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期末复习之文学类文本阅读
☆常考题型答题技巧
考点1:句子赏析题
两个角度:修辞角度与描写角度。
修辞角度答题步骤:①点明修辞手法;②分析手法;③分析表达效果(即“人/事/物”的特征)④表达的情感(双向考虑) ⑤侧面表现、结构作用
示例: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比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的……,表达了“我”对…的……情感。 (侧面表现了……,结构上为下文……)
人物描写角度答题技巧(可以在常用描写手法里选择一个进行举例回答)
步骤:①点明人物描写手法;②分析手法(点出描写词);③分析表达效果(即人物特征);④表达的情感(双向考虑) ⑤侧面表现、结构作用
示例:运用了(动作描写)的手法,运用“xx”“xx”等动词,生动形象地展现出…在……时的……;表达了作者对……的情感。(侧面表现了……,结构上为下文……)
环境描写:从内容、情节、人物、主旨等四个角度分析其作用。
①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时间地点天气人物等); ②渲染氛围;
③烘托人物形象、心理、情感,暗示人物命运或事件走向; ④作为铺垫,推动情节发展;
⑤深化主旨。
例1.
转身
李汉荣
①一转身,那个动人的身影就不见了。在人海里,想再次打捞到她,再次与她相遇,哪怕匆匆一瞬,都是不可能了。
②在都市、在广场、在车站、在机场、在大街、在超市、在乡野、在人流聚散的地方,我曾经有这种感受:转身,就是永别。
③那一次我在北京火车站等车。在拥挤的人流里,我不小心踩了右边的年轻人。我正准备道歉或接受责备,却看见转过来一张文雅谦和的脸,他说:“对不起,我挡着你了。”我竟然被感动了,只顾欣赏这张善良、有教养的脸,只顾欣赏这江南的表情,却忘了对他说声谢谢,把诚挚的心情告诉他。当我忽然记起,正要张口表达,人潮猛然涌了过来,一转身,我已找不到他,只看见攒动的人头,闪动的各色衣服……
④还记得那年春天,我一人在秦岭深处行走,山路两旁开满野花:灯芯花、野草莓花、苜蓿花、蒲公英花……路下面的小河,清澈如镜,温柔如绸,淙淙的水声像母亲轻唤谁的乳名。四周的群山,一律被松树、柏树、桦树和茂密灌木覆盖。闻着花香,听着水声,看着山色,我恍然似已进古代,入了那“拈花微笑”的仙境。正在此时,迎面走来一位小女孩,她头上插了几朵野花,手里拿着一束菖蒲,好看的脸上满是羞涩,浑身洋溢着纯真的自然气息。但我不便过分地注意她,我怕她受到惊吓。于是我停下来,给她让路,然后静静地看她远去,欣赏着她的背影,却记不清她的眼睛和脸究竟是什么样子,匆匆的一瞥里只看到“好看”的朦胧感觉。也许,或者是一定的,我这一生只有这一次和她相遇了,只有这一次,在她还是小女孩的时候,我突然感到十分的失落和惆怅。怎么办呢?我想多看她一眼,看仔细些。我想在记忆里逼真地收藏一个像野花一样纯真的秦岭女孩。这也许是她一生里最生动的瞬间,我记起了泰戈尔的诗句:“你不知道你是多么美丽,你像花一样盲目。”我情不自禁地转过身来,沿着小女孩走的方向走着,走到山路转弯的地方,出现了个三岔路口。我已经无法知道小女孩走进了哪一条路径。就那么一转身,她消失在命运的路径,也许就是我此生永远都不能踏上的路径……
⑤冬天,已经很冷了,西伯利亚寒流远道而来,遭遇袭击的当然是穷人,最可怜的是乞丐。乞丐不多,但不多的乞丐也常常有力地触动和唤醒我们冬眠的良心。在南大街路口,我看见一位衣服褴褛的中年乞丐。_____________。我急忙赶回家,拿上我去年穿过的那件防寒服给他。可是来到南大街,已看不见他,于是我在东大街找他,又在北大街找他,都没有找到。最后我来到丁字路口,还是没有找到他,却遇到了一个老年乞丐,一转身,苦难转换了方向,交换了背影,但苦难的身份没有改变,都是苦难。于是我把防寒的衣服披在了这位贫苦的老人身上,希望他下降的体温能稍稍回升,希望降温的人性能稍稍回升。我由此想到亚洲的穷人,非洲的穷人,全世界的穷人,想到徘徊在文明大街上的那些孤苦身影,一转身,他们到哪里去了?而文明,你能否追上去,轻轻拉起那褴褛的衣襟,或者握着那空空的手,仔细看看他们的眼睛?他们到哪里去了,一转身?
⑥一转身,车窗外的河流已经不知去向;一转身,门前的那只鸟不见踪影;一转身,天上的那座虹桥已经悄然消失;一转身,水里的鱼已经没入深渊;一转身,父亲已经走远,新垒的坟上,墓草青青……
⑦旭日一转身变成落日,青丝一转身变成白发,爱情一转身变成婚姻,诗一转身变成散文,羊群一转身变成毛衣……等一等,等一等,能否再转回来?
17. 中第④段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方法,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其表达作用。
路下面的小河,清澈如镜,温柔如绸,淙淙的水声像母亲轻唤谁的乳名。
【答案】参考:①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②将水声比喻成母亲的轻唤声,③生动形象表现了水的灵性和环境的幽美,④也表现了作者此时内心的宁静喜悦之情。
【解析】先判断句子所用修辞,接着指明修辞手法,分析出该修辞手法所突显出的描写对象的特征,最后分析得出情感。
例2.
那一束光
①我坐火车去一个叫宣威的小城参加会议,这趟火车要穿过家乡的村庄。我家离铁路并不远, 一上车我就打电话告诉母亲。母亲很高兴:“大概几点钟到?”我不免遗憾:“可惜村里没有站' 不然可以回家看看。”母亲说:“你忙你的,我身体好好的,不用管。”说完,电话里一阵沉默。
②我理解这时的沉默。我与母亲都不太善于表达感情,诸如爱与想念这类的话语,我们一句也说不出来。
③父亲在世时,我们都习惯这种沉默,此时却让我内心紧缩。近些年,我隔三岔五总要打个电话问问,就为听听母亲的声音。如果不是假期或者有特殊事情,我一般很少回家。因为每次母亲都 会责怪我:“我身体好好的不用挂念,打个电话就行了,那么远,跑来跑去浪费车费!”我理解母 亲的本意,儿子好不容易在城里立足,她不愿意耽搁儿子的时间。在母亲眼里,总是把孩子看得重于泰山,却把自己看得轻于鸿毛。
④但是,车过村庄,母子相距几百米却不能相见,对我来说终究是一个大大的遗憾。于是,我打破沉默,脱口而出:“妈,要不火车快到的时候,我打电话给你,你去村里的铁路口等我,我在7号车厢的门口,会向你招手,你就可以看见我,我也可以看见你了。”母亲很高兴,竟一口答应下来。
⑤想想这个提议,我自己也觉得有点意外和为难。
⑥我们都知道,那个叫小米田的路口是连接村庄与田地的一个主要路口。近些年火车多次提速,铁路沿线早在十多年前就全线封闭了。火车通过那个道口估计就是一闪而过吧,我与母亲相互能看见吗?夜色中让母亲在路口等着见我,这算是怎么回事?
⑦火车一过沾益县城,我就给母亲打电话,沾益县城离老家松林村估计不到二十公里,估计不到十分钟我就可以看见母亲。此时一阴一暗,车里车外仿佛两个世界。窗外模糊一片,夜色包裹着车厢,我计算着时间与路程,却总不能看见熟悉的村庄,焦躁中,却看见远远的路上放着光芒的“施家屯收费站''白色大字突然出现了。“施家屯”已是隔壁村庄,火车刚在1分钟前驶过松林村。
⑧我颓然地打电话告诉母亲:“妈,天太黑了,我还没等看见你,火车就已经到了施家屯。” 母亲也说:“刚才有趟火车经过,太快了,没有看见你。我想应该就是这趟火车,知道你坐在上面,就行了。”
⑨年迈的母亲在黑夜的冷风中站着,我在明亮、温暖的车厢里坐着,本想让她看见我,我也看见她,却害得她在路边白白等待和空欢喜一场。
⑩我不甘心,对母亲说:“妈,要不明晚我返回时,在最近的曲靖站下?站上有到村里的汽车,半个小时就到家了,住一晚再回昆明,方便得很。”电话里,母亲慌忙阻止,仿佛我如果这样做,都是因为她引起的。我只好告诉母亲:“那明晚还是在这个路口。到时候我会站在最后一个车厢的车门旁招手,我们一定可以看见对方!”
我内心开始重新燃起希望和期待。
翌日返程,我早早地走到最后一节车厢的车门旁。黑夜的火车如一条光带在铁轨上漂移,伏在玻璃上,我把眼睛使劲睁大,可还是很难希清车窗外的任何景物。
这时候,我又看见了“施家屯”这儿个字。
车内外温差大,窗户上起了一层薄薄的霁。我慌忙用手掌擦拭玻璃,用双手罩住眼眶,以遮挡车内的亮光,在微弱的光线下仔细搜寻外面的一景一物。我终于能看见车灯照出几米远模糊的路面轮廓,还看见了如萤火样的村庄里的昏黄灯光。
就在一个路口,我突然看见有束手电筒光在黑暗中照着火车!我刚要摇手呼喊,火车又过去了 !
我忙掏出电话,激动地告诉母亲:“妈,我看见你在路口了。”
母亲在电话里说:“我也看见你了。”
两句话说完,车外再没有了村庄,母亲越来越远了。
我在夜色的火车中,不过是一晃而过的黑点,那个叫作小米田的道口,不过只有三四米宽,而站在道口等我的母亲,她还没有一米六高啊
(原文有删改)
18.请从描写的角度赏析第 段划线句子。(4分)
我慌忙用手掌擦拭玻璃,用双手罩住眼眶,以遮挡车内的亮光,在微弱的光线下仔细搜寻外面的一景一物。
答:①动作描写(或细节描写),②用“擦拭”“罩住”等动词,③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努力想要看清窗外景物的样子,④表现出“我”渴望看到母亲的急切心情。
考点2标题含义题
答题角度:表层与深层
表层从(本义字面义)入手;
深层:①概括文章内容(即文中义,文中直接解释标题的内容)
②人物精神人物形象等(考虑比喻义象征义等)
③文章主旨(作者写作目的、情感态度等)
例3.
最美的流星
①天黑透了,枪炮声已渐渐停止,战士们蜷缩在战壕里,暂时放松一下紧张的心情。经过一天的激战,两翼的阵地已落入敌手。这个营所在的阵地已被分割合围,情势非常危急,而且伤亡惨重。如果天亮敌人发起进攻,是无论如何也抵挡不住的,大家都很担忧。
②李小豪仰卧在战壕里,剧烈的心跳好长时间才平缓下来。他望向黑沉沉的天空,这本是一个很晴朗的夜,没有月亮,星光都点点地闪现出来。蓦地,一颗流星拖着一条光尾划破夜空,消失于远方。身旁的战友张南也看着星空,说:“天上一颗流星,地上就会死一个人,不知谁又要牺牲了!”李小豪说:“迷信!咱们牺牲了那么多的战友,那流星还不下成雨?”张南躬起身子,说:“那是白天,你能看见吗?”说完又重重地躺下,叹了口气说:“要是明早敌人再发起进攻,可怎么办呢?”李小豪亦是无语。
③这时,战壕那边一阵骚动,两人忙奔过去,只见负重伤的副营长已经牺牲了。那一刻,两人都想起了刚才那颗流星。营长阴沉着脸说:“咱们不能这样坐以待毙,应该派人突围出去,向主力部队汇报战况,然后里外央击歼灭敌人!”由于电台损坏,和大部队早已联络不上了。张南挺身而出:“营长,我突出去!带主力部队连夜赶回来,把敌人全消灭掉!”营长看了看张南,点了点头,拿出一颗信号弹装进手枪,交到张南手里,说:“大部队要开始进攻的时候,你打出信号弹,我们就反攻!”张南把手枪往腰里一别,跃出战壕,消失在黑暗中。
④过了一会儿,远处传来枪声,战壕里的人全都把心提到了嗓子眼儿。特别是李小豪,更是坐卧不安。良久,枪声停止了,战壕里一阵沉寂,每个人都望向黑沉沉的远方,也不知张南有没有突围成功。大家能做的,只是这种煎熬般的等待。时间缓慢地流逝着,李小豪不睛地盯着夜空,并没有流星再划落,张南应该没事吧!
