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基础巩固
(2023沂南二模)我国山区面积广大,山脉构成地形的“骨架”,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题。
1.下列山脉中,其两侧均为盆地的是( C )
A.太行山脉 B.巫山 C.天山山脉 D.横断山脉
2.秦岭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其地理意义表现在( D )
A.构成了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的分界线
B.为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区
C.构成了暖温带和寒温带的分界线
D.构成了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2023广东)【中国区域差异主题】大型纪录片《航拍中国》跨越我国大江南北,从东北林海雪原到西北胡杨大漠,从青藏雪域高原到江南鱼米之乡,记录了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绚烂多姿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书写了祖国恢宏壮阔的山河史诗。下图为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分布图。读图,完成3~4题。
3.首都北京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B )
A.南方地区 B.北方地区 C.青藏地区 D.西北地区
4.冬季,广州绿树成荫,哈尔滨冰天雪地,造成两地景观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C )
A.地形 B.海陆位置 C.纬度位置 D.人类活动
(2023莒南一模)下图为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分布图及三地的气候资料图。读图,完成5~7题。
5.根据图中三地的降水量,概括中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 C )
A.东多西多,南多北少 B.东少西多,南多北少
C.东多西少,南多北少 D.东多西少,南少北多
6.春季,A区域常见的灾害性天气有( A )
A.干旱、沙尘暴 B.洪涝、台风
C.梅雨、台风 D.沙尘暴、梅雨
7.关于图中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A.A、B两区域的分界线大致与400mm年等降水量线吻合
B.造成A、C两区域降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地形
C.C、D两区域划分所考虑的主导因素是气候
D.图中的山脉是秦岭,该山脉以南的耕地多为水田,以北的耕地多为旱地
@能力提升
秦岭平均海拔2 000米左右,既挡住了南方暖湿气流的北上,也阻挡了北方干燥气流的南下,山脉两侧气候有很大不同。古人曾赞秦岭:“唯此有马头观桃花,马尾扫风雪之景致”。下图为秦岭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8~9题。
8.“秦岭—淮河”一线南、北两侧人们的生活方式有很大区别,表现为( D )
A.北侧地域的传统民居多以竹木为原料,通风性好
B.南侧一些地区的传统民居墙壁厚实,防寒保暖
C.北侧地域的人们传统出行方式以水路为主
D.南侧地域的人们喜食米饭
9.“唯此有马头观桃花,马尾扫风雪之景致”中,“马尾”指的是秦岭的( A )
A.北侧 B.南侧 C.东段 D.西段
(2023北京)长城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文化遗产。下图为我国长城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0~12题。
10.长城主要分布在( C )
A.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B.南方地区和青藏地区
C.西北地区和北方地区 D.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11.在长城上可能看到的自然景观有( A )
①沙漠 ②草原 ③大海 ④椰林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我国正在规划建设长城国家文化公园,这有助于( D )
①恢复长城的军事防御功能
②保护长城沿线地区的生态环境
③保护长城沿线地区的文化遗址
④了解我国多民族交融的历史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24罗庄二模)骑行是现今比较流行的运动旅游方式,骑行者能充分享受旅行过程之美。2023年寒假,某骑行团从浙江省杭州市出发,一路骑行至青海省。骑行路线如图1所示。读图,完成13~15题。
图1 图2
13.骑行团在郑州市可能看到的景象是( D )
A.高原万里尽沧桑,冰川雪域映寒光
B.平沙落日大荒西,陇上明星高复低
C.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D.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14.骑行团途经甲地区时,发现当地很多居民戴白羊肚头巾,可能与当地 的自然环境有关( B )
A.阳光强烈、气候炎热 B.冬季寒冷、风沙大
C.降水稀少、日温差大 D.夏季多雨、气温低
15.骑行团在乙地区骑行时,发现铁路常常以桥代路(如图2所示),主要原因有( C )
①海拔高,空气稀薄 ②预防冻土消融,保障行车安全
③保护迁徙的野生动物 ④提高铁路运行速度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素养专练
16.区域认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最美的课堂在路上。小亮畅游美丽中国收获颇丰,同时发现了一些突出的环境问题,并在旅游札记本上做了记录,呼吁大家保护美丽家园。读图并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小亮旅游札记:
①见到了沃野千里的黑土地。
②凭良心讲,骑骆驼真的是很恐怖的记忆,尤其是从骆驼背上落地,仿佛是突然从二楼降到一楼。
③在这里游览了“梦里水乡”乌镇和“人间天堂”西湖,我感觉这里的旅游业真发达啊!
