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物理期末模拟卷02
答题卡
第Ⅰ卷(请用2B铅笔填涂)
姓 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
贴条形码区
考生禁填: 缺考标记
违纪标记
以上标记由监考人员用2B铅笔填涂
选择题填涂样例:
正确填涂
错误填涂 [×] [√] [/]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在规定位置贴好条形码。
2.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填空题和解答题必须用0.5 mm黑色签字笔答题,不得用铅笔或圆珠笔答题;字体工整、笔迹清晰。
3.请按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
注意事项
1 [A] [B] [C] [D]2 [A] [B] [C] [D]3 [A] [B] [C] [D]4 [A] [B] [C] [D] 5 [A] [B] [C] [D]6 [A] [B] [C] [D]7 [A] [B] [C] [D]8 [A] [B] [C] [D] 9 [A] [B] [C] [D]10 [A] [B] [C] [D]
第Ⅱ卷(请在各试题的答题区内作答)
11.(1) (2分)
(2) (2分)
(3) (2分)
12.(1) (1分)
(2) (2分)
(3) (2分)
(4) (2分)
(5) (2分)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13.(10分)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14.(11分)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15.(18分)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非
答
题
区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非
答
题
区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物理 第4页(共6页) 物理 第5页(共6页) 物理 第6页(共6页)
物理 第1页(共6页) 物理 第2页(共6页) 物理 第3页(共6页)/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物理学科
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物理期末模拟卷02
(考试范围:必修一全册 考试时间:75分钟 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共4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4分,8~10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得0分。)
1.(23-24高一上·河南商丘·期末)下列有关亚运会比赛项目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子竞技项目某游戏一局的时间为15分钟,“分钟”是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
B.研究皮划艇比赛中皮划艇的船体姿态时,皮划艇不可看成一个质点
C.两百米游泳比赛中运动员用时1分43秒,则平均速度大小约为2m/s
D.羽毛球比赛中运动员跳起扣球时速度增大,运动员的惯性增大
【答案】B
【详解】A.时间的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是秒,故A错误;
B.研究皮划艇比赛中艇运动过程中的船体姿态时,皮划艇不可看成一个质点,故B正确;
C.两百米游泳比赛中运动员用时1分43秒,其位移不是200m,故C错误;
D.惯性只与质量有关,故D错误。
故选B。
2.(23-24高一上·浙江杭州·期末)在杭州第19届亚运会蹦床比赛中,中国队包揽了男女个人项目的两枚金牌,严浪宇获得男子项目金牌,朱雪莹获得女子项目金牌。不考虑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运动员离开蹦床竖直向上运动再下落的过程可视为自由落体运动
B.运动员在最低点受到的弹力大于运动员自身的重力
C.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始终处于失重状态
D.运动员下落过程中刚接触蹦床时速度最大
【答案】B
【详解】A.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运动,则运动员离开蹦床竖直向上运动过程不是自由落体运动,下落的过程可视为自由落体运动,选项A错误;
B.运动员在最低点时加速度向上,则受到的弹力大于运动员自身的重力,选项B正确;
C.运动员落在蹦床上下落过程中的后一阶段,加速度向上,处于超重状态;在从最低点上升的开始阶段,加速度也向上,处于超重状态,在空中及接触到蹦床的前阶段处于失重状态,选项C错误;
D.运动员下落过程中刚接触蹦床时重力大于蹦床向上的弹力,加速度向下,此时速度不是最大,当蹦床的弹力等于重力时,加速度为零,此时速度最大,选项D错误。
故选B。
3.(23-24高一上·浙江宁波·期末)左图中某同学双手抓住单杠做引体向上,右图是他在某次向上运动过程中重心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关于重心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时的速度方向向下
B.时的加速度方向向上
C.此次重心上升的高度约为
D.时的加速度大小小于时的加速度大小
【答案】D
【详解】AB.由图像可知,时的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即速度方向向上,此时正向上做减速运动,加速度方向向下,故AB错误;
C.根据图像与横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可知此次重心上升的高度约为
故C错误;
D.根据图像的斜率绝对值表示加速度大小,可知时的加速度大小小于时的加速度大小,故D正确。
故选D。
4.(23-24高一上·河北沧州·期末)在研究物体的机械运动时,最常见的力有重力、弹力和摩擦力。下列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运动的物体可能受到静摩擦力的作用
B.自由下落的石块速度越来越大,说明它受到的重力也越来越大
C.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地面的支持力,是因为物体发生了形变
D.两个物体必须接触才能产生力的作用
【答案】A
【详解】A.运动的物体可能受到静摩擦力的作用,例如与倾斜传送带一起运动的物体,受传送带的静摩擦力,故A正确;
B.重力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故B错误;
C.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地面的支持力,是因为地面发生了形变,故C错误;
D.两个物体不接触也可以产生力的作用,如磁铁间的作用力、物体受到的重力等,故D错误。
故选A。
5.(23-24高一上·江苏盐城·期末)如图所示,一根不计质量的轻杆AC垂直插入竖直墙内,杆的另一端装一质量不计的光滑小滑轮,一根轻细绳BCD跨过滑轮,绳子B端固定在墙上,且BC段与墙之间的夹角为,CD段竖直且足够长。一质量为带孔的小球穿在细绳CD段上,小球以加速度匀加速下滑,不计空气阻力,。则轻杆对滑轮的作用力大小为( )
