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历史纲要上册假期(三)
一.选择题(共25小题)
1.十六国时期,北方少数民族纷纷入主中原,采取各种措施解决统治难题,如前秦统治者整顿吏治、打击豪强、尊儒重教、移民十万户入关中地区等。北魏建立后,孝文帝推行俸禄制、均田制、迁都洛阳、移风易俗等改革。孝文帝的改革( )
A.顺应了北方民族交融的历史趋势
B.促使汉族门阀制度逐渐产生
C.削弱了少数民族政权的统治基础
D.强化了关中地区的战略地位
2.刘邦进入关中后,“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西汉建立后,刘邦令萧何制定汉律。萧何在秦律基础上进行修订,合为九章,称作《九章律》。这反映了( )
A.汉初缺乏对秦亡教训的深思
B.秦律与大一统国家治理相适应
C.西汉延续了秦朝的治国理念
D.汉初立法缺乏充足的思想资源
3.如表是秦汉时期铸币情况表(部分),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发行时间自秦延续 名称秦半两 重量半两 币面文字半两 是否垄断发行否
文帝五年(前175年) 四铢钱 四铢 半两 否
武帝建元元年(前140年) 三铢钱 三铢 三铢 不准私铸
武帝元狩五年(前118年) 邵国五铢 五铢 五铢 出邵国垄断
武帝元鼎二年(前115年) 赤侧五铢 五铢 五铢(带红色镶边) 由中央垄断
A.汉承秦制有所损益 B.王国问题渐趋严重
C.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D.铸币制度日臻完善
4.如表是学者对明清时期4035位举人通过进士考试的概率进行的分类统计。据此可知科举制( )
类别 通过进士考试的概率
乡试中的排名 每提高10% 增加8.3%
考取举人的年龄 每增加一年 下降4.8%
A.公平公正选拔人才 B.立足提高官员素质
C.加强社会的流动性 D.任用官员不重资历
5.美国学者G 罗兹曼认为:“科举曾充当过传统中国的社会和政治动力的枢纽。这种考试是为维持儒家的国家正统的运作需要而设计的,是授予特权和打通向上层社会流动的手段,构成了社会理想的中国模式。”这是因为科举制的实施( )
A.提升了政府官员的文化素质
B.体现了公正唯贤的选才标准
C.有利于强化专制和集权政治
D.促进了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6.阅读以下的“宋朝赋税结构变化表”。表格能够说明宋朝( )
年代 农业税(万贯) 非农业税(万贯) 农业税:非农业税
至道末年(997年) 2408.1 1567.3 60:40
天禧末年(1021年) 2641.2 3874.0 40:60
熙宁十年(1077年) 2021.3 5117.2 28:72
A.经济重心完成南移
B.纸币成为主要流通货币
C.商税成为政府的重要财源
D.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7.良渚遗址包括约30万平方米的宫城、300万平方米的内城、630万平方米的外城,以及十数座高、低水坝等,规模之宏大前所未见。此外,制作大量珍贵玉、漆、象牙、陶器等所需的专业人工数量也很庞大。这主要反映出当时( )
A.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 B.先进的手工业技术
C.强大的社会组织能力 D.发达的社会生产力
8.元朝实行“币同制”,禁用金银,发行国家掌控的纸币,在全国范围内将纸币确定为主要的流通货币、辅以少量银元宝、铜钱、铁钱等。其主要目的在于( )
A.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力 B.发展商品经济
C.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 D.垄断对外贸易
9.儒学史上的一次学说更新,其“主要结果,便是对道德自我修养的重视,逐渐胜过了在文学和文化上的造诣,同时也使人们对天地自然的兴趣与日俱增”。这一更新是( )
A.先秦“制天命思想”的提出
B.汉代“天人感应说”的确立
C.宋代“格物致知观”的形成
D.明代“致良知思想”的勃兴
10.北宋建立后,将地方精兵编为禁军,拱卫京师,还实行募兵制,兵士待遇较为优厚,应募者以此养家糊口,兵员最多时达120多万人。这一制度( )
A.提升了边境防御能力
B.提高了文官和士人地位
C.加剧了社会贫富分化
D.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
11.广州十三行是清政府特许经营对外贸易的专业商行,别名“洋货行”“洋行”,有“金山珠海,天子南库”之誉。下列关于“十三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体现出清政府在新形势下逐渐开放
B.折射出清政府实施闭关锁国的政策
C.极大地促进了中西经济贸易的发展
D.由清政府任命“十三行”官吏加以管理
12.清朝前期,清政府在新疆实行藩部体制,严格限制与内地的交往。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建立行省,并在新疆“修浚河渠,建筑城堡,广兴屯垦”,实行与内地相同的赋税制度,设立义塾,教授《千字文》、《论语》、《诗经》等。这些举措( )
A.开启了新疆经济近代化进程
B.杜绝了各列强对新疆的侵略
C.强化了当地居民的国家意识
D.使新疆开始归属于中央管辖
13.明初废宰相,设内阁“特侍左右,备顾问”。这一变化反映了明朝( )
A.内阁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君主权力
B.中央权力制衡日趋完善
C.内阁已经成为法定的中央决策机构
D.封建君主专制得到强化
14.孟心史《明史讲义》载:“历代宦官与士大夫为对立,士大夫决不与宦官为缘。明代则士大夫之大有作为者,亦往往有宦官为之助而始有以自见。”导致明代这一现象的制度因素是( )
