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昌市第三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西省南昌市第三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5.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2-18 18:59: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江西省南昌市第三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如果圣人为王,他的治道就叫做王道。照孟子和后来的儒家说,有两种治道。一种是“王”道,另一种是“霸”道。它们是完全不同的种类。圣王的治道是通过道德指示和教育;霸主的治道是通过暴力的强迫。王道的作用在于德,霸道的作用在于力。在这一点上,孟子说:“以力假仁者霸。……以德行仁者王。……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孟子·公孙丑上》)。
后来的中国政治哲学家一贯坚持王霸的区别。用现代的政治术语来说,民主政治就是王道,因为它代表着人民的自由结合;而法西斯政治就是霸道,因为它的统治是靠恐怖和暴力。
圣王的王道为人民的福利尽一切努力,这意味着他的国家一定要建立在殷实的经济基础上。由于中国经常占压倒之势的是土地问题,所以据孟子看来,王道最重要的经济基础在于平均分配土地,这是很自然的。他的理想的土地制度,就是以“井田”著称的制度。按照这个制度,每平方里土地分成九个方块,中央一块叫做“公田”,周围八块是八家的私田,八家合种公田,自种私田。公田的产品交给政府,私田的产品各家自留(《孟子·媵文公上》)。
孟子进一步描绘这个制度说,各家在其私田中五亩宅基的周围,要种上桑树,这样,老年人就可以穿上丝绸了。各家还要养鸡养猪,这样,老年人就有肉吃了。这若做到了,则王道治下的每个人都可以“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孟子·梁惠王上》)。
这不过仅仅是王道之“始”,因为它仅只是人民获得高度文化的经济基础。还要“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使人人受到一定的教育,懂得人伦的道理,只有这样,王道才算完成。
行这种王道,并不是与人性相反的事情,而恰恰是圣王发展他自己的“恻隐之心”的直接结果。孟子说:“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孟子·公孙丑上》)在孟子思想中。“不忍人之心”与“恻隐之心”是一回事。我们已经知道,照儒家所说,仁,只不过是恻隐之心的发展;恻隐之心又只有通过爱的实际行动来发展;而爱的实际行动又只不过是“善推其所为”,也就是行忠恕之道。王道不是别的,只是圣王实行爱人、实行忠恕的结果。
孟子对宣王所说的一切,没有别的,就只是“善推其所为”,这正是行忠恕之道。在这里我们看出,孟子如何发展了孔子的思想。孔子阐明忠恕之道时,还只限于应用到个人自我修养方面,而孟子则将其应用范围推广到治国的政治方面。在孔子那里,忠恕还只是“内圣”之道,经过孟子的扩展,忠恕又成为“外王”之道。
(摘编自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第七章《儒家的理想主义派:孟子》)
材料二:
孟子的政治哲学与孔子的政治哲学有一个根本不同之处。孔子讲政治的中心学说是“政者,正也”,他的目的只要“正名”“正己”“正人”,以至于“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理想的政治。孟子生在孔子之后一百多年,受了杨墨两家的影响(凡攻击某派最力的人,便是受那派影响最大的人。孟子攻杨墨最力,其实他受杨墨影响最大。荀子攻击辩者,其实他得辩者的影响很大。宋儒攻击佛家,其实若没有佛家,又哪有宋儒),故不但尊重个人,尊重百姓过于君主(这是老子、杨朱一派的影响。有这种无形的影响,故孟子的性善论遂趋于极端,遂成“万物皆备于我”的个人主义);还要使百姓享受乐利(这是墨家的影响,孟子自不觉得)。孟子论政治,不用孔子的“正”字,却用墨子的“利”字。但他又不肯公然用“利”字,故用“仁政”两字。他对当时的君主说道:“你好色也不妨,好货也不妨,好田猎也不妨,好游玩也不妨,好音乐也不妨。但是你好色时,须念国中有怨女旷夫;你好货时,须念国中穷人的饥寒;你出去打猎,作乐游玩时,须念国中的百姓有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的痛苦。总而言之,你须要能善推其所为,你须要行仁政。”这是孟子政治学说的中心点。这可不是孔子“正”字的政治哲学了。若用西方政治学的名词,我们可说孔子的是“爸爸政策”(Paternalism);孟子的是“妈妈政策”(Maternalism)。爸爸政策要人正经规矩,要人有道德;妈妈政策要人快活安乐,要人享受幸福。故孟子所说如“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这一类“衣帛食肉”的政治,简直是妈妈的政治。这是孔子、孟子不同之处(孔子有时也说富民,孟子有时也说格君心。但这都不是他们最注意的)。后人不知道这个区别代表一百多年儒家政治学说的进化,所以爸爸妈妈的分不清楚:一面说仁民爱物,一面又只知道正心诚意。这就是没有历史观念的大害了。
