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9张PPT)
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
新课导入
“青蒿一握,水二升,浸渍了千多年,直到你出现。为了一个使命,执着于千百次实验。萃取出古老文化的精华,深深植入当代世界,帮人类渡过一劫。呦呦鹿鸣,食野之蒿。今有嘉宾,德音孔昭。”
2015年感动中国人物—屠呦呦的颁奖词,如上写道。
2015年12月10日,屠呦呦因开创性地从中草药中分离出青蒿素应用于疟疾治疗而获得当年的诺贝尔医学奖。这一项震惊整个世界的发现为全人类的健康带来了又一份曙光。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青蒿素的发现历程。
学习目标
了解作者相关知识,掌握屠呦呦的伟大贡献。
壹
把握文章“总-分-总”的结构;梳理屠呦呦青蒿素研究的路径。
貮
学习屠呦呦身上热爱中草药研究、锲而不舍、团结合作、淡泊名利等精神品质。
叁
屠呦呦,药学家,浙江宁波人。1955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今北京大学医学部)。毕业后接受中医培训两年半,并一直在中国中医研究院(2005年更名为中国中医科学院)工作,期间晋升为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
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
现为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科学家, 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 ,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共和国勋章获得者。
作者简介
获得荣誉
诺贝尔医学奖
拉斯克临床医学研究奖
2011
2015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
影响世界华人终身成就奖
2016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共和国勋章
最美奋斗者
2019
改革先锋
2018
全国三八红旗手
2012
作者简介
人物评价:以屠呦呦研究员为代表的一代代中医人才,辛勤耕耘,屡建功勋,为发展中医药事业、造福人类健康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评)
春草鹿呦呦:青蒿一握,水二升,浸渍了千多年,直到你出现。为了一个使命,执着于千百次实验。萃取出古老文化的精华,深深植入当代世界,帮人类渡过一劫。呦呦鹿鸣,食野之蒿。今有嘉宾,德音孔昭。(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
人物贡献:屠呦呦的研发对人类的生命健康贡献突出。她的研究跟所有其他科研成果都不同,为科研人员打开了一扇崭新的窗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评委让·安德森评价)
作者语录
我喜欢宁静,蒿叶一样的宁静。我追求淡泊,蒿花一样的淡泊。我向往正直,蒿茎一样的正直。
一个科研的成功不会很轻易,要做艰苦的努力,要坚持不懈、反复实践,关键是要有信心、有决心来把这个任务完成。科学研究不是为了争名争利,科技工作者要去掉浮躁,脚踏实地!
不要追一匹马,你用追马的时间去种草,待春暖花开时,能吸引一批骏马来供你选择;不要刻意巴结一个人,用暂时没有朋友的时间去提升自己的能力,待时机成熟时,便有一批朋友与你同行;用人情做出来的朋友只是暂时的,用人格做出来的朋友是长久的。所以,丰富自己比取悦别人更有力量。种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你若盛开,蝴蝶自来。你若精彩,天自安排。
背景链接
20世纪60年代,在氯喹抗疟失效、人类饱受疟疾之害的情况下,屠呦呦接受了国家疟疾防治研究项目“523”办公室艰巨的抗疟研究任务。
1969年,在卫生部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任实习研究员的屠呦呦成为中药抗疟研究组组长。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中对青蒿截疟的记载,给了屠呦呦新的研究思路。通过改用低温提取的方法,富集了青蒿的抗疟成分,屠呦呦团队最终于在1972年发现了青蒿素。
背景链接
青蒿素的发现,为世界带来了一种全新的抗疟药,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的生命。2011年9月,屠呦呦获得被誉为诺贝尔奖“风向标”的拉斯克奖,本文便是屠呦呦获奖时的演讲稿。
知识链接
疟疾概述
迄今疟疾在全球范围内的流行仍很严重,世界人口约有40%生活在疟疾流行区域。疟疾仍是非洲大陆上最严重的疾病,约有5亿人口生活在疟疾流行区,每年全球约有1亿人有疟疾临床症状,其中90%的患者在非洲大陆,每年死于疟疾的人数超过200万。亚洲东南部,中部也是疟疾流行猖獗的地区。中南美洲仍有疟疾流行。
2021年6月30日,世卫组织宣布中国获得无疟疾认证。
字音字形
疟疾 青蒿
肆虐 相悖
浸渍 羟基
精髓 芍药苷
奎宁 福祉
nüè
hāo
nüè
bèi
zì
qiǎng
suǐ
gān
kuí
zhǐ
本文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试简要分析。
(1)用小标题领起各部分内容,简明概括。
本文用五个小标题提纲挈领概括了青蒿素从发现到制成药物经过的不同阶段,介绍了中医药学对人类作出的贡献。让读者一目了然。
整体感知
(2)采用了“总—分—总”、由一般到特殊再到一般的顺序行文,过渡自然,条理清晰。
第二部分总写发现、提取青蒿素的经过,第三、四、五部分具体写研究工作的过程,第六部分总括中医药学的贡献,结构严谨。
先写青蒿素的研究普及,再写对双氢青蒿素的认识以及它们的联合应用,这是一个由一般到特殊的过程,符合对事物的认知规律。前五部分写青蒿素的贡献,最后一部分写中医药学的贡献,这是由个别到一般的过程,顺理成章,升华了文章内容。
整体感知
哪些因素促成屠呦呦发现并提取出青蒿素?
