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6张PPT)
23 月光曲
听歌识曲
《月光曲》
通过课前预习,你对《月光曲》了解多少?
贝多芬
德国著名钢琴家
从小就接受严格的音乐训练,学弹琴与作曲,毕生追求“自由、平等、博爱”的理想。他二十八岁时听力开始减弱,五十岁时,两耳失聪,但仍坚持创作。
主要作品有交响曲九部、钢琴奏鸣曲三十二首等。
集古典音乐之大成,开浪漫主义之先河,对世界音乐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被尊称为“乐圣”。
主要经历
主要作品
主要成就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习要求
1.自由朗读课文,借助已有的学习方法自学字词。
2.想想课文讲了哪些方面的内容
谱写 幽静 钢琴 茅屋 蜡烛 微弱 纯熟
清幽 琴键 恬静 陶醉 盲人 莱茵河 入场券
霎时间 断断续续 水天相接 微波粼粼
一缕一缕 波涛汹涌
读词语
你有什么好方法来理解这些词语?
理解词语的方法
积累运用
理清课文脉络
这篇课文讲了哪些方面的内容?
概括主要内容
《月光曲》是一个传说,讲述了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同情穷鞋匠兄妹俩,为他们弹琴,有感于盲姑娘对音乐的痴迷而即兴创作《月光曲》的传说故事。
把每个部分的大意串联起来,是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好方法。
初步了解“传说”
默读课文第一自然段,结合你的经验,说说什么是“传说”?
口头流传下来的故事。
学习要求
聚焦对话,感受人物的心灵美
自由读课文,找出文中的对话描写,和同桌互读,交流感想。
这首曲子多难弹啊!我只听别人弹了几遍,总是记不住该怎样弹,要是能听一听贝多芬自己是怎样弹的,那多好哇!
“是呀,可是音乐会的入场券太贵了,咱们又太穷。”
“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
体贴
善解人意
对妹妹的关爱
手足情深
盲姑娘和哥哥的对话
“不,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
“先生,您找谁?走错门了吧?”
贝多芬对兄妹俩的同情和关怀
哥哥和贝多芬的对话
贝多芬家庭背景
贝多芬出生在德国一个有音乐背景的家庭,父亲是宫廷礼拜堂乐长,母亲宫廷厨师的女儿。但是童年生活很不幸福。嗜酒成瘾的父亲败坏了家业,母亲也在他17岁时,因为肺结核去世。17岁的贝多芬在教堂和歌剧院担任提琴手,赚取生活费,照顾爸爸及2位年幼、患病的弟弟妹妹。
贝多芬为什么会对贫苦人民有深厚的情感?
我的音乐只应当为穷苦人造福。
如果我做到了这点该是多么幸福。
哥哥和贝多芬的对话
盲姑娘和哥哥的对话
盲姑娘和贝多芬的对话
“您爱听吗?我再给您弹一首吧。”
“弹得多纯熟哇!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
盲姑娘对音乐十分热爱。
盲姑娘和贝多芬的对话
和同桌分角色读一读,并说说你的感受。
“您爱听吗?我再给您弹一首吧。”
“弹得多纯熟哇!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
读好对话
猜想
肯定
赞叹
“您爱听吗?我再给您弹一首吧。”
激动
当听到盲姑娘说“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时,贝多芬心里:他的心里: 。他可能在想: 。
当贝多芬听到有人正在“断断续续”的弹“他的曲子”时,他的心里: 。他可能在想: 。
有些触动、好奇
有些感动
贝多芬的心理活动
美好乐曲的产生需要高尚而真挚的情感!
关注环境,了解创作的氛围
学习要求
自由读课文第8自然段,想一想:贝多芬是在怎样的的自然环境下,创作出了《月光曲》?
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月光照进窗子,茅屋里的-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贝多芬望了望站在他身旁的兄妹俩,借着清幽的月光,按起了琴键。
清幽
清幽
指清亮的月光下,茅屋显得朦胧、安静。
月光的柔美。
创作环境
清幽的一切显得那么诗情画意,盖过了茅屋里的穷困和凄凉,深深打动了贝多芬,滋养了他的创作激情。
我的音乐只应当为穷苦人造福。
如果我做到了这点该是多么幸福。
展开想象,感受乐曲的美妙
默读课文第9自然段,找出体现《月光曲》旋律变化的句子,再根据自己的理解,边读边想象画面,体会旋律的变化。
自主学习
句子 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 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 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
画面
旋律 悠扬舒缓 气势增强 高昂激越
名字 月亮初升 微云遮月 风起浪涌
悠扬舒缓
气势增强
高昂激越
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
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
月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
读出情感
练习背诵
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作者是怎么把看不见摸不着的乐曲写得这么生动,具体的?
合作交流
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想象
实写
对于《月光曲》的内容、意境和表达的情感,作者没有直接去写,而是借助皮鞋匠兄妹俩的联想和想象表达出来,使人仿佛身处乐曲所描绘的美好画面中。
体会写法
美好乐曲的产生来自高尚而真挚的情感,环境的滋养,也需要大胆的想象。
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师生共读
借助资料,理解《月光曲》的传说
课文所写的,关于《月光曲》谱写的传说是不是真的呢?如果不是真的,那又为什么要会有这个传说呢?
创作传说
课文写的是关于贝多芬谱写《月光曲》的个传说。“传说”是民间流传的故事,不一定确有其事。根据研究,这首奏鸣曲的创作确实与月光无关,其名也非《月光曲》,而是贝多芬的《第十四号钢琴奏鸣曲》。德国诗人路德维希·雷尔施塔勃用“瑞士卢塞恩湖上的明媚月光”来形容这首奏鸣曲的第一乐章,于是有了《月光曲》这个名字。但是,这样一则传说的产生是有其合理性的。贝多芬一生中凭借非凡的音乐才华和惊人的意志力,创作了一大批美妙、动人的音乐作品。人们喜爱这些乐曲,也热爱这样一位伟大的音乐家。因此,关于《月光曲》的谱写有了这样那样的传说,也是很自然的。
拓展延伸,积累表达
你最喜欢的音乐是什么?当你听着它的时候,你的心里在想什么?展开联想和想象,把它写下来。
听着 ,我仿佛看到 。
听着 ,我好像看到 。
板书设计:
关怀
同情
23 月光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