A. B. C. D.
【答案】A
【详解】根据题意,设绳子对小球的作用力为,对小球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解得
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小球对绳子的作用力
即绳子的拉力为,将绳子的拉力进行合成,如图所示
由几何关系可得,绳子对滑轮的压力为,由平衡条件可得,轻杆对滑轮的作用力与绳子对滑轮的压力等大反向,则大小为。
故选A。
6.(22-23高一上·广东广州·期末)如图所示,倾角为的斜面体C置于水平面上,B置于斜面上,通过轻绳跨过光滑的定滑轮与A相连接,连接B的一段轻绳与斜面平行,A、B、C始终都处于静止状态,则( )
A.水平面对C的支持力的大小可能与B,C的总重力大小相等
B.C受到水平面的摩擦力可能为零
C.B受到C的摩擦力一定不为零
D.若增大A的质量,B受到C的摩擦力可能减小
【答案】D
【详解】AB.B、C整体受到重力、水平面对C的支持力N,轻绳的拉力F、水平面对C的静摩擦力f作用而处于静止,如图所示
可得
AB错误;
C.若满足
B受到C的摩擦力为零,C错误;
D.若满足
据平衡条件可得
若增大A的质量,B受到C的摩擦力减小,若满足
据平衡条件可得
若增大A的质量,B受到C的摩擦力增大,D正确。
故选D。
7.(23-24高一上·湖北·期末)如图所示,左右相同的两木箱之间有一段光滑的轻绳,轻绳两端分别固定在箱子的A点和点,轻绳上有一个挂钩,挂钩下面挂了一物块。在采取以下措施时,两箱始终与地面保持相对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保持两箱位置不动,仅将点移到位置时,地面给右箱的支持力变大
B.保持两箱位置不动,仅将点移到位置时,两箱对地面的摩擦力与原来相比均变小
C.仅将右侧箱右移一小段位置,细绳上的拉力和地面给两箱的摩擦力均变大
D.仅将右侧箱左移一小段位置,细绳上的拉力和两箱对地面的压力均变小
【答案】C
【详解】AB.对挂钩O处受力分析,设物块的质量为m,如图所示
设绳子总长为L,两杆的距离为d,绳B端不动时,设AO、OB两段绳子张力的合力与绳子的夹角为θ,绳B端从B移到B2,、两段绳子张力的合力与绳子的夹角为α,则有
又有
可得
即B端从B移到B2或B1,绳子与杆的夹角不变,由力的平衡条件可得
可知绳子的张力不变,故地面给两箱的支持力和摩擦力均不变,故AB错误;
C.仅将右侧箱右移一小段位置,物体重力未变,但由于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变大,故绳子的拉力
变大,根据平衡条件知地面对两箱的摩擦力均为
变大,故C正确;
D.仅将右侧箱左移一小段位置,物体重力未变,但由于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变小,故绳子的拉力
变小,设木箱的质量为,根据平衡条件知地面对木箱的支持力为
均不变,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知两箱对地面的压力均不变,故D错误。
故选C。
8.(23-24高一上·广东深圳·期末)冰壶是以队为单位在冰上进行的一种投掷性竞赛项目,属冬奥会比赛项目,并设有冰壶世锦赛。在某次比赛中,冰壶被投出后,如果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用时20s停止,最后1 s内位移大小为0.2m,则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冰壶第1s内的位移大小是7.8m B.冰壶的加速度大小是0.4m/s2
C.前10s位移和后10s的位移之比为3︰1 D.冰壶的初速度大小是6m/s
【答案】ABC
【详解】B.整个过程的逆过程是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最后1 s内位移大小为0.2 m,根据
代入数据解得
故B正确;
D.冰壶的初速度为
故D错误;
A.冰壶第1s内的位移大小是
故A正确;
C.由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可知前10s位移和后10s的位移之比为,故C正确。
故选ABC。
9.(23-24高一上·陕西渭南·期末)春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中国民谚说“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人们通过大扫除表达除旧迎新的思想。如图所示是用长杆推动擦头擦玻璃的实物图和示意图,假设擦头与玻璃间的动摩擦因数恒定,擦头匀速上升过程中杆与竖直方向的夹角越来越小,则在擦头匀速上升过程中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杆对擦头的作用力逐渐增大
B.擦头对玻璃的压力越来越小,摩擦力也越来越小
C.无论杆与竖直方向夹角多大都可以推动擦头上升
D.杆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必须小于某一值才可以推动擦头上升,该角的正切值为