自己热衷于中草药研究。
领悟了有关人体和宇宙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
运用现代科学和技术,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医药学的精髓。
深入探究
为什么先写研究工作的背景而不直接写研究工作的过程?
写疟疾重新肆虐,突出研究工作的使命感。
写“523 项目”和中医研究院的任命,突出了国家规划和院所领导的作用。
强调团队的作用,不独自贪功,客观公正。
深入探究
发现青蒿素的初期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研究者做志愿者,尝试提取物。
在海南对病人进行临床治疗。
分离提纯抗疟的有效成分。
深入探究
作者为什么把“几个报告”和自己的报告并提?
谈及对传播青蒿素的贡献时,肯定其他报告引起的“热烈反响”,不片面强调题为《青蒿素的化学研究》的报告,反映了作者谦虚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深入探究
青蒿素的“发展和超越”具体指的是什么?双氢青蒿素有哪些优势?
将双氢青蒿素发展成新的药物。2002年世卫组织推荐使用青蒿素作为一线药物治疗疟疾。
优势:
双氢青蒿素比青蒿素的效果大大提高。
双氢青蒿素治疗的病人,复发率很低。
在分子中引入羟基,也给发展新的青蒿素衍生物创造了更多的机会。
可尝试用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治疗其他疾病。
深入探究
屠呦呦为什么会这么推崇中医以及传统医学呢?请大家仔细阅读文章,到文章里找一找依据。
青蒿素属于中医药。
作者发现青蒿素的过程中,查阅了大量的文献,其中尤以中国传统文献《肘后备急方》对她的帮助最大。
青蒿素不是中医药智慧的唯一果实(白血病、老年性精神障碍、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及生物药理学等都受益于中医药)。
深入探究
在人类征服疾病的努力中,青蒿素的发现只是一小步。
屠呦呦在获奖感言中表示,“青蒿素是中国医学给予人类的一份珍贵礼物”“是中医学赠予人类的瑰宝”。在研发的最关键时刻,是中医古代文献给予她灵感和启示。“然而,这绝不是中医智慧的唯一果实”。比如中药砒霜、千层塔等也被用于现代医疗。
这些例子只不过是中医对人类馈赠的沧海一粟。而中医药这座传统宝库拥有的丰富的宝藏则是无尽的。
深入探究
如何理解“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
屠呦呦能够发现青蒿素靠的是什么精神品质?请在文中找到对应句子,结合文本简要概括分析。
在第一阶段,我收集了2000个方药,挑选出可能具有抗疟作用的640个,从其中的200个方药中提取了380余种提取物,在小白鼠身上测试抗疟效果,然而进展甚微。
数字背后反映出研究工作的繁复,揭示了青蒿素研究工作的艰难。体现出孜孜以求、不怕艰辛的奋斗精神。
深入探究
为了寻求答案,我们查阅了大量的文献。最早提到青蒿治疗疟疾的记录,出现在东晋葛洪所著的《肘后备急方》中,书中有这样的话:又方,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
中国古代文献资料浩如烟海,而句子中又用了最早这个词,可见研究之艰难与严谨。体现锲而不舍的实战精神。
深入探究
在20世纪70年代的历史环境下,新药的临床试验很难开展。为了战胜疟疾,我和我的同事勇敢地做志愿者,第一批尝试青蒿提取物,以确认其对人体的安全性。
研究环境恶劣,但仍排除万难进行了临床试验。体现出治病救人、造福人类的高度责任感;致力于科研的奉献精神。
深入探究
1955年,我从北京医学院药学系毕业,在卫生部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开始了富有意义的工作,特别是在全脱产学习中国传统医学的那两年半中,我对中草药从好奇转化为热衷。
充满对中医药领域的热爱
青蒿素的发现是人类征服疾病进程中的一小步。
谦虚且永不止步的科研精神
深入探究
敬畏好奇、热忱医学的浓厚兴趣。屠呦呦有着对医学研究的热忱,并将好奇转化为热衷,积极投身于医学工作中。
治病教人、造福人类的责任意识。屠呦呦从小立志治病救人,一生以自己的知识和努力为无数饱受疟疾病痛之苦的人们带来了生的希望。
埋头苦干、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面对新药的临床试验很难开展等多重困难,坚持研究和实验,终于研究出人类抗击疟疾的“有效武器”。
吃苦耐劳、甘于牺牲的奉献精神。查阅大量医药典籍,不辍研究,勇于成为试验新药疗效的志愿者。
深入探究
客观方面:
疟疾威胁人类健康长达数千年,有抗疟药物的客观需求;
中国政府重视与国际方面的合作,并启动“523项目”来抗击疟疾。
屠呦呦团队取得青蒿素成药的卓越成就的因素有哪些?
