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考化学重点专题复习-推断题(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年中考化学重点专题复习-推断题(解析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4-12-19 21:22: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中考化学重点专题复习-推断题
1.A、B、C、D、E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不同物质,其中A为黑色固体,C为难溶于水的固体。其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1)A的化学式为 ,E的化学式为 。
(2)写出由B→E、E→C的化学方程式 、 。
2.如图表示某些物质间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和部分产物已省略),常温下A、C是由相同元素组成的无色液体.且C是一种常用的溶剂;D、I、J均为无色气体,其中I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K为红棕色粉末.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①中B物质的作用是 。
(2)图中标出的反应①到⑦中是化合反应的是 (填数字序号)。
(3)在图中标出的12种物质中,单质有 种。
(4)写出图中反应⑥的化学方程式 。
(5)写出图中反应⑦的化学方程式 。
(6)反应②中的现象为 。
3.如图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7种物质,分别有C、H、O、Cl、Ca中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已知A、B、C、D、E是不同类别的物质,G是可燃性气体,D的固体可用于人工降雨。这些物质之间相互关系如图所示,图中“-”表示能相互反应,“→”表示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1)写出物质F的化学式 。
(2)B→G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反应。
(3)写出一个由A转化为C的化学方程式: 。
4.图中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且分别是由O、C、Al、Fe、Cu中的一种或两种元素组成的。在通常情况下,A、B、D与其他物质的状态不同,其中D、B为化合物,D中两种元素质量之比为3∶8;E固体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可用来净化水;F为紫红色固体, G在空气中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够发生化学反应; “ ”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或反应条件已略去。
(1)写出B的化学式: ;写出C合金的一种名称 。
(2)写出A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写出D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写出G→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5.化学实验室有失去标签的盐酸、氢氧化钠、碳酸钾、硝酸钡、硫酸钠五瓶无色溶液,现将其任意编号:A、B、C、D、E,然后两两组合进行实验,其部分现象如下:
A + C→白色沉淀;C + D→白色沉淀;A + B→产生气体;A + E→无现象。
(1)写出溶液C 中溶质的化学式 。
(2)写出溶液A 与B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溶液C 与D 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
6.已知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为一种单质,B为产生温室效应的一种气体,C与B的组成元素相同,D为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表示物质间的转化。请回答下列问题:
(1)B、D的化学式:B D ;
(2)写出下列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C→B: E→B: 。
7.某工业废液中含有AgNO3、Zn(NO3)2和Fe(NO3)2。现要回收银,并得到副产品FeSO4·7H2O,基本流程如下:

(1)操作1所用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 ;操作3包括:蒸发浓缩、 、过滤、洗涤、干燥等。
(2)溶液B中的溶质有 种
(3)该流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过量X是铁 b 操作2、操作3玻璃棒作用相同
8.景泰蓝是我国著名特种金属工艺品类之一
Ⅰ.景泰蓝的制作工艺主要有制胎、掐丝、烤蓝、磨光、镀金等。
(1)以铜为材料,加工成丝后弯曲转折成所需的图案,这利用了铜的 (填一种物理性质),利用黄铜,青铜制作焊料是因为其熔点比纯铜 (填“高”或“低”)。
(2)景泰蓝工艺将釉料涂在铜器表面,烧制后牢固附着于金属表面,既能够 ,又起到了美化装饰效果。
Ⅱ.如图中A、B、C为含铜元素的不同类别物质,它们能与铜相互转化,其中B为配制波尔多液的原料之一(“→”表示物质之间可以转化):
(3)A的化学式为 。
(4)A→B的反应现象是 。
(5)B→C的化学方程式为 。