⑤已近午夜,一些战士已经睡着了,而李小豪依然望着夜空,此时他最怕的,就是有流星,他也有些相信张南的话了。张南和他不仅是战友,还是同乡,两人一起参军,从抗战到解放战争,他们都在一起。 正自想着,忽然,一颗流星从远方天际升起,闪过一道绚丽的光。李小豪吓得一下子坐起来,心里一片茫然和悲哀,张南完了!直到身边的战士抄起武器,远处也传来枪声,他才蓦然惊觉,那不是流星,是信号弹,是张南打出的信号弹!随着营长的一声“冲”,他们跃出战壕,向敌人的阵地扑去。
⑥李小豪得知好友张南没事,信心大增,他一边冲一边灵活地躲闪着敌人的火力。喊杀声震天,主力部队已突破敌人的第一道防线,反包围成功、在炮火的光亮中,李小豪忽然看见了张南,他急忙移动过去,张南正向阵地上的残敌射击。李小豪刚跑过去,张南却忽然一晃栽倒在地。李小豪扑过去抱起他,见他头上和胸前都冒出血来,一时心慌,大喊他的名字。张南睁开眼睛,见是李小豪,吃力地说:“我是不成了!兄弟,刚才你看见流星没有?那就是我的星星!”李小豪望了一眼夜空,含着泪说:“我看见了,那个流星最大,最好看!”同时,他想起了那颗美丽的信号弹。张南闻言嘴角泛起一丝微笑,慢慢地闭上了眼睛。
⑦许多年过去,枪炮之声早已成了遥远的回忆,李小豪常常在夜里醒来,望向窗外的星空。偶尔会看见流星,他的心就会风起云涌。是的,这许多年中,这一辈子,他再也不会看见那个漆黑的夜里,那颗带着希望的星星从黑暗中升起。那是生命中最灿烂的流星,让他心里时时划过怀念与感动。
分析标题中“流星”的含义。
【答案】①既指自然界真正的流星,②也指张南发出的信号弹,③更指张南等像流星般短暂耀眼为革命献出生命的战士们,④表达了作者对革命先烈的崇敬和赞美之情。
考点3. 标题作用
①概括文章内容 ; ②交代文章背景(时间地点人物环境等);
③渲染氛围,奠定情感基调; ④点明/暗示文章主旨;
⑤作为线索,贯穿全文; ⑥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⑦运用写作手法(象征、比喻等),意蕴深刻;
⑧特殊写法(标题新颖如哲理句、诗句、数字等形式),激发读者阅读兴趣,丰富文章内涵等。
考点4. 词语角度赏析题
①词语本义 ②文中义
③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人/事/物的……特征 (或)运用…修辞+修辞手法作用
④表达了……情感 ⑤侧面表现、结构作用
考点5. 句段作用
答题角度: (1) 内容上与结构上
内容上(具体叙写内容、情感主旨、人物形象、主旨、写作手法等);
结构上(根据开头、中间、结尾不同位置分析作用。 )
开头:开篇点题、总领全文、引出下文……
中间: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与前文呼应、为下文作铺垫……
结尾:总结全文、收束全篇、首尾呼应……
例4.
将军岭
刘建超
①将军离休,按待遇可以到干休所休养。
②将军没去,硬是拽着噘着嘴老大不愿意的夫人回了豫西老家,一个叫秃岭的山村。
③正是深秋,将军和夫人坐着铁轱辘牛车,慢慢腾腾沿着坑坑洼洼的土路颠簸着进了村。夫人看着光秃秃的山岭,看着眼前墙壁斑驳、瓦片零落的房子,坐在车上就哭了。将军夫人可是生长于大城市的人,原本是想留在城里安享晚年的,没想到让将军带回了穷乡僻壤的山村。
④将军却很兴奋,他说:“老婆子,你想想,有房子住,有地种,这可是天下最幸福的事情啊!”夫人抹着眼泪,开始拾掇屋子。
⑤村子里的人听说将军回了故乡,都围拢到他的屋里拉呱。将军抽着乡亲卷的“喇叭筒”说:“我回来就是想拼上后半辈子植树开荒,把咱这光秃秃的山变成绿洲。”
⑥村里人打着呵呵,一笑了事。谁信啊,秃岭干旱缺水,几辈人都在熬穷日子,谁能改变得了。在外边享完福了,回来净说大话。
⑦将军还保持着军人的习惯,每天清晨起床,跑步出操,早饭后就扛着铁锨去岭上挖树坑,说自己是“锨头部队”。坡岭地石头多,一锨铲上,冒着火星,震得虎口出血。将军不皱眉头,晚上收工就像打了胜仗一般,嘴里还哼着军歌。
⑧将军画了一幅秃岭的地图挂在墙上,挖成一个树坑就画上一面小红旗,将军说这叫持久战,终有一天红旗要插满山头。
⑨冬日黄昏,将军和夫人围坐在炉火旁。
⑩将军说:“挖好的十八个树坑,明年开春就可以种树了。”夫人点点头。
将军说:“咱这干旱少雨,光靠天吃饭不行。我找专家看过了,咱岭上也能找到水源,打几口机井就能解决问题。”夫人点点头,拉开皮箱,把存折放在将军手里。
将军找来打井队,凿出了三眼机井。当哗啦啦的水浇灌进干裂的土地时,暖暖的春阳照见了将军脸上的欢笑和夫人眼中的泪花。
节假日,将军把在城里工作的儿女们召回村里,一起上山挖坑种树。儿女们手上打了血泡,望着荒凉的秃岭发呆。
将军说:“知道当年我为什么去当兵吗 ”儿女们互相看了看,都没有回答。
将军笑了,说:“当兵,就是为了能填饱肚子。”这秃岭村十年九不收,年年都要逃荒要饭。十五岁那年,将军讨了一块玉米饼子,不想却被地主家的孩子抢走扔给了狗。将军打伤了那孩子,不敢回家,就去参加了八路军。连里发给他一把铁锨,班长说,在南泥湾开荒种地,打粮食吃饱饭,也是为抗战。别看将军年纪小,但体格健壮满把子的力气,开荒种地的表彰大会上,将军被评为劳动模范,领导亲自给他戴上了大红花。
⑩将军说:“当年那么艰苦恶劣的环境,我们都能把荒无人烟的南泥湾变成陕北‘好江南’。现在生活条件好了,我坚信能让这秃岭变成花果山。”
日子在将军的手掌间摩擦,墙上地图插上的红旗越来越多,栽种的果树开始挂果了。村民看到了希望,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将军的“锨头部队”。
将军的老战友来看望他。走进村口,向正在清理猪粪的老农打听将军,老农笑着说:“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啊。”战友们这才看清满面黝黑、一身泥水的老农就是他们的老首长啊。晚上,他们坐在院子里,吃着新摘的水果,回忆着峥嵘岁月,高唱着“解放区呀么呵嘿,太生产呀么呵嘿”,直把月亮震得躲进云里。
将军的孙子大学毕业,跟随将军的脚步,回乡创业,要把秃岭建成农业生态园。
将军欣慰地笑了,他对儿孙说:“我能留给你们的只有这张还没插满红旗的地图。你们把这块土地摆治好,让秃岭村的人脱贫致富。”
(21)现在要去秃岭村可好走了,坐上旅游大巴,沿着最美乡村公路往南三十里,走到果木葱茏的山脚,就看到生态园的招牌了,不错,就是它——将军岭生态园。
问题:分析第 段划线句在文中的作用。
【答案】①插叙;②交代将军当兵的往事,解释了将军要回乡种树的原因;③丰富了故事内容,使情节更完整;③突出了将军勤劳、肯吃苦、有毅力的形象;④使文章结构富于变化,避免平铺直叙。
☆演练巩固
练习一
母亲的味道
①母亲的习惯做派和别的女人完全不同,她像男人一样抽烟,喜欢盘腿坐在床上,嗓门粗大,说话的语气总像跟人吵架。最让我无法忍受的,是母亲身上的味道,又酸又臭,稍微靠近一些,便熏得我头晕恶心。后来我知道,母亲是有狐臭。都说狐臭会遗传,我却没有,反而对气味格外敏感。这使我在懂事之后,便开始远远地避开母亲。
②我10岁那年,父亲在为人盖房时从二楼摔下来去世了,从此,母亲在菜市场租了一个摊位卖鱼,一年四季穿着高筒胶鞋在水里蹚来蹚去。每天晚上,母亲收摊回来,人都会累成一摊泥。我给母亲温一盆洗澡水,洗好碗后便躲进自己的房间里。可是最终还是被母亲喊出来给她搓背。母亲的身上又添了浓烈的鱼腥味,和着难闻的狐臭
味,我几乎无法呼吸,胡乱搓几把,便逃也似地离开,心里充满了嫌弃。
③那年冬天,因为城市改造重建,那个莱市场被拆除,母亲失业了。母亲的失业,意味着这个家失去了最坚实的支撑,也意味着我的大学梦将成为一个泡影。那些夜里,母亲似乎一直在咳嗽,有一次,我被母亲的咳嗽声惊醒,我走到母亲的房前,房门虚掩着,母亲背对着我在擦父亲的照片,我听见母亲对着照片说:“····真真这丫头从小心气就高,我不能把她给耽误了·····.”
④我站在门外,心突然又酸又软,泪水成串地滴落下来·····.