主观方面:
对中草药的好奇心;
深厚的医学知识;
强烈的研究动力;
对精妙的有关人性和宇宙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领悟;
青蒿素研究团队的精诚合作;
顽强的毅力、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勇于战胜任何困难的精神。
深入探究
文章运用了作比较、列数字等说明方法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深入探究
如“奎宁的发现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秘鲁历史上对金鸡纳树的利用;青蒿素的发现,则是中医药学赠予人类的瑰宝”,通过和“奎宁的发现”作比较,阐明了发现青蒿素的作用。
如“和植物化学的其他发现在药物开发中的应用相比,从青蒿提取物到青蒿素的研发历程相当快速”,通过比较,说明了青蒿素研究历程的快速,辩证严谨。
深入探究
如“我收集了2000个方药,挑选出可能具有抗疟作用的640个,从其中的200个方药中提取了380余种提取物,在小白鼠身上测试抗疟效果,然而进展甚微”,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表明了科学研究探索的艰难,也体现了科学家勇于探索的精神。
本文是一篇演讲稿,作者是如何根据演讲主题与听众情况来选择材料的?
演讲主题角度:作者紧紧围绕青蒿素的发现、提取过程和中医药学对人类健康所作的贡献进行选材。演讲稿的主体部分以时间为序,按照四个阶段进行叙述,要点突出,思路清晰。另外,在开头,自己的亲身体会说明了中医药学对青蒿素的发现、提取所起的作用;在结尾,作者又通过一系列的事例证明了中医药学对人类健康作出的巨大贡献,首尾呼应,使演讲主题鲜明突出。
深入探究
听众角度:作者演讲所面对的听众大都是专业人士,因此演讲稿里面选用了很多专业术语,如“熔点”“无色晶体——C15H22O5 ”“羟基”“衍生物”“芍药苷”等。在保证科学性和严谨性的同时,作者还善于运用具有浓厚文学色彩的语言,如“青蒿素的发现是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疟疾重新开始肆虐”等,把抽象深奥的科学道理表达的形象生动、通俗易懂,给听众留下来深刻的印象。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本文讲述屠呦呦进行抗疟药物研究的过程及其成果影响,还重点介绍了在发现青蒿素背后中医药学的突出贡献。文章借用数据表现科研工作的艰辛以及屠呦呦们的不懈追求的精神品质。我们感受到了屠呦呦对中草药的热爱,对科学的牺牲,对人民的关心,对名利的淡薄。也看到了团结合作的重要性,更看到了中医药学的伟大贡献。我们要学习屠呦呦精神,继承和发扬中国优秀传统。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青蒿提取物到青蒿素的研发历程和植物化学的其他发现在药物开发中的应用相比速度相当快。
B.复方用药是中医的主要用药形式,单一药物治疗某一特定疾病的现象在中医实践中非常罕见。
C.实验研究表明,保健运动可以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提高血流剪应力。
D.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医药学在同疾病的斗争中会进一步发挥威力,为维护世界人民的健康与福祉作出更多新贡献。
解析:C.逻辑表达混乱,根据文本阐述的意思,应是在“保健运动提高血流剪应力”的前提下,再“联合使用某些活血中药”,才可以“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小试牛刀
2.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提起艰苦的岁月和付出的牺牲,屠呦呦一直没有抱怨,反倒充满怀恋。一位科学家的伟大人格,就这么悄然绽放。从事科学事业是十分辛苦的,要有信仰,有毅力,但也永远不要忽视环境的影响。身处一个好的社会环境和学术环境中,科学家们浑身充满力量;相反,________。而且,科学研究充满着魅力,也充满着偶然,有的科学家终其一生,只是证明了“此路不通”,而有些科学家则是幸运地站到了苹果树下。这就更需要一个多元化的支持和评价机制,让每一位科学家都能在温暖中前行。
