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君主立宪制的英国 教学设计(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7课 君主立宪制的英国 教学设计(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7.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2-18 21:20: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
课题 君主立宪制的英国
课型 新授课 复习课□ 试卷讲评课□ 其它课□
教学内容分析 本章的主要内容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主要学习英国、美国、法国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具体内容。本节是本单元的第一节,主要介绍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原因、经过、结果以及《权利法案》的相关内容。
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初步具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历史发展的纵向联系能力比较欠缺。因此教师在教学中,注意利用现有资源,给学生更多的历史背景资料,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印象更加深刻。
学习目标 1. 识记英国议会与王权的斗争,《大宪章》、《权利请愿》的内容,光荣革命的时间、《权利法案》的内容、作用等基本史实; 2. 阅读史料,归纳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的原因; 3. 通过梳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程,分析其特点; 4. 结合《权利法案》的内容,分析其对王权的限制,并归纳其意义,分析归纳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意义。
重难点 教学重点:归纳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的原因;梳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程,分析其特点。 教学难点:结合《权利法案》的内容,分析其对王权的限制,并归纳其意义,分析归纳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意义。
教学评活动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一:导入新课 师:17世纪前期,英国仍然是一个较小的农业国,全国人口只有四五百万。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国家,在17世纪却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世界舞台上。在17世纪的英国究竟发生了什么呢?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来进行学习——第17课《君主立宪制的英国》 问题导入,让学生通过一系列问题,引出思考,激发探索学习兴趣。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从历史材料中获取有效历史信息,总结归纳的能力。环节二:探究活动教师活动 环节一:出示任务一:阅读史料,归纳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的背景下? 材料一 新航路开辟后,欧洲的主要航道转到大西洋沿岸。英国处在国际贸易航道的要冲,新兴的资产阶级借此,迅速聚敛资本并获得了广阔的海外市场。随着英国资本主义的深入发展,资产阶级队伍成长壮大,一部分资产阶级化的“新贵族”们要求自由发展资本主义。 材料二 国王创造法律,而非法律创造国王,国王是上帝派到世间的最高权威,有无限的权力。 ——詹姆士一世 材料三 詹姆士一世从1618年开始实行国内独占制度:只有从政府买到独占特许权的企业公司才有权利从事贩卖某些商品,其中包括肥皂、植物油、煤、盐、纸、皮革、玻璃等人民生活必需品。专卖商可以以原价的3倍出售这些商品。估计当时国王由于出卖独占特许权,每年可得7-8万镑的收入。 ——唐河主编《世界文明史》 教师引导学生找到关键语句,并说出关键词。学生回答后,进行点拨总结。 出示:经济基础:英国资本主义深入发展。 阶级基础:资产阶级队伍壮大,他们要求发展资本主义。 根本原因:詹姆士一世推行“君权神授”的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环节二:出示《知识拓展——大宪章》 师:刚才我们分析了国王詹姆士一世的言行与英国的法律和政治传统严重不符。英格兰在1215年就确立了什么原则? 师:13世纪英国基本就确立了议会制度,于是英国就出现了以国王为首的封建势力和以议会为代表的新贵族之间的矛盾对抗。 出示:师:也就是议会和王权的矛盾对抗。 师:一直到1640年,英国国王查理一世召开议会,希望筹集军费,镇压苏格兰人民起义,议员们不断抨击国王专权,要求限制国王的权利,掀开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 环节三:同桌合作,梳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程,并分析其特点。(规定前2分钟同桌2人自己在本子上梳理,然后找两组同学在黑板上展示) 学生梳理后,老师进行总结,展示进行点拨。 师:从我们梳理的革命过程来看,其实就是在议会重新召开后,议会和王权的斗争。从这个曲线图就可以明显看出来本革命具有曲折性和反复性。不断在专制和民主之间反复,最终通过“光荣革命”结束了这场长达48年之久的革命。 出示:《光荣革命》老师点拨:这次革命是由议会主导,没有经过流血和牺牲,所以又叫“不流血的革命”。光荣革命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完成。 环节四:知识研究——阅读材料,思考:光荣革命前后,国王的权利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学生回答之后,老师进行点评总结。 环节五:阅读《权利法案》条款,思考归纳《权利法案》是如何限制王权或保障了哪些权利?《权利法案》的颁布有什么意义? 1.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4.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评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5.向国王请愿,乃臣民之权利,一切对此项请愿之判罪或控告,皆为非法。 6.除经议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 9.议会内之演说自由、辩论或议事之自由,不应在议会以外之任何法院或任何地方,受到弹劾或讯问。 教师引导学生说出:第一条:限制立法权,第二条:限制征税权,第三条:保障公民请愿的权利,第四条:限制军事权,第五条:保障言论自由的权利 教师:从这些《权利法案》的条款里面我们可以分析得知《权利法案》的颁布是为了限制国王的权利,也就在英国最终形成了君主立宪制度。什么是君主立宪制,我们把它用12个字总结就是“议会高于王权,国王统而不治”。 出示:“英国女王”和“英国首相”帮助学生理解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度。 环节六:阅读史料,分析归纳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意义。 学生回答后,老师引导阅读材料关键语句进行总结。 对英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障碍,为英国的工业革命奠定了基础。 对世界:揭开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推动了世界历史的进程。学生活动 任务一: 学生1: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的背景:随着英国资本主义的深入发展,资产阶级队伍成长壮大,一部分资产阶级化的“新贵族”们要求自由发展资本主义。 学生认真听并做好笔记。 环节二: 学生1:“王权有限”和“王在法下” 环节三: 同桌二人合作,阅读课本,梳理画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程,找同学到黑板上演板。 环节四: 学生:之前是来自神,之后是来自议会。 环节五: 学生1:1.限制立法权 学生2:4.限制征税权、财政权 学生3:5.保障公民请愿的权利 学生4:6.限制军事权 学生5:9.限制对议会的控制权,保障言论自由权。 设计意图:旨在让学生充分理解《权利法案》的颁布,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的原因。环节三:课堂小结教师活动 本节课主要围绕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是人类历史上资本主义制度对封建制度的一次重大胜利。在反复与曲折中,英国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推动了世界历史的进程。 学生活动 从本节课的学习中,真正理解其对世界发展的意义。掌握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基本史实。学生活动 ∠C=∠B;∠A=∠D; ∠AOC=∠DOB .AC=DB;OA=OD;OC=OB得到全等三角形的全等 解与ABE设计意图: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增强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板书设计 第17课君主立宪制的英国 背景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历程 意义 二、《权利法案》
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 ①查找相关光荣革命的资料,理解光荣革名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关系; ②制作英国资产革命的年代尺,把握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形成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