⑤母亲终于找到了新的工作,是在一家医院里打扫卫生。每天早上五点起床,赶到医院,拖地板。洗马桶,在八点之前,要把整幢楼的卫生全部打扫完毕。这份又脏又累没有人愿意干的活,母亲却做得很开心。地身上的味道越来越复杂,有时是刺鼻的消毒药水的味道,有时是清洗剂的淡淡香味。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太熟悉的缘故,母亲身上的狐臭味越来越淡,到后来,我竟闻不出那种气味了。
⑥后来,我如愿以偿,考进北京读大学。每隔一段日子,母亲准时寄钱和信未,总是说让我安心念书,说自己很好····薄薄的信纸上,仍然是母亲特有的复杂味道。大二的寒假,我回家过春节,在小城下车,已经是夜里十点。地上铺着厚厚的雪,寒气逼人。我走出车站,搓着冻僵的双手,疾步往家赶。刚出车站,就听见一声熟悉的吆喝:“烤红薯,香甜的烤红薯·····”是那个我一直听了二十年的口音。我慢慢走过去。直到我走近,母亲才怔了怔,扑过来为我拍肩上的雪,一把把我拉到炉子旁,把一个烤红薯塞在我手里,一迭声地问我:“冷吗?累吗?甜吗?”母亲身上满是烤红薯香甜的味道,很浓很浓的香味。
⑦那夜我帮母亲推着车一起回家,一路上母亲絮絮叨叨说了很多。母亲说上了年纪手脚不灵便,医院的活人家不让做了;母亲说一斤烤红薯能挣三毛钱,卖一天,也能挣不少钱呢;母亲还说,我有钱,你在学校一定不能替我省钱,要吃好···..·
⑧我跟在母亲身后,看着母亲瘦小的背影和迟缓的步履,感动到什么话都说不出,泪悄悄地模糊了双眼。
⑨研究生毕业后,我拒绝了北京好几家大公司的挽留,执意回了老家那个小城。母亲很歉疚:都是我,不然你留在北京发展多好。咱这小城,委屈你了。我笑着跟母亲开玩笑说,北京再好,没有妈妈,也是一座空城。母亲笑,不再说什么,起身收拾碗筷,却背过身,手在脸上迅速地抹了一下,又抹了一下。
⑩回家以后,帮母亲洗澡,成了我每天必做的功课。每当这时,母亲身上的狐臭味、鱼腥味、汗酸味、香烟味、消毒水味、烤红薯味、油烟味-那些为了养活一个家而产生的味道,此刻全都消失殆尽。
我闻到的,是芬芳的香味,那种淡而舒缓的芳香,才是母亲真正的味道。
8.阅读全文,请完成以下表格。(3分) 【梳理概括】
时间 事件 “我”的感受和心情
①
我10岁那年 给母亲搓背,闻到鱼 腥味和狐臭味
那年冬天 ②
又酸又软
大二的寒假 帮母亲一起推车回 家,听母亲絮絮叨叨 ③
【答案】示例:①嫌弃 ②母亲失业后担心“我”的学业,半夜向父亲的照片诉说 ③感动(每空1分)
19.请从描写的角度赏析文中第⑥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4分)【描写角度赏析】
直到我走近,母亲才怔了怔,扑过来为我拍肩上的雪,一把把我拉到炉子旁,把一个烤红薯塞在我手里,一选声地问我:“冷吗?累吗?甜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答案】该句运用了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1分)“扑”“拍”“一把”“拉”“塞”等词语,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母亲看到“我”之后急急忙忙的情形,(1分)表现了母亲对“我”的关切和热情;(1分)同时也表现了母亲的性格中粗俗和大大咧咧的一面,与第①段的内容相呼应。(1分)
20.请简要分析文章最后一段的作用,并结合文章内容和链接材料,谈谈你的理解和感悟。(5分)【启示感悟】
【链接材料】丁尚彪,是日本上映的纪录片电影《含泪活着》中的男主人公,35岁那年他借钱从上海来到东京,只为改变一家人的命运。他每天小心翼翼地辗转于多个打工地点,任何脏活累活都干过。15年的时间,丁尚彪没和妻女团聚,最终以自己的“搏命钱”,实现了女儿进入美国医科大学的留学梦想。这部纪录片上映当年,感动了无数日本人,许多日本人在留言中写道:“中国的父亲如此无怨无悔地为家庭为儿女付出,太让人感动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示例】作用:总结全文,照应标题;(1分)点明主题,通过写“我”理解了母亲的付出,表达了对母亲和母爱的赞美之情。(1分)
理解和感悟:文章中的母亲粗糙不修边幅,身上伴有多种味道,这些散发出来的狐臭味、鱼腥味等见证了母亲劳作的各种场合,母亲一生辛勤的劳作,对子女无私的付出,这些味道是亲情的味道,是母爱的味道。材料中的丁尚彪为了家庭忍受着分别之苦,每天没日没夜的工作,只为了给家庭、给女儿一个更好的未来。作为子女的我们,要学会理解父母的付出和爱,不嫌弃父母,珍惜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多陪伴父母,同时要努力学习,不让辛苦工作日夜打拼的父母失望。(3分)
练习二
谢谢你允我回报
①探视之后,我离开重症监护室,走出医院,走到附近的商厦——我想给他买块表。
②在专柜前选中一款机械表:银色表盘,金属表链。我确定他喜欢,别问为什么,他没说过,但我就是知道。 价位适中,不算昂贵,否则他会心疼钱;也不算便宜,否则我会心疼给他的不够好。这样的选择,可以让我和他都 心安。付款后,让营业员将表链拆掉两个扣。我知道他手腕的尺寸,也知道他喜欢将手表略宽松地环在腕上,可以 不时轻轻晃晃。包装盒精美宽大,我将它抱在胸前,走回医院。
③这是他被送入重症监护室的第三天,状况并没有明显好转。家人都在做最坏的打算,但我却坚信他会醒过来。 我只想他醒来时对他说: “爸,给,你要的手表。 ”
④没错,这块腕表,是他入院前要过的。一次吃晚饭时,他半开玩笑说:“ 闺女,看我这表该换换了!年头太 长,越来越不准了,每天都会差个两分钟。 ”我不假思索,当即应允:“买。 ”过了一会儿才笑着反问:“干嘛又 让我买? ”他呵呵地笑:“最近你不是刚赚了稿费嘛,还不好好孝敬孝敬你爸? ”入口的米饭喷了一桌子,我哈哈 大笑: “爸,你也太有心计了! ”
⑤是的,爸爸有心计,最重要的是,他知道我的软肋在哪儿,一戳就中。我的软肋连我妈都知道,她常说:“欠 你爸的,迟早是要还的。 ”
⑥没错,我欠他的。在我成长的那么多年,仅是物质的亏欠便不计其数。
⑦读初二时,小城里富裕人家的姑娘流行骑那种彩色变速车。班里有了第一辆,我眼热不已。回来一说,我妈 眼睛瞪得老大:“那么贵,咱可买不起!”他半天不语,然后静静看向我又失落又不甘的眼神,只说了一个字:“买。” 然后真就买了。为此,全家人集体节衣缩食两个月。工作之余一向喜欢种花养草的他,还去一家修理厂打了两个月 短工。
⑧这并不是特殊事例,而是常态。在我成长的年代,生活并不丰裕,但他总是倾其所有宠我爱我。
⑨所以,早到了该还的时候了。
⑩他也拿捏住了这一点,于是这些年,我和他常会有这样的对话——
“ 闺女,这手机按键不大好用了。 ”
“换。 ”
“ 闺女,今天上街看到一种电动车又轻便又好看。 ”
“买。 ”
“ 闺女,对门你李伯伯的儿子给他买了个按摩椅,看着挺好的。 ”
“买。 ”
我妈总嫌他向闺女要这要那,而我明白,从前他的给,现在他的要,其实都是对我的好——他知道,如果不 给我宠爱他的机会,我此生怎会安心?所以,他只管笑呵呵地要,我只管翻着白眼给,从来没有多余环节。
还记得他第一次跟我要的是一顶“只有在大城市才能买到的毛呢礼帽 ”。当时,我几乎跑遍了大大小小的商 场,好不容易才寻到他想要的那一款。付账,将礼帽小心装好。我松了口气,然后想象他戴上这顶礼帽的模样,想 象他欣喜得犹如一个孩子得到心爱玩具的眼神,我突然被一种庞大的幸福感击中了。
这种幸福感从不曾有,又无法言语,是任何一种快乐都不能代替的。而这种幸福感,他早早就知道了吧?在 那些年,他绞尽脑汁又倾尽一切宠爱我的时候,曾经一一享受过吧?所以,他要把这种幸福传递到我手中,让我一 遍遍感受和重温。
我只想说,他做父亲的智慧超过很多人。我见过太多父母为子女含辛茹苦倾尽一切,却舍不得让孩子分担分 毫;我见过太多父母把一生的苦难尝尽,却舍不得分享子女人生的甘甜,拒绝子女的付出……可是我,从来都不认 可这种做法。在适当的时候索取回报,这正是他的智慧,也是他给予我的额外的恩赐。
(21)只是这一次,手表还没来得及买,他就被查出食道癌,手术后当晚因肺部感染被送入重症监护室。
(22)那晚,我在监护室外空寂的走廊中坐了很久,把刚买回的新腕表放在耳边,听指针“嗒嗒 ”的声音,像心跳……
(23)他是在进入重症监护室的第六天醒过来的。 医生都说是奇迹。
(24)我并不这样想。
(25)回到普通病房后,我拿出腕表递到他眼前: “爸,给,你要的手表。 ”他抬起左手手臂,示意我帮他戴上。 戴好后,他轻轻晃晃,咧开嘴笑了。我看着他,76 岁的勇敢的他,勇敢地醒过来,谢谢你,让我还可以继续偿还我 的所欠,回报他的付出。
(26)压制了许久的眼泪突然而至。
(取材于海宁的同名文章)
15.文章主要写了 4 件事,请根据表格中的提示,简要概括其余两件事。(4 分)【梳理概括】
段落 主要内容概括
①﹣⑤ 事件 1:爸爸重病住院,我给他买表。
⑥﹣⑧ 事件 2:
⑨﹣ 事件 3:爸爸向我索要东西,我总是痛快地买给他。
④﹣④ 事件 4:
【答案示例】事件 2:初二时,爸爸给我买彩色变速车。 事件 4:我把买来手表送给苏醒过来的爸爸。
16.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以下句子。(4 分)【描写角度赏析】
他半天不语,然后静静看向我又失落又不甘的眼神,只说了一个字: “买。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示例】运用神态、语言的描写(2 分),生动传神的写出家庭的困难,父亲为买车的矛盾心理(1 分),突出表现了父亲对“我 ”的疼爱。(1 分)
17.题目“谢谢你允我回报 ”含义丰富,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 分)【标题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示例】①感谢父亲常让我买给他东西,给了我回报他的机会。②感谢父亲从重病中醒来,给我继续报答他的机会。③感谢父亲让我懂得,回报和付出也是一种幸福。
练习三
抬头看见花
张金凤
①早晨上班经过护城河岸,在花木交易区,看见鲜花散布在土里土气的旧物之间,甚是生动,我便买来几盆。小巧的花盆里,盛开着红色小花,这种花在童年时的乡村很多见,它们叶子碧绿、花开红艳且日久不凋。 乡下人管这种花叫“长寿梅”,“长寿”是说这花好养活、花期长,“梅”的来意大约是它开在冬天吧。这花并无枝干,花朵的形状如同一个小绒球。
②我把几盆长寿梅带到办公室,每个同事的桌角放一盆。 已是寒冬,万物萧瑟,这一簇簇鲜艳的“梅花”,在桌案上火焰一般跳跃,同事们都很高兴。王老师大赞曰:“以前是抬头看见一堆资料,现在是抬头看见花!”抬头看见花,多么好的意境,当我们俯案劳作,忙到头眼昏花、筋疲力尽时,一抬头,见桌案上一盆小小的长寿梅生机盎然地开着,多么令人欢喜, 心情怎能不澄澈、 明朗、欣悦? 肩疼、 颈酸、眼累、心乏等等,都被这一盆小花儿给疏解了。”
