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荣昌区保安中学2016届九年级下学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重庆市荣昌区保安中学2016届九年级下学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98.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川教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4-06 17:58: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重庆市荣昌区保安中学15-16学年第二学期九年级第一次月考
历史试题
考试时间:45分钟 与政治共用90分钟 满分: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按答题卡的要求作答。
1.隋朝大运河是一条贯通南北的交通大动脉,被称为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观。它分为四段,最北面的一段是
A.永济渠 B.通济渠 C.邗沟 D.江南河
2.右图所示为我国古代发明的一种工具,“形似纺车,四周缚以竹筒,依靠水力旋转,转动时,低则舀水,高则泻水,昼夜不息,并能把低水引用到高地灌溉”。它的主要用途是
A.交通运输 B.纸张印刷
C.农业生产 D.陶器制作
3.“开元年间,左右藏库,财物山积,不可任数。四方丰稔,百姓殷富。”材料直接反映了唐朝开元年间
A.政治清明 B.经济繁荣
C.民族团结 D.文化昌盛
4.下列历史人物与相关史实的搭配,正确的是
A.唐太宗----任用姚崇、宋璟为相 B.唐玄宗----将金城公主嫁到吐蕃
C.玄奘----到天竺学习佛经 D.毕昇----编著《本草纲目》
5、1909年,重庆总商会在人民的支持下,从英帝国主义手中收回了( )
A、长安寺 B、王家沱 C、打枪坝 D、江北厅矿权
6、甲午中日战争后,在重庆设立商务局,大力促进民族工商业发展,积极传播改良主义思想主张的早期改良主义思想家( )
A、康有为 B、梁启超 C、谭嗣同 D、宋育人
7.《天工开物》被外国学者誉为“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它反映了明代
①医学的发展状况 ②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状况 ③手工业简单生产技术的发展状况
④航海业的发展盛况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8.新疆自古以来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清朝前期统治者加强对该地区治理的史实包括
①册封达赖和班禅 ②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③设置驻藏大臣 ④设置伊犁将军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 ②④
9.下列关于新文化运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A.以《新青年》为主阵地 B.高兴民主和科学的旗帜
C.为传播马克思主义创造了条件 D.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
10.重庆是抗战时期全国的金融中心。下列图片所示,汇集重庆金融业、有华尔街之称的是

A B C D
11.下列反法西斯斗争,按发生时间的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台儿庄战役 ②莫斯科保卫战 ③百团大战 ④苏军攻克柏林
A.①③②④ B.②④③①
C.③①④② D.④②③①
12.某同学在探究性学习中收集了下组图片,该组图片信息所反映的历史主题是

“五四”学生示威流行 开国大典 十一届三中全会会场
A.民族复兴之路 B.民主革命之路
C.社会主义道路 D.改革开放之路
13.据统计,“1979年至182年,深圳工业生产值每年平均递增81%……1983年,深圳全市总产值完成了7.2亿元,比1979年增长了11倍。”导致深圳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B.经济特区的建立
C.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 D.国有企业的改革
14.我国已进入汽车消费的时代。追溯历史,为汽车的发明作出了重大贡献的科学家是
A.莱特兄弟 B.爱迪生
C.卡尔·本茨 D.史蒂芬孙
15.揭示历史事物的内存联系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列历史事件或现象之间没有因果联系的是
A.戊戌变法---结束了封建帝制
B.大化改新---日本进入封建社会
C.第二次国共合作---抗日战争的胜利
D.《慕尼黑协定》---绥靖政策发展到顶点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1分,共5分。
阅读以下材料后判断:
唐朝科举考试科目已分常科和制举两类。常科的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字等50多种,其中明经和进士两科最为重要。科举制推动了我国文学艺术的发展,它促使一些读书人平时注意加强对古诗、律诗、词赋、散文、小说的写作训练,认真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唐玄宗时,诗赋定为科举的必试项目。唐诗名家辈出,流传至今的作品有近五万首,是人类文化史上的奇观。科举考试还专设“书学”一科,以书取士,使朝野上下莫不笃重书法,趋之若鹜。贞观、开元之治,经济繁荣,国威远扬,充满青春活力的时代,更把书法艺术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峰。唐代书法成就以楷书最为突出,对后世影响极大。唐代书法家更是不计其数,其中最杰出的代表人物有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张旭和怀素等。
-----摘编自《中华文明史讲义》
以下表述是从以上材料中得出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A”;违背了以上材料所的意思,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B”;是以上材料没有涉及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C”。
16.唐朝时期,科举制度逐渐完善,设置的科目众多。
17.唐朝时期文学领域只有诗歌得到了发展。
18.杜甫的诗歌反映了社会现实,被称为“诗史”。
19.在唐代,楷书成就最为突出,书法名家人才辈出。
20.唐朝的文化发展与该时期政治经济因素关系密切。
三、填图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21题3分,第22题2分,共5分。
17观察下图,请将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图中相应的方框内。(2分)
A 、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城市
B 、我国扩大开放的窗口城市
观察下图,请将下列航行路线的英文字母代号
填在图中相应方框内。(3分)