A.虽然身在一个好的社会环境和学术环境之中,有的科学家也会没有力量
B.只要学术环境和社会环境不好,就肯定会对科学家们产生影响
C.一个不好的学术环境和社会环境,必然会对科学家们产生影响
D.一个不好的社会环境和学术环境,难免会对科学家们产生影响
小试牛刀
解析:这段文字是说环境对科学家的影响,横线前面说“相反”,且“相反”前面使用了分号,这就提示考生,此处的内容应与分号前面的内容相反,前面说“身处一个好的社会环境和学术环境中,科学家们浑身充满力量”,这是说好的环境对科学家的影响,那么横线上的内容应是说不好的环境对科学家的影响。A项,“虽然身在一个好的社会环境和学术环境之中,有的科学家也会没有力量”偏离了“不要忽视环境的影响”这一话题。B项,“只要……就……”表达太绝对。C项,前面说的是“社会环境和学术环境”,那么此处应与之一致,且“必然”一词过于绝对。排除这三项,故选D项。
小试牛刀
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疟疾是一种古老的传染病,《黄帝内经》称“疟”,《金匮要略》称“疟病”。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有用青蒿治疗疟疾的最早记载,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则明确指出青蒿可治“疟疾寒热”。但从现代科学角度来看,抗疟成分并不是从青蒿中提取的,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应该被称为“黄花蒿素”或“黄蒿素”,但因青蒿是中国传统中药的名称,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这是一道语言运用的综合考核题,首先应浏览语段,把握主要内容,然后要注意上下文的衔接和前后的照应,第①处结合后面材料可知,中医早就发现了青蒿的抗疟作用;②处结合“黄花蒿素”或“黄蒿素”可知,应该是从黄花蒿中提取的;③处结合语境及“因”可知,称这种抗疟成分为“青蒿素”。
小试牛刀
中医早就发现了青蒿的抗疟作用
这种成分是从黄花蒿中提取的
所以才称这种抗疟成分为“青蒿素”
阅读下面这则新闻,并按要求答题。
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获得诺贝尔奖不到一个月,多种青蒿素保健品打着“抗癌杀虫”等名号,已“搭便车”在网上热卖。例如淘宝店家在售一款名为高纯青蒿素的产品,号称美国原装正品,抗疟、抗肿瘤、抗白血病,目前售价为90粒365元。此外京东等平台的第三方卖家也有从美国代购这种青蒿素补充剂、青蒿素植物养生茶等。
这些打着青蒿素旗号的产品真有宣称的神奇疗效吗?据了解,其实早在屠呦呦获奖之前好几年,青蒿素补充剂就已在美国出现了,属于膳食补充剂的一种。曾有一家美国公司在其网站上宣称青蒿素“对病毒、细菌及真菌感染很有效”,具有“处理肠道细菌和寄生虫”和“杀死癌细胞”等功效,该公司的这种行为被判定为违反多条法律。
因此专家提醒消费者,_____________。
小试牛刀
4.给这则新闻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15个字)
小试牛刀
答案:青蒿素产品竟能“抗癌”?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压缩语段的能力。本题,两段新闻的内容集中在“青蒿素产品”上,第一段报道的是多种青蒿素保健品打着“抗癌杀虫”等名号,已“搭便车”在网上热卖。第二段是对这种现象的质疑。因此,拟写标题的时候注意围绕着“青蒿素产品”“抗癌”“质疑”三个关键词。如:青蒿素产品竟能“抗癌”?
5.给新闻拟写一个结尾。(不超过20个字)
小试牛刀
答案:青蒿素产品没有奇效,消费者购买当慎重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属于补写上下句题。本题,题干要求补写结尾。前句是“因此专家提醒消费者”,看来,这是上文的结论。在通读上文的基础上,不难发现,两段新闻的内容集中在“青蒿素产品”上,第一段报道的是多种青蒿素保健品打着“抗癌杀虫”等名号,已“搭便车”在网上热卖。第二段是对这种现象的质疑。因此,结论应是这种青蒿素产品没有所谓的奇效,提醒消费者购买的时候要慎重之类的内容。
感
谢
观
看