③乡下人在过年时,都要贴对联和红帖,那些小红帖就像寻找窝巢的燕子,落脚在农家屋檐下不同的角落,它们都写着相同的四个字:抬头见喜。一抬头,是红艳艳的希望,看见它,就是愉悦,就是欢欣,就是希冀,就是撞进门来的春天。
④我的一位女性好友,每次出门必然化妆并衣着讲究,尤其是在冬天,她穿着色彩艳丽的大衣,裹着飘逸的丝巾,戴着考究的帽子。她笑着说,我要给生活开朵花! 其实,她是被花治愈的人。几年前,她生病在家,有一天,她走到窗前,突然看见光秃着枝丫的玉兰开花了,那玉兰将一柄花枝探进她的窗框。那初绽的玉兰花点燃了她,她的内心一点点融化,从那天开始,她迅速康复。她还告诉我一个细节,当看见玉兰花开的那个上午,她推开窗子,楼下一个女孩正在仰头看花,目光对视时,给了她一个真诚甜美的微笑,这笑和花都是治疗她的药引子。所以,她现在也想做一枝花,开在严寒的冬天里,把别人心里的冰融化。
⑤一日,孩子在阳台喊:“快看, ‘黑森林’ 开花了!” “黑森林”是我家旁边的原生态植物园,里面有很多落叶植物,到冬天全都褪去叶子,赤裸着黑乎乎的粗裂枝干,单调得很。眼下隆冬天气,“黑森林”怎么会开花? 我从阳台看过去,那些黑乎乎的树枝上,还真是闪闪烁烁地“开”着不少“花”,有的像桃花般粉红,有的像石榴花般鲜艳,也有迎春花一样金灿灿的, 花朵间还有些绿色叶子,看起来春光灿烂。 我忍不住好奇,就去看个究竟。远远见一个老人手里拿着花往树枝上绑。 见我看她,便笑着解释:攒下些鲜花、礼品盒包装纸,不如做成花儿,叫它们再开一次。让我惊异的是,这个老人竟然是植物园大门口卫生间的看护人。她和老伴一起来我们小城打工,就住在卫生间旁边的小储物间里。卫生间周围都被她栽满了花,娇艳的凤仙花和高大的蜀葵、 美人蕉开得春光流泻,惹人注目。我曾看到在小储物间里,她那穿环卫工作服的老伴坐在马扎上喝酒、吃饺子,两个老人都幸福满满的样子。我帮着老人往树枝上绑花儿时想,这些包装纸大约是她老伴捡来的吧,但是它们做出的花儿却一样的光彩绚丽。
⑥再从阳台上眺望,那一树树花让我心情莞尔、 无比温暖,那个往树上绑花的老人似乎也成了一朵花,她和那些花儿像一轮月亮, 照亮我和更多人的梦。
⑦我还曾走进一个孤寡老人的家,他行走艰难,病发窗台的皱麻石上。坐在木花旁边的他乐呵呵的,不见困顿之情。现在想来,那些生动的色彩是他为自己制时下不了炕、 出不了屋子。 他的屋子狭暗,但窗台上摆满各种各样的木花。他将树枝削掉外皮,削出一层层木屑,木屑不落,卷起来像层层花瓣。他拿颜料将那些“花儿”染成各种鲜艳的颜色,然后“栽”在造的阳光和火焰,他用来温暖、照耀自己。 当他被病痛折磨的时候,他从苦闷里抬起头的刹那,看见的是鲜艳的花,是人人期待的春天。
⑧抬头看见花! 这非常值得期待。在喧嚣忙碌的生活里, 累了、乏了、倦了的时候,猛然一抬头,与一树花对视,这是多大的幸福啊! 但四时有序,花开有时,那一束花开常常被辽阔的苍茫代替,被嘈杂的市声淹没。在没有花开的时节,乐观的人们从不等待,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和智慧,用纯洁而向美的心灵去创造,让寒冬开花,让枯枝开花,让石头开花……
⑨我们可以一边做幸福的看花人,一边把自己活成一朵花,开成一种风景,成全“抬头看见花”的景致和人生。
(有删改)
14.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或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文意理解】
A. “长寿梅”是开在冬天的一种好养活、花期长的如小绒球的红色小花。
B. “我”的一位女性好友被盛开的玉兰花和女孩的微笑所感染,从而燃起了对生命的希望。
C. “我”从阳台看到“黑森林”里面开满了娇艳的凤仙花和高大的蜀葵、美人蕉,这些花开得春光流泻,惹人注目。
D. 孤寡老人窗前摆满各种各样的木花,但他依然无法走出病痛折磨的困顿。
E. 文章写了很多“花”,既写了自然界的真花,也写了人们创造出来的花。
【解析CD】C.依据⑤段““黑森林”是我家旁边的原生态植物园,里面有很多落叶植物,到冬天全都褪去叶子,赤裸着黑乎乎的粗裂枝干,单调得很。眼下隆冬天气,“黑森林”怎么会开花?”“我忍不住好奇,就去看个究竟。远远见一个老人手里拿着花往树枝上绑。”“我帮着老人往树枝上绑花儿时想,这些包装纸大约是她老伴捡来的吧,但是它们做出的花儿却一样的光彩绚丽”可知,这些“花”都是假花,是老人绑上去的纸花,只不过在阳台上看,仿佛是真的花一样“娇艳”“春光流泻”。选项意思表述错误。
D.依据⑦段“坐在木花旁边的他乐呵呵的,不见困”顿之情。可知,选项中“但他依然无法走出病痛折磨的困顿”表述错误。故选C和D。
15. 请结合上下文,分析第⑥段中加点词“照亮”的表达效果。【词语赏析】
那个往树上绑花的老人似乎也成了一朵花,她和那些花儿像一轮月亮,照亮我和更多人的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照亮指的是用光线照射,使物体明亮可见。这里指植物园大门口卫生间的看护人热爱生活的态度,给我和更多人带来精神鼓舞,心灵的安慰。
请你结合文章内容和主旨,说说你对标题“抬头看见花”的理解。【标题含义】
【答案】表层含义指是人抬头便能看到绽开的花;深层含义指的是在嘈杂的社会中,乐观坚强的人用智慧和美好的心灵感染身边的人,为别人带来幸福。
练习四
示爱
廖玉蕙
①女儿常常给我灌迷汤。我的文章写好了,念给她听,她总是再三赞叹:“妈,你写得真好!你真的好棒哦!”
②听完不算,还要把稿子拿过去,自己再看一遍,一副爱不释手的模样,使我的虚荣心得到极大的满足。
③我偶尔买了新衣,在镜子前试穿时,女儿总在一旁全程参与,并不厌其烦地给我说:“这件衣服真好看,以后你不穿了,不要送给别人,就送给我好吗?”
④家里的白板上,不时地会出现一些道谢或道歉的话,甚至一些示爱的文字。有时,在学校上了一天课,精疲力竭地回家,看到女儿上学前在白板上留了这样的话:“亲爱的爸妈,你们辛苦了!我爱你们!女儿敬上。”
⑤霎时间,疲累全消,觉得人生并非毫无意义。
⑥那年,父亲过世已有一段时日,母亲心情抑郁,寡言少语。为了排解她的寂寞,我们接她北上和我们同住。母亲一向手脚伶俐,在那一段时日里,她总是抢着帮我做饭。我当时除教书外,还得去上博士班的课程,有了母亲的帮忙,我少操了不少心,不论是工作上还是精神上都受益良多。
⑦一日,我在理工学院教完早上的四节课,又赶着下午两点去东吴大学当学生。在驱车回家的途中,我想起这些日子以来,每次急匆匆地踏进家门,母亲每次都会及时端出热腾腾的饭菜。相较于以往潦草的简餐,有母亲在的日子,实在是太幸福了。而我尽管早就有这样的感觉,为什么从来未曾向母亲表达内心的感受呢?我不是常常因为女儿的甜言蜜语而觉得精神百倍吗?难道我的母亲就不想听她女儿的感谢吗?我十分懊悔,觉得作为一个成年人,我都比不上我的女儿。车程蛮长的,我有足够的时间来培养勇气。我决定一进门就启齿。
⑧然而,当房门一打开,母亲赶忙迎上来,从我手中接过公文包,朝我说:“回来了!吃饭啰……”我突然一阵害羞,因而错失了时机。我决定再接再厉,我对自己说:“没关系,第一次总是最难的,跨过了这一关,以后就简单了。”
⑨吃饭时,我一直在伺机行动,以至于显得有些心不在焉,几次答非所问。母亲奇怪地问我:“你今天是怎么了?为什么奇奇怪怪的?”
⑩我开始佩服女儿了,她为什么总能把感情表达得如此自然,一点儿也不别扭,而我却这般费力!饭吃完了,我还是没说,心里好着急,再不把握机会,这句话恐怕只能永远藏在心里了。
一顿饭的时间过得很快,我放下筷子,低头看着空碗,感觉胸膛里有战鼓在擂动。我深深吸了口气说:“妈!我觉得自己好幸福!四十几岁的人,还有妈妈做了热腾腾的饭菜等我回来吃。我爱您,妈妈!”
我头都不敢抬地很快说完,也不敢去看母亲的表情,便急急地奔进书房,取了下午要带的书,仓促地夺门而去。
那天傍晚,我从学校回来,悄悄地打开门进屋。母亲已在厨房忙着,我发现自从父亲过世后就不曾开口唱歌的母亲,居然又恢复了以前的习惯——在厨房里一边择着菜,一边唱着歌。
(摘自《人生情感散文》有删改)
17. 【梳理概括】通读全文,梳理有关“我”向“母亲”示爱的情节,填写下表。
情节 “我”的心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懊悔
打开房门,母亲迎上来帮我拿公文包。 ②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紧张
回到家,我发现母亲恢复了以前的习惯。 ④___________
【答案】 ①. 回家路上,我发觉自己从未向母亲表达自己的感受 ②. 害羞 ③. 吃完饭,我向母亲说出自己的幸福感受 ④. 欣喜(惊喜/惊讶)
18. 【分析鉴赏】请赏析第⑦段中加点词语表达效果。
在驱车回家的途中,我想起这些日子以来,每次急匆匆地踏进家门,母亲每次都会及时端出热腾腾的饭菜。
【答案】反复使用“每次”一词,将我因忙碌而忽视母亲与母亲对我关怀备至进行对比,突出了我的粗心以及母亲对我的关爱。
19. 【理解探究】请结合文章主旨以及链接材料,说说你对“向家人示爱”这种行为看法和感悟。
【链接材料】小胡是一名初二的学生,周五主题班会结束后,班主任倡导大家周末回家给家长一个大大的拥抱,并且表达自己对父母的爱和感谢。小胡放学后没有直接回家,他去烘焙店给妈妈买了甜点才回家。他一打开房门,刚想说话,妈妈就唠叨起来:“今天怎么这么晚……我跟你讲……马上就期末考试了……”小胡默默地回到了自己房间,他心想:我的家长根本不需要我的爱和感谢,我再也不做这样的傻事了。
【答案】 我认为“向家人示爱”是值得提倡的行为。一方面,我们用直白的语言,把爱传递给家人,让自己心情舒畅、愉悦;另一方面我们也让家人感受到了爱意和幸福。
感悟:我们不要把家人对我们的关怀视作理所应当,要勇于在日常生活中表达对家人的爱和感谢,即使我们暂时没有合适的机会,也要再找合适的机会表达心意,这样能让家庭更加温馨、和谐。
练习五
柴禾
①我们搬离黄沙梁时,那垛烧剩下一半的梭梭柴,也几乎一根不留地装上车,拉到了元兴宫村。元兴宫离煤矿很近,取暖做饭都烧煤,那些柴禾因此留了下来。
②柴垛是家力的象征。有一大垛柴禾的人家,必定有一头壮牲口、一辆好车,自然,还有几个能干的人。这些好东西碰巧凑在一起了就能成大事、出大景象。可是,这些好东西又很难全凑在一起。有的人家有一头壮牛,车却破破烂烂,经常坏在远路上。有的人家置了辆新车,能装几千斤东西,牛却体弱得不行。还有的人家,车、马都配地道了,人却不行——死了,或者老得干不动活。
③我们刚到父亲的住处时,家里的牛、车还算齐备,只是牛稍老了些。柴垛虽然不高,柴禾底子却很厚大排场,不像一般人家的柴禾,小小气气的一堆,都不敢叫柴垛。先是父亲带我们进沙漠拉柴,接着大哥单独赶车进沙漠拉柴,接着是我、三弟,等到四弟能单独进沙漠拉柴时,我们已另买了头黑母牛,车轱辘也换成新的,柴垛更提没有哪家可比,全是梭梭柴,大棵的,码得跟房一样高,劈一根柴就能烧半天。
④现在,我们再不会烧这些柴禾了。我们把它们当没用的东西乱扔在院子,却又舍不得送人或扔掉。我们想,或许哪一天没有煤了,没有暖气了,还要靠它烧饭取暖,只是到了那时我们已不知该怎样来烧它。劈柴的那把斧头几经搬家已扔得不见,家里已没有能够烧柴禾的炉子。即便这样我们也没扔掉那些柴禾,再搬一次家还会带上它们。它们是家的一部分。那个墙根就应该码着柴禾,那个院角垛着草,中间停着车,柱子上拴着牛和驴。一个完好的家院就应该是这样的。许多个冬天,那些柴禾埋在深雪里,尽管从没人去动它们,但我们知道那堆雪中埋着柴禾,我们在心里需要它们,它让我们放心度过一个个寒冬。