孟子的政治学说含有乐利主义的意味,这是万无可讳的。但他同时又极力把义利两字分得很严。他初见梁惠王,一开口便驳倒他的“利”字;他见宋牼,也劝他莫用“利”字来劝秦楚两国停战。细看这两章,可见孟子所攻击的“利”字只是自私自利的利。大概当时的君主官吏都是营私谋利的居多。他所主张的“仁义”,只是最大多数的最大乐利。所以孟子反对“利”的理由,还只是因为这种“利”究竟不是真利。
(摘编自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第十篇《荀子以前的儒家》)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道与霸道是中国古代的两种治国之道,它们分别采用德行和暴力作为治国的策略。
B.孟子认为“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是因为实现王道还需要道德指示和教育。
C.孟子的思想不仅来源于孔子,而且还有受到其他学派思想的影响,比如杨墨、佛家。
D.孟子对君主的个人喜好没有进行道德评价,而是希望君主从个人感受出发施行仁政。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孟子主张实行“井田制”,其根本目的是为了解决土地问题,让民众免受阶级压迫。
B.孟子认为,人都有“不忍人之心”,君王只要用爱的实际行动去推广,就能实现王道。
C.胡适认为孟子在不知不觉中借用了墨家乐利的观点,在使用时,对“利”又有区分。
D.胡适认为,不能区分孔孟之间的不同,就不能准确分清“仁民爱物”和“正心诚意”。
3.下列选项,最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中孟子“乐利”观点的一项是( )
A.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
B.今之事君者曰:“我能为君辟土地、充府库。”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民贼也!
C.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
D.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
4.冯友兰和胡适在引用《孟子·梁惠王上》中“五亩之宅”的材料时,有何不同?
5.冯友兰和胡适二人都对孔子和孟子的政治哲学进行了分析,请结合材料谈谈二人观点的异同。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欠活
刘云芳
被砍掉的两棵梧桐,每年春天还是会滋生出许多树苗来,不管怎样铲除都无济于事。父亲说,它的根还活着。这条根像是有不能压抑的冤屈一样,倔强地从土里伸出脑袋。有一年,它从我家和邻居家的界线上长了出来,严格地说,还是偏向邻居家多一点,可它的脖子却一直歪到我们院子里,鸟粪从树叶间落在我家院子里,像是一个赖皮的孩子在向大人挑衅。
父亲在院子里数落梧桐树,说它“欠活”,欠活就是说有旺盛的生命力。我喜欢这两个字,欠活,无论遭遇多大的困难,都必须好好活着。梧桐欠活,父亲欠这棵树,一年一年为它清扫老旧的树叶,脱落的花朵,并把它们焚烧,或者埋在土地深处,成为庄稼的肥料。否则风一吹,那些树叶还会回到院子里,在扫帚划过地面留下的纹路上缠绵,或者拍打窗户,好像我们还欠它们什么似的。
母亲说干脆把它砍掉。可是它的主干不在我们院内,砍掉必将引起邻里矛盾。邻居想用这棵树做孩子婚床的床板。
“欠活”的还有豆蔻她爷。九十多了,脸上沟壑丛生,像一只疲惫的老鸟。①他们吃的面条有裤腰带那么宽,只放了少许的盐。为了省油,他们连菜都舍不得炒一个,却“呼啦啦”吃得有味。
豆蔻在城里打工,这两年,她三次接到电话,说她爷不行了。有一回连寿衣都穿好了,豆蔻趴在门口,泪腺已经在身体里接通水源,就等着关键时刻的到来,一下子喷薄而出。
豆蔻说我爷爷真行,参军打仗喝过马尿,闹灾荒那几年,观音土、树皮啥都吃过,这辈子硬是没打过针。感冒发烧了,自己采药吃,竟然活了这么大岁数。豆蔻爷常蹲在门槛上,笑话去斜对面大夫家输液的人,“有点不舒服就输液,咋就那么娇气。”听到这话,村人回答:谁像你那样欠活!