A.皇权旁落,朝廷吏治腐败
B.废除丞相,君主专制强化
C.设置内阁,权力中枢内移
D.权分六部,制约机制形成
15.1925年华资最大的两家水泥公司启新洋灰公司与华商上海水泥公司达成为期5年的联营协议。双方规定联营区域,在联营区域内约定销售比例和售价。这一协议( )
A.加剧了同业内部的恶性竞争
B.有利于抵制外国商品的倾销
C.是海外市场不断扩大的结果
D.体现了国家的统制经济政策
16.太平天国运动时期《资政新篇》提出:“兴车马之利,……倘有能造如外邦火轮车,一日夜能行七八千里者,准自专其利,限满准他人仿做。兴银行,……兴器皿技艺。有能造精奇利便者,准其自售。”义和团时期揭帖称:“兵法易,助学拳,要摈鬼子不费难。挑铁道,把线砍,旋即毁坏大轮船。”导致两者对待西方文明态度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
A.农民阶级的落后性与保守性
B.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程度不同
C.两者社会主要矛盾存在差异
D.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改变
17.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制定和通过了一系列计划和议案,如1928年的“基本工。业建设计划”,1931年的“实业建设程序案”。1933年的“实业四年建设计划”。1937年的“中国经济建设方案”等。这些计划和议案的制定( )
A.化解了经济危机对中国的冲击
B.加强了对经济的管理和干预
C.对全国各地经济发展起重大作用
D.促成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8.观察如图,当时( )
A.民主宪政具有广泛群众基础
B.共和政体得到法律制度保障
C.政治运作具有新旧调和色彩
D.进步力量开始主导政治局面
19.1839年9月,林则徐在会奏中指出:“臣等细察夷情,略窥底蕴,知彼万不敢以侵凌他国之术窥伺中华”“该夷义律在粤多年,狡黠素著,时常购觅邸报,探听揣摩,并习闻有‘边衅’二字,借此暗为恫喝,实则毫无影”。这表明林则徐( )
A.对形势判断出现了失误
B.增加了国人对世界的认知
C.加强了广东沿海的防务
D.认为中英矛盾将出现缓和
20.1842年,魏源的《海国图志》出版,在国内几无反响,印刷不过千册。二十年后,在日本畅销的《海国图志》已在中国绝版。这突出反映了当时( )
A.清政府实行文化专制
B.近代中国印刷业严重滞后
C.社会变革的意识淡薄
D.魏源的思想脱离中国实际
21.如表反映了1928~1930 年工人党员占全体党员比例变化情况,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时间 工人所占比例(%)
1928 年6 月 10.9%
1929 年12 月 7%
1930 年7 月 5.5%
1930年9月 1.6%
A.党员结构进一步得到优化
B.党的工作重心的转变
C.党的执政地位的不断巩固
D.党员呈稳步发展态势
22.在广州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指出,当前中国“资产阶级不能充分发展,因之无产阶级也自然不能充分发展,阶级分化不充分的全国人民,皆受制在资本帝国主义,及本国军阀之下,不能不要求经济发展而行向国民革命”。这说明中国共产党( )
A.适应国情调整革命策略
B.总结经验教训开展武装斗争
C.统一认识促进经济发展
D.根据矛盾变化扩大阶级基础
23.1943年12月1日,中、美、英三国签署的《开罗宣言》指出:“三国之宗旨,在剥夺日本自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以后在太平洋所夺得或占领之一切岛屿,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土地,例如满洲、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中、美、英三国“将坚持进行为获得日本无条件投降所必要之重大的长期作战”。《开罗宣言》的发表( )
A.标志着中国加入了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
B.使中国国际地位得到美、英等大国的承认
C.从国际法角度确认中国对台湾的主权地位
D.表明中国抗日战争正式进入全面反攻阶段
24.1949年1月21日,南京中央社播发蒋介石声明:“战事仍然未止,和平之目的不能达到。本人因故不能视事决定身先引退,由副总统李宗仁代行总统职权。”蒋介石发布声明的背景是( )
A.国共两党的北平谈判破裂 B.国民党军队主力基本被灭
C.人民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 D.国民党军队重点进攻受挫
25.1962年1月,中共中央通过了“三自一包”的经济建设方针。“三自”即允许农民耕种自留地,自办私人小作坊,在自由市场上出售产品;“一包”即农民承包政府规定的农业生产指标,要求保证完成。中央通过这一经济建设方针,旨在( )
A.改变人民公社体制 B.促成经济体制改革
C.全面纠正右倾错误 D.调整国民经济结构
二.材料题(共2小题)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自中外通商以来,彼族动肆横逆,我民日受欺凌,凡有血气孰不欲结发厉戈,求与彼决一战哉。于是购铁舰,建炮台,造枪械,制水雷,设海军,操陆阵,讲求战事不遗余力……而彼族乃啞啞然窃笑其旁也。何则?彼之谋我,噬膏血匪噬皮毛,攻资财不攻兵阵,方且以聘盟为阴谋,借和约为兵刃。故兵之吞并祸人易觉,商之掊克敝国无形。我之商务一日不兴,则彼之贪谋亦一日不辍。纵令猛将如云,舟师林立,而彼族谈笑而来,鼓舞而去,称心餍欲,孰得而谁何之哉?商务之盛衰,不仅关物产之多寡,尤必视工艺之巧拙,有工以翼商,则拙者可巧,粗者可精。工艺之兴,尤必藉官权为振作。法须先设工艺院,延欧洲巧匠以教习之,日省月试以督责之,技成厚给廪饩以优奖之,赏赐牌匾以宠异之。夫日本商务既事事以中国为前车,处处借西邻为先导。我为其拙,彼形其巧。我何不反经为权,转而相师,用因为革,舍短从长?