⑤那堆梭柴就这样在院墙根呆了20年,没有谁去管过它们。有一年扩菜地,往墙角移过一次,比以前轻多了,扔过去便断成几截子,颜色也由原来的铁青变成灰黑。另一年一棵葫芦秧爬到柴堆上,肥大的叶子几乎把柴禾全遮盖住,那该是它们最凉爽的一个夏季了,秋天我们为摘一棵大葫芦走到这个墙角,葫芦卡在横七竖八的柴堆中,搬移柴禾时我又一次感觉到它们腐败的程度,除此之外似乎再没有人动过。在那个墙角里它们独自过了许多年,静悄悄地自己【 】(A.消磨 B.燃烧 C.融解)掉了。
⑥最后,它们变成一堆灰时,我可以说,我们没有烧它,它们自己变成这样的。我们一直看着它们变成了这样,从第一滴雨落到它们身上,第一层青皮在风中开裂我们就看见了。它们根部的茬头朽掉,像土一样零落在地时我们看见了。深处的木质开始发黑时我们看见了,全都看见了。
⑦当我死的时候,人们一样可以坦然地说,他是自己死掉的。墙说,我们只为他挡风御寒,从没堵他的路。坑说,我没陷害他,每次他都绕过去。风说,他的背不是我刮弯的,他的脸不是我吹旧的,眼睛不是我吹瞎的。雨说,我只淋湿他的头发和衣服,他的心是干燥的,雨下不到他心里。土说,我们埋不住这个人,梦中他飞得比所有尘土都高。
⑧可是,我不会说。没谁听见一个死掉的人怎么说。
⑨我一样没听见一堆成灰的梭梭柴,最后说了什么。
(文/刘亮程,略有改动)
14. 请围绕选文所写的关于柴禾的主要事件,将下列表格补充完整。
时间 柴禾的经历 我们的心理
① 柴垛不高,底子很厚 期待
现在 被乱扔在院子里 放心
20年后 变成一堆灰 ②
【答案】 ①刚到父亲住处时;②自责/愧疚/反思
请从“消磨”“燃烧”“融解”三个词中选择一个最恰当的填入选文第⑤段的【 】处,并说说你这样选择的理由。
【答案】示例:燃烧最恰当。燃烧本是柴禾的归宿,符合柴禾本身的特性,呼应前文“烧这些柴禾”,表达作者作为旁观者的自责、无奈与惋惜。
16. 文章主要写的是“柴禾”,但又不只是写“柴禾”,请结合全文说说“柴禾”中包含的丰富意蕴。
【答案示例】①柴禾曾经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资,烧火做饭,驱寒取暖,逐渐成为家力的象征。
②随着时代的变化,煤炭的普及,那堆柴禾已失去了它的实用价值,但是那堆柴禾已成为我们不可或缺的精神需求,是家庭的一份子,它的存在让我们内心感到慰藉。或者:柴禾寄托了我们对于过去传统生活方式的回忆和怀念。
③柴禾隐喻曾经符合时代需要,甚至主动迎合主流价值观的人,因为时代的变迁,最后反而成为了牺牲品,表达了作者对微小生命流逝的冷漠态度的自责、愧疚、与反思。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期末复习之文学类文本阅读
☆常考题型答题技巧
考点1:句子赏析题
两个角度:修辞角度与描写角度。
修辞角度答题步骤:①点明修辞手法;②分析手法;③分析表达效果(即“人/事/物”的特征)④表达的情感(双向考虑) ⑤侧面表现、结构作用
示例: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比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的……,表达了“我”对…的……情感。 (侧面表现了……,结构上为下文……)
人物描写角度答题技巧(可以在常用描写手法里选择一个进行举例回答)
步骤:①点明人物描写手法;②分析手法(点出描写词);③分析表达效果(即人物特征);④表达的情感(双向考虑) ⑤侧面表现、结构作用
示例:运用了(动作描写)的手法,运用“xx”“xx”等动词,生动形象地展现出…在……时的……;表达了作者对……的情感。(侧面表现了……,结构上为下文……)
环境描写:从内容、情节、人物、主旨等四个角度分析其作用。
①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时间地点天气人物等); ②渲染氛围;
③烘托人物形象、心理、情感,暗示人物命运或事件走向; ④作为铺垫,推动情节发展;
⑤深化主旨。
例1.
转身
李汉荣
①一转身,那个动人的身影就不见了。在人海里,想再次打捞到她,再次与她相遇,哪怕匆匆一瞬,都是不可能了。
②在都市、在广场、在车站、在机场、在大街、在超市、在乡野、在人流聚散的地方,我曾经有这种感受:转身,就是永别。
③那一次我在北京火车站等车。在拥挤的人流里,我不小心踩了右边的年轻人。我正准备道歉或接受责备,却看见转过来一张文雅谦和的脸,他说:“对不起,我挡着你了。”我竟然被感动了,只顾欣赏这张善良、有教养的脸,只顾欣赏这江南的表情,却忘了对他说声谢谢,把诚挚的心情告诉他。当我忽然记起,正要张口表达,人潮猛然涌了过来,一转身,我已找不到他,只看见攒动的人头,闪动的各色衣服……
④还记得那年春天,我一人在秦岭深处行走,山路两旁开满野花:灯芯花、野草莓花、苜蓿花、蒲公英花……路下面的小河,清澈如镜,温柔如绸,淙淙的水声像母亲轻唤谁的乳名。四周的群山,一律被松树、柏树、桦树和茂密灌木覆盖。闻着花香,听着水声,看着山色,我恍然似已进古代,入了那“拈花微笑”的仙境。正在此时,迎面走来一位小女孩,她头上插了几朵野花,手里拿着一束菖蒲,好看的脸上满是羞涩,浑身洋溢着纯真的自然气息。但我不便过分地注意她,我怕她受到惊吓。于是我停下来,给她让路,然后静静地看她远去,欣赏着她的背影,却记不清她的眼睛和脸究竟是什么样子,匆匆的一瞥里只看到“好看”的朦胧感觉。也许,或者是一定的,我这一生只有这一次和她相遇了,只有这一次,在她还是小女孩的时候,我突然感到十分的失落和惆怅。怎么办呢?我想多看她一眼,看仔细些。我想在记忆里逼真地收藏一个像野花一样纯真的秦岭女孩。这也许是她一生里最生动的瞬间,我记起了泰戈尔的诗句:“你不知道你是多么美丽,你像花一样盲目。”我情不自禁地转过身来,沿着小女孩走的方向走着,走到山路转弯的地方,出现了个三岔路口。我已经无法知道小女孩走进了哪一条路径。就那么一转身,她消失在命运的路径,也许就是我此生永远都不能踏上的路径……
⑤冬天,已经很冷了,西伯利亚寒流远道而来,遭遇袭击的当然是穷人,最可怜的是乞丐。乞丐不多,但不多的乞丐也常常有力地触动和唤醒我们冬眠的良心。在南大街路口,我看见一位衣服褴褛的中年乞丐。_____________。我急忙赶回家,拿上我去年穿过的那件防寒服给他。可是来到南大街,已看不见他,于是我在东大街找他,又在北大街找他,都没有找到。最后我来到丁字路口,还是没有找到他,却遇到了一个老年乞丐,一转身,苦难转换了方向,交换了背影,但苦难的身份没有改变,都是苦难。于是我把防寒的衣服披在了这位贫苦的老人身上,希望他下降的体温能稍稍回升,希望降温的人性能稍稍回升。我由此想到亚洲的穷人,非洲的穷人,全世界的穷人,想到徘徊在文明大街上的那些孤苦身影,一转身,他们到哪里去了?而文明,你能否追上去,轻轻拉起那褴褛的衣襟,或者握着那空空的手,仔细看看他们的眼睛?他们到哪里去了,一转身?
⑥一转身,车窗外的河流已经不知去向;一转身,门前的那只鸟不见踪影;一转身,天上的那座虹桥已经悄然消失;一转身,水里的鱼已经没入深渊;一转身,父亲已经走远,新垒的坟上,墓草青青……
⑦旭日一转身变成落日,青丝一转身变成白发,爱情一转身变成婚姻,诗一转身变成散文,羊群一转身变成毛衣……等一等,等一等,能否再转回来?
17. 中第④段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方法,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其表达作用。
路下面的小河,清澈如镜,温柔如绸,淙淙的水声像母亲轻唤谁的乳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2.
那一束光
①我坐火车去一个叫宣威的小城参加会议,这趟火车要穿过家乡的村庄。我家离铁路并不远, 一上车我就打电话告诉母亲。母亲很高兴:“大概几点钟到?”我不免遗憾:“可惜村里没有站' 不然可以回家看看。”母亲说:“你忙你的,我身体好好的,不用管。”说完,电话里一阵沉默。
②我理解这时的沉默。我与母亲都不太善于表达感情,诸如爱与想念这类的话语,我们一句也说不出来。
③父亲在世时,我们都习惯这种沉默,此时却让我内心紧缩。近些年,我隔三岔五总要打个电话问问,就为听听母亲的声音。如果不是假期或者有特殊事情,我一般很少回家。因为每次母亲都 会责怪我:“我身体好好的不用挂念,打个电话就行了,那么远,跑来跑去浪费车费!”我理解母 亲的本意,儿子好不容易在城里立足,她不愿意耽搁儿子的时间。在母亲眼里,总是把孩子看得重于泰山,却把自己看得轻于鸿毛。
④但是,车过村庄,母子相距几百米却不能相见,对我来说终究是一个大大的遗憾。于是,我打破沉默,脱口而出:“妈,要不火车快到的时候,我打电话给你,你去村里的铁路口等我,我在7号车厢的门口,会向你招手,你就可以看见我,我也可以看见你了。”母亲很高兴,竟一口答应下来。
⑤想想这个提议,我自己也觉得有点意外和为难。
⑥我们都知道,那个叫小米田的路口是连接村庄与田地的一个主要路口。近些年火车多次提速,铁路沿线早在十多年前就全线封闭了。火车通过那个道口估计就是一闪而过吧,我与母亲相互能看见吗?夜色中让母亲在路口等着见我,这算是怎么回事?
⑦火车一过沾益县城,我就给母亲打电话,沾益县城离老家松林村估计不到二十公里,估计不到十分钟我就可以看见母亲。此时一阴一暗,车里车外仿佛两个世界。窗外模糊一片,夜色包裹着车厢,我计算着时间与路程,却总不能看见熟悉的村庄,焦躁中,却看见远远的路上放着光芒的“施家屯收费站''白色大字突然出现了。“施家屯”已是隔壁村庄,火车刚在1分钟前驶过松林村。
⑧我颓然地打电话告诉母亲:“妈,天太黑了,我还没等看见你,火车就已经到了施家屯。” 母亲也说:“刚才有趟火车经过,太快了,没有看见你。我想应该就是这趟火车,知道你坐在上面,就行了。”
⑨年迈的母亲在黑夜的冷风中站着,我在明亮、温暖的车厢里坐着,本想让她看见我,我也看见她,却害得她在路边白白等待和空欢喜一场。
⑩我不甘心,对母亲说:“妈,要不明晚我返回时,在最近的曲靖站下?站上有到村里的汽车,半个小时就到家了,住一晚再回昆明,方便得很。”电话里,母亲慌忙阻止,仿佛我如果这样做,都是因为她引起的。我只好告诉母亲:“那明晚还是在这个路口。到时候我会站在最后一个车厢的车门旁招手,我们一定可以看见对方!”
我内心开始重新燃起希望和期待。
翌日返程,我早早地走到最后一节车厢的车门旁。黑夜的火车如一条光带在铁轨上漂移,伏在玻璃上,我把眼睛使劲睁大,可还是很难希清车窗外的任何景物。
这时候,我又看见了“施家屯”这儿个字。
车内外温差大,窗户上起了一层薄薄的霁。我慌忙用手掌擦拭玻璃,用双手罩住眼眶,以遮挡车内的亮光,在微弱的光线下仔细搜寻外面的一景一物。我终于能看见车灯照出几米远模糊的路面轮廓,还看见了如萤火样的村庄里的昏黄灯光。
就在一个路口,我突然看见有束手电筒光在黑暗中照着火车!我刚要摇手呼喊,火车又过去了 !