【答案】BD
【详解】AB.擦头受力如下
有平衡关系可得
其中
联立可得
擦头匀速上升过程中杆与竖直方向的夹角越来越小,可知杆对擦头的作用力F逐渐减小,擦头对玻璃的压力大小、摩擦力逐渐减小;故A错误,B正确;
CD.只有当
既
时,才可以推动擦头上升,所以杆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必须小于某一值才可以推动擦头上升,该角的正切值为,故C错误,D正确。
故选BD。
10.(22-23高一上·山东聊城·阶段练习)如图所示,截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斜面体C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在直角顶点处固定一光滑小滑轮,通过绕过滑轮的细绳将质量为3kg的滑块A和质量为1.5kg的滑块B相连接,细绳分别和两斜面平行。滑块A恰好匀速下滑,若两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且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取重力加速度大小,两斜面足够长,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
B.细绳上的拉力大小为N
C.若细绳突然断开,则断开后滑块A在斜面上运动的加速度一定不变
D.若细绳突然断开,则断开后滑块B在斜面上运动的加速度一定不变
【答案】BC
【详解】A.滑块A恰好匀速下滑时,受力平衡,所以
由于滑块AB之间通过定滑轮的细绳连接,所以滑块B匀速上升,受力平衡,则
解得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故A错误;
B.根据
得细绳上的拉力为
故B正确。
CD.若细绳突然断开,细绳拉力消失,对滑块A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则
滑块A向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不变;
对滑块B,先向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解得
减速到0后反向加速,根据
解得
所以滑块B加速度发生了变化,故C正确,D错误。
故选BC。
第Ⅱ卷 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
11.(6分)(23-24高一下·甘肃·期末)某小组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测量物块A与长木板B间的动摩擦因数,将长木板B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物块A放置在长木板B的上表面,用细线将水平放置的弹簧测力计和物块A连接,调节弹簧测力计的高度使细线拉直后恰好水平,现用大小为10N的水平拉力F将长木板B从物块A下方加速拉出,拉出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已知物块A的质量为2.0kg,长木板B的质量为4.0kg,取重力加速度大小。
(1)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N。
(2)物块A对长木板B的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 (填“左”或“右”)。
(3)物块A与长木板B间的动摩擦因数μ= (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答案】(1)3.51/3.52/3.53/3.54;(2)左;(3)0.18
【详解】(1)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52N;
(2)因为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相反,木板B相对于物块A向右运动,所以物块A对木板B的滑动摩擦力水平向左;
(3)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52N,则绳对物块A向左的拉力F为
物块A对木板B的滑动摩擦力fAB水平向左,根据牛顿第三定律,木板B对物块A的滑动摩擦力fBA水平向右,根据平衡条件得
又因为
解得
12.(9分)(23-24高一下·湖南邵阳·期末)如图甲所示为某实验小组“探究物体加速度与所受合外力关系”的实验装置。他们调整长木板和滑轮,使长木板水平放置且细线平行于长木板(没有平衡摩擦力);在托盘中放入适当的砝码,接通电源,释放物块,多次改变托盘中砝码的质量,记录传感器的读数F,测出加速度a。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选用 (选填“电磁”或“电火花”)打点计时器时误差更小;
(2)如果本实验中托盘和砝码的质量用m表示,物块的质量用M表示,则______;