A.哥伦布航行路线B.达·伽马航行路线C.麦哲伦船队航行路线
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23题6分,第24题7分,共13分。
1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盛唐)开明的政治、繁荣的经济、强大的国力,促成了文化的全面繁荣,同时也使诗歌创作进入一个黄金时期。……那种追求进步的政治理想,为国家建功立业的英雄气概……乃是盛唐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也是盛唐诗歌的主流。
―――叶郎、费振刚、王天有主编《中国文化导读》
材料二 大批文化人士及中央级文化团体、报刊移至重庆,重庆成为抗战文化的中心。……抗战时期的中国文化,在战火中成长,民族化、大众化、政治化的趋势十分明显,这是文化为抗战服务的必然。 ―――据张岂之《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整编
材料三 (14、15世纪)新生的资产阶级为了求得自身的发展……他们不得不借用古典文化来表达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文艺复兴时期产生的文学、艺术作品和其他著作,都鲜明地表现为创造现世的幸福而奋斗的乐观进取的时代精神。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 请回答:
根据材料一,指出唐朝诗歌创作进入黄金时期的时代背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唐朝哪位诗人被称为“诗仙”?(2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抗战时期我国文化具有什么特点?1942年4月3日,由郭沫若编写的哪一历史剧在重庆成功首演?(2分)

(3)材料三表明,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艺术作品具有怎样的时代精神?(1分)

(4)综合以上材料,你认为文化与其所处的时代有什么关系?(1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距“1894年中日事件”120年后的2014年4月21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向靖国神社供奉祭品。靖国神社是日本军国主义对外侵略的精神支柱,其中供奉着近代以来历次战争中战死的日军亡灵,包括二战时对中国和周边国家犯下滔天罪行的战犯。
材料二: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从14、15世纪中国人发现并命名钓鱼岛以来,有9项证据证明钓鱼岛是属于中国。然而,今年来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不断制造事端,妄图将钓鱼岛据为己有,中日关系将至冰点,面临严峻考验。
材料三:2014年3月,中国外教部长王毅答记者问时说:“有人将现在的中日关系与一战前的英德关系相提并论,我想强调的是,2014年不是1914,2014更不是1894。”
材料一中的“供奉着近代以来历次战争中战死的日军亡灵”请指出20世纪日军对中国的侵略战争指什么?其结果如何?(2分)

结合材料一、二,指出造成材料二中“中日关系降至冰点的原因?(2分)

靖国神社问题关乎中日关系冷暖,安倍晋三参拜靖国神社的实质是什么?(2分)

你认为应该如何正确处理中日两国关系?(1分)

简答题:(大题共2小题,21小题7分,22小题5分共12分。)
21.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世界人民共同面临法西斯的侵略,热爱和平的世界各国人民联合起来,展开了一场世界反法西斯的伟大斗争。
请回答:
(1)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促进了国共合作抗日局面出现。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的具体表现是什么?举出1940年八路军抗击日寇取得胜利的一例著名战役。(2分)

(2)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重庆人民积极投入抗战。请列举重庆人民在后勤保障方面为抗战胜利作出的重大贡献。(2分)

(3)1942年1月,世界反法西斯国家建立了反法西斯同盟,其标志是什么?之后,反法西斯国家为协调行动召开了多次会议,如图所示,归哪次会议期间的场景?(2分)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在面临列强的侵略与蹂躏时,我们应该怎么做?(1分)

22从专制到民主、人治到法治是人类历史的重大进步,经历了漫长的奋斗历程。
请回答:
(1)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1分)

(2)辛亥革命极大地推进了中国民主政治的进程,请用相关史实予以说明。(2分)

(3)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它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根本大法,该宪法是在哪次会议上通过的?怎样理解其社会主义性质?(2分)
重庆市荣昌区保安中学15-16学年第二学期九年级第一次月考
历史试卷答案及评分意见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A
C
B
C
D
D
B
D
D
B
A
A
B
C
A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6.ABCAA
三、填图题:第21题3分,第22题2分,共5分。
17.(1)上框B,下框A。(每空1分,共2分)
18.上框A,中框B,下框C。(每空1分,共3分)
四、材料分析题:第23题6分,第24题7分,共13分。
19.(1)时间长,次数多,规模大,航程远,到达国家和地区多(范围广)(每点1分,共2分)
(2)夺取广大殖民地,开展海外贸易;(1分)进行工业革命。(1分)
(3)郑和下西洋是和平的友好交往;(1分)英国近代的海上活动是殖民侵略和称霸。(1分)
20.(1)全面侵华战争(1分)中国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1分)
(2)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参拜晋国神社,美化侵略;日本近年制造钓鱼岛争端,破坏中国领土主权。
美化侵略,为军国主义招魂。(1分)
牢记历史,以史为鉴;合则两利,争则两伤;中日两国和平友好相处,共创未来。(言之有理即可)
五、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21.(1)表现:蒋介石接受了停止内战、联合红军抗日等条件,蒋介石被释放。(1分)战役:百团大战。(1分)
(2)努力生产抗战物资;保证抗战运输;开展献金献机和慰劳活动。(每点1分,共2分。答出其中2点即可)
(3)标志:《联合国家宣言》发表。(1分)会议:雅尔塔会议。(1分)
(4)启示:面临列强的侵略,要勇于反抗,团结一致。(意思相近即可)(1分)
22.(1)三民主义(1分)
(2)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了《临时约法》。(每点1分,共2分)
(3)会议: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分)理解:真正反映了人民的意志,代表了各族人民的利益,是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纲领。(1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