我忙掏出电话,激动地告诉母亲:“妈,我看见你在路口了。”
母亲在电话里说:“我也看见你了。”
两句话说完,车外再没有了村庄,母亲越来越远了。
我在夜色的火车中,不过是一晃而过的黑点,那个叫作小米田的道口,不过只有三四米宽,而站在道口等我的母亲,她还没有一米六高啊
(原文有删改)
18.请从描写的角度赏析第 段划线句子。(4分)
我慌忙用手掌擦拭玻璃,用双手罩住眼眶,以遮挡车内的亮光,在微弱的光线下仔细搜寻外面的一景一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2标题含义题
答题角度:表层与深层
表层从(本义字面义)入手;
深层:①概括文章内容(即文中义,文中直接解释标题的内容)
②人物精神人物形象等(考虑比喻义象征义等)
③文章主旨(作者写作目的、情感态度等)
例3.
最美的流星
①天黑透了,枪炮声已渐渐停止,战士们蜷缩在战壕里,暂时放松一下紧张的心情。经过一天的激战,两翼的阵地已落入敌手。这个营所在的阵地已被分割合围,情势非常危急,而且伤亡惨重。如果天亮敌人发起进攻,是无论如何也抵挡不住的,大家都很担忧。
②李小豪仰卧在战壕里,剧烈的心跳好长时间才平缓下来。他望向黑沉沉的天空,这本是一个很晴朗的夜,没有月亮,星光都点点地闪现出来。蓦地,一颗流星拖着一条光尾划破夜空,消失于远方。身旁的战友张南也看着星空,说:“天上一颗流星,地上就会死一个人,不知谁又要牺牲了!”李小豪说:“迷信!咱们牺牲了那么多的战友,那流星还不下成雨?”张南躬起身子,说:“那是白天,你能看见吗?”说完又重重地躺下,叹了口气说:“要是明早敌人再发起进攻,可怎么办呢?”李小豪亦是无语。
③这时,战壕那边一阵骚动,两人忙奔过去,只见负重伤的副营长已经牺牲了。那一刻,两人都想起了刚才那颗流星。营长阴沉着脸说:“咱们不能这样坐以待毙,应该派人突围出去,向主力部队汇报战况,然后里外央击歼灭敌人!”由于电台损坏,和大部队早已联络不上了。张南挺身而出:“营长,我突出去!带主力部队连夜赶回来,把敌人全消灭掉!”营长看了看张南,点了点头,拿出一颗信号弹装进手枪,交到张南手里,说:“大部队要开始进攻的时候,你打出信号弹,我们就反攻!”张南把手枪往腰里一别,跃出战壕,消失在黑暗中。
④过了一会儿,远处传来枪声,战壕里的人全都把心提到了嗓子眼儿。特别是李小豪,更是坐卧不安。良久,枪声停止了,战壕里一阵沉寂,每个人都望向黑沉沉的远方,也不知张南有没有突围成功。大家能做的,只是这种煎熬般的等待。时间缓慢地流逝着,李小豪不睛地盯着夜空,并没有流星再划落,张南应该没事吧!
⑤已近午夜,一些战士已经睡着了,而李小豪依然望着夜空,此时他最怕的,就是有流星,他也有些相信张南的话了。张南和他不仅是战友,还是同乡,两人一起参军,从抗战到解放战争,他们都在一起。 正自想着,忽然,一颗流星从远方天际升起,闪过一道绚丽的光。李小豪吓得一下子坐起来,心里一片茫然和悲哀,张南完了!直到身边的战士抄起武器,远处也传来枪声,他才蓦然惊觉,那不是流星,是信号弹,是张南打出的信号弹!随着营长的一声“冲”,他们跃出战壕,向敌人的阵地扑去。
⑥李小豪得知好友张南没事,信心大增,他一边冲一边灵活地躲闪着敌人的火力。喊杀声震天,主力部队已突破敌人的第一道防线,反包围成功、在炮火的光亮中,李小豪忽然看见了张南,他急忙移动过去,张南正向阵地上的残敌射击。李小豪刚跑过去,张南却忽然一晃栽倒在地。李小豪扑过去抱起他,见他头上和胸前都冒出血来,一时心慌,大喊他的名字。张南睁开眼睛,见是李小豪,吃力地说:“我是不成了!兄弟,刚才你看见流星没有?那就是我的星星!”李小豪望了一眼夜空,含着泪说:“我看见了,那个流星最大,最好看!”同时,他想起了那颗美丽的信号弹。张南闻言嘴角泛起一丝微笑,慢慢地闭上了眼睛。
⑦许多年过去,枪炮之声早已成了遥远的回忆,李小豪常常在夜里醒来,望向窗外的星空。偶尔会看见流星,他的心就会风起云涌。是的,这许多年中,这一辈子,他再也不会看见那个漆黑的夜里,那颗带着希望的星星从黑暗中升起。那是生命中最灿烂的流星,让他心里时时划过怀念与感动。
问题:分析标题中“流星”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3. 标题作用
①概括文章内容 ; ②交代文章背景(时间地点人物环境等);
③渲染氛围,奠定情感基调; ④点明/暗示文章主旨;
⑤作为线索,贯穿全文; ⑥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⑦运用写作手法(象征、比喻等),意蕴深刻;
⑧特殊写法(标题新颖如哲理句、诗句、数字等形式),激发读者阅读兴趣,丰富文章内涵等。
考点4. 词语角度赏析题
①词语本义 ②文中义
③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人/事/物的……特征 (或)运用…修辞+修辞手法作用
④表达了……情感 ⑤侧面表现、结构作用
考点5. 句段作用
答题角度: (1) 内容上与结构上
内容上(具体叙写内容、情感主旨、人物形象、主旨、写作手法等);
结构上(根据开头、中间、结尾不同位置分析作用。 )
开头:开篇点题、总领全文、引出下文……
中间: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与前文呼应、为下文作铺垫……
结尾:总结全文、收束全篇、首尾呼应……
例4.
将军岭
刘建超
①将军离休,按待遇可以到干休所休养。
②将军没去,硬是拽着噘着嘴老大不愿意的夫人回了豫西老家,一个叫秃岭的山村。
③正是深秋,将军和夫人坐着铁轱辘牛车,慢慢腾腾沿着坑坑洼洼的土路颠簸着进了村。夫人看着光秃秃的山岭,看着眼前墙壁斑驳、瓦片零落的房子,坐在车上就哭了。将军夫人可是生长于大城市的人,原本是想留在城里安享晚年的,没想到让将军带回了穷乡僻壤的山村。
④将军却很兴奋,他说:“老婆子,你想想,有房子住,有地种,这可是天下最幸福的事情啊!”夫人抹着眼泪,开始拾掇屋子。
⑤村子里的人听说将军回了故乡,都围拢到他的屋里拉呱。将军抽着乡亲卷的“喇叭筒”说:“我回来就是想拼上后半辈子植树开荒,把咱这光秃秃的山变成绿洲。”
⑥村里人打着呵呵,一笑了事。谁信啊,秃岭干旱缺水,几辈人都在熬穷日子,谁能改变得了。在外边享完福了,回来净说大话。
⑦将军还保持着军人的习惯,每天清晨起床,跑步出操,早饭后就扛着铁锨去岭上挖树坑,说自己是“锨头部队”。坡岭地石头多,一锨铲上,冒着火星,震得虎口出血。将军不皱眉头,晚上收工就像打了胜仗一般,嘴里还哼着军歌。
⑧将军画了一幅秃岭的地图挂在墙上,挖成一个树坑就画上一面小红旗,将军说这叫持久战,终有一天红旗要插满山头。
⑨冬日黄昏,将军和夫人围坐在炉火旁。
⑩将军说:“挖好的十八个树坑,明年开春就可以种树了。”夫人点点头。
将军说:“咱这干旱少雨,光靠天吃饭不行。我找专家看过了,咱岭上也能找到水源,打几口机井就能解决问题。”夫人点点头,拉开皮箱,把存折放在将军手里。
将军找来打井队,凿出了三眼机井。当哗啦啦的水浇灌进干裂的土地时,暖暖的春阳照见了将军脸上的欢笑和夫人眼中的泪花。
节假日,将军把在城里工作的儿女们召回村里,一起上山挖坑种树。儿女们手上打了血泡,望着荒凉的秃岭发呆。
将军说:“知道当年我为什么去当兵吗 ”儿女们互相看了看,都没有回答。
将军笑了,说:“当兵,就是为了能填饱肚子。”这秃岭村十年九不收,年年都要逃荒要饭。十五岁那年,将军讨了一块玉米饼子,不想却被地主家的孩子抢走扔给了狗。将军打伤了那孩子,不敢回家,就去参加了八路军。连里发给他一把铁锨,班长说,在南泥湾开荒种地,打粮食吃饱饭,也是为抗战。别看将军年纪小,但体格健壮满把子的力气,开荒种地的表彰大会上,将军被评为劳动模范,领导亲自给他戴上了大红花。
⑩将军说:“当年那么艰苦恶劣的环境,我们都能把荒无人烟的南泥湾变成陕北‘好江南’。现在生活条件好了,我坚信能让这秃岭变成花果山。”
日子在将军的手掌间摩擦,墙上地图插上的红旗越来越多,栽种的果树开始挂果了。村民看到了希望,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将军的“锨头部队”。
将军的老战友来看望他。走进村口,向正在清理猪粪的老农打听将军,老农笑着说:“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啊。”战友们这才看清满面黝黑、一身泥水的老农就是他们的老首长啊。晚上,他们坐在院子里,吃着新摘的水果,回忆着峥嵘岁月,高唱着“解放区呀么呵嘿,太生产呀么呵嘿”,直把月亮震得躲进云里。
将军的孙子大学毕业,跟随将军的脚步,回乡创业,要把秃岭建成农业生态园。
将军欣慰地笑了,他对儿孙说:“我能留给你们的只有这张还没插满红旗的地图。你们把这块土地摆治好,让秃岭村的人脱贫致富。”
(21)现在要去秃岭村可好走了,坐上旅游大巴,沿着最美乡村公路往南三十里,走到果木葱茏的山脚,就看到生态园的招牌了,不错,就是它——将军岭生态园。
问题:分析第 段划线句在文中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演练巩固
练习一
母亲的味道
①母亲的习惯做派和别的女人完全不同,她像男人一样抽烟,喜欢盘腿坐在床上,嗓门粗大,说话的语气总像跟人吵架。最让我无法忍受的,是母亲身上的味道,又酸又臭,稍微靠近一些,便熏得我头晕恶心。后来我知道,母亲是有狐臭。都说狐臭会遗传,我却没有,反而对气味格外敏感。这使我在懂事之后,便开始远远地避开母亲。
②我10岁那年,父亲在为人盖房时从二楼摔下来去世了,从此,母亲在菜市场租了一个摊位卖鱼,一年四季穿着高筒胶鞋在水里蹚来蹚去。每天晚上,母亲收摊回来,人都会累成一摊泥。我给母亲温一盆洗澡水,洗好碗后便躲进自己的房间里。可是最终还是被母亲喊出来给她搓背。母亲的身上又添了浓烈的鱼腥味,和着难闻的狐臭
味,我几乎无法呼吸,胡乱搓几把,便逃也似地离开,心里充满了嫌弃。
③那年冬天,因为城市改造重建,那个莱市场被拆除,母亲失业了。母亲的失业,意味着这个家失去了最坚实的支撑,也意味着我的大学梦将成为一个泡影。那些夜里,母亲似乎一直在咳嗽,有一次,我被母亲的咳嗽声惊醒,我走到母亲的房前,房门虚掩着,母亲背对着我在擦父亲的照片,我听见母亲对着照片说:“····真真这丫头从小心气就高,我不能把她给耽误了·····.”
④我站在门外,心突然又酸又软,泪水成串地滴落下来·····.