豆蔻29岁了,还没找到婆家。那年,②我钻进一条小窄巷去看豆蔻,在一个居民楼的二层找到了她的出租屋,屋子里放了一张床,一辆自行车,几乎就满了。豆蔻请我床上坐,我懒得脱鞋,可不上床就没地儿待了。豆蔻用方便面加榨菜招待我,把床铺掀开一角,上边铺了一层报纸,又铺一层塑料布。豆蔻大口大口嚼面,好像饿了几辈子似的。墙上一个大大的钉子上挂着两套漂亮衣服,用塑料袋罩着,怕落尘土。这是她回乡才穿的衣服。我再看看豆蔻吃面的架势,跟她爷爷真是像极了。她似乎察觉到了我的神情,站起身来,双眼昧着问,我好养活吧?有人说她不易的时候,她就说,我好着呢,我可给偏远地区的孩子寄过钱!
豆蔻妈说豆蔻爷千万不能死在9月,9月得忙着收秋,人们连哭丧的时间都没有。大夫看过,一时半会儿是走不了的,这让豆蔻全家放了心。可就在这时候,牛脸媳妇跳井了。眼看着庄稼熟了,她身体又不舒服,盼儿子回来。可儿子守着城里的花圈寿衣店,说忙。她觉得儿子自从在城里买了房子,连着家里的那条根就断了。
那是一个多耐活的女人啊。生她的时候,家里人盼小子,她被母亲溺在尿盆里,她奶奶说好歹是条命,硬是从尿盆里捞了出来。可毕竟伤了身体,一直病病歪歪。跟了牛脸,家里的钱也都给她买了药。人们以为牛脸半道打光棍是早早晚晚的事,没想到,他却死在了矿上。再没人给牛脸媳妇花钱买药,可她不但没改嫁,还硬是把一儿一女养活大,供儿子上了中专。人们都说,牛脸走了,没留下别的,就把那股子皮实劲传给他媳妇了。
牛脸的儿女从城里跑来,拉来满满一车花圈。豆蔻也搭着他们的车回来了。豆蔻爷的灵魂好像忽然回来了一样,蹲在沙发上着实哭了一场。他嘱咐豆蔻在城里过不下去就回来,家里怎么说还有几块子地。豆蔻也哭,哭完了,她给她爷爷奶奶炒了个菜。那天豆蔻爷吃了很多,吃完了以后要躺会儿,躺在炕上打着饱嗝儿说,这日子真是美得很。最后一个饱嗝儿极其响亮,像是一个沉着、规矩的圆句号,终于了结了豆蔻爷的一生。
村里一下子死了两个人,让气氛变得低沉而压抑。等他们被葬进坟里,地里的庄稼开始逼迫人快点行动。棒子还好,豆子已经撑开豆皮,往外蹦了,迫不及待地想生根发芽。③豆蔻奶奶睡了好几天的觉,醒来之后,跑到地里收庄稼,胳膊、腿好像都蓄满了力量。豆蔻要把那个破沙发扔掉的时候,她说什么也不让。
我总是在秋天的时候回乡,像豆蔻一样,为父母收秋,在院子里给自家的狗拌麦麸吃。像一片梧桐树叶子一样跑到土地深处摸触自己的根脉,顿时觉得在城市里久居形成的迷茫如此轻浮。我看见棒子一车车被运回院子,辣椒上了墙,南瓜、红薯、胡萝卜、白萝卜都堆得山一样。秋天的丰硕把很多东西盖住,死了两个人的悲伤似乎变淡了,似乎还闪现出一丝喜悦。所有像豆蔻这样的年轻人都回来,有年轻人的村子显露出活力。几辆山下来的播种机用一天的时间帮我们把麦子播下去。在我的假期结束之前,田地很快被麦苗刷绿。树木的叶子不断脱掉,把自己的主干露出来,想要把什么牢牢抓住似的。人们又走了,剩下老幼和空旷的村庄。④树木假装死去,动物蜷缩在圈里,人们穿着厚衣服,围起炉火,想念一件事,一些人。炉上煨着一壶茶,所有生命的触角向内,开始酝酿春天。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从梧桐树入手,引出乡村人和乡村的故事,展现出新时代乡村人各不相同的生存状况,从而表现村庄的“欠活”风貌。
B.豆蔻吃面的样子像极了她爷爷,豆蔻是爷爷的精神传承人,她把乡村的“欠活”劲儿带进了城市,努力适应陌生的城市生活。
C.文章以豆蔻她爷的死为线索,巧妙串联起“我”的父母、豆蔻、牛脸媳妇等一系列人物形象,众多形象彼此呼应,浑然一体。
D.通观全文,标题“欠活”的意蕴十分丰富,它展示了旺盛的生命力,体现在梧桐树、乡村农人以及乡村本身等多个层面上。
7.下列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句子①写豆蔻爷,用“他们”而不用“他”,将个体放在群体之中,表明豆蔻爷是乡村老人的代表。
B.句子②运用白描手法展现豆蔻出租屋的狭小简陋,从正面表现出豆蔻在城市里的“欠活”劲儿。
C.句子③通过“睡”“醒”“跑”等几个动词的使用,塑造出一个刚刚失去老伴的老人的“欠活”形象。
D.句子④先描绘冬季的肃杀景象,再以“开始酝酿春天”作结,其中寄寓着作者对乡村的美好期望。