A. B.
C.m应大于某值 D.m与M之间的大小关系不做要求
(3)实验中得到如图乙所示的一条纸带,已知交流电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两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没有画出,根据纸带可求出物块的加速度为 (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4)以力传感器的示数F为横坐标,加速度a为纵坐标,画出的图像是一条直线如图丙所示,求得图线的斜率为k,横轴截距为,若传感器的质量为,则物块的质量为 ;
(5)如果摩擦阻力只考虑物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摩擦阻力,若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物块与长木板动摩擦因数为 。
【答案】(1)电火花;(2)CD;(3)2.00;(4);(5)
【详解】(1)电磁打点计时器的振针,打到纸带上时阻力较大,会增大实验误差,为减小实验误差,应选择电火花打点计时器。
(2)本实验可通过拉力传感器直接测得绳子的拉力,故实验中不需要托盘和砝码的质量远远小于物块的质量,但托盘和砝码的质量也不能过小,本实验没有平衡摩擦力,太小会导致物块仍保持静止或加速度过小。
故选CD。
(3)两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没有画出,则,用逐差法可求出物块的加速度
(4)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由题得图线的斜率为,可知
则物块的质量
(5)由图线可知,当时,此时有
解得物块与长木板动摩擦因数为
13.(10分)(23-24高一上·北京海淀·期末)图所示的巨型娱乐器械可以使人体验超重和失重状态。游客在被送到距地面的高度后,由静止开始随座舱匀加速下落到离地面的位置时,制动系统启动,座舱做匀减速运动,到达地面时刚好停下。取重力加速度。求:
(1)座舱在匀加速下落过程中的加速度的大小;
(2)在制动系统启动后,座舱座椅对质量的游客的支持力。
【答案】(1);(2)1560N,方向竖直向上
【详解】(1)由题意可知,座舱在匀加速下落过程中的位移为
根据匀加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关系有
解得,座舱在匀加速下落过程中的加速度的大小
(2)时,座舱的速度为
在制动系统启动后,座舱做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解得,在制动系统启动后,座舱座椅对质量的游客的支持力为
方向竖直向上
14.(11)(23-24高一上·北京西城·期末)质量为40kg的雪橇在倾角的斜面上向下滑动(如图甲所示),所受的空气阻力与速度成正比。今测得雪橇运动的图像如图乙中曲线所示,且AB是曲线在A点的切线,B点坐标为,CD是曲线的渐近线即雪橇最终滑行速度将趋近于10m/s。试求:
(1)从图乙分析时刻雪橇的加速度大小;
(2)雪橇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3)空气阻力与速度的比值k。
【答案】(1)2.5 m/s2;(2);(3)20N·s/m
【详解】(1)根据图像的斜率可知时刻雪橇的加速度大小为
m/s2=2.5 m/s2
(2)(3)时,雪橇速度为5m/s,由牛顿运动定律得
最终雪橇匀速运动时达到最大速度为10m/s,加速度为0,则有
解得
,k=20N·s/m
15.(18分)(23-24高一上·山西朔州·期末)如图所示,有一水平传送带以4m/s的速度顺时针方向匀速转动,传送带AB长度,其右端挨着一段粗糙水平面BC,其长度为(未知),紧挨着BC的光滑水平地面上放置一质量的平板小车,小车长度。小车上表面刚好与BC面等高。现将质量的煤块(可视为质点)轻轻放到传送带的左端A处,经过传送带传送至右端B后通过粗糙水平面BC滑上小车。煤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煤块与BC面间、煤块与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取重力加速度。求:
(1)煤块在传送带上运动的时间;
(2)BC面的长度为多少时,煤块刚好运动到C点停下;
(3)若煤块能够滑上小车且不从小车上掉下来,BC面的长度应满足的条件。
【答案】(1)2s;(2)4m;(3)
【详解】(1)煤块刚放上传送带时,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解得
煤块与传送带速度相等所用时间为
此时煤块通过的位移为
可知煤块与传送带共速后,继续向右匀速运动,匀速过程所用时间为
则煤块在传送带上运动的时间为
(2)煤块滑上粗糙水平面的加速度大小为
若煤块刚好运动到点停下,根据运动学公式,可得
解得
(3)若煤块滑上小车且刚好到达小车右端与小车共速,设煤块刚滑上小车速度为,则有
煤块在小车上滑动的加速度大小仍为,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设煤块经过时间与小车共速,则有
,
煤块与小车通过的位移分别为
,
根据位移关系有
联立解得
由(2)可知,恰能滑上小车时
综上分析可知,若煤块能够滑上小车且不从小车上掉下来,面的长度应满足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物理学科
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物理期末模拟卷02