⑤母亲终于找到了新的工作,是在一家医院里打扫卫生。每天早上五点起床,赶到医院,拖地板。洗马桶,在八点之前,要把整幢楼的卫生全部打扫完毕。这份又脏又累没有人愿意干的活,母亲却做得很开心。地身上的味道越来越复杂,有时是刺鼻的消毒药水的味道,有时是清洗剂的淡淡香味。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太熟悉的缘故,母亲身上的狐臭味越来越淡,到后来,我竟闻不出那种气味了。
⑥后来,我如愿以偿,考进北京读大学。每隔一段日子,母亲准时寄钱和信未,总是说让我安心念书,说自己很好····薄薄的信纸上,仍然是母亲特有的复杂味道。大二的寒假,我回家过春节,在小城下车,已经是夜里十点。地上铺着厚厚的雪,寒气逼人。我走出车站,搓着冻僵的双手,疾步往家赶。刚出车站,就听见一声熟悉的吆喝:“烤红薯,香甜的烤红薯·····”是那个我一直听了二十年的口音。我慢慢走过去。直到我走近,母亲才怔了怔,扑过来为我拍肩上的雪,一把把我拉到炉子旁,把一个烤红薯塞在我手里,一迭声地问我:“冷吗?累吗?甜吗?”母亲身上满是烤红薯香甜的味道,很浓很浓的香味。
⑦那夜我帮母亲推着车一起回家,一路上母亲絮絮叨叨说了很多。母亲说上了年纪手脚不灵便,医院的活人家不让做了;母亲说一斤烤红薯能挣三毛钱,卖一天,也能挣不少钱呢;母亲还说,我有钱,你在学校一定不能替我省钱,要吃好···..·
⑧我跟在母亲身后,看着母亲瘦小的背影和迟缓的步履,感动到什么话都说不出,泪悄悄地模糊了双眼。
⑨研究生毕业后,我拒绝了北京好几家大公司的挽留,执意回了老家那个小城。母亲很歉疚:都是我,不然你留在北京发展多好。咱这小城,委屈你了。我笑着跟母亲开玩笑说,北京再好,没有妈妈,也是一座空城。母亲笑,不再说什么,起身收拾碗筷,却背过身,手在脸上迅速地抹了一下,又抹了一下。
⑩回家以后,帮母亲洗澡,成了我每天必做的功课。每当这时,母亲身上的狐臭味、鱼腥味、汗酸味、香烟味、消毒水味、烤红薯味、油烟味-那些为了养活一个家而产生的味道,此刻全都消失殆尽。
我闻到的,是芬芳的香味,那种淡而舒缓的芳香,才是母亲真正的味道。
8.阅读全文,请完成以下表格。(3分)
时间 事件 “我”的感受和心情
①
我10岁那年 给母亲搓背,闻到鱼 腥味和狐臭味
那年冬天 ②
又酸又软
大二的寒假 帮母亲一起推车回 家,听母亲絮絮叨叨 ③
19.请从描写的角度赏析文中第⑥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4分)
直到我走近,母亲才怔了怔,扑过来为我拍肩上的雪,一把把我拉到炉子旁,把一个烤红薯塞在我手里,一选声地问我:“冷吗?累吗?甜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请简要分析文章最后一段的作用,并结合文章内容和链接材料,谈谈你的理解和感悟。(5分)
【链接材料】丁尚彪,是日本上映的纪录片电影《含泪活着》中的男主人公,35岁那年他借钱从上海来到东京,只为改变一家人的命运。他每天小心翼翼地辗转于多个打工地点,任何脏活累活都干过。15年的时间,丁尚彪没和妻女团聚,最终以自己的“搏命钱”,实现了女儿进入美国医科大学的留学梦想。这部纪录片上映当年,感动了无数日本人,许多日本人在留言中写道:“中国的父亲如此无怨无悔地为家庭为儿女付出,太让人感动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练习二
谢谢你允我回报
①探视之后,我离开重症监护室,走出医院,走到附近的商厦——我想给他买块表。
②在专柜前选中一款机械表:银色表盘,金属表链。我确定他喜欢,别问为什么,他没说过,但我就是知道。 价位适中,不算昂贵,否则他会心疼钱;也不算便宜,否则我会心疼给他的不够好。这样的选择,可以让我和他都 心安。付款后,让营业员将表链拆掉两个扣。我知道他手腕的尺寸,也知道他喜欢将手表略宽松地环在腕上,可以 不时轻轻晃晃。包装盒精美宽大,我将它抱在胸前,走回医院。
③这是他被送入重症监护室的第三天,状况并没有明显好转。家人都在做最坏的打算,但我却坚信他会醒过来。 我只想他醒来时对他说: “爸,给,你要的手表。 ”
④没错,这块腕表,是他入院前要过的。一次吃晚饭时,他半开玩笑说:“ 闺女,看我这表该换换了!年头太 长,越来越不准了,每天都会差个两分钟。 ”我不假思索,当即应允:“买。 ”过了一会儿才笑着反问:“干嘛又 让我买? ”他呵呵地笑:“最近你不是刚赚了稿费嘛,还不好好孝敬孝敬你爸? ”入口的米饭喷了一桌子,我哈哈 大笑: “爸,你也太有心计了! ”
⑤是的,爸爸有心计,最重要的是,他知道我的软肋在哪儿,一戳就中。我的软肋连我妈都知道,她常说:“欠 你爸的,迟早是要还的。 ”
⑥没错,我欠他的。在我成长的那么多年,仅是物质的亏欠便不计其数。
⑦读初二时,小城里富裕人家的姑娘流行骑那种彩色变速车。班里有了第一辆,我眼热不已。回来一说,我妈 眼睛瞪得老大:“那么贵,咱可买不起!”他半天不语,然后静静看向我又失落又不甘的眼神,只说了一个字:“买。” 然后真就买了。为此,全家人集体节衣缩食两个月。工作之余一向喜欢种花养草的他,还去一家修理厂打了两个月 短工。
⑧这并不是特殊事例,而是常态。在我成长的年代,生活并不丰裕,但他总是倾其所有宠我爱我。
⑨所以,早到了该还的时候了。
⑩他也拿捏住了这一点,于是这些年,我和他常会有这样的对话——
“ 闺女,这手机按键不大好用了。 ”
“换。 ”
“ 闺女,今天上街看到一种电动车又轻便又好看。 ”
“买。 ”
“ 闺女,对门你李伯伯的儿子给他买了个按摩椅,看着挺好的。 ”
“买。 ”
我妈总嫌他向闺女要这要那,而我明白,从前他的给,现在他的要,其实都是对我的好——他知道,如果不 给我宠爱他的机会,我此生怎会安心?所以,他只管笑呵呵地要,我只管翻着白眼给,从来没有多余环节。
还记得他第一次跟我要的是一顶“只有在大城市才能买到的毛呢礼帽 ”。当时,我几乎跑遍了大大小小的商 场,好不容易才寻到他想要的那一款。付账,将礼帽小心装好。我松了口气,然后想象他戴上这顶礼帽的模样,想 象他欣喜得犹如一个孩子得到心爱玩具的眼神,我突然被一种庞大的幸福感击中了。
这种幸福感从不曾有,又无法言语,是任何一种快乐都不能代替的。而这种幸福感,他早早就知道了吧?在 那些年,他绞尽脑汁又倾尽一切宠爱我的时候,曾经一一享受过吧?所以,他要把这种幸福传递到我手中,让我一 遍遍感受和重温。
我只想说,他做父亲的智慧超过很多人。我见过太多父母为子女含辛茹苦倾尽一切,却舍不得让孩子分担分 毫;我见过太多父母把一生的苦难尝尽,却舍不得分享子女人生的甘甜,拒绝子女的付出……可是我,从来都不认 可这种做法。在适当的时候索取回报,这正是他的智慧,也是他给予我的额外的恩赐。
(21)只是这一次,手表还没来得及买,他就被查出食道癌,手术后当晚因肺部感染被送入重症监护室。
(22)那晚,我在监护室外空寂的走廊中坐了很久,把刚买回的新腕表放在耳边,听指针“嗒嗒 ”的声音,像心跳……
(23)他是在进入重症监护室的第六天醒过来的。 医生都说是奇迹。
(24)我并不这样想。
(25)回到普通病房后,我拿出腕表递到他眼前: “爸,给,你要的手表。 ”他抬起左手手臂,示意我帮他戴上。 戴好后,他轻轻晃晃,咧开嘴笑了。我看着他,76 岁的勇敢的他,勇敢地醒过来,谢谢你,让我还可以继续偿还我 的所欠,回报他的付出。
(26)压制了许久的眼泪突然而至。
(取材于海宁的同名文章)
15.文章主要写了 4 件事,请根据表格中的提示,简要概括其余两件事。(4 分)
段落 主要内容概括
①﹣⑤ 事件 1:爸爸重病住院,我给他买表。
⑥﹣⑧ 事件 2:
⑨﹣ 事件 3:爸爸向我索要东西,我总是痛快地买给他。
④﹣④ 事件 4:
16.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以下句子。(4 分)
他半天不语,然后静静看向我又失落又不甘的眼神,只说了一个字: “买。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题目“谢谢你允我回报 ”含义丰富,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练习三
抬头看见花
张金凤
①早晨上班经过护城河岸,在花木交易区,看见鲜花散布在土里土气的旧物之间,甚是生动,我便买来几盆。小巧的花盆里,盛开着红色小花,这种花在童年时的乡村很多见,它们叶子碧绿、花开红艳且日久不凋。 乡下人管这种花叫“长寿梅”,“长寿”是说这花好养活、花期长,“梅”的来意大约是它开在冬天吧。这花并无枝干,花朵的形状如同一个小绒球。
②我把几盆长寿梅带到办公室,每个同事的桌角放一盆。 已是寒冬,万物萧瑟,这一簇簇鲜艳的“梅花”,在桌案上火焰一般跳跃,同事们都很高兴。王老师大赞曰:“以前是抬头看见一堆资料,现在是抬头看见花!”抬头看见花,多么好的意境,当我们俯案劳作,忙到头眼昏花、筋疲力尽时,一抬头,见桌案上一盆小小的长寿梅生机盎然地开着,多么令人欢喜, 心情怎能不澄澈、 明朗、欣悦? 肩疼、 颈酸、眼累、心乏等等,都被这一盆小花儿给疏解了。”
③乡下人在过年时,都要贴对联和红帖,那些小红帖就像寻找窝巢的燕子,落脚在农家屋檐下不同的角落,它们都写着相同的四个字:抬头见喜。一抬头,是红艳艳的希望,看见它,就是愉悦,就是欢欣,就是希冀,就是撞进门来的春天。
④我的一位女性好友,每次出门必然化妆并衣着讲究,尤其是在冬天,她穿着色彩艳丽的大衣,裹着飘逸的丝巾,戴着考究的帽子。她笑着说,我要给生活开朵花! 其实,她是被花治愈的人。几年前,她生病在家,有一天,她走到窗前,突然看见光秃着枝丫的玉兰开花了,那玉兰将一柄花枝探进她的窗框。那初绽的玉兰花点燃了她,她的内心一点点融化,从那天开始,她迅速康复。她还告诉我一个细节,当看见玉兰花开的那个上午,她推开窗子,楼下一个女孩正在仰头看花,目光对视时,给了她一个真诚甜美的微笑,这笑和花都是治疗她的药引子。所以,她现在也想做一枝花,开在严寒的冬天里,把别人心里的冰融化。
⑤一日,孩子在阳台喊:“快看, ‘黑森林’ 开花了!” “黑森林”是我家旁边的原生态植物园,里面有很多落叶植物,到冬天全都褪去叶子,赤裸着黑乎乎的粗裂枝干,单调得很。眼下隆冬天气,“黑森林”怎么会开花? 我从阳台看过去,那些黑乎乎的树枝上,还真是闪闪烁烁地“开”着不少“花”,有的像桃花般粉红,有的像石榴花般鲜艳,也有迎春花一样金灿灿的, 花朵间还有些绿色叶子,看起来春光灿烂。 我忍不住好奇,就去看个究竟。远远见一个老人手里拿着花往树枝上绑。 见我看她,便笑着解释:攒下些鲜花、礼品盒包装纸,不如做成花儿,叫它们再开一次。让我惊异的是,这个老人竟然是植物园大门口卫生间的看护人。她和老伴一起来我们小城打工,就住在卫生间旁边的小储物间里。卫生间周围都被她栽满了花,娇艳的凤仙花和高大的蜀葵、 美人蕉开得春光流泻,惹人注目。我曾看到在小储物间里,她那穿环卫工作服的老伴坐在马扎上喝酒、吃饺子,两个老人都幸福满满的样子。我帮着老人往树枝上绑花儿时想,这些包装纸大约是她老伴捡来的吧,但是它们做出的花儿却一样的光彩绚丽。
⑥再从阳台上眺望,那一树树花让我心情莞尔、 无比温暖,那个往树上绑花的老人似乎也成了一朵花,她和那些花儿像一轮月亮, 照亮我和更多人的梦。
⑦我还曾走进一个孤寡老人的家,他行走艰难,病发窗台的皱麻石上。坐在木花旁边的他乐呵呵的,不见困顿之情。现在想来,那些生动的色彩是他为自己制时下不了炕、 出不了屋子。 他的屋子狭暗,但窗台上摆满各种各样的木花。他将树枝削掉外皮,削出一层层木屑,木屑不落,卷起来像层层花瓣。他拿颜料将那些“花儿”染成各种鲜艳的颜色,然后“栽”在造的阳光和火焰,他用来温暖、照耀自己。 当他被病痛折磨的时候,他从苦闷里抬起头的刹那,看见的是鲜艳的花,是人人期待的春天。
⑧抬头看见花! 这非常值得期待。在喧嚣忙碌的生活里, 累了、乏了、倦了的时候,猛然一抬头,与一树花对视,这是多大的幸福啊! 但四时有序,花开有时,那一束花开常常被辽阔的苍茫代替,被嘈杂的市声淹没。在没有花开的时节,乐观的人们从不等待,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和智慧,用纯洁而向美的心灵去创造,让寒冬开花,让枯枝开花,让石头开花……
⑨我们可以一边做幸福的看花人,一边把自己活成一朵花,开成一种风景,成全“抬头看见花”的景致和人生。
(有删改)
14.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或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 “长寿梅”是开在冬天的一种好养活、花期长的如小绒球的红色小花。
B. “我”的一位女性好友被盛开的玉兰花和女孩的微笑所感染,从而燃起了对生命的希望。
C. “我”从阳台看到“黑森林”里面开满了娇艳的凤仙花和高大的蜀葵、美人蕉,这些花开得春光流泻,惹人注目。
D. 孤寡老人窗前摆满各种各样的木花,但他依然无法走出病痛折磨的困顿。
E. 文章写了很多“花”,既写了自然界的真花,也写了人们创造出来的花。
15. 请结合上下文,分析第⑥段中加点词“照亮”的表达效果。
那个往树上绑花的老人似乎也成了一朵花,她和那些花儿像一轮月亮,照亮我和更多人的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你结合文章内容和主旨,说说你对标题“抬头看见花”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练习四
示爱
廖玉蕙
①女儿常常给我灌迷汤。我的文章写好了,念给她听,她总是再三赞叹:“妈,你写得真好!你真的好棒哦!”