④参观了我国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1)札记①中的黑土地位于我国最大的平原,当地地形平坦,土壤肥沃,通过大面积开荒,使“北大荒”变成“北大仓”,但却导致湿地锐减,生态环境恶化。为保护环境,请提出合理化建议。(一条即可)
退耕还湿或建自然保护区。
(2)札记②中小亮所去的区域是 A (填字母),该区域的塔里木盆地内有丰富的油气资源,西气东输工程将这里的资源运到经济发达的长江三角洲地区。请列举西气东输工程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意义。
改善了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空气质量,缓解了能源短缺问题。
(3)札记③中小亮所提到的地区旅游业发达,试分析该地发展旅游业的有利条件。(至少两点)
旖旎的水乡风光,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独具特色的文化,便捷的交通,较为完善的服务设施等。
(4)在札记④中提到的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所在的B区域可以见到“高原之舟”—— 牦牛 。近年来,当地利用温室栽培和地膜保温技术,大力发展种植黄瓜、西红柿、火龙果、花卉、菌菇等经济作物,实现了蔬菜自给、瓜果飘香。试从自然环境角度,分析当地需要充分利用温室栽培和地膜保温等农业技术的原因。
地势高,气温低(热量不足)。
(5)C区域的华北平原耕地多,人口稠密,经济发达,但缺水严重,由D区域向C区域调水的大型工程是 南水北调工程 。第十四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基础巩固
(2023沂南二模)我国山区面积广大,山脉构成地形的“骨架”,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题。
1.下列山脉中,其两侧均为盆地的是( )
A.太行山脉 B.巫山 C.天山山脉 D.横断山脉
2.秦岭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其地理意义表现在( )
A.构成了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的分界线
B.为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区
C.构成了暖温带和寒温带的分界线
D.构成了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2023广东)【中国区域差异主题】大型纪录片《航拍中国》跨越我国大江南北,从东北林海雪原到西北胡杨大漠,从青藏雪域高原到江南鱼米之乡,记录了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绚烂多姿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书写了祖国恢宏壮阔的山河史诗。下图为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分布图。读图,完成3~4题。
3.首都北京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
A.南方地区 B.北方地区 C.青藏地区 D.西北地区
4.冬季,广州绿树成荫,哈尔滨冰天雪地,造成两地景观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B.海陆位置 C.纬度位置 D.人类活动
(2023莒南一模)下图为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分布图及三地的气候资料图。读图,完成5~7题。
5.根据图中三地的降水量,概括中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 )
A.东多西多,南多北少 B.东少西多,南多北少
C.东多西少,南多北少 D.东多西少,南少北多
6.春季,A区域常见的灾害性天气有( )
A.干旱、沙尘暴 B.洪涝、台风
C.梅雨、台风 D.沙尘暴、梅雨
7.关于图中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A、B两区域的分界线大致与400mm年等降水量线吻合
B.造成A、C两区域降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地形
C.C、D两区域划分所考虑的主导因素是气候
D.图中的山脉是秦岭,该山脉以南的耕地多为水田,以北的耕地多为旱地
@能力提升
秦岭平均海拔2 000米左右,既挡住了南方暖湿气流的北上,也阻挡了北方干燥气流的南下,山脉两侧气候有很大不同。古人曾赞秦岭:“唯此有马头观桃花,马尾扫风雪之景致”。下图为秦岭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8~9题。
8.“秦岭—淮河”一线南、北两侧人们的生活方式有很大区别,表现为( )
A.北侧地域的传统民居多以竹木为原料,通风性好
B.南侧一些地区的传统民居墙壁厚实,防寒保暖
C.北侧地域的人们传统出行方式以水路为主
D.南侧地域的人们喜食米饭
9.“唯此有马头观桃花,马尾扫风雪之景致”中,“马尾”指的是秦岭的( )
A.北侧 B.南侧 C.东段 D.西段
(2023北京)长城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文化遗产。下图为我国长城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0~12题。
10.长城主要分布在( )
A.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B.南方地区和青藏地区
C.西北地区和北方地区 D.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11.在长城上可能看到的自然景观有( )
①沙漠 ②草原 ③大海 ④椰林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我国正在规划建设长城国家文化公园,这有助于( )
①恢复长城的军事防御功能
②保护长城沿线地区的生态环境
③保护长城沿线地区的文化遗址
④了解我国多民族交融的历史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24罗庄二模)骑行是现今比较流行的运动旅游方式,骑行者能充分享受旅行过程之美。2023年寒假,某骑行团从浙江省杭州市出发,一路骑行至青海省。骑行路线如图1所示。读图,完成13~15题。
图1 图2
13.骑行团在郑州市可能看到的景象是( )
A.高原万里尽沧桑,冰川雪域映寒光
B.平沙落日大荒西,陇上明星高复低
C.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D.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14.骑行团途经甲地区时,发现当地很多居民戴白羊肚头巾,可能与当地 的自然环境有关( )
A.阳光强烈、气候炎热 B.冬季寒冷、风沙大
C.降水稀少、日温差大 D.夏季多雨、气温低
15.骑行团在乙地区骑行时,发现铁路常常以桥代路(如图2所示),主要原因有( )
①海拔高,空气稀薄 ②预防冻土消融,保障行车安全
③保护迁徙的野生动物 ④提高铁路运行速度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素养专练
16.区域认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最美的课堂在路上。小亮畅游美丽中国收获颇丰,同时发现了一些突出的环境问题,并在旅游札记本上做了记录,呼吁大家保护美丽家园。读图并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小亮旅游札记:
①见到了沃野千里的黑土地。
②凭良心讲,骑骆驼真的是很恐怖的记忆,尤其是从骆驼背上落地,仿佛是突然从二楼降到一楼。
③在这里游览了“梦里水乡”乌镇和“人间天堂”西湖,我感觉这里的旅游业真发达啊!
④参观了我国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1)札记①中的黑土地位于我国最大的平原,当地地形平坦,土壤肥沃,通过大面积开荒,使“北大荒”变成“北大仓”,但却导致湿地锐减,生态环境恶化。为保护环境,请提出合理化建议。(一条即可)
(2)札记②中小亮所去的区域是 (填字母),该区域的塔里木盆地内有丰富的油气资源,西气东输工程将这里的资源运到经济发达的长江三角洲地区。请列举西气东输工程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意义。
(3)札记③中小亮所提到的地区旅游业发达,试分析该地发展旅游业的有利条件。(至少两点)
(4)在札记④中提到的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所在的B区域可以见到“高原之舟”—— 。近年来,当地利用温室栽培和地膜保温技术,大力发展种植黄瓜、西红柿、火龙果、花卉、菌菇等经济作物,实现了蔬菜自给、瓜果飘香。试从自然环境角度,分析当地需要充分利用温室栽培和地膜保温等农业技术的原因。
(5)C区域的华北平原耕地多,人口稠密,经济发达,但缺水严重,由D区域向C区域调水的大型工程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