8.文章以“欠活”为题,却写牛脸媳妇投井而死,这样安排有何用意?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9.对一部文学作品来说,语言至关重要。请简要赏析本文的语言特色。
二、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子贡问孔子曰:“今之人臣孰为贤?”孔子曰:“吾未识也,往者,齐有鲍叔,郑有子皮,贤者也。”子贡曰:“然则齐无管仲,郑无子产乎?”子曰:“赐,汝徒知其一,不知其二。汝闻进贤为贤耶?用力为贤耶?”子贡曰:“进贤贤哉。”子曰:“然。吾闻鲍叔达管仲,子皮达子产,未闻二子之达贤己之才者也。”
(节选自《孔子家语·卷三》)
材料二: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节选自《孟子·告子上》)
材料三:
故古者圣王之为政列德而尚贤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任之以事,断予之令。曰:爵位不高则民弗敬,蓄禄不厚则民不信,政令不断则民不畏。举三者授之贤者,非为贤赐也,欲其事之成。故当是时,以德就列,以官服事,以劳殿赏,量功而分禄。故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举公义,辟私怨,此若言之谓也。故古者尧举舜于服泽之阳,授之政,天下平;禹举益于阴方之中,授之政,九州成:汤举伊尹于庖厨之中,授之政,其谋得;文王举闳天、泰颠于置罔之中,授之政,西土服。故当是时,虽在于厚禄尊位之臣,莫不敬惧而施;虽在农与工肆之人,莫不竞劝而尚意,故士者所以为辅相承嗣也。故得士则谋不困,体不劳,名立而功成,美章而恶不生,则由得士也。子墨子言曰:得意,贤士不可不举;不得意,贤士不可不举。倘欲祖述尧舜禹汤之道,将不可以不尚贤。夫尚贤者,政之本也。
(节选自《墨子·尚贤上》)
10.材料三画波浪线部分有三处需断句,请在答题卡上相应位置写出需断处的字母。
故古者A圣王之为B政C列德D而尚贤E虽在农与工F肆之人G有能H则举之。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徒,指“只”“仅仅”,与《师说》中“郯子之徒”的“徒”意义和用法不相同。
B.恶,意为“讨厌、憎恨”,与成语“深恶痛绝”“恶衣恶食”中“恶”词义相同。
C.就列,指“担任职务”,与《论语·季氏》中“陈力就列”的“就列”意义相同。
D.章,同“彰”,彰显,与《四子侍坐》中“端章甫”的“章”意义和用法不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家语·卷三》中孔子没有直接回答子贡的问题却巧妙地让子贡得到了答案。
B.《孟子·告子上》中孟子用对“鱼”和“熊掌”的选择为喻,引出对人生选择的论述。
C.墨子认为把爵位、俸禄等授予贤人,是因为贤人的才德,更希望贤人做事成功。
D.墨子列举“尧举舜”“禹举益”等古人的事例告诉我们,要让贤人有机会建功立业。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未识也。往者,齐有鲍叔,郑有子皮,贤者也。
(2)倘欲祖述尧舜禹汤之道,将不可以不尚贤。
14.三则材料都围绕“贤者”进行阐述,但侧重点不同,请简要概括。
三、古代诗歌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春中①田园作
[唐]王维
屋上春鸠鸣,村边杏花白。
持斧伐远扬②,荷锄觇③泉脉。
归燕识故巢,旧人看新历。
临觞忽不御④,惆怅远行客。
【注】①春中:即仲春,农历二月。②远扬:又长又高的桑枝。③觇:探测、察看。④御:饮、喝。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两句运用视听结合的手法,展现出一幅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田园图景。
B.颔联“持”“伐”“荷”“觇”四个动词形象地描绘了农人忙于农事的场景。
C.颈联中旧屋主人翻看新年的日历,让诗人产生时光飞逝之痛,年华老去之悲。
D.尾联中诗人想到远行客无缘享受这美好的田园春光,不由得为之惋惜和惆怅。