(6)以上转化中未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9.已知某固体混合物中可能含有、、、、五种物质中的两种或多种。按下述步骤进行实验探究,观察实验现象,并加以分析推理。(设过程中所有发生的反应都恰好完全反应)
Ⅰ.取一定质量的该固体混合物放入一洁净烧杯中,向其中加入适量稀硝酸,搅拌,有气体生成,待烧杯中物质充分反应后,过滤,得滤液和沉淀。
Ⅱ.取滤液,向其中加入适量溶液,搅拌,待烧杯中物质充分反应后,过滤,得滤液和蓝色沉淀。
根据上述实验过程和发生的现象做出相应推理,填写以下空白:
(1)蓝色沉淀的化学式是 。
(2)在固体混合物中,上述五种物质中肯定存在的物质是 (写化学式)。
(3)写出步骤Ⅰ中生成沉淀的化学方程式 。
(4)在滤液中,含有的金属阳离子最多有 种,该滤液中肯定存在的酸根离子 。
(5)在混合物中,上述五种物质中还不能确定存在的物质是 (写化学式),得出此结论的理由是 。
10.A~H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图为这些物质的相互转化关系图,其中E为红色固体,H为红褐色沉淀,部分生成物与反应条件已省略。请写出:

(1)F的化学式为 ;
(2)E→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F与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1.A~F为初中化学常见的六种物质,它们相互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转化关系,—表示相互之间会反应)。已知A、D是相同类别的物质,C俗称纯碱,F是生活中最常见的溶剂(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
(1) C的化学式: 。
(2)写出B和E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12.已知A、B、C、D是四种不同类别的物质,它们有如图所示转化关系(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A 是年产量最高的金属,红棕色固体B中含有两种元素且金属元素占70%,D的水溶液呈蓝色,常用于配制农药波尔多液。
(1)则B→A的化学方程式为 ;
(2)C 的一种用途是 ;
(3)A 和C 的 反应所属的基本类型为 。
13.某实验中学的同学归纳总结了有关酸和碱的化学性质的知识网络如下图所示。其中A是一种生活中最常见的金属,B是一种常见的化合物,图中短线表示两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化学反应。请根据图示回答有关问题。
(1)B可能是 (填化学式)。
(2)请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④: 反应⑤: 。
(3)请描述反应⑤的实验现象 。
(4)图中所标9个反应中,属于中和反应的是 (填代号,下同),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
14.现欲探究一固体物质A的成分,已知其中可能含有FeCl3、CuCl2、NaCl、Ba(NO3)2中的一种或多种。按如图所示进行实验,出现的现象如图中所述(设过程中所有发生的反应都恰好完全反应)。
试根据实验过程和发生的现象做出判断,填写以下空白:
(1)白色沉淀B的化学式为 ,白色沉淀F的化学式为 。
(2)溶液C中肯定存在的酸根阴离子是 (写离子符号)。
(3)滤液G中共存在 种溶质。
(4)一定不存在的物质是 理由是 。
(5)固体物质A中一定存在的物质是 (写化学式)。
(6)写出过程②中生成蓝色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和解析
1. C CO2 2CO+O22CO2 CO2+Ca (OH)2=CaCO3↓+H2O
【分析】A为黑色固体,C为难溶于水的固体, 能与氧气反应生成两种不同物质,A为C,完全燃烧生成CO2,不完全燃烧生成CO,CO还能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B为CO,E为CO2,D为H2CO3,C为难溶性固体,则C为CaCO3。
【详解】(1)A为黑色固体,C为难溶于水的固体, 能与氧气反应生成两种不同物质,CO还能和氧气反应,B为一氧化碳,E为二氧化碳,故A的化学式为C,E的化学式为CO2。
(2)B→E的反应是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点燃生成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O22CO2,E→C反应是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生成碳酸钙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a (OH)2=CaCO3↓+H2O。
【点睛】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点燃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生成碳酸钙和水,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在氧气中点燃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
2. 催化作用 ②④⑤ 4 Fe2O3 +3CO2Fe + 3CO2 Fe + CuSO4 = FeSO4 + Cu 红色固体变成黑色
