古诗词中常用它
来营造意境,且喜用借代手法,如:“ , ”。
三、语言文字运用(19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古人说:“一生一死,乃见交情。”这话不错,患难之交最珍贵。可凡事都有悖论:瓷器越华贵, ① ;交情越深厚,越经不起伤害。楚汉之际,张耳与陈余结为刎颈之交,后来只因一次误会,竞( A ),刀戈相见。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尽管人的乘性不同,关系不大,还能互补;但是价值观不一样, ② 。许多人觉得薛宝钗最配贾宝玉,宝玉偏不喜欢。无它,话不投机半句多而已。江湖好汉对待朋友时“义”字当头,豪气冲天。但这种江湖义气到底有几分真实,还值得考究。《水浒传》里的江湖好汉,大概只有鲁智深为朋友不计利害,( B )。武松、石秀、李逵不过争风逞能,雷横、戴宗施恩图谋的是一己之利。张横唱道:“老子生长在江边,不爱交情只爱钱。”比表面仗义疏财实际看人下菜碟的柴进大官人坦率多了。
有一首诗写得好,说朋友是“雪夜的火炉、雨中的红伞、无言的牵挂、彼此的忧欢,一个灵魂孕育在两个人的胸膛……”可是,我们无须背诵华丽的辞藻,不必探寻“朋友”的哲理内涵。人之交友出于天性,“嘤其鸣矣,求其友声”,为的是人生路上能有几位同行的伙伴,走得不寂寞。
18.请在文中括号处填入恰当的成语。(2分)
19.下列各句中的“到底”,与文中加点的“到底”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冬天到底是冬天,连阳光都是无力的。
B.受灾群众们到底把救援队给盼来了。
C.他坚定地表示一定要将调查任务执行到底。
D.这些说辞到底是否属实?
20.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4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这棵名叫“龙爪”的大榕树,已有八百多年的寿数,其高、其宽、其粗、其壮、其绵绵瓜瓞之状……简直不再是一棵树,而已变作一座城堡。此时此刻,大群大群的镇民被搂抱在它的浓荫里,龙爪榕对他们而言,也已不是一棵树,而是乡村,是家园,是父母双亲,是丈夫妻子,是儿子闰女,是厨房的灶火,是锅里的食物,是阳光雨露,是水和空气,是远祖的气息……①全镇内外的古树还有不少,②然而,在煌煌赫赫的龙爪榕面前,哪一棵都只能望其项背。③龙爪榕的多个“大爪”站立在稳稳属于它们的家族祖庙里;④更多的“中爪”如霹雳连发,⑤威威猛猛地伸向四面八方;⑥难以计数的“小爪”则像滚滚而过的流云,⑦从半空、高天和低处向你压过来。⑧它的“爪”大约已繁衍出十万多个了吧?俯身向地下看,龙爪榕的根系布局也如一个合纵连横的大战场。数个大根凸起,在地面上盘起让人不解其意的各种图形。更多的中根、小根乃至小小根,则一直延伸过来,生长到深不可测、宽不可测、远不可测的未知——也许整个古镇的地下,都是它的根系在维系和支撑着吧?
文段有四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序号并作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4分)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为“其高度和宽度、其粗壮、其绵绵瓜瓞之状……简直不再是一棵树,而已变作一座城堡”。与原文相比,哪一句的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6分)
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孔子周游列国,以宣扬其仁政主张,历经多年未能成功。他说:“道之不行,已知之矣。”尽管如此,他却并不放弃,被人称为“知其不可而为之”。身处当今纷繁复杂的世界,我们面对所有问题,都需要知其不可而为之吗?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