16.同为意象,本诗“归燕识故巢”的“燕”和《归园田居(其一)》“羁鸟恋旧林”的“鸟”,各表达了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四、名篇名句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泰伯》中“”表明知识分子必须有远大的抱负和坚强的意志,而其原因是“”。
(2)《大学之道》中,齐家的前提条件是“”,修身的前提条件是“”。
(3)老子以事物脆弱时容易分离、事物细小时容易散失的现象为例,说明解决问题要做到:“,”(《老子四章》)。
(4)《秦风· 无衣》中,强调在备战时刻,我们要全程动员,从“”到“”,最后到“修我甲兵”,可谓是全副武装,整装待发。
(5)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影响很大,有人认为,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可能是根据“,”化用而来。
五、语言文字运用(本大题共1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年轻人中,“景漂”正成为一种新时髦。只要你听说过“北漂”“沪漂”,那么遵循同样的构词法,“景漂”的意思也不难理解,唯一需要确定的是,“景”是哪个地名的缩写,答案是“景德镇”。
有媒体考证,①早在10年前就有不少年轻人把景德镇作为实现梦想之地。②一项广泛援引的统计数据显示,③从2023年往前数的10年里景德镇人口是净流入,④目前“景漂”已超过6万人,⑤其中“洋景漂”达5000人左右,⑥而且还有不断增加的趋势。这在大多呈人口净流出的中部四线城市中显得 A 。
在媒体的讲述中,每个“景漂”的故事都有属于各自的酸甜苦辣。在漂流到景德镇之前,他们处于不同的人生阶段和生活轨道,拿出的考卷也成绩不一,但在一些或大或小、或隐或现的人生十字路口,他们把人生的骰子抛向这里。而景德镇,( a )。跟一线城市比,低到 B 的住房等生活成本、门槛极低但足够友好的创业环境、完整而成熟的陶瓷产业链……这样的条件组合可谓诱惑力十足。再加之,近年来景德镇在打造消费型城市上的努力,在流量时代日渐显现并被不断放大,镁光灯下的“景漂”也显得更加迷人。
的确,景德镇的陶瓷工业基础、历史文化积淀甚至向消费型城市转型的契机自然难以复制,但这并不是“景漂”成为一种社会现象的全部“密码”。在一个日益开放包容的社会,生活可以也应该有更多种打开方式。而对于年轻人来说,任何能提供这些选择之地,( b )。
18.请在文中画横线(AB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19.文中第二段标序号的部分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20.文中第三段用“成绩”比喻人生收获,使用了借喻的修辞手法。请另外仿写一个句子。要求:适合文中语境,语意完整,使用借喻;借喻贴切,表达流畅。
21.下列句子中引号的作用,与文中“密码”引号的作用一致的一项是( )
A.美国宇航局将在2028年发射“达·芬奇号”金星探测器。
B.后者则需要摆脱消费社会的功利诱惑,不要为一时的“利”与“名”而迷失自我。
C.没有想到,在百团大战中发生的这个小小的“插曲”,四十年后,竟成了中日人民友好的佳话。
D.在外国的地摊上卖的闲杂书,到了国内摇身一变,被捧成了“传世经典”。
22.请在文中括号a、b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6个字。
六、作文(本大题共1小题)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被人理解是幸运的,但不被理解未必不幸。一个把自己的价值完全寄托于他人的理解上面的人往往并无价值。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及简析:
  一、现代文阅读
  (一)
  1.C(材料二提到孟子受杨墨影响,未提及受佛家影响)
  2.A(“让民众免受阶级压迫” 在材料中未提及,孟子主张 “井田制” 主要是为了建立王道的经济基础)