【详解】常温下A、C是由相同元素组成的无色液体,A是过氧化氢,B是二氧化锰,且C是一种常用的溶剂,C是水;D、I、J均为无色气体,D是氧气,E是铜,F是氧化铜,G是硫酸铜,H是碳,J是一氧化碳,其中I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I是二氧化碳;K为红棕色粉末是氧化铁,L是铁。(1)反应①中B物质的作用是催化作用,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2)图中标出的反应①到⑦中是化合反应的是2Cu+O2 2CuO,C+O2 CO2,CO2+C 2CO,故选②④⑤。(3)在图中标出的12种物质中,单质有氧气、铜、碳、铁4种。(4)图中反应⑥的化学方程式是Fe2O3 +3CO 2Fe + 3CO2。(5)图中反应⑦的化学方程式是Fe + CuSO4 = FeSO4 + Cu。(6)反应②中的现象为红色固体变成黑色,氧化铜是黑色。
点睛∶氧化铁是红棕色粉末,氧化铜是黑色,硫酸铜溶液呈蓝色。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3. H2O 置换反应 Na2CO3+Ca(OH)2=2NaOH+CaCO3↓或CO2+Ca(OH)2=CaCO3↓+H2O
【分析】根据“D的固体可用于人工降雨”,则推测D为二氧化碳;根据“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7种物质,分别由C、H、O、Cl、Ca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已知A、B、C、D、E是不同类别的物质,G是可燃性气体”,结合框图,则推测G为氢气,B可能为稀盐酸,A为氢氧化钙,C为碳酸钙,E为氧气,F为水。
【详解】(1)根据分析, F为水,故F的化学式为:H2O;
(2)根据分析,G为氢气,B可能为稀盐酸,则推测B→G的基本反应类型是置换反应;
(3)一个由A转化为C的化学方程式,如Na2CO3+Ca(OH)2=2NaOH+CaCO3↓或CO2+Ca(OH)2=CaCO3↓+H2O。
4. CO 钢或生铁 3Fe+2O2Fe3O4 C + CO2 高温 2 CO 3CuO +2 Al高温 3Cu + Al 2O3
【详解】在通常情况下,A、B、D与其他物质的状态不同,其中D、B为化合物,D中两种元素质量之比为3∶8;,可知D为二氧化碳;E固体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可用来净化水,说明E是活性炭;;F为紫红色固体,则F为铜;G在空气中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则G是铝。由ABC的转化关系可知A为氧气,B为CO;由CGF的转化关系可知,C为铁;(1)写出B的化学式:CO;常见铁的合金有生铁或钢。 (2)铁在氧气中燃烧的方程式为:3Fe+2O2点燃Fe3O4。 二氧化碳和碳高温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 + CO2 高温 2 CO。 由铝制取铜的反应化学方程式3CuO +2 Al高温 3Cu + Al 2O3
5. Ba(NO3)2 复分解反应
【分析】A+B→产生气体,盐酸和碳酸钾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钾、水和二氧化碳,则AB是盐酸和碳酸钾中的一种;A+C→白色沉淀,A+E→无现象,盐酸与氢氧化钠、硝酸钡、硫酸钠溶液混合均无明显变化,碳酸钾溶液与硝酸钡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钡白色沉淀,则A是碳酸钾溶液,B是盐酸,C是硝酸钡溶液;由C+D→白色沉淀,则D是硫酸钠溶液,E是氢氧化钠溶液。
【详解】由分析可知(1)溶液C是硝酸钡溶液,溶质是硝酸钡,其化学式为Ba(NO3)2;
(2)溶液A与B反应,即盐酸和碳酸钾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钾、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K2CO3+2HCl═2KCl+H2O+CO2↑;
(3)溶液C与D反应,即硫酸钠与硝酸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硝酸钠,该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点睛】解题时往往需要从题目中挖出一些明显或隐含的条件,抓住突破口(突破口往往是现象特征、反应特征等),获得结论,最后把结论代入原题中验证。
6. CO2 CaCO3 2CO+O2===2CO2 H2CO3=H2O+ CO2↑
【分析】B是产生温室效应的一种气体,所以B是二氧化碳,C与B的组成元素相同,且C和B又会互相转化,所以C是一氧化碳,单质A会转化成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所以A可以是木炭或者氧气,D和二氧化碳也会互相转化,D为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所以D是碳酸钙,E和二氧化碳也会互相转化,E可以是碳酸钠,木炭和氧气点燃的条件下会生成二氧化碳或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木炭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一氧化碳,碳酸钙在高温的条件下会生成二氧化碳和氧化钙,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会生成白色的碳酸钙沉淀和水,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会生成碳酸钠和水,碳酸钠和盐酸反应会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推出的各种物质均满足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合理。
【详解】由分析可知(1)所以B是CO2,D是CaCO3;
(2)C→B:一氧化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2CO+O22CO2,