②听完不算,还要把稿子拿过去,自己再看一遍,一副爱不释手的模样,使我的虚荣心得到极大的满足。
③我偶尔买了新衣,在镜子前试穿时,女儿总在一旁全程参与,并不厌其烦地给我说:“这件衣服真好看,以后你不穿了,不要送给别人,就送给我好吗?”
④家里的白板上,不时地会出现一些道谢或道歉的话,甚至一些示爱的文字。有时,在学校上了一天课,精疲力竭地回家,看到女儿上学前在白板上留了这样的话:“亲爱的爸妈,你们辛苦了!我爱你们!女儿敬上。”
⑤霎时间,疲累全消,觉得人生并非毫无意义。
⑥那年,父亲过世已有一段时日,母亲心情抑郁,寡言少语。为了排解她的寂寞,我们接她北上和我们同住。母亲一向手脚伶俐,在那一段时日里,她总是抢着帮我做饭。我当时除教书外,还得去上博士班的课程,有了母亲的帮忙,我少操了不少心,不论是工作上还是精神上都受益良多。
⑦一日,我在理工学院教完早上的四节课,又赶着下午两点去东吴大学当学生。在驱车回家的途中,我想起这些日子以来,每次急匆匆地踏进家门,母亲每次都会及时端出热腾腾的饭菜。相较于以往潦草的简餐,有母亲在的日子,实在是太幸福了。而我尽管早就有这样的感觉,为什么从来未曾向母亲表达内心的感受呢?我不是常常因为女儿的甜言蜜语而觉得精神百倍吗?难道我的母亲就不想听她女儿的感谢吗?我十分懊悔,觉得作为一个成年人,我都比不上我的女儿。车程蛮长的,我有足够的时间来培养勇气。我决定一进门就启齿。
⑧然而,当房门一打开,母亲赶忙迎上来,从我手中接过公文包,朝我说:“回来了!吃饭啰……”我突然一阵害羞,因而错失了时机。我决定再接再厉,我对自己说:“没关系,第一次总是最难的,跨过了这一关,以后就简单了。”
⑨吃饭时,我一直在伺机行动,以至于显得有些心不在焉,几次答非所问。母亲奇怪地问我:“你今天是怎么了?为什么奇奇怪怪的?”
⑩我开始佩服女儿了,她为什么总能把感情表达得如此自然,一点儿也不别扭,而我却这般费力!饭吃完了,我还是没说,心里好着急,再不把握机会,这句话恐怕只能永远藏在心里了。
一顿饭的时间过得很快,我放下筷子,低头看着空碗,感觉胸膛里有战鼓在擂动。我深深吸了口气说:“妈!我觉得自己好幸福!四十几岁的人,还有妈妈做了热腾腾的饭菜等我回来吃。我爱您,妈妈!”
我头都不敢抬地很快说完,也不敢去看母亲的表情,便急急地奔进书房,取了下午要带的书,仓促地夺门而去。
那天傍晚,我从学校回来,悄悄地打开门进屋。母亲已在厨房忙着,我发现自从父亲过世后就不曾开口唱歌的母亲,居然又恢复了以前的习惯——在厨房里一边择着菜,一边唱着歌。
(摘自《人生情感散文》有删改)
17. 【梳理概括】通读全文,梳理有关“我”向“母亲”示爱的情节,填写下表。
情节 “我”的心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懊悔
打开房门,母亲迎上来帮我拿公文包。 ②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紧张
回到家,我发现母亲恢复了以前的习惯。 ④___________
18. 【分析鉴赏】请赏析第⑦段中加点词语表达效果。
在驱车回家的途中,我想起这些日子以来,每次急匆匆地踏进家门,母亲每次都会及时端出热腾腾的饭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 【理解探究】请结合文章主旨以及链接材料,说说你对“向家人示爱”这种行为看法和感悟。
【链接材料】小胡是一名初二的学生,周五主题班会结束后,班主任倡导大家周末回家给家长一个大大的拥抱,并且表达自己对父母的爱和感谢。小胡放学后没有直接回家,他去烘焙店给妈妈买了甜点才回家。他一打开房门,刚想说话,妈妈就唠叨起来:“今天怎么这么晚……我跟你讲……马上就期末考试了……”小胡默默地回到了自己房间,他心想:我的家长根本不需要我的爱和感谢,我再也不做这样的傻事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练习五
柴禾
①我们搬离黄沙梁时,那垛烧剩下一半的梭梭柴,也几乎一根不留地装上车,拉到了元兴宫村。元兴宫离煤矿很近,取暖做饭都烧煤,那些柴禾因此留了下来。
②柴垛是家力的象征。有一大垛柴禾的人家,必定有一头壮牲口、一辆好车,自然,还有几个能干的人。这些好东西碰巧凑在一起了就能成大事、出大景象。可是,这些好东西又很难全凑在一起。有的人家有一头壮牛,车却破破烂烂,经常坏在远路上。有的人家置了辆新车,能装几千斤东西,牛却体弱得不行。还有的人家,车、马都配地道了,人却不行——死了,或者老得干不动活。
③我们刚到父亲的住处时,家里的牛、车还算齐备,只是牛稍老了些。柴垛虽然不高,柴禾底子却很厚大排场,不像一般人家的柴禾,小小气气的一堆,都不敢叫柴垛。先是父亲带我们进沙漠拉柴,接着大哥单独赶车进沙漠拉柴,接着是我、三弟,等到四弟能单独进沙漠拉柴时,我们已另买了头黑母牛,车轱辘也换成新的,柴垛更提没有哪家可比,全是梭梭柴,大棵的,码得跟房一样高,劈一根柴就能烧半天。
④现在,我们再不会烧这些柴禾了。我们把它们当没用的东西乱扔在院子,却又舍不得送人或扔掉。我们想,或许哪一天没有煤了,没有暖气了,还要靠它烧饭取暖,只是到了那时我们已不知该怎样来烧它。劈柴的那把斧头几经搬家已扔得不见,家里已没有能够烧柴禾的炉子。即便这样我们也没扔掉那些柴禾,再搬一次家还会带上它们。它们是家的一部分。那个墙根就应该码着柴禾,那个院角垛着草,中间停着车,柱子上拴着牛和驴。一个完好的家院就应该是这样的。许多个冬天,那些柴禾埋在深雪里,尽管从没人去动它们,但我们知道那堆雪中埋着柴禾,我们在心里需要它们,它让我们放心度过一个个寒冬。
⑤那堆梭柴就这样在院墙根呆了20年,没有谁去管过它们。有一年扩菜地,往墙角移过一次,比以前轻多了,扔过去便断成几截子,颜色也由原来的铁青变成灰黑。另一年一棵葫芦秧爬到柴堆上,肥大的叶子几乎把柴禾全遮盖住,那该是它们最凉爽的一个夏季了,秋天我们为摘一棵大葫芦走到这个墙角,葫芦卡在横七竖八的柴堆中,搬移柴禾时我又一次感觉到它们腐败的程度,除此之外似乎再没有人动过。在那个墙角里它们独自过了许多年,静悄悄地自己【 】(A.消磨 B.燃烧 C.融解)掉了。
⑥最后,它们变成一堆灰时,我可以说,我们没有烧它,它们自己变成这样的。我们一直看着它们变成了这样,从第一滴雨落到它们身上,第一层青皮在风中开裂我们就看见了。它们根部的茬头朽掉,像土一样零落在地时我们看见了。深处的木质开始发黑时我们看见了,全都看见了。
⑦当我死的时候,人们一样可以坦然地说,他是自己死掉的。墙说,我们只为他挡风御寒,从没堵他的路。坑说,我没陷害他,每次他都绕过去。风说,他的背不是我刮弯的,他的脸不是我吹旧的,眼睛不是我吹瞎的。雨说,我只淋湿他的头发和衣服,他的心是干燥的,雨下不到他心里。土说,我们埋不住这个人,梦中他飞得比所有尘土都高。
⑧可是,我不会说。没谁听见一个死掉的人怎么说。
⑨我一样没听见一堆成灰的梭梭柴,最后说了什么。
(文/刘亮程,略有改动)
14. 请围绕选文所写的关于柴禾的主要事件,将下列表格补充完整。
时间 柴禾的经历 我们的心理
① 柴垛不高,底子很厚 期待
现在 被乱扔在院子里 放心
20年后 变成一堆灰 ②
请从“消磨”“燃烧”“融解”三个词中选择一个最恰当的填入选文第⑤段的【 】处,并说说你这样选择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文章主要写的是“柴禾”,但又不只是写“柴禾”,请结合全文说说“柴禾”中包含的丰富意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