(考试范围:必修一全册 考试时间:75分钟 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共4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4分,8~10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得0分。)
1.(23-24高一上·河南商丘·期末)下列有关亚运会比赛项目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子竞技项目某游戏一局的时间为15分钟,“分钟”是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
B.研究皮划艇比赛中皮划艇的船体姿态时,皮划艇不可看成一个质点
C.两百米游泳比赛中运动员用时1分43秒,则平均速度大小约为2m/s
D.羽毛球比赛中运动员跳起扣球时速度增大,运动员的惯性增大
2.(23-24高一上·浙江杭州·期末)在杭州第19届亚运会蹦床比赛中,中国队包揽了男女个人项目的两枚金牌,严浪宇获得男子项目金牌,朱雪莹获得女子项目金牌。不考虑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运动员离开蹦床竖直向上运动再下落的过程可视为自由落体运动
B.运动员在最低点受到的弹力大于运动员自身的重力
C.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始终处于失重状态
D.运动员下落过程中刚接触蹦床时速度最大
3.(23-24高一上·浙江宁波·期末)左图中某同学双手抓住单杠做引体向上,右图是他在某次向上运动过程中重心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关于重心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时的速度方向向下
B.时的加速度方向向上
C.此次重心上升的高度约为
D.时的加速度大小小于时的加速度大小
4.(23-24高一上·河北沧州·期末)在研究物体的机械运动时,最常见的力有重力、弹力和摩擦力。下列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运动的物体可能受到静摩擦力的作用
B.自由下落的石块速度越来越大,说明它受到的重力也越来越大
C.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地面的支持力,是因为物体发生了形变
D.两个物体必须接触才能产生力的作用
5.(23-24高一上·江苏盐城·期末)如图所示,一根不计质量的轻杆AC垂直插入竖直墙内,杆的另一端装一质量不计的光滑小滑轮,一根轻细绳BCD跨过滑轮,绳子B端固定在墙上,且BC段与墙之间的夹角为,CD段竖直且足够长。一质量为带孔的小球穿在细绳CD段上,小球以加速度匀加速下滑,不计空气阻力,。则轻杆对滑轮的作用力大小为( )
A. B. C. D.
6.(22-23高一上·广东广州·期末)如图所示,倾角为的斜面体C置于水平面上,B置于斜面上,通过轻绳跨过光滑的定滑轮与A相连接,连接B的一段轻绳与斜面平行,A、B、C始终都处于静止状态,则( )
A.水平面对C的支持力的大小可能与B,C的总重力大小相等
B.C受到水平面的摩擦力可能为零
C.B受到C的摩擦力一定不为零
D.若增大A的质量,B受到C的摩擦力可能减小
7.(23-24高一上·湖北·期末)如图所示,左右相同的两木箱之间有一段光滑的轻绳,轻绳两端分别固定在箱子的A点和点,轻绳上有一个挂钩,挂钩下面挂了一物块。在采取以下措施时,两箱始终与地面保持相对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保持两箱位置不动,仅将点移到位置时,地面给右箱的支持力变大
B.保持两箱位置不动,仅将点移到位置时,两箱对地面的摩擦力与原来相比均变小
C.仅将右侧箱右移一小段位置,细绳上的拉力和地面给两箱的摩擦力均变大
D.仅将右侧箱左移一小段位置,细绳上的拉力和两箱对地面的压力均变小
8.(23-24高一上·广东深圳·期末)冰壶是以队为单位在冰上进行的一种投掷性竞赛项目,属冬奥会比赛项目,并设有冰壶世锦赛。在某次比赛中,冰壶被投出后,如果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用时20s停止,最后1 s内位移大小为0.2m,则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冰壶第1s内的位移大小是7.8m B.冰壶的加速度大小是0.4m/s2
C.前10s位移和后10s的位移之比为3︰1 D.冰壶的初速度大小是6m/s
9.(23-24高一上·陕西渭南·期末)春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中国民谚说“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人们通过大扫除表达除旧迎新的思想。如图所示是用长杆推动擦头擦玻璃的实物图和示意图,假设擦头与玻璃间的动摩擦因数恒定,擦头匀速上升过程中杆与竖直方向的夹角越来越小,则在擦头匀速上升过程中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杆对擦头的作用力逐渐增大
B.擦头对玻璃的压力越来越小,摩擦力也越来越小
C.无论杆与竖直方向夹角多大都可以推动擦头上升
D.杆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必须小于某一值才可以推动擦头上升,该角的正切值为