  3.B(该项强调的是君主不应以辟土地、充府库为能事,而应关注民生,体现的是孟子的仁政思想,但不是直接支撑 “乐利” 观点)
  4.冯友兰引用 “五亩之宅…… 七十者可以食肉矣”,是为了说明王道不仅要有经济基础,还要有道德教育,是王道之 “始” 与完成的体现;胡适引用此材料,是为了说明孟子的政治学说含有乐利主义,是 “妈妈政策” 的体现,注重让百姓享受乐利。
  5.相同点:都认识到孟子对孔子思想有发展,都分析了孔孟政治哲学的不同之处。不同点:冯友兰重点阐述孟子将孔子的忠恕之道从个人修养推广到治国政治,强调王道与霸道的区别及孟子思想的内涵;胡适着重指出孟子受杨墨影响,政治学说含乐利主义,且将孔子与孟子的政治学说分别概括为 “爸爸政策” 和 “妈妈政策”,强调二者的差异及孟子对 “利” 的态度。
  (二)
  6. C(文章并非以豆蔻她爷的死为线索,而是围绕 “欠活” 展开,通过多个人物和事件体现乡村的 “欠活” 风貌)
  7. B(句子②是从侧面表现豆蔻在城市里的 “欠活” 劲儿,通过出租屋的狭小简陋和她的生活状态体现她的坚韧和适应能力)
  8. ①牛脸媳妇虽历经磨难却坚韧地活着,她的死与她的 “欠活” 形成反差,更能凸显生活的无奈与艰辛;②她的死引发了人们对乡村现状的思考,如乡村年轻人的离去导致老人缺乏关爱等问题;③与文中其他人物的 “欠活” 相互映衬,丰富了 “欠活” 的内涵,展现出乡村生活的多面性。
  9. ①语言质朴自然,如描写乡村生活场景、人物对话等,贴近生活实际,富有乡土气息;②善用比喻,如 “脸上沟壑丛生,像一只疲惫的老鸟”,形象生动地刻画人物形象;③用词精炼准确,如 “欠活” 一词,简洁地概括出旺盛生命力的特点,且具有独特的韵味;④描写细腻,对人物动作、神态等描写细致入微,如 “豆蔻大口大口嚼面,好像饿了几辈子似的”,使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二、文言文阅读
  10. C E G(故古者圣王之为政,列德而尚贤,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
  11. B(“恶衣恶食” 中 “恶” 为 “粗劣” 之意,与 “深恶痛绝” 中 “恶” 词义不同)
  12. C(墨子认为把爵位、俸禄等授予贤人,不是因为贤人的才德,而是希望贤人做事成功)
  13. (1)我不了解。从前,齐国有鲍叔,郑国有子皮,他们是贤人。(“识”,了解;“往者”,从前;判断句 “贤者也”)
  (2)倘若想要遵循尧舜禹汤的治国之道,就不能不崇尚贤人。(“祖述”,遵循;“尚贤”,崇尚贤人)
  14. ①《孔子家语 卷三》侧重强调进贤才是贤能之举,以鲍叔进管仲、子皮进子产为例说明;②《孟子 告子上》侧重论述贤者有舍生取义之心,且能坚守这种本心;③《墨子 尚贤上》侧重阐述为政要尚贤,包括尚贤的举措、意义等,列举古代圣王举贤的事例加以证明。
  三、古代诗歌阅读
  15. C(颈联主要表达的是旧人对新生活的期待和对故园的眷恋,并非产生时光飞逝之痛和年华老去之悲)
  16. ①本诗 “归燕识故巢” 中的 “燕”,表达了对故园的眷恋和熟悉,归燕归巢象征着对家园的思念与回归,体现出一种安定、和谐的情感;②《归园田居(其一)》“羁鸟恋旧林” 中的 “鸟”,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田园生活的向往,以羁鸟被困反衬自己对田园自由生活的渴望与追求。
  四、名篇名句默写
  17. (1)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2)先修其身;先正其心。
  (3)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4)修我戈矛;修我矛戟。
  (5)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五、语言文字运用
  18. A. 鹤立鸡群;B. 平易近人
  19. ③句 “景德镇人口是净流入” 表述不当,可改为 “景德镇是人口净流入城市”;④句 “目前‘景漂’已超过 6 万人” 成分残缺,可改为 “目前景德镇的‘景漂’已超过 6 万人”。