E→B: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Na2CO3+2HCl=2NaCl+H2O+CO2↑。
【点睛】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进行验证即可。
7. 漏斗 结晶 2 a
【分析】工业废液中含有AgNO3、Zn(NO3)2和Fe(NO3)2。要回收银,并得到副产品FeSO4·7H2O,故过量X是铁,铁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硝酸锌不反应,固体A是铁和银,溶液B是Zn(NO3)2和Fe(NO3)2的混合物,固体A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银不反应,洗涤得到固体银,溶液C是硫酸亚铁,经过操作三生成FeSO4·7H2O。
【详解】(1)操作1是AgNO3、Zn(NO3)2和Fe(NO3)2和铁反应过滤,所用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漏斗,操作3包括:蒸发浓缩、结晶、过滤、洗涤、干燥等。
(2)溶液B中的溶质是溶液B是Zn(NO3)2和Fe(NO3)2的混合物,故有两种溶质。
(3)a、工业废液中含有AgNO3、Zn(NO3)2和Fe(NO3)2。要回收银,并得到副产品FeSO4·7H2O,故只能加入铁,不能加入锌,故a正确;
b、操作2是过滤,玻璃棒作用是引流、操作3玻璃棒过滤操作时,起引流作用,蒸发结晶时是搅拌作用,故b错误。
【点睛】工业废液中含有AgNO3、Zn(NO3)2和Fe(NO3)2。要回收银,并得到副产品FeSO4·7H2O,故只能加入铁,而不能加入锌,后面的考虑置换反应,及结晶操作。
8.(1) 延展性 低
(2)防止铜生锈
(3)CuO
(4)黑色粉末逐渐溶解,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
(5)
(6)分解反应
【详解】(1)铜能拉成丝,是因为铜具有良好的延展性;
青铜为合金,合金熔点比组成其的纯金属的熔点低。
(2)将釉料涂在铜器表面,即美化装饰,同时又可使铜隔绝空气,防止铜腐蚀。
(3)A、B、C为含铜元素的不同类别物质,其中B为配制波尔多液的原料之一,则为硫酸铜,由于铜能转化为A,A能转化为硫酸铜,而铜加热生成氧化铜,氧化铜能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则A为氧化铜,C与硫酸铜能相互转化,而氢氧化铜和硫酸铜能相互转化,则C为氢氧化铜。则A的化学式为CuO。
(4)A→B的反应为氧化铜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则现象为固体溶解,溶液由无色变化蓝色。
(5)B→C的反应可为硫酸铜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铜沉淀和硫酸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6)铜转化为氧化铜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氧化铜与硫酸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铁能将硫酸铜中的铜置换出来生成铜和硫酸亚铁,则属于置换反应,硫酸铜和氢氧化铜之间的相互转化属于复分解反应,则未涉及分解反应。
9. 、、 3 、 、 都能与稀硝酸反应生成气体,符合步骤Ⅰ中出现的现象,所以无法确定
【详解】(1)蓝色沉淀为氢氧化铜,其化学式为Cu(OH)2;
(2)沉淀不溶于稀硝酸,可知其为BaSO4,所以固体混合物中肯定存在BaCl2和Na2SO4;由蓝色沉淀可知肯定含有铜元素,则固体混合物中还存在CuO;
(3)步骤Ⅰ中生成的沉淀为硫酸钡,其化学方程式;
(4)滤液B中肯定存在Cu(NO3)2、NaCl,若原混合物存在CaCO3,则滤液中还会有Ca(NO3)2,故最多有3种金属离子,肯定存在的酸根离子有Cl-、NO3-;
(5)Na2CO3、CaCO3都能与稀硝酸反应生成气体CO2,符合步骤Ⅰ中出现的现象,故无法确定是哪一种物质存在。
10. NaOH
【分析】A-H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E为红色固体,H为红褐色沉淀,所以H是氢氧化铁沉淀;E和硫酸反应生成G,所以E是氧化铁,G是硫酸铁;氧化铁和一氧化碳高温会生成C,C是铁或二氧化碳;A高温生成的B会与水反应,所以A是碳酸钙,B是氧化钙,C是二氧化碳,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所以D是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所以F是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和硫酸铁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经过验证,推导正确。
【详解】【详解】(1)F是氢氧化钠,化学式:NaOH;
(2)E是氧化铁,能与一氧化碳高温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
(3)根据分析:F与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1. Na2CO3 CO2+Ca(OH)2=CaCO3↓+H2O
【分析】C俗称纯碱,则C是碳酸钠;F是生活中最常见的溶剂,则F是水。二氧化碳与水反应产生碳酸,碳酸发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反应产生碳酸钠,碳酸钠能与稀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钙反应产生碳酸钙沉淀和水;水和氧化钙反应能产生氢氧化钙,稀盐酸与氢氧化钙反应产生氯化钙和水。反应关系示意图如下:
【详解】(1) C是碳酸钠,化学式:Na2CO3。
(2)B和E: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产生碳酸钙沉淀和水的化学反应方程式:CO2+Ca(OH)2=CaCO3↓+H2O。
12.(1)
(2)金属除锈(合理即可)
(3)置换反应
【分析】年产量最高的金属是铁,则A为Fe;红棕色的固体B含有两种元素且金属元素占70%,氧化铁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且能转化为A(铁),则B是氧化铁,化学式为Fe O ;水溶液呈蓝色,常用于配制农药波尔多液的是硫酸铜,则D为CuSO ;C 既能与氧化铁反应,又能与铁反应,还能转化为硫酸铜,则C 为常见酸中的硫酸。
【详解】(1)B→A发生有化学反应是氧化铁与一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C为硫酸,能与氧化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可用于金属除锈;
(3)A 和C 的发生的反应是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 该反应是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13. Na2CO3(合理即可) CO2+Ca(OH)2=CaCO3↓+H2O CuO+H2SO4=CuSO4+H2O 黑色固体逐渐溶解,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 ⑥⑨ ①
【详解】(1)根据酸和碱的化学性质,B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则B为盐,可能是碳酸钠,其化学式为Na2CO3(合理即可);
(2)反应④是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反应⑤是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O+H2SO4=CuSO4+H2O,故填:CO2+Ca(OH)2=CaCO3↓+H2O;CuO+H2SO4=CuSO4+H2O;
(3)反应⑤是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可观察到的现象为黑色固体逐渐溶解,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故填:黑色固体逐渐溶解,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
(4)中和反应是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种化合物的反应;
①是活泼金属与酸的反应,生成盐和氢气,属于置换反应;②是碳酸钠与硫酸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③是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属于复分解反应,但不属于中和反应;④是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⑤是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属于复分解反应,但不属于中和反应;⑥是氢氧化钠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属于中和反应;⑦、⑧酸碱指示剂变色,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⑨氢氧化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属于中和反应,所以属于中和反应的是⑥⑨;属于置换反应的是①,故填:⑥⑨;①。
14. BaSO4 AgCl 、Cl- 4 氯化铁 加入氢氧化钠后会生成蓝色沉淀 CuCl2、Ba(NO3)2
【分析】硫酸根离子和钡离子反应会生成硫酸钡沉淀,氢氧根离子和铜离子会生成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和铁离子会生成红褐色的氢氧化铁沉淀,氯离子和银离子反应会生成氯化银沉淀;据此进行分析
【详解】(1)固体混合物A中加入稀硫酸会生成白色沉淀B,所以A中一定含有硝酸钡,硝酸钡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硝酸,所以C中含有硝酸;向溶液C、D中加入硝酸银溶液和足量稀硝酸,生成的白色沉淀为氯化银;所以白色沉淀B的化学式为BaSO4,白色沉淀F的化学式为AgCl;
(2)由以上分析可知溶液C中肯定有硝酸和氯离子存在,所以溶液C中肯定存在的酸根阴离子是、Cl-;
(3)固体混合物A中加入氢氧化钠会生成蓝色沉淀E,所以A中一定含有氯化铜,氯化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氯化钠,所以D中含有氯化钠;结合以上分析可知A中肯定含有氯化铜和硝酸钡;所以A物质经过①反应,C溶液中有硝酸和氯化铜;A物质经过②反应,D溶液中有氯化钠和硝酸钡;C、D再经过③反应,G溶液中有硝酸钠、硝酸钡、硝酸铜、硝酸,所以滤液G中共存在4种溶质;
(4)一定不存在的物质是氯化铁,理由是:加入氢氧化钠后会生成蓝色沉淀;
(5)固体物质A中一定存在的物质是CuCl2、Ba(NO3)2;
(6)过程②中生成蓝色沉淀的反应是氯化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氯化钠,化学方程式为:。
【点睛】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题中所给物质的性质和两两之间的反应,然后依据题中的现象判断各物质的存在性,最后进行验证即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