10.(22-23高一上·山东聊城·阶段练习)如图所示,截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斜面体C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在直角顶点处固定一光滑小滑轮,通过绕过滑轮的细绳将质量为3kg的滑块A和质量为1.5kg的滑块B相连接,细绳分别和两斜面平行。滑块A恰好匀速下滑,若两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且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取重力加速度大小,两斜面足够长,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
B.细绳上的拉力大小为N
C.若细绳突然断开,则断开后滑块A在斜面上运动的加速度一定不变
D.若细绳突然断开,则断开后滑块B在斜面上运动的加速度一定不变
第Ⅱ卷 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
11.(6分)(23-24高一下·甘肃·期末)某小组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测量物块A与长木板B间的动摩擦因数,将长木板B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物块A放置在长木板B的上表面,用细线将水平放置的弹簧测力计和物块A连接,调节弹簧测力计的高度使细线拉直后恰好水平,现用大小为10N的水平拉力F将长木板B从物块A下方加速拉出,拉出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已知物块A的质量为2.0kg,长木板B的质量为4.0kg,取重力加速度大小。
(1)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N。
(2)物块A对长木板B的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 (填“左”或“右”)。
(3)物块A与长木板B间的动摩擦因数μ= (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2.(9分)(23-24高一下·湖南邵阳·期末)如图甲所示为某实验小组“探究物体加速度与所受合外力关系”的实验装置。他们调整长木板和滑轮,使长木板水平放置且细线平行于长木板(没有平衡摩擦力);在托盘中放入适当的砝码,接通电源,释放物块,多次改变托盘中砝码的质量,记录传感器的读数F,测出加速度a。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选用 (选填“电磁”或“电火花”)打点计时器时误差更小;
(2)如果本实验中托盘和砝码的质量用m表示,物块的质量用M表示,则______;
A. B.
C.m应大于某值 D.m与M之间的大小关系不做要求
(3)实验中得到如图乙所示的一条纸带,已知交流电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两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没有画出,根据纸带可求出物块的加速度为 (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4)以力传感器的示数F为横坐标,加速度a为纵坐标,画出的图像是一条直线如图丙所示,求得图线的斜率为k,横轴截距为,若传感器的质量为,则物块的质量为 ;
(5)如果摩擦阻力只考虑物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摩擦阻力,若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物块与长木板动摩擦因数为 。
13.(10分)(23-24高一上·北京海淀·期末)图所示的巨型娱乐器械可以使人体验超重和失重状态。游客在被送到距地面的高度后,由静止开始随座舱匀加速下落到离地面的位置时,制动系统启动,座舱做匀减速运动,到达地面时刚好停下。取重力加速度。求:
(1)座舱在匀加速下落过程中的加速度的大小;
(2)在制动系统启动后,座舱座椅对质量的游客的支持力。
14.(11)(23-24高一上·北京西城·期末)质量为40kg的雪橇在倾角的斜面上向下滑动(如图甲所示),所受的空气阻力与速度成正比。今测得雪橇运动的图像如图乙中曲线所示,且AB是曲线在A点的切线,B点坐标为,CD是曲线的渐近线即雪橇最终滑行速度将趋近于10m/s。试求:
(1)从图乙分析时刻雪橇的加速度大小;
(2)雪橇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3)空气阻力与速度的比值k。
15.(18分)(23-24高一上·山西朔州·期末)如图所示,有一水平传送带以4m/s的速度顺时针方向匀速转动,传送带AB长度,其右端挨着一段粗糙水平面BC,其长度为(未知),紧挨着BC的光滑水平地面上放置一质量的平板小车,小车长度。小车上表面刚好与BC面等高。现将质量的煤块(可视为质点)轻轻放到传送带的左端A处,经过传送带传送至右端B后通过粗糙水平面BC滑上小车。煤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煤块与BC面间、煤块与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取重力加速度。求:
(1)煤块在传送带上运动的时间;
(2)BC面的长度为多少时,煤块刚好运动到C点停下;
(3)若煤块能够滑上小车且不从小车上掉下来,BC面的长度应满足的条件。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