  20. 在人生的赛场上,他们带着不同的装备起跑。(将人生比作赛场,把人生的起点、基础等比作装备,用 “赛场上的装备” 比喻人生收获)
  21. C(文中 “密码” 引号表示特殊含义,C 项 “插曲” 引号作用与之相同;A 项表示特定称谓;B 项表示强调;D 项表示讽刺或否定)
  22. a. 也以独特的魅力迎接这些漂泊者;b. 都可能成为他们的梦想之地。
  六、作文
  立意参考:可从重视自我价值实现、不依赖他人理解、独立自主追求梦想等角度立意。如阐述自我价值应由自己定义和创造,不能因他人是否理解而动摇;也可论述在追求梦想过程中,应坚定信念,不被外界的理解与否所干扰,专注于自身成长与发展等。
参考译文:
材料一:
子贡问孔子说:“如今的臣子中谁是贤人?”孔子说:“我不知道,从前,齐国有鲍叔,郑国有子皮,他俩是贤人。”子贡说:“那么齐国管仲就不算贤人,郑国子产就不算贤人吗?”孔子说:“赐啊,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你听说是引荐贤人的为贤呢,还是出力的为贤呢?”子贡说:“能举荐贤人的人贤能。”孔子说:“对。我听说鲍叔牙使管仲显达,子皮使子产显达,却没有听说管仲和子产让比他们更贤能的人显达。”
材料二:
鱼是我所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那么我宁愿舍弃鱼而选取熊掌。生命是我所想要的,正义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得到,那么我宁愿牺牲生命而选取大义。生命是我所想要的,但我所想要的还有胜过生命的,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所以有的灾祸我不躲避。如果人们所想要的东西没有比生命更重要的,那么凡是一切可以保全生命的方法,又有什么手段不可用呢?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逃避灾祸的坏事,哪一桩不可以干呢?采用某种手段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采用某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由此可见,他们所喜爱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那就是“义”);他们所厌恶的,有比死亡更严重的事(那就是“不义”)。不仅贤人有这种思想,人人都有,只不过是贤人能够不丢掉罢了。
材料三:
所以古代圣王处理政事,按德行排列位次而且崇尚贤能的人,即使是农田和工坊中的人,只要有能力就提拔他。给予他很高的爵位,给予他很多的俸禄,任用他来做事情,给他决断的权力。就是说:如果爵位不高,那么百姓就不敬重他;如果俸禄不多,那么百姓就不会信任他;如果在施行政令时没有决断权,那么百姓就不会畏惧他。把这三种东西授予贤能的人,并不是因为他有才德而赏赐他,而是希望他做事能成功。所以在那个时候,按德行来担任职务,按官级担任职务,按照功劳来决定赏赐,衡量功绩而分发俸禄。因此,官员并不会永远富贵,百姓也不会一直贫贱。有能力就提拔他,没有能力就罢免他。出以公心,抛开私怨,说的就是这个意思。所以古时候尧在服泽的北边提拔了舜,把政事交给他,天下太平;大禹在阴方之中提拔了伯益,把政事交给他,九州统一;商汤在厨房里提拔了伊尹,把政事交给他,他的治国谋略得以施行;周文王在渔猎者中提拔了闳天和泰颠,把政事交给他们,西方的人臣服。所以在那个时候,即使是有优厚俸禄和尊贵地位的大臣,也没有不谨慎警惕施政的;即使是农田与工坊中的人,也没有不竞相劝勉而崇尚德行的。所以,贤士是用来担任宰相的属官的。因此得到了士的辅佐,谋划国事就不会陷入困境,身体就不会劳累。功成名就,美善彰显而丑恶杜绝,这是得到了贤士的缘故啊。所以墨子说:得志,贤士不可不选用;不得志,贤士不可不选用。倘若想要效法遵循尧、舜、禹、汤的方法,将不可不尊崇贤能的人。尊崇贤者,是政治的根本。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