——摘自郑观应《盛世危言》(1894年3月)
(1)根据材料,概括郑观应的思想主张,并作简要评价。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依据郑观应的身份,为其补充一条实现国家富强的建议,并说明理由。
27.语言既是交际工具、信息工具和认知工具,也是政府治理社会的重要政治资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福建省大田县有闽南话、大田话、龙溪话等十余种方言、土语,出门三、五十里方言就互相听不懂。当时来大田县农村工作的南下干部用普通话作报告,群众都听不懂……所以,在当时的群众中间流传着这样的顺口溜:“不懂听普通话,好像鸭子听雷轰”,“社会主义无限好,张耳聋子听不了”。
我们国家正集中力量进行大规模的生产建设,全国人民在各个工作岗位上进入了日益广泛的集体生活和共同劳动,这就更加迫切地需要一个规范明确的统一的民族共同语。
——摘编自崔明海《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制定推广普通话政策的历史动因及其政治意蕴》
材料二:1982年,“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被正式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97年,外出就业的农民工突破1亿人大关。
2000年,颁布《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通过汉语文课程教授普通话……电台、电视台以普通话为基本的播音用语”。
20世纪末,我国基本普及义务教育。
21世纪初,语音技术在手机社交和生活服务平台普及。
2001年1月1日颁布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确定普通话为国家通用语言,规定“公民有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权利”,同时也规定“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
2014年,包括少数民族地区在内,全国有70%以上的人口具备普通话应用能力。
——摘编自李忠杰《共和国之路》等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普通话的推广和普及的认识。(13分,要求: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日期:2024/5/27 22:35:56;用户:历史17;邮箱:tsez234@;学号:22348388
第3页 共6页 ◎ 第4页 共6页假期作业3答案
一.选择题(共25小题)
1.【答案】A2.【答案】B3.【答案】C4.【答案】C5.【答案】B
6.【答案】C7.【答案】C8.【答案】A9.【答案】C10.【答案】D
11.【答案】B12.【答案】C13.【答案】D14.【答案】B15.【答案】B
16.【答案】C17.【答案】B18.【答案】C19.【答案】A20.【答案】C
21.【答案】B22.【答案】A23.【答案】C24.【答案】B25.【答案】D
二.材料题(共2小题)
26.【答案】(1)主张:商战为先;大力发展工业;借鉴日本经验。评价:是时代变化的产物,具有超越性与前瞻性(从中国近代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加深、洋务运动开展、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兴起、资产阶级维新思想逐步发展等角度作答);具有爱国性和进步性,有利于中国近代化;但在当时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环境中,其主张是不可能实现的。
(2)建议:速立宪法,改良政治。理由:封建专制制度将成为开展商战不能逾越的障碍,当时民族工商业发展需要相应的政治法律制度保护,必须学习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27.【答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方言不利于人们的沟通和文字改革的开展,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需求普通话来加强沟通与交流。以政府为主导,法律为保障,在全国推行普通话。经过几十年对普通话的推广,取得了很大成效。有利于消除语言隔阂,促进社会交往,对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增进各民族各地区的交流,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有利于我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发展的需要,符合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构建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的具体行动。总之,推广普通话有利于新中国教育、社会等方面的共同发展,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资